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中医刮痧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中医刮痧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中医刮痧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一、引言中医刮痧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利用特殊工具对人体皮肤进行刮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和改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刮痧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二、准备工作在进行中医刮痧护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护理的顺利进行。

2.1 准备工具和材料•刮痧板或其他合适的工具•温水和毛巾•舒适的护理床或座椅•防护用品,如手套等2.2 准备护理环境•确保护理室温适宜,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整理护理床或座椅•准备好消毒液和纸巾,以确保工具和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三、护理流程3.1 客户评估在开始刮痧护理之前,对客户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请求明确的症状和问题,了解客户的病史和健康状况2.检查皮肤状况,确保没有明显的炎症、感染或其他损伤3.询问客户是否有任何对刮痧护理存在的禁忌症,如出血倾向、皮肤过敏等3.2 护理准备在开始刮痧护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清洁双手,并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2.为客户提供一块毛巾和一杯温水,以便在护理过程中清洁皮肤3.为客户保留相关隐私,确保护理环境安静和舒适3.3 护理流程步骤1.清洁皮肤:用温水和毛巾帮助客户清洁皮肤,确保皮肤表面干净。

2.涂抹刮痧油:使用适量的刮痧油涂抹于需要护理的部位,帮助减少摩擦和滑动工具的阻力。

3.刮痧手法:使用刮痧板或其他合适的工具,对皮肤进行适度的刮动。

在刮动时要注意下列要点:–符合客户的舒适度:刮动时要根据客户的反应调节刮动的力度和速度,保证客户的舒适度。

–刮动方向:通常情况下,刮痧的方向应与肌肉纹理平行,以减少不适感。

4.刮痧区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病情,刮痧可以进行于背部、胸部、四肢等部位。

在刮痧时要保持手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清洁皮肤:刮痧完毕后,使用温水和毛巾为客户清洁皮肤,去除残留的刮痧油和污物。

6.护理结束:护理完毕后,与客户进行简要交流,告知客户护理的效果和可能的反应。

中医刮痧操作流程书面报告

中医刮痧操作流程书面报告

中医刮痧操作流程书面报告
中医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刮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湿气和毒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中医刮痧
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刮痧前,需要准备好刮痧工具,通常
是用牛角、水牛角或者硬质塑料制成的刮痧板。

此外,还需要准备
一些润滑物,如植物油或者中药药膏,以便刮痧时减少皮肤的刺激。

其次,选择刮痧部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刮
痧部位。

通常刮痧的部位包括背部、颈部、肩部等部位,但需要根
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接着,涂抹润滑物。

在刮痧部位涂抹适量的润滑物,以减少皮
肤的刺激和摩擦,同时也可以增加刮痧的效果。

然后,开始刮痧。

将刮痧板平放在皮肤上,用力刮动,刮的方
向一般是从上往下或者从中心向外刮。

刮痧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
轻或过重,以免损伤皮肤。

最后,刮痧后的护理。

刮痧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红肿、淤血等
情况,这是正常现象。

可以用温水洗净刮痧部位,然后涂抹一些舒
缓皮肤的药膏或者植物油,以促进皮肤的恢复和修复。

总的来说,中医刮痧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疗法,但在进行刮痧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刮痧后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以保证皮肤的健康和恢复。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刮痧疗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最新刮痧疗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刮痧疗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被考核人:考核人:考核日期:得分
注:刮痧顺序第一条线:风府穴-大椎穴(督脉)
第二条线:天柱穴-大杼穴(膀胱经)
第三条线:风池穴-肩井穴(少阳经)
风府穴:在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穴: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平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大杼穴: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刮痧退热的操作方法

刮痧退热的操作方法

刮痧退热的操作方法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刮痧板在特定穴位和经络上进行刮拭,可以起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

对于一些轻度的发热,刮痧可以起到一定的退热作用。

以下是刮痧退热的操作方法:
1. 确定刮痧部位:通常选取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等穴位进行刮痧。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2. 准备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可以使用牛角板或玉石板,润滑剂可以使用红花油或润肤霜等。

3. 调节室温:在进行刮痧前,应将室温调节到适宜的温度,避免患者受凉。

4. 刮痧操作:将润滑剂涂抹在刮痧部位,然后用刮痧板在相应穴位上轻轻刮拭,力度适中,以皮肤出现红色痧痕为度。

每个穴位刮拭时间一般为2-3分钟,每个部位刮拭10-15次。

5. 观察反应:在刮痧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刮痧,并采取相应措施。

6. 注意事项:刮痧只能作为应急措施,对于高热、炎症等病症,应及时就医。

同时,孕妇、儿童、体质虚弱者慎用刮痧。

在刮痧后,应避免受凉、过度劳累,并适当休息。

总之,刮痧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对于一些轻度的发热,可以起到一定的退热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刮痧只能作为应急措施,对于高热、炎症等病症,应及时就医。

同时,在刮痧时也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室温调节和注意事项等事项。

护士刮痧操作流程

护士刮痧操作流程

护士刮痧操作流程
第一步准备好刮痧用具,检查刮痧板边角是否圆润,有裂纹,以免损伤皮肤;
第二步向患者讲述刮痧知识,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第四步涂刮痧介质,宜薄不宜厚;
第五步刮拭,要注意刮痧板的握持方式;
第六步,刮拭后擦干患者皮肤,让患者喝白开水或姜糖水,刮拭后三个小时内不能洗澡;第七步刮痧后半个小痧点会融合成片,24小时到48小时之后,出痧的表面皮肤会有轻微的灼热感属于正常反应;刮痧总的原则是:先头面后手足、先腰背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连续治疗7到10次为一个疗程,间隔10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中医护理操作刮痧操作流程

中医护理操作刮痧操作流程

刮痧的正确步骤为头部、面部、肩背部、胸部、腹部、四肢。

刮痧时力道应由轻到重,单方向用力,与皮肤间的角度为45度,每次20-30分钟,每次间隔1-2周。

1、头部:以百会穴为界,头顶部向前额发际处,头后部向后颈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2、面部:面部出瘀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3、肩背部: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

4、胸部: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由内向外,由左到右,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

5.腹部:先找到肋骨,往肋骨下缘刮到小腹的位置,由上向下,自左向右刮拭。

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患者,应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刮拭。

头部刮痧的操作流程及考核

头部刮痧的操作流程及考核

头部刮痧的操作流程及考核
1. 配好相应的刮痧工具,也可以用手指进行刮痧。

2. 让受痧者坐在椅子上,保持头部舒适的姿势。

3. 用温水或热毛巾擦拭受痧部位,让皮肤变得湿润。

4. 用刮痧工具轻盈地按摩头部,起到刮痧和按摩的双重效果,从头顶开始,向后至颈部,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操作。

5. 注意手法轻柔,避免刮痧强度过大或痧迹过重,引起皮肤疼痛或出血。

6. 刮痧时间为15-20分钟,适当增加或减少时间,根据个人体验确定。

考核:
1. 操作方法是否规范。

2. 刮痧强度是否适中,尤其是不要过强,避免给受痧者带来疼痛。

3. 操作时间是否适宜。

4. 是否注意卫生,避免传播疾病。

5. 是否能够根据受痧者的反应及时调整刮痧强度和速度。

6. 对刮痧的相关知识是否了解清晰,能否解答相关问题。

刮痧工作实施方案

刮痧工作实施方案

刮痧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刮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局部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效果。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刮痧工作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刮痧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刮痧工作实施方案1. 刮痧操作规范(1)确定刮痧部位: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确定刮痧的具体部位,避免对无关部位进行刮痧操作。

(2)准备工作:在进行刮痧操作前,需要做好患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工作,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便确定刮痧的适宜程度。

(3)选择刮痧工具:在刮痧操作中,应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如刮痧板、刮痧油等,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刮痧力度控制:在刮痧操作中,需要控制刮痧的力度,避免造成过度刺激和损伤患者的皮肤。

2. 刮痧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为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选择刮痧部位等。

(2)刮痧准备:准备好刮痧工具和刮痧油,为刮痧操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刮痧操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刮痧操作,注意控制刮痧的力度和频率。

(4)刮痧后处理:刮痧操作完成后,对患者的皮肤进行适当的护理和保护,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 刮痧操作注意事项(1)避免刮痧部位:避免对有破损、感染、皮疹等皮肤病变的部位进行刮痧操作。

(2)避免刮痧时间:避免在患者饱食、醉酒、劳累、情绪不稳定等情况下进行刮痧操作。

(3)避免刮痧频率:避免过于频繁地进行刮痧操作,以免造成皮肤过度刺激和损伤。

4. 刮痧操作后效果评估(1)观察患者反应:在刮痧操作后,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评估刮痧的效果和安全性。

(2)记录刮痧效果:对刮痧操作的效果和患者的反应进行记录,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5. 刮痧操作安全措施(1)操作者安全:刮痧操作时,操作者需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刮痧油溅入眼睛、口鼻等部位。

(2)患者安全:在刮痧操作中,需要做好患者的安全保护工作,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意外伤害和感染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刮痧疗法
1、六部洗手法洗手——核对医嘱-——3床王**,女,中暑——刮痧治疗刮痧部位:尺泽穴、前臂内侧、颈部正中及两侧。

2、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了?我先查一下您的床位卡。

您好,王老师,最近天气比较炎热,您是不是中暑了,医生查房给您开出了刮痧的治疗方法,您以前接触过这项治疗吗,没有,那我简单给您介绍以下。

刮痧治疗就是用边缘钝滑的刮板在您相应穴位的皮肤上进行反复的刮动,使皮下出现痧斑、痧点,以达到逐邪外出,开通腠理的目的,有效的缓解您的中暑症状。

在治疗期间,您的皮肤会有轻微的疼痛和灼热感,在刮痧结束后,您的皮肤会留下紫红色的痧斑、痧点,这是正常的治疗现象。

一般3——5天就能自然消退,您不必担心。

您了解这些以后,能接受这项治疗吗?那由我来为您操作好吗?王老师,您平时皮肤有没有轻轻磕碰就出现淤血瘀斑的现象,那您对精油过敏吗?您对一般的疼痛能够耐受吗?我看一下您刮痧部位的皮肤好吗?您的皮肤无异常,适合做这项操作。

这项治疗大概需要20—30分钟,您要去卫生间吗?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就回来。

病室环境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适合操作。

3、检查用物、六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您好!王老师,请让我先核对一下您的腕带,王老师,我们现在开始治疗,关闭门窗、拉上床幔。

4、检查刮痧板、刮痧板边缘钝滑、无破损。

5、王老师我现在给您选穴,您感觉哪里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请告诉我。

6、我给您铺一下治疗巾,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挠侧端凹陷处。

我先给您试刮两下。

这个力度可以吗?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告诉我,反复刮动20——30次,至皮肤出痧为宜。

不出痧者不强行出痧。

7、王老师,您的皮肤已经出现了紫红色的痧点,同法刮颈部正中和两侧。

8、王老师,您的刮痧治疗做完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您的皮肤出现了红色的痧点,这是正常的治疗反应,您感觉中暑的症状好些了吗?
9、撤治疗巾,王老师,我再核对一下您的腕带。

10、打开窗户,拉开帷幔,最后,我再简单给您说一下刮痧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第一刮痧后您的局部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3小时之内不要洗澡。

第二您要多饮水,有利于毒素的排出。

第三您要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西瓜、绿豆汤等。

11、王老师,您今天配合的非常好,谢谢您。

您还有什么需要吗?那好,呼叫器在您枕边,有事按呼叫器,我也会随时来看您,祝您早日康复!
12、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洗手、摘口罩、记录。

(床号、姓名、年龄、症状、穴位、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