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南长沙中考语文真题及解析【整理版】

合集下载

2014-2016湖南语文中考试题(默写题、文学常识题、名著阅读题)有答案

2014-2016湖南语文中考试题(默写题、文学常识题、名著阅读题)有答案

2014—2016年湖南中考试题(默写题)2016年中考1.【2016年中考湖南衡阳卷】古诗文默写(8分)①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③,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④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⑤在《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⑥《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委婉地表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答案】①见贤思齐焉②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③枯藤老树昏鸦④阴阳割昏晓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2016年中考湖南常德卷】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5分)(1),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2)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4)《约客》中写主人约客不至的失落、无奈心境的句子是:,。

【答案】(1)此中有真意(2)学诗谩有惊人句(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均不给分)【解析】试题分析:要正确填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便能按要求写出诗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干材料及用意,弄清楚具体的题型要求。

(1)至(3)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

(4)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诗,然后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句子。

小题2注意“谩”的写法。

小题4注意“敲”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3.【2016年中考湖南株洲卷】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湖南长沙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湖南长沙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湖南长沙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竹鸡之性,遇其侍①必斗。

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②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③焉。

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无得脱者,盖目既闭那么不复见人。

鹏鸽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那么以小④竿取之。

鹿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

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鹿足一挂,*那么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

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

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注解]①倍:同类。

②媒:媒介物。

这里指用来诱感竹鸡的鸟。

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

④%jie:同“洁”。

10.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在古代,“城”的本意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 之意。

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

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

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 “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

1L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共6分)(1)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3分)(2)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3分).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4分)【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芳馨.(xīng)禁锢众目睽睽..(kuí)相形见拙B. 阴霾.(mái)感慨广袤.无垠(mào)无与纶比C. 匀称.(chèn)消释相得益彰.(zhāng)持之以恒D. 绮.丽(qǐ)沉吟孜孜..不倦(zhī)格物至知2、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B. 今年五一假期,前来长沙县金井镇“茶文化基地”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 为了纪念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当代文人书法周”活动在望城区书堂山举行,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场叹为观止....的文化盛宴。

D. 世上无难事.....,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只怕有心人终于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有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中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萆稿纸、试題卷上答題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題題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題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27道小题,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纯粹.(cuì)鞠躬尽萃亘.古(gèng)持之以恒B.契.约(qì)锲而不舍威慑.(shè)蹑手蹑脚C.斑斓.(lán)力挽狂斓仰慕.(mò)蓦然回首D.拙.劣(zhuó)相形见绌真谛.(dì)根深缔固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走进长沙,品味生活,你可以漫步西园北里的麻石步道,聆听..百年名校的朗朗书声。

任凭一种不可名状的亲切感涌上心头;也可以徜徉..太平老街,感受沉淀的斑驳时光,在岁月中找寻自己的足迹;还可以信步贾谊故居,浏览大师之作,感叹他的文不加点....,才华横溢……当然,你也可以静坐杜甫江阁,迎着湘江夜风,品清茶,听湘曲,与三五好友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A.聆听B.徜徉C.文不加点D.天伦之乐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核心素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望,是对经历教育之后学生所能拥有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蕴藉(jiè)瞥(piē)见遏(è)制殒(yǔn)身不恤B.贿赂(luò)沼(zhǎo)泽翌(yì)年毋(wù)庸置疑C.洗涤(dí)从(cóng)容砥(dǐ)砺忸(niǔ)怩不安D.贬谪(zhé)埋(mán)怨毗(pí)邻迥(jiǒng)然不同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驻足徜徉附加值坚如磐石B.废墟遨游万户侯终南捷径C.鉴赏倾注笑咪咪娓娓到来D.透彻煎熬俱乐部摇摇欲坠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雨花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

我从来不知道一份礼物竟会如此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心,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雨花再也不到楼下拐角处的小书店里去看书了,我送她那本书也从未见她拿出来看过。

16.结合文意,请写出第①段“雨花年纪虽轻,人却有些木讷”中“木讷”的含义。

(3分)17.“我”对雨花的情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4分)18.有人说,雨花的生活有三个世界:家中世界、外面世界和书中世界。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她在这三个世界中的表现。

(4分)19.文章写我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把《飘》作为礼物送给雨花,却弄得雨花满脸通红、“无地自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

说说这样结尾有何妙处。

(4分)20.请按照提示及要求答题。

(3分)[来源:][来源:Z#xx#]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题卷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76分)13.(每小题2分,共4分)⑴⑵14.(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⑴。

湖南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湖南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湖南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时限120分钟,总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包括12道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其中第1题到第4题是语音、字形、词语辨析和语法的基础知识题,第5题到第12题是阅读理解和写作的应用题。

非选择题部分包括作文和阅读表达两部分,共18道小题,总分76分。

其中作文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提示或提纲,写出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阅读表达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每题2分。

在选择题中,第一题中的“遏制”应该注音为“è”而不是“é”;第二题中的“luî”应该改为“lù”,“沼泽”应该改为“zhǎozé”,“翌年”应该改为“XXX”,“毋庸置疑”应该改为“wúyōngzhìyí”;第三题中的“从容”应该注音为“cóng”而不是“cïng”,“砥砺”应该注音为“dǐlì”而不是“dǐlǐ”,“忸怩”应该改为“niǔnǐ”;第四题中的关于XXX的表述不恰当,应该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而不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在非选择题中,作文部分的题目是“如何保护环境”,要求考生从多个角度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阅读表达部分的材料是一篇关于辩论的文章,要求考生回答与辩论相关的问题。

总体来说,这份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也注重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应用。

考生需要认真审题,仔细作答。

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汉字是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

中国人有句经典的话:“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

每个汉字都有着悠久的演化传承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载体,所谓“书同文”。

汉字也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内涵丰富丰厚。

在我看来,汉字之美首先在于形之美,由一点一画组合而成。

2014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4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4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D【材料一】调查结果显示,59.2%的数字阅读读者表示纸质读物在购买方面,明显地不如数字读物“便利”。

“方便随时随地阅读”也是读者转向数字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比例达到40.0%。

此外,有29.2%的数字阅读者表示“方便检索信息”是他们选择数字阅读方式的原因。

另外,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居民中,有36.7%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 2.76元。

【材料二】数字阅读正以它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广阔的涉及面、低廉的成本等显而易见的优势,促进数字阅读快速发展。

在地铁或公交车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人们低着头,专心摆弄手机、电子书或平板电脑。

对于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群,只能利用上下班路上的短暂时间,看手机新闻,刷微博,浏览小说……(2)原因一: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答案】获取便利;方便随时随地阅读;价格低廉(答出两点便可)(3)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更热衷于电视、电脑和网络所构筑的声光世界,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

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会发起“好书大家读,书香溢校园”的倡议,其中阐明读书作用的内容需要你来填写。

(要求:用“读书,可以让……”的排比句式来表达)【答案】示例一:读书可以让我们体味人生,感悟生命;读书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读书可以让我们提高品味,净化心灵。

示例二:读书可以让我们品味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宽广胸襟;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景象;读书可以让我们领悟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三、名著阅读(5分)6.名著阅读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西游记》的故事来自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历尽艰难险阻,到印度取经的真实事迹,唐僧取经的故事,600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经过无数人的创造、取舍、增删、修改、加工,吴承恩成了最后的集大成者。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要点解读答案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要点解读答案

参考答案必修1 1.D(媲pì屏bǐng) 2.C(蠕动,九霄云外) 3.C(A“弹冠相庆”指坏人要当官。

B“未雨绸缪”指为防止出现灾祸而做好准备。

C“因循守旧”比喻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D“忍俊不禁”是指忍不住要发笑,这里应该用“情不自禁”) 4.B(成分残缺,应在“不由得”前加“他们的步履”) 5.A(第一篇白话小说应是《狂人日记》) 6.A 7.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8.浅源地震发震频率地震能 9.南北地震带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必修2 1.A(嫉jí涸hã) 2.B(斑驳责无旁贷) 3.C(“不绝如缕”原比喻形势极其危急。

比喻技艺、学说等继承者稀少,但未失传。

也比喻声音等细微,但未中断。

在此使用不当,可用“络绎不绝”) 4.C(搭配不当,“鼓舞”与“共鸣”不能搭配) 5.D6.高、长;举行;长;用以;……的原因7.A8.B9.①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

②过去感到欣喜的事物,很快就成了旧迹。

10.①泣涕涟涟,载笑载言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③天朗气清,惠风和畅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1.答案示例:学习经验:①上课认真听讲;②坚持读写训练。

努力打算:①课堂学习不放松;②合理制订阅读与写作计划。

必修3 1.A(躏lìn度duó) 2.D(厮打呕心沥血) 3.C 4.D(匪,通“非”,不是) 5.A(A“愁”的意思是“为……发愁”,属于意动用法。

B“凋”的意思是“使……凋谢(失色)”。

C“转”的意思是“使……滚动”。

D“繁”的意思是“使……多,增多”,均属使动用法) 6.B(每次的作用应不尽相同。

第一次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觉,并使文势更为突兀。

第二次表现了一种畏惧和发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

而第三次则表现了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

这样一唱三叹,“蜀道之难”也就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了) 7.①金属制的刀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惩.罚(chéng)凛冽义愤填膺.(yīng)毛骨悚然B.伎俩.(liǎng) 干涸戛.然而止(gá)赅人听闻C.憎.恶(zèng)斑斓顶礼膜.拜(mó)广茂无垠D.追溯.(sù) 招睐猝.然长逝(cuì)根深蒂固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马航失联事件牵动亿万民众的心,人们在心中为失联人员默默祈祷..。

B.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

C.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近日南方连续暴雨,大家对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3、下列词语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随着地铁2号线的投入使用,使人的未来与地铁密不可分。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省图书馆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D.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我爱星城”的活动,得到市民很多的响应。

4、下列述(或做法)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B.毕业了,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小芳过生日,小燕送个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D.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5、综合运用(共6分)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1)了解节日习俗(2分)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

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年饭……,请列举出元宵节的2个习俗。

(2)讲述节日故事(2分)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中秋节和七夕节(乞巧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①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七夕节(乞巧节)________________(3)策划节日活动(2分)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①项目:②目的:6、名著阅读(共5分)(1)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绰号或自号常常能体现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西游记》中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自称“齐天大圣”,表现了他性格中_____的特点,有如《水浒》中宋江绰号“呼保义”,又号______。

体现了他为人仗义,好结交朋友的性格特点。

(2分)(2)《水浒》塑造了三位身怀绝技的英雄:善盗的是鼓上骚时迁,____的是小广花容,山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1分)(3)英国18世纪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名著______以清新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主人公的有趣经历展现了小说的童话色彩,不过,这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才是小说的灵魂所在。

(2分)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

(轼《水调歌头》)(4)如何处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论语>十则》中的“,_____________ ”一句。

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

二、阅读(共46分)(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

②【无主】无人过问。

③【更著】又遭受。

著,同“着”,遭受的意思。

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8、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__________的意境。

下阕则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分)9、“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巩曾巩,字子固,建昌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

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

③【宦】出仕。

④【工】擅长。

⑤【行义】行为道义。

⑥【雄】人名。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奉继母益至.()(2)一.出其力()(3)鲜.能过也()(4)遂与之.异()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安石轻富贵,何吝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肌肉运动的奥秘【资料一】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纤维”则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肌纤维中,除了有细胞必备的配置外,还有大量的“肌丝”,也就是肌蛋白。

肌丝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造成肌纤维的伸缩,而不计其数的肌纤维发生伸缩,就是肌肉的收缩与舒。

【资料二】物以类聚,“肌”以群分,肌肉根据“工作需要”,有着不同的类型,其特点如下:【资料三】人体骨骼肌共有600多块,它从一丝纤维开始,到最后组成一块肌肉,并不是简单的堆积、捆绑,而是“逐级累加”——每条纤维的外部,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N条肌纤维平行排列在一起集合成纤维束后,又会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而这些纤维束再聚到一起,还会再有一层膜来包裹。

如此便形成了肌肉块。

这样一层一层分级包裹,就如同生产钢缆时,从钢丝到钢缆的制作过程,可以让组织的负荷强度最大化。

【资料四】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产物就会变成乳酸,如果肌肉持续强力收缩,导致血流中断,乳酸就无法被快速代,量大了就会刺激神经,产生酸痛感。

等停止运动一分钟左右,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而运动过后的肌肉酸痛,其实并非主要由乳酸造成,而是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只不过拉伤程度较低,感觉与乳酸堆积类似。

当然,肌肉是可以在短时间自我修复这种“肌肉拉伤”的。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13、下列说法与上面资料提供的信息不符的一项是()A.“肌纤维”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其中含有大量的肌蛋白。

B.肌肉根据人体运动的需求,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C.骨骼肌纤维比心肌纤维长度要长,直径要大。

D.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产物就会变成乳酸。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资料一的说明对象是肌肉,其基本特征是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

B.资料二中运用“大多”“只”等词语,使表达更科学准确。

C.资料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的介绍了骨骼肌是如何组成的。

D.资料四用并列式结构介绍了运动中和运动后产生酸痛感的不同原因。

15、阅读材料,根据上述资料容回答问题。

【材料】由于学习紧,小同学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锻炼了,星期日突然打了一场篮球,结果第二天就浑身肌肉酸痛。

(1)小第二天浑身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什么?(2)为了避免出现第二天肌肉酸痛的现象,小应该怎么做?(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著述出书的最高境界做学问有三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也;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非常形象,生动,精到,被广泛认可。

其实,著述出书也有三种境界。

其一,为满足追名逐利的私欲而著述出书。

随着出版政策的宽松和印刷技术的发达,一些人写书出书的热情汹涌澎湃,他们仿佛文曲星下凡,洋洋万言倚马可待。

皇皇巨著隔夜而成,但是泥沙俱下难免鱼龙混杂,沽名钓誉必然经典难觅,这样的书,____①_____。

其二,___②__。

如司马迁所言:“乃如左丘无目,子断足,终不可用。

遇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其实司马迁自己都是在遭受陵之祸后,于巨大屈辱之中,因“郁有所结而不得通其道”。

乃“述往事,思来着”,这才有了《史记》的问世,又如【甲】这样的书,情感充沛,令人唏嘘,但常常困于个人小圈子。

其三,为完成立言传世的使命而著述出书,如孔门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论语》,容广博,涉及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知论等等;弘扬了孔子思想,传播了儒家文化,对后世影响至深。

又如【乙】。

这样的书,寓意深远,警醒世人,其思想至今影响中国和世界。

相比而言,第一种其实根本算不上境界不值一提;第二种虽令人感叹,但大多郁结了个人之遭遇,境界不够广阔;只有第三种,崇高的精神令人敬佩敬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最高的境界。

16、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17、从下面四个论据中选择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

(只填序号)(2分)①鲁迅为了改造国民劣根性,毅然弃医从文,愤世著书。

为后人留下了数量巨大,品味极高的精神文化遗产。

②傅雷以自己深厚的父爱吗,为儿子留下了充满拳拳爱子之心的《傅雷家书》。

③诗人屈原,因屡屡遭受来自贵族的排挤和打击,于是“发愤抒情”,写下了流芳千古的《离骚》《天问》。

④渊明远离浑浊官场,回归田园,给我们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