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 (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卷(附答案) (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卷(五)根据新教材编写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

(34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fù yōnɡ liáo kuò huá xiào zǔ dǎnɡ()()()()qiánɡ yìnɡ shén shènɡ jiǎo wàn wèi wèn ()()()()2.选择题。

(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敞.开(chǎnɡ)两腮.(sī)膘.肥体壮(piāo)B.吆.喝(yāo)山涧.(jiàn)碧波万顷.(qǐn)C.血泊.(pō)镌.刻(juān)抓耳挠.腮(náo)D.轧.伤(zhá)布幔.(màn)篝.火(ɡōu)(2)下列对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拟.定(打算)源.远流长(来源)山涧.(山间流水的沟)B.楷.模(模范)人才辈.出(辈分)委.托(将事情交给人)C.顽劣.(恶,不好)拖男挈.女(带,领)黯.然(心神沮丧)D.仗.义(拿着)皮垫.(用东西支、铺或衬)诣.其父(拜访)(3)下列各组词语搭配全都合理的一项是()A.精力旺盛内容精简装备精锐B.粗犷的性格粗壮的绳子粗疏的线条C.发扬优点保持距离改进工作D.得意扬扬地夸耀龇牙咧嘴地叫喊忍俊不禁地笑(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多读多练,作文才会有进步”和“只要多读多练,作文就会有进步”两句话均没有语病。

B.“朦胧”和“曚昽”的用法是一样的。

C.“总理办公室”和“总理的办公室”意思相同。

D.“弟弟做作业时听收音机”和“弟弟听收音机做作业”说的是一回事儿。

(5)认真读下面这段话,其中的“公”指的是()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A.华佗B.曹操C.关羽D.张飞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川:___________ 子规:___________ 才了:___________[3]诗的前两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出发描写了乡村四月的秀丽风光。

[4]诗的后两句突出了乡村农人___________的特点。

[5]说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乡村四月[ ]翁卷_________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

_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①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1]把诗人所处的朝代和诗句填写完整。

[2]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子规声里雨如烟”所展示的优美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四句中的“蚕桑”照应上面“___”,“插田”照应上面的“______”,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的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对比阅读。

《山中》《秋风引》(唐)王维(唐)刘禹锡荆溪白石出,何处秋风至?天寒红叶稀。

萧萧送雁群。

山路元无雨,朝来入庭树,空翠湿人衣。

孤客最先闻。

[1]第一首古诗是朝诗人写的,第二首古诗是朝诗人写的。

[2]第一首诗中的“红叶”一词让我们想到(谁?)的诗《山行》中的。

山水田园诗同步练习答案版

山水田园诗同步练习答案版

古诗阅读专题练习——山水田园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8分)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CD)A. 诗歌第二句写雨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雨比作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雨的形态。

B. 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却未直接写“忙”,而是通过“才”“又”两字营造出农家繁忙的气氛。

C. 本诗先写乡村四月的景象,进而写村民忙于农事,表现出作者对辛苦劳作的农民的深切同情。

D. 本诗中的“子规”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一样,都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氛围。

E. 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语言质朴、清新。

【解析】分析本诗可知,诗歌前两句着重写景,勾勒出水乡四月特有的景色。

后两句写乡村农民采桑插秧的忙碌情状,并未表露同情之意。

故C项“作者对辛苦劳作的农民的深切同情”表述不正确。

D项中,“子规”指杜鹃鸟,“子规”鸣啼对应农忙时节,再结合本诗内容可知,在此处有“催耕”之意,旨在渲染农忙的氛围。

故D项中“渲染凄清悲凉的氛围”表述不正确。

故选C、D两项。

2.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绿遍山原白满川”一句中的“遍”和“满”字的表达效果。

(4分) 答:遍,是遍布的意思;满,是充盈的意思。

“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乡村四月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8分)田园杂兴·春日范成大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

饷,通“晌”。

③鞭笋:竹鞭的先端部分,可食用。

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CE)A. “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精品】三年级下册语文专项练习-课内专项 西师大版(含答案)

【精品】三年级下册语文专项练习-课内专项 西师大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一只小鸟》片段,回答问题。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

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音里充满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1.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觅食——()充满——()赞美——()好像——()2.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我也会来写一句。

3. “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小鸟的“新意”是什么?4.树下有许多孩子,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孩子们看到了;孩子们想到了。

二、阅读《三月桃花水》片段,回答问题。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三月桃花水;,三月桃花水!1.按照原文填空。

2.三月桃花水为什么是“春天的明镜”?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发挥你的想象力,你觉得三月桃花水还会看见什么呢?4.结尾点出了三月桃花水的和。

三、阅读《扁鹊治病》片段,回答问题。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听了满脸不高兴。

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

扁鹊解释道:“病在皮肤,用热水敷烫就能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针灸的办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1.十来天后,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的病在,蔡桓公听了扁鹊的话,他的反应是。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小学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两句不同的一项是()A. 保护长江,怎能是保护人类自己呢?B. 保护长江,难道不是保护人类自己吗?C. 保护长江,不能不说是保护人类自己。

【答案】A【解析】考查了句义,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A.句意是:保护长江,不是保护人类自己。

B、C的句意是:保护长江,是保护人类自己。

2.下面诗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咬定青山不放松B. 今夜月明人尽望C. 小扣柴扉久不开D. 绝胜烟柳满皇都【答案】A【解析】A项中把“竹子”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C.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我们要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答题时要逐句揣摩每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拟人;B:没有使用修辞;C:设问故答案为:B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炎帝﹣﹣尝百草﹣﹣勇于开拓﹣﹣中国古代神话B. 洛基﹣﹣用音乐征服万物﹣﹣音乐天才﹣﹣古希腊神话C. 辛格比﹣﹣捉弄北风﹣﹣乐观勇敢﹣﹣印第安神话D. 匡衡﹣﹣凿壁偷光﹣﹣勤奋好学﹣﹣历史人物故事【答案】B【解析】A、C、D正确。

B选项有误,洛基是北欧神话中的火与诡计之神,亦是谎言之神。

5.孙中山________地说:“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西城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西城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4.5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2023年是人工智能领域爆炸式发展的一年,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便是其中的代表。

一年多的时间里,ChatGPT的版本从3.5升级到4.0,进步明显:专门训练它的硬件设备升级,其中央处理器(CPU)内核和专用图形处理器(GPU)分别增加到28万个和1万个;它有1万亿个参数,知识的获取从检索固定的数据库发展到可以自行上网寻找资料;它不但可以解读用户发送的图片,还可以根据文字描述生成图像……人工智能产品研发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

ChatGPT展示出人工智能应用的巨大价值,OpenAI 公司的估值因此一飞冲天,最大的外部投资者微软公司更因此获利巨大。

其他几家科技巨头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尤其是谷歌公司,多年来一直被认为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如今被OpenAI抢了先机,谷歌只能寻机后发制人。

果然,谷歌在2023年底推出了“双子座”(Gemini)。

这款多模态大模型人工智能产品在32项功能的评测中有30项的表现超过了ChatGPT。

除了在文字方面的输出看上去与ChatGPT 不相上下,它还对图片和视频有着超强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同时可以针对提问给出混合文字和图像的多模态输出——这是ChatGPT尚不具备的。

2024年初,谷歌的聊天机器人Bard已融合了Gemini的能力,升级版Bard的表现完全不逊于ChatGPT。

而与此同时,OpenAI又发布了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它能根据提示词生成60秒的连贯视频,这预示着一个新的视觉叙事时代的到来。

差不多同时,DeepMind公司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的Mobile ALOHA机器人问世。

它是一对可以使用锅碗瓢盆、操作家用电器乃至洗衣叠被的机器臂,精细程度不输人类。

三年级下册语文专项练习-课内专项西师大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专项练习-课内专项西师大版(含答案)

4. 点拨:“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金子的特点是贵重,银子的特点是光亮,写出了桃花水的珍贵和
清亮。 答案:珍贵 清亮
三、 1. 点拨:认真阅读选文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应的答案。

2.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水罐变成银的是因为

银水罐变成金的是因为

金水罐跳出了七颗钻石是因为

3. 你怎样评价这个小姑娘?
十、阅读《盘古开天辟地》片段,回答问题。
盘古倒下后,他的周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

(二)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1. 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 “无人过”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

3.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有一个人率先把蛇画好了,拿了酒正要喝。他看看身边的人都还没有完成,心里好一阵得意,便想让

4. 如果你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十二、阅读《失去的一天》片段,回答问题。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
)刚犁过的田地上,说:“昨天这里还是一(
)收割完的麦茬,今天
已全部翻耕了一遍。这是拖拉机手干的活。”
妈妈把儿子领到用砖砌成的墙跟前,说道:“这里早晨还只有基脚,可现在已经是一(
)用砖
四、阅读《绿手指》片段,回答问题。
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能种出纯白金盏花的人。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

翁卷《乡村四月》阅读答案及翻译

翁卷《乡村四月》阅读答案及翻译

翁卷《乡村四月》阅读答案及翻译《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所做的诗,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诗中“”、“”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

(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才;又(2)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如:仿佛。

才:刚刚。

了(liáo):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译文一条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愉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繁忙,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赏析一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错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卷。

赏析二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错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

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织,一道道弥漫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四月阅读答案
乡村四月阅读答案
乡村①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①指江南农村。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请简要分析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辉映,杜鹃啼鸣,烟雨蒙蒙.这两句描绘了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运用比喻手法,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答出一种手法,分析到位,即可给满分)
(2)繁忙的四月,村里没有一个闲人,村民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这两句用直白晓畅的口语勾勒了乡村四月农家的紧张忙碌的生活,繁忙紧张之中透露着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碧绿.一条条小河十分清澈.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又开始插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