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测试总体概述及浪涌测试原理与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资料

合集下载

EMC测试项目详解

EMC测试项目详解

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VS

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从多 个方面入手,如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场 地、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严格按照标准 操作程序进行测试、详细记录并分析数据 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结果 验证和对比,如重复测试、不同设备或方 法对比等。
远程测试与云计算应用
借助远程测试和云计算技术,EMC测试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 共享,降低测试成本和周期。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EMC测试将更加注重 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在EMC测试中的应用展望
新型传感器与测量技术 新型传感器和测量技术的不断发 展将为EMC测试提供更精确、更 便捷的测量手段。
制定测试计划
根据测试需求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测 试计划,包括测试步骤、时间安排、 人员分工等。
现场测试操作流程
测试环境搭建
按照测试计划搭建测试 环境,包括场地布置、 设备连接、样品安装等

初步检查
对测试样品进行初步检 查,确保其符合测试要 求,并记录相关信息。
开始测试
按照测试计划和标准操 作程序进行测试,记录 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数据
和现象。
结束测试
在测试完成后,对测试 环境和样品进行清理和 恢复,确保下次测试的
顺利进行。
数据记录、分析及报告编写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和信息,包括测试结果、设备参 数、环境变量等。
数据分析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信息并得出结论。
报告编写
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结论,编写详细的EMC测试报告,包括测 试概述、结果分析、结论与建议等部分。

SURGE浪涌原理和整改(EMC)

SURGE浪涌原理和整改(EMC)
低频能量可以通过硅二极管、压敏电阻、接地和控制环路面积进行消除; 而高频能量则可以通过滤波和屏蔽技术控制。
浪涌抑制
低压交流电源线上的浪涌是与过电压有联系的,但又不等同于过电压,因为浪涌 既包括电压的瞬变又包括电流的瞬变。同理,浪涌抑制也不等同于过电压保护。过电 压保护的目的是保障线路和电气设备绝缘完好,而浪涌抑制则是低压系统和电子设备 可靠运行及电磁兼容的保障。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Surge Immunity Test
目录 一、浪涌介绍 二、GB/T 17626.5-2008相关规定 三、YY0505相关规定
一、浪涌介绍
概述 浪涌也被称为瞬态过电压,是电路中出现的一种短暂的电流、电压波 动,在电路中通常持续约 1us。220V 电路系统中持续瞬间(1us数量 级)的 5000~10000V 的电压波动,即为浪涌或瞬态过电压。持续时 间极短而幅值极大的电流波动,为瞬态电流冲击。开关操作和雷击浪 涌会在配电线路中引起瞬态过电压(流)。
浪涌的来源 对于低压系统来说浪涌来自两个方面,即外部浪涌和内部浪涌。 外部的浪涌最主要的来源是雷电,它可以是通过电源线传导的,也
可能是在电源线上感应而产生的;外部浪涌的另一个来源是公用电网开 关操作在电力线上产生的过电压。
内部浪涌是指入户配电盘以下的用电设备产生的浪涌。低压电源线 上 88%的浪涌产生于建筑物内部的设备,诸如来自空调机、空气压缩机、 电弧焊机、电泵、电梯、开关电源和其它一些感性负荷的浪涌。
不允许下列与基本性能和安全有关的性能降低:
1)器件故障; 2)可编程参数的改变; 3)工程默认值的复位(制造商的预设值); 4)运行模式的改变; 5)虚假报警; 6)任何预期运行的终止或中断,即使伴有报警; 7)任何非预期运行的产生,包括非预期或非受控的动作,即使伴有报警; 8)显示数值的误差大道足以影响诊断或治疗; 9)会干扰诊断、治疗或监护的波形噪声; 10)会干扰诊断、治疗或监护的图像伪影或失真; 11)自动诊断或治疗设备和系统在进行诊断或治疗时失效,即使伴有报警。 对于多功能的设备和系统,本准则适用于每种功能、参数和通道。

SURGE浪涌原理及整改(EMC)

SURGE浪涌原理及整改(EMC)
浪涌抑制器的分类大致如下: ( 1)限幅型 氧化锌压敏电阻具有较高电能吸收能力和纳秒级响应时间; ( 2)开关型 主要指气体放电管,它响应较慢,瞬态的发生可能快于它的响应时间; ( 3)混合型 这主要是指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 MOV)与开关管的联合使用;
浪涌抑制的原理
常用的浪涌抑制器件为气体放电管、氧化锌压敏电阻、瞬态电压抑制器、 硅二极管等。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但有相似的伏安特性,即两端电压低于规 定电压时,通过电流很小,而当两端电压高于规定电压后,通过电流会呈指数 规律增长。这一伏安特性使其能同时满足浪涌抑制泻流和限幅的要求,因而也 就成为浪涌抑制的主导器件。尤其是氧化锌压敏电阻,不仅限幅电压可以很低, 导通电流也可以很大,价格又便宜,已经成为工程师首选的浪涌抑制器件。
不允许下列与基本性能和安全有关的性能降低:
1)器件故障; 2)可编程参数的改变; 3)工程默认值的复位(制造商的预设值); 4)运行模式的改变; 5)虚假报警; 6)任何预期运行的终止或中断,即使伴有报警; 7)任何非预期运行的产生,包括非预期或非受控的动作,即使伴有报警; 8)显示数值的误差大道足以影响诊断或治疗; 9)会干扰诊断、治疗或监护的波形噪声; 10)会干扰诊断、治疗或监护的图像伪影或失真; 11)自动诊断或治疗设备和系统在进行诊断或治疗时失效,即使伴有报警。 对于多功能的设备和系统,本准则适用于每种功能、参数和通道。
波形分析
根据 IEC 标准,对于 8/20µs 的雷电电压、电流联合波形,其函数表示为:
式中 I(t)表示电流; Ip为电流峰值; t 为时间。 对于 1.2/50µs 波形,其函数描述为:
式中 V(t)为雷电电压; Vp是电压峰值。 操作浪涌呈现得是衰减的振荡波,如对于 IEC标准规定 0.5µs, 100kHz 振荡波和 5kHz 振荡波,它们一般用下式代表:

EMC测试总体概述及浪涌测试原理与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稿件.ppt

EMC测试总体概述及浪涌测试原理与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稿件.ppt

.新.
13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1、对于交直流电源线端口
.新.
14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 交/直流电源端口电容耦合试验配置(差模)
.新.
15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 交/直流电源端口电容耦合试验配置(共模)
.新.
16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浪涌防护原理 • 浪涌保护器的型号、原理介绍 • 浪涌保护电路及案例分析 (因现产品主要涉及到过压保护,这只介绍
用下,放电管开始放电的电压值称为其冲 击放电电压。
放电管的响应时间或动作时延与电压脉 冲的上升陡度有关,对于不同的上升陡度, 放电管的冲击放电电压是不同的 。
.新.
21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C、冲击耐受电流 将放电管通过规定波形和规定次数的脉
冲电流,使其直流放电电压和绝缘电阻不 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最大值电流峰值称为管 子的冲击耐受电流。 d、其他参数
通过的路径进合理的间距、线宽、PCB布局、布 线设计;
连辅助 设备与 端接
容性卡钳距参考地 100mm,轮流卡每根电缆
脉冲 EUT与发生器
群信 或卡钳之间
参考地平面的每
号源 的电源线或
个边要超出
信号线长度 小于1米
E大U地.T新1相. 00连mm并与
EUT与参考地平 面之间的距离 大于100mm
7
浪涌测试原理
• 测试波形介绍 •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新.
29
浪涌防护设计介绍
• 浪涌防护设计介绍(个人看法) 1、“标准”资料,GBT 17626.5,ITU K系列建议,
主要对波形参数、内阻、耦合方式进行了解; 2、“测试”技术了解,主要对差、共模,正、负极

电磁兼容_试验和测量技术_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_试验和测量技术_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气体放电管
工作原理:气体放电管采用陶瓷密闭封装,内部由两个或 数个带间隙的金属电极,充以惰性气体(氩气或氖气)构 成。当加到两电极端的电压达到使气体放电管内的气体击 穿时,气体放电管便开始放电,并由高阻变成低阻,使电 极两端的电压不超过击穿电压。 优点:通流量容量大,绝缘电阻高,漏电流小,寄生电容 小,一般小于2pf 缺点:响应时间长,反应慢(=<100ns),残压高,动作 电压精度低,有持续电流 主要参数: 反应时间、功率容量、电容量指、直流击穿电压、温 度范围、绝缘电阻
试验引用标准与等级
试验标准:GB/T 17626.5-2008/IEC 61000-4-5:2005 试验等级表
等级 1 2 3 4 X 开路试验电压(±10%)KV 0.5 1.0 2.0 4.0 待定
注:X可以是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等级之间的任何等级。 该等级可以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试验等级应根据安装情况来选择 所有较低试验等级的电压也应得到满足
嵌位二极管(TVS)
工作原理:当TVS上的电压超过一定幅度时,器件迅速导通,从而将浪涌能量 泄放掉,并将浪涌电压幅值限制在一定幅度。 优点:残压低,动作精度高,反应时间快(<1ns),无跟随电流(续流), 嵌位电容低。 缺点:耐流能力差,通流容量小,一般只有几百安培。 7项主要参数: VRWV:指 TVS 管最大连续工作的直流或脉冲电压、 IPP:指 TVS 管允许流过的最大浪涌电流、 VBR: 在指定测试电流下 TVS 管发生雪崩击穿时的电压、 VC:指 TVS 管流过最大浪涌电流(峰值为 IPP )时其端电压由 VRWM 上升到一 定值后保持不变的电压值、 IR:指在最大反向工作电压下流过 TVS 管的最大漏电流、 IT:指 TVS 的 测试电流、 电容量 C

EMC测试总体概述及浪涌测试原理与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EMC测试总体概述及浪涌测试原理与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b 、残压 在压敏电阻能承受的最大脉冲峰值电流Ip
及规定波形下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峰值。 • c 、残压比
残压比则是残压与标称电压之比。(一 般约为1.8~2.2)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d 、通流容量 通流容量也称通流量,是指在规定的条
件(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次数,施加标准的 冲击电流)下,允许通过压敏电阻器上的 最大脉冲(峰值)电流值。 • 其他
EMC测试概述
• Harmonic& Flicker简介
EMC测试概述
• SURGE简介
接辅助设备 接电网
信号电缆用的耦 合解耦网络
EUT与发生器或耦合器之 间的电缆小于2米
保护地线要能够 承受浪涌电流
EMC测试概述
• ESD简介
EMC测试概述
• EFT简介
连辅助 设备与 端接
容性卡钳距参考地 100mm,轮流卡每根电缆
2、MOV、TVS同为钳位型器件,客服了续流问题, 但通流量较开关型器件要小;
3、GDT动作时间为uS级,MOV动作时间为nS级均 较慢;TSS、TVS客服了动作时间,为nS级器件;
4、MOV(使用次数限制)的失效模式以短路为主, 所以在应用回流中需加入短路保护型器件;
5、以上浪涌保护器件均为过压型保护器件,过流型 现AC产品未涉及,不介绍。
EMC测试概述
• EMC测试包含EMI与EMS两部分
电磁兼容测试EMC
干扰发射EMI
敏 感 度EMS
DIP SURGE RS
CS
PMS
EFT ESD
Flicker Harmonic
CE RE
EMC测试概述
• RE&RS测试简介

SURGE浪涌原理及整改(EMC)

SURGE浪涌原理及整改(EMC)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Surge Immunity Test
目录 一、浪涌介绍 二、GB/T 17626.5-2008相关规定 三、YY0505相关规定
一、浪涌介绍
概述 浪涌也被称为瞬态过电压,是电路中出现的一种短暂的电流、电压波 动,在电路中通常持续约 1us。220V 电路系统中持续瞬间(1us数量 级)的 5000~10000V 的电压波动,即为浪涌或瞬态过电压。持续时 间极短而幅值极大的电流波动,为瞬态电流冲击。开关操作和雷击浪 涌会在配电线路中引起瞬态过电压(流)。
低频能量可以通过硅二极管、压敏电阻、接地和控制环路面积进行消除; 而高频能量则可以通过滤波和屏蔽技术控制。
浪涌抑制
低压交流电源线上的浪涌是与过电压有联系的,但又不等同于过电压,因为浪涌 既包括电压的瞬变又包括电流的瞬变。同理,浪涌抑制也不等同于过电压保护。过电 压保护的目的是保障线路和电气设备绝缘完好,而浪涌抑制则是低压系统和电子设备 可靠运行及电磁兼容的保障。
a)在制造商、委托方或购买方规定的限制内性能正常; b)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 c)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需操作者干预才能恢复; d)因设备硬件或软件损坏,或数据丢失而造成不能恢复的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
三、YY0505相关规定
36.202.1j:符合性准则 在36.20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Biblioteka 备或系统应能提供基本性能并保持安全,
浪涌抑制器的分类大致如下: ( 1)限幅型 氧化锌压敏电阻具有较高电能吸收能力和纳秒级响应时间; ( 2)开关型 主要指气体放电管,它响应较慢,瞬态的发生可能快于它的响应时间; ( 3)混合型 这主要是指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 MOV)与开关管的联合使用;

EMC测试总体概述及浪涌测试原理与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EMC测试总体概述及浪涌测试原理与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1.1主要技术参数 • a、直流放电电压
在上升陡度低于100V/s的电压作用下,放 电管开始放电的平均电压值称为其直流放 电电压。由于放电的分散性,所以,直流 放电电压是一个数值范围。 选择时应大于 电路工作电压120%;
精品文档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b、冲击放电电压 在具有规定上升陡度的暂态电压脉冲
• 浪涌防护设计介绍(个人看法) 1、“标准”资料,GBT 17626.5,ITU K系列建议,
主要对波形参数、内阻、耦合方式进行了解; 2、“测试”技术了解,主要对差、共模,正、负极
性等情况下的“回流路径” 进行了解; 3、根据不同的试验等级,结合实际电路进行浪涌防
护方式(泄放或隔离或结合)、元器件等的选择; 4、根据浪涌进入PCB区域电压高低、电流大小、所
精品文档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1、对于交直流电源线端口
精品文档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 交/直流电源端口电容耦合试验配置(差模)
精品文档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 交/直流电源端口电容耦合试验配置(共模)
精品文档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浪涌防护原理 • 浪涌保护器的型号、原理介绍 • 浪涌保护电路及案例分析 (因现产品主要涉及到过压保护,这只介绍
压性保护器件,过流型保护器件不介绍)
精品文档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浪涌防护原理 1、泄放;(典型应用端口:电源口) 2、隔离;(典型应用端口:网口)
精品文档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浪涌保护器的型号、原理介绍 1、气体放电管(GDT)的参数与应用
u ufr
Δu
ufdc
Δτ
t
精品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浪涌防护原理 1、泄放;(典型应用端口:电源口) 2、隔离;(典型应用端口:网口)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浪涌保护器的型号、原理介绍 1、气体放电管(GDT)的参数与应用
u
ufr
Δu
ufdc
Δτ
t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1.1主要技术参数 • a、直流放电电压 在上升陡度低于100V/s的电压作用下,放 电管开始放电的平均电压值称为其直流放 电电压。由于放电的分散性,所以,直流 放电电压是一个数值范围。 选择时应大于 电路工作电压120%;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b、冲击放电电压 在具有规定上升陡度的暂态电压脉冲作 用下,放电管开始放电的电压值称为其冲 击放电电压。 放电管的响应时间或动作时延与电压脉 冲的上升陡度有关,对于不同的上升陡度, 放电管的冲击放电电压是不同的 。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C、冲击耐受电流 将放电管通过规定波形和规定次数的脉 冲电流,使其直流放电电压和绝缘电阻不 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最大值电流峰值称为管 子的冲击耐受电流。 d、其他参数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1、对于交直流电源线端口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 交/直流电源端口电容耦合试验配置(差模)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 交/直流电源端口电容耦合试验配置(共模)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浪涌防护原理 • 浪涌保护器的型号、原理介绍 • 浪涌保护电路及案例分析 (因现产品主要涉及到过压保护,这只介绍 压性保护器件,过流型保护器件不介绍)
浪涌防护设计介绍
• 浪涌防护设计介绍(个人看法) 1、“标准”资料,GBT 17626.5,ITU K系列建议, 主要对波形参数、内阻、耦合方式进行了解; 2、“测试”技术了解,主要对差、共模,正、负极 性等情况下的“回流路径” 进行了解; 3、根据不同的试验等级,结合实际电路进行浪涌防 护方式(泄放或隔离或结合)、元器件等的选择; 4、根据浪涌进入PCB区域电压高低、电流大小、所 通过的路径进合理的间距、线宽、PCB布局、布 线设计;
谢谢大家!
作者:游青春 2012年11月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1.2 气体放电管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 a 、优点: • 极间绝缘电阻大 • 极间电容小 • 泄放暂态过电流能力强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b 、缺点: • 时延—导致残压大 • 续流—导致无法直接应用于大部分电压端 口 • C 、应用: • 用于浪涌防护最前级; • 单独用于共模防护; • 与其他防护器件串联应用;
测试波形介绍
• 2、短路电流波形参数(8/20uS):
测试波形介绍
• 10/700uS(5/320uS) 波形介绍: 1、开路电压波形为10/700uS;
测试波形介绍
• 2、短路电流波形参数(5/320uS):
测试波形介绍
• 浪涌测试波形的应用场景(对于CE认证) 1、根据我司现产品,电源端口采用1.2/50uS (8/20uS)组合波; 2、网口采用10/700uS(5/320uS)组合波进行 试验; 3、试验前需对电缆类型、是否存在电源供电、 是否屏蔽等进行说明;(以便选择耦合/去耦 网络CDN);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2、压敏电阻(MOV)的参数与应用 • 2.1 压敏电阻的主要参数 • a 、标称压敏电压(V): 通过规定持续时间的脉冲电流(一般为 1mA 持续时间一般小于400mS)时压敏电 阻器两端的电压值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b 、残压 在压敏电阻能承受的最大脉冲峰值电流Ip 及规定波形下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峰值。 • c 、残压比 残压比则是残压与标称电压之比。(一 般约为1.8~2.2)
• Harmonic& Flicker简介
EMC测试概述
• SURGE简介
信号电缆用的耦 合解耦网络
接辅助设备 接电网
EUT与发生器或耦合器之
间的电缆小于2米
保护地线要能够 承受浪涌电流
EMC测试概述
• ESD简介
EMC测试概述
• EFT简介
连辅助 设备与 端接 容性卡钳距参考地 100mm,轮流卡每根电缆
脉冲 群信 号源
EUT与发生器 或卡钳之间 的电源线或 信号线长度 小于1米
参考地平面的每 个边要超出 EUT100mm并与 大地相连
EUT与参考地平 面之间的距离 大于100mm
浪涌测试原理
• 测试波形介绍 • 耦合/去耦网络的选择
测试波形介绍
• 1.2/50uS(8/20uS)组合波介绍: 1、开路电压波形参数(1.2/50uS):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d 、通流容量 通流容量也称通流量,是指在规定的条 件(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次数,施加标准的 冲击电流)下,允许通过压敏电阻器上的 最大脉冲(峰值)电流值。 • 其他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 • • • • • • 1.2 压敏电阻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a 、优点: 通流容量大 动作响应快 无续流 b 、缺点 极间电容大 TVS大家都有用过,TSS较GDT克服了动作时间 慢的缺点,此文中不再介绍。
EMC测试概述
• EMC测试包含EMI与EMS两部分
电磁兼容测试EMC
干扰发射EMI


度EMS
RE
CE
Flicker
RS
SURGE
DIP
Harmonic
CS• RE&RS测试简介
高度扫描天线杆
天线
转台上的受试件
金属地板
EMC测试概述
• CE测试简介
EMC测试概述
浪涌防护元器件使用
• 浪涌防护器件小结 1、GDT、TSS同为开关型器件,均存在续流问题; 2、MOV、TVS同为钳位型器件,客服了续流问题, 但通流量较开关型器件要小; 3、GDT动作时间为uS级,MOV动作时间为nS级均 较慢;TSS、TVS客服了动作时间,为nS级器件; 4、MOV(使用次数限制)的失效模式以短路为主, 所以在应用回流中需加入短路保护型器件; 5、以上浪涌保护器件均为过压型保护器件,过流型 现AC产品未涉及,不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