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鉴定DNA和RNA分子的实验技术。
它基于DNA和RNA分子在电场中对琼脂糖凝胶的移动速率的差异来进行分离。
以下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的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1.准备琼脂糖凝胶:-准备琼脂糖溶液:按照规定比例在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琼脂糖并混匀。
-加热琼脂糖溶液:将琼脂糖溶液加热至完全溶解,通常在微波炉或水浴中进行。
-倒入模具:在凝胶电泳槽中设置模具,倒入热琼脂糖溶液并待其凝固。
2.准备样品:-提取DNA或RNA: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从待测样品中提取所需的DNA 或RNA。
-混合DNA或RNA与加载缓冲液:将提取的DNA或RNA与适量的加载缓冲液混合,以增加样品密度并提供电泳所需的离子浓度。
3.加载样品:-打开模具和样品孔:在琼脂糖凝胶上方打开模具,使用注射器或微量吸管在样品孔中加入适量的样品。
-加载DNA或RNA标记物:如果需要对DNA或RNA进行标记,则需要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荧光标记物,并在加载完样品后用紫外灯进行可视化检测。
4.进行电泳:-连接电极:将电泳槽连接到电源,将阳极和阴极电极分别插入缓冲液中的两端。
-调节电流:将所需电流值设置在电源上,并进行预运行电流以使电流通过样品和凝胶。
-进行电泳:打开电源,开始电泳过程,直到样品达到适当的分离位置。
5.可视化与分析结果:-停止电泳:当DNA或RNA样品达到预期位置时,关闭电源并断开电极。
-可视化:用染料(如乙溴橙)染色凝胶电泳的凝胶,或使用紫外灯照射凝胶以可视化DNA或RNA标记物的荧光。
-分析结果:使用图像捕捉设备(如凝胶图像系统)记录凝胶的图像,并根据DNA或RNA标记物的迁移距离和大小进行结果分析。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

取出凝胶,放在含有溴化乙锭的染色液中染色30min,即可在254nm的紫外灯下观察,有橙红色荧光条带的位置,即为DNA条带,或在紫外灯下照相记录电泳图谱。溴化乙锭是致癌剂,操作时要小心,必须戴手套。
附:
⑴5×TBE(tris-硼酸及EDTA)缓冲液的配制(1000ml):
Tris 54g,硼酸,LEDTA20ml,将pH调到,定容至1000ml,4℃冰箱保存,用时稀释10倍。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琼脂糖电泳法鉴定DNA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于分离、鉴定和提纯DNA片段的标准方法。琼脂糖是从琼脂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具亲水性,但不带电荷,是一种很好的电泳支持物。DNA在碱性条件下(的缓冲液)带负电荷,在电场中通过凝胶介质向正极移动,不同DNA分子片段由于分子和构型不同,在电场中的泳动速率液不同。溴化乙锭(EB)可嵌入DNA分子碱基对间形成荧光络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分出不同的区带,达到分离、鉴定分子量,筛选重组子的目的。
2、琼脂糖凝胶的制备
称取琼脂糖溶解在电泳缓冲液中,(按的琼脂糖含量,1-25kb大小的DNA用1%的凝胶,20-100kb的DNA用%的凝胶,200-2000bp的DNA用%的凝胶)置微波炉或沸水浴中加热至完全溶化(不要加热至沸腾),取出摇匀。
3、灌胶
将冷却到60℃的琼脂糖溶液轻轻倒入电泳槽水平板上。
称取,,先用800ml双蒸水,加热搅拌溶解后,再用盐酸调pH至(大约加入盐酸20ml),然后定容至1000ml。
⑸100倍电泳缓冲液的配制:
4mol/LTris-HCl(pH8..0),2mol/L醋酸钠,200mmol/LEDTA称取,无水乙酸钠,,先用400ml双蒸水加热搅拌溶解后,再用冰乙酸调pH至(大约加入冰乙酸50ml),然后定容至500ml。用时稀释100倍。
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操作流程及步骤:
医大所学与医学院教受有所不同,以医大步骤作为整理。
1.配置电泳液:990ml水+10ml TAE。
2.根据基因组片段大小,配置相应浓度的琼脂糖凝胶。
0.9g琼脂糖+60ml 电泳液加
入带盖的广口瓶中。
3.配好胶放入微波炉中3min30s.。
取出最好凉至65℃,加入EB或者EB替代物。
4.取电泳槽内的有机玻璃内槽洗干净,晾干,放入制胶玻璃板形成模子。
将内槽置
于水平位置,并在固定位置放好梳子。
将琼脂糖凝胶液小心地倒入内槽玻璃板上,
使胶液缓慢展开,直到整个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胶层。
室温下静置直至凝胶完全
凝固
5.垂直轻拔梳子,将凝胶及内槽放入电泳槽中,电泳缓冲液至没过胶板为止。
6.第一和最后一孔上maker,按照样品顺序依次上样10ul/孔,倒数第二孔加水对照,
倒数第三孔加公司提供阳性对照物[1]。
7.盖好盖子,插上变压器,打开开关,开始电泳。
8.电泳时间15-20min。
9.当跑到第二个虚线处停止。
10.扫膜看条带分析结果[2]。
心得体会及注意事项:
1、上样同蛋白电泳上样,持枪入孔可以用左手辅助持枪,防止手抖。
手
持稳、看清楚、慢入孔、全推出。
2、合格膜应加水孔没有条带,阳性参照必须出现条带,样品组,只出
下面一条带为纯合鼠,出两条带为杂合鼠,只出上面一条带为纯野生型。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原理]电泳是现在用于分离和纯化DNA片段的最常用技术。
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支持介质----“胶”并把它置于静电场中。
则DNA分子将向阳极移动,这是因为DNA分子沿其双螺旋骨架两侧带有含负电荷的磷酸根残基。
当DNA长度增加时,来自电场的驱动力和来自凝胶的阻力之间的比率就会降低,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
因而就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来使其分离。
该过程通过把示踪染料(Purple Loading Dye)或分子量标准参照物(Ladder)和样品(DNA&RNA)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
分子量标准参照物也可以提供一个用于确定DNA片段大小的标准。
琼脂糖凝胶适用于分离大小在0.2-50Kb范围内的DNA片段。
[实验用品]1.琼脂糖 1.0%1.0g琼脂糖+100ml电泳缓冲液(TAE),微波炉中火30秒至沸腾,熔化的琼脂物冷却至60℃时可加入10mg/ml溴化乙锭10μl,充分混匀,将温热的凝胶倒入已置好梳子(鉴定胶用细密点的梳子;回收胶用粗稀的梳子)的胶膜中在室温下放置30-45min后现进行电泳。
1.5%:琼脂糖1.5g。
2.电泳缓冲液50×TAE Tris 乙酸 Tris 242g 终2 mol/L乙酸57.1ml 终1mol/L0.5M EDTA200ml pH8.0 终100mmol/LdH2O 补足至1000ml使用时稀释1×TAE。
5×TBE Tris 硼酸 Tris 54g 终445mmol/L硼酸27.5g 终445mmol/L0.5M EDTA20ml pH8.0 终10mmol/LdH2O 补足至1000ml使用时稀释10倍成0.5倍如50ml贮存液+450ml水→500ml工作液。
[实验内容与方法]1.移取适量的琼脂糖(如制备1%的琼脂糖胶液就移1g的琼脂糖溶于100ml TAE缓冲液中)微波炉加热使其溶于TAE缓冲液中。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一,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和纯化DNA 片段的常用技术.把DNA样品加入到一块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支持介质(琼脂糖凝胶)的样品孔中,并置于静电场上.由于DNA分子的双螺旋骨架两侧带有含负电荷的磷酸根残基,因此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DNA片段泳动速度不一样,因而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来使其分离.凝胶电泳不仅可分离不同分子质量的DNA, 也可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构型不同的DNA分子.在电泳过程中可以通过示踪染料或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参照物和样品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参照物相对可以提供一个用于确定DNA片段大小的标准.在凝胶中加入少量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B),其分子可插入DNA的碱基之间,形成一种络合物,在254~365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呈桔红色荧光,因此也可对分离的DNA进行检测.一般琼脂糖凝胶电泳适用于大小在0.2kb~50kb范围内的DNA 片段.本实验介绍琼脂糖凝胶的制备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在DNA片段分离中的应用方法.琼脂糖凝胶浓度(%)线状DNA分子分离范围(kb)0.3 5--600.6 1--200.9 0.5--71.2 0.4--61.5 0.2--32.0 0.1--2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于分离纯化和鉴定核酸的方法,根据琼脂糖的溶解温度,把琼脂糖分为一般琼脂糖和低熔点琼脂糖。
低熔点琼脂糖的熔点为62--65,溶解后在37下维持液体状态约数小时,主要用于DNA片断的回收、质粒与外源性DNA的快速连接等。
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速度与琼脂糖浓度、DNA分子量及其构象、电泳缓冲液、电场强度等因素有关,一般说来,DNA片断越大或者琼脂糖浓度越大,其迁移速率越大;而电场强度越高,其迁移速率越大。
不同浓度琼脂糖凝胶DNA分离范围见上图表。
二,仪器及试剂1.仪器及耗材:水平电泳槽,电泳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微波炉,微量移液器,透明胶带,点样或parafilm,100 ml或250 ml锥形瓶,量筒,吸头等.2.试剂及配制:50×TAE缓冲液的配制:2 mol/L Tris-乙酸,0.05 mol/L EDTA(pH 8.0)配制1000 mlTris 242 g冰乙酸 57.1 ml0.5 mol/L EDTA 100 ml加入600 ml去离子水后搅拌溶解,将溶液定容至1 L后.高温高压灭菌,室温保存.1×TAE缓冲液的配制:称量20 ml的50×TAE缓冲液,再加入980 ml的去离子水.溴化乙啶贮存液:10 mg/ml 溴化乙啶配制:100 ml称取1 g溴化乙啶,置于100 ml烧杯中,加入80 ml去离子水后搅拌溶解.将溶液定容至100 ml后,转移到棕色瓶中.室温保存.6×上样缓冲液:0.25%溴酚蓝,0.25%二甲苯青FF,30%甘油.配制:10 ml溴酚蓝 25 mg二甲苯青FF 25 mg甘油 3 ml用6×TAE缓冲液定溶至10 ml,分装成1 ml/管.-20℃保存.其它试剂:DNA样品,DNA Ladder ,琼脂糖三,操作步骤1. 制备1%琼脂糖凝胶(大胶用70ml,小胶用50ml):称取0.7 g(0.5g)琼脂糖置于锥形瓶中,加入70 ml(50ml)1×TAE,瓶口倒扣小烧杯.微波炉加热煮沸3次至琼脂糖全部融化,摇匀,即成1.0%琼脂糖凝胶液.2. 胶板制备:取电泳槽内的有机玻璃内槽(制胶槽)洗干净,晾干,放入制胶玻璃板.取透明胶带将玻璃板与内槽两端边缘封好,形成模子.将内槽置于水平位置,并在固定位置放好梳子.将冷却到65℃左右的琼脂糖凝胶液混匀小心地倒入内槽玻璃板上,使胶液缓慢展开,直到整个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胶层.室温下静置直至凝胶完全凝固,垂直轻拔梳子,取下胶带,将凝胶及内槽放入电泳槽中.添加1×TAE电泳缓冲液至没过胶板为止.3. 加样:在点样板或parafilm上混合DNA样品和上样缓冲液,上样缓冲液的最终稀释倍数应不小于1X.用10 ul微量移液器分别将样品加入胶板的样品小槽内,每加完一个样品,应更换一个加样头,以防污染,加样时勿碰坏样品孔周围的凝胶面.(注意:加样前要先记下加样的顺序).4. 电泳:加样后的凝胶板立即通电进行电泳,电压60-100V,样品由负极(黑色)向正极(红色)方向移动.电压升高,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降低.当溴酚蓝移动到距离胶板下沿约1cm处时,停止电泳. (5)电泳完毕后,取出凝胶,用含有0.5 ug/ml的溴化乙锭1×TAE溶液染色约20 min,再用清水漂洗10 min.(6)观察照相:在紫外灯下观察,DNA存在则显示出红色荧光条带,采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保存.四,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配琼脂糖时应使其完全熔化后方可制胶.2.琼脂糖凝胶易于破碎,操作时要轻缓.3.电泳时应注意电源线路,预防触电.4.溴化乙淀具有致癌作用,配制及使用时应带乳胶或一次性塑料手套.并在专门的实验室内使用.5.紫外线对人体有损伤作用,开灯时间不宜太长,注意防护.6.DNA带形状模糊:DNA加样过多;电压太高;凝胶中有气泡.7.质粒DNA的存在形式有3种,①共价闭环DNA(cccDNA),常以超螺旋形式存在;②开环DNA(ocDNA),此种质粒DNA的两条链中有一条发生一处或多处断裂,因此可以自由旋转从而消除张力,形成松弛的环状分子;③线状DNA,因质粒DNA的两条链在同一处断裂而造成.因此质粒DNA电泳的结果中有可能出现三条泳带,它们的泳动速度为: cccDNA > 线状DNA > ocDNA.添加来自TIANGEN的资料:1,琼脂糖: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琼脂糖,其杂质含量不同,影响DNA的迁移及其荧光背景的强度,应有选择的使用.2,凝胶的制备:凝胶中所加的缓冲液应该与电泳槽中的相一致,溶化的凝胶应该及时倒入板中,避免倒入之前凝固结块,倒入板中的凝胶应该避免出现气泡,以免影响电泳结果.3,电泳缓冲液:为保持电泳所需的离子强度和PH,应经常更新电泳缓冲液.4,样品加入量:一般情况下,0.5CM宽的梳子可加0.5微克的DNA量,加样量的多少依据加样孔的大小及DNA中片断的数量和大小而定.当加样孔大时,样品上样量应相应加大,否则会造成条带浅甚至辨认不清楚;反之,则应该适当减少加样量,但是上样量过多会造成加样孔超载,从而导致拖尾或扩散,对于较大的DNA此现象更明显.5,DNA样品中盐浓度会影响DNA的迁移率,平行对照样品中应该使用同样的缓冲条件以消除这种影响.6,DNA迁移率取决于琼脂糖的浓度,迁移分子的形状及其大小.采用不同浓度的凝胶有可能分辨范围广泛的DNA分子,制备琼脂糖凝胶可根据DNA分子的范围来决定凝胶的浓度.小片断DNA的检测应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提高分辨率.。
实验六哺乳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材料:家兔的全血 • 器材:移液器、高速冷冻离心机、
台式离心机、水浴锅等。试源自:1、提取DNA所需的试剂配制
1 M Tris· Cl(pH 8.0) 0.5M EDTA(pH 8.0) 10% SDS STE 氯仿:异戊醇(24:1) 3M无水NaAc(pH5.2) TE缓冲液(pH8.0) 抗凝剂ACD PBS 0.5M NaCl 20 mg/ml 蛋白酶K 酚:氯仿(1:1) 冰乙醇
2、琼脂糖电泳所用的有关试剂
10×TBE缓冲液, 1.2%琼脂糖, 琼脂糖凝胶加样缓冲液, 10mg/ml溴化乙锭(EB)。
实验步骤
1、基因组DNA的提取
将冰冻的家兔血液在室温下溶化; 取0.6ml血液转入一无菌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 的PBS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混匀后12000rpm离心5min, 弃上清; 加入400µ l STE,14µ l的20%的SDS,37℃水浴1h; 加8µl的20mg/ml的蛋白酶K混匀,55℃水浴消化过夜 (10~14h);
实验六 哺乳动物基因组DNA的 提取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6学时
• 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用酚-氯仿抽提法
提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DNA的方法。
• 实验原理:真核生物DNA提取的材料来源
可以是培养的细胞、血液、肝、脾、肾等 组织,通常的方法是在有EDTA和SDS等去污 剂存在下,用蛋白酶K消化细胞,随后用酚 /氯仿/异戊醇抽提,可能得到哺乳动物基 因组DNA,用此方法得到的DNA长度为100150kb。
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 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 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 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 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臵及其 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 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 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 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由于溴化乙锭 -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 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可以检测到 少至10ng的DNA条带。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和纯化DNA ⽚段的常⽤技术。
把DNA样品加⼊到⼀块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持介质(琼脂糖凝胶)的样品孔中,并置于静电场上。
由于DNA分⼦的双螺旋⾻架两侧带有含负电荷的磷酸根残基,因此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在⼀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筛效应。
具有不同的相对分⼦质量的DNA⽚段泳动速度不⼀样,因⽽可依据DNA分⼦的⼤⼩来使其分离。
凝胶电泳不仅可分离不同分⼦质量的DNA,也可以分离相对分⼦质量相同,⽽构型不同的DNA分⼦。
在电泳过程中可以通过⽰踪染料或相对分⼦质量标准参照物和样品⼀起进⾏电泳⽽得到检测。
相对分⼦质量标准参照物相对可以提供⼀个⽤于确定DNA⽚段⼤⼩的标准。
在凝胶中加⼊少量溴化⼄锭(ethidium bromide, EB)或者EB类似物,其分⼦可插⼊DNA的碱基之间,形成⼀种络合物,在254~365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呈桔红⾊荧光,因此也可对分离的DNA进⾏检测。
⼀般琼脂糖凝胶电泳适⽤于⼤⼩在0.2kb~50kb范围内的DNA⽚段。
三种不同构型分⼦进⾏电泳时的迁移速度⼤⼩顺序为:超螺旋DNA>线性DNA>开环DNA正确选择凝胶浓度对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浓度通常在0.5~2%之间,低浓度的⽤来进⾏⼤⽚段核酸的电泳,⾼浓度的⽤来进⾏⼩⽚段分析。
低浓度胶易碎,⼩⼼操作和使⽤质量好的琼脂糖是解决办法。
注意⾼浓度的胶可能使分⼦⼤⼩相近的DNA带不易分辨,造成条带缺失现象。
适合的电泳缓冲液常⽤的缓冲液有TAE和TBE,⽽TBE⽐TAE有着更好的缓冲能⼒。
电泳时使⽤新制的缓冲液可以明显提⾼电泳效果。
注意电泳缓冲液多次使⽤后,离⼦强度降低,PH 值上升,缓冲性能下降,可能使DNA电泳产⽣条带模糊和不规则的DNA带迁移的现象。
Marker的选择DNA电泳⼀定要使⽤DNA Marker或已知⼤⼩的正对照DNA来估计DNA⽚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DNA分子进行分离和检测,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并了解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DNA分子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力将DNA分子从样品中移动到凝胶中,并根据DNA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胶中形成不同迁移距离的带状图案。
根据带状图案可以得到DNA片段大小及其相对含量。
三、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将1g琼脂糖加入100ml TAE缓冲液中,加热搅拌至溶解,冷却至60℃左右时倒入模具中,待冷却成固体后取出。
2.制备DNA样品:将待检测DNA样品加入适量TAE缓冲液中,使其浓度为50ng/ul。
3.装载样品:取出制备好的琼脂糖凝胶,将其置于电泳槽中,加入适量TAE缓冲液,然后将DNA样品注入琼脂糖凝胶孔中。
4.进行电泳:将电泳槽盖好,接通电源,设定电压和时间,进行电泳。
5.染色和成像:取出琼脂糖凝胶,进行染色处理,然后用成像仪拍摄带状图案。
四、实验结果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成功分离出待检测DNA样品中的DNA分子,并形成了带状图案。
根据带状图案可以看出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在凝胶中形成了不同迁移距离的带状图案。
五、实验分析1.影响DNA迁移距离的因素:DNA片段大小、琼脂糖浓度、电场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DNA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距离。
一般来说,较小的DNA片段在相同条件下迁移距离较大。
2.应用领域: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中对DNA分子的检测和分析。
例如,可以用于分析DNA序列、检测基因突变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并了解了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常用的DNA分子检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琼脂糖凝胶的配置和DNA凝胶电泳的方法。
【实验原理】
琼脂糖是从海澡中提取的长链状多聚物,琼脂糖凝胶点为
40~45℃。
当加热至90℃左右时,即可成清亮、透明的液体,浇在模具上冷却后固化形成凝胶,琼脂糖凝胶可区分相差100bp 的 DNA片段。
为了满足特殊的要求,可选择低溶点琼脂糖(<70℃,低于双链DNA的变性温度)。
带电物质在电场中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可解离成带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中向相反的电极移动。
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作为支持介质的凝胶电泳应用最多,它们是分离、鉴定和纯化DNA及RNA片段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以分辨其它方法(如梯密度离心法)所无法分离的片段。
直接嵌入荧光染料后,在紫外灯下可直接检出DNA片段所在的位置,如有必要,从凝胶中回收DNA片段,用于各种克隆操作。
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均可制成各种不同大小、形状和孔径的凝胶块,在不同的装置上进行电泳。
琼脂糖比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辨率低,但其分离范围广,约200bp~50kb的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通常在水平装置上进行。
聚丙烯酰胺分离小片段(5~500bp)的效果较好,甚至可以分辨相差1bp的DNA片段。
长度大于10 000kb的DNA片段,可以通过电场方向呈周期性变化,在脉冲电场胶中进行电泳。
【试剂和器材】
试剂:灭菌重蒸水;TE缓冲液;琼脂糖;核酸染料;;DNAmarker;6×上样缓冲液(0.25%溴酚蓝、0.25%二甲苯青FF、30%甘油)
器材:移液器;水平电泳槽;电泳仪,枪头,移液器,锥形瓶,微波炉,制胶槽,梳子,水平电泳仪,稳压器,凝胶成像系统
【实验步骤】
(1)称取1 g琼脂糖加入250mL锥形瓶中,量取100 ml 1× TAE电泳缓冲液加入锥形瓶。
(2)微波炉加热并多次摇晃锥形瓶使琼脂糖充分溶解。
(3)待胶冷却至60℃左右加入7 µL的溴化乙锭(EB),轻摇混匀。
(4)向胶板中倒胶,插上梳子,静置约30 min待凝胶完全冷却。
(5)拔出梳子,将凝胶连同支撑用的模具一起转移到加入了
1×TAE电泳缓冲夜的电泳槽中,使电泳缓冲液淹没凝胶,上样。
150 V,200mA电泳约20 min。
(6)取出凝胶,扫胶记录电泳结果。
注意事项:
1、加热溶解琼脂糖时应不断地摇动容器,并可对着光线肉眼检查凝胶溶解情况,使附着在壁上的颗粒完全溶解。
2、在微波炉上加热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引起暴沸。
如蒸发过多的溶液,应补充部分缓冲液。
3、气温较高或用低熔点、低浓度(小于0.5%)琼脂糖制胶、倒胶和电泳时,最好在4℃进行。
【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