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分级护理制度

合集下载

新规范护理分级(2023版)

新规范护理分级(2023版)

新规范护理分级(2023版)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版的新规范护理分级制度。

新规范旨在提供一种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护理分级策略,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照顾质量。

背景护理分级制度是为了根据病人的需求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护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一种管理方法。

通过合理的护理分级,可以确保病人得到适当的护理,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目标- 简化护理分级制度,使其易于理解和操作。

- 提供一个简单的指南,以帮助医护人员确定病人的护理级别。

- 保证护理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新规范护理分级制度新规范护理分级制度基于病人的病情和需求,将病人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 重度护理级别这个级别适用于病情非常严重、需要密切监护和高度专业护理的病人。

这些病人可能需要持续的医疗设备支持和严密的观察。

2. 中度护理级别这个级别适用于病情较为稳定但仍需要一定程度的护理支持的病人。

他们可能需要定期监测和药物管理,但不需要密切监护。

3. 轻度护理级别这个级别适用于病情相对稳定,只需要一般护理照顾的病人。

他们可能需要定期的护理评估和一些基本的护理措施。

4. 自理护理级别这个级别适用于病情稳定且能够自行照顾的病人。

他们只需要基本的医疗指导和支持。

实施方法为了确保新规范护理分级制度的有效实施,以下策略将被采取:- 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以确保医护人员对新规范的理解和应用。

- 设立专门的护理评估小组,负责评估病人的状况并决定其护理级别。

- 建立一个信息系统,用于记录和跟踪病人的护理级别和护理需求。

结论新规范护理分级制度旨在简化护理分级过程,并确保护理资源的合理分配。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们将能够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2023版护理分级新标准

2023版护理分级新标准

2023版护理分级新标准一、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护理工作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护理分级体系,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分级新标准概述2.1 护理分级定义护理分级是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护理需求等因素,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以便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资源和护理人员配置。

2.2 护理分级原则1. 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需求和健康状况为依据,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 动态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级别,确保护理服务的适宜性。

3. 分级明确:各级护理应有明确的界限和具体要求,便于护理人员执行。

4. 资源合理分配:根据护理级别,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和资源,提高护理质量。

三、护理分级新标准内容3.1 护理分级级别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将护理分级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1. 特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24小时严密观察和监护的患者。

2. 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重,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3.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稳定,生活基本自理的患者。

4. 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轻,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

5. 四级护理:适用于健康或疾病康复期的患者。

3.2 各级护理具体要求1. 特级护理:- 24小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监护记录。

- 每小时巡视患者,根据患者需要提供生活照顾。

- 定时进行专业护理操作,如给药、输液、吸氧等。

- 做好患者口腔、皮肤、管道等护理工作。

2. 一级护理:- 每2小时巡视患者,根据患者需要提供生活照顾。

- 定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 做好患者口腔、皮肤、管道等护理工作。

-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3. 二级护理:- 每3小时巡视患者,根据患者需要提供生活照顾。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

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

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目标-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明确护理分级标准和要求,确保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

- 加强患者安全:通过合理分级,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减少护理风险和安全事件的发生。

-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不同病情和护理需求,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分布和工作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主要内容护理分级标准的制定制定统一的护理分级标准,考虑以下因素:- 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特点- 护理干预的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 护理工作的时间要求和工作强度- 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和期望护理分级的分类根据护理需求的不同,将护理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一级护理:针对病情比较稳定、护理需求相对简单的患者,主要由护士负责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如生活照料、体征监测等。

2.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需要较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患者,主要由高级护士或专科护士提供护理服务,如药物管理、疾病教育等。

3. 三级护理:针对重症患者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由专业护士或专科医生负责提供高级护理服务,如重症监护、特殊器械操作等。

护理分级的管理与评估为了确保护理分级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评估机制:- 护理分级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分级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护理分级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 护理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以适应不同级别护理的需求。

- 资源配置优化:通过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资源,确保每个级别的护理都能得到适当的支持和保障。

结论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将为医疗机构提供指导和规范,促进护理服务的提升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护理分级,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患者安全,并优化资源配置,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2023年版的新护理分级规范

2023年版的新护理分级规范

2023年版的新护理分级规范
一、引言
在医疗行业中,护理分级规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
我们有效地分配护理资源,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

在2023年,
我们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对护理分级规范进行了更新,并在此提供详细的指南。

二、新的护理分级规范
2.1 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是对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基本正常的患者进行的基础
护理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基础生活照顾、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

2.2 二级护理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重,需要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密切观察和
照顾的患者。

包括但不限于药物管理、伤口护理、定期检查等。

2.3 三级护理
三级护理是针对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全天候监护的患者。

包括但不限于重症监护、手术后护理、特殊治疗管理等。

三、新规范的实施
新的护理分级规范需要所有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

为了确保规范的实施,我们设立了以下的执行措施:
- 定期培训:所有护理人员都需要参加关于新规范的培训,了解并熟悉新的护理分级规范。

- 审核机制:我们将设立审核机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以确保新的护理分级规范的执行。

- 反馈机制:鼓励护理人员和病人提供反馈,以便我们对新的护理分级规范进行持续优化。

四、结语
新的护理分级规范是我们对护理质量的持续追求的表现。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规范,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将持续关注规范的实施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我们的服务始终处于最优状态。

2023版护理分级新规定

2023版护理分级新规定

2023版护理分级新规定一、背景为了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的护理工作。

二、护理分级1. 分级原则护理分级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评估,合理分级。

2. 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分为四个等级,具体标准如下:3. 分级流程(1)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和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初步评估。

(2)护理人员将初步评估结果报告给护士长。

(3)护士长进行复核,确定护理分级。

(4)护理人员根据确定的护理分级,制定护理计划,并执行。

三、护理措施根据护理分级,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 一级护理(1)定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2)指导病人进行日常自理活动。

(3)提供心理支持。

2. 二级护理(1)定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2)协助病人进行日常自理活动。

(3)关注病人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4)加强社会支持。

3. 三级护理(1)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2)全面协助病人进行日常自理活动。

(3)密切关注病人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4)加大社会支持力度。

4. 四级护理(1)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并立即报告医生。

(2)全面协助病人进行日常自理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护理。

(3)严密监控病人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4)全力保障病人社会需求。

四、护理管理(1)医疗机构应设立护理管理部门,负责护理分级和护理措施的实施与监督。

(2)护理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3)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护理服务。

本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原相关规定同时废止。

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

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

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版新规范下的护理分级标准。

新规范的制定旨在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体验。

本文将对新规范中的护理分级进行详细阐述。

2. 护理分级标准2.1 一级护理一级护理适用于健康状况相对稳定、病情较轻的患者。

这类患者通常不需要持续的医疗监护,且病情变化较为可控。

一级护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服务:- 基础护理: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协助日常活动、卫生护理等。

-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安抚、心理疏导等支持服务。

- 康复辅助:协助患者进行简单的康复运动和活动。

2.2 二级护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疾病较为复杂、需要更多医疗监护和护理干预的患者。

这类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监测和治疗,但并不需要高度专业的医疗技术。

二级护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服务:- 医疗监测:包括定期测量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变化等。

- 护理干预: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管理、伤口护理等。

- 疾病管理:协助患者管理疾病,包括饮食控制、药物管理等。

2.3 三级护理三级护理适用于疾病严重、复杂度高、需要高度专业护理技术的患者。

这类患者可能需要持续的医疗监护和护理干预,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恢复。

三级护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服务:- 专业护理技术:如静脉置管、高级伤口处理等。

- 持续监护: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

- 高级护理干预: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复杂的护理干预,如吸痰、插管等。

3. 实施与监督为了确保新规范的有效实施和监督,以下措施将被采取:- 培训与认证:护理人员将接受针对新规范的培训,并通过认证考核来确保其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和知识。

- 质量评估:定期对护理服务进行质量评估,以监督护理分级标准的实施情况,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 患者反馈:鼓励患者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以改进和优化护理分级标准的落地效果。

4. 结论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标准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并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最新2023版护理分级规范

最新2023版护理分级规范

最新2023版护理分级规范一、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护理分级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护理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最新2023版护理分级规范。

本规范旨在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提供明确的护理分级标准及操作流程,以促进护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二、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依据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等综合因素,将患者分为四个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和四级护理。

1. 一级护理适用对象- 病情危重,需24小时监护的患者;- 刚完成手术,需观察的患者;- 意识不清,无法自主表达需求的患者;- 婴幼儿。

护理要点- 每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变化;-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严格执行医嘱,确保用药安全;- 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舒适;- 做好患者生活护理,保证患者营养、水分摄入。

2. 二级护理适用对象- 病情较重,需定时观察的患者;- 手术后恢复期患者;- 意识清楚,但自理能力有限的患者。

护理要点- 每2-4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变化;- 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舒适;- 做好患者生活护理,保证患者营养、水分摄入。

3. 三级护理适用对象- 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手术前准备阶段的患者;- 康复期患者。

护理要点- 每4-6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变化;-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舒适;- 做好患者生活护理,保证患者营养、水分摄入。

4. 四级护理适用对象- 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慢性病患者;- 康复期患者;- 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

护理要点- 每8-12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变化;- 关注患者心理、生理需求,提供相应支持;- 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舒适;- 做好患者生活护理,保证患者营养、水分摄入。

护理分级(新规范2023版)

护理分级(新规范2023版)

护理分级(新规范2023版)护理分级(新规范2023版)一、定义护理分级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管理体系,通过对病人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病人所需的护理等级,以便合理分配护理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二、护理分级的目标1. 实现病人护理需求与护理资源的匹配。

2. 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安全性。

三、护理分级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护理分级评估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非主观判断。

2. 动态性原则:护理分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

3. 全面性原则:护理分级评估应全面考虑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

四、护理分级的步骤1. 护理需求评估:通过对病人的观察和询问,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护理需求等信息。

2. 护理分级:根据护理需求评估的结果,确定病人的护理等级。

3. 护理计划制定:根据病人的护理等级,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4. 护理实施:按照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工作,包括基础护理、特殊护理、心理护理等。

5. 护理效果评价: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五、护理分级的标准护理分级标准以病人的护理需求为主要依据,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自理能力、特殊护理需求等方面。

1. 特级护理:病情危重,需要全天候、全方位的专业护理。

2. 一级护理:病情严重,需要密切的专业护理。

3. 二级护理:病情稳定,需要一定的专业护理。

4. 三级护理:病情轻,需要基本的护理。

六、结语新版的护理分级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更能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分级护理制度2023年分级护理制度1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潜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状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1)特级护理1)具备以下状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特级护理: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②重症监护患者;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④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持续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1)具备以下状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一级护理: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带给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1)具备以下状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二级护理: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⑤带给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1)具备以下状况之一的患者,能够确定为三级护理: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带给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2023年分级护理制度2一、住院患者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分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四种。

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按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标识。

二、特别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和监护的患者;(2)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3)各种严重外伤,如大面积烧伤等。

2、护理要求:(1)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

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出入量;(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三、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1)重病、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3)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

2、护理要求:(1)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2)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3)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4)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5)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四、二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骨牵引、卧石膏床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3、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癫痫等。

(二)、护理要求:1、卧床休息,根据患者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度活动;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l~2小时巡视1次;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4、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

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

五、三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产妇等;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患者;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二)、护理要求:1、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2、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两次,掌握患者的生活,思想情况;3、督促患者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饮食,每日巡视两次;4、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5、进行卫生科学普及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水平。

2023年分级护理制度3分级护理是医生根据病情以医嘱形式下达的护理等级。

级别为:特级护理、一、二、三级护理。

要在床头卡设护理标记,一级为红色,二级为蓝色,三级为黄色标记。

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合格率到达85%.(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

(2)各种复杂和新开展的大手术的病人。

(3)各种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2、护理要求:(1)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重病室,设专人护理或职责护士,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T、P、R、BP.(2)对病人做到七明白(床号、姓名、诊断、治疗、病情、护理、饮食)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安全。

(3)设特殊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持续水、电解质平衡(根据病情)。

(4)备齐抢救药品、器械,定量、定位放置,持续性能完好。

抢救室整洁、安静、工作有序随时配合医生抢救。

(5)做好抢救室清洁消毒工作,防感染。

(6)准确执行医嘱,认真完成各项抢救措施,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7)制定护理计划,并根据病人病情变化,提出护理问题和措施,做出效果评价。

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合格率到达85%(1)病重、病危、心、肝、肾功能极度衰竭,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大手术、内出血、高烧、昏迷、休克或外伤。

(3)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症的病人以及早产儿。

2、护理要求:(1)严格卧床休息,做到七明白,解决生活上各种需要。

(2)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周密细致的心理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定时测量T、P、R、BP,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并记录。

(3)二十四小时内制定护理计划,做好各种记录。

(4)做好室内清洁消毒工作,持续室内空气新鲜,整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5)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加强基础护理(口腔、褥疮等),无护理并发症等发生。

二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骨牵引、卧石膏床等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一般手术后,轻型先兆子痫。

2、护理要求:(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状况,可床上坐起活动。

(2)每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特殊治疗和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3)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4)给予生活上的必要照顾,做到送水、送饭、送药、送便器到床边。

(5)注意营养调节,保证足够的热量,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三级护理1、病情依据:(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孕妇。

(2)各种疾病恢复期,能够下床活动,生活能够自理。

2、护理要求:(1)每日测量T、P、R、BP二次,掌握病情和思想状况。

(2)督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每日巡视两次。

(3)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产妇可进行妇幼卫生咨询。

2023年分级护理制度4住院病人的病情千差万别,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有不同。

为了对不同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和照顾,在长期护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病人分为等级,按等级进行护理的做法,国家卫生部已将其定为制度,即“2023年分级护理制度”。

这就是说,等级护理就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

等级护理共分为4级,即特别护理(特别专护)、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普通护理)。

病人入院后,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下达医嘱,并分别在住院病人一览表和病人床头卡上设不同标记,提示护士根据医嘱和标记具体落实,护士长进行督促检查。

下面分别讲一讲不同护理级别的不同要求。

1、特别护理(特护)用大红色标记,凡病情危重或重大手术后的病人,随时可能发生意外,需要严密观察和加强照顾。

特护的都是重危病人,但重危病人不一定都要特护。

特护派专门护士昼夜守护,有时需把病人搬入抢救室或监护室。

按照特护计划,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病情,记录饮食和排出物的量,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翻身按摩等。

特护的收费比较高,上级有收费标准,自费病人应考虑自己的负担能力。

2、一级护理用粉红色标记,表示重点护理,但不派专人守护。

对绝大多数重危病人来说,这就算是高等级的护理。

按规定,对一级护理的病人,护士每隔15~30分钟巡视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又帮助饮食起居。

根据病情需要帮助病人更换体位、擦澡、洗头、剪指(趾)甲等。

3、二级护理用蓝色标记,表示病情无危险性,适于病情稳定的重症恢复期病人,或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宜多活动的病人。

对二级护理病人,规定每1~2小时巡视1次。

在这之间,如病情有变化或有特殊需要,病人可用呼唤电铃呼叫医生护士。

4、三级护理是普通护理,不作标记。

对这个护理级别的轻病人,护士每3~4小时巡视1次。

2023年分级护理制度5(一)特级护理:1.适应对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重症糖尿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昏迷,严重低钾血症,垂体危象的患者。

2.护理要求:(1)专人护理,将患者安置到抢救室。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做好交接班及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准备抢救仪器和抢救药物.(4)及时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5)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使患者清洁舒适。

1.每日落实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衣裤清洁,干燥,及时清洁面部,口腔,头发,皮肤,会阴,足部等,使病人舒适,酌情修剪指甲。

2.协助患者翻身,床上移动,落实压仓预防及护理。

3.做好失禁护理,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患者每日尿道口消毒2次。

4.协助患者进食,饮水(进食者除外)。

(二)一级护理1.适应对象:病情趋向稳定的钟正南患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钾血症,甲减粘液性水肿,甲亢危象前期。

2.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病人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