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国际关系学理论知识点归纳
学科考研国际关系知识点整理与应用

学科考研国际关系知识点整理与应用一、国际关系概述国际关系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愈发重要。
它主要研究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二、国际关系的理论基础1.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理论强调国家间的权力竞争,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主要参与者。
在现实主义理论中,国家追求自身利益,通过战争、经济制裁等手段来维护国家的权益。
2.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国家间的互惠合作,认为国际社会可以通过民主、自由、多边主义等价值观念来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自由主义理论主张国家通过国际组织、国际法等机制来解决争端。
3.构造主义理论构造主义理论强调观念和制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它认为国际关系不仅由国家间的实力与利益决定,还受到国家的认识和信念、国际制度和规范的影响。
三、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主权原则主权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享有独立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其他国家应尊重并不干涉。
2.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原则之一,指的是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同等地位,不论其大小、实力和制度。
3.互信原则互信原则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原则,指的是国家之间应保持相互信任,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而不是诉诸武力。
4.非干涉原则非干涉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内部事务,尊重其他国家的自主权。
四、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机构与组织1.联合国(United Nations,UN)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合作与发展,并通过会员国共同决策来解决国际争端。
2.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是负责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和贸易争端解决的机构。
其目标是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
3.北约(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北约是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组成的军事联盟,成立于1949年。
学专业考研指南国际关系理论重点概念解析

学专业考研指南国际关系理论重点概念解析在当今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国际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关系理论作为研究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重点解析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以助于考研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一、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国际政治行为的自利性和力量政治。
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政治是一个无法完全避免冲突的竞争性环境,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实力和权力的争夺来决定。
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孔子、梁启超等。
二、自由主义(Liberalism)自由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强调国际合作和共同利益。
自由主义认为国际政治可以通过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建设来实现和平与繁荣。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伍德罗·威尔逊、凯因斯等。
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强调国际关系的社会构建和观念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政治的形成和演变不仅取决于国家的实力和利益,还受到观念、信念和认同等因素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历山大·韦德利等。
四、依赖理论(Dependency Theory)依赖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种非西方的批判性视角,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依赖和不平等。
依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地位。
依赖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安德烈·古尔恩弗兰克等。
五、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研究领域,也是国际关系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战争与和平的研究涉及战争的原因、战争的类型、国际冲突的解决途径等。
在和平保障方面,国际社会通过建立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制定国际法来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六、全球化(Globalization)全球化是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和趋势,指的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和交流。
北京市考研学复习资料国际关系史要点归纳

北京市考研学复习资料国际关系史要点归纳国际关系史是考研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国际关系史的要点是考生备考的关键。
为了方便考生复习,下面将对北京市考研学复习资料中的国际关系史要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代国际关系史古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发展的起点,通过对古代国际关系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要点:1. 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国际关系:重要的城邦制度和帝国扩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与宗教斗争:宗教统治对欧洲国家间的关系产生的影响;3. 近东国际关系:古埃及、古巴比伦等近东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二、近代国际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史中跨过近代时期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的要点:1. 西方近代国际关系的起点: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2.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兴起:国际关系中强国对弱国的控制和剥削;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战争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和世界秩序的重新塑造;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兴起:大国之间的全球霸权竞争和冷战格局的形成。
三、现代国际关系史现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发展到当代的历程,以下是现代国际关系史的要点:1. 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美苏两极对立,东西方阵营的形成;2. 欧洲一体化与欧盟的兴起:欧洲国家通过经济一体化加强合作;3.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国际合作的机制与方式;4. 各种国际关系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不同理论对国际关系的解释和预测。
四、中国国际关系史中国国际关系史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外交历程的总和,以下是中国国际关系史的要点:1. 中华民族与邻国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历史纠葛与现实合作;2. 近代中国与列强的历史: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中国与列强的战争和不平等条约;3. 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建立和发展与各国的平等合作关系;4. 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对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扮演。
考研国际关系学重点领域梳理

考研国际关系学重点领域梳理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世界政治、国际政治关系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学科。
它涵盖广泛的领域,包括国家间的外交政策、国际组织、国际法、安全与冲突等。
在考研国际关系学中,有一些重点领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梳理的。
一、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是国际关系学的核心内容,它研究和解释国际政治行为的原理和规律。
主要的理论流派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构造主义等。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动者,力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自由主义则强调国际制度和合作,主张通过合作与互助来解决国际问题。
构造主义则关注国际关系中的社会建构与认知因素。
二、国际安全与冲突国际安全与冲突是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安全问题愈发突出。
关注国际安全与冲突涉及到国家安全、军事力量与战略、冲突与威胁等多个方面。
此外,追踪国际安全形势和研究冲突解决机制也是国际关系学的重要任务。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际关系中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全球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国际政治经济学探讨国家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全球化等重要议题。
对于了解国际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是研究国际合作与治理机制的领域。
这些组织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研究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际合作与决策的机制,以及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与影响。
五、跨国公司与全球化跨国公司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关系学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跨国公司与全球化可以了解国际商业与贸易的趋势,以及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结起来,考研国际关系学的重点领域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与冲突、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以及跨国公司与全球化。
熟悉并深入了解这些领域的重要概念、理论和事件,对于考研的准备非常关键。
北京市考研学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要点梳理

北京市考研学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要点梳理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学科,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掌握国际关系理论的要点是备战考试的关键。
本文将从理论的分类、主要学派以及相关的重要理论要点等方面进行梳理。
一、理论的分类国际关系理论可以分为经典理论与现代理论两大类。
1. 经典理论:主要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重建主义三个学派。
-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角色,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代表人物有摩尔斯、赫兹利和华尔兹等。
- 自由主义:强调国际合作与互惠关系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制度和规则来维护国际秩序与和谐。
代表人物有凯恩斯、杜威和尼斯比特等。
- 重建主义:强调国际间的正义和公平,并提出改变不平等结构的观点。
代表人物有沃尔夫、鲍威尔和鲍德里亚等。
2. 现代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新现实主义和后现实主义等学派。
-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注重观察和研究国际行为中的制度和规则方面的变化。
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维纳和菲尼亚里兹等。
- 新现实主义: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注重国际制度和结构的作用,并对国家行为进行分析。
代表人物有基尔霍尔姆、凯普、霍比斯等。
- 后现实主义:反对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主张批判性地研究国际关系,关注权力、知识和文化等议题。
代表人物有弗莱明和莱阿内森等。
二、主要学派与要点1. 现实主义- 利益主义:国际关系是建立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国家之间自然存在竞争和冲突。
- 权力政治:国际关系具有权力政治的特征,强国掌握更多的权力和资源。
- 安全困境:国家在追求自身安全时往往会产生安全困境,即通过军备竞赛所带来的不安全感。
2. 自由主义- 合作与互惠:国际关系中各国通过合作与互惠关系来维护国际秩序和和谐。
- 多边主义:国际规则和制度的建立应该是基于多边协商和共识的。
- 全球化与国家主权:自由主义认为全球化并不一定削弱国家主权,而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国际制度来平衡。
国际关系考研知识点归纳

国际关系考研知识点归纳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是指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探讨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
作为一个复杂而广泛的学科领域,国际关系包含了不同的理论、学派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国际关系考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
一、国际关系理论1. 现实主义理论:强调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与权力的作用。
代表理论家有摩尔斯、肯尼斯·沃尔茨等。
2. 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合作、互赖和秩序的重要性。
代表理论家有洛克、伍德罗·威尔逊等。
3. 依赖理论: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地位,批判西方的霸权主义。
代表理论家有安德烈·弗兰克、瓦尔特·罗德尼等。
4. 结构功能主义:研究国际制度和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代表理论家有大卫·米特尔、罗伯特·基奈等。
二、国际关系的主要研究领域1. 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组织等领域。
主要关注问题包括全球化、经济发展与不平等等。
2. 外交关系与外交学:研究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战略,包括外交政策、外交方式等。
3. 军事战略与安全问题:研究国际军事力量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和国际安全合作等问题。
4. 全球治理:研究国际组织及其对全球治理的作用,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三、国际组织与国际法1.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经济合作和社会进步等。
2. 世界贸易组织:负责管理全球贸易规则,促进自由贸易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等。
3. 国际法:包括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规范国家之间的行为和关系。
四、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与热点问题1.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敌对与对抗,后来演变为各种国际冲突和合作。
2. 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3. 恐怖主义与国际安全:国际恐怖主义对国际安全的威胁,以及国际社会的合作应对。
国际关系理论考研复习通用笔记,知识点汇编

第七讲国际关系基本理论之二——世界体系论世界体系理论关注的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身发展以及其处于其中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术界,主要标志是美国社科家沃勒斯坦于1974年出版的《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起源》。
社会现实起源:传统发展理论受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现实的强烈挑战:学术思想起源:熊彼特(资本主义经济的成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波拉尼(自我调节的市场)《大转变: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普雷维什(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体系)《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
分析方法起源:法国年鉴学派:长时间和大范围;康德拉季耶夫:经济周期和百年趋势;卡尔马克思:资本积累。
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观点1单一的世界经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首要特征。
它涉及三个问题:(1)世界体系的起源和形成(2)世界体系的运转机制世界体系一旦建立便围绕着两个二分法运行:一是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二是经济专业化的空间等级,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
其中“不等价交换”和“资本积累”是这个体系运行的动力。
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不等价交换不仅存在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也存在于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间。
A“三个地带”和“不等价交换”核心区半边缘区边缘区B“融入”和“边缘化”(3)世界体系的周期和趋向周期和趋向则是世界体系的时间方面的体系。
A两种周期与霸权国家的周期不同的是世界体系论者关心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周期。
它是比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更长的周期150-300年。
接受了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并将其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分析之中。
他们认同在经济周期存在停滞和扩张的两种相互交替的过程,即康德拉季耶夫的A段和B段,认为在经济周期中一般是停滞B段先于扩张A段,为扩张提供了三个要素:一是停滞为资本集中提供机会;停滞引起的阶级斗争以及由此引起的重新分配会扩大需求;停滞阶段在边缘地区产生了大批低工资工人。
国际关系考研复习通用资料-常考知识点精讲

第八讲国际关系基本理论之三——霸权稳定论霸权稳定论Hegemony Theory一、霸权稳定论出现的背景(一)、现实背景:战后,领导国际体系的美国出现衰退。
(二)、理论背景(理论来源)——霸权理论从理论渊源上讲,以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是对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霸权理论的改造与发展。
当时霸权理论研究有两条主线:一是关于霸权与国际体系的研究;二是关于霸权周期的研究。
1、沃勒斯坦:霸权与国际体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Maurice Wallerstein,)提出了世界体系论,从而引起了人们对“霸权国家”的关注沃勒斯坦通过自15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的兴衰治乱的历史考察,创立了国际体系论。
其理论包括:(1)、国际体系的特点:“有霸则稳、无霸则乱”命题每个历史时期的国际社会都是因霸权国家的存在而得以维持发展。
(2)、历史上国际体系中的三个霸权周期自从资本主义体系问世以来,国际体系中已经出现了三个霸权周期,产生了三个霸权国家,它们分别是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中期的英国、20世纪中期的美国。
所有霸权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周期,这个长周期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霸权的兴起、霸权的获得、霸权的成熟、霸权的衰退。
(3)、称霸的原因:经济优势(4)、霸权周期循环的原因:“中心—半边缘—边缘”理论(5)、霸权周期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2、莫德尔斯:霸权的周期乔治.莫德尔斯基提出了长周期理论(Long Cycle)。
其内容为:(1)、霸权的更迭:霸权国位置的更替的周期基本呈规律性发展,霸权国从产生、发展、强盛到衰退这个周期大约为一个世纪,由此“全球战争”也呈现一定的周期,即“长周期理论”。
(2)、霸权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特点霸权国家必须是靠海的国家;具有内聚力;有开放的社会;经济上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必须具有抵达全球的军事战略和组织能力。
其他国家要么是挑战者,要么是依附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国际关系学理论知识点
归纳
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理论知识点。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理论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对国际关系学理论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供考研学子参考。
一、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国际关系学的一种重要理论流派。
实用主义强调国际关系中的实际利益和权力关系,认为国家行为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注重维护国家安全和追求国家利益。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韦伯、莫尔斯和麦金托什等。
实用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利益至上:实用主义认为国家是以实际利益为中心的,国家行为应围绕维护国家利益展开。
2.权力政治:实用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是由国家之间的力量和利益关系所决定的,权力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
3.理性行动:实用主义强调理性行动的重要性,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决策。
二、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国际关系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流派。
自由主义关注国际
社会中的共同利益和合作,主张国际社会通过各种合作机制解决争端
和冲突。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凯恩斯、杜鲁门和基辛格等。
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共赢:自由主义认为国际社会应通过合作机制解决争端,实
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2.国际组织的重要性:自由主义强调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认为国际组织可以促进合作和交流。
3.多边主义:自由主义主张国际社会应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多边合
作解决问题,避免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对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
主义关注国际关系中的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运动规律。
马
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列宁、毛泽东和托洛茨基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着阶级斗争,资本主
义国家追求自身利益,剥削和压迫弱者。
2.反帝反殖:马克思主义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支持被压
迫国家的解放斗争。
3.国际无产阶级团结: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无产阶级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以上是国际关系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知识点的简要归纳。
在考研复习中,了解并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点对于理解国际关系学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考研学子们通过认真学习和复习,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