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基础解读】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高三历史宋明理学知识点

高三历史宋明理学知识点

高三历史宋明理学知识点高三历史宋明理学知识点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潮之一,兴起于宋代,达到高峰于明代。

它融合了儒、道、墨、名、法等诸子百家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宋明理学知识点。

一、性理学说的基本观点宋明理学的核心观点是性理学说,它强调人的性与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在宋明理学中,性是人的根本特征,而理则是宇宙间的普遍原则。

人们通过修养和实践,以达到与天地万物相平衡的境界。

二、理学四大家派宋明理学主要由四个流派组成,分别是程朱理学、陆王理学、王阳明心学和李贽学派。

他们对于性理的理解和实践方法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1. 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最主要流派之一,它由程颢、程颐兄弟以及朱熹等人所创立。

程朱理学注重实践和道德修养,强调“致良知”和“格物致知”,通过实践推行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关系。

2. 陆王理学陆王理学由陆九渊和王船山创立,他们提出人的经验和智慧比追求抽象的理念更为重要。

他们强调实践的角度,将心性引入理学中,认为通过内省和反思实践,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与他人的关系。

3.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是明代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人心的直觉和内在的良知。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践行道德。

他的理论对后来的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4. 李贽学派李贽学派是明清之际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对于理学中的问题提出批判性的看法,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践意义。

李贽学派对于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宋明理学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学术领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还对社会思潮和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社会道德观念的提升宋明理学注重道德修养和实践,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这种观念的提升使得社会道德观念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和情感,对于社会伦理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对政治的影响宋明理学对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明代。

宋明理学知识点总结

宋明理学知识点总结

宋明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理学起源于宋朝,而在明朝达到了鼎盛。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

宋朝的理学先驱周敦颐提出了“心即理”、“理即性”的思想,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重要理论。

而程颢和程颐则进一步深化了理学的理论,发展了朱熹所谓的“理学正统”,形成了“理学新学”和“理学旧学”的两大体系。

而朱熹更是将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面整理了前人的学说,提出了“四书五经”、义理精微、致良知、格物致知等著名理论。

明朝的王阳明更是进一步发展了理学的思想,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等观念,对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理学的核心理论和观念1.心性即理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心性即理”,即认为人的心性与宇宙万物的理是相通的,人们通过自身的心性就可以认识和了解天地万物的规律和道理。

通过对心性的研究和修养,人们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达到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这一理论在理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成为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

2.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理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认识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通过观察外在的事物和现象,人们可以了解事物背后隐藏的规律和本质,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天地间的万物。

格物致知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致良知致良知是理学强调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人们天生就有一种具有良知的本性,只要人们能够恢复和发扬这种天生的良知,就可以达到人格的完善和境界的提升。

致良知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理学对于道德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理学对于人性本质的探索和思考。

4.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理学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认识和行为的统一,要求人们不仅要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有正确的行为,只有认识与行为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格的完善和道德的升华。

三、理学的影响和意义1.哲学思想的推动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推动者。

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精选2篇)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篇1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基础解读】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与宋明理学 知识点整理

与宋明理学 知识点整理

与宋明理学知识点整理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本文将对宋明理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进行整理。

1. 理学的起源
- 宋明理学源自宋朝的理学传统,充分吸收了道家、佛家等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学派。

-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心学”,认为通过修养自身的心性可以达到道德境界。

2. 理学的核心思想
- 人性善恶论: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偏离善的道路。

- 理气二分:理学将宇宙万物分为理和气两个层面,理是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气是万物具体存在的形式。

- 大学中庸:这是理学的经典著作,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德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3.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
- 朱派:由朱熹创立,注重心性修养和儒家经典的研究。

- 程朱理学:由程颢、程颐等人发展,注重对朱熹学说的继承
和扩展。

- 陆九渊理学:由陆九渊主张,主张注重实践和经验。

4. 理学的影响
- 理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士人的主流思想。

- 理学强调儒家经典的研究和实践,对后世的文化传统、社会
伦理观念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以上是对于与宋明理学的一些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宋明理学知识点完整梳理

宋明理学知识点完整梳理
陆王心学于程朱理学日趋僵化之际,而盛于明代中后期。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则于心学日趋式微之际,与事功学派合流而盛于清代。
四.目的
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问题以及外来佛教何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通过吸收佛道二教思想,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④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⑤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
⑥影响: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积极作用。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压制人的自然欲望,有消极作用。
二.产生原因
1.经学的发展瓶颈促使了儒学内部的改革。
2.佛教、道教的冲击。
3.三教合一的思潮。
4.儒家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不完善。
5.理学家们的个人努力,提出复兴理学。
6.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打击。
三.主要学派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
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 ,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 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 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 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等。

高中历史复习之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复习之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理学,在宋代被称为“道学”,它是在传统儒学基础上吸收佛家和道家思想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哲学体系,是自唐朝以来三教融合发展的结果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

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也叫道学或宋学。

一.形成原因:1. 儒家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不完善2.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老之学兴盛3.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3.唐朝韩愈、李敖的儒学复兴运动4.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面对思想界纷繁复杂的情况需要一个新的儒学形态来统一思想界,来适应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需要二. 基本情况1.基本特征: 把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

2. 目的: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通过吸收佛道二教思想,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3.实质:儒学的复兴,儒家的哲学思想。

4.主要特点(1)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思辨性。

(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

5.评价(1)消极: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

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

6.主要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7.成功的途径: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2)致知:从而获得知识三.程朱理学1.周敦颐:吸收道家思想,希望通过《周易》来建构关于万事万物衍生的规律,为“理”生万物提供理论依据,但是过于简略,只是理念。

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宋明理学

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宋明理学

【导语】对于⾼考历史的复习,要认真复习好每⼀个知识点,因为这样对考试的发挥是很有利的。

下⾯是为⼤家收集整理的⾼考历史《宋明理学》的复习知识点,相信这些⽂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1.程朱理学 (1)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兴盛和传播,儒学⾯临严峻的挑战。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宋代儒学发展形成“理学”。

(2)主要⼈物 a.北宋儒学的代表⼈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他们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b.朱熹是南宋理学集⼤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代表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主要思想:认为理先于⽓,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提出存天理,灭⼈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制度辩护。

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正统儒学,影响深远,对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

2.陆王⼼学 (1)南宋的陆九渊把⼼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吾⼼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

(2)明朝的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学的集⼤成者。

他宣扬⼼外⽆物,⼼外⽆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合⼀的学说。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学得到⼴泛传播。

但是,王阳明的知⾏合⼀并不能科学地说明⼈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3.影响 宋明理学的形成,是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进程。

宋明理学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了深远影响。

4.对程朱理学的评价 (1)科学或可取的⼀⾯:具有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崇尚道德;强调⼒⾏。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尊卑等级的观念、重男轻⼥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等,这些都属于封建糟粕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基础解读】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