2017-2018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附解析

合集下载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2018.01)

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2018.01)

北京临川育人学校2018届高三上期期末试卷化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各试题答案填在相应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C-12O-16Na-23Al-27S-32Cu-64Cl-35.5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B.金属钠、金属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C.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D.推广以植物秸秆为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避免焚烧秸秆造成空气污染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B.常温下,2.7g金属铝与足量浓度为18mol·L-1的浓硫酸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C.46g乙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6N AD.12.0g的NaHSO4晶体加热至熔融状态电离出离子的总数是0.2N A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53I B.N2的电子式:C.S2-的结构示意图: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4.在化学实脸中必须注意安全,以下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①在点燃H2、CO、CH4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③浓碱液对皮肤有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H2SO4溶液冲洗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向点燃酒精的酒精灯添酒精⑥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A.③⑤⑥B.①②③C.①②④⑥D.全部5.下列污水处理的方法中,表示其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混凝法,用明矾做混凝剂:Al3++3H2O Al(OH)3+3H+B.中和法,用过量CO2中和碱性废水:CO2+2OH—====CO32—C.沉淀法,用Na2S处理含Hg2+废水:Hg2++S2—====HgS↓D.氧化还原法,用FeSO4将酸性废水中Cr2O72—还原为Cr3+: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6.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欲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加水稀释B.加少量NaOH溶液C.降低温度D.锌片改为锌粒7.下图所示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对应的混合物分离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蒸馏、分液、蒸发、过滤B.蒸发、过滤、蒸馏、分液C.蒸馏、过滤、蒸发、分液D.蒸发、分液、蒸馏、过滤8.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A.XH4B.H2X C.XH3D.HX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2O3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1mol该有机物可中和2mol NaOHD.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2017-2018北京市各区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汇编__有机推断汇编

2017-2018北京市各区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汇编__有机推断汇编

16.(14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黄酮醋酸类化合物L 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部分有机化合物转化的反应式如下:(1)A 的分子式是C 7H 8,其结构简式是 ;A →B 所属的反应类型为 。

(2)C →D 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D 的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能发生银镜反应b.分子中含有酯基c. 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4)F 的结构简式是 ;试剂b 是 。

(5)J 与I 2反应生成K 和HI 的化学方程式是 。

(6)以A 和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题中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苯乙酸乙酯(),参照下列模板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

原料 中间产物1 中间产物2 ……试剂条件 试剂条件试剂条件H 2O H +/△H 2O H +/△NaCNi . R-XH + 碱/△△ △JLK16.(14分,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取代反应(两空各1分)H+(2)HCOO HCOOCH2(3)(4)CH3CHO(乙醛)(此空1分)△(5)H2OH+/△(6)(3分)22.(14分)M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1是A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________是________。

是2是A→C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________。

是3是C→D是是是是是是________。

是4是E是是是是是是________。

是5是I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a 是________。

是H→I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________。

是I→K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________。

(6)L是是是是是是________。

(R 1、R 2、R 3代表烃基或氢原子)22.(共14分)(1)羧基、羟基(每空1分)(2(3)取代反应(2分)(42分)(5)①NaOH水溶液,加热(1分)2分)(61分)15.(15分)某医药中间体F 的制备流程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2017-2018北京市各区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汇编__工艺流程

2017-2018北京市各区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汇编__工艺流程

(海淀)18.(11分)钴酸锂废极片中钴回收的某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废极片的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 2)和金属铝,最终可得到Co 2O 3及锂盐。

(1)“还原酸浸”过程中,大部分LiCoO 2可转化为CoSO 4,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LiCoO 2+3H 2SO 4+□□CoSO 4+□ +□ + □ 。

(2)“还原酸浸”过程中,Co 、Al 浸出率(进入溶液中的某元素质量占固体中该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数)受硫酸浓度及温度(t )的影响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工艺流程中所选择的硫酸浓度为2 mol .L -1,温度为80 o C ,推测其原因是 。

A. Co 的浸出率较高B. Co 和Al 浸出的速率较快C. Al 的浸出率较高D. 双氧水较易分解(3)加入(NH 4)2C 2O 4后得CoC 2O 4沉淀。

写出CoC 2O 4沉淀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Co 2O 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初始投入钴酸锂废极片的质量为1 kg ,煅烧后获得Co 2O 3的质量为83 g ,已知Co 的浸出率为90%,则钴酸锂废极片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5)已知“沉锂”过程中,滤液a 中的c (Li +)约为10-1 mol ·L -1,部分锂盐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Li 2SO 4 Li 2CO 3 0 o C 36.1 g 1.33 g 100 o C24.0 g0.72 g结合数据分析,沉锂过程所用的试剂b 是 (写化学式),相应的操作方法:向滤液a 中加入略过量的试剂b ,搅拌, ,洗涤干燥。

图1图2NH 4HCO 3 (NH 4)2C 2O 4沉锂滤液a 试剂bCo 2O 3除铝t(西城)20.(12分)氧化钴(Co 2O 3)粉体材料在工业、电子、电讯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某铜钴矿石主要含有CoO(OH) 、CoCO 3、Cu 2(OH)2CO 3和SiO 2,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Fe 2O 3、MgO 和CaO 等。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昌平区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昌平区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Zn 65 I 1271.下列古今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甲烷燃料电池B.燃气灶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B.氯乙烯和溴乙烷均能发生加成反应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D.CH≡CH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B.NaOH溶液和稀H2SO4溶液C.NaCl溶液与KNO溶液D.Na CO溶液与稀盐酸溶液S、Al、S、Fe FeCl2Fe(OH)S SO2H.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C.单质氧化性:Z单质>硫单质D.Z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 SO2具有漂白性用SO2漂白纸浆B Fe3+水解生成胶体硫酸铁可用作净水剂C维生素C易被氧气氧化维生素C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硫酸是一种强酸硫酸可用于除去锅炉中的水垢.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n2+……→H+……图1+MnO4- +IO4- +IO3- +H2O图2A.Mn 元素从反应前的+2价升高到了反应后的+7价,Mn2+做还原剂I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反应Ⅰ、Ⅱ、Ⅲ中含氮元素的反应物都被氧化+CO2+H2O+NaCl=NaHCO3↓+NH4Cl .Ⅵ利用丁物质受热易分解的性质.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别方法及选用该方法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乙醛和乙酸新制氢氧化铜能被乙醛还原,产生砖红色沉淀,而与乙酸发生碱与酸的复分解反应产生溶解现象碳酸钠溶液可鉴别乙酸、乙醇两种无色液体碳酸钠可与乙酸发生盐与酸的复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与乙醇不反应用氯化铁溶液鉴别乙醇和苯酚氯化铁与羟基反应显紫色用水鉴别乙醇和甲苯乙醇与水互溶,甲苯与水有分层现象.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g)+H2(g)2HI(g) ΔH= -9.48 kJ·mol-1(s)+H2(g)2HI(g) ΔH=+26.48 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稳定.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北京市昌平区高三年级2017-2018学年度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昌平区高三年级2017-2018学年度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昌平区高三年级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化学2018.056.“厉害了,我的国!”。

下列中国制造的产品主体用料不是金属材料的是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中国大飞机C919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A. 主体用料:钢索 B. 主体用料:钢材C. 主体用料:铝合金7.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 元素、Y 元素、S 元素之间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是 A .X 2单质与H 2S 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 .H 2X 和H 2S 分别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C .酸性:HYO 4>H 2SO 4D .Na 2SO 3可与HY 反应生成H 2SO 38.下列反应不能..用反应物所具有的类别通性解释的是 A .Zn+Fe 2+=Zn 2++Fe B .2Fe 3++2I -=2Fe 2++I 2C . NaOH+HClO 4=NaClO 4+H 2OD .CO 2+H 2O+ Na 2SiO 3=H 2SiO 3↓+Na 2CO 3 9. 头孢拉定又名先锋霉素,是常用的一种抗生素,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头孢拉定的分子式是C 16H 19N 3O 4S ,分子中有多种官能团B. 头孢拉定与Na 2CO 3溶液、NaHCO 3溶液都可以反应石灰石高温电解石 墨 电 极熔融碳酸盐及石灰石CaCO 3 CaOCaO+CO 2 石墨 电 极C. 1mol 头孢拉定最多可与6mol H 2和5mol Br 2发生加成反应D. 头孢拉定既可与盐酸反应,也可与NaOH 溶液反应10.根据已有知识,结合给出信息,判断以下化学用语表达式正确的是信息:① HFH ++F - K =6.6×10-4② FeS (S) Fe 2+(aq) +S 2-(aq) K =6×10-18 ③ CuS (S)Cu 2+(aq) +S 2-(aq) K =6.3×10-36A .氢硫酸的电离:H 2S2H ++S 2-B .Na 2S 投入水中发生电离:Na 2++S 2-C .NaF 发生水解反应:F -+H 2OHF +OH -D .FeS 与CuSO 4溶液反应:S 2- +Cu 2+=CuS ↓ 1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12.研究人员研究出实现水泥生产时CO 2零排放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2017-2018北京市各区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汇编__电解质溶液

2017-2018北京市各区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汇编__电解质溶液

(海淀)8.常温下2 mL 1 mol·L-1 NaHCO3溶液,pH约为8,向其中滴加几滴饱和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生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中,HCO3-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B.NaHCO3溶液中,c(Na+) > c(HCO3-) > c(OH-) > c(H+)C.最终所得的混合溶液中,c(Na+) + c(H+) = c(HCO3-) + 2c(CO32-)+ c(OH-)D.滴加饱和CaCl2溶液促进了HCO3-的电离10.现有常温下体积均为10 mL、pH=3的两种溶液:①HCl溶液,②CH3COOH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①> ②B.溶液中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①= ②C.加水稀释至1 L,溶液的pH:①< ②D.分别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至中性,消耗NaOH的量:①= ②(西城)12.下列反应的发生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或“盐类水解平衡”无关..的是A.镁条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H2B.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4C.盐酸与CaCO3反应生成CO2D.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13.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 1 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的是A.加入少量0.10 mol·L− 1盐酸B.加水稀释C.加入少量0.10 mol·L− 1NaOH溶液D.加入少量NaCl固体(东城)11.常温时,向20mL 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的NaOH 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pH=1B.b点时,c (CH3COO—)=0.05mol/LC.c点时,V(NaOH)=20mLD.反应过程中,c(CH3COO-)c(CH3COOH)的值不断增大(石景山)14.亚砷酸(H3AsO3)是三元弱酸,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H3AsO3水溶液中含砷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3AsO3的电离方程式为:H3AsO33H++ AsO33¯B.H3AsO3第一步的电离常数为K a1,则K a1=10—9.2.. .7cba10 V(NaOH)/mLpHO2 0 10203040V (NaOH)/mLp H① ② 4 68 10 1214 C .H 3AsO 3溶液的pH 约为9.2D .pH =12时,溶液中c (H 2AsO 3-) + 2c (HAsO 32-) + 3c (AsO 33-) + c (OH -)=c (H +)(昌平)16.(9分)醋酸是实验室及生活中的常见物质。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第 2 页(共 29 页)
C.简单离子半径:Y>Z D.Z、X、Y 对应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9.(3 分)格列卫是治疗白血病和多种癌症的一种抗癌药物,在其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中间 产物结构表示如下:
下列有关该中间产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有两种 B.碱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之一,含有官能团﹣NH2 C.碱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之一,经酸化后自身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D.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都有 3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10.(3 分)向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 X 和 Y,发生反应 X(g)+Y(g)⇌Z(g) △H,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二、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 58 分)
15.(6 分)25
℃时,将 0.10mol•L﹣1 的 NaOH 溶液逐滴滴入 20mL
0.10mol•L﹣1
第 5 页(共 29 页)
CH3COOH 溶液中,pH 随滴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点①存在的电离平衡是 。 (2)点②两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点③溶液的 pH 7(填“>”、“<”或“=”),此时 c(Na+) c (CH3COO﹣)(填“>”、“<”或“=”)。 16.(6 分)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用途广泛。 (1)工业上可用焦炉煤气(主要成分为 CO、CO2 和 H2)制备天然气。 已知:CO(g)+3H2(g)=CH4(g)+H2O(g)△H1=﹣206kJ/mol CO(g)+H2O(g)=H2(g)+CO2(g)△H2=﹣41kJ/mol ①CO2 转化为 CH4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②有利于提高混合气中 CH4 含量的措施是: 。 a.使用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及时导出水蒸气 (2)甲烷可制成燃料电池,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电极 b 是 极(填“正”或“负”)。 ②a 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11页绝密★启用前2017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51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在1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s),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 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n(N) ① 800 0.10试卷第2页,共11页0.40 0.080 0.080 ② 800 0.20 0.80 a a ③ 900 0.10 0.15 0.06 0.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①中,5min 达平衡,用X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16mol/(L·min)B.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C. 实验②中,达到平衡时,a 大于0.16D.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试卷第3页,共11页A 浓盐酸 Na 2CO 3 Na 2SiO 3溶液 非金属性: C>SiB 食盐水 电石 溴水乙炔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 浓硝酸 Al NaOH 溶液铝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2 D 浓硫酸 Na 2SO 3KMnO 4酸性溶液 SO 2具有还原性A. AB. BC. CD. D3、下列关于如图装置说法中正确的是A .精炼铜时,a 极为粗铜,b 极为精铜B .电镀铜时,a 极为镀件,b 极为铜C .保护铁时,a 极为铁片,b 极为锌片D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b 极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试卷第4页,共11页4、纳米Fe 3O 4晶体材料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1.A B C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B. 氯乙烯和溴乙烷均能发生加成反应C. 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D. 和互为同系物3.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 溶液与溶液B. NaOH溶液和稀溶液C. NaCl溶液与溶液D. 溶液与稀盐酸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B. 、、、C. 、、、D. 、、、5.对于Fe+CuSO4=Cu+FeSO4这一反应或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理解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 该反应体现出Fe具有还原性C. 该反应体现作为盐的通性D. 溶液中有、、、、、等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B.C.D.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非金属性:硫B. 离子半径:C. 单质氧化性:Z单质硫单质D. Z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8.)D9.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n 元素从反应前的价升高到了反应后的价,做还原剂B. 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C.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增强D. 若有2 mol 参加反应,则转移5 mol电子10.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以下两篇古代文献中都涉及到了KNO3.对其1中利用了溶解、蒸发、结晶的过程B. 可用1中方法制成是由于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C. 2中火药使用时体现了硝酸钾的氧化性D. 2中火药使用时产物可能污染环境11.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B. 反应Ⅰ、Ⅱ、Ⅲ中含氮元素的反应物都被氧化C. Ⅴ中发生反应:D. Ⅵ利用丁物质受热易分解的性质12.13.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I2(g)+H2(g)⇌2HI(g)H=-9.48kJ/mol(2)I2(S)+H2(g)⇌2HI(g)H=+26.48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254 g 中通入2 g ,反应放热 kJB. 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 kJC. 反应的产物比反应的产物稳定D. 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14.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二氧化氯等。

研究人员发现:1.0mg/L氯气与0.5mg/L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在40℃时,对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

得出的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比图1和图2可得出,浓度均为时,二者的消毒能力相当B. ℃时,的氯气在~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C. 实验数据能表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D. 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的方程式为: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7.0分)15.有机化合物J是治疗心脏病药物的一种中间体,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六元环。

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有关A的信息如下:②R1-CHO+R2-CH2-CHO碱回答以下问题:(1)A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和______。

(2)B→C的反应条件是:______。

(3)写出反应类型:G→H:______、I→J:______。

(4)写出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写出J的结构简式______。

(6)结合题给信息,以D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制备1,3-丁二烯,设计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CH3CH2Cl CH3CH2OH CH3COOCH2CH3。

16.醋酸是实验室及生活中的常见物质。

(1)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2)常温下醋酸溶液的pH<7,用文字描述其原因是______。

(3)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多选、错选不得分)______。

a.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盐酸分别与相同的Mg条反应,放出H2的初始速率醋酸慢b.0.1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7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0.1mol•L-1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e.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的pH>1(4)25℃时,在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HCl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浓度为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ⅰ.当加入NaOH溶液20ml时,①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ⅱ.当②溶液的pH=7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c(Na+)=c(Ac-)>c(HAc)>c(H+)=c(OH-)b.c(Na+)=c(Ac-)>c(H+)=c(OH-)>c(HAc)c.c(HAc)>c(Na+)=c(Ac-)>c(H+)=c(OH-)17.砷(As)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在除草剂、杀虫剂以及含砷药物中。

已知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ⅤA族。

(1)As元素最低价态对应的氢化物M的化学式是______。

①请任选另一种氢化物比较它与M的热稳定性(均用化学式表达)______。

②M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可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黑色的Ag和As2O3,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微量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As2O3俗称砒霜,As2O3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是亚砷酸(H3AsO3)的酸酐,易溶于碱生成亚砷酸盐,写出As2O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As2S3和HNO3反应如下:As2S3+10H++10NO3-=2H3AsO4+3S+10NO2↑+2H2O,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NO2应该在______(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18.碱性锌锰电池是日常生活中消耗量最大的电池,其构造如图1所示。

放电时总反应为Zn+2H2O+2MnO2=Zn(OH)2+2MnOOH,从废旧碱性锌锰电池中回收Zn和MnO2的工艺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碱性锌锰电池中,锌粉、MnO2、KOH的作用分别是(每空只选1个)______、______、______。

a.正极反应物b。

正极材料 c.负极反应物d.负极材料 e.电子导体 f.离子导体(2)“还原焙烧”过程中,无需外加还原剂即可在焙烧过程中将MnOOH、MnO2还原为MnO,起还原作用的物质是______。

(3)“净化”是在浸出液中先加入H2O2,再加入碱调节溶液pH到4.5左右,再过滤出沉淀。

请完整说明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本工艺中应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5)若将“粉料”直接与盐酸共热反应后过滤,滤液的主要成分是ZnCl2和MnCl2.“粉料”中的MnO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某碱性锌锰电池维持电流0.5A(相当于每秒通过5×10-6 mol电子),连续工作80分钟即接近失效。

如果制造一节电池所需的锌粉为6g,则电池失效时仍有______%的金属锌未参加反应。

19.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在CO2中通入H2,二者可发生以下两个平行反应: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1反应ⅡCO2(g)+H2(g)⇌CO(g)+H2O(g)H2=+41.2kJ•mol-1某实验室控制一定的CO2和H2初始投料比,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CO(1)CO2的电子式是______。

(2)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______。

(3)对比①和③可发现:同样催化剂条件下,温度升高,CO2转化率升高,而甲醇的选择性却降低,请解释甲醇选择性降低的可能原因______;对比①、②可发现,在同样温度下,采用Cu/ZnO纳米片使CO2转化率降低,而甲醇的选择性却提高,请解释甲醇的选择性提高的可能原因______。

(4)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

a.使用Cu/ZnO纳米棒做催化剂b.使用Cu/ZnO纳米片做催化剂c.降低反应温度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e.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0.实验室按照图1所示装置制备氯酸钾、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Ⅰ实验一制取氯酸钾和氯水(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制备KClO3需在70℃~80℃进行,写出制备KCl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4)KCl 和KClO3的溶解度如图2所示。

反应结束后,将装置B中的溶液放到冰水浴中,20秒后会析出较多晶体X.这样做是因为______(选填a、b、c):a. KCl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K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b. 0℃时,KClO3溶解度比KCl小c.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KClO3所以在冷却过程中晶体X会沉淀析出,X的化学式是______。

(5)上一步操作会不可避免地使另一种物质同时析出,因此要获得较纯净的X,需要进行的具体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Ⅱ实验二氯酸钾性质研究(6)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不同的产物。

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在室温下进行):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②设计试管1实验的作用是______。

③实验后发现,试管2中产生黄色溶液,该同学预测KI被氧化为I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同学的预测______;请设计2种实验方案验证该预测正确(从加入试剂、现象、结论等方面描述)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甲烷燃料电池是甲烷在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燃气灶是可燃物的燃烧,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转轮排字是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故C选;D、铁的冶炼是还原剂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反应,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

A、甲烷燃料电池是甲烷在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燃气灶是可燃物的燃烧;C、转轮排字是物理变化;D、铁的冶炼是还原剂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反应。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与化学知识的关联,难度不大,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注意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