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妙的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习作:奇妙的想象》研讨课教案_2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独立编排一个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习作单元,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即为习作策略单元。
本单元习作主题是《奇妙的想象》,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
本单元安排了《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两篇例文,例文语言浅显,情节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旨在给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提供借鉴和模仿的范例。
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并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
本单元的习作任务是写一个想象故事,提供了7个题目,旨在以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习作思路,也提出了习作的具体要求:一是对习作范围作了说明;二是强调了想象要大胆;三是建议开辟专栏展示习作,扩大交流范围,使学生获得习作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习作热情。
【学情分析】已知的:1、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乐于口头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因此要求三年级学生根据特定的说出自己的一部分想象并不困难。
2、在学习了课文《小真的长头发》和《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对发散性思维方式有了初步的接触。
未知的:1、学生对作文该如何进行整体构思还不清楚,因此,本课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课文,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体构思。
2、学生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写出一段充满想象的话,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加以引导,将学生的所思所想转化为书面语言表达,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丰富学生的想象。
【教学思路】新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习作要求中这样写到:“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学生的想象是天马行空的,脑海中新奇有趣的想法取之不尽,要将学生的奇妙想象转变为笔尖下的引导,需要教师有效的习作指导,所以,整节课我创设了挑战想象国王难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写作恐惧感。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一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部编教材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设置了专门的习作单元,对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专项提升。
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以“大胆想象”为主线,选取充满想象力的文本,设计活泼的学习活动,带领学生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充分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与好处,逐步产生大胆想象并进行书面表达的愿望。
细读教材,我们还会发现,教材并未在具体的习作方法上有过多指导,而重在培养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未来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这样的编排,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有助于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和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
习作《奇妙的想象》是本单元学习的总结,引导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大胆想象的成果,重在提升学生想象的质量,对其他方面的习作能力未作过多要求。
二、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激起想象的兴趣,感受想象的快乐。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
3.愿意分享自己创编的想象故事,在交流中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大胆想象,体现奇妙,并能把故事写清楚。
四、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创意视频,激发想象(一)课前热身,观看创意视频,感受“想象”的魅力。
1.视频中这些为什么这么吸引你?(预设:神奇、没有想到、很独特)2.教师小结:大胆想象,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奇异经历;(二)揭示主题,进入“想象”的世界。
1.教师引语:善于想象是我们每位同学最擅长的。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你们敢不敢试一试,大胆地奇思妙想?2.揭示习作主题。
那就开始我们今天的习作课吧!(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你们的奇思妙想,也一定能变出许多新奇、独特、有趣的故事来。
板块二:赏析——视觉冲击,探秘想象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吧!(一)初试想象,聚焦奇妙1.出示图片:你能用你的想象,体现这只鞋子到底有多轻吗?2.交流想象:真是意想不到啊,连一只蚂蚁都能举起,太神奇了!3.聚焦关键词“奇妙”。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奇妙的想象的含义,学会运用想象手法进行创作;学生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练习;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改作文中的错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创编故事、展示交流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习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欣赏美好事物、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习作题目:奇妙的想象2. 写作内容: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编写一个奇妙的想象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手法进行创作;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改作文中的错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趣的故事;如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改作文中的错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作文本、文具盒、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奇妙的想象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习作要求:教师讲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明确写作内容和方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想象故事,互相交流想法。
4. 创编故事: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独立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
5. 展示交流:学生将自己的想象故事展示给全班同学,互相交流欣赏。
6. 修改作文:教师指导学生互相修改作文,纠正错误,提高作文质量。
7. 总结评价:教师对本次习作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奇妙的想象2. 习作要求:运用想象手法进行创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改作文中的错误。
3. 写作内容:编写一个奇妙的想象故事。
七、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独立完成一篇想象故事作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奇妙的想象》人教部编版

-理解课文《奇妙的想象》的主题和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如“奇妙”、“变幻”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并能举例说明其在课文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将想象转化为口头表达和写作。
-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奇妙的想象》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奇妙的想象》选自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奇妙的想象》的学习,理解课文中描绘的奇妙场景和形象,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运用想象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内容涉及以下几部分:
3.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想象力相关的主题,如“如果你是一只会飞的龙,你会做些什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口头表达练习。学生们将尝试用想象力来描述一个场景或对象,让其他同学猜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口头表达练习。
举例: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应重述奇妙的场景。
-对于修辞手法的讲解,教师可通过具体例句分析比喻、拟人的用法,让学生明白这些手法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想象力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将抽象的想象具体化,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引导和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选取的题目大胆想象,通过抓住“奇妙的想法"“奇妙的经历”搭建故事框架。
2.能借助课文、习作例文,尝试通过“想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三个步骤把想象故事的片段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产生奇妙的想象。
2.如果引导学生把想象故事写清楚。
【教学过程】一、走进想象,了解想象本质师:同学们,本单元要求我们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那么,什么是想象呢?(PPT出示字典中关于想象的解释)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师:这样说话太难懂,我们可以用一种通俗的说法:想象就是把我们以往知道的事物想象成另外一个事物。
(PPT出示图片)比如:当我们看到云,把它想象成了棉花糖。
当我们看到飘飞的落叶,把它想象成了蝴蝶……这就是想象。
师: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想象呀!但是,这些想象都是简单的想象,如何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并把它写成一段文字,这就需要我们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寻找写作的奥秘了。
二、了解要求,找准想象方向1.出示习作要求出示: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师:请同学们看,这就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先看第一点。
我们要看清任务。
请大家自己默读,看一看,到底第一点要求中我们要做几件事。
(生读要求。
)2.解读习作要求生:做两件事。
第一件是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师:很好。
在写之前,课本提示我们要在提供的题目中选择一个,或者自己写一个题目再往下写,这个顺序不能错。
生:第二件事是要大胆想象,创造出自己的想象世界。
师:原来写想象故事,任务很简单哟!三、借力文本,明白想象路径(一)题目选择,确定想象目标师: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习作:奇妙的想象》。
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习作题目**:奇妙的想象。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进行想象,创作一篇富有创意的文章。
2. **写作指导**:在教材中提供了写作思路和技巧,帮助学生展开奇妙的想象,例如:如何让一个普通的物品变得不普通,如何让一个普通的事件变得不平凡。
3. **习作范例**:教材中给出了两篇范例,一篇以“奇妙的森林”为题,另一篇以“奇妙的教室”为题。
通过阅读范例,让学生了解奇妙的想象可以体现在不同的主题上。
4. **习作练习**:教材设置了两个练习题目,一是“奇妙的旅行”,二是“奇妙的礼物”,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想象技巧进行创作。
5. **评价标准**:教材给出了习作的评价标准,包括想象力、语言表达、结构布局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评价一篇习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想象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奇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创造出新颖、奇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提高创造力**:在教材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妙故事,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3. **提升写作能力**:通过习作练习,学生能够运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自己的想象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4. **培养审美情趣**:通过阅读范例,学生能够感受到奇妙的想象所带来的美好和愉悦,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5. **增强逻辑思维**: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将想象合理地融入到故事中,从而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期,具有以下特点:1. **学生层次**:三年级学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识字、阅读、写作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精品教案

习作例文·习作【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5.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想象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一、交流平台。
1.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特别有意思。
本单元都是这样充满奇异想象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
(1)《小真的长头发》里有着短头发的小真凭借着自己的奇特想象,勾画着自己美妙能干的长头发。
在小真的想象中,她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呢?(钓鱼,能拉牛,能裹在身上做户外的棉被,还能帮助妈妈晾衣服;抹上洗头发的香波就是个大大的冰激凌,躺在河流里头发就像随波荡漾的海带……)(2)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样的长长的头发,你会用它去做什么呢?(学生大胆畅想)(3)《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你认为有什么奇特之处?(4)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2.看来,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二、初试身手。
(一)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的想法最新奇。
1.引导想象。
(1)教师投影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感悟画中的奇思妙想。
(2)伸出我们的手,先在纸上按下自己的手指印,你想用你的手指印画什么呢?看谁想得新奇,画得漂亮。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2.展示评价。
评价要点:(1)谁想象得最奇妙?谁的画颜色最漂亮?(2)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师总结:通过这节课,老师发现你们的想象力都特别丰富,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一课时完美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一课时(人教部编版)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一课时教学设计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目标: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3.能欣赏同伴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难点:能欣赏同伴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完成一至二;第二课时完成三;第三课时完成板块四和五,也可在课余完成五)教学过程:一、聚焦题目,引发遐想1.聚焦课文题目,回顾故事。
每一个题目后面都藏着一个奇妙的故事,请学生回顾故事《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的大概内容。
2.聚焦例文题目,提出问题。
请学生读读《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这两个题目,这两个题目后面肯定也藏着奇妙的故事。
引导学生提问:铅笔会有哪些梦想呢?尾巴它怎么有一只猫呢?……二、例文引路,发现秘密1.聚焦例文(一),拓展想象。
(1)默读思考:铅笔会有哪些梦想?学生默读思考后引导展开交流:铅笔有5个梦想,第1个梦想是到山坡上萌芽开花;第2个梦想是跳进荷塘里为小鱼虾撑伞;第3个梦想是躲到菜园里长成豆角、伪装成丝瓜;第4个梦想是来到小溪边为鸟儿当船篙,为蚂蚁当木筏;第5个梦想跑到运.动场上当小松鼠的撑杆,当小猴子的标枪。
(2)体会想象的自然,合理。
铅笔想成为长长的豆角,嫩嫩的丝瓜,引导学生发现:豆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
铅笔想为小松鼠当撑竿,为小猴子当标枪。
它为什么会这样想呢?(3)拓展仿说: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仿照课文说一说。
请学生选择例文中铅笔的一个梦想,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通过交流,发现表达的秘密:先写铅笔来到了哪里;再写做了什么,用“知道我要做什么吗”引出具体内容;最后写出了心情,统一用“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结尾。
出示格式:第个梦想是。
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铅笔还会有什么梦想呢?请学生按照这样的格式仿照课文来说说铅笔的第6个梦想、第7个梦想……2.聚焦例文(二),反着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奇妙的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启发学生奇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有序地、重点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3.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并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三、预习学案
1.课前学生绘制自己心目中“想象作文”构想图。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导学案
(一)想象导入,明确要求。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
”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爱因斯坦,天马行空想象一回。
1、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习作要求。
2、读一读,把你认为重点的词句画下来。
记得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写过一回想象作文了,谁还记得想象要怎么样?
指名说、师相机板书:大胆新颖奇特美好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幻灯,看画展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小朋友奇妙的想法,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这奇妙的世界,请边看边想:你有哪些奇妙的想法(引导学生说自己想法或畅想未来.)
(1)小组互相交流。
(2)指名说说。
(三)请欣赏习作范文:
1、看画:国王。
(1)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想法?(小组讨论)
(2)指名说
2、出示范文(例文根据这幅画而写)
过渡:老师也进行了大胆的想法。
(1)抓住了什么去想?
(2)有哪些想象?
(3)想象合理吗?为什么?
(四)展开想象,说一说
你准备写什么?请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可以出示自己的图画,也可以自由想象。
1.谁先来说一说,展示一下?(3个学生,最好玩的国王、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工啦、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假如可以冬眠)
2.全班交流评价:你们认为他说得怎么样?
3.同学们想象得真美好!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来吧。
形式不限。
题目自拟。
老师期待着更多的富有想象力的佳作问世。
五、课堂练习
自由写作。
(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六、课后作业
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