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第一章第2节 食品的物理特性

合集下载

食品物性学 食品力学性质

食品物性学  食品力学性质

17
牙膏——一个最常见的流变问题
使用牙膏时挤出要容易,
挤出后要求挺括,在牙刷
上不能下陷,刷牙时又要
轻松,这就要求牙膏遇到
剪切时黏度迅速下降,静
止时又具有一定的屈服应
力,以保持坚挺。
整理版ppt
18
流变学涉及的相关学科与对象
荷兰人斯科特·布莱尔(G.N.Scott
Blair), 1953 年, 他编辑出版了
下分类:
1)按力学性质可以把凝胶分为:柔韧性凝胶具有一
定柔韧性的凝胶,如面团、糯米团;脆性凝胶受
力在较小的变形时便破坏的凝胶。
2)按透光性质可把凝胶分为透明凝胶(果冻)和不透明凝
胶(鸡蛋羹)。
整理版ppt
12
3)按保水性也可将凝胶分类。凝胶一般虽然都是亲水
性胶体,但有些保水性差,放置时水分将会游离出来,
白汁沙司
120
0.55
3
0.4
整理版ppt
43
4)触变性流动(亦称摇溶性流动) :
所谓触变性是指当液体在振动、搅拌、摇
力学模型;

从这些模型的分解、组合和解析,找出测定食品力学
性质的可靠方法;

从方法中得出有效控制食品品质(力学性质)的思路。
整理版ppt
24
二、黏性
(一) 黏性概念
黏性是表现流体流动性质的指标。
黏性:指阻碍流体流动的性质。
黏性的大小用黏度(或称黏性率、黏性系数)来表
示,是流体最基本的特性参数。
产生条件:流体流层发生相对运动
19
整理版ppt《Foodstuffsthe Plasticity, Fluidity
and Consistency》一书。

《食品特性》课件

《食品特性》课件
《食品特性》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食品的物理特性 • 食品的化学特性 • 食品的生物特性 • 食品的安全特性 • 食品的加工特性
01 食品的物理特性
食品的外观
01
02
03
颜色
食品的颜色是吸引消费者 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颜色 可以引发不同的心理感受 和食欲。
形状
食品的形状同样影响其吸 引力,奇特的形状可以引 发好奇心,增加消费者的 购买意愿。
包括理化、微生物和感官检测等,用于检测食品 中的危害物质。
食品安全检测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和限量要 求。
食品安全检测机构
负责实施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检测报告和评估意 见。
05 食品的加工特性
食品的加工工艺
1 2
食品加工工艺的种类
包括热处理、冷冻、微波、辐射、高压等。
加工工艺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脂肪
提供能量,构成细胞膜,促进脂 溶性维生素吸收。
蛋白质
构成身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 提供能量。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参与新陈代 谢。
矿物质
构成骨骼、牙齿等硬组织,维持 生理功能。
维生素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 育。
食品的化学成分
碳水化合物
单糖、双糖、多糖等。
脂肪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
蛋白质
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
01
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质等,
它们对人体健康有益。
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
02
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疲劳等作用,适量摄入可
促进人体健康。
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
03
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类食

食品物性学食品力学性质

食品物性学食品力学性质
食品物性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食品物性学可以帮助理解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食品质地和口感的影响,从而改进加工工艺。
食品物性学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通过了解食品的力学性质,可以更好地控制食品的 保质期和贮存条件,减少食品变质和细菌滋生的可能性,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食品物性学在食品感官评价中的应用:食品物性学可以帮助感官评价人员更好地理解 和描述食品的质地和口感,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食品物性学食品力 学性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食品物性学概述
食品力学性质与食品质量 的关系
食品物性学的发展趋势和 挑战
食品的力学性质 食品物性学的应用
01
食品物性学概述
食品物性学的定义
食品物性学 是研究食品 物料和食品 产品的物理 性质的科学
包括食品的 力学性质、 光学性质、 热学性质、 电学性质等
食品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
耐磨性:食品在加工、运输、储存等过程中抵抗磨损的能力,通常与其成分、结构、水分含量等因素有关。 抗疲劳性:食品在受到重复应力作用时抵抗破裂的能力,与食品的弹性、塑性、粘性和脆性等性质有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03
食品力学性质与食 品质量的关系
添加标题
研究方向: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以 提高食品物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探索食品力学 性质与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关系。
添加标题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物性学的发展趋势包括 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方法来研究食品的力学性质, 以及将食品物性学与其他领域如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相结 合,以更全面地了解食品的属性和功能。

食品的物理特性

食品的物理特性

2、细胞状食品的质地及与其保藏的关组织 的性状与食品品质密切相关。 常见的细胞状食品有水果和蔬菜及其制品 等,在贮藏中最易变化的质地是硬度。

硬度计

一般而言,新鲜果蔬的硬度较大,随贮藏时间延长, 果蔬的硬度逐渐下降,品质发生劣变,最终导致软 化、腐烂。 果蔬的硬度主要由果实的细胞壁结构物质(纤维素、 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决定的,因此果蔬的 硬度在保藏过程中的变化主要与细胞壁结构物质的 降解引起的软化有关。
(2)液态食品中粒子的稳定性

液态食品大多属于胶体溶液或乳胶体液,对于这些 液体,从稳定性角度分析,可分为可逆分散系和不 可逆分散系。两者稳定性的区别是由分散相和分散 介质的亲和力大小决定的。亲和力越大,粒子与水 形成的水合结构就越稳定,形成稳定的分散系,称 为亲水性分散系统;相反,当粒子与水的亲和力较 小,两相分离为界面面积较小的状态时,自由能减 小,分散系变得不稳定,称为疏水性分散系统。
第一章
食品的特性
第二节
食品的物理特性


食品中含有无机物、有机物,甚至还包括具有细胞结 构的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物质系统。因此,食品的 物理性质是复杂多样的。 食品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力学性质、热学性质、光学 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等。
食品的力学性质:是指食品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变 形、振动、流动等的规律; 食品的热学性质:是指食品的相变规律、比热容、 潜热、传热规律及与温度有关的热膨胀规律等;
(一)食品质地的感官评价



食品质地的感官评价是以人的感觉为基础,通过感 官评价食品质地的各种属性后,再统计分析而获得 客观结果的试验方法。感官评价不仅仅是人的感觉 器官对接触食品时各种刺激的感知,而且还包括对 这些刺激的记忆、对比、综合分析等过程。 在进行感官评价时,为了更准确地表述食品的质地, 常常要用到感官评价术语。 与食品质地有关的感官评价术语:硬、软、酥松、 胶黏、弹性、细腻、油腻、粗糙、薄片状、粉状、 纤维状、蜂窝状、结晶状、泡沫状、海绵状、脆生、 玻璃状、凝胶状、黏、干、潮湿、水灵、多汁、奶 油状、烫的、冰冷的、清凉的、可塑性、砂质感、 收敛感等。

食品的物理特性ppt课件

食品的物理特性ppt课件
多孔状食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馒头、面包、海绵蛋糕那 样比较柔软的食品;另一类为饼干、膨化小吃这样比较硬 的食品;另外,冰淇淋等泡沫状食品,也可算作多孔状食 品。
14
4、粉体食品
粉体食品为微小固体颗粒,可以因粒子间摩擦力而堆积, 也可以像液体那样充填在各种形状的容器中。
食品中的粉体物质有面粉、豆粉、甘薯粉、淀粉等食品原 料,也有乳粉、咖啡等许多速溶粉状成品食品。
8
9
(二)固态与半固态食品
依据组织形态,固态和半固态食品又可分为凝胶状食品、组 织状食品、多孔状食品及粉体食品等。
1、凝胶状食品
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 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在干凝胶中也 可以是气体),这种特殊的没有流动性的分散系称为凝胶 (如血凝胶、琼脂、明胶等)。凝胶放置过程中,逐渐脱水 成为干燥状态,称为干凝胶(如干粉丝等)。
15
三、食品的质地
食品的质地指摄入食品时口腔对食品硬度、黏性、脆性、 滑性、粗糙性、咀嚼性、弹性等的感觉、手指对食品的触 摸感,以及眼睛对食品的外观感等综合感觉。
确定食品质地的方法有两种:感官评价和仪器定量评价。 一般食品质地的感官评价为主观评价;用仪器对食品质地
的定量评价为客观评价。
胶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可流动的分散系,称为溶胶。 由溶液或溶胶形成凝胶的过程称为胶凝作用。溶胶和凝胶是 大部分食品的主要存在形态。
10
11
依据物理性质,凝胶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力学性质:凝胶可分为柔韧性凝胶和脆性凝胶。如面 团、糯米团等属于柔韧性凝胶;凉粉、果冻等为脆性凝胶。 (2)按透光性质:凝胶可分为透明凝胶(如果冻)和不透明 凝胶(如鸡蛋羹)。 (3)按保水性:凝胶可分为易离水凝胶(如豆腐)和难离水 凝胶(如琼胶、明胶、果冻等)。 (4)按热学性质:凝胶可分为热可逆凝胶和热不可逆凝胶。 一些胶体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状态,加热时会变成液态, 冷却时又会变成固体或半固体,称这类胶体为热可逆凝胶 (如肉冻等);而另有一些溶胶加热时会形成凝胶,再经冷 却处理时,却不能形成为溶胶状,称这类凝胶为热不可逆凝 胶(如蛋清等)。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2食品物理特性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2食品物理特性检验

能力拓展
• 一、相对密度天平法 • 测食品的相对密度
• (一)原理
• 韦氏相对密度天平的结构 • 如图2-2所示。
• (二)分析操作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林继元 边亚娟 主编
• (三)结果计算
• 计算结果表示到称量天平的精度的有效数位。在重复性条 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 均值的5%。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林继元 边亚娟 主编
• (二)常见相对密度计
• • • • 1、波美计; 2、糖锤度计; 3、酒精计; 4、乳稠计。
• (三)相对密度计的
• 使用方法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林继元 边亚娟 主编
工作任务二 食品折光率的检验
• 一、准备工作
• (一) 知识准备
• 折射率是食品的一个物理指标,它反映食品的均一程度和 纯度。折射率的大小因物质种类、性质、浓度大小而异。 即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折射率,对同一物质而言,折射率的 大小取决于该物质溶液的浓度的大小,溶液浓度增大折射 率也相应增大。 • 折射率广泛用来测定物质溶液的浓度,如油类、醇类、糖 类的浓度。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林继元 边亚娟 主编
• 描述感觉常用的术语有:
• (1)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某一部分,它对特定的刺激 产生反应。如眼、鼻、舌。 • (2)刺激:能兴奋感受器的因素。 • (3)阈值:它是用统计的方法对一系列感觉或评审进 行测定所得到的跃迁点。阈:界限、范围。 • (4)刺激阈/觉察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 小值,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 (5)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 (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 (三)味觉检验

《食品的力学性质》课件

《食品的力学性质》课件

不同食品力学性质的意义
1 食品安全性
硬度、韧性等力学特性可以影响食品的咀嚼和吞咽过程,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性。
2 食品口感
力学性质直接影响食品的口感,决定了食品在口中的滋味和口感特点。
3 产品质量
食品力学性质也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体现了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改善食品力学性质的方法
配方优化
《食品的力学性质》PPT 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食品的力学性质》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食品 的质地表现、测试方法、以及改善力学性质的技巧。
力学性质的定义
力学性质指的是食品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的特性。它可以反映出食品的硬度、韧性、黏性等特征。
食品质地的表现形式
硬度
食品的硬度决定了咀嚼的难度和持久时间,如饼干的脆脆感。
差异。
3
储存条件
储存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食品质 地也有一定影响,如巧克力在不同温 度下的融化程度。
测试食品力学性质的方法
质感分析仪
利用质感分析仪可以对食品的 硬度、韧性和黏性等进行客观 测量和分析。
口感评估
通过专业品
利用拉伸试验仪器,测量食品 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变和应力。
通过改变面团的酵母含量 和加工工艺,调整面包的 延展性,使其更好的适应 各种口感需求。
韧性
韧性描述了食品抵抗撕裂或变形的能力,如面条的弹性和咬口感。
黏性
黏性表示食品在咀嚼过程中粘在牙齿上的特性,如某些糖果的粘性。
影响食品力学性质的因素
1
成分配比
食材的成分及其比例直接影响食品的
加工工艺
2
质地,如蛋糕中面粉、糖等成分的配 比。
不同的制造工艺会影响食品的结构和

食品的力学性质PPT课件

食品的力学性质PPT课件

第四节 粘弹性
1. 麦克斯韦粘弹性(Maxwell)
变形 = 瞬间变形(可恢复) + 永久变形(不能恢复) = 弹性部分 +粘性部分
e = P/E + ( P/ ) t
瞬间: 弹性体 长时间:粘性体
虎克模型:弹性体模型 阻尼模型:牛顿体模型,没有弹性恢复
麦克斯韦粘弹性:直列模型
直列模型机理: 弹性位能随时间增长带动阻尼体运动,同
硬度×凝集性(半固形食品)
咀嚼性(chewiness):
硬度×凝集性×弹性(固体)
①硬度:第一次穿刺样品时的压力峰值 ②弹力性:长度2/ 长度1 ③凝集性:面积2/ 面积1 ④粘着性:面积3/ 面积4 ⑤咀嚼性:硬度×粘聚性×弹性
玻璃状态转折
分子运动容易度 温度下降快慢
固定位置 回转方向 时间
玻璃化状态 玻璃化、溶解
1.0E+04 1.0E+03 1.0E+02 1.0E+01
1.0E+00
1.0E+00
1.0E-01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1.0E-01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卡拉胶与魔芋胶在冷却和加热过程中G′和G″的变化
◆ 为G′;▲为G″
6. 非线性粘弹性
Weisson berg 韦森伯格现象 Sigma 现象
蠕变柔量 J ( t ) = e / P0
J ( t ) = ( 1/Ei ) 1- exp(-t /vi )
微分
J ( t ) = J(v ) 1- exp(-t /v ) dv
J(v ): 滞后时间分布函数 J(v ) dv : 滞后频谱(regardation spectru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食品的特性
第二节
食品的物理特性
一、概述
1、食品的物理性质复杂多样; 食品中通常含有无机物、有机物,甚至还包括具有细 胞结构的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物质系统。因此,食品的
物理性质是复杂多样的。
2、食品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相对比较明显; 食品的形状、色泽、硬度、弹性、黏性、比热容、潜
热等都属于食品的物理性质。在食品的保藏过程中,食品
面粉粉质仪
面团形成时间、面 团稳定度、面团衰 揉混类食品 落度、综合评价值、 黏度、糊化温度 剪断力、最大剪切 力、硬度 硬度、屈服值
米饭、年糕、面团
嫩度仪
强度仪
纤维状食品
肉片、绿笋、汉堡 包
高脂肪食品、凝胶 果冻、干酪、鱼糕 状食品
质地测试仪 (压缩仪) 剪压测定仪
压力、弹性力、黏 奶油、干酪、汉堡 度、破坏力、脆度、 固体、半固体、多 包、黄瓜、胡萝卜 硬度、凝聚性、胶 孔性食品 、果冻 弹性、咀嚼性
力学参数对应的 标准质地术语 硬 度 标准食品质地量化值 软质干酪=1 冰 糖=9
脆 度
耐嚼性 胶弹性 黏着性
玉米松饼=1
黑麦面包=1 含水植物油=1
松脆花生糖=7
软式面包=7 花生酱=5
(40%面粉)面团=1 (60%面粉)面团=7
黏 性
水=1
炼 乳=8
(二)食品质地的仪器测定

食品的感官评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费时、费力,结
③ 果胶甲酯酶(PE)也参与果蔬组织的降解和软化, 但其作用机理是催化去除甲氧基。
3、纤维状食品的质地及其与食品保藏性的关系

纤维状食品是指由纤维状组织成分构成的食品。这些食品
主要包括畜肉、鱼肉、纤维细胞比较发达的蔬菜(如芹菜 和芦笋等)以及经特殊加工、组织为纤维状的加工品等。

纤维状食品的质地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四
方面:嫩度、持水力、弹性和热学性质。
(1)嫩度


肉的嫩度是肉质地的重要指标,是指肉在咀嚼或切 割时所需的剪切力。
肉的嫩度取决于畜禽的种类、年龄以及肌肉组织中 结缔组织的数量和结构形态等。(如猪肉比牛肉嫩 度高;幼畜肉质脆嫩)。 肉的嫩度还受pH的影响,pH在5.0~5.5之间的韧度 较大,而偏离这个范围,则嫩度增加,这与肌肉蛋 白质等电点(pH=5.4左右)有关。宰后鲜肉经过成 熟,其肉质可变得柔软多汁,易于咀嚼消化。
4、食品的物理性质对其保藏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的物理性质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对食品的 安全保藏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通过食品物理性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如硬度、 弹性和色泽的变化),可以推断食品的质量状况,便于及时 采取措施; (2)通过物理技术处理对食品进行安全保藏(如利用 微冻、热激处理、高压静电处理等)。

接近和凝聚可起到立体阻碍作用。
(3)液态食品的黏度

食品中的液体,除了纯水外多由数种成分组成,有的是均质 的系统,有的是非均质系统。在研究食品的分散系统时,食 品的黏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液体的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分散相的浓度和黏 度、分散相的形状和大小、分散介质的黏度、乳化剂和稳定 剂等。 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黏度直接影响到液体的黏度。当分散相 的粒子为球形时,而对液体的黏度影响较小。分散相粒子大 小在0.7~30um之间,而且乳浊液非常稀时,粒子大小对黏 度基本上没有影响。乳化剂对乳浊液黏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乳化剂的化学成分对粒子间位能的影响、乳化剂浓度对分散 粒子分散程度的影响,以及改变粒子的荷电性质引起的黏度 效果等。
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瑞典福斯公司)
二、食品的形态
依据形态,食品可将分为液态食品、固态食品和半固 态食品。
(一)液态食品

除过食用油之外,液态食品大多为具有流动性、以水为分 散介质的分散系。

按分散质的状态分类,液态食品可分为三种:
①真溶液:分散质为离子、离子团或小分子物质的液态食 品。例如,碳酸饮料、清果汁饮料等。

在电磁场、远红外、压力场等的处理下,水的分子团结构 和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具备了某些特殊的性质或新的功 能,成为功能水。 功能水的特征:
① pH改变; ② 表面张力降低; ③ 黏度下降; ④ 氧化还原电位、氧的溶解度改变;

⑤ 蒸发潜热和水分活度降低。

关于水的这些现象的研究,对食品的物理性质和保藏具有 重要意义。


确定食品质地的方法有两种:感官评价和仪器定量评价。
一般食品质地的感官评价为主观评价;用仪器对食品质地 的定量评价为客观评价。
(一)食品质地的感官评价

食品质地的感官评价是以人的感觉为基础,通过感官评价 食品质地的各种属性后,再统计分析而获得客观结果的试 验方法。感官评价不仅仅是人的感觉器官对接触食品时各 种刺激的感知,而且还包括对这些刺激的记忆、对比、综 合分析等过程。
(2)液态食品中粒子的稳定性

液态食品大多属于胶体溶液或乳胶体液,对于这些液体, 从稳定性角度分析,可分为可逆分散系和不可逆分散系。 两者稳定性的区别是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亲和力大小决 定的。亲和力越大,粒子与水形成的水合结构就越稳定, 形成稳定的分散系,称为亲水性分散系统;相反,当粒子 与水的亲和力较小,两相分离为界面面积较小的状态时, 自由能减小,分散系变得不稳定,称为疏水性分散系统。 胶体粒子一般都带有电荷,相同电荷粒子间的静电作用 (静电斥力)就成了维持系统稳定的原因。另外,粒子表 面因吸附了不同程度的水分子而形成的水膜,对粒子间的


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 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在干凝胶中也 可以是气体),这种特殊的没有流动性的分散系称为凝胶 (如血凝胶、琼脂、明胶等)。凝胶放置过程中,逐渐脱水 成为干燥状态,称为干凝胶(如干粉丝等)。 胶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可流动的分散系,称为溶胶。 由溶液或溶胶形成凝胶的过程称为胶凝作用。溶胶和凝胶是 大部分食品的主要存在形态。

依据物理性质,凝胶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力学性质:凝胶可分为柔韧性凝胶和脆性凝胶。如面 团、糯米团等属于柔韧性凝胶;凉粉、果冻等为脆性凝胶。 (2)按透光性质:凝胶可分为透明凝胶(如果冻)和不透明 凝胶(如鸡蛋羹)。 (3)按保水性:凝胶可分为易离水凝胶(如豆腐)和难离水 凝胶(如琼胶、明胶、果冻等)。 (4)按热学性质:凝胶可分为热可逆凝胶和热不可逆凝胶。 一些胶体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状态,加热时会变成液态, 冷却时又会变成固体或半固体,称这类胶体为热可逆凝胶 (如肉冻等);而另有一些溶胶加热时会形成凝胶,再经冷 却处理时,却不能形成为溶胶状,称这类凝胶为热不可逆凝 胶(如蛋清等)。

①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是水解细胞壁物质的主要
酶类之一,它主要参与细胞壁物质果胶酸的水解,从而
促使果蔬硬度下降,组织软化; ② 纤维素酶也参与果蔬细胞壁中纤维素的降解,该酶 活性在未成熟果实中很难测到,但在成熟软化过程中活 性急剧增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骨架物质,它的降解意
味着细胞壁的解体和果实的软化;

在进行感官评价时,为了更准确地表述食品的质地,常常 要用到感官评价术语。
与食品质地有关的感官评价术语:硬、软、酥松、胶黏、 弹性、细腻、油腻、粗糙、薄片状、粉状、纤维状、蜂窝 状、结晶状、泡沫状、海绵状、脆生、玻璃状、凝胶状、 黏、干、潮湿、水灵、多汁、奶油状、烫的、冰冷的、清 凉的、可塑性、砂质感、收敛感等。
4、粉体食品

粉体食品为微小固体颗粒,可以因粒子间摩擦力而堆积,
也可以像液体那样充填在各种形状的容器中。 食品中的粉体物质有面粉、豆粉、甘薯粉、淀粉等食品原 料,也有乳粉、咖啡等许多速溶粉状成品食品。

三、食品的质地

食品的质地指摄入食品时口腔对食品硬度、黏性、脆性、
滑性、粗糙性、咀嚼性、弹性等的感觉、手指对食品的触 摸感,以及眼睛对食品的外观感等综合感觉。
果也常常很不稳定。 仪器检测法是能够正确表现食品质地的客观评价方法。 目前,食品质地的测定仪器很多,可以分为几类。 具体见表1-8 食品质地测定仪器分类。

仪器名称
食品流变仪
测定项目
拉断力、拉断功、 切断力、切断功、 硬度、黏稠度
适用对象范围
测定举例
纤维状食品、高脂 鱼糜制品、干酪、 肪食品、凝胶状食 人造奶油 品

3、多孔状食品

所谓多孔状是指像面包、海绵蛋糕、饼干、馒头那样,有
大量空气分散在其中的状态。从分散体系的角度理解,可 认为多孔状食品是以固体或流动性较小的半固体为连续相, 气体为分散相的食品。

多孔状食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馒头、面包、海绵蛋糕那 样比较柔软的食品;另一类为饼干、膨化小吃这样比较硬 的食品;另外,冰淇淋等泡沫状食品,也可算作多孔状食 品。
物理性质的变化相对比较明显(有些可凭感官直接判断)。
3、食品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力学性质、热学性质、光
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等。
食品的力学性质:是指食品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振 动、流动等的规律;
食品的热学性质:是指食品的相变规律、比热容、潜热、
传热规律及与温度有关的热膨胀规律等; 食品的光学性质:是指食品物质对光的吸收、反射及其 对感官反应的性质等; 食品的电化学性质:是指食品及其原料的导电特性、介 电特性及其他电磁和物理特性等。
5、食品的物理性质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其研究具
有重要的意义,前景十分广阔。 【例如】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利用食品的光学性质可 实现对食品成分的无损检测,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可 靠。可用于食品水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pH等的检 测,测样速度快(3~8秒);无需样品制备;可减少操作 者失误和提高效率。
剪断力、压缩力
纤维状食品
蔬菜、水果、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