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科学与技术
燃烧科学与技术2010年(第16卷)总目次

第 1 期
… … …
稻 类 秸 秆 高 温 炭 化 焦 炭 的 特 性 研 究 … … … … … … … … … … … … …
, ■、
烧 加
肖 刚 ,刘继 驰 ,金 保升 ,等 ( ) 1 黄豪 中 ,陈 晖 ,裴 毅强 ,等 ( 5)
适用 于 HC CI的 正庚烷 化学 动力 学简 化模 型 的研 究 和 比较 … ……
…
…
…
层 流 管 流 中 不 同 人 口类 型 下 柴 油 机 微 粒 的 热 泳 沉 … … … … … … … ・
… …
科 总 焦 油 对 生 物 质 气 化 再 燃 还 原 NO 的 影 响 … … … … … … … … … … … ・
…
…
-
・
雷 ,等 ( 0) 3
C O 对木 粉/VC 复合 材料 热解 和燃烧 过程 中烟释放行 为 的影 响・ u P
…
…
…
白 晓 艳 ,王 清 文 , 隋 淑 娟 ( 5) 3
声 波 对 v 形 预 混 火 焰 锋 面 皱 褶 的 影 响 … … … … … … … … … … …
基于双 区模 型 的汽油 机燃烧 过程 可用 能及 不可 逆损 失分 析 …… ……… 冯 洪庆 ,杨 肖曦 ,邵长 彬 ,等 ( 2 1 8) 改性飞 灰作 为 S R 催化 剂载 体 的成 型方 法和脱 硝活 性 ……… …… ……孙旭 光 ,云 C 端 ,张 鹏 ,等 ( 3 1 3)
2O1 24 00 201 25 00
缸 内直喷 汽油 机喷 雾 、混合 气形成 和燃 烧过 程 的三维数 值模 拟 …… …… 白云龙 ,王 稀释气 对掺 氢天然气层 流预混燃 烧燃烧 速率 的影 响… ………… ……… … 苗海燕 ,焦 改进 的动力学模 型对 D F热 再生过 程的影 响… ……… ……… ………… 唐君 实 ,宋 P
内燃机燃烧科学与技术

内燃机燃烧科学与技术
内燃机,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其燃烧科学与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内燃机燃烧科学与技术的核心原理,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内燃机燃烧科学与技术概述
内燃机燃烧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涉及热力学、化学、流体动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科学。
它主要研究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燃烧机理、排放控制等问题,以提高内燃机的效率与降低污染物排放。
二、内燃机燃烧过程解析
内燃机的燃烧过程,主要包括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五个阶段。
其中,燃烧阶段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涉及到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点火与火焰传播等问题。
深入理解燃烧机理,有助于优化内燃机性能,提高燃油经济性。
三、内燃机燃烧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自内燃机诞生以来,其燃烧科学与技术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
从早期化油器到现代缸内直喷技术,从传统点燃式发动机到柴油压燃式发动机,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
四、内燃机燃烧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展望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对内燃机燃烧科学与技术的要求也愈发严格。
未来,内燃机将更加注重高效、清洁和低碳发展。
新型燃烧
方式如均质压燃、氢内燃机等将逐步取代传统燃烧方式,实现更低的排放和更高的能效。
同时,智能控制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也将为内燃机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结语
内燃机燃烧科学与技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内燃机将在提高能效、降低排放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国内火灾方向期刊简介

国内火灾方面的相关期刊(按学术水平排名)1、燃烧科学与技术(EI核心期刊)本刊是我国燃烧专业领域的学术性期刊,1995年创刊,经有关部门批准,本刊于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
第二年就被EI、CA等国内外多家著名检索机构收录,在全国和天津市科技期刊评比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及获奖,并在2001年入选全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004年在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成为燃烧行业的知名学术期刊,在国际上影响也不断扩大,2004年己发表111篇论文,其中基金项目资助论文占总数的83%,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率达到98%。
2、工程热物理学报(EI非核心期刊)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
主要刊登工程热力学与动力装置、热机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热物理测量学、热效率装置、综合利用能源、代用燃料等方面的科技论文、研究简报、重要学术动态等。
主要读者对象为工程热物理专业科技人员及相关高校师生。
3、暖通空调(曾经的EI核心期刊)本刊始终以“新颖、实用、准确、精练”为办刊方针,以提高全行业素质、推动全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为宗旨,及时报道国家有关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政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及洁净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先进技术、工程总结、设计经验、设备开发与运行管理以及行业学术活动与设备市场信息。
本刊是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本刊发行对象: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洁净等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科研教学、施工安装、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院校师生、房地产开发商和业主,以及对暖通空调制冷技术感兴趣的各界朋友。
4、火灾科学本刊是中科院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的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刊,宗旨是认识火灾发生和发展的机理,并发展火灾防治技术。
燃烧科学与技术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1] 陈春怀, 周敬恩. 用油淬火的火灾防治[J]. 工业安全与防尘, 2001,27(4):21-24.Chen Chunhuai, Zhou Ginen. Fire prevention for oil quenching[J].Industrial Safety and Dust Control, 2001,27(4):21-24(in Chinese).(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傅维镳, 张永廉, 王清安. 燃烧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Fu Weibiao, Zhang Yonglian, Wang Qinan. Combustion Theory[M].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89(in Chinese).(3)会议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会议名称.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 Butler K, Ohlemiller T J , Literis G T. A progress report on numerical modelling of experimental polymer melt flow behaviour[C]//InternationalInterflam Conference 10th Proceedings. Edinburgh, Scotland, 2004:937-948.(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金杨. 不同热流条件下聚合物的热解动力学研究[D]. 青岛: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2004.Jin Yang. Study on Thermo-Pyrolysis of Polymer Under Different HeatFluxes[D]. Qingdao: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Safety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in Chinese)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序号]编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会.GB/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6)技术报告(文献类型标识:R)[序号]主要责任者.报告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Hansen P A. Fires in Types ,Heat Release and Response of Vehicles [R]. Norway: Norwegian Fire Research Laboratory,1995.(7)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例[1] Kureha K,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Treatment for Stoma-Peripheral Inflammation Diseases [P].US: 5556622,1996-09-17.(8)电子文献(文献类型标识:[EB/OL]等)[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1] OASIS. Universal Description ,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EB/OL].http://www .uddi . org/whitepaper.html,2001-11-14.(9)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Anderson G W. A Burning Rate Model for Charring Materials [Z].NIST-GCR-97-725,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Gaitherburg, 1997.注:(1)参考文献作者在三个以内的,全部列出,多于三位的,只列出前三位,加“等”或“et al".(2)作者的姓名要用“姓前名后”的书写形式,同时将国外人名的缩写点省去。
《燃烧科学与技术》

《燃烧科学与技术》
佚名
【期刊名称】《燃烧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24(30)3
【摘要】《燃烧科学与技术》是教育部主管、天津大学主办的、燃烧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燃烧科学领域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测量技术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学术性论文和综述类文章,报道燃烧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我国燃烧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进我国燃烧科学理论及技术的进步.【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连云港集装箱厂废油漆往哪里去好?——科学燃烧技术缺失的后果及技术突破后相关政策的调整
2.能源科学技术——节能技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进展与应用
3.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提升路径——以《燃烧科学与技术》为例
4.《燃烧科学与技术》编辑委员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6年(第12卷) 总目次

直喷式柴油机起动过程燃烧分析 …………………… …… ……………………………… 苏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压力高频振荡与燃烧噪声的关系 ……………………………… 卫海桥 , 舒歌群 , 韩 睿 , 11 等(3 )
反演的非灰系统当量灰吸收系数的影响因素 ……………………………………………………… 聂宇宏 , 陈海耿(5 ) 15
维普资讯
・
2・
∞ 9 O 1 2 科 4 5 6 7 8 9 O 1 2 3 4 5 6 第 1 ∞ ∞ 与 ∞ 兮 ∞ 兮 2卷 兮 燃 烧 3 学 ∞ 技 术 = : = ∞
牧, 严传 俊 , 郑龙席 , (o 等 9)
第 2期
微细通道 中甲烷 与氧气的预混燃烧 ……………………………… ……… ………………… 王国锋 , 北京 , 皇哉 ( 7 钟 唐 9) 俊, 翁文 国(0 ) 1 1
酥油等温燃烧化学 动力学 研究 ………………………………… …… …… ………………… ……… 秦
柴 油机燃用乳化 油并在进气道喷 乙醇 的节油研究
贴体 坐标 系下喷动床内气 固两相流体动力特性 的数值模 拟 …………… …………… 何玉荣 , 孙巧群 , 陆慧林 , 5 ) 等( 9 气 流温度 脉动对煤 粉颗粒瞬时热解挥发速率 的影 响 ………… ………………………… … 尚 庆 ,张 健 ,周力行 (5 6)
维普资讯
燃 第o cec n eh ooy o ra o u t n Si ea dT c n lg o i n
燃烧科学与技术2008年(第14卷)总目次

20 8 o 0ol
同轴离心式 喷注器火焰特性实验研 究 ………………………………………
2o 8 2 0 oo 2o 8 3 0 00
2 o oo 08 4
1 m钢化玻璃全尺寸火灾实验 …………………………………………………………… 张和平 , 0m 万玉 田, 张庆文, 6 等( ) 车用汽油机过渡工况空燃 比的神经网络 多步预测控制策略 ………………………………… 吴义虎 , 侯志祥 , 宋丹丹 ( 1 1) 低 马赫数射流火焰多维直接数值模 拟 ……………………………………………………… 蒋 活化热氛围中 C : O 体积分数对 喷射起升火焰 自燃及碳烟排放特性的影 响……………… 邓 勇, 邱 榕, 宋崇林 , 1 ) 等(6
20 03 燃烧 福建 无 烟 煤 C B锅 炉 炉 内脱 硫模 型 … … … …… … … … …… … … … …… … … … …… … 何宏 舟 , 良坤 , 亚欣 (4 ) 0 82 F 申 苏 13
20 08 棉秆在流化床中的燃烧特性 ……………………………………………………………… 孙志翱 , 0 82 金保升 , 章名耀 , 17 等(4 ) 200 9 新配方乙二醇单 乙醚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燃烧 和排放的影 响 …………………………… 李 丽梅 , 08 2 郭和军 , 刘圣华, 12 等(5 ) 20 00 柴油 机燃用含甲醇的柴油混合燃料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李方成 , 0 83 宋崇林 , 刘 成 , 17 等(5 )
20 02 温度和气氛对 P H 0 82 A s由从头合成反应生成 P D / s C D F 的作用 …………………………… 尹雪峰 , 李晓东 , 罗建松 , 17 等( 1 )
燃烧学课件

v j p 膨胀 / 压缩功 x j
v i 耗散能 ij x j
v j v i 2 [2Sij ( )ij] 3 x j x j
能量守恒方程(续3)--内能形式
v i v i v j v i v j 1 张量运算 [( )( )] S ij ij x j 2 x j x i x j x i
q rj T ( ) x j x j
能量方程的完整形式
2 d v (e ) dt 2 x j
x j
(
s
Ys D x j
hs )
vi s Fsi s FsiVsi (pijvi ) x j
能量守恒方程(续2)-膨胀功和耗散能
v j v i v j 2 pij pij ( ) ( )ij x j x i 3 x j
多组分有反应流动分子输运定律(续)
• 组分焓和混合物焓都包括物理焓 ( 热焓)和化 学焓。 • 组分生成焓是常数,混合物生成焓是组分浓度 的函数。 • 组分的比热与组分浓度无关,混合物的比热取 决于组分浓度。 • 三种混合物的焓:热焓、热焓十化学焓、滞止 焓 = 热焓十化学焓十动能。
(v j ) S 0 t x j
[ V t x j
d SV 0 dt V
2.2 连续方程
t x j x j
S 0
(v j ) 0
vj x j
d 0 dt
v j (v j ) x j
0, S ij ij
ij ij 0,
ij ij 0,
v j v i ij x j x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科学与技术
燃烧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广泛的学科,涵盖了燃烧过程的
各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实践。
这门学科的研究涉及化学、物理、工程和数学等领域,是一门交叉学科。
燃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燃烧过程的机理和规律,从而为优化燃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等环境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燃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燃烧机理、燃烧动
力学、火焰传播、燃烧过程测量与控制等方面。
其中,燃烧机理研究燃料与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探究燃料颗粒、燃烧产物等结构和性质,以及各种反应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产物的影响。
燃烧动力学则研究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以及此过程受到的外在因素的影响,如燃烧条件、物理场等因素。
火焰传播研究火焰在模型或实际环境中如何传播和变化,以及这个过程的相关机理和性质。
燃烧过程测量与控制则是利用物理和工程学手段对燃烧过程进行测量和控制。
燃烧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燃烧工程、
环境工程、新能源技术、材料加工等。
在燃烧工程中,燃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可以用于改善燃烧设备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同时,燃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也可以应用于环境工程,如处理废气、废水、废固体等。
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燃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可以帮助优化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
此外,燃烧科学与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材料加工,如熔炼、焊接等。
燃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燃料选择、燃烧机理理解、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扩展燃烧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范围和深度,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包括化学、物理、工程、数学等学科的协调运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燃烧过程的机理和规律,从而更加有效地应用燃烧科学与技术的成果解决具体问题,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