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标准流程

合集下载

琼脂糖凝胶电泳流程

琼脂糖凝胶电泳流程

琼脂糖凝胶电泳流程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DNA、RNA 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技术。

以下是一般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流程:
1. 准备电泳缓冲液: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电泳缓冲液,如TAE (Tris-乙酸-EDTA)或TBE(Tris-硼酸-EDTA)缓冲液。

缓冲液用于维持电泳过程中的酸碱平衡和离子浓度。

2. 制备琼脂糖凝胶:将琼脂糖粉末加入电泳缓冲液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加热溶解,制备琼脂糖凝胶。

通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如0.8%、1%或1.2%等。

3. 制备样本:将待分析的DNA、RNA 或蛋白质样本与适量的电泳缓冲液混合,使其溶解或悬浮。

4. 加载样本:将样本小心地加载到琼脂糖凝胶的孔中,可以使用移液器或微量注射器。

加载时要避免产生气泡。

5. 电泳:将加载好样本的琼脂糖凝胶放入电泳槽中,连接电源,进行电泳。

根据样本的性质和目的,选择适当的电泳条件,如电压、电流和电泳时间。

6. 观察和记录:电泳过程中,DNA、RNA 或蛋白质样本会根据其大小和电荷性质在凝胶中移动。

可以通过染色或荧光染料来观察和记录样本的迁移情况。

7. 分析结果:根据样本在凝胶中的迁移距离和位置,可以判断样本的大小、纯度和数量等信息。

还可以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电泳结果进行拍照或分析。

具体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流程可能会根据实验目的和样本类型有所不同。

在进行实验前,建议仔细阅读相关的实验手册和操作指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制胶

琼脂糖凝胶电泳制胶

琼脂糖凝胶电泳制胶方法
1,制备1%琼脂糖凝胶(大胶用70ml,小胶用50ml):称取0.7 g(0.5 g)琼脂糖置于锥形瓶中,加入70 ml(50ml)1×TAE,瓶口倒扣小烧杯。

微波炉加热煮沸3次至琼脂糖全部融化,摇匀,即成1.0%琼脂糖凝胶液。

2,胶板制备:取电泳槽内的有机玻璃内槽(制胶槽)洗干净,晾干,放入制胶玻璃板。

取透明胶带将玻璃板与内槽两端边缘封好,形成模子。

将内槽置于水平位置,并在固定位置放好梳子,将冷却到65℃左右的琼脂糖凝胶液混匀小心地倒入内槽玻璃板上,使胶液缓慢展开,直到整个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胶层。

3,室温下静置直至凝胶完全凝固,垂直轻拔梳子,取下胶带,将凝胶及内槽放入电泳槽中.添加1×TAE电泳缓冲液至没过胶板为止。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鉴定DNA和RNA分子的实验技术。

它基于DNA和RNA分子在电场中对琼脂糖凝胶的移动速率的差异来进行分离。

以下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的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1.准备琼脂糖凝胶:-准备琼脂糖溶液:按照规定比例在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琼脂糖并混匀。

-加热琼脂糖溶液:将琼脂糖溶液加热至完全溶解,通常在微波炉或水浴中进行。

-倒入模具:在凝胶电泳槽中设置模具,倒入热琼脂糖溶液并待其凝固。

2.准备样品:-提取DNA或RNA: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从待测样品中提取所需的DNA 或RNA。

-混合DNA或RNA与加载缓冲液:将提取的DNA或RNA与适量的加载缓冲液混合,以增加样品密度并提供电泳所需的离子浓度。

3.加载样品:-打开模具和样品孔:在琼脂糖凝胶上方打开模具,使用注射器或微量吸管在样品孔中加入适量的样品。

-加载DNA或RNA标记物:如果需要对DNA或RNA进行标记,则需要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荧光标记物,并在加载完样品后用紫外灯进行可视化检测。

4.进行电泳:-连接电极:将电泳槽连接到电源,将阳极和阴极电极分别插入缓冲液中的两端。

-调节电流:将所需电流值设置在电源上,并进行预运行电流以使电流通过样品和凝胶。

-进行电泳:打开电源,开始电泳过程,直到样品达到适当的分离位置。

5.可视化与分析结果:-停止电泳:当DNA或RNA样品达到预期位置时,关闭电源并断开电极。

-可视化:用染料(如乙溴橙)染色凝胶电泳的凝胶,或使用紫外灯照射凝胶以可视化DNA或RNA标记物的荧光。

-分析结果:使用图像捕捉设备(如凝胶图像系统)记录凝胶的图像,并根据DNA或RNA标记物的迁移距离和大小进行结果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考操作流程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考操作流程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考操作流程
准备工具:用蒸馏水将制胶工具洗干净,准备好制胶平板,用琼脂将模具边缘封闭,架好梳子。

配制琼脂糖凝胶:根据要分离的样品(DNA)大小配制合适浓度的琼脂糖凝胶。

将一定量的琼脂糖干粉加入到合适体积的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电泳缓冲液(30ml左右TAE)。

融化琼脂糖:将琼脂糖放入到微波炉内加热融化,冷却片刻(不烫手即可)。

浇灌凝胶:融化后的琼脂溶液摇晃混匀,倒入电泳槽中,等其凝固。

凝固凝胶:室温下凝固30-40min左右,小心的拔出梳子,取出凝固好的凝胶放入电泳槽内,准备上样。

加入电泳缓冲液:在电泳槽中倒入电泳缓冲液(TAE);没过胶面1mm左右,去除胶孔内的气泡。

上样:将DNA样品和对应体积的上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和染料混合,用抢混匀后加入到凝胶孔内。

电泳:上样结束,接通电源,红色正极,黑色负极,DNA样品有负极往正极运动,加样孔侧为负,,40-50v电压,电压30敏左右即可(<40min)。

观察结果:电压结束,关闭电源,凝胶成像仪上观察电压位置并比对marker 判断大小。

琼脂糖凝胶电泳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步骤实验前准备及注意事项:将所要用到的制胶锥形瓶、胶槽、梳齿等物品清理干净,如有残胶,需将残胶尽量去除。

注意:所有用来跑核酸胶的物品,只要接触过核酸染料,一定要专门放置,专物专用,不要再将污染过的物品随意放置,以免污染其他物品。

接触过核酸染料的手套不要再碰非污染区的物品。

制胶和拿取核酸胶时佩戴一次性PE手套,再操作其他地方时将一次性手套丢弃。

实验步骤:1.按每100ml 1×TAE/TBE缓冲液中加入1g琼脂糖(1%的胶,根据核酸大小选择制胶的浓度,一般情况用1%-2%的胶)的比例,称取琼脂糖,加入专门制琼脂糖凝胶的250ml-500ml的锥形瓶中。

2.按比例量取适量的1×TAE/TBE缓冲液,加入到锥形瓶中的琼脂糖一起,适当摇晃锥形瓶初步混匀。

3.将混合液放入微波炉中,用中高火加热,加热总时间可根据制胶总量调整,一般40ml左右的胶量加热90s左右。

如果制胶量大,记得每加热1min左右将瓶从微波炉中取出,轻轻晃匀后,再继续加热,以免局部过热导致胶溢出。

注意:取出加热后的瓶时,记得垫上纸,防止烫手!4.待胶加热好,完全溶解后,稍晾凉至45-55℃左右(以基本不太烫手为宜)按照1:10000的比例加入核酸染料(如100ml胶加10ul染料),迅速摇匀。

5.将胶槽和梳齿准备好,梳齿可以预先插好,将上一步摇匀的胶倒入胶槽中,一般厚度以60mm左右为宜,具体要根据梳齿的厚度以及样品量来定。

6.待胶变白,基本表示胶已凝好,此时可以将梳齿拔出,一定要竖着往上拔梳齿,不要摇晃,以免样品孔被破坏。

7.在电泳槽中倒入1×TAE/TBE缓冲液,将制好的胶放入缓冲液,以缓冲液没过样品孔为宜。

8.点样:根据样品孔的大小决定上样量,每一排样品孔至少有一个孔用来点DNA Marker。

(上样前确定每个样品和Marker里都已经加了Loading buffer,Loading buffer 的终浓度为1×)9.确定样品孔的方向,核酸带负电,样品孔要在负极,通电后在胶孔中向正极移动。

琼脂糖凝胶电泳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一、步骤:1、制胶(1%):将加入30ml 1×TAE缓冲液和0.6g琼脂糖的三角瓶在微波炉加热至沸腾,摇匀至无颗粒。

2、倒胶:先插梳子,再倒胶。

胶冷却至60℃左右(不烫手)加染料后(胶-GelRed:1ml-1ul或30ml胶+3ulGelRed)缓缓倒入电泳槽(先胶布封口,放好梳子),待胶凝固后取出梳子。

3、加样:1µl RNA + 2µl loading buffer混匀。

(点样孔置负极端即黑对黑,红对红)。

4、电泳:稳压条件下120V电泳,待溴酚蓝移动至接近胶前沿(约1cm)时停止电泳(约25min)。

5、观察结果:紫外分析仪上254nm观察,DNA存在处显亮绿色荧光条带,观察酶切后与未酶切质粒的DNA带位置,拍照。

二、注意事项:1、凝胶制备过程中,溶解的凝胶应及时倒入板中,避免倒入前凝固结块。

倒入板中的凝胶应避免出现气泡,影响电泳结果。

2、巨大的DNA链用普通电泳可能跑不出胶孔导致缺带。

高浓度的胶可能使分子大小相近的DNA带不易分辨,造成条带缺失现象。

3、电泳缓冲液多次使用后,离子强度降低,pH值上升,缓冲性能下降,可能使DNA电泳产生条带模糊和不规则的DNA带迁移的现象。

4、如果电泳时电压和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出现条带模糊和不规则的DNA带迁移的现象。

特别是电压太大可能导致小片段跑出胶而出现缺带现象。

5、变性的DNA样品可能导致条带模糊和缺失,也可能出现不规则的DNA条带迁移。

在上样前不要对DNA样品加热,用20mM NaCl缓冲液稀释可以防止DNA变性。

6、太多的DNA上样量可能导致DNA带型模糊,而太小的DNA上样量则导致带信号弱甚至缺失。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和核酸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具体操作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实验技术。

材料准备1.琼脂糖凝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琼脂糖凝胶,通常有0.8%、1%和1.5%等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可供选择。

2.海藻酸缓冲液:配制1×TAE缓冲液,将适量的氨基乙酸和琼脂糖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调整pH值至7.5。

样品制备1.样品处理:将待分析的蛋白质或核酸样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处理,例如进行裂解、消化等。

2.加载缓冲液:将样品与适量的样品加载缓冲液混合均匀,通常加载缓冲液中含有甘氨酸、溴酚蓝等成分,有利于负载样品。

凝胶制备1.琼脂糖溶液的制备:将适量的琼脂糖粉末加入到海藻酸缓冲液中,用力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2.加入染色剂:在溶解的琼脂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染色剂,如溴酚蓝,以便观察凝胶的迁移情况和样品带。

3.准备载玻片:在凝胶电泳槽的两侧放置两块玻璃板,用胶条固定,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凝胶槽。

4.倒制凝胶:将制备好的琼脂糖溶液倒入凝胶槽中,并用打孔器在凝胶上打孔,用来加载样品。

电泳过程1.样品加载:将经过处理的样品加载到凝胶孔洞中,注意不要溢出或漏掉。

2.正常电泳:将凝胶槽放入电泳槽中,使凝胶完全浸泡在TAE缓冲液中,注意缓冲液的量要覆盖凝胶槽。

3.开启电源:将凝胶槽连接到电源上,并设定合适的电流和电压,开始电泳过程。

4.电泳时间:根据实验需要设定合适的电泳时间,通常为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5.关闭电源:在电泳结束后,关闭电源,取出凝胶槽。

凝胶染色和成像1.染色凝胶:将电泳结束的凝胶浸泡在适量的染色液中,常用的染色剂有共染剂、Coomassie蓝等。

2.染色时间:根据染色剂的要求和实验需要,将凝胶浸泡在染色液中一定时间,以达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3.洗涤凝胶:将染色液倒掉,用去离子水洗涤凝胶,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4.成像和分析:将凝胶放入凝胶成像系统中进行成像,根据需要可进行图像分析和数据提取。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如下:1. 制备1%琼脂糖凝胶(大胶用70ml,小胶用50ml):称取0.7 g(0.5 g)琼脂糖置于锥形瓶中,加入70 ml(50ml)1×TAE,瓶口倒扣小烧杯.微波炉加热煮沸3次至琼脂糖全部融化,摇匀,即成1.0%琼脂糖凝胶液.2. 胶板制备:取电泳槽内的有机玻璃内槽(制胶槽)洗干净,晾干,放入制胶玻璃板.取透明胶带将玻璃板与内槽两端边缘封好,形成模子.将内槽置于水平位置,并在固定位置放好梳子.将冷却到65?左右的琼脂糖凝胶液混匀小心地倒入内槽玻璃板上,使胶液缓慢展开,直到整个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胶层.室温下静置直至凝胶完全凝固,垂直轻拔梳子,取下胶带,将凝胶及内槽放入电泳槽中.添加1×TAE电泳缓冲液至没过胶板为止 .3. 加样:在点样板或parafilm上混合DNA样品和上样缓冲液,上样缓冲液的最终稀释倍数应不小于1X.用10 ul微量移液器分别将样品加入胶板的样品小槽内,每加完一个样品,应更换一个加样头,以防污染,加样时勿碰坏样品孔周围的凝胶面.(注意:加样前要先记下加样的顺序).4. 电泳:加样后的凝胶板立即通电进行电泳,电压60-100V,样品由负极(黑色)向正极(红色)方向移动.电压升高,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降低.当溴酚蓝移动到距离胶板下沿约1cm处时,停止电泳.(5)电泳完毕后,取出凝胶,用含有0.5 ug/ml的溴化乙锭1×TAE溶液染色约20 min,再用清水漂洗10 min.(6)观察照相:在紫外灯下观察,DNA存在则显示出红色荧光条带,采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保存实验原理闭合环状质粒、线性质粒和开环质粒DNA由于构形不同,在加溴化乙锭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不同的迁移率,因而在紫外灯下观察,能区别闭合环状质粒DNA(cccDNA)、线性质粒DNA(L-DNA)和开环质粒DNA(ocDNA)。

实验材料和试剂(一)实验样品质粒pUC118(二)试剂1(l DNA/HindIII分子量标准2(溴酚蓝指示剂点样缓冲液0.2% 溴酚蓝50% 蔗糖3(1mg/ml溴化乙锭溶液4(电泳缓冲液(TAE)40 mmol/L Tris-乙酸1 mol/L EDTA(配制方法:24.2克Tris碱,5.71ml冰乙酸,10ml 0.5mol/L EDTA(pH8.0),定容至5000ml)5(0.7% 琼脂糖凝胶(配制方法:称取琼脂糖0.35克,加入50ml TAE电泳缓冲液)(三)仪器微量移液器电泳仪水平电泳槽透射紫外观察仪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水平式电泳槽,调节电泳槽平面至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标准流程
一、实验目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常用的检测核酸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快速等优点。

本铜人阵学习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使用技术,此关为能力考核,通关成功后,代表具备操作琼脂糖电泳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常用的用于分离、鉴定DNA、RNA分子混合物的方法,这种电泳方法以琼脂凝胶作为支持物,利用DNA分子在泳动时的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DNA分子在高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带负电,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即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与其相对分子量成反比。

不同构型的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不同。

如环形DNA分子样品,其中有三种构型的分子: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分子(cccDNA)、开环分子(ocDNA)、和线形DNA分子(IDNA)。

这三种不同构型分子进行电泳时的迁移速度大小顺序为:cccDNA>IDNA>ocDNA
影响核酸分子泳动率的因素主要还是:1、DNA分子大小;2、琼脂糖浓度;3、DNA构想;
4、所用的电压;
5、琼脂糖种类;
6、电泳缓冲液
核酸电泳中常用的染色剂是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B)。

溴化乙锭是一种扁平分子,可以嵌入核酸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

在紫外线照射BE-DNA复合物时,出现不同的效应。

254nm的紫外线照射时,灵敏度最高,但对DNA损伤严重;360nm紫外线照射时,虽然灵敏度较低,但对DNA损伤小,所以适合对DNA样品的观察和回收等操作。

300nm紫外线照射的灵敏度较高,且对DNA损伤不是很大,所以也比较适用。

三、材料、试剂及器具1、材料
不同大小的基因组片段
2、试剂Hind III digest DNA Marker(分子量标准)(TaKaRa);D2000(TianGen);BIOWESTAGAROSE(西班牙琼脂糖);加样缓冲液(6x):溴酚黄;电泳缓冲液(1×TAE);溴化乙锭(EB);
3、仪器及器具(1)移液器、吸头、锥形瓶(2)电泳系统:电泳仪、水平电泳槽、托盘、胶托、梳子等。

(3)紫外透射仪、微波炉、电子天平四、操作步骤 1.器具清洗:首先将配胶、电泳、染胶所需要的器具清洗干净,包括托盘、胶托、梳子、电泳槽、染胶盘(EB污染,需独立清洗)。

清洗流程为:先用自来水冲洗三次,然后用纯水冲洗三次,最后用纸巾或医用纱布擦干。

若需对电泳产物进行胶回收,则还需用75%酒精对器具进行消毒。

2.配胶:根据基因组片段大小,配置相应浓度的琼脂糖凝胶。

首先将锥形瓶洗干净并加入少量纯水煮沸,然后量取一定量的电泳缓冲液(1×TAE)至锥形瓶中,再称取相应量的BIOWESTAGAROSE(西班牙琼脂糖)倒入锥形瓶中,摇匀并用锡纸封口,最后放入微波炉煮,煮胶的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应适当摇匀,防止爆沸。

煮好的凝胶需无气泡、色泽均匀。

将煮好的凝胶放入65℃的水浴锅中,待凝胶冷却至65℃时,及时将凝胶倒入装好的干净模具中。

待凝胶完全凝固后,将凝胶小心转移至4℃冰箱,冷冻30min,然后拔梳子。

此时,凝胶需平整、不漏孔,可以用于电泳检测。

3.电泳准备:先将干净的电泳槽排放整齐并做好标记,然后把凝胶连同胶托一起放入电泳槽正中央,胶孔的方向朝向负极(注意:①放凝胶前,需将胶托底部的凝胶抹干净,防止胶托在电泳槽中滑动;②此时,可顺便观察凝胶是否漏孔),再往电泳槽中倒入一定量的电泳缓冲液(1×TAE)至刚好将凝胶淹没。

(注意保持桌面卫生,防止缓冲液洒到桌面) 4.验孔:用2ul 6×溴酚黄加入到每一个胶孔中,检测凝胶胶孔是否漏孔。

若不漏孔,则可在凝胶孔底部看到一条黄色条带;若漏孔,则看不到条带。

(注意:验孔完毕之后,需将凝胶固定在电泳槽中央) 5.
上样:将样品、6×溴酚黄按3:1的比例混匀,轻甩后按照规定的顺序上样,上样顺序应与电泳槽上的标记一致,最后点上一定量的Ladder。

(注意:①上样时必须确保上样顺序正确无误,样品间不混淆,点样后的空管子先放在电泳槽旁边,用于核查;②点样时不戳孔、不外漏、不溢出;③点样时需小心枪头不要碰到凝胶,以免凝胶挪动,若凝胶已经挪动,需等样品完全沉到底部后,再固定凝胶) 6.电泳:确认已经正确上样后,双手盖上电泳槽盖,接通电泳仪和电泳槽(注意:确认电极正确连接),设置电泳参数:电压:120V,电流:400mA,时间:30min;注意确认电极、电泳参数完全正确之后,最后按star 键开始电泳。

7.染胶:电泳结束之后,带上PE手套,小心滑出凝胶,把凝胶转移到干净的PE手套上(注意:PE手套上应做好标记,确保样品、电泳槽、PE手套的标记是一致),小心地将凝胶放入相应标记的EB染胶盘中,盖上盖子染30min。

其中,染胶盘放在EB暗房中,EB染液的配方为:100ml 1×TAE + 5ul EB燃料。

(注意:①配制EB染液和染胶时需戴上乳胶手套、PE 手套,必要时可戴上口罩,染胶时动作要轻,防止溅起EB染液;②注意区分EB污染区与非污染区,防止EB污染区向非污染区扩散)8.凝胶成像:带上PE手套,将凝胶从染胶盘中捞出,放在染胶时的那个PE手套上(注意:捞胶时需小心防止凝胶断裂、滑落,尽量把多余的EB染液甩干),将凝胶放入凝胶成像系统中,按照“Tanon凝胶成像系统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拍照。

(注意:拍照时需严格区分EB污染区与非污染区,防止EB污染区污染电脑、键盘及鼠标),最后保存胶图信息至规定的文件夹内,命名规则为:日期+姓名+工号+部门+电泳铜人阵考核。

五、注意事项1、电泳中使用的溴化乙锭(EB)为中度毒性、强致癌性物质,务必小心,勿沾染于衣物、皮肤、眼睛、口鼻等。

所有操作均只能在专门的EB暗房中操作,操作时戴上乳胶手套,必要时戴上PE手套和口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