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发展下的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x

城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x

城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市科技有限公司目录城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近年来,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按照城区园林化,山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要求,致力于打造公园之城,提升园林绿化品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绿色风格。

将园林生态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坚定不移地坚持环境优先、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并持之以恒,才会有今天的成就,成为“国际花园城市”。

2016年数据统计,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以上,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73%以上,市各区线路干道,森林,公园,居民生活区,学校周边环境,种植了大量树木,及名贵树木(名木定义…),由于地域面积大,古树名木种类较多、覆盖范围广,各种树木养护的方法不一样,这给城市管理部门,实时监控管理,养护存带来一定困难。

为持续推进经济特区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科学合理规划、建设、保护和规范管理,拟建设一套城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二)项目目标《城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项目,针对城管局对古树名木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全市的古树名木的分布在地图上进行显示,古树名木的分类管理,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管理,不同的科室可以管理不同类别的古树名木,古树名木的管理养护信息维护,古树名木的分类统计的信息化管理,实现高效科学管理目的,满足规划决策的需要。

二系统建设必要性(一)现状描述近年来,我市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实施推广了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智慧市政管理系统,智慧社管系统等,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但是古树名木缺乏信息化管理,一是没有相应的系统,主攻方向不明确;二是缺乏相应系统技术规范、标准,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其它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根据城管局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总体目标、实施战略,由城市管理局组织主要编写了《市树木管理系统规划方案》,以既有应用系统现行信息系统为参考,数据对接,提出整合优化的构想,提出在2018年前,完成古树名木信息化建设目标,并制定近期实施计划(二)现状分析1.建设的客观性2.应用需求三总体设计根据全国省、市、区、县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云计算技术与理念的应用,图元科技积累城管行业的多年经验,打造基于“云”的城市古树名木管理系统,采用架构,通过建设区域性(比如全市、全省)统一管理平台,以各(市、区、部门)为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授权接入使用,不限场地时间限制,由于其操作简单、更新快捷,可以大大降低资源共享难度与管理成本。

基于物联网的木材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木材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2017年第7期 信息通信2017(总第 175 期)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S u m.N o 175)基于物联网的木材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王冬招,王月莹,汤锦茂(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为了打击过度政伐、私自运输及收购无证木材的行为,保护森林资源,引入了物联网中的R FIC技术,研发了一种 采用MIFARE O N E卡为存储介质的木材产品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能适应当前中国林区信息通讯困难的现状,将木材 物流信息存入R F IC卡,随车同行,具有一定的加密能力,能防止数据被篡改,避免伪造木材运输单的行为。

该研究能打 击盗政滥伐及非法运输木材的违法行为,提升木材加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木材物流;管理系统;MIFARE O N E卡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07-0059-03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 坏,森林资源问题尤为突出,木材产品的原料合法性受到西方 发达国家的消费者重视,形成了“绿色壁垒”,无法自证原料清 白的木材产品无法进入欧、美、澳三大市场。

森林认证是解决 森林资源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1],森林认证(FSC)包含森林经 营认证(FMC)和木材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CO C)两个基本内 容M。

森林认证是当今解决森林问题、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 木材产品市场准入的有效手段01。

通过森林认证的木材产品 售价高,具有环保意识的西方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购 买森林认证的产品。

中国许多木材企业希望自己的产品能通 过森林认证,需要规范产品加工流程,证明其合法的原料来源,一些中小型木材加工企业无财力建设这样信息管理系统。

而基层林业政府为了发展地方林业经济,建立地域知名品牌,希 望能为本地的木材企业构建一个追溯体系,降低企业负担。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智慧林业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林业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以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管理系统便是应对这一需求而研究与开发的一种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林业管理效率的追求,传统的林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应运而生。

二、智慧林业管理系统的功能1. 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在林区部署各类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林区的气象、土壤、水文等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土壤养分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科学决策,提高林业生产效率。

2. 远程监控和控制:利用物联网技术,林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远程监控林区的状态和进行远程控制。

比如,可以实时查看灌溉设备、防火设备、无人机等的运行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管理。

3. 风险预警和事故监测:智慧林业管理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林区内的异常情况,如火灾、病虫害、盗伐等,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林业资源。

4.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智慧林业管理系统能够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为林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5. 信息共享和交流:智慧林业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流,使不同管理单位、研究机构和决策者能够共享数据和资源,提高林业的协同管理能力,并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系统架构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林业管理系统的核心是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传输和存储、数据分析和展示等模块的协同工作。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系统架构设计:1. 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监测设备、无人机等。

这些设备用于实时采集林区的各类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服务器。

2. 物联网通信网络: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或者移动通信网络(Mobile Network)实现林区内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保证采集到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服务器。

智慧森林系统设计方案,1200字

智慧森林系统设计方案,1200字

智慧森林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森林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概述智慧森林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一种森林管理系统。

通过监测森林内的环境数据和生物信息,利用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来实现对森林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保护,提高森林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2. 系统组成智慧森林系统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2.1 传感器节点:将安装在森林中的各类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森林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环境参数,同时还可以监测森林中的动物数量、活动轨迹等生物信息。

2.2 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和生物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给数据中心。

2.3 数据中心:接收并存储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各类报告和预测结果。

2.4 决策支持模块:根据数据中心生成的报告和预测结果,提供给森林管理人员决策参考,包括森林火险预警、病虫害防治建议等。

3. 系统工作流程智慧森林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3.1 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传感器节点根据预定的采集频率和参数,在森林中采集环境数据和生物信息,例如温度、湿度、动物数量等。

3.2 数据传输:传感器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给数据中心,采用指定的数据传输协议和安全机制。

3.3 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中心接收到传感器节点传输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例如对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和趋势分析,对生物信息进行分类和识别。

3.4 报告生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各类报告和预测结果,包括环境报告、生物多样性报告、森林火险预警报告等。

3.5 决策支持:将报告和预测结果提供给森林管理人员,作为决策参考,例如提醒进行森林防火、疫情预警等。

4. 系统优势智慧森林系统具有以下优势:4.1 高精度监测:通过传感器节点对森林环境和生物信息的实时监测,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4.2 高效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可以实现森林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确度。

福建省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福建省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据规 范 要求 ,建立 历史 数据 逻辑 检查 、数据 过
滤和 数据 割接 方案 。
1系统设计
1 . 1 系统设 计 目标 着力构 建 一个标 准化 、规 范化 、信 息化 、
数据 共享 的动态 信 息管理 系统 ,能够 更好 的适 应 古树 名木 信 息管理 的未 来需求 。按 照 “ 加 快
系 统 中采 用 的接 口协 议 、 编解 码 协 议 、 传 输 协议 等 符 合 国家标 准 、行 业标 准 和 国家 林 业 局颁 布 的技 术 规范 ,系 统 具有 良好 的兼 容 性 和 互联 互 通 性 。在 系 统 设 计 的 同 时 ,也 为 将 来 的业 务 流 程 制定 了较 为 完 善 的规 范 , 具 有较 强 的实 际操 作性 。
福建福州 3 5 0 0 0 3 ) ( 1 福建省绿化委 员会 办公 室 福建福州 1 3 5 0 0 0 3 ; 2 福 建省林 业调查规划院
摘要 :论 述 了建 立基 于省 、市、县 、乡 四级 网络 的福建 省 古树名 木 管理信 息 系统 的技 术 方 法和实 现过 程 , 通 过对 系统 的 目标和 需求 分析 ,探讨 了福 建省 古树 名木 管 理信 息系 统 的 系统 架构 与功 能模块设 计 、数据 库建 立 以及 系统运 行 等过程 的关 键技 术 点。系 统应用
1 . 2系统设计原则
( 1 ) 易用性 原 则
系 统提供 清 晰 、友 好 、简洁 的人机 交 互界
面 ,灵 活 、易学 易用 ,便 于 日常管 理和维 护 。
在 快 速 操 作和 处理 突 发 事 件 上 有 较 高 的 时 效 性 ,最大 限度 地减 轻操 作人 员 的负担 ,做 到部 分业 务 的 自动 化处 理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林业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林业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林业系统设计智慧林业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通过将传感器、无线通信和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林业管理中,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智能化监测和管理。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核心功能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林业系统进行设计。

一、系统架构智慧林业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处理与存储平台以及应用平台四个部分组成。

1. 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是智慧林业系统的基础,通过采集环境数据和生物信息,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等,实时监测森林生态环境的变化。

传感器节点具有低功耗、长寿命和抗干扰等特点,可以布置在不同地点的林区,形成一个分布式的监测网络。

2. 数据传输网络数据传输网络是将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与存储平台的通道。

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或卫星通信等方式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可以采用数据压缩和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

3. 数据处理与存储平台数据处理与存储平台是智慧林业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对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

通过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数据存储于云端,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应用。

4. 应用平台应用平台是智慧林业系统的用户界面,为林业管理者提供数据展示、决策支持和远程操作等功能。

通过可视化的界面,用户可以实时监测森林环境的变化趋势,预警火险等级,并进行灾害预防和资源调度等工作。

二、核心功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林业系统具有多种核心功能,包括环境监测、病虫害预警、火险预警和资源调度等。

1. 环境监测智慧林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森林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等环境参数,了解森林的生态环境状态。

通过对环境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为林业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

2. 病虫害预警智慧林业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森林中的昆虫数量、病菌浓度等指标,实现对病虫害的早期预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丰富人类文化的重要来源。

然而,因为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原因,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流失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文化遗产,应用物联网技术设计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系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地都出现了不少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系统。

例如,日本的“寺庙宝物溯源系统”通过利用RFID技术、二维码标签等多种技术,对寺庙宝物的来源、流传、修缮等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

国内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如通过AR/VR虚拟现实技术重新还原了多座被毁文物、建筑等文化瑰宝。

1.3 论文的结构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分别从需求分析、系统架构、实现过程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

下面我们将进入正文。

第二章需求分析2.1 功能需求(1)文物管理功能对文物进行详细的信息记录,包括文物名称、文物类别、文物状态、文物图片、文物收藏地点、文物来源等。

(2)安全保障功能使用视频监控、安全报警等技术手段,确保文化遗产在物理、环境等多个方面受到全面保护。

(3)参观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文化遗产的介绍、讲解、导览等服务,提升游客对文化遗产的参观体验,同时通过系统收集游客浏览、使用、安全等数据,优化参观服务质量。

2.2 性能需求(1)系统安全性能应确保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保证文化遗产保护和信息管理的完整性。

(2)系统实用性能应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易用性,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同时应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保证系统的性能稳定和快速响应。

第三章系统架构3.1 系统设计模型该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设计模型。

客户端部分采用移动应用设计,包括文物管理、安全监控、导览等子功能模块。

基于4G物联网的名木古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4G物联网的名木古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8.No33 19
感知层 监测(传感)终端:设备安装在名木古树所在现场,负责采 集树木生长环境本信息。
土壤监测:土壤酸碱度、含水量、温湿度
实时监控古树状态 展望: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名木古树越来越怀有 深厚的感情,名木古树是我们历史的见证,将得到更好地保养 和保护,我们将继续利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名木古树做出 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贞.物联网时代的水质监测[J].科技纵览, 2014(2):58-59. [2]王春玲.基于物联网的古树名木监控管理研究[J];计算 机工程;2015(05).
基于4G物职业学院)
摘 要:城市中的名木古树是一个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 是活的文物,是城市园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提 出并实现了基于4G物联网技术对名木古树进行监控,从而使管 理部门能对名木古树进行更好地保养,同时防止被盗伐。
关键词:4G物联网 名木古树 监控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建成区扩大迅速, 城市群的发展在带来经济社会群聚红利的同时,也造成水循环 过程的畸变和区域性气候演变,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各 类水问题日益凸显。 让每个物体都实现智能连接,物联网正引发计算机、互联 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也成为中国布局全球 新一轮经济竞争的战略重点。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 推动新发展。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到已经召开的党的十九大, 党中央一直在把握住历史契机,不断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 策,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名木古树是指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 重要科研、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树木。城市中的名木古树是一个城 市发展历史的见证,是活的文物,是城市园林资源的重要组成 部分[1]。城市中名木古树的保护与研究对于研究城市中的生物资 源、植物分布、环境变迁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现阶段,我国多以手动档案管理、信息记录的方式管理 名木古树,费时费力、共享化低、成本高、建档项目不全,对 于各类数据不能进行高效的查询及实时的更新。为了解决名木 古树管理落后、维护成本高和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需要引入更 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名木古树统一信息 管理、生长状态实时查看、养护信息维护、砍伐预警、坐标定 位、二维码信息展示、数据统计等功能[2]。 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技术发展下的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设计李长生【摘要】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tree and named wood,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and designs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ancient tree and named wood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The design 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system are described,and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in detail.The system can manage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old trees,and make full use of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the physiological status of these trees,so as to realize the real-time an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根据古树名木保护的实际情况,主要研究与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古树名木管理系统.阐述该系统的设计目标与原则,对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系统可以对古树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管理,充分的利用传感技术、自动的对树木的生理状态进行监测,实现了古树名木的实时化与智慧化管理.【期刊名称】《微型电脑应用》【年(卷),期】2018(034)005【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古树名木;管理系统【作者】李长生【作者单位】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电机工程系,商洛72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880 引言古树名木属于自然界为人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我国悠久历史与民族文化的象征,具有针对的历史价值与科研价值。

古树名木的管理要采用定位技术对每棵古树进行位置定位,在此基础上,需要构建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古树木进行动态监测与跟踪管理,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下的古树名木管理系统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1 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设计目标古树名木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通过物联网技术,以人工为辅助手段对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收集内容包括树木的生长状况以及可能对树木生长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准确的反映出古树的生理状态。

真正的实现古树名木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古树管理中耗时、耗力、工作量等相关问题。

建立标准化、现代化的树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使古树名木得到更好的管护与监测。

2 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设计原则1) 便捷性原则该系统的设计要遵循便捷性的原则,系统要提供清晰、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易于日常使用与维护管理,在快速操作与突发事件处理中有较高的时效性,最大限度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所有管理业务都能够自动化处理。

2) 业务完整性原则对于业务进行中所产生的特殊情况要做出准确、及时的响应,确保业务数据的完整性。

3) 规范性原则该系统的设计要采用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技术规范,系统要有良好的兼容性与互通性,为业务流程制定规范的业务流程,提高其实际操作性。

4) 可扩展性原则目前,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发展,系统的硬件、软件都会不可避免的被更新或淘汰,所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可扩展性的原则,采用结构模块化设计,一旦某个模块出现问题,不至于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

同时也方便后期的系统更新或升级。

5) 安全性原则在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强信息数据的隔离与保护,所以要采取安全、成熟的系统开发构架,支持身份认证,并且能够记录系统使用人员的关键操作,确保系统使用安全。

3 古树名木管理系统结构设计该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以物联网技术发展为基础,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等特征,可以利用传感器、检测技术,全方位、多视角的对古树木信息进行收集,通过计算机智能技术,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智能处理,从中梳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实现智能化控制与管理。

采用B/S体系结构来对系统进行开发,在B/S体系结构中,数据收集、加工等环节都会由动态的网页来生成,在服务器端完成对数据库的访问以及对应用程序执行等任务。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管理请求,服务器对管理请求进行处理之后,将用户所需信息反馈给浏览器,最终形成了由用户层、应用层以及数据库服务层共同组成的体系结构。

1) 系统物理架构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现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在数据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主要对树木的各种关系信息进行保存,通过GIS服务器来对地理信息进行保存,通过文件服务器对相关图片、视频等进行保存。

Web服务器中,访问者可以通过浏览器来访问客户端服务信息,服务器会通过防火墙向Internet来发布服务,应用服务器从外部收集气象、地质灾害等信息,并且及时发布,应用服务器能够将树木监控的相关信息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相关工作人员,以便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通过汇聚服务器,可以对各种传感器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式对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

系统物理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物理架构2) 系统主要特点(1)采用创建交互式WEB应用并且支持异步请求的开发技术,在用户的身份认证、同意检查、统计报表等方面进行应用,防治加载重复浪费网络资源。

(2)系统可以全程记录每一刻古树名木从建档到死亡的数据变化过程,在关键节点上能够做到可查询。

可追溯。

(3)结合现代化物联网技术,实行一树一标牌、一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技术将树木的编号、所在地、年龄等基本信息记录到二维码中。

(4)采用固定与自定义相结合的报表模式,根据树种、行政区域或者数据状态来进行一键导出,根据不同级别用户来设置相对应的用户需求。

3) 系统功能模块化设计古树名木的管理会涉及到林业、旅游业、市政、植保等几个方面,结合对管理系统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与系统设计目标来对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与完善,主要包括古树名木养护管理、专家系统、报表制作、文献资料、问题反馈以及系统维护等六大模块,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1)养护管理模块对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主要包括树木的养护常识、工作安排、工作汇总等子模块,通过养护管理模块可以对古树名木的养护信息进行查询、统计、修改、删除以及打印等。

(2)专家系统模块通过专家系统模块的构建,树木管理专家可以对树木的病虫害进行识别,了解树木的生理状况,对有病害的树木采取施肥、喷洒农药等措施,根据合理的养护方案与方法,对树木、土壤等进行处理,确保古树名木健康稳定生长。

(3)报表制作模块通过报表制作,能够对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当用户对树木信息进行查询时,系统会将查询信息以报表的形式反馈给用户,用户可以选择屏幕显示或者打印机输出等形式对文件进行输出。

4)文献资料模块文献资料模块主要包括古树名木的相关管理法规政策,管理者可以通过该模块了解或查询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且可以对古树的简介详细了解。

5)问题反馈模块目前,古树名木的管理要采取分区管理的方法,在资金不足或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对古树名木的管理还会存在一些问题与漏洞,广大市民一定要起到随时监督与反馈的作用,将自己所见的古树名木养护状况通过问题反馈模块,及时的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便于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对古树管理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6)系统维护模块由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所以古树名木管理系统需要及时的升级与维护,该模块中主要包括数据备份、数据分析、权限设置、知识库管理等。

通过该模块能够确保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4 古树名木管理系统运行流程1) 古树名木基本信息管理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树木的名称、树种、树龄、科、属、经纬度、所在省、市以及具体位置、坡向、土壤类型、土壤密度、权属关系、管护负责人以及相关传说记载等。

系统对树木的基本信息通过数据、图表等形式进行保存,系统会对树木分配唯一的编码,该编码就作为该树木的身份证,直至该树木死亡或者迁出管辖范围。

在树木维护人员对树木进行检查时,通过对编码的扫描,就可以了解该树木的相关信息。

例如:“树名:车塔村川黔紫薇;树龄:300(2013年估);树种:川黔紫薇;分类:千屈菜科,紫薇属;坐标29.352 7,109.760 2”。

将传感器分布在根部土壤下10 cm、30 cm、50 cm。

以物联网为基础,能够自动对树木的相关数据进行自动、快速、准确收集。

为了进一步弥补传感器的不足,没隔一定时期需要人工对树木信息进行巡查,记录树木的生长趋势、地理条件、土壤状况等。

人工录入的信息一定要经过审核之后才可以生效,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其管理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古树管理系统管理界面2) 灾害预算对古树名木的管理一定要及时的预防自然灾害,将气象传感器分布到树木周围,对气象信息进行收集,或者通过接口直接从外部服务器来获取。

所收集到的气象信息在经过综合分析之后,要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警,并且将信息及时的传递给树木管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3) 系统分析多样性的统计能够以地区为单位来显示古树的树种、数量、平均年龄以及保护级别等。

通过对树木生理数据的实际分析,来具体的确定树木的健康状况,为制定树木的养护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基于长期的对树木信息进行收集,可以对树木衰弱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为树木复壮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历史环境以及生理数据的长期分析,可以研究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4) 安全管理只有准确的安全管理机制才能够保证数据系统的严谨性与科学性,用户可以在制定的范围内对信息数据进行上传与修改。

在该系统中可以将权限划分为管理、查询、录入、修改、删除、审核、发布、统计等。

将各种权限、系统模块、用户身份等进行安全规范。

5 总结该古树名木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用于全国各级林业部门的日常管理与对古树木保护的信息化平台中。

该系统在实际运用用会集合相关部门的需求与建议。

能够完成古树名木的信息管理业务流程并且可以生成多元化的统计报表。

运行相对比较稳定,能够有效的提高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解决数据不规范、系统流程滞后等问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系统能够进一步利用古树的位置,比较直观的了解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以及属性信息的查询,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