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宝应
我爱我的家乡_小考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老家在扬州宝应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前后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庄稼和树林.我的童年是在那儿度过的,它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我爱这个小村庄.我家的房屋前面有一个大园子,园里种着许多蔬菜,还有好几棵果树.奶奶的辛勤劳动让我们一家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夏天还有金黄的玉米,红红的西红柿,酸酸甜甜的葡萄,秋天有那好看又好吃的柿子.记得一次喝了奶奶做的南瓜汤,觉得真好吃,一口气将一碗全喝完了,跟奶奶吵着还要喝,奶奶就让我自己去菜地里采摘,小小的我卖力地抱回了三四个大南瓜,那南瓜的好滋味直到现在都让我回味不尽.小时侯上学作业很少,每天放学后,星期天就到处玩耍.捏泥巴,捉小虫,藏猫猫……最有趣的是去捉龙虾,网鱼.我和姐姐有时能捉到几只龙虾,有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逃会洞里去.有一次我俩跟着爷爷去网鱼,网到了一条巴掌大的小鱼.我们可开心了,准备烤鱼吃.姐姐先把鱼拣干净,再从家里拿来盐,味精等调料塞在鱼的肚子里.我在地上挖一个坑,放了一些干草点着了,把鱼串在钢丝上烤,等到那鱼有一点焦了,我们便尝了一下,味道还不错,我们俩就有滋有味地吃了一大半.冬天,小河上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就在河边玩白鹅溜冰的游戏.奶
第1页共1页。
舌尖上的家乡味作文宝应

舌尖上的家乡味作文宝应嘿,小伙伴们,今儿咱们来聊聊我那心心念念的家乡——宝应,特别是那舌尖上绕不开的美味,保证让你听了就流口水,恨不得立马坐上火箭飞来尝一尝!一提到宝应,我脑子里就像开了闸的洪水,各种好吃的轮番上阵。
首先得说说那早上的头一炮——蟹黄汤包!哎呀,那可不是一般的包子,皮薄得跟纸似的,轻轻一咬,汤汁儿就“噗嗤”一下涌出来,鲜得能掉眉毛。
里面的蟹黄,金黄诱人,跟那细细研磨的猪肉馅儿混在一块儿,简直是天作之合。
每次吃这个,我都得小心翼翼,生怕烫了嘴,又舍不得放下,那感觉,就像是跟老朋友久别重逢,温暖又激动。
中午时分,太阳正烈,来一碗清爽的莲藕排骨汤,简直是解暑神器!咱宝应的莲藕,白白嫩嫩,咬一口,清甜多汁,配上慢火炖得烂烂的排骨,那汤啊,又鲜又甜,喝上一口,整个人都舒坦了。
爷爷常说:“这汤啊,喝的是情怀,品的是家乡的味道。
”到了晚上,重头戏来了——宝应的荷叶饭!你想象一下,绿油油的荷叶包裹着香喷喷的糯米饭,里面还藏着五花肉丁、香菇、虾仁,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惊喜。
蒸的时候,荷叶的清香慢慢渗透进米饭里,吃起来既有饭香又有荷香,简直是人间美味。
记得小时候,每次奶奶做荷叶饭,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守在锅边,等那第一锅出炉,迫不及待地剥开荷叶,那香味儿,能飘出好几条街呢!当然啦,宝应的美食可不止这些。
还有那外酥里嫩的藕夹子,金黄诱人的慈姑片,甜而不腻的麻糕……每一种都是宝应人智慧的结晶,每一口都藏着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馋得不行,恨不得立马飞到宝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美食之旅呢?哈哈,别急,宝应的美,除了舌尖上的享受,还有更多等你去发现。
但相信我,只要你尝过这些味道,宝应,就会成为你心中那个永远温暖的角落。
因为,这就是家乡的味道,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的根和魂。
美丽的家乡_3

美丽的家乡
版权所有 . om 美丽的家乡
我有一个美丽的家乡,它座落在江苏省扬州市,那就是有着“鱼米之乡”之称的“人间天堂”—宝应。
宝应是整个扬州市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宝应居民的骄傲。
它不仅美丽,而且拥有着许多丰富的物产。
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在夏天,宝应的荷园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好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荷花,瞧!那荷花一丛丛、一簇簇,如同一位位美丽的姑娘,在微微的凉风中翩翩起舞,一片片荷叶,就如同是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这些粉衣少女们遮风挡雨。
鱼儿们在荷叶下嬉戏,玩耍,湛蓝湛蓝的天空映托着碧绿的河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再来到北河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绿的池塘,就在这池塘的中间还有许多的花草树木呢!看来这真是别开生面噢!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桥—玻璃桥,玻璃桥就是玻璃做的桥,第一次在玻璃桥上行走的人会惶恐不安的想:“这桥会不会碎了呀!”不过我告诉你,不会的,听别人说就是拿个捶头在桥上狠狠的敲上三下,桥都不会碎裂倒塌,你们听了可能有点不信吧!
宝应的美观景色,我都介绍过了,想来你们的肚子也饿了吧!现在就给你们介绍介绍我们宝应的丰富特产吧!
美味的清蒸大闸蟹,它色香,味俱全,登时那味道便会让你馋涎欲滴,吃上一口,就不放口。
泾河大西瓜,它香甜可口,冰凉的汁液轻抚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清凉的莲藕汁,莲藕汁清凉解暑,夏天里饮上一瓶,你会感到暑热全散。
说着、说着,你的口水也该往下掉了吧!那你们快来咱宝应尝尝吧!版权所有 . om。
高一话题蓬勃发展的水乡宝应

蓬勃发展的水乡宝应我的家乡宝应享有“中国荷藕之乡”的美誉,漫步乡间经常看见无穷无尽、密密匝匝的碧绿荷叶。
透过绿叶罅隙,撒进阳光缕缕,光在脚下随波摇曳。
偶尔撑出一只小船,船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过去住在奶奶家,每当看见春光明媚的三月,那广阔的田野里到处是忙忙碌碌的人,挑担子的,送水送饭的,站着的、蹲着的、吆喝着的……人们虔诚地栽种,他们岂止在种莲,种下的全部是希望。
人们守在塘边看着莲吐枝、长叶、开花、结实。
转眼到了深秋,有时阳光也被冻成了白色,我跟着爷爷奶奶拖着一身疲惫来到河边洗藕。
河边有人在谈论市价,有人在抱怨今年收成不好,有人感慨自家的藕不够洁白卖不上价……爷爷奶奶捡一方清水开始洗藕,奶奶那双本就沟壑纵横的手裂开一条条冻痕,河边人少了,天上有了月亮,月光下,爷爷奶奶推着笨重的堆满了藕的独轮车,驼着背一步一步往家走去,留下两个朦胧的身影。
接下来,就是卖藕了。
时常看见农民伯伯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后座上拴着两麻袋藕,左摇右晃地骑上几十公里来到城里,发白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好不容易来到城里摆开摊子。
一天下来还剩下不少没卖完的藕只好再带回家,看着新鲜的藕慢慢烂掉……进入新世纪,农业发展科技化,产品有了广阔的市场。
爷爷奶奶家条件好了,藕田实现了统一化管理,从种植到田间管理到上市销售的整个过程,都有人全程指导帮助。
每天一大早,村口就已经热闹非凡了,有打鼓的、有练拳的、还有跑步的。
爷爷奶奶和其他老人脸色红润、精神抖擞。
到了成熟季节前夕,村里就更热闹了,周围的藕加工厂都派来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挨家挨户动员签合同,没几天,藕就被一车车拉走了,爷爷奶奶看着藕能卖得高价,喜笑颜开。
爷爷奶奶还帮助邻居们也种上荷藕,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不久,村里一条条公路通车了,一幢幢楼房建起来了,一辆辆汽车买回来了,一排排翠绿的花卉树木栽起来了……外村的人还不远数里地赶来参观学习。
来到荷仙食品有限公司,只见一排排厂房整齐地排列着,生产车间里的藕被统一清洗,洗好了以后有的被切片、有的被榨汁、有的被磨成粉末……工厂里秩序井然,长长的传送带将藕送往多达十几个生产车间深加工。
《我的家乡宝应》课件

目录
• 宝应简介 • 自然风光 • 历史人文 • 美食特产 • 经济发展 • 旅游攻略
01
宝应简介
地理位置
宝应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扬州市东北部,东与建湖县、兴化市交界,南与高邮市 、江都区相邻,西与洪泽县、金湖县相连,北与灌云县、盐城市接壤。
宝应地势平坦,河湖密布,有“水乡宝地”之称。
休闲度假乐趣。
宝应三日游
在二日游的基础上,增加游览周 边古镇、名胜古迹等景点,感受
地方文化魅力。
旅游守景 区规定,不擅自进入危险 区域。
保护环境
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 圾,不破坏自然景观和文 物古迹。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尊 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 习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 麻烦。
。
服务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宝应县的服务业 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餐饮、旅 游、金融等。
电商产业
宝应县积极发展电商产业,推动线 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商业模式的 创新。
06
旅游攻略
旅游路线规划
宝应一日游
从宝应县城出发,游览荷园、博 物馆、古街等景点,感受历史文
化底蕴。
宝应二日游
在一天的基础上,增加游览湖上 花海、温泉度假村等景点,体验
农业现代化
宝应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 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 农民收入。
特色农产品
宝应县拥有许多特色农产 品,如荷藕、慈姑等,这 些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
农业合作社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 ,宝应县成立了众多农业 合作社,帮助农民提高生 产效益。
商业发展
商业环境
宝应县的商业环境日益改善,吸 引了众多投资者和企业前来发展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这些历史遗迹的保护,同 时合理开发利用,使其成为展示宝应历史文化的 重要窗口。
介绍宝应的家乡作文

介绍宝应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宝应》
嘿,要说起我的家乡宝应啊,那可真是个特别的地方。
宝应这地方,没有那种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但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就说那宝应湖吧,那湖面啊,宽广得很。
我记得有次夏天,我跟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湖边玩,湖边的风特别凉爽,我们沿着湖边溜达,脚下的泥土还有点软乎乎的。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湖边有好多小鱼在游来游去,那小鱼银闪闪的,可好看了,我们就忍不住蹲下来逗它们玩,结果差点被溅了一身水。
宝应的田野也很美啊。
春天的时候,那一片片的麦苗绿油油的,望过去就像一大块绿色的地毯。
我们还会在田里疯跑,追逐那些飞舞的蝴蝶,虽然每次都抓不住,但玩得可开心了。
到了秋天,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好像在跟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那场景别提多壮观了。
宝应的街道虽然不是特别宽,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那些小店琳琅满目,卖啥的都有。
还有那些熟悉的面孔,见面了都会热情地打招呼。
咱宝应人可朴实了,邻里之间那关系可好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宝应,一个普普通通却让我无比热爱的地方。
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宝应带给我的那些美好回忆。
怎么样,我的家乡宝应不错吧!快来做客吧!。
可爱的家乡宝应|杨祥云

可爱的家乡宝应|杨祥云家乡宝应是位于我国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里下河西部、扬州市北缘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世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水乡平原中穿过。
面积较大的宝应湖、白马湖、广洋湖、射阳湖、獐狮荡、绿草荡、仁里荡、三里荡的五湖四荡面积为257.69平方千米。
宝应县,现总面积1467平方千米,人口85.9万,下辖14个镇。
家乡宝应始建于秦朝,置东阳县,属东海郡。
在现代革命战争中,宝应是苏中红色根据地、老解放区。
抗日战争中的1944年3月5日,新四军主力在车桥镇西周庄、受河、芦家滩一线与日伪军激战,至6日解放了淮安、宝应以东1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驻宝应县城日军撤退至徐州。
根据苏中区党委指示,苏中第一军分区主力一部,苏中公学警卫连及24队,宝应县独立团及地方民兵数千人对困守县城伪军孙良诚106团及伪保安团2000多人于22日夜发起总攻。
在我军密集炮火袭击下,城西北伪军碉堡被炸开个大窟窿,县独立团于夜12时率先突入城内,同伪军进行激烈巷战。
接着,各路部队也相继突入城里,于凌晨3时将伪军全歼于城西北隅,收复沦陷6年之久的宝应县城。
这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苏中收复的第一座县城。
人民解放战争中的1948年12月19日,我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了驻守在宝应国民党反动军队,县城得以解放。
深化改革开放近年来,我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聚精会神、全心尽力大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841.41亿元,跃居全国GDP百强县中第61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3.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7.54亿元。
今天家乡宝应获得了这么多荣誉: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全国产粮大县、中国荷藕之乡、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典型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2006、2013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县、全国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2007年国家园林县城、200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国甲鱼生态养殖第一县、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1一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首批全国县城足球典型、2021一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创新单位、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第二批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江苏省文明城市、2020年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第三批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6一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宝应文化二百字作文

宝应文化二百字作文
我的家乡宝应,它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古城。
从岁月风尘中走来的纵棹园,充满古典韵味,漫步其中,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清澈见底的溪流映入眼帘,在两旁高大茂盛树木的映衬下,天更蓝,云更白,花儿也更艳。
无论是春色洋溢、杨柳依依;还是三伏盛夏、睡莲点点,纵棹园总是不失一派蓬勃的生机。
特别是那一方古戏台和那一座八宝亭,更是纵棹园中的两大景观,好似又把人们带回梨园弟子、优孟衣冠,曲尽其弦、余音绕梁的年代。
一代又一代的宝应人民,用智慧改变生活的现状,用勤劳书写未来的篇章。
我相信,古韵宝应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咱宝应地方小, 人比较低调。
谢谢,这就是我的家乡。
12
八宝亭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知县岳东升浚得宝河,于河 边立碑建亭,纪念真如得宝之事。清道光和民国初两 度维修。民国年间,八宝亭作阅览室。50年代, 被占 为私宅。 1983年于纵棹园内仿原型重建, 亭为方形,琉璃瓦屋面,四角 攒尖,高5米,周长12米,占 地100平方米,由当代著名书 法家赵朴初题额。 原亭内明 嘉靖三十年残碑及道光、民国 年间修亭碑记,亦移置于亭侧, 并新立碑刻记八宝亭重建始末。
我的家乡
---扬州宝应
我的家乡江苏宝应盛产荷藕,名扬海内外,被誉为 “中国荷藕之乡”。这里的荷藕体白个大,色泽鲜 艳,营养丰富。不同季节采收的藕,风味和用途不 同。夏季的花香藕解暑止渴;秋天的中秋藕宜作藕 菜,看上去令人流涎;冬日的红锈藕和白锈藕含淀 粉量多,适合蒸煮,香甜酥烂。古代文人赋予宝应 藕许多形象妙誉,如“冰房”、“琼肌”、“西施 臂”,称宝应藕粉似“鹅毛雪片”、“碎琼乱玉”, 等等,形神毕肖,使人浮想联翩。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曾在宝应读书生活。宝应文化底 蕴深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电影《柳堡的故事》 发生地就在宝应,一曲“九九艳阳天”脍炙人口, 广为流传。电影《八仙的传说》、《新柳堡故事》 也都取材、拍摄于宝应。拥有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刘宝楠故居、八宝亭、宁国寺、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等1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
纵棹园
纵棹园本为清代康熙进士乔莱的私家园林, 以荷景著称。明代以前此地为一片汪塘, 南通宋泾河,北达松冈。明代中期,宝应 望族胡氏于此建了画川别业(别墅),明 末荒废。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乔 莱于此旧址上构筑了纵棹园。此园积土为 山,植树为林,小中见大,颇多野逸之趣。 亭台楼阁,景点甚多,曾吸引了不少学者 名流咏诗作赋,对这清幽雅致的水景园林 大加赞赏。百年之后,乔氏中落,纵棹园 改建画川书院,成为当时宝应的最高学府。 抗日战争期间,毁于兵火。解放以后,在 原址重建此园和宝应县中学。1958名为人 民公园。1982年,宝应县人民政府为保留 传统特色,恢复原名,仍称“纵棹园”, 并加以扩建,修整一新。目前,它位于城 区中心,地处叶挺路、安宜路交汇点,占 地面积68亩。
地理位置
• 宝应县位于东经119°07′43″— 119°42′51″、北纬33°02′46″— 33°24′55″,地处江苏省中部,夹于江 淮之间,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是扬州市的 “北大门”。
历史名胜
●隋朝初年,境内统一为安宜县。 ●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献宝唐 肃宗,肃宗传旨:改年号为宝应元年, 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沿用至今。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宝应 县隶属扬州市。
自然风景
土特产品
鱼米之乡 荷藕之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宝应县土地肥沃,气候温润,西湖东荡, 百里荷香,是全国著名的“荷藕之乡”。 明清时期,宝应白莲藕粉被列 为皇室 贡品,有“鹅毛雪片”之称;宝应藕菜 “蜜饯捶藕”满誉江淮,为四方宾客所 称道。当时宝应名士喜好 藕菜,产生 了“全藕席”,室供碗莲盆景,壁挂荷 花诗 画,席中放一花瓶,以清水插鲜 荷花数朵,色香味具全, 颇具雅趣。
当今宝应的“全藕宴”列为宝应十大名菜之首,给您 带来清淡、凉爽、馨香的感受。“全藕宴”包括下列 名菜:
蜜饯捶藕 吉祥藕球 葫芦藕托 鸳鸯莲逢汤 葡萄藕糕 桂花藕粉圆 藕海参 糖水花香藕 炸藕夹 葱花藕饼 荷叶叫化鸡 合叶粉蒸肉 金莲瓣 琥珀莲羹 甲鱼莲子羹 糯米烂藕 莲菜八宝饭 百年好合水 晶糕 荷塘戏鸭荷叶 八宝粥荷花 村起,一直延伸到天平乡的天平庄 附近,东西长约4.5公里,在此范围内,墓墩数以 千计,若悬盂覆釜。史书上说项伯和建安七子陈琳 墓在此。这里曾出土“汉铜虎”、“千斤镫”、 “双鱼铜洗”等汉代以来的铜器、陶器、玉器、铁 器珍贵文物数百件。清代这里发现了孔子见老子石 门画像石,后因日寇侵占,画像石下落不明,其拓 片鲁迅先生曾收藏过,现在南京博物院珍藏。“九 里一千墩” 汉墓群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称它是“史籍的记载,文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