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高职院校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由于缺乏足够的创新,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思想需求,使得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政策法规的宣传,缺乏对于学生实际思想需求的关注,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排斥和厌恶。
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将思政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实用性和趣味性。
可以通过设置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多以讲述和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需要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展问题导向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项目实践等形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三、创新思政课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加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设计思政课手机应用程序、制作思政课微课程等手段,拓宽思政课教学的渠道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创新思政课评价机制传统的思政课评价机制多以考试成绩为主,容易造成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脱节。
需要创新思政课的评价机制,注重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
可以采用综合评价、学科评价、个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五、建立思政课教师团队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力量,教师团队的建设是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重要保障。
基于“云班课”平台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模式探讨

基于“云班课”平台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模式探讨龚海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教学也不断在融合,以实现新的教学革新。
高职中的思政课教学是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要途径,而在目前“云平台”下的高职思政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为高职思政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结合目前学生学习的特点和“云平台”的发展需求,不断地对思政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促进高职思政教学工作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云班课思政课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1“云班课”的内涵和特点“云班课”是指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
教师通过创建班级群,在课前通过平台推送课程通知,上传云课视频、图片、文档等教学资源并进行在线答疑,学生通过平台接收学习资源,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并可在线提问讨论。
在课中通过答疑、讨论、投票、头脑风暴、展示、计时测试等一系列互动教学活动进行即刻反馈、即刻点评,同时云平台的云服务功能可以记录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学习进度等,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
基于云平台的教学模式具有移动性、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高效性等特点,学习者将知识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知识内化,让在线学习与学校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开创了移动学习的新教学模式,同时关注了学习者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业成就感。
2基于“云班课”平台的课程教学创新在应用“云班课”平台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高职教师将逐步转变思想观念,把重心从教师的“教学”过程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设计时既要关注自己怎样教,还要关注学生怎样学。
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课外拓展资源,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云平台反馈的学生学习的信息,及时修正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从而真正关注学生需求,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摘要】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强化教师科研意识、开展双向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方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即知识、能力上健全的人,思想、行为上健康的人。
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就业定向多是从事技术性工作,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与他们今后的工作关系不大,从而不加重视。
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把握有关政策,创新教学工作,既要讲科学又要讲艺术,不断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为培养面向新世纪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教师科研意识,注重教学研究及编写院本教材,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教师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专业技能,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学生由衷地产生一种敬佩感,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因此,思政课教师首先应强化科研先导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注重教学研究,精通教材,熟悉学生,严谨治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最后,辛勤耕耘,诚信创作,撰写高质量科研、教研论文,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教研方面的实力,力争做一名研究型的学者和深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教师。
思政教研组要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学生情况,制定一整套院本教材,如审慎选取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关心的事、社会热点问题,典型的校友创业就业成功的案例,教育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同时有计划组织成功毕业生回学院给学弟学妹介绍经验,谈谈工作、人生与理想。
思政课教师要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创新教学,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踏实做事,多办实事,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明白“毕业了凭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进入社会,要自己养活自己”的现实意义,克服隋性去主动学习。
高职院校思政课创新教法研究

二 、“ 与时俱进 ”思想进 课堂
思政课 的教学不 能局限于 书本知识 ,更 不 能不 关心时事 。在 教学过程 中更多 的用 时 事来理解理论,反而能起 到事半 功倍 的效 果。 而且 ,当代大学 生获取 信息 的渠 道增多 ,对 新生事物 的接受能力也 增强 了,融入社会 的 渴望增 加,他们不希望 简单 的被灌 输理论 , 而是希 望用 理论解 决问题 。因此 ,教师应该 多在课堂上增加时事政治的讨论 。 例如 ,在 概论课 中,讲到 “ 实事求是是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理论 成果的精髓 ”时,笔 者就 2 0 1 1年 3月颁行 的 “ 群租禁令 ”能否被 执行下去 ,它 的颁行合 理否进行讨 论。最后 笔者指 出,一项政策 的合理与否 ,检 验的唯 标准就是它有没有做到实事求是 。 再如,概 论课 开课之 时,恰逢我 国两会 的召开 , 教师完全可 以在每节课留出 1 5 到2 O 分钟 的时间 ,就 大家关心 的话题 ,就代表们
一
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达 到教学 目的,完 成 教学任务 。 ( 二)政 治教育不忘品德教育 “ 概论课 ”侧重于政治教育 , “ 基础课 ” 侧 重于思想 品德 教育,虽 分属 两 门课程 ,笔 者却不认为应 当将其严格 划分界限 ,而应 做 到融合贯通 ,和 谐共存 ,共同为思政教育 做 贡献 。 、 例如 , 笔者在讲 “ 新 民主主义革命对象 ” 中的 “ 帝国主义 是中国革 命的首要对象 ,是 中国人 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 。笔者列举 日本侵略者 当年 在中国 的恶 行 ,以此解释 为 什 么 帝 国 主 义 是 最 凶 恶 的 敌人 , 是 新 民主 主 义革命首要 的打倒对象 然而 ,笔者在 2 0 1 1 年讲授这一 问题 时,恰 逢 日本 “ 3 . 1 1地震海 啸” ,日本在这场 自然灾害面前 ,受到 了巨大 损 失, 日本人 民生活在水深火 热之 中。3 月 l 2 日,我们中 国政府即派救援队抵达 日 本展 开救 援。随 即,笔者就 “中国政府该不该 派 救援 队到 日本 ”的话题在 学生中展开讨论 。 学生们很快就分 成 了两大 阵营。有反对 中国 政府 派遣救援 队的。他们称不 能忘记历史 。 忘记 历史即为忘 本。要永远记 住 日本对我们 中国人民的伤害 。称这次地震加 海啸是上天 对 日本的惩罚 ,大快人心 。有 支持 中国政府 的做法 的。他们认 为这次海啸加 地震是全人 类 的灾难,我们要 秉着人道主 义精神对 日本 人 民进 行救助 。中国人确实不 能忘本 ,不 能 忘记 历史,但 中华 民族也是一 个以德报怨 的 民族 ,我们不 能总活在仇恨 当中,而应该用 发展 的眼观看 问题 。最后 ,笔者 做 了总结 ,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对外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给我们带来了效率、竞争、信用等意识外, 也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特别是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思想政治没用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
另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 网络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 但目前对网络管理的滞后性, 带来的网络垃圾、各类虚假信息、歪理邪说以及对负面的社会现象宣传、不同的观念形态, 都会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带来冲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总起来讲就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实践证明,这套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需的,也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要求。
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步伐,不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的需要,也是做好高职院校思想理论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务必要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实践环节,引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功夫。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巩固与发展的内在的客观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和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设置,是从维护、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着眼于引导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政治信念,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的终极目标。
探究“知行合一”在高职思政课教改中具体应用,旨在进一步改变改革创新,挖掘思政理论精髓,拓展思政课堂视野,培养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认同,以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行为实践,以科学引导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理性认知。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和意义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堂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渠道。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等系列重要论述,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后继有人,要求思政课培根固本、铸魂育人提质增效、引领方向,把思政课建设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立足于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多、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获得感不足等问题。
为了实现思政课大提升、大格局,使思政课教学方法更加注重灵话机动求实效、育人空间更加倡导从教室走向社会生活、课堂教学更加充分借助即时便捷的网络特色平台资源、育人力量更加注重教学资源整合贯通上下功夫,进一步开拓思政课教学视野、创新课堂形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学院自2019年4月起,从大处着眼,小处落脚,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
结合现代林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打造思政“金课”,持续推动思政课创新创优,决定开展思政课“四堂四创”教学改革课题立项研究,为期一年。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0 引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丰富,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理论、经济、道德和法律等各个方面,与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也应该是多种多样,以便于实施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认识,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1 忽视思政课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近年来,高职院校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种重智育、轻德育、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过多地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它们不能深刻认识到: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是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取决于个人的人文素质。
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
1.2 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缺乏认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让学生用反映客观真理的理论去认识、检验、影响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过程。
因此,教师传授理论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知道理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在知道理论是什么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人生有什么启迪。
但是很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教学水平仅限于让学生知道理论是什么的层面。
这样的教学水平最多使学生只掌握了理论而触及不到他的思想实际,所以,不可能达到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
1.3 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脱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该是以科研引领教学。
但由于高职院校本身发展快等原因,思政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差,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从事思政课教学的占有较大比例。
他们根本不具备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更谈不上具备科研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带领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清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质,从而不能对真善美与假恶丑做出正确判断,以至于不能正确而有效地进行自我修养。
对高职院校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革 研 究 的 主 要 课题 。 据 2 0 年2 中共 中 根 05 月 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 为使 他们 成 为 “ 的 变 化 。 少 年 学 生 的 世 界 观 、 生 观 、 四 青 人 价 央 宣 传 部 和 教 育 部 联 合 发 布 了 【 社 政 有 ” 好 公 民 ,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类 课 程 值 观 也 正 在 接 收 新 的 冲 击 。 教 的 起 这 【0 5 5 】 件 — 关 于 进 一 步加 强 和 改 是 理 论 性 、 对 性 和 实践 性 都 很 强 的课 程 。 2 0 ]号 文 针 首 先 , 息 网 络 化 作 为 一 把 双 刃 剑 已 信
教 育 的 特 点 , 建 和 完 善 具 有 鲜 明特 色 的 必 修 课 程 。 对 帮 助 学 生 形 成 健 康 的 心 理 化 、 息 网络 化 时 代 的 到 来 , 人 类 的生 产 构 它 信 全
教 改 品 质 , 高 道 德 素 质 、 律 意 识 , 强 社 会 方 式 、 会 意 识 和 E常 生 活 都 发 生 了 深 刻 提 法 增 社 l
思想 政治 教 育模式是 对各 种 内容 、 各 树 立 正 确 的 世界 观 、 生 观 、 德 观 和 法 制 人 道
同于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的 特殊 性 。 因此 , 职 高 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 分 类 号 :G7 1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9 " -7 6 0 0( 2 0 1 4 )0 1 —0 0 2 6 一O 2
T h e I n n o v a i t o n Re s e a r c h o f me , h e r Vo c a i t o n a l Co l l e g e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一 一 ~ ~ … … … “… 一 一
关键 词 :高职 院校 ;思政课 ;教 学模 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 ■● ■_ _ _■ ●■■ - ■ ■■ H■ ●■ -● -- _~
辽
宁
高 职
学 报 第1ຫໍສະໝຸດ 6卷 第 1期 Vo 1 . 1 6, NO . 1
J O URNA L 0 F Ll A0 NI N G HI GHER V0CATI ONAL
高职 院校 思政课教学模 式创新研 究
包春 平
( 辽 宁经 济管理 干部 学 院 ,辽 宁 沈 阳 1 1 0 1 2 2 )
Ab s t r a c t :1 1 1 e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i t c a l c o u r s e i n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t e a c h i n g i s f a c ng i i n c r e a s ng i l y g r i m s i t u a i t o n ,e s p e c i a l l y f a c ng i ma n y d i ic f u l i t e s t o e n s u l " C t h e e f f c c t i v e n e s s o f i d e a l a n d f a i t h e d u c a t i o n ,e t c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a l e n t t r a ni i n g t a r g e t a n d
v o c a t i o n a l t r a i n i n g mo d e t r a n s f o r ma i t o n .i t i S i mp e r a t i v e a nd s i g n i ic f a n t t o a c t i v e l y e x p l o r e a n d r e f o r m t h e t e a c h i n g mo d e o f
摘
要 :高职 院校 思政 课教 学面 临着 日益严峻 的 形势 ,尤其 面 临着难 以保 证理 想信 念教 育 的 实效性 等 多方 面 困 境 。为 此 ,针 对 高职 院校 人 才培 养 目标和 人 才培养模 式 的转 变 ,积 极探 索和改 革思 政课 教 学模 式 势在 必行且 意 义深远 。创新 高职 院校 思政课 教 学模 式理 应从 教 学理念 、教 学 目标 、教 学 内容 、教 学 手段 、 教 学方 法等 多角度地展 开探 索 ,以切 实强化 思政课 在提 升 大学 生思 想政 治素养 中的作 用。
P o i f i f c  ̄ Co u r s e Te a c h i n g Mo d e
BAO C h t m- p i n g
( L i a o n i n g C a d r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o n o mi c Ma n a g e me n t ,S h e n y a n g I t o t 2 2 ,Cb j n a )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i t c a l c o u r s e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t e a c h ng i mo e o d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d p o l i t i c a l c o u r s e s h o u l d e x p l o r e f r o m mu l t i - ng a l e l i k e t he t e a c h i n g i d e a ,t e a c h i n g a i m,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a nd t e a c h i n g me a n s ,i n o r d e r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he t r o l e o f he t c o u r s e n i p r o mo t i n g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i d e o l o g i c a l nd a p o l i i t c a l q u a l i t y.
K e y w o r d s " - h i he g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i d e o l o ic g a l nd a p o l i i t c a l c o u r s e s ; t e a c h i n g mo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