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一、思路结构类试题1.要求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或结构〕答题思路:这类题的答案绝不是各段落大意的简单累加,而是把文章各层次的层意概括进行组合。

答题程序应该是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格式一般为:第一部分〔先〕写了什么,第二部分〔然后〕写了什么,第三部分〔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描写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要点:因这类题涉及的内容皆在文中,所以考虑它的作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它身处文章中间.第一就要考虑它与前后文之间的结构关系,甚至是全文的各个部分的关联。

一般为承上启下〔或前后呼应,或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作用。

答题思路:“作用〔如:承上启下〕+分析〔它是怎样承上启下的〕〞结构形式,绝不能仅只回答“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一定要有作用分析。

3.开头有什么作用〔“开头为什么要从…写起〞〕答题要点:因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先言其他,再引起文章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它在文章中的位置决定了这类题答题有四个要素:一是与文题是否照应;二是是否能够自然引出下文主体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三是与结尾是否照应;四是与主体内容是否形成反衬。

4.文中某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或在开头,或在中间〕答题要点:有四个要素,一是景物本身的自然环境特征;二是对人物的烘托作用;三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这一点要视情况而定,不要生拉硬扯〕;四是在结构上为下文铺垫。

二、内容要点概括类试题1.全文内容要点概括第一种:概括某些原因答题要点:很多散文,作家都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结尾的“果〞〕从何〔“因〞〕而来?那就是前面的叙事、描写、回忆等等。

说到底,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复句,所以这类题设题要求的跨度一般较大,涉及全文。

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因〞的数量找全.答案各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1
2 • 以上考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 1、理 解
(1)词语含义; (2)句子含义
• 2、分析综合
(3)布局谋篇;(4)归纳内容要点; (5)作者观点态度
• 3、鉴 赏
(6)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 4、评 价
(7)评价文章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开放型)
1
3
五、题型和答题模式
(一)词语理解型 1、常见的命题形式: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词的深刻含义;
(第四部分:写各式各样的电灯,但没了过去灯火下生活的温馨。此部分,意在反衬儿时 生活温馨美好,也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的主题:社会进步了,而一些美好的东西却消失了)
【分析】 指出并解释关键词。本句中只要解释明白我为什么要喃喃自语我 到底迷失了什么两个问题就可以了。从文章中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怅 怅然等词句中可以推知作者的心情及其失去的东西。
标题;文后注释;开头句、结尾句、总领句、总结句、过渡 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修辞句(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 等)、抒情议论句,即体现文章层次、表现文章艺术特色、 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反映作者立场观点的句子。
1
0 (二)如何做题 1.细读题干,准确全面把握题干要求,按要求答 题。特别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忌答非所问。 2.答案往往来自文章,但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提 炼、重组、改写。忌不加分析,机械抄录。 3.要用简洁、准确、直接的阐述性语言。忌啰 嗦,忌感性化,忌用修辞手法。 4.答案要文从字顺,忌出现病句、错别字,忌大 涂大改、卷面不整洁。 5.按顺序做题。
1
9 【方法技巧】理解重要语句含意的方法有:
(1)抓句子的位置,联系上下文。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 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 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 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 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பைடு நூலகம்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 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要点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要点
就该语段分析,有什么就讲什么。不要生搬硬套。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 反问、反复等。
表现手法:视觉听觉嗅觉相结合多角度描写、象征、对比、 托物言志、映衬烘托、欲抑先扬、明贬实褒、想象联想 等。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
语言特点:通俗朴实或生动形象,句式整齐或长短句结合 等等。
(4分)点题:缸与农家相伴日月。(2分) 总领全文:缸见证岁月流年。(2分)
(2)如果是以描写为主的开头,还要考虑是否 有渲染某种氛围、奠定某种情感基调的作用。
风雨中忆萧红P26
①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微微地下 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 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本 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 窑洞里的日子太长。
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的手法(1分),列举生 活细节(1分),抒发了亲人逝去的感伤情怀(1分), 奠定了全文情感的基调(1分)。
2、中间段落 (1)过渡(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2)与前后文对比映衬。 (3)拓展文章思想内涵,深化主题。 P7(3)
3、结尾段落
(1)总结上文;卒章显志;深化主题。
(3)关键词句如果使用比喻、借代修辞手法,则要准 确捕捉到其丰富内涵。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 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的时候, 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 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 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 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 上的崭新一页。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要点
一、段落的作用
总体上,应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 方面思考。

散文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技巧

散文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技巧

散文常考题型及解题方法技巧
题型一:赏析精彩句子
1.从修辞角度(如果修辞手法不止一种,必须写全)
①具体分析修辞(如:把...比作...,把...拟人化等)
②分析表达效果(答题格式为: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对象+特征)
③与作者的情感(对...的喜爱之情)(一定有)和志趣(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联系起来分析
2.从炼字的角度(选择生动形象的动词或贴切的形容词)
①“……”“……”等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对象+特征
②同“修辞角度”③
题型二:最后一段文字在文章当中的作用(我们应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分析)
结构:1.有力的收束全文2.照应前文内容(1、2肯定有)3.首尾呼应4.点明文章题目(3、4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要与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分析)
题型三:文章题目有何作用(有何好处)(为什么以此为题)
1.分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①表层含义:根据故事情节分析题目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②深层含义:根据文章中心分析比喻意、象征意等,往往不是围绕字面含义来叙述,而是要联系文章中心,领悟出标题的深层含义。

2.看是否使用修辞,如果有,找出来,并写上生动形象,新颖含蓄,
言简义丰
3.看题目是否有象征意义,看是否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看是否设置悬念,如果有要写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看是否概括了主要内容,看是否点明了写作对象
★★★无论怎么去分析,一定要分析题目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旨的作用,最后一定要加上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散文阅读题型分析详解

散文阅读题型分析详解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旳散文。此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 物旳同步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旳特 征,按照空间旳变换顺序,利用移步换景旳措施,把观察旳变 化作为全文旳脉络。生动旳景物描绘,不但能够交代背景,渲 染气氛,而且能够烘托人物旳思想感情,更加好旳体现主题。 例如:刘白羽旳《长江三峡》。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 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 是作品中旳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旳论述与倾谈。 这种人称旳作用有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旳距离,便 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旳感情抒发;③ 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旳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 和赞颂、悼念旳文章旳使用。
二、散文选料内容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对乡土文化、农业文明旳思索。如2023年高考全国卷《乡土情结》。 2、对历史人物旳抒写。如2023年高考山东卷《文赤壁》。 3、对老式或历史文化旳思索和感悟。如2023年高考浙江卷《泰山之恩》。 4、对人类生存状态(或人与社会)旳思索和感悟。如2023年高考全国卷一《快乐 旳死亡》。 5、对人与自然关系旳思索和感悟。如《天地有大美》。 6、对人与人关系旳思索。 2023年高考浙江卷《越来越接近精神旳天空》
②营造了一种亲切旳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旳距离。
3、散文标题作用【知识贮备】
①线索作用。 ②突出论述旳对象(人、物) ③点明主题、承载作者情感。 ④象征意味、寓意。 ⑤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 ⑥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爱好)。
例1:(23年高考北京卷)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 旳作用。(4分)
答案:海棠花构成了文章旳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旳乡 愁,升华了作者旳爱国情感。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1.概述1.1 简介在散文阅读中,常见的题型包括主旨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词语理解题、作者态度题和修辞手法题等。

1.2 阅读技巧针对不同题型,有一些应对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2.主旨题2.1 题目特点主旨题要求读者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2.2 解题方法- 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核心内容。

- 其次,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段落,可以找到关键信息。

- 最后,结合文章的语气、观点以及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等,进行推测和判断。

3.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要求读者根据文中具体的细节信息做出判断。

3.2 解题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题目和相关段落,找出需要关注的细节。

- 其次,将题目和段落进行对照,找到相应的细节信息。

- 最后,根据细节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

4.推理判断题4.1 题目特点推理判断题要求读者通过推理和归纳,从文中暗示的信息中做出判断。

4.2 解题方法- 首先,综合考虑文中提供的信息和推理过程,进行推理判断。

- 其次,注意文章中的转折、因果关系和隐含意义等线索信息。

- 最后,根据推理的逻辑和文章的整体意思,选择正确答案。

5.词语理解题词语理解题要求读者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5.2 解题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上下文,了解词语所处的语境。

- 其次,根据语境、词性和词义等特征,推测词语的意思。

- 最后,选择与上下文语境相符的词义作为答案。

6.作者态度题6.1 题目特点作者态度题要求读者根据作者的观点、语气和修辞手法等判断作者的态度。

6.2 解题方法- 首先,分析文章中作者表达观点和态度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等线索。

- 其次,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色彩等,推断作者的态度。

- 最后,根据推断的作者态度,选择正确答案。

7.修辞手法题修辞手法题要求读者根据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使用修辞手法的目的和效果。

7.2 解题方法- 首先,分析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题型梳理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题型梳理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题型梳理本文梳理的散文阅读理解题型如下:1. 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神聚”2.行文思路与构思3.作用类4.含义类5.表达技巧6.语言特色7.概括类8.新问法一、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神聚”【例题】汪曾祺的《泡茶馆》一文具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请加以简析。

形散:①取材自由/内容丰富,既写到联大学子、花生西施、绍兴老板等各色人群,又有对当地民间日常生活、风土习俗的描绘;②打破空间限制,描写的空间地点自由多样,既写到凤翥街的多家茶馆,还写到文林街的茶馆;③运用的表达方式较丰富,有变化,既有记叙,描写,也有议论。

神聚:①主题明确集中。

丰富的内容都是为体现“泡茶馆对联大学子的影响”的主题而服务;②线索清晰,贯穿全文。

以空间的推移为线索,移步换景。

二、行文思路与构思1、概括/梳理行文思路题:“思路”“层次”“过程”【例题】2016年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①开始不知道,不了解,后产生神秘感。

②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

③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

④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例题】2020全国三《记忆里的光》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的经历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①看火车前,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②付诸行动,看火车,夜间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③看火车后,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特别,也感到亲切。

2、线索:(1)概括线索:【例题】2020年新高考1卷《建水记》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简要分析。

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散文阅读题型归纳

散文阅读题型归纳
在概括段意、整合层次的基础上,再高度概括层意,概括出主旨。
6.技巧分析类
(1)设问角度
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表现手法)
运用了什么语言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起了什么作用。或: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修辞手法)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7.标题类
(1)常见题型:为什么取这个标题。
(2)解题思路:
有的散文的文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它对行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贯串文章始终的线索。
问“标题”,答“结构”。首先要联系情节,比如情节的开展就是围绕标题中的某某词进行的;再次要联系中心,说它体现了中心等
(3)答题格式:
一是具体的意思(文中具体的××)
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第二种:围绕标题关键词语进行内容概括。
第三种:文中作者的多种情感概括。多种情感,指的是对不同的人、事、物而表现出的不同的情感,或是对同一人、事、物的前后情感变化。
主旨概括
关注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
抓住文尾的议论、抒情语句。这些语句常常是结尾点题,明确主旨。
根据文章解释或分析某句话的含义,或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主旨句、中心句、景物描写句)
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结构类)
(2)解题思路:从主旨、构思、立意、选材结构等方向作答。
词语含义分析题:
弄清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分析表达作用(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概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聚);(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抒情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

散文不像小说,散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

如秦牧的散文《土地》。

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2、空间转换广。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3、事件牵涉多。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4、表达方式活。

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聚”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聚”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

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培养五种意识】1、整体意识:立足整体,整体感知。

目的:增强理解的清晰度,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

①梳理段意,划出关键词句;②根据段意,确定段间关系;③根据关系,确定文章思路2、审题意识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提示着答题范围,规定着答题角度,提供着答题思路,隐含着答题内容。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3、原文意识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

有这样三种组织答案的方法:摘录: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或某一个词,只要原原本本把它摘出来,按规定写进答案处就可以了。

改编:即找出了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

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化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加工:自己创造,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自己根据原文题干的指令或文章内容,找到启发点和感受点,加以理解概括,进行适度加工。

这种形式特别适合探究型的题目。

4、采点意识根据赋分分条答题原则。

一道题赋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

一般来说,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

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常考题型汇编题型一行文思路分析题【解题思路】形式一:文章以“……”线索,先写……,再写……,最后写……,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形式二:文章按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形式三:文章中间几段构成了排比段,先写……,再写……,最后写……,结构整齐,有一种整饬建筑美。

形式四:文章以空间为顺序,先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这样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及(近)来写……,使文章描写有序,转承有致,颇具立体美。

形式五: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并用上“…”、“…”、“…”等时间标志性的词语,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季羡林《雾》】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案: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接着写“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雾景。

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2020山东《建水记》】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题型二行文构思题【解题思路】行文构思可从这几个方面思考:一、文章的整体构思:1、详略安排:详略、主次。

2、行文顺序:倒叙、插叙、平叙。

3、线索设计:单一线索、明暗线索。

4、特殊结构:回环复沓、形散神聚、点面结合。

5、整体布局:总分模式、层层深入、一波三折、虚实结合、蒙太奇法。

二、文章的局部构思:照应、过渡、剪裁、伏笔(铺垫)悬念、抑扬、衔接、对比(反衬)。

三、构思特点:①线索清晰,文脉突出。

②结构严谨,层层深入。

③选材丰富,现实与回忆交织,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形散神聚。

④手法:对比、照应、伏笔、以小见大等【2021青岛一模《城子的生命力》】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点。

(6分)答案:(1)选择材料方面:文章围绕中心,选材丰富、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有城子的现状与历史,也联想到《地道战》、保家卫国的抗日英雄等,将人、事、物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散而神聚。

(2)超然客公众号组织材料方面:①线索清晰:文章以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为行文线索,贯穿全篇。

②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内容由城子的历史底蕴,写到城子的新时代内涵,再到城子文化内涵对人的精神浸润,彰显城子的生命力,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手法多变:历史与现实交织,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虚实结合等。

★注意★①区分行文思路和构思特点②散文在选材和组材方面的特点和作用:一、选材的特点:1、以小见大,选取日常生活小事或选择普通个体;2、围绕中心选材,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3、多选取评价性或其他特性的材料,增强文章说服力、可读性;4、正侧结合5、选材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或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等。

二、组材方面的特点:1、从时序方面,看看是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方位顺序来写,还是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

2、从详略方面:详略得当,主要内容详写,浓墨重彩的渲染;次要内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3、从结构方面:用总分或分总或并列等方式组织材料。

【例《说起梅花》】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修改之后)答案:①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线来谋篇布局;(明)②“我”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

(暗)③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主旨)题型三线索作用分析题【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线索——“4看”定线索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2020山东卷《建水记》】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答案: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题型四句段作用分析题【解题思路】怎样答句段作用分析:5大常考句段【应从结构(与题目、上下文的关系)+内容(写什么、情感、主旨)】【2020山东《建水记》】本文记建水城时,超然客公众号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题型五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解题思路】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语言回答即可。

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

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2019天津卷《萨里瓦姐姐的春天》】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6分)答案: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

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题型六物象作用分析题【解题思路】【肖复兴《那一排钻天杨》】“钻天杨”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是时代的见证者,见证了小冯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

②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以“小冯”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祖国的飞速发展。

③饱含着作者对小冯的进取精神和祖国发展的热情赞颂。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题型七标题的意蕴【解题思路】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④有的标题有比喻;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李娟《与世隔绝》】如何理解题目“与世隔绝”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与世隔绝”指冬牧场交通、通讯不便,落后于现代文明;②加玛走后,牧场的夜晚变得漫长、宁静、寂寞,似乎与世隔绝。

③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紧密,并未隔绝。

题型八标题的作用标题的主要作用有:①贯穿全文线索。

②交代文章内容或表明写作对象或关联主要事件。

③手法,如象征、比喻、双关等。

④透露情感或奠定情感基调⑤表明文章主旨。

⑥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

……【《庐山听雾》】文章以“庐山听雾”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①设置了悬念。

雾本来是看的,可庐山的雾却可以“听”,文章以“庐山听雾”为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去庐山听雾的过程;③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文章以“庐山听雾”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庐山和聪明绵柔的九江人的赞美之情。

个性类新题型梳理题型一背景意图类【解题思路】一般有两种设问方式:一是从正、反角度探究,解答该类题要求立足自我体验、感悟文本,发表新颖见解;答案侧重回答“我(考生)为什么这样说”,答案模式一般为“观点态度”+“分析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