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酶类药物

合集下载

第5章 酶

第5章 酶

目录
1.绝对特异性(absolute specificity):
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化合物,以 催化一种化学反应,称为绝对特异 性,如脲酶。
目录
绝对专一性
O 脲酶 H2N—C—NH2 + H2O 2NH3 + CO2
NH2 O C NH2 尿素 NH CH3 O C NH2 甲基尿素 + H2O
Km: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
目录
(二)Km与Vmax的意义
Km值 ① 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 时的底物浓度。 ② 意义:
a)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
b) 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c) 同一酶对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
目录
Vmax
定义:Vm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 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意义:Vmax=K3 [E] 如果酶的总浓度已知,可从Vmax
唾液淀粉酶丧失催化能力称酶失活 唾液淀粉酶
淀粉
底物
葡萄糖
产物 酶促反应
目录
二、 酶的化学组成★
(一)单纯酶 完全由蛋白质组成 (二)结合酶 蛋白质和非蛋白质 全酶 = 酶蛋白 + 辅助因子 酶蛋白:决定着反应的特异性, 辅助因子:决定着酶的催化反应 类型
目录
全酶
(辅助 因子是 金属)
金属酶
(金属离子与酶蛋白结合紧密)
2. 抑制作用的类型
(1)不可逆性抑制 (2)可逆性抑制
①竞争性抑制
②非竞争性抑制
③反竞争性抑制
目录
(二)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1. 概念
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活性中 心的必需基团相结合,使酶失活; 抑制剂不可用透析、超滤等方法 去除。

第五章_维生素与辅酶

第五章_维生素与辅酶
• 1. 主要由食物直接提供; • 2. 由肠道菌合成: 如维生素K、维生素B12、吡哆醛、泛酸、
生物素和叶酸等;
• 3. 维生素原在体内转变: 如类胡萝卜素被称为维生素A原, 可在小肠壁和肝脏氧化转变成维生素A;
• 4. 体内部分合成: 储存在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 射,可转变成VD3。
三、维生素的分类
• 生理功能:四氢叶酸常作为一碳单位(甲酸或甲醛)的 转移酶的辅酶,参与一碳单位的转移。
• 一碳单位:氨基酸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含一个碳原子的活 性基团。
• 缺乏症:缺乏叶酸,使红细胞发育过程中DNA合成障碍, 细胞的分裂受阻 ,形成畸形的巨幼红细胞 ,并伴有神经 症状。
• 分布广泛,且人体肠道细菌也能合成,一般不易缺乏。
FMN和FAD的分子结构
• 生理功能:FMN或FAD存在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形式, 常作为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脂酰辅酶A脱氢酶) 的辅基,通过氧化态与还原态的互变,促进底物脱氢 或起递氢的作用。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 缺乏维生素B2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临 床上表现为口腔发炎、角膜炎、视觉模糊、皮炎等。
A. 核黄素 B. 泛酸
C. 钴胺素 D. 吡哆胺
脱氢抗坏血酸
• 生理功能:供氢体,保护需巯基的酶的活性 ;还原高铁 血红蛋白等;提高某些金属酶活性:参与体内的羟化作 用,促进胶原合成。
• 缺乏症:长期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坏血病。主要表现为 全身有出血倾向的疾病 ,尤以皮肤、黏膜和牙龈出血常 见;当有骨膜下出血时 ,表现肢体肿痛、活动受限;还 可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 ,继发许多其他疾病。
2. 维生素D
• 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是固醇类衍生物,其母 环为环戊烷多氢菲。主要有D2、D3、D4、 D5。其中D2、 D3活性最高。

酶类药物的介绍_实用模板

酶类药物的介绍_实用模板

3
酶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酶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酶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生物化 学反应来实现
下面以两种常见的酶类药物为例,介绍其作用机制
具体来说,酶类药物可以与特定的酶结合,从而改 变其活性或表达水平,进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
酶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 抗癌药物长春新碱:长春新 碱是一种典型的酶抑制剂, 能够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的关键酶——微管蛋白合成 酶。通过抑制微管蛋白合成 酶的活性,长春新碱可以破 坏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结构 ,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和增殖。此外,长春新碱还 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免 疫反应,从而增强其抗癌效 果
67 LOREM
酶类药物具有高效、低毒、特异性 强的特点,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10 LOREM
2
酶类药物的分类
酶类药物的分类
按照作用机制 分类
酶类药物的分类
01
02
03
04
05
1.1 酶抑制剂
1.1 酶抑制剂
酶抑制剂是能够与 酶结合并降低其活 性的药物。通过抑 制酶的活性,酶抑 制剂可以调节机体 的生理功能,从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例如,抗癌药 物长春新碱就是一 种典型的酶抑制剂, 能够抑制蛋白质合 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
酶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酶类药物的生产 酶类药物的生产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 质量稳定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 标准。同时,生产工艺也需要不断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酶类药物还需要进行剂型和包装的改进。例如,对于 一些需要长时间保存的药物,需要采用稳定性更好的包装材料和储存条件 六、酶类药物的未来发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酶类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酶类药 物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的发展。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准确 地了解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同时,随着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酶的种类和 功能,为酶类药物的研发提供更多的线索和方向。此外,随着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可以为酶类药物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VIP专享】J-11 天然生物材料的提取制药 第五节 酶类药物的生产 第六节 糖类药物的生产

【VIP专享】J-11 天然生物材料的提取制药 第五节 酶类药物的生产 第六节  糖类药物的生产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稿
第五节 酶类药物的生产 授课内容
第六节 糖类药物的生产
第十一讲
掌握掌握药用酶的分类、来源和生产方法;糖类药物的分类、制备方法,以 教学目标
及透明质酸生产工艺。
教学重点 药用酶的分类和生产方法;糖类药物的分类、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 药用酶的分类
教材教具
教学内容(含教学步骤、时间分配、教法学法、作业布置等)
集形成固体块——血栓。血栓的形成会引起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缺血坏死,需要及时
采取措施消除栓塞。
如:尿激酶和纤溶酶(临床上用于治疗血栓)。
4、抗肿瘤的酶类 作用:1961 年 Broome 发现 L-天冬酰胺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它能分解患者血液中
的 L-天冬酰胺,抑制需要 L-天冬酰胺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正常细胞由于自身能合成天冬 酰胺而不受影响,从而选择性地抑制肿瘤,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如:天冬酰胺酶(抗恶性肿瘤、抗白血病)、神经氨酸苷酶(肿瘤免疫治疗剂)。
1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5章-生化药物制造工艺(酶类药物)

第5章-生化药物制造工艺(酶类药物)
H2O,30min
【去血红蛋白】
溶血液
上清【分级沉淀】
【溶解】
沉淀液
上清液
乙醇,氯仿,离心
丙酮
H2O,离心
【热变性】 60~70℃,10min,离心
SOD粗提液【浓超缩滤】
【柱层析】
浓缩液
DEAE-SephadexA50
【洗脱】 【超滤】
【冻干】
吸附柱
洗脱浓缩液
pH7.6的2.5~50mmol/L PBS
2.结晶的条件选择
晶种
酶的纯度 酶的浓度
金属离子
温度、时间 pH
酶的分离纯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防止酶蛋白变性酶降解
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结构特点: 金属酶
Cu、Zn-SOD: Mw32000, 2个亚基, 每个亚基含1个Cu, 1个
143
35
50
17.5
调 pH
9.5×105
114
120
40
60
DEAE-C 柱 6.5×105
90
140
32
70
CM-C 柱 3×104
60
200
21
100
既是纯化的结果又是纯化的手段
酶的结晶
☆ 特征: 有序性,对称排列,周期性的重复结构 —— 为空间结构研究提供x-衍射样品
1.酶的结晶方法 缓慢改变酶蛋白的溶解度, 使其略处于过饱和状态。 (1)盐析法 (2)有机溶剂沉淀法 (3)复合结晶法 (4)透析平衡法 (5)等电点法
1) 空气干燥法:适合于热稳定性好的酶。 2) 真空干燥法:适合细菌。 3) 冷冻干燥:适合于较敏感的酶。 (2) 机械法 (3) 酶法处理

《酶类药物》课件

《酶类药物》课件

酶类药物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酶类药物在食品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例如,酶类药物 可以用于制作果汁、奶酪、面包等食品,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此外,酶类药物还可以用于制作保 健食品、功能食品等。
酶类药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 ,某些酶类药物可以用于制作低糖、低脂、高纤维的保健食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此外 ,酶类药物还可以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保鲜期。
其他酶类药物
总结词
具有其他治疗作用或特殊用途的酶类药物。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酶类药物外,还有一些具有特殊用途或治疗作用的酶类药物,如用于治疗癌症的 酶类药物、用于诊断疾病的酶类药物等。这些药物通常具有特定的作用机制或用途,是酶类药物的重 要组成部分。
03
酶类药物的应用与效果
酶类药物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02
酶类药物的种类与作用
消化酶类药物
总结词
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帮助消化食物。
详细描述
消化酶类药物是一类能够促进人体消化系统对食物进行消化的药物。它们主要 通过补充人体内消化酶的不足或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常见的消化酶类药物包括胃蛋白酶、胰酶等。
代谢酶类药物
总结词
用于调节人体的代谢过程,治疗代谢性疾病。
在进行酶类药物的安全性评估时,应充分考虑 药物的靶点、作用机制、药效学特征等因素, 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安全性评估还应包括对酶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 相互作用、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 等)用药安全性的评估。
酶类药物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酶类药物的生产应遵循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确保生产过程的无菌、清洁和高

酶类药物

酶类药物

二.酶类药物的提取和纯化

3.酶的结晶


酶的结晶既是提纯的结果,也是提纯的手段.
(1) 结晶方法

酶的结晶方法主要是缓慢地改变酶蛋白的 溶解度,使其略处于过饱和状态.
(1) 结晶方法

① 盐析法


② 有机溶剂法
③ 复合结晶法 ④ 透析平衡法 ⑤ 等电点法
(2) 结晶条件的选择

① 酶的纯度 酶的纯度越高,结晶越容易,长成 大的单晶可能性也越大. ② 酶的浓度 酶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溶液中溶 质分子间的相互碰撞聚合,形成结晶的机会也 越大. ③ 温度 结晶的温度通常在40C或室温250C下, 低温条件酶不仅溶解度低,而且不易变性.
3.尿激酶

尿激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
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血栓形
成或血栓梗塞等疾病。

尿激酶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 为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具有较 强的蛋白水解酶的能力,而纤维 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成 纤维蛋白凝块,此凝块在纤维蛋 白酶作用下,水解为可溶性小分 子多肽。
3.尿激酶-工艺路线:
二.酶类药物的提取和纯化


2.有机溶剂法
某些结合酶如微粒体和线粒体膜的酶,由于和 脂质牢固结合,用水溶液很难提取,为此必须除 去结合的脂质,且不能使酶变性,最常用的有机 溶剂是丁醇.丁醇具有亲脂性和亲水性,在脂与 水分子间起类似去垢剂的桥梁作用.
二.酶类药物的提取和纯化

3.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有亲水性或疏水性的原子基 团.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表面 活性剂能与蛋白质结合而分散在溶液中,故 可用于提取结合酶,但此法用得较少.

(2) 浓缩

《酶类药物》课件

《酶类药物》课件

THANKS
汇报人:PPT
酶类药物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酶类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
开发新型酶类药物:针对特定疾病,开发具有更高活性和选择性的酶类药物
提高酶类药物的稳定性:通过化学修饰、蛋白质工程等方法,提高酶类药物的稳定性和半衰期
研究酶类药物的靶向性:通过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方法,提高酶类药物的靶向性和特异性
研究酶类药物的副作用:通过药理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酶类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降低其 对人体的损害
酶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酶类药物通过与体内特定酶结合,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生物化学反应 的进程。
酶类药物可以促进或抑制特定酶的活性,从而调节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酶类药物可以改变生物体内的信号传导过程,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 和凋亡。
酶类药物可以影响生物体内的免疫反应,从而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Part Three
心律失常。
钙离子通道阻 滞剂:如硝苯 地平、维拉帕 米等,用于治 疗高血压和心
绞痛。
抗肿瘤酶类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常见药物:如阿霉素、紫杉醇、顺铂等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如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 副作用: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酶类药物的发展历 程
酶类药物的发现
19世纪末,科学家发现 酶具有催化作用
20世纪初,酶类药物开 始应用于临床
1926年,胰岛素首次用 于治疗糖尿病
1940年代,胰蛋白酶、 胃蛋白酶等酶类药物相 继问世
1960年代,酶类药物在 生物制药领域得到广泛 应用
1980年代,酶类药物在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酶类药物第五章酶类药物第一节药用酶概述酶是生物催化剂,在生理pH值和温度下具有高度专一的催化活性,能迅速产生高效的特异性反应,随着科技的发展,酶类药物大大地应用到治疗上,如神曲和麦芽等药物,含有能降解糖、脂肪与蛋白质的水解酶,可以用于帮助消化,近几十年来,酶类药物在治疗上有较大的进展。

大多数酶制剂为口服剂型,现能由于注射的酶制剂只有细胞色素C、纤溶酶等少数几种。

目前对药用酶的研究热点是,在维持活性状态下的酶蛋白能否被吸收,如何减少药用酶的抗原性问题及新型药用酶的研究等一、酶类药物应具备的条件:①在生理pH值下(中性),具有最高活力和稳定性。

如大肠杆菌谷氨酰胺酶最适pH值为5.0,在生理pH值时基本没有活性,所以不能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

②对基质(作用的底物)有较高的亲和力。

酶的Km值较低时,只需要少量的酶制剂就能催化血液或组织中较低浓度的基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高效发挥治疗作用。

③血清中半衰期较长。

要求药用酶从血液中清除率较慢,以利于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④纯度高,特别是注射用的纯度要求更高。

⑤免疫原性较低或无免疫原性。

酶是蛋白质,所以酶类药物都不同程度存在免疫原问题,可以对酶进行化学修饰降低免疫原性,或者寻求制备免疫原性较低或无免疫原性的酶。

⑥最好不需要外源辅助因子的药用酶。

有些酶需要辅酶或ATP和金属离子方能进行酶反应,在治疗中常常受到限制。

二、药用酶的分类及应用(一)促进消化酶类:为最早的医用酶,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水解酶,乳糖酶。

(二)消炎酶类:溶菌酶,核酸酶等可以移去血块治疗血栓静脉炎等疾病。

(三)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酶类:纤维蛋白溶解酶、尿激酶等,这类酶对于溶解血栓有独特效果,可以促进血块溶解,防止血栓的形成。

(四)抗肿瘤的酶类:通过破坏肿瘤细胞所需的代谢物来抑制其生长,L-天冬酰胺酶,可以治疗白血病。

(五)与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有关的酶类:链激酶,尿激酶等,血纤维在血液的凝固与解凝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提高血液中蛋白水解酶的水平,助于促进血栓的溶解。

(六)其他治疗酶:细胞色素C参与生物氧化的一种有效的电子传递体,用于组织缺氧治疗的急救和辅助用药。

第二节酶类药物的制造过程酶制备的步骤:①酶的原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②酶的提取与纯化。

③酶活性的测定和纯度检测。

一、酶类药物的原料选择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可直接从生物体分离获得。

酶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合成,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药用酶的生产主要是直接从动植物种提取、纯化和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

近10多年来,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因为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困难。

目前工业大规模生产一般都是以微生物为主要来源(一)动物类或植物类原料1、选用材料注意事项:(1)选择含有效成分高的动、植物及不同的器官和组织。

提取不同的酶,原料选择有很大的区别(2)注意不同生长发育情况及营养状况。

动物与年龄、性别和饲养条件有关,植物注意生长的季节,选择最佳采集时间。

(3)原料来源丰富、易得。

(4)提纯步骤简便易行。

动物去结缔和脂肪组织,冷冻储存,植物,择时采集,并就地去除不用部分,有用部分保鲜处理。

原料储存法有:冷冻法、有机溶剂脱水法、防腐剂保险等。

2、动物材料的预处理(1)机械处理(2)反复冻融(3)丙酮粉组织经过丙酮迅速脱水干燥制成丙酮粉,不仅可以减少酶的变性,同时因细胞结构成分的破碎使得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某些化学键打开,促使某些结合酶释放到溶液中。

3、微生物的预处理要是胞外酶,则除去菌体后再直接从发酵液中吸附提取酶。

但对胞内酶则需要将菌体细胞破壁,制成无细胞的悬浮液后再行提取。

(1)干燥法:空气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2)机械法:研磨法、组织匀浆、超声波法、高压匀浆法(3)酶法处理(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酶类药物1、微生物酶制剂高产菌株的选育(1)酶制剂生产菌的要求:①产酶量高,酶的性质应符合使用要求;②不是致病菌,不产毒素;③稳定,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④能利用廉价的原料,发酵周期短,易于培养。

(2)获取优良菌株有三种途径:①从自然界分离筛选。

自然界是产酶菌种的主要来源,筛选产酶菌的方法与其他发酵微生物的筛选方法疾病一致,包括菌样采集、菌种的分离与初筛、纯化、复筛和生产性能鉴定等步骤。

②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诱变。

X射线照射等等。

③用基因重组与细胞融合技术,构建性能优良的工程菌。

同源重组等。

2、生物酶制剂的生产发酵技术(1)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产酶促进剂(2)培养方式:固体培养:固体培养法亦称麸曲培养法,该法是利用麸皮或米糠为主要原料,另外视需要添加其它谷糠、豆饼等,加水拌成含水适度的半固态物料作为培养基。

液体培养:液体培养法是利用液体培养进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产酶。

根据通气(供氧)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液体表面培养和液体深层培养两种。

3、影响酶产量的因素(1)温度:一般发酵温度比种子培养时略高些,这样对产酶有利。

(2)发酵的pH:可用糖或淀粉调节,pH低则可用氨来调节。

一般pH值为4-6.(3)通气:(供氧)临界氧浓度。

氧必须是溶解于培养基中的氧。

(4)搅拌:增加液体湍流速度,减少气泡周围液膜厚度。

有利于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5)和消泡剂:发酵过程中,由于发酵液受到强烈的通气搅拌,培养基中某些成分的变化及代谢中产生气体,会形成较多的泡沫,而且气泡不易消失,是由于培养基中蛋白质分子排在气泡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聚集成泡沫层之故。

消泡剂:天然油类,醇类,脂肪酸类,胺类,酰胺类,磷酸酯类,金属皂类,聚硅氧烷等。

(6添加诱导剂和抑制剂:诱导酶诱导酶的合成,诱导酶是该酶作用底物或者是其类似物。

抑制剂促进酶的形成。

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

二、酶类药物的提取和纯化1、酶的提取(1)水溶液法常用稀盐溶液或缓冲液提取,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包括组织糜,匀浆,细胞颗粒,丙酮粉都可用水溶液抽提。

水溶液的pH选择对抽提具有影响,应考虑的因素有:①酶的稳定性②酶的溶解性③酶与其他物质结合的性质④选择pH的总原则是,在酶稳定的pH范围内,选择偏离等电点的适当的pH。

(2)有机溶剂法某些结合酶,由于和脂质结合牢固,需用有机溶剂除去脂质,且不能使酶变性。

常用有机溶剂是丁醇。

①丁醇性质:亲脂性强、兼具亲水性、在脂与水分子间能起表面活性剂的桥梁作用。

②丁醇提取方法:均相法和两相法(3)表面活性剂法表面活性剂能与蛋白质结含而分散在溶液中,故可用于提取结合酶。

2、酶的纯化不同的酶,因性质不同,其纯化工艺可能有很大不同。

评价一个纯化工艺好坏,主要看两个指标:酶比活和总活力回收率。

纯化过程中的技术难点:(1)杂质的除去酶提取液中,除所需酶外,还含有大量的杂蛋白、多糖、脂类和核酸等。

①调pH和加热沉淀法②蛋白质表面变性法利用蛋白质表面变性性质的差别,也可除去杂蛋白,加入氯仿和乙醇进行震荡,可以除去杂蛋白。

③选择性变性法利用蛋白质稳定性的不同,除去杂蛋白。

④降解或沉淀核苷酸法用核酸酶,将核酸降解成核苷酸,使粘度下降便于离心分离。

用核酸沉淀剂如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硫酸链霉素、聚乙烯亚胺、鱼精蛋白和二氯化锰等⑤利用结合底物保护法除去杂蛋白酶和底物结合或竞争性抑制剂结合后,热稳定性大大提高,这样就可用加热法除去杂蛋白。

(2)脱盐①透析②凝胶过滤(3)浓缩①冷冻干燥法②离子交换法③超滤法④凝胶吸水法(4)酶的结晶①酶的结晶方法酶的结晶方法主要是缓慢地改变酶蛋白的溶解度,使其略处于过饱和状态。

盐析法:操作要在低温下进行,加盐,缓冲液pH要接近酶的等电点。

多数酶就可形成结晶。

有时也可交替置在4C。

冰箱中和室温下来形成结晶。

有机溶剂法:一般要含少量无机盐的情况下,选择使酶稳定的pH,缓慢地滴加有机溶剂。

使用的缓冲液一般不用磷酸盐,而用氯化物或乙酸盐。

复合结晶法:有时可以利用某些酶与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或盐的性质来结晶。

透析平衡法、等电点法②结晶条件的选择酶液的纯度:酶的纯度越高,结晶越容易,长成大的单晶可能性也越大。

结晶对酶有明显的纯化作用。

酶的浓度温度:结晶的温度通常在4C。

下或室温25C。

下,低温条件下酶不仅溶解度低,而且不易变性。

时间:结晶形成的时间,数小时到几个月,有的甚至需要1年或更长时间。

一般来说,较大而性能好的结晶是在生长慢的情况下得到的。

一般希望使微晶的形成快些,然后慢慢地改变沉淀条件,再使微晶慢慢长大。

pH:晶种:不易结晶的蛋白质和酶,有的需加入微量的晶种才能结晶结晶器皿处理:结晶用的器皿要充分清洗、烘干。

使用前用结晶母液再冲洗一次。

结晶的玻璃器皿,可用硅涂料进行表面处理,以使表面光滑且不润湿。

这样可减少晶核数目,形成大的结晶。

(5)酶分离和纯化中应注意的问题①防止酶蛋白变性②防止辅助因子流失③防止酶被蛋白水解酶降解第三节重要酶类药物一、胃蛋白酶广泛存在哺乳动物、鸟类、爬虫类及鱼类的胃液中,以酶原的方式存在于胃底的细胞里。

(一)化学组成与性质药用胃蛋白酶是胃液中多种蛋白水解酶的混合物,含有胃蛋白酶、组织蛋白酶、胶原酶等,为粗制的酶制剂。

水溶液呈酸性,难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pl为pHI.O,最适pH1.5〜2.0。

可溶于70%乙醇和pH4的20%乙醇中。

胃蛋白酶能水解大多数天然蛋白质底物。

(二)生产工艺1、工艺流程2、工艺过程及控制要点①酸解,过滤②脱脂,去杂质③浓缩,干燥3、胃膜素和胃蛋白酶联产工艺①胃膜素也是从猪胃粘膜中提取的一种黏蛋白。

胃膜素水溶液能被60%以上的乙醇或丙酮沉淀,所以可利用提取胃膜素的母液制备胃蛋白酶。

②联产工艺:向分离胃膜素的母液中,边搅拌边加冷丙酮,至相对密度0.91,既有淡黄色胃蛋白酶沉出,静置过夜,去上清液,沉淀真空干燥,即得胃蛋白酶。

4、结晶胃蛋白酶的制备(三)质量控制1、质量标准:2、活力测定二、胰蛋白酶(一)组成和性质胰蛋白酶是从牛、羊胰脏提取、结晶的冻干制剂。

易溶于水,不溶于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在pH1.8时,短时煮沸几乎不失活;在碱溶液中加热则变性沉淀,Ca2+有保护和激活作用,胰蛋白酶的pI为10.1。

牛胰蛋白酶在肠激酶或自身催化下,释放出6肽,变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分子量*****,由2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胰蛋白酶专一作用于由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及亮氨酸羧基所组成的肽键。

酶本身很容易自溶。

(二)、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三)检验方法(1)质量标准①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②澄清度本品10mg加蒸馏水或生理盐水1ml完全溶解。

溶解应完全澄清。

③pH0.5%的水溶液pH为5〜7。

④干燥失重真空干燥到恒重,失重不得超过8%。

⑤糜蛋白酶限度检查不得超过5%。

(2)活性测定三、尿激酶是一种碱性蛋白,由肾脏产生,主要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的尿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