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与熊瞎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马蜂与熊瞎子第二课时

马蜂与熊瞎子第二课时

《马蜂与熊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棕熊的特点;2、自主勾画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3、感悟作者对棕熊的喜爱,激发学生对动物、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重点:自主勾画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动物的动作和神态,通过具体的事例描写来体现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马蜂与熊瞎子》,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吧!指名学生读词语。

看来孩子们的记忆力真不错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了。

请孩子们迅速完成课中研学单一:课文描述了两场战争,()与()之战,()获胜,而后()与()之战,()获胜。

二、学习课文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蜂熊大战。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马蜂的特点,还记得吗?学生列举马蜂的特点:一、体大身长毒性大,二、巢房大,三、不酿蜜,专门偷吃其它蜜蜂酿的蜜,还攻击前来抗击的工蜂。

)在蜂熊大战之前,我们来了解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棕熊。

1、学习第五段:初步体会熊瞎子的特点。

完成课中研学单二师: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只()的大棕熊,完成表格。

画出能表现棕熊特点的句子。

2、汇报交流。

师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在汇报时,请学生相机把这几个特点写在黑板上。

有同学说:我认为,这是一只——心急的棕熊(因为我从“急得团团转”“大声嗥叫”“连续转了两三圈”可以看出来)指导学生理解“无计可施”聪明的棕熊(因为我从“瞧了又瞧”“滚了下来”“稳稳地站定”可以看出来)贪吃的棕熊(因为我从“得意”“撕开”“急不可耐”“大嚼”可以看出来)指导学生理解“急不可耐”师:学生读出句子后,让学生马上在句子中找出最能表现棕熊特点的词语吗?3、作者在描写棕熊特点的时候抓住了什么细节来描写呢?(动作、神态)4、品读“蜂熊之战”。

(1)是啊,这就是一只心急、聪明而又贪婪的熊瞎子,对于这样的熊瞎子,马蜂是怎么做的呢?请在文中找出来。

四年级语文《马蜂与熊瞎子》教案夏李街小学汪秀玲

四年级语文《马蜂与熊瞎子》教案夏李街小学汪秀玲

马蜂与熊瞎子制作人:郭红彦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马蜂和棕熊的特点。

3、体会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马蜂和棕熊的特点,体会生动词句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棕熊和马蜂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就和这两种动物有关,凶猛而力大的熊瞎子与马蜂之间到底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结果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1、自主学习本科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把握课文内容,掌握马蜂的特点请同学们默看学习目标,明确这节课的任务,并以举手方式检测学生是否明确学习任务。

三、自学指导一(10分钟)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用铅笔把生字新词圈出来,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或上下文理解,十分钟后看哪位同学读的最准确、流利。

四、学生展示(15分钟)1、同学们说出那些是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解答,全班不会的老师进行讲解。

2、检测生字,对该,统计出学生的正确率,给出纠错的时间。

3、把课文分成几个小节让学生自由读,其他同学纠错,也可让其他同学挑战读。

原则是先挑后进生,然后让优生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五、自学指导二(5分钟)同学们读课文,思考:1、马蜂有什么样的特点?2、爷爷对马蜂是怎样的态度?六、学生展示(5分钟)1、学生首先回答马蜂的特点,同学补充,原则先提问后进生,中优等生补充。

2、学生回答爷爷对马蜂的态度,并找出相关句子,读出爷爷的惋惜和痛恨之情。

七、教师总结(3分钟)结合补充学生的展示结果,从马蜂的特点进行整体的感知。

八、当堂练习1、学生温习生字3分钟,然后默写生字。

2、统计学生听写生字情况九、堂清生字不过关的同学进入堂清,课下由组长提问默写。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马蜂和熊瞎子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熊瞎子是如何“教训”马蜂的。

马蜂与熊瞎子教学设计_马蜂与熊瞎子

马蜂与熊瞎子教学设计_马蜂与熊瞎子

《马蜂与熊瞎子教学设计_马蜂与熊瞎子》摘要:()、勾画能表现马蜂、棕熊特句子,学习、5、6段勾画描写生动词句着重体会马蜂群起而攻强劲和棕熊劫夺程聪明、贪婪、可爱,而动物说与散更让许多孩子开心其《徒手搏熊》、《熊杜鹃食物链》入选《00国年佳儿童学》儿童学年精选003《溪流萤》教学目标、学课生运用系上下方法理劫夺嗥叫急不可耐故技重演心满足群起而攻等词语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了马蜂和棕熊特3、主勾画课描写生动词句体会表情达方面作用、课学生词由课勾画生准音抽课要正确、流利二、再课把握默课想想每段思交流、拨3 试着说说全主要容三、精课品词析句学习、段初步感知马蜂和棕熊各特()、勾画能表现马蜂、棕熊特句子()交流、引导重抓劫夺体会熊贪抓三针刺体会马蜂毒性攻击性强学习3段着重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特()默思考马蜂与工蜂战斗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马蜂攻击性强?()交流3 学习、5、6段勾画描写生动词句着重体会马蜂群起而攻强劲和棕熊劫夺程聪明、贪婪、可爱()勾出描写生动词句体会()交流感受指导朗重围绕劫夺从上山崖聪明、吃蜂蜜贪婪、下山崖可爱三方面了熊特;围绕群起而攻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特(3)师引5、6段四、总结全悟得方法、思考作者什么能把马蜂与熊特写得生动、传神? 交流、总结抓住极具特神态、动作进行描写五、课外作业加强练习布置练笔反馈修改参考☆作者杨保原名杨葆崇云南省理白族治州剑川县人白族云南省作协会会员他儿童说与散颇得少年朋友们喜爱其《借你微笑》入选《00年国微型说精选》及多种少年物而动物说与散更让许多孩子开心其《徒手搏熊》、《熊杜鹃食物链》入选《00国年佳儿童学》儿童学年精选003《溪流萤》《熊杜鹃食物链》入选浅浅海峡两岸儿童学佳作丛藏《风蝴蝶》与儿童学年精选00《春香秋韵》☆马蜂就是黄蜂至型体表多数光滑具各色花斑上颚很发达翅子狭长静止纵褶起腹部般不收缩呈腹柄状胡蜂有简单社会组织有蜂、雄蜂和工蜂常常营造纸质吊钟形或者层状蜂巢上面集体生活胡蜂成虫主要捕食鳞翅目虫因也是类重要天敌昆虫☆棕熊食肉目熊科,棕熊属国二级保护动物体形庞笨重成体体长米以上所见体体长约5米左右头宽而吻尖长耳壳圆形肩高超臀高立肩部隆起尾特短四肢特粗壮前足腕垫不与掌垫相连毛被丰厚背部毛长3050毫米体侧毛长00毫米左右毛色变异较有棕褐色、褐黑色、污白色褐黄色等但不管何种色型其表现色调总是模糊不清棕熊性凶猛而力食性杂以植物主喜欢各种浆、植物嫩叶、竹笋和苔藓等等喜食蜂蜜还有各种昆虫、蛙、鱼以及腐肉它们偶尔也会闯入农庄捕食畜熊是非常聪明而富有感性动物它视力很差被称作熊瞎子但却有敏锐嗅觉和听觉。

《马蜂与熊瞎子》教学设计

《马蜂与熊瞎子》教学设计

《马蜂与熊瞎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马蜂和棕熊的特点。

3、感悟作者对棕熊的喜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动物、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马蜂和棕熊的资料,预习课文。

幻灯片。

教学难点:目标 2、 3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出示马蜂窝图)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马蜂窝,也就是马蜂的蜂巢。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捅马蜂窝”这个词?你们觉得马蜂窝能不能随便捅?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马蜂有毒,不好惹,所以马蜂窝不能随便捅。

)师:然而,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却专门爱逗马蜂,专门喜欢捅马蜂窝,它就是棕熊(出示棕熊图)棕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形庞大笨重。

由于视力差,也被称为熊瞎子。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马蜂与熊瞎子》(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发生在马蜂和棕熊之间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 53 页,快速浏览课文,边看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谁能用最简短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熊劫夺马蜂蜂蛹的事。

)板书:熊马蜂2、课文哪一部分主要讲了马蜂的特点?谁来说一说马蜂有什么特点 ?a 体大身长毒性大这句话中哪一个字最能突出马蜂的特点?(毒)毒怎么样?(毒大)课文中还有那句话让我们体会到马蜂毒性大?--- (俗话说一头…..)b 筑巢的地方?(很安全)c 巢房巨大。

d 不酿蜜,专门偷吃……… .3、师导语:马蜂的毒性如此大,棕熊为什么还爱去惹它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两句话:出示句子:马蜂的蜂蛹又大又胖;马蜂的蜂蛹是熊夏秋两季最爱劫夺的佳品。

(生齐读句子)提问:谁能试着用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因为…… 所以….)师:正是由于马蜂的蜂蛹是熊最爱吃的食物,因此熊爱撩蜂,它们之间也因此有了联系。

板书:熊撩马蜂4、师叙述第3段:“我家小茅屋…….•他一边赶马蜂,一边说------- 谁来朗读爷爷的话?提问:a假如你是爷爷,看到地上一层层的工蜂,你的心情会怎样?(伤心、难过、惋惜、痛恨……•)b带着你的体会,谁来再读一读?师引:面对猖狂的马蜂,爷爷毫无办法,只能寄希望在――(熊瞎子)身上。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马蜂与熊瞎子》教案_18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马蜂与熊瞎子》教案_18

《马蜂与熊瞎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熊瞎子掏马蜂窝的经过,感悟熊瞎子的特点。

2、勾画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领悟抓住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自主勾画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动物的动作和神态,通过具体的事例描写来体现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动画电影熊出没中棕熊图片,让学生用词来形容它们,引出熊爱吃蜂蜜,并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的马蜂的特点,进而引出本课时内容:看看熊瞎子是如何与蜂界恶霸--马蜂斗智斗勇,抢夺蜂蜜的。

二、学习课文。

1、过渡师:看来熊瞎子爱撩蜂并不是真的为了逗马蜂玩,而是为了吃蜂蛹呢!夏秋季节到了,我家的蜂蜜酿成了,因此也招来了很多的马蜂,于是马蜂与家蜂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看到地上落了一层层的工蜂,爷爷心疼的不得了,他一边赶马蜂,一边说:“让你猖狂,过不了多久熊瞎子就要来收拾你了!”熊瞎子到底来了吗?请生读第四段;追问:这是一个()段,它的作用是()。

2、学习第五段:初步体会熊瞎子的特点。

师:熊瞎子来了,来的是一只什么样的大棕熊呢?请同学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走进我们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出示:这是一只()的大棕熊,我是从()看出来的。

请一生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找相关词句。

指名反馈;(请生说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棕熊,从哪个地方看出来,为什么能从这个地方看出来?读一读自己找到的这句话。

)出示:只见它走到了最高的悬崖边缘,冲下面那块我家屋后的大山崖瞧了又瞧,“扑通”一声,大棕熊从更高的山崖上滚了下来,稳稳地站定在我家屋后山崖的马蜂巢旁。

请生分析这句话抓住了熊瞎子的什么来描写,哪些词语用得好。

出示:只见它走到了最高的悬崖边缘,冲下面那块我家屋后的大山崖看了看,接着,大棕熊便从更高的山崖上滚了下来,正好站在我家屋后山崖的马蜂巢旁。

请生比较这两句话,看看哪句好?好在哪?请生读这句话;出示:它得意地伸出前爪,一下就把蜂巢撕开,急不可耐地大嚼起来。

四年级语文《马蜂与熊瞎子》教案新部编本夏李街小学郭红彦

四年级语文《马蜂与熊瞎子》教案新部编本夏李街小学郭红彦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马蜂与熊瞎子制作人:郭红彦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马蜂和棕熊的特色。

3、领会文中描绘生动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课要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马蜂和棕熊的特色,领会生动词句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棕熊和马蜂的图片,今日我们学习的文章就和这两种动物有关,凶狠而力大的熊瞎子与马蜂之间究竟会发生如何的事情呢?结果如何呢?今日我们一同去看看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分钟)1、自主学习本科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掌握课文内容,掌握马蜂的特色请同学们默看学习目标,明确这节课的任务,并以举手方式检测学生能否明确学习任务。

4、自学指导一( 10 分钟)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用铅笔把生字新词圈出来,关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词典或上下文理解,十分钟后看哪位同学读的最正确、流畅。

四、学生展现( 15 分钟)1、同学们说出那些是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其余同学解答,全班不会的老师进行解说。

2、检测生字,对该,统计出学生的正确率,给出纠错的时间。

3、把课文分红几个小节让学生自由读,其余同学纠错,也可让其余同学挑战读。

原则是先挑后进生,而后让优生读,指引学生读出感情。

三、自学指导二( 5 分钟)同学们读课文,思虑:1、马蜂有什么样的特色?2、爷爷对马蜂是如何的态度?六、学生展现( 5 分钟)3、学生第一回答马蜂的特色,同学增补,原则先发问后进生,中优等生增补。

4、学生回答爷爷对马蜂的态度,并找出有关句子,读出爷爷的痛惜和怨恨之情。

马蜂与熊瞎子 教案教学设计

马蜂与熊瞎子 教案教学设计

马蜂与熊瞎子教案教学设计本次教学是一节小学语文课,主要内容是《马蜂与熊瞎子》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学习和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意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力量,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2.通过阅读理解,掌握故事情节及其含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3.通过听、说、读、写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和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可以用动态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放一段音乐、播放一段视频等,然后用海报或图片展示本次课程的主题——《马蜂与熊瞎子》,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所要学的故事。

2.朗读故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铺垫之后开始让学生听故事。

老师适当调整语音语调,是学生更容易理解故事,随着慢慢展开,学生会很快被吸引,并沉浸在故事之中。

3.理解故事在学生听完故事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故事的看法和理解。

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故事人物形象所代表的道德意义,同时利用PPT或白板等工具,展现有关人物的特点和意义,理解故事的内在含义。

4.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在小组里就故事人物的形象、行为和故事发生的道理等进行交流,以此去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整理思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5.合作活动通过分小组,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分的小组,设计一个小故事,将故事人物、情节,故事主题的同时尽量贴近本身的生活、学习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发生的问题。

学生们可以进行创造性地思考,同时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6.总结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本次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指导学生进行作业,回顾本门课程的学习并巩固。

同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和期望,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所学的内容。

三、教学资源1.PPT图文资料和视频故事2.学生的自制故事等3.教师布置的作业等四、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2.作业评估采用老师提供的反馈评估作业的质量和学习成果;3.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结合教学实践,综合评价本次教学的效果。

马蜂与熊瞎子 教案教学设计

马蜂与熊瞎子 教案教学设计

马蜂与熊瞎子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概述:本节课以童话故事《马蜂与熊瞎子》为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对比马蜂与熊瞎子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朗读故事《马蜂与熊瞎子》;2.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对比,发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并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故事《马蜂与熊瞎子》的文本;3. 小组分组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马蜂和熊瞎子的形象,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猜测和想象。

二、讲故事(10分钟)1. 教师依次讲述《马蜂与熊瞎子》的故事情节,注重语音语调的处理,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氛围。

2. 教师可在适当位置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畅想故事的发展。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下问题:- 马蜂和熊瞎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马蜂和熊瞎子的相处之道有哪些启示?四、小组展示(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2. 教师适时指导,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五、角色扮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一个扮演马蜂,一个扮演熊瞎子。

2. 每个角色组讨论并分工合作,展示故事中马蜂和熊瞎子的经典场景。

3. 角色扮演结束后,全班一起总结表演过程中观察到的马蜂和熊瞎子的不同个性特点。

六、思考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思考故事《马蜂与熊瞎子》对他们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2.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马蜂的个性特点为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熊瞎子的个性特点为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阅读《马蜂与熊瞎子》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蜂与熊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自主勾画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马蜂和棕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马蜂和棕熊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解释字词
撩:挑弄,引逗。

节日:这里指熊在夏秋两季可以大饱口福,犹如过节般高兴。

第1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熊的特点是“爱撩蜂”,吃蜂蜜。

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通过换词法理解“撩”,联系下文理解“节日”。

蜂蛹:蜜蜂雄性幼虫封盖后到羽化出房前这一变态时期的营养体,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营养食物。

劫夺:抢劫,掠夺。

在学第2段时先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语。

到教学4、5、6段时,再抓住对大棕熊撕蜂巢、抢蜂蜜时传神的动作描写,进一步理解“劫夺”。

三、了解课文
第2段主要介绍了马蜂的特点:体态大、毒性大、巢房大、蜂蛹大、攻击性大,而且专门偷吃蜂蜜。

让学生带着“马蜂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读书,重点让学生抓住第2句话,感受被马蜂刺到的严重后果。

抓住“攻击”和“抗击”,体会马蜂与工蜂战斗的激烈。

猖狂:狂妄而放肆。

紧扣第3句中“地上落了一层层的工蜂”,抓住“一层层”,进一步体会马蜂和工蜂之间战斗的激烈,以及马蜂在偷吃蜂蜜过程中的“猖狂”。

在读爷爷的话时埋下悬念:熊能收拾如此猖狂的马蜂吗?
这是一个过渡句。

嗥叫:野兽吼叫。

急不可耐:形容非常迫切的样子。

第5段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熊的特点:在山崖下打转,吃不到蜂蜜时的“心急”,主要通过“急得团团转”“嗥叫”等描写来体现;想出妙招,从山崖往下滚时的“聪明”,主要通过“瞧了又瞧”“稳稳地站定”来体现;撕开蜂巢,吃蜂蜜时的“贪婪”,主要通过“得意”“一下”“撕开”“急不可耐”“大嚼”来体现。

引导学生勾画这些让人印象深刻,最能表现大棕熊特点的词句,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悟,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大棕熊的特点表现得如此充分?对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6段可以分作两个部分:第一是马蜂大战棕熊,棕熊劫夺成功。

第二是棕熊故技重施,从山崖上滚下来,礼貌告辞。

学生勾画出对马蜂的描写后,可以紧扣“群起而攻之”这一关键词,从“数以万计”体会“群”的势力的强大,从“叮”“咬”“蜇”体会“攻”的气势的逼人,从“把大棕熊叮成了一团大蜂球”体会“群起而攻之”的疯狂。

学习大棕熊吃蜂蜜的情景,可以和第2段中的“劫夺”结合理解。

一个“任”字,表现出劫夺时的志在必得,无所顾忌,“护住”又表现出熊的聪明,而“大嚼”“足足”“心满意足”等动作、神态充分表现了大棕熊的贪心。

教学时让学生紧抓重点词句品读,既要通过朗读体会到战斗的激烈和棕熊的贪婪,更要在读中悟到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第二个情景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故技重演”,联系第5段内容理解,棕熊又用了和刚才一样的方法从山崖上滚了下来。

也要提示学生,虽是“故技重演”,可是也有不同,思考: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读书,体会到棕熊的收放自如:刚才是“稳稳地站定”,现在是快要冲到小屋前时,它“突然刹住了身体”;刚才是“大声嗥叫”,“连续转了两三圈”,现在是“似乎很礼貌地向我们大吼一声”,然后“摇摇摆摆地走了”。

从熊吃饱以后的表现,又可以体会到它可爱、有趣的特点,于是棕熊的形象就变得丰满了。

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把我们的“紧张”和棕熊心满意足后的那种闲情逸致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把握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每段的意思。

2、交流、点拨。

3、试着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1、学习第1、2段,初步感知马蜂和棕熊各自的特点。

(1)自读、勾画能表现马蜂、棕熊特点的句子。

(2)交流、引导:重点抓“劫夺”体会熊的贪,抓“三针刺”体会马蜂的毒性大,攻击性强。

2、学习第3段,着重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

(1)默读思考:在马蜂与工蜂的战斗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马蜂的“攻击性强”?
(2)交流。

3、学习第
4、
5、6段,勾画描写生动的词句,着重体会马蜂“群起而攻之”的强劲和棕熊“劫夺”过程中的聪明、贪婪、可爱。

(1)勾出描写生动的词句,自读体会。

(2)交流感受,指导朗读,重点围绕“劫夺”,从上山崖时的聪明、吃蜂蜜时的贪婪、下山崖时的可爱三个方面了解熊的特点;围绕“群起而攻之”,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

(3)师引读5、6段。

三、总结全文
1、读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马蜂与熊的特点写得生动、传神?
2、交流、总结:抓住极具特点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