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与沉淀反应的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新乡医学院无机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实验 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一、实验目的1.了解同离子效应对电离平衡的影响;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了解其缓冲原理及应用;3.了解盐的水解及其影响因素;4.理解沉淀的生成及溶解的条件;二、实验原理1. 同离子效应:HAcH ++Ac -同离子效应能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从而改变弱电解质溶液的pH 值。

PH 值的变化可借助指示剂变色来确定。

2. 缓冲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强碱或水的稀释而保持溶液pH 基本不变。

3. 盐的水解:Ac -+H 2OHAc +OH - NH 4++H 2O NH 3·H 2O +H + 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主要由盐类的本性决定。

此外还受温度、盐的浓度和酸度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同离子效应,向溶液中加入H +或OH -离子就可以防止它们的水解。

另外,由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加热可促使盐类水解。

4. 沉淀-溶解平衡:AB(s) A +(aq)+B -(aq)利用沉淀的生成可以将有关离子从溶液中除去,但不可能完全除去。

][][][HAc Ac H K a -+⋅=lg •=,Ac HAc HAc a c c pK pH 盐酸c c pK HAc a lg •=,在沉淀平衡中,同样存在同离子效应,若增加A +或B -的浓度,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有沉淀析出。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判断沉淀的生成或溶解,当Q i =sp B A K c c >•+ 时,则有沉淀析出;Q i =sp B A K c c =•+时,溶液达到饱和,但仍无沉淀析出;Q i =sp B A K c c <•+时,溶液未饱和,没有沉淀析出。

如果在溶液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都可以与同一种沉淀剂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的先后次序是根据所需沉淀剂离子浓度的大小而定。

所需沉淀剂离子浓度小的先沉淀出来,所需沉淀剂离子浓度大的后沉淀出来,这种先后沉淀的现象,称为分步沉淀。

沉淀平衡实验报告

沉淀平衡实验报告

沉淀平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的沉淀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物质的溶解度,以深入了解物质物理性质的变化。

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采用的材料为硫酸银、氯化钠、已经煮沸的蒸馏水。

实验步骤:
1.首先,将20毫升的蒸馏水倒入一只10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氯化钠完全溶解在蒸馏水中;
2.再将5毫升的硫酸银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直到溶液充分混合;
3.观察溶液变化,并等待沉淀形成;
4.一旦沉淀形成,用滤纸将上层液体滤掉,并将沉淀留在筛上;
5.将沉淀在筛上连同筛一起置于电子秤上称重,并记录称量数据;
6.用5毫升的蒸馏水将筛上的沉淀冲洗几次,使筛上完全不剩
有硫酸银的痕迹;
7.将剩余的沉淀放入一只烧杯中,并用火燃烧,使沉淀转变为
硫酸银;
8.观察化学反应,并仍将观察数据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的最终结果为,实验数据表明溶液中可出现的硫酸银
最大量为0.0098g/L。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结果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溶液中硫酸银的溶解度相对较小,硫酸银很容易形成沉淀并凝结在一起,这进一步说明了硫酸银的物理性质比较复杂,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其物性行为。

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

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

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一、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目的:1)、通过电解质强弱的比较,巩固PH概念,掌握酸碱指示剂和试纸的用法;2)、了解盐类水解作用及水解平衡移动;3)、了解沉淀的生成与转化,沉淀溶解的各种方法的实验,掌握溶度积规则及沉淀转化所必需条件并掌握离心分离操作。

实验原理:1)、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他们的电离度大小也有不同。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使水溶液呈相应的PH。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离子化和分子化的可逆平衡。

在一平衡体系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促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分子化的方向移动,电离度降低,这种效应为同离子效应。

3)、由弱酸(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组成的缓冲溶液,对外加的少量酸、碱或水都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即加少量的酸、碱水后溶液的酸度基本不变。

4)、盐类的水解使溶液使溶液呈现相应的PH。

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温度升高促使进水解反应的进行,加入酸或碱则使水解收到抑制或促进。

5)、在难溶电解质中,若相应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大于该溶液电解质的溶度积时。

则该难容电解质会以沉淀析出。

反之,难容电解质的沉淀溶解。

二、实验注意事项1)、酚酞为碱性指示剂,甲基橙为酸性指示剂2)、试剂取用时注意操作,三、主要仪器与药品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药品:NaOH(0.1mol/L)、NH3·H2O(0.1mol/L)、HAC(0.1mol/L)、HCl(0.1mol/L)、NaCl(0.1mol/L) Na2S(0.1mol/L)、NaAc(0.1mol/L)四、实验过程及原始数据记录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0.1mol/LNaOH,PH=14;0.1mol/LNH3·H2O,PH=9;;蒸馏水:PH=7;0.1mol/LHAc,PH=3;0.1mol/LHCl.PH=1,按PH从小到大排序:0.1mol/LHCl<0.1mol/LHAc<蒸馏水<0.1mol/LNH3·H2O<0.1mol/LNaOH盐类的水解1)、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溶液PH:NaCl=8;PH =9;NaAc=102)、取少量NaAc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一滴酚酞溶液,溶液颜色变为浅红,加热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及盐类水解原理的理解。

2.了解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溶度积规则。

3.学习快速测量溶液pH的方法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1.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及其移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解离,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例如Hac)存在下列解离平衡:如果在平衡体系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解离平衡向生成弱电解质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2.缓冲溶液弱酸及其盐(如HAc和NaAc)或弱碱及其盐(如NH3·H20和NH4Cl)所组成的溶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外来少量酸或碱起缓冲作用。

即当加入少量的酸、碱或对其稀释时,溶液的pH基本不变,这种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3.盐类的水解强酸强碱盐在水溶液中不水解。

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和弱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都发生水解。

因为组成盐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H+或0H-离子作用,生成弱酸或弱碱,往往使水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根据同离子效应,往溶液中加入H+或0H-可以抑制水解。

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盐类的水解。

4.难溶电解质的多相解离平衡及其移动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与其饱和溶液中的相应离子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以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利用溶度积规则,可以使沉淀溶解或转化。

降低饱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使两种离子浓度的乘积小于其溶度积,沉淀便溶解。

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以根据其K sp的相对大小判断沉淀生成的先后顺序。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将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这种过程叫做沉淀的转化。

沉淀的转化一般是溶度积较大的难溶电解质可以转化为溶度积较小的难溶电解质。

三、试剂0.1mol·L-1的HCl,HAc,NaOH 和NH3·H2O;甲基橙;NH4Ac固体;酚酞;O.1mol·L-1NaAc;0.1mol·L-1的NaCl,NH4Cl,Na2C03,NH4Ac,NaAc,NaH2P04,Na2HP04,Na3P04溶液;固体Fe(N03)3·9H2O;6mol·L-1HNO3溶液;饱和Al2(SO4)3溶液;饱和Na2C03溶液;0.1mol·L-1AgNO3溶液; 0.1mol·L-1K2Cr04溶液;饱和(NH4)2C2O4溶液;0.1 mol·L-1CaCl2溶液;2 mol·L-1HCl溶液;2 mol·L-1HAc。

实验六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

实验六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

4.沉淀平衡与同离子效应



(1) 沉淀平衡 取 0.1mol· L-1Pb(NO3)2 溶液 10 滴,加 0.5mol· L1NH (SCN) 溶液至沉淀完全,振荡试管 .离心分 4 离,在离心液中加 0.1mol· L-1K2CrO4 溶液,振 荡试管,有什么现象?说明在沉淀移去后离心 液中还有Pb2+。 (2) 同离子效应 在 试 管 中 加 1 ml 饱 和 PbI2 溶 液 , 然 后 加 5 滴 0.1mol· L-1KI 溶液,振荡片刻,观察有何现象 产生?为什么?
3.盐类的水解及其影响因素

(1) 盐溶液的pH




(2) 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在试管中加入 0.5mol· L-1NaAc 溶液 1ml 和 1 滴酚酞指示 剂,加热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解释。 (3) 溶液酸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在试管中加米粒大Bi(NO3)3固体,再加少量水,摇 匀后观察现象。然后往试管中加 6mol· L-1HCL 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为止。在用水稀释 又有何变化?解释有关现象在配制Bi(NO3)3溶液是 应该主义什么问题?还能找出类似的盐类吗? (4) 在试管中加入Al2(SO4)3溶液1ml,然后加入 0.5mol· L-1NaHCO3溶液1ml,有何现象?用水解平衡 观点解释,写出反应方程式并说明该反应的实际应用。
(2) 沉淀的溶解
1) 取0.1mol· L-1BaCl2溶液5滴,加饱和草酸铵溶液3滴,此时有白色沉淀生 成,离心分离,弃去溶液,在沉淀上滴加6mol· L-1HCl溶液,有何现象? CaC2O4+ 2HCl==H2C2O4+CaCl2 2) 取0.1mol· L-1AgNO3溶液10滴,加0.1mol· L-1NaCl溶液10滴,离心分离,弃 去溶液,在沉淀上滴加2mol· L-1氨水溶液,有何现象? AgCl+ 2NH3==[Ag(NH3)2]++2Cl3) 取0.1mol· L-1FeCl3溶液5滴,加0.2mol· L-1NaOH溶液5滴,生成Fe(OH)3沉淀; 另取0.1mol· L-1CaCl2溶液5滴,加0.1mol· L-1 Na2CO3溶液5滴,得CaCO3分 别在沉淀上滴加6mol· L-1HCl,观察现象,写出反应式。 4) 在试管中加0.2mol· L-1MgCl2溶液10滴,再滴加2mol· L-1的氨水,观察有何 现象,然后再滴加1mol· L-1 NH4Cl溶液,又有何现象发生? 5) 在有0.1mol· L-1CuSO4溶液5滴的试管中加0.1mol· L-1Na2S溶液5滴,观察有 何现象?然后向试管中滴加6mol· L-1HNO3溶液10滴,并微热之,观察现 象,写出反应式。 3CuS+ 8HNO3==3Cu(NO3)2+3S+2NO+4H2O

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关系

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关系

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关系嗨,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关系,这个话题可是化学界的热门话题哦!我们都知道,化学反应中有很多种平衡状态,而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就是其中两种。

那么,这两种平衡状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我们来了解一下沉淀溶解平衡。

在化学反应中,有些物质会形成固体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在溶液中的浓度是有限的。

当沉淀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会从溶液中析出,形成固体颗粒。

而在这个过程中,溶液中的其他物质会继续发生反应,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这就是沉淀溶解平衡。

那么,什么是电离平衡呢?电离是指分子或原子在溶液中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变成带电离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有些物质会发生电离反应,生成带电离子。

而带电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也是有限的。

当带电离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会相互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这就是电离平衡。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两个平衡状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很多化学反应中,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是同时发生的。

比如说,当我们向一个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时,会发生如下的反应: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HCl + Na2SO4 → NaCl + H2SO4在这个过程中,氢氧化钠和硫酸会先发生沉淀溶解平衡,生成硫酸钠和水。

然后,硫酸钠会与盐酸发生电离反应,生成氯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氯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相互结合,形成稳定的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

所以说,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在很多化学反应中,我们需要同时考虑这两个平衡状态,才能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和预测产物分布。

当然啦,这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哦!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对沉淀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二电离平衡与沉淀反应

实验二电离平衡与沉淀反应
第27页,共27页。
2. 5mL缓冲溶液+1滴1 mol·L-1HCl,测其pH 值。
5mL缓冲溶液+1滴 1mol·L-1NaOH,测其 pH值。 3. 测蒸馏水的pH值;
5mL蒸馏水 +1滴 1mol·L-1HCl,测其pH 值;
5mL蒸馏水 +1滴 1mol·L-1NaOH,测其pH 值
第27页,共27页。
沉淀 生成
AgNO3+NaCl→AgCl CaCl2+(NH4)2C2O4→ CaC2O4 CuSO4+Na2S→CuS
(1)用生成弱电解质的
方法溶解CaC2O4沉淀
(2)生成配离子的方法 沉淀
溶解 AgCl沉淀
溶解
(3)用氧化还原的方法 溶解CuS
CaC2O4+2HCl=CaCl2+ H2C2O4 AgCl+2NH3·H2O= [Ag(NH3)2]Cl+2H2O
1. 8.5mL 1mol·L-1HAc +1.5mL 1mol·L-1 NaAc 组成缓冲溶液,用pH 试纸测其pH值。
pH=4
第27页,共27页。
4.0=4.74+lgVNaAc/VHAc VNaAc+V HAc=10mL 由上述两式得:
VHAc=8.5mL VNaAc=1.5mL
2. 5mL缓冲溶液+1滴
碱性 碱性 酸性
CO32-+H2O
HCO3-+OHNaCl=Na++ClAl3++3H2O Al(OH)3+3H+
PO43- +H2O HPO42- +OH– HPO42- +H2O H2PO4- +OH– H2PO4HPO42- +H+

实验九电离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九电离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六、思考题
1.将10ml 0.2mol/L的NaAc溶液和10ml 0.2mol/L的HCl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是否具有缓 冲能力?将10ml 0.2mol/L的HaAc溶液和10ml 0.1mol/L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是否具有 缓冲能力? 答:前者没有,后者有。 2.沉淀生成的条件是什么?欲使沉淀溶解有哪 几种方法? 答:Q>Ksp。沉淀溶解方法:生成弱电解质; 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
三、有关实验操作 1. 试管
滴加试剂 滴管要垂直,以保 证滴加体积的准确。
试管振荡 拇指和食指拿试管中上部, 试 管略微倾斜, 手腕用力左右振 荡或用中指轻轻敲打试管。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1. 试管中所盛液体量不超 过试管高度的 1 / 3 。 2.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中上 部(离管口 1 / 4 处)。 3. 试管稍微倾斜,先加热 液体的中上部,再慢慢往 下移动加热下部,并不时 地移动或振荡。不要集中 加热某一部分(液体易冲出)。
(2) Mg2+ + 2OH- Mg(OH)2 ↓(白色) 加 HCl 与 OH- 生成水,使以上平衡左移,沉淀 溶解。 加 NH4Cl 后
NH
+H O 2 4 H3O+ + OH-
NH3 + H3O+
2H2O
使生成 Mg(OH)2↓的平衡左移,致使 Mg(OH)2 溶解。
6. 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
2 (1)Cl- 和 CrO 4 但 AgCl 沉淀所 都能和Ag 生成沉淀。 需的 Ag+ 浓度小,Ag2CrO4↓(砖红色)所需的 Ag+ 浓度大, 所以先生成白色 AgCl ,后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 显然,最后得到的沉淀中仍有 AgCl 沉淀。这可以 通过向沉淀混合物中加 HNO3 后 Ag2CrO4 溶解而氯化银 不溶(留下白的沉淀)得以证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离平衡与沉淀反应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电离平衡与沉淀反应
引言:
电离平衡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究电离平衡与沉淀反应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影响电离平衡和沉淀反应。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氯化银(AgCl)固体、稀盐酸(HCl)溶液、稀硝酸(HNO3)溶液、溴化钾(KBr)固体、溴水溶液、乙醇(C2H5OH)
溶液、氢氧化钠(NaOH)溶液、硝酸钠溶液(NaNO3)、玻璃棒、试管、移液管等。

2. 实验步骤:
a. 实验一:电离平衡实验
1) 准备两个试管A和B,各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银固体。

2) 向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

3) 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和混浊度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b. 实验二:沉淀反应实验
1) 准备两个试管C和D,向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化钾
固体。

2) 向试管C中加入溴水溶液,向试管D中加入乙醇溶液。

3) 观察两个试管内是否出现沉淀,并记录观察结果。

c. 实验三:影响沉淀反应的因素
1) 准备两个试管E和F,向试管E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银
固体,向试管F中加入一定量的溴化钾固体。

2) 向试管E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

3) 向试管F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溶液。

4) 观察两个试管内是否出现沉淀,并记录观察结果。

结果与讨论:
1. 实验一的结果显示,向含有氯化银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后,溶液的颜色变为白色,并出现浑浊度增加的现象。

这是因为氯化银在水中电离产生了银离子(Ag+)和氯离子(Cl-),
银离子与盐酸中的氯离子结合形成了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2. 实验二的结果显示,向含有溴化钾固体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溴水溶液和乙醇溶液后,在溴水溶液中出现了橙黄色的溴水溶液,而在乙醇溶液中观察不到明显的颜色变化。

这是因为溴水溶液中的溴离子(Br-)与试管中的溴化钾固体中的钾离子(K+)结合,形成了橙黄色的溴化钾沉淀。

而乙醇溶液中溴离子溶解度较高,无法形成明显的沉淀。

3. 实验三对比了不同试剂对氯化银和溴化钾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向含有氯化银固体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溶液和稀硝酸溶液后,试管中都出现了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这说明无论是盐酸还是硝酸,都能与氯化银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

而向含有溴化钾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后出现沉淀,而加入稀硝酸溶液后溶液没有发生明显的颜色和混浊度变化。

这说明硝酸与溴化钾之间没有产生不溶性沉淀的反应。

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电离平衡与沉淀反应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 电离平衡实验中,用盐酸溶液处理氯化银固体可得到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2. 沉淀反应实验中,溴水溶液与溴化钾固体反应生成橙黄色的溴化钾沉淀,而乙醇溶液中无明显的沉淀生成。

3. 硝酸与溴化钾之间没有产生明显沉淀的反应。

4.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试剂对于不同化合物的沉淀反应具有不同的影响,这可能与试剂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亲和性以及离子的溶解度有关。

本实验通过直观的观察结果验证了电离平衡与沉淀反应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了不同试剂对沉淀反应的影响。

这个实验不仅加深了对电离平衡与沉淀反应的理解,还对进一步研究溶液中离子的行为和化学反应的机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