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C12F675单片机的可编程多功能时间继电器的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器(计数器)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器(计数器)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器(计数器)课程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学院:电信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07101学生姓名:王维指导老师:张晓虎完成时间:报告成绩:评阅意见:评阅教师日期I倒计时器设计II倒计时器目录目录1摘要3ABSTRACT ........................................................... (4)第一章设计要求与方案确定 (5)1.1设计意义 (5)1.2 设计要求 (5)1.3方案确定 (5)第二章硬件电路62.1 单片机概述 (6)2.1.1 单片机基础 (6)2.1.2单片机与单片机系统 (7)2.1.3 单片机的产生与发展 (7)2.2 MCS-51 系列单片机介绍 (8)2.2.1 80C51 芯片介绍 (8)2.2.3 最小系统 (9)2.2.4 定时与中断的概念 (10)2.4LED显示电路设计与器件选择 (12)2.4.1.LED显示器的选择 (13)2.4.2LED驱动芯片选择 (13)2.5按键电路设计 (13)2.6蜂鸣器电路的设计 (14)第三章倒计时器的设计153.1倒计时器系统设计方案及框图 ........................................... 15 3.2程序设计 (15)3.2.1主程序设计 (15)3.2.2倒计时模块设计 (17)3.2.3键盘扫描数码管显示程序 ............................................ 17 1倒计时器第四章倒计时器设计仿真184.1设置倒计时初值 (18)4.2开始倒计时 ........................................................... 18 4.3倒计时结束并报警 .. (18)总结 ..................................................................... ..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 .. 22附录1 倒计时器设计源程序 (23)附录2 所用元器件清单 (23)2倒计时器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的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

基于PIC12F675的辊轮式送粉器控制系统开发

基于PIC12F675的辊轮式送粉器控制系统开发

pw e o xei n hw a tecnrlyt a ci es bepw e o .[ h7f . e. o dr wepr t o sht ot sm cnahe t l o dr w c , g6r ] l f me s t h os e v a l f i f
Ke r :a e ld i y wo ds l s rc a d ng;p wd rf e e ;MCU ;fo c nr l o e e d r l w o to
( . h EK yL brt yo pca P roeE up n adA vne ciigTc nl y 1T eMO e aoa r f ei u s q i o S l p met n d acdMahn eh oo , n g
Z e a gU i ri f e h o g , n gh u 3 0 1 , hn ; . n ier gR sac e t f rcs q im n n h j n n es y o c n ly Ha z o 1 0 4 C ia 2 E g ei ee rhC ne o o e s up e t d i v t T o n n r P E a
fe e ,t e s n o o o e d r h e s r fr p wde o r f w,t e d sg fa lf r cr u t n s f r o c a t r lo i to u e . Th l h e in o mp ii ic i,a d o wa e f w h r e t l we e as n r d c d e
测试表 明该控 制器能够较好地 实现辊轮式送粉 器的粉末输送控制功 能。图 7参 6
关 键 词: 激光熔覆 ; 送粉器 ; 单片机 ; 流量控制

低功耗单片机PIC12F675在引信定时电路中的应用

低功耗单片机PIC12F675在引信定时电路中的应用

l s e t G P [ 5 , 4 , 2 , 1 , o ] a s o u t p u t s
・ c a l i b r a t e o s c ll f a t o r
进行了改进设计 , 并增加上电延迟功能, 防止电路板在上 电瞬间因电路的工作 状 态不 稳定 而 出现 误动 作 , 适 当 增加 电路 板的 电流 输出 , 引信点火 电路 的 点火 电流 能够 达 到5 0 0 mA, 最 低不 低于 4 0 0 mA, 远 大 于2 5 0 mA可靠 起 爆 电流 。
mo v wf b s f
mo v l w
GP I O S TATUS, 5
0 x0 8
I n i t GPI O
mo v wf mo v l W mo v wf b c f
TRI S I O 0 X f C OS CCAL STATU S, 5
GPI O4 =0
GPI O2 =0
器/ 计数 器 、 1 个1 6 位定 时器 / 计数 器 。 其引脚示意如图1 所示: 其引脚说明如表l 所示 : 2 . 工作 原 理 引信定时起爆电路采用的微功耗P I C 芯片、 六反相器外加电阻等构成定时 信号产生电路 , 产生3 0 秒、 6 0 秒, 9 O 秒、 1 獬 4 种定时信号, 通过波段开关选择需 要 的定 时信 号 , 与 门 电路 由三 极 管和 电阻组 成 , 将拉 发保 险板 提供 的拉 发信 号 和定时 电路输出的定时信号形成“ 与 的关系后输出, 驱动点火电路 t 点火电路 由三极 管 . 电容 、 电阻构成 , 为 电雷管点 火提 供足 够 的起爆 电流 , 同时具 备上 电 钳位 功 能 , 防止上 电时三极 管 意 外导 通 , 触 发 电雷 管 动作 。 3 . 硬 件 电路 单 片机P I C 1 2 F 6 7 5 的作 用是 提供 延 时信 号 , 延 时输 出信 号为 低 电平有 效 - 反相  ̄ # S N 5 4 HC 0 4 J 的作 用是 将 单片 机输 出的低 电平 信号 变换 为 高 电平信 号 , 增强 信号 的输 出能力 , 且 对单 片机有 隔离 作用 , 电阻排 的作 用是作 为上 拉 电阻。 4 . 定 时程 序 由于定时计数子程序的定时时间是0 . 5 s , 因此3 循环段的计数= 3 / 0 . 5 s = 6 O N, 定 时计数 器 的初 值设 置 为 : 3 0  ̄ = 0 x 3 C, 经工程 样 机实 际测 试 , 定 时

用PIC12F675单片机制作的太阳能路灯控制器_电路图

用PIC12F675单片机制作的太阳能路灯控制器_电路图

用PIC12F675单片机制作的太阳能路灯控制器_电路图用PIC12F675单片机制作的太阳能路灯控制器_电路图下图是用:PIC12F675单片机制作的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电路。

PI C12F675是8引脚单片机,具有6个I/0口,自带内部RC振荡器(振荡频率为4MHz)、4路10位A/D转换器、一路比较器,该控制器性能稳定、可靠,耗电低。

1.工作原理PIC12F675控制蓄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开、关路灯功能,定时点亮、天黑自动点亮、延时点亮、自动跟踪点亮等功能,路灯点亮测试控制功能,LED指示功能等。

由蓄电池BTl、蓄电池过充电控制执行场效应管01、三端稳压器U1组成电源供电系统;Q2、Q4.组成放电控制;K1手动,R_GM1光控自动开灯系统,蓄电池分压电阻,发光指示二极管等部分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电压由接口J3输入。

经防反充二极管D1后分成两路,一路经U1LM78L05稳压后,为PIC12F675单片机提供工作电源,另一路经FB保险丝给蓄电池充电。

单片机上电后,首先由Rf、Cf组成的硬件电路进行复位。

然后由软件控制U2③脚GP4输出高电平,让Q4导通、Q2截止,控制系统停止放电,再检测U2⑦脚GP0上的分压值,通过内部A/D转换及软件运算间接检测、判断蓄电池是否欠压、过压。

若蓄电池发生过充电,则通过软件控制U2②脚GP5输出高电平,使Q1导通。

短路太阳能电池板、停止向蓄电池充电,同时点亮“过充电”指示灯LED2;若未发生过充电,则U2②脚GP5输出低电平,允许蓄电池充电。

通过检测U2⑥脚GP1所接的光敏电阻R_GM1上的分压值,判断是否已经“天黑,到了开路灯时间”,若到了预设的开灯点,则由软件控制u2③脚GP4输出低电平,使Q4截止、02导通,点亮路灯。

若不到开灯点,则程序返回,循环检测上述诸参数。

K1是手动开灯按钮。

按下K1,路灯点亮。

单片机通过检测光敏电阻R_GM1上的分压值,判断是否“天黑”,若是天黑。

用PIC12F675实现直流电机控制

用PIC12F675实现直流电机控制

用PIC12F675实现直流电机控制引言当前小型要求不太高的调速装置,如晒图机,用可控硅相位控制,供给直流电机。

还使用双基极管,以产生脉冲。

用一片单片机取代上述控制现在成为可能。

生产中不用调试,增加许多功能,如零位起动(去掉了外部硬件连锁)、可选速度上升时间等功能。

使系统操作维修方便,运行可靠。

直接电机控制电路示于图1。

PIC12F675有6个I/O,现用4个。

设定GP1为A/D输入,作为速度给定口,现用电位器0—5V输入。

设零中断输入口,接到产生过零脉冲A定GP2为电压过处。

设定GP3和GP5为一般I/O,GP3为开停机输入口,接到开关上。

GP5为脉冲输出口,经电阻接到触发三极管基极上。

触发的控制方法:在全波整流器输出端,电容滤波前,用三极管取出过零脉冲。

GP2中断,对半周波记时器(相角计数器)清零。

表示相角计数器从零开始,再使用TMR0溢出100µs中断(当然也可以再小些,以增加角度的分辨率),在中断中对半周波计时器加1,和比较相角的给定,是否相等?如相等,发脉冲的允许信号为ON,脉冲一直发到半周波结束。

发多脉冲的原因,是直流电机的特殊要求。

在0—90度相角,反电势大于电源电压时,发触发脉冲也触发不了可控硅。

用一个脉冲触发不了可控硅。

必须等到电机速度下降,反电势小于电源电压时才能触发可控硅,产生电流跳动,转速跳动。

用多脉冲触发时,第一个不能触发第二个第三个……自适应有效的触发。

速度上升时间控制:用一个跟随量与半周波记时器比较如相等,发脉冲的允许信号为ON,跟随量跟随速度给定。

跟随的方法是按照用户的要求设定,定时的大小,定时进入比较,对跟随量加减1控制。

还可以设定起始的爬行速度,高速度限幅等。

此电路应用于晒图机,去掉了外部硬件零位起动连锁,起动时间符合要求,运行平稳。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计时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_说明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计时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_说明

第一章系统的总体设计1 . 1功能要求本系统要求能能完成电子时钟显示,调整,节能运行,电子秒表记数等多种功能,由按键电路或遥控电路完成功能的设置,秒表/时钟计时器要求用六位LED数码管显示时、分、秒,以24h(小时)计时方式。

使用按键开关或遥控开关可实现时分调整、秒表/时钟功能转换、省电(关闭显示)等功能。

1 . 2方案论证为了实现LED显示器的数字显示,可以采用静态显示法和动态显示法。

由于静态显示法需要数据锁存器等硬件,接口复杂一些。

考虑时钟显示只有六位,且系统没有其它复杂的处理任务,所以决定采用动态扫描法实现LED的显示。

单片机采用易购的AT89C51系列,这样单片机可具有足够的空余硬件资源实现其它的扩充功能,如考虑到要使用电池供电的话,则可采用LV系列单片机。

硬件系统的总体构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计时器系统的设计总体框图1 . 3系统总体设计本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计时器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具有控制灵活,简单可靠,造价便宜等诸多优点。

单片机虽然是一个五脏俱全的计算机,但由于本身无开发能力,必须借肋开发工具来开发应用软件以及对硬件系统进行诊断。

因此,我们要研制一个较完整的单片机产品时,必须完成以下几步工作:硬件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应用软件的编制、调试应用软件的链接调试、固化、脱机运行(即脱离开发装置)。

本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几个阶段,但各阶段不是绝对分开的,有时是交叉进行的。

本系统在设计上特点有如下所示1)系统硬件结构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并考虑。

因为硬件结构与软件设计方案会产生相互影响,我们考虑的原则是: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来实现,以简化硬件结构。

但必须注意如用软件来实现的硬件功能,其响应时间要比直接用硬件来实现花的时间长,而且占用CPU时间。

因此,选择软件方案时,要考虑到这此因素。

2)整个系统中相关的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

基于单片机的多用途定时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多用途定时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多用途定时器的设计与实现The Design&Implementation of All-Purpose TimerBased on Monolithic Processor淄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淄博255000) 张景元 【摘要】 设计了一种以AT89C51为核心、结构紧凑和功能齐全的多用途定时器。

它可通过小键盘输入任意定时时间,最大可定时10h,能满足各种层次答辩、各种赛事以及某些特殊定时需要。

文章对其结构作了介绍。

关键词:AT89C51,定时器,Intel8279,Intel 8253【Abstract】 T his paper dev ises a all-purpose timer bases on the AT89C51,it has advantages of the com pact configuration and complete functio n, besides it is capable o f tim ing10hour,and adapts oneself to div er sified need.It has functio n of the displaying count dow n and can provide function of so und-lig ht w arning.T he paper presents its co nfiguratio n.Key words:AT89C51,Timer,Intel8279,Intel 82531 引 言“定时器”总的来说有两种类型。

其一是基于模拟技术的传统产品,这种定时器功能简单,尽管曾被广泛应用过,但已进入淘汰之列。

另一种就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一代产品,这种产品功能强,是前者的换代之物。

然而,此类产品大多是较大型的设备,真正实用、携带方便、功能齐全的“大路”商品则就不多见了。

pic12f675单片机学习程序2

pic12f675单片机学习程序2

pic12f675单片机学习程序2//将INT处的短路帽插上,注意led处的短路帽‘2’和‘3’ 要拔掉 ;led 处的短路帽‘1’要插上 ;//RST处的短路帽要插上//实验现象,上电后,led0先是亮,然后每按一次 INT处的按钮 LED0的状态都会改变一次(即一次暗一次亮)//引用头文件#include<pic.h>#define u8 unsigned char#define u16 unsigned intvoid yanshi(void) //延时子函数{u8 i;u16 j;for(j=2435;j>0;j--){for(i=100;i>0;i--){;}}}void interrupt GP_int0(void){static u8 i=0;if(1 == INTF){if(0==i){GPIO0=1;i=1;}else{GPIO0=0;i=0;}INTF=0;}}void init(void) {CMCON=0X07;//比较器关闭ANSEL=0X00;//设GP0到GP3都为数字IO口OPTION=0X80;//禁止GPIO上拉TRIS0=0;//GP0口设为输出INTE=1;//使能GP2的外部中断yanshi();//延时一段时间,防止上电误动作INTF=0;//清一下中断标志GPIO0=0;//先点亮LED0GIE=1;//全局中断使能}void main(void) {init();while(1){;}}//tmer0 查询方式实现1s的定时// led0 每1秒闪烁一次(查询方式) //选用内部晶振 4M//把0处短路帽按上//引用头文件#include<pic.h>//符号变量替换#define u8 unsigned char#define u16 unsigned int#define led GPIO0//用c语言嵌套汇编来实现“喂狗” #define clrwdt() asm("CLRWDT") //全局变量的声明u8 n=0;void init(void){CMCON=0X00;//比较器关闭ANSEL=0X00;//设GP0到GP3都为数字IO口OPTION=0X07;//禁止GPIO上拉定时器0 预分频为 1:256 TRIS0=0;//GP0口设为输出TMR0=156;//每39次溢出是1S }void tmer0(void) {if(T0IF==1){n++;TMR0=156;T0IF=0;if(n==39){led=0;}if(n==39*2){led=1;n=0;}}}void main(void){init();//初始化while(1)//循环{clrwdt();tmer0();}}//tmer0 中断方式实现1s的定时// led0 每1秒闪烁一次(中断方式)//选用内部晶振 4M//把0处短路帽按上//引用头文件#include<pic.h>//符号变量替换#define u8 unsigned char#define u16 unsigned int #define led GPIO0 //用c语言嵌套汇编来实现“喂狗”#define clrwdt() asm("CLRWDT")//全局变量的声明u8 n=0;void init(void){CMCON=0X00;//比较器关闭ANSEL=0X00;//设GP0到GP3都为数字IO口OPTION=0X07;//禁止GPIO上拉定时器0 预分频为 1:256 TRIS0=0;//GP0口设为输出T0IF=0;T0IE=1;GIE=1;TMR0=156;//每39次溢出是1S}void interrupt tmer0(void) {if(T0IF==1&&T0IE==1){n++;TMR0=156;T0IF=0;if(n==39){led=0;}if(n==39*2){led=1;n=0;}}}void main(void){init();//初始化while(1)//循环{clrwdt();}}//tmer1 中断方式实现1分钟的定时//由于是使用PIC12F675 的内部晶振,内部晶振不是很精确,所以1分钟延时的误差在+/-6秒之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IC12F675单片机的可编程多功能时间继电器的设计摘要:定时控制是最基本的自动控制方式,由单片机制作的定时控制,具有定时精确,电路简单等诸多优点,能够实现多种定时模式,利用MCU内部的多个TMR模块,可以设计成多个集成的时间继电器,利用MCU内部的多路ADC转换模块通过各自的电位器独立调整延时时间,而且各定时模块可以级联控制,实现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简化,如果通过IO口连接外部信号,便于实现多种简单的自动控制。

关键词:MCU、定时器、AD转换、级联控制1、引言常用的电子时间继电器普遍使用CD4060振荡计数分频CMOS集成电流构成,一般采用外部RC振荡器,定时精度低、控制功能单一。

由于这种电子时间继电器内部带有小功率稳压电源模块,用引脚较少的单片机取代原数字电路芯片,可以实现多个定时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多个定时级联控制。

如果用较少引脚的单片机构成时间继电器,则提高定时精度,而且实现多个时间继电器的集成,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多个时间继电器的级联控制。

从而可以大大简化控制电路,节省了线材。

2、单片机及选型单片机又称微控器MCU,生产厂家和品牌很多。

众所周知proteus是开发单片机产品最好用的仿真软件,不但能够进行单片机仿真,而且能够进行电路仿真和PCB电路设计,因此选型时首先考虑容易购置且在proteus中有仿真模型的MCU产品。

经典的普林斯顿构架的51单片机,内部资源少,引脚多,不适合单片机产品的开发。

PIC单片机虽然品种繁多,但是一个IDE软件可以通吃,而且在proteus仿真软件有丰富的仿真模型,这样便于电路研发设计。

其中有PIC12F675[1]单片机是PICF12系列单片机中内部资源较为丰富的品种。

其内部有两个可编程定时器模块TMR0和TMR1,还具有4路10位ADC转换模块和比较器模块,比较适合制作时间继电器的控制电路。

选用PIC单片机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廉价的替代品,台湾的麦肯单片机质优价廉,可以直接取代。

1.基于PIC675单片机的一次定时的时间继电器去掉原电子时间继电器的数字集成电路芯片,用PIC12F675取代,借用原电路接口,可制作单路、两路多功能时间继电器。

3.1 程序算法时间调节仍然使用原有的电位器,利用内部的ADC模块的转换结果控制定时器的设定值,达到调节时间的目的。

在定时要求不很高的情况下,通过配置字设置可以使用内部复位和内部振荡器,这样可以节省宝贵的IO端口,实际上内部高精度振荡器可以满足几乎所有定时要求。

PIC12F675单片机内集了10位的ADC[2]模块,占用了两个字节的转换数据寄存器ADRESH和ARSEL,选择左对齐方式,仅取用ADRSEH就相当于8位ADC模块,已经能够满足要求。

PIC12F675单片机内集了8位定时/计数器TMR0和16位的定时/计数器TMR1,在一次定时用的时间继电器中,可选用其中任意一个。

如果采用中断方式工作,定时时间越长,则中断的次数越少。

因此首先考虑选用TMR1模块。

TMR1[1]定时计数模块带有3bit的预分频器,最大分频比8,如果选择4MHz的内部时钟,由于PIC单片机一个机器周期有4个时钟周期,定时计数脉冲频率是系统时钟的4分频,因此计时时钟为1MHz。

TMR1一次中断最大定时间隔为:,适当选取设定值可得0.5秒的时间间隔。

TMR1H的设定值256-244=12,TMR1L的设定值256-36=220即可满足要求。

将ADC转换结果做软件计数的上限,仅取高8位时,最长定时时间128秒,如果取10位转换结果做软件计数的上限,则最长延时时间512秒。

3.2程序设计:#include"pic12rf675.h"__CONFIG=0x0004;unsigned char m;unsigned int n;void main(){CMCON=0x07; //关闭比较器功能,低4位为数字IOANSEL=0x51; //设为GP1、GP2、GP5普通数字I/O口,GP0为模拟量输入口ADCON0=0; //选择转换通道0TRISIO=0x21; //设置GP0、GP5为输入,其它为输出。

ADCON0=0x01; //使能ADC模块T1CON=0x39; //设定分频比8,定时器模式,使能TMR1。

TMR1H=12; //设定计数器的计数初始值,一次中断时间0.5秒TMR1L=220;GIE=1; //开放全局中断PEIE=1; //开放第一外设中断TMR1IE=1; //开TMR1溢出中断n=0; //初始化软件计数器计数值m=0xFF;while(1){while (GPIO5==1) //如果复位开关断开{if(nelse{GPIO1=1; //否则继电器得电,软件计数器停止。

n>m;}}if(GPIO5==0) //如果复位按键按下{GPIO1=0; //继电器失电n=0; //软件计数器复位}}}void interrupt ISR() //定时器TMR1中断服务函数{TMR1H=12; //重装计数器初始值TMR1L=220;n ++; //软件计数器加1TMR1IF=0; //复位TMR1定时器重新计数GPIO2=~GPIO2; //指示灯反转,亮灭一次1秒钟。

ADCON0|=0x02; //启动AD转换while (ADCON0&0x02==1); //等待转换完成m=ADRESH; //将转换值读入存储器m中。

}3.3proteus仿真如图3所示:SB是复位按钮,如果定时时间到后,继电器动作,灯泡L1得到供电而点亮。

此后如果按一下复位按钮,则重新开始下一次定时。

R1、C1构成上电复位电路,尽管设置了内部复位,但是没有外部复位,电路将不能仿真。

实际电路安装后无需外部复位也能够正常工作。

D1是橙色发光二极管,系统上电后会亮灭各0.5秒,指示系统处于正常供电状态。

为了降低继电器的工作电流,因此选用工作电压12V的继电器RL1,电压采用未经稳压的12V电源供电,因为借用了原电子时间继电器的电源部分。

1.两路定时器方案两台以上的大电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中,设计一双路或多路时间继电器,可以简化控制电路降低成本。

在上述设计方案中PIC12F675的GP4口没有使用,实际电路中GP3口也可以节省出来,一般时间继电器不设置复位按钮,因此GP5也能节省出来,如果增加一个电位器和继电器,可以构成两路定时器。

4.1使用一个二次延时的时间继电器构成的三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电路用该时间继电器控制交流接触器实现电动机延时自动控制,可以结合接触器的连锁控制,在控制时间到达后,自动切断时间继电器的供电,以节省能耗延长时间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使用一个二次定时的时间继电器的三态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控制电路。

SBG是启动按钮(绿色按钮),SBR是启动按钮(红色按钮)SBY时急停按钮。

4.2 三台大功率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电路工作过程分析4.2.1顺序启动过程按下启动按钮SBG后KM1首先得电吸合,第一台电动机启动。

由于中间继电器KA没有得电其常闭触点闭合,因此KM1自锁保持,同时由于KM3线圈没有得电,其常闭触点闭合,双时间继电器线圈得电。

该时间继电器的第一路首先工作,延时一段时间后其KT-1常开触点接通,KM2得电并自锁,第二台电动机启动。

双时间继电器的第一路延时到达后,第二路开始工作,再延时一段时间后,其常开触点KT-2闭合,接触器KM3得电吸合并自锁,第三台电动机启动。

于是实现了三台大电机的顺序启动。

KM3得电后,常闭触点切断了时间继电器线圈KT的供电,达到了省电节能的目的。

4.2.2 逆序停止过程三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后,如果按下停止按钮SBR,中间继电器KA吸合并自锁,KA常闭触点断开,于是KM3失电释放,第三台电动机停止运行。

同时双时间继电器KT线圈得电,第一路时间继电器首先工作,延时一段时间后KT-1断开,使得KM2自锁失效,KM2失电释放,于是第二台电动机停止。

继之双时间继电器的第二路开始计时工作,再延时一段时间后,KT-2断开,KM1自锁失效,接触器KM1失电释放,控制电路全部断电,实现了逆序停止。

4.2.3 过载保护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如果其中任一台电动机出现过载,其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KA得电,如同按下停止按钮一样电动机自动实现逆序停止。

4.2.4 急停保护如果运行中出现紧急情况,按下急停按钮SBY,控制电路立即断电,所有接触器线圈立即失电,三台电动机同时停止运行。

参考资料1、PIC12F629/675中文数据手册第1页、第31~32页2、PIC单片机实例与进阶陈立伟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第一版第154~156页3、PIC单片机易学通三恒星科技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一版第83页4、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与实践何乐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第233页5、PIC单片机原理与实践曾辉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第一版第30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