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分析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陈军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摘 要:汽车转向为汽车行业各项性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属于其他类别的新兴技术,动力转向模式区别于传统电力的工作原理,其主要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的具体操作单元,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主要以采集信号控制功率的电机运行,从而辅助汽车在转向方面的功能实现。
总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目前电子控制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领域,应对其相关软件控制器进行合理设计,使系统基本助力特性得到有效调整,从而使驾驶要求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汽车技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0 引言 交通工具的使用和发展人类社会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技术提前性,汽车出现后,成为了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
现代社会人们逐渐增强汽车的功能指标要求,同时在细节层面的优化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操作汽车时,转向在驾驶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除了司机需要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设备调整,在汽车内部零件和设备系统的优化,科技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从传统转向系统液压制动转变为今天已经开始使用电动助力转向,这是一个技术的飞跃,同时,是汽车应用领域的一个巨大进步。
其改变了过去机械传动在实际运行中故障率高的问题,该技术的具体发展与汽车行业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1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概述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位置各不相同,主要包括转向轴动力结构、齿轮动力结构和齿条动力结构。
虽然位置上有一定差异,但基本工作原理是相似的,其中最典型的是转向轴动力结构。
结构主要取决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力量,通过基本驱动机制来指导整个方向盘转向杆,也可以确保司机在现实操作过程中,通过输入角位移,速度传感器的对车速进行有效测试,确保传输操作信号及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实现有效采集、从而确定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功率大小和方向值,可以得出与之相对应的输出转矩功率,可以指导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以促进整体转向轴电压和电流对动力转向功能基本电机输出转矩的实现过程中的整体实时控制。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对比分析研究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对比分析研究作者:徐益波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10期摘要:汽车助力转向系统作为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欧共体(EEC),欧洲经济委员会(ECE)以及各大汽车制造商如通用,福特等都对汽车转向系统有明确的要求,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国标来限制和评测汽车转向系统。
本文对汽车用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及相关标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标准分析一、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关标准(一)转向系统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油管、压力流体控制阀、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组成。
其作用是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借助于汽车发动机带动液压泵产生的液体压力驱动力来产生转向动力从而实现车轮转向。
它解决了原始的机械转向系统仅靠驾驶员操纵转向盘的转向力来实现车轮转向而導致劳动强度大、操纵轻便性非常不理想、特别是对于大型车辆起步时的转向操纵非常吃力的问题。
通过我中心长期的试验结果来看,在国标GB 17675-1999的试验条件下,大型车辆方向盘转向力在没有助力转向装置比有助力转向装置的情况下要大200N以上。
(二)相关标准目前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主要标准有:QC/T 529-2000[3]、QC/T 530-2000[4]、QC/T 305-1999《汽车动力转向控制阀总成技术条件》、QC/T 306-1999《汽车动力转向控制阀总成台架试验方法》、QC/T 299-1999《汽车动力转向油泵技术条件》、QC/T 300-1999《汽车动力转向油泵台架试验方法》、QC/T 301-1999《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技术条件》、QC/T 302-1999《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台架试验方法》和QC/T 303-1999《汽车动力转向油罐技术条件》等。
标准对液压助力转向器系统及主要部件的制造和装配质量;转向控制阀和活塞的装配调整质量;抗路面的反冲击能力;系统及零部件寿命等方面做出了规范要求。
助力转向系统知识及故障诊断

助力转向系统知识及故障诊断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有关转向系统的一些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转向系统的作用通过驾驶员的操作,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
二、转向系统的组成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与转向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
转向操纵机构:将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力传递到转向器。
转向器:把来自转向盘的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主要是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传动机构,从而使汽车转向。
所以转向器本质上就是减速传动装置。
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的力传到转向桥两侧的转向节,使转向轮偏转。
三、转向系统的分类汽车上配置的转向系统分为机械转向系统与动力转向系统。
动力转向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2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后续文章进行说明)四、转向操纵机构指的是转向器前的一些部件,由转向盘、转向传动轴、转向管柱、转向十字节与防伤转向机构等组成。
五、转向器上面说到过,转向器的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的力减速增扭后传递给转向驱动机构,以达到转向的目的。
转向器的种类很多,如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等。
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该类转向器是一种最简单的转向器。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刚度大,成本低廉,转向灵敏,正、逆袭率都高,便于布置,而且特别适合于与烛式悬架和麦弗逊悬架配用,还可以直接带动横拉杆,简化转向传动机构。
因此在轿车和微、轻型货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2循环球式转向器转向轴与螺母架两者之间的螺纹被许多钢球取代,钢球在螺旋槽内滚动,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在转向时,转动转向螺杆,通过钢球将作用力传给螺母架,螺母架即沿着转向轴做轴向运动。
螺母架再带动扇形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转向拉杆移动,达到转向的目的。
3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蜗杆具有梯形螺纹,手指状的锥形指销用轴承支承在曲柄上,曲柄与转向摇臂轴制成一体。
转向时,通过转向盘转动蜗杆、嵌于蜗杆螺旋槽中的锥形指销一边自转,一边绕转向摇臂轴做圆弧运动,从而带动曲柄和转向垂臂摆动,再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使转向轮偏转。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特性分析-标准排版的本科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特性分析摘要: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简称EP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种新型动力转向系统,具有节能、质量轻、安全、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成为未来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其出现并迅速成为世界汽车技术研究的热点。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纯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到更为节能、操纵性能更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这几个阶段。
本文论述了EPS的特点、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对EPS各组成部分和汽车转向系统的分析出了EPS性能评价指标,并对三种助力特性曲线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EPS系统作为今后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这给EPS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特性;发展Electric Power Steer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Abstract :EPS is a new type of automobile steering system,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ving fuel,light,safety and producing less pollution. EPS is taking the place of HPS gradually and becoming the trend of steering system. It is rapidly become the hotspots in the research of automobil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steering system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phases from the simple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Mechanical-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to Electric-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till 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PS) with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er performance.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S,working principle,composition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and abroa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mponents of EPS system and the steering system, then the state function of the combination system model was deduced and the model for simulation was built in this paper. Given the EPS performance evaluation,analysis and compare the three types of assist characteristic,and then design a new type of assist curv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steering force which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f a certain type of car. EPS has a great use in future.Keywor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目录1 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国内外发展状况 (3)1.2.1国外发展状况 (3)1.2.2 国内发展状况 (4)2转向系统的概述 (6)2.1转向系统的发展过程 (6)2.1.1机械式转向系统 (6)2.1.2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HPS) (7)2.1.3电液式助力转向系统(EHPS) (8)2.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0)2.2.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 (10)2.2.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11)2.2.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13)2.2.4电动助力转向的关键技术 (14)2.2.5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 (15)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受力与性能分析 (17)3.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受力 (17)3.2 理想转向盘力矩的研究 (18)3.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 (19)3.3.1 转向回正能力评价 (19)3.3.2 转向轻便性评价 (19)3.3.3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评价 (20)3.3.4 转向盘振动评价 (20)3.3.5 转向路感及路感强度 (21)4 电动助力转向助力特性研究 (22)4.1助力特性曲线定义 (22)4.2转向助力特性曲线设计概述 (22)4.3电动助力特性曲线类型 (23)4.3.1直线型 (24)4.3.2折线型 (25)4.3.3曲线型 (25)4.4不同助力特性曲线参数的影响 (26)5 结论与发展 (29)5.1结论 (29)5.2发展 (29)参考文献 (30)1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渐渐走入人们生活中,成为现代步伐的工具,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安全、节能、环保”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三大主题。
转向系统装配SE分析标准

转向系统装配分析标准1.术语与定义1.1转向系统组成电动助力转向13245转向管柱带传动轴总成 2.转向管柱护罩3.转向器带横拉杆总成4.转向器左支架5.转向器右支架2.转向系统分析标准1.工具可达性1.1装配工具与共线车型一致1.2套筒与周边零部件间隙≥2mm1.3预紧工具与周边零部件间隙≥7mm1.4定扭力扳手与周边零部件间隙≥2mm1.5电池/动工具与周边零部件间隙≥7mm1.6加长杆与周边零部件间隙≥4mm1.7定扭力扳手旋转角度≥60°1.转向器分析规范2.1动力转向器安装点需设计圆孔、长圆孔安装结构(其他结构需进行尺寸链校核)2.2整体式动力转向器总成轴套端面尺寸L大于等于10mm,防止出现紧固力矩的过程中出现连轴转的现象。
2.3动力转向器与稳定杆、一级催化转化器装配关系与基础车型保持一致(催化器随前悬举升)2.4需确认转向护罩与动力转向器供货状态;若动力转向器护罩单独装配需确认护罩装配定位结构及手操作空间满足性例问题:机械转向器总成缺少定位结构,导致转向器护罩总成无法定位;定位结构在侧面,人员装配时不易看到。
对策:在转向防尘罩底座上设计限位结构,并且将限位结构设计在前面,装配时容易看到,满足装配要求2.5建议动力转向器上隔热板随总装供货2.6转向支架与悬架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转向器与转向支架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转向系统的定位精度高,可提高四轮定位的精度及悬架合装精度。
以CHB121车型为例:a:转向器支架同副车架有3个定位孔,通过M10的螺栓连接,主定位孔直径10.4mm,辅助定位孔直径11.2mm;左右两个支架。
b:转向器同转向器支架有4个安装孔,M10螺栓进行连接,存在一个主定位直径10.2mm,同侧为长圆孔进行X向定位,其余同个安装孔为大圆孔,直径15.8mm。
2.7动力转向器随发动机举升时与周边件间隙大于15mm2.8动力转向器安装螺栓装配过程中与周边件间隙大于10mm2.9电动转向机布置在动力转向器上时需考虑转向电机线束走向合理性及手装配操作空间可行性2.10整车前束调整时工具满足操作空间满足要求2.11动力转向器与转向管柱对接时装配操作空间满足要求、工具操作空间满足要求、人员可视性满足要求2.12转向横拉杆在四轮调整时调整量大,影响节拍,转向横拉杆由线体装配时可进行预调整3.转向护罩1问题:机械转向器总成与转向传动轴总成需要在驾驶室连接,经过分析只能连接A处,所以转向传动轴总成要与转向器分装后一起举升,在举升过程中转向传动轴总成与转向柱下护罩发生干涉。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分析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分析万科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摘要] 对汽车用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优点、缺点及相关标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标准分析Vehicle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Relevant Standards AnalyzeWankeChongqing Vehicle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Coach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Chongqing 401122;[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inciples,advantages,defects and the relevant standards of mechanical hydraulic pressure power steering system,electron hydraulic pressure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 system .Keywords: Vehicle,power steering system, standards analysis汽车转向系统作为整车构造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一直是全世界汽车行业研究的重点。
汽车转向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驾驶舒适性、安全性和能耗,甚至影响环境[1]。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在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后已得到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认可和应用,在国标[2]中专门规定车辆转向轴最大设计轴荷大于4000kg时,必须采用转向助力装置,由此可见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必须性。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经历了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以及最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三个阶段,目前这三种系统都有不同程度广泛的应用。
汽车转向系功能要求与其相应机构的分析

汽车转向系功能要求与其相应机构的分析汽车的转向系统是车辆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部件,它负责将驾驶员的转向指令传递给车辆轮胎,使车辆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愿进行转向。
汽车的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盘、转向机构、转向臂、转向杆、转向弯头、转向节等组成。
下面将对汽车转向系功能要求与相应机构进行分析。
1.转向系统功能要求:(1)灵敏、准确的转向响应:转向系统需要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指令,实现车辆迅速而准确的转向响应。
这样可以提高驾驶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2)稳定的转向力:转向系统需要提供稳定的转向力,使得转向过程中驾驶员能够感到连贯且稳定的力反馈。
这样可以提高驾驶员的掌握力和驾驶舒适性。
(3)自动回正功能:转向系统在车辆完成转向操作后,需要具备自动回正功能,使车辆回到原来的行驶方向。
这样可以提高驾驶稳定性和减少驾驶员的疲劳程度。
(4)高强度和可靠性:转向系统需要具备高强度和可靠性,以应对各种复杂的道路和环境条件。
这样可以保证转向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转向机构分析:(1)转向盘:转向盘是驾驶员操作的核心部件,通过驾驶员的操纵,传递转向指令给转向机构。
转向盘通常由一个环形的手柄和内部装置组成,转向盘的直径和手感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体验。
(2)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将驾驶员通过转向盘传递的转向指令,转化为操纵转向臂的力或扭矩,使车辆的轮胎实现转向。
常见的转向机构有螺旋齿轮、盘柱齿轮、斜齿轮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转向机构在传递力矩和准确性方面有所不同。
(3)转向臂:转向臂是连接转向机构和轮胎的传动杆,它将由转向机构产生的转动力传递给轮胎,实现车辆的转向。
转向臂通常由金属制成,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转向力的传递和转向的准确性。
(4)转向杆:转向杆用于连接转向盘和转向机构,将驾驶员的转向指令传递给转向机构。
转向杆通常是一根长条,它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转向系统结构进行调整。
(5)转向弯头:转向弯头位于转向机构和转向臂之间,起到连接和转向的作用。
转向系统剖析

转向系统剖析转向系统是汽车驾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转向系统进行深入剖析,包括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不同类型的转向系统及其特点,以及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方面内容。
一、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原理转向系统由多个组件构成,主要包括转向柱、转向机构、转向助力器、转向齿轮、转向杆和转向轮等部分。
其中,转向柱是连接驾驶员与转向机构的桥梁,通过转向柱可以实现驾驶员对车辆的转向控制。
转向机构则负责将驾驶员的转向动作传递给转向齿轮,进而通过转向杆和转向轮来改变车辆的转向角度。
转向系统的原理是通过转向助力器对转向力的放大和转向力的传递来实现车辆的转向。
传统的转向助力器采用液压助力原理,通过液压缸和液压泵的工作,实现对转向力的放大。
而目前较为常见的转向助力器则采用电动助力原理,通过电机和传感器的配合来实现对转向力的放大和转向力的传递。
二、不同类型的转向系统及其特点根据转向助力方式的不同,转向系统可以分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两种类型。
1.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传统的转向系统,其特点是助力充沛、反馈清晰。
通过液压助力器的工作,可以明显减轻驾驶员的转向力,提高转向的舒适性。
不过,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存在着一定的能耗、噪音和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现代车辆普遍采用的转向系统,其特点是节能环保、维护成本低。
通过电机的工作,可以实现对转向力的放大和转向力的传递,使得转向更加轻盈灵活。
此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可以通过调整助力的程度,提供不同的驾驶模式,满足驾驶员对操控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三、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是确保车辆安全和正常行驶的重要一环。
常见的转向系统故障包括方向盘出现异常、转向力不均匀、转向助力失效等情况。
对于这些故障,需要进行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故障诊断一般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种情况。
机械故障主要包括转向柱、转向机构以及转向齿轮的损坏或松动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分析万科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摘要] 对汽车用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优点、缺点及相关标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标准分析Vehicle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Relevant Standards AnalyzeWankeChongqing Vehicle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Coach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Chongqing 401122;[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inciples,advantages,defects and the relevant standards of mechanical hydraulic pressure power steering system,electron hydraulic pressure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 system .Keywords: Vehicle,power steering system, standards analysis汽车转向系统作为整车构造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一直是全世界汽车行业研究的重点。
汽车转向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驾驶舒适性、安全性和能耗,甚至影响环境[1]。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在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后已得到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认可和应用,在国标[2]中专门规定车辆转向轴最大设计轴荷大于4000kg时,必须采用转向助力装置,由此可见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必须性。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经历了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以及最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三个阶段,目前这三种系统都有不同程度广泛的应用。
1.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油管、压力流体控制阀、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组成。
其作用是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借助于汽车发动机带动液压泵产生的液体压力驱动力来产生转向动力从而实现车轮转向。
它解决了原始的机械转向系统仅靠驾驶员操纵转向盘的转向力来实现车轮转向而导致劳动强度大、操纵轻便性非常不理想、特别是对于大型车辆起步时的转向操纵非常吃力的问题。
通过我中心长期的试验结果来看,在国标GB 17675-1999的试验条件下,大型车辆方向盘转向力在没有助力转向装置比有助力转向装置的情况下要大200N以上。
1.1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缺点(1)优点。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于具有转向操纵灵活、轻便;在设计汽车时对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择灵活性大;能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全部是机械部件连接,操控安全可靠、路感直接、信息反馈丰富;液压泵由发动机驱动,转向动力充沛,大小车辆都适用;技术成熟,平均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已在各国的汽车制造中普遍采用。
(2)缺点。
主要缺点是:只具有固定的动力放大倍率,不能同时满足汽车高、低速行驶时的转向助力要求;由于需要依靠发动机动力来驱动油泵,不论是否需要转向助力,系统总要处于工作状态,能耗较高;液压系统的管路结构复杂,各种控制阀数量较多,后期的保养维护成本较高;整套油路经常保持高温高压状态,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高压高温的液压油在管路中流过时有不同程度的渗漏,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1.2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关标准目前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主要标准有:QC/T 529-2000[3]、QC/T 530-2000[4]、QC/T 305-1999《汽车动力转向控制阀总成技术条件》、QC/T 306-1999《汽车动力转向控制阀总成台架试验方法》、QC/T 299-1999《汽车动力转向油泵技术条件》、QC/T 300-1999《汽车动力转向油泵台架试验方法》、QC/T 301-1999《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技术条件》、QC/T 302-1999《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台架试验方法》和QC/T 303-1999《汽车动力转向油罐技术条件》等。
标准对液压助力转向器系统及主要部件的制造和装配质量;转向控制阀和活塞的装配调整质量;抗路面的反冲击能力;系统及零部件寿命等方面做出了规范要求。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对新技术及试验方法的引进,我国已开始对QC/T 529-2000和QC/T 530-2000两个总成标准进行修订,现在已完成了征求意见、会审上报。
这次修订的标准与现有的标准主要差别有:将QC/T 529-2000、QC/T 530-2000两个标准合并为《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一个标准;修订后的标准增加了对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的规范要求;在空载转动力矩测定试验中根据国外先进标准增加了有动力条件下的转动力矩试验使得试验更接近实际工况;在转向特性试验中增加了特性曲线限定框图,只要转向力特性曲线在限定框图内即可判定产品达到质量要求,可简单、快捷、准确的保障产品出厂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对液压动力转向器批量生产具有指导意义;逆向疲劳试验中的加载条件采用不同于现有标准(单一载荷)的2阶梯载荷,使试验更接近实际工况的同时还能避免产品功能过剩或不足;再有就是增加了环境试验以考核系统对不同环境变化的承受能力。
总成试验的主要设备有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性能试验台和可靠性试验台。
2.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于机械液压助力较多地消耗发动机动力,所以在此基础上改进开发出了更节能的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下称ECHPS系统)。
这种系统的转向油泵不由发动机皮带直接驱动,而由电动机驱动,并且在液压助力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了电控系统,使得转向辅助力的大小不光与转向角度有关,还与车速相关;机械结构上增加了液压反应装置和液流分配阀;新增的电控系统包括车速传感器、电磁阀、转向ECU等。
2.1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缺点(1)优点。
ECHPS系统具有机械液压助力的大部分优点,而且最主要的是能够根据转角、车速等参数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从而使转向助力大小自行调节,能够满足高、低速时的转向助力变化要求,更加人性化;同时ECHPS系统还能降低能耗,反应也更加灵敏。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如今ECHPS系统已经成为很多家用车型的标准配置。
(2)缺点。
ECHPS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引入了很多电子单元,其制造、维修成本会相应增加,使用稳定性目前也不如机械液压式;由于仍采用液压系统,结构相对复杂,液压油渗漏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在所难免。
2.2电子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相关标准虽然ECHPS系统这几年在我国逐渐广泛应用起来,但我国直到去年才起草了《汽车电控液压助力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行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该意见稿主要参考了日本丰田公司和德国ZF公司相关技术资料,以及前述1.2中修订的行业标准《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和若干我国已形成的电动助力转向器(EPS)标准(见后面3.2)等,其主要内容是在《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修定稿)的基础上提出了对ECHPS系统电控装置的自检、显示功能,对电源电压波动的适应能力,耐电源极性反接及过电压性能,抗跌落、振动性能,电磁兼容性能和适应恶劣环境变化性能的规范要求。
主要试验设备除了相关液压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台外,还需要:瞬态传导抗扰度测试系统、屏蔽室及各种环境试验舱。
但笔者对征求意见稿的第6.2.6.2.1条不甚理解,因为按照其所述的“符合GB/T 21437.2的有关规定”的试验目的应该是,发脉冲波形到零部件的电源线上,看部件在电源上有脉冲电压干扰时,部件的工作正常与否,是做传导抗干扰;而后面一句话“采用自由场法在屏蔽室内进行实验,抗扰性电平限值为30V/m”所叙述的试验目的应该是用天线来发射,形成强的电磁场环境,考察部件处于这种环境中工作能不能正常,是标准GB/T17619-1998所规定,是做辐射抗干扰。
前后两句话的内容不一致。
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下称EPS系统)与前两种转向系统的最大区别之一是,该系统完全独立于发动机而利用直流蓄电池作为动力源。
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对比可以看出,EPS系统没有复杂的油液管路和油泵,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干脆的电子线路和设备,(结构简图见图1)。
EPS 系统是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向参数和车速等信号,控制电动机扭矩的大小和方向,电动机再由电磁离合器通过减速机构减速增扭后,加在汽车的转向机构上,使之得到一个与工况相适应的转向作用力,从而实现汽车的转向。
3.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缺点(1)优点。
EPS系统相对于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汽车在各种速度下都能得到满意的转向助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软件,得到最佳的回正性,从而改善汽车操纵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使汽车高速行驶时保持良好的转向性能。
另外EPS系统以蓄电池为能源,以电机为动力元件,独立于发动机工作,效率高,相对于前两种转向系统可以减少汽车燃油消耗量3%~5%左右;EPS系统也不存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液压油泄漏和噪声高的问题,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所以从节能、环保角度讲,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要优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2)缺点。
虽然EPS系统较传统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有很多优点,但是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制造、维修成本高,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使用稳定性不强;电动机直接驱动转向机构,只能提供有限的辅助力度,难以在大型车辆上使用;电动机较大惯性、摩擦力所带来的路感信息匮乏,使实际驾驶中的操控乐趣大大减少等等这些都是其现阶段的缺点。
图1 EPS系统结构简图3.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相关标准EPS系统最近几年在国内汽车领域的逐渐应用,部分转向器企业已开始生产自主品牌的EPS 系统产品,我国陆续发布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技术条件与台架试验方法》、《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电动机技术条件》、《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电子控制器技术条件与台架试验方法》以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扭矩用传感器技术条件与台架试验方法》等行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对EPS系统总成及主要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做出了规范要求。
标准主要是从EPS系统的总成、控制器、传感器、转向电机及故障诊断等方面进行考核,其中系统总成主要试验项目及相关评价参数和试验曲线见表1所示。
主要试验的设备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试验台和可靠性试验台、电磁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电磁骚扰测试系统、静电放电测试系统、电波暗室及各种环境试验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