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合集下载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分析DNA 的大小和纯度,以及进行DNA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凝胶电泳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DNA样本的大小和获得纯化的DNA片段供进一步研究使用。

下面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原理】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是根据DNA分子在电场中的不同迁移速率来分离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琼脂糖凝胶是一种凝胶状物质,其孔隙大小能够将DNA分子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较大的DNA分子迁移速率较慢,而较小的DNA分子迁移速率较快。

琼脂糖凝胶通常是在平均浓度为1%至2%之间的范围内制备,以便在不同大小的DNA分子之间提供适当的分辨率。

实验中,DNA样品通过切割酶或PCR等方法获得,样品经过核酸电泳缓冲液稀释,并在琼脂糖凝胶板上进行电泳。

凝胶板两侧连接电源,DNA 的带电粒子将在电场的作用下从负极迁移到正极,迁移过程中形成DNA的“条带”,条带的位置和长度反映了DNA的大小。

通常,DNA条带由荧光染料或核酸染料标记,以便在电泳结束后进行可视化。

【操作步骤】以下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的一般操作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板:a.准备琼脂糖粉末和核酸电泳缓冲液(通常为TAE或TBE缓冲液)。

b.按照说明书将琼脂糖粉末溶解于核酸电泳缓冲液中。

c.将溶液加热至沸腾并搅拌,使琼脂糖完全溶解。

d.将溶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电泳仓中,插入梳子或制备好的孔板,使其凝固。

2.样品制备:a.提取DNA样品并测定其浓度。

b. 将DNA样品稀释到适当浓度,通常为10-50 ng/μL。

c. 添加适当的加载缓冲液,通常是一些染料和甘胺酸(glycine)或其他添加剂。

3.DNA加载和电泳:a.打开琼脂糖凝胶仓盖,将DNA样品负载于凝胶孔内。

b.将DNA负载区域和样品标注在电泳仓中,以便在电泳结束后可以准确识别DNA带。

c.关闭盖子,将电泳仓放入电泳设备中。

琼脂糖凝胶电泳-完整整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完整整理

基因组分析
分子诊断
用于分离和鉴定基因组DNA片段,如限制 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
用于检测和鉴定基因突变、病原微生物DNA 等,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电泳、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等。
基因克隆
测序
用于分离和纯化目的基模板,如末端测 序、全基因组测序等。
达差异。
04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问题 与解决
常见问题
条带弥散
由于点样量过多或电压过高,导致条带弥散。
条带过宽
由于凝胶浓度不合适或样品浓度过高,导致 条带过宽。
条带拖尾
样品中蛋白质降解或核酸酶污染,导致条带 拖尾。
条带不亮
由于染料浓度过低或曝光时间过短,导致条 带不亮。
问题分析
条带弥散
可能是由于点样量过多或电压过高, 导致DNA在凝胶中扩散。
琼脂糖凝胶电泳-完 整整理
目录
CONTENTS
• 琼脂糖凝胶电泳介绍 •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操作 •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析 •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问题与解决 •凝胶电泳的定义
01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指在琼脂糖凝 胶中进行的电泳技术,主要用于 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
浓度比较
通过条带亮度,比较不同 样品中目标DNA片段的浓 度。
纯度评估
根据条带的亮度与背景噪 音的比例,评估DNA片段 的纯度。
结果应用
基因克隆
01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被正确克隆到载体中。
突变分析
02
利用电泳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或点突变。
基因表达分析
03
通过比较不同组织或细胞系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
01
条带分析

生物化学经典实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步骤、试剂配制、结果分析分析

生物化学经典实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步骤、试剂配制、结果分析分析

凝胶冷却至50°C,加EB至终浓度0.5μg/ml


凝胶凝固后取出梳子
加电泳缓冲液
准备样品




注意观察溴酚蓝染液的迁移
紫外灯下观察电泳结果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原理
琼脂糖为链状多糖 →绳状琼脂糖束→大网孔型凝
胶 ——分离、鉴定、纯化DNA
在 pH 值为 8.0~8.3 时,核酸分子碱基几乎不解
离,磷酸全部解离,核酸分子带负电,在电泳时 向正极移动。
采用适当浓度的凝胶介质作为电泳支持物,在分
子筛的作用下,使分子大小和构象不同的核酸分
子泳动率出现较大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核酸片 段检测其大小的目的。
实验原理
当用低浓度的荧光嵌入染料溴化乙啶(Ethidium
bromide, EB)染色, 在紫外光下至少可以检出110ng的DNA条带, 从而可以确定DNA片段在凝胶 中的位置。
此外, 还可以从电泳后的凝胶中回收特定的DNA
条带, 用于以后的克隆操作。
状DNA>开环DNA
DNA片段越长,泳动速度越慢
在低电压时,泳动速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不同浓度琼脂糖分离DNA分子的范围
琼脂糖浓度(W/V,%) 分离范围(kb)
0.3
0.6 0.7 0.9 1.2
5-60
1-20 0.8-10 0.5-7 0.4-6
1.5
2.0
0.2-4
0.1-3
DNA电泳迁移率的对数与凝胶浓度成线性关系。
胶浓(%) 0.6 溴酚蓝 b 0.15kb
2kb
1.6kb
操作步骤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溶化,冷却,EB 凝胶板的制备:加梳子,倒胶 样品的制备:样品+1/5体积溴酚蓝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原理]电泳是现在用于分离和纯化DNA片段的最常用技术。

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支持介质----“胶”并把它置于静电场中。

则DNA分子将向阳极移动,这是因为DNA分子沿其双螺旋骨架两侧带有含负电荷的磷酸根残基。

当DNA长度增加时,来自电场的驱动力和来自凝胶的阻力之间的比率就会降低,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

因而就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来使其分离。

该过程通过把示踪染料(Purple Loading Dye)或分子量标准参照物(Ladder)和样品(DNA&RNA)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

分子量标准参照物也可以提供一个用于确定DNA片段大小的标准。

琼脂糖凝胶适用于分离大小在0.2-50Kb范围内的DNA片段。

[实验用品]1.琼脂糖 1.0%1.0g琼脂糖+100ml电泳缓冲液(TAE),微波炉中火30秒至沸腾,熔化的琼脂物冷却至60℃时可加入10mg/ml溴化乙锭10μl,充分混匀,将温热的凝胶倒入已置好梳子(鉴定胶用细密点的梳子;回收胶用粗稀的梳子)的胶膜中在室温下放置30-45min后现进行电泳。

1.5%:琼脂糖1.5g。

2.电泳缓冲液50×TAE Tris 乙酸 Tris 242g 终2 mol/L乙酸57.1ml 终1mol/L0.5M EDTA200ml pH8.0 终100mmol/LdH2O 补足至1000ml使用时稀释1×TAE。

5×TBE Tris 硼酸 Tris 54g 终445mmol/L硼酸27.5g 终445mmol/L0.5M EDTA20ml pH8.0 终10mmol/LdH2O 补足至1000ml使用时稀释10倍成0.5倍如50ml贮存液+450ml水→500ml工作液。

[实验内容与方法]1.移取适量的琼脂糖(如制备1%的琼脂糖胶液就移1g的琼脂糖溶于100ml TAE缓冲液中)微波炉加热使其溶于TAE缓冲液中。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和操作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和操作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和操作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离和分析技术,主要用于血清中脂蛋白的分析。

其原理是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分离特性,将血清中的脂蛋白按照分子大小进行分离,从而获得脂蛋白的电泳图谱。

琼脂糖凝胶是由琼脂糖溶液制备而成的凝胶。

琼脂糖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结合,在溶液中形成网状结构,能够阻碍大分子的迁移,使分子在凝胶中按照分子大小逐渐分离。

根据琼脂糖凝胶的浓度和凝胶体积,可以调整分离脂蛋白的范围和分辨率。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将要分析的血清样品进行离心,将清除过量脂蛋白颗粒。

取适量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适量凝胶缓冲液,混匀。

2. 制备凝胶:根据所需的凝胶浓度,称取相应质量的琼脂糖溶解于电泳缓冲液中,并加热至溶解。

待溶液温度降至室温后,加入凝胶稳定剂并混匀。

3. 填充凝胶孔:将凝胶溶液倒入电泳池,待凝胶凝固后,用专用的样品载体或者微量移液器将样品填充到凝胶孔中。

注意不要将样品液面超过凝胶表面。

4. 电泳分离:将电泳池连接电源,设定合适的电泳条件,如电压和电流。

在电泳过程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沿着琼脂糖凝胶的移动方向迁移,分离出不同迁移速度的脂蛋白组分。

5. 染色和观察: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进行染色和观察。

目前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银染、共伴染色和乳化状胶体金染色等。

在染色后,可以使用分子影像仪或者专用的凝胶分析系统进行图像捕捉和分析。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用于分析血清中各种脂蛋白的分布和比例,如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

通过分析脂蛋白的电泳图谱,可以得到脂蛋白的相对含量和分子大小的分布情况,进一步了解脂质代谢的状态以及与某些疾病的关联。

总之,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离和分析技术,主要用于血清脂蛋白的分离和分析。

通过其原理和操作步骤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该技术进行实验和数据解读,为脂质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用的分离DNA和RNA分子的技术。

它基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利用琼脂糖凝胶的孔隙大小和电泳电场的力对DNA和RNA分子进行分离。

琼脂糖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当加热溶解后冷却凝固时,形成一个多孔的凝胶网络。

这个凝胶网络中的孔隙大小是可以调控的,通过改变琼脂糖的浓度可以得到不同孔隙大小的凝胶。

1.制备琼脂糖凝胶:按照实验需要,称取适量琼脂糖加入缓冲液中,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热至溶解。

等溶液冷却至约50℃时,在一个电泳板间夹两块玻璃片或塑料片,将琼脂糖凝胶溶液倒入电泳板中,并将梳子插入凝胶中,让凝胶固化。

2.样品制备:将要检测的DNA或RNA分子提取和纯化,并用缓冲液稀释合适浓度。

添加适量的DNA荧光染料或核酸染色剂,使其在紫外光下可见。

3.样品加载:将样品加入琼脂糖凝胶的凝胶孔口中,注意不要将样品推到凝胶中。

4.电泳分离:将凝胶板放入电泳槽中,加入适量缓冲液,注意保证电泳液中缓冲液位置高于凝胶。

然后将负极电极和正极电极分别连接到电泳槽的两端,开启电源,施加适当电压使DNA或RNA分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行电泳分离。

5.染色和可视化: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板,并用染色剂对DNA或RNA分子进行染色。

染色剂与DNA或RNA结合后,用紫外光照射凝胶,通过相应设备观察凝胶上的条带形成。

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是基于DNA和RNA分子在电场下按照大小进行分离的特性。

在电场作用下,DNA或RNA分子荷负性被引向正极(阴极)方向移动。

琼脂糖凝胶的孔隙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控,大分子难以通过,小分子易于通过。

因此,DNA或RNA分子根据其大小不同,通过孔隙大小的限制,从而形成条带,完成了对DNA或RNA的分离。

实验13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13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26
1983年,Schwartz等人根据DNA分子弹性弛豫 时间(外推为零的滞留时间)与DNA分子大小有关的 特性,设计了脉冲电场梯度凝胶,交替采用两个垂 直方向的不均匀电场,使DNA分子在凝胶中不断改 变方向,从而使DNA按分子大小分开。后来,Carle 等改进了电泳技术,并发现周期性的反转换电场 (periodic invers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亦能使大 分子DNA通过电泳分开。电泳系统是由一个水平式 电泳槽和两组独立,彼此垂直的电极组成,一组电 极负极为N,正极为S;另一组负极为W,正极为E 。
不同构型DNA的移动速度次序为:共价闭环 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简称cccDNA)>直线 DNA>开环的双链环状DNA。当琼脂糖浓度太高时,环状 DNA(一般为球形)不能进入胶中,相对迁移率为0(Rm=O), 而同等大小的直线双链DNA(刚性棒状)则可以 长轴方向 前进(Rm>O),由此可见,这3种构型的相对迁移率主要 取决于凝胶浓度,但同时,也受到电流强度、缓冲液离 子强度等的影响。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 原理和方法
一、电泳方法的分类
按支持物的物理性状不同,区带电泳可为: 滤纸及其他纤维(如醋酸纤维、玻璃纤维、 聚氯乙烯纤维)薄膜电位; 粉末电泳,如纤维素粉、淀粉、玻璃粉电 泳; 凝胶电泳,如琼脂、琼脂糖、硅胶、淀粉 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丝线电泳,如尼龙丝、人造丝电泳。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 和分子筛效应。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 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在一定的 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 效应,即DNA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
12
13
在凝胶中,DNA片段迁移距离(迁移率)与碱 基对的对数成反比,因此通过已知大小的标准 物移动的距离与未知片段的移动距离进行比较, 便可测出未知片段的大小。

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试剂配制方法及操作流程

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试剂配制方法及操作流程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R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技术,总结了RNAR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实验材料、试剂及器具、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学习R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使用技术。

二、实验原理RNA可以使用非变性或变性凝胶电泳进行检测。

在非变性电泳中,可以分离混合物中不同分子量的RNA分子,凡是无法确定分子量。

只有在变性情况下,RNA分子完全伸展,其泳动率才与分子量成正比。

判断RNA提取物的完整性是进行电泳的主要目的之一。

完整的未降解的RNA制品的电泳图谱应可清晰看到18s rRNA、28s rRNA、5s rRNA的三条带,且28s rRNA的亮度应为18s rRNA的两倍。

三、材料、试剂及器具1、材料总RNA提取物。

2、试剂(1)0.1%DEPC水:200ml双蒸去离子水加0.2mlDEPC焦炭酸、二乙酯混匀,室温放置过夜,高压灭菌。

(2)10x电泳缓冲液。

吗啉代丙烷磺酸(MOPS) 0.4mol/L(pH 7.0)NaAc 0.1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 10mmol/L(3)50mL变性琼脂糖凝胶(1%)(4)10x电泳缓冲液5 mL琼脂糖0.5 g0.1%DEPC水36.5 mL加热溶解,稍冷却,加入8.5 mL 37%甲醛。

(5)上样缓冲液:50%甘油,1mmmol/LEDTA,0.4% 溴酚兰,0.4%二甲苯蓝。

(6)甲酰胺(去离子)。

3、器具(1)电泳系统(2)紫外透视仪四、操作步骤1、将制胶用具用70%乙醇冲洗一遍,晾干备用。

2、制胶:称取0.5g琼脂糖粉末,加入放有36.5mL的DEPC水的锥形瓶中,加热使琼脂糖完全溶解。

稍冷却后加入5mL的10x电泳缓冲液、8.5mL的甲醛。

然后在胶槽中灌制凝胶,插好梳子,水平放置待凝固后使用。

3、加样:在一个洁净的小离心管中混合以下试剂:电泳缓冲液(10x)2μl、甲醛3.5mL、甲酰胺10mL、RNA 样品3.5μl。

混匀,置60℃保温10min,冰上速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电泳是现在用于分离和纯化DNA片段的最常用技术。

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支持介质----“胶”并把它置于静电场中。

则DNA分子将向阳极移动,这是因为DNA分子沿其双螺旋骨架两侧带有含负电荷的磷酸根残基。

当DNA长度增加时,来自电场的驱动力和来自凝胶的阻力之间的比率就会降低,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

因而就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来使其分离。

该过程通过把示踪染料(Purple Loading Dye)或分子量标准参照物(Ladder)和样品(DNA&RNA)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

分子量标准参照物也可以提供一个用于确定DNA片段大小的标准。

琼脂糖凝胶适用于分离大小在0.2-50Kb范围内的DNA片段。

[实验用品]
1.琼脂糖 1.0%
1.0g琼脂糖+100ml电泳缓冲液(TAE),微波炉中火30秒至沸腾,熔化的琼脂物冷却至60℃时
可加入10mg/ml溴化乙锭10μl,充分混匀,将温热的凝胶倒入已置好梳子(鉴定胶用细密点的梳子;回收胶用粗稀的梳子)的胶膜中在室温下放置30-45min后现进行电泳。

1.5%:琼脂糖1.5g。

2.电泳缓冲液
50×TAE Tris乙酸Tris 242g终2 mol/L
乙酸57.1ml 终1mol/L
0.5M EDTA200ml pH8.0终100mmol/L dH2O 补足至1000ml
使用时稀释1×TAE。

5×TBE Tris硼酸Tris 54g 终445mmol/L
硼酸27.5g 终445mmol/L
0.5M EDTA20ml pH8.0终10mmol/L dH2O 补足至1000ml
使用时稀释10倍成0.5倍如50ml贮存液+450ml水→500ml工作液。

[实验内容与方法]
1.移取适量的琼脂糖(如制备1%的琼脂糖胶液就移1g的琼脂糖溶于100ml TAE缓冲液中)微波炉加热使其溶于TAE缓冲液中。

熔化的琼脂物冷却至60℃时可加入10mg/ml溴化乙锭10μl,充分混匀。

2.缓慢地将琼脂糖胶液注入一个带有“梳子”的胶床中(避免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用塑料移液管移去。

3.根据胶的大小让胶凝固20-60min.
4.当胶正凝固时,准备DNA样品,取适量的DNA如10μlDNA+2μl(6X)Purple Loading Dye混合.(加样液中包含染料如溴酚蓝BPB)
5.胶凝之后轻轻移去梳子。

将胶床放在电泳槽内,加样孔一侧靠近阴极黑末端,注入适量的TAE 缓冲液,通常缓冲液高于胶面1cm。

或加溴化乙锭EB 至TAE缓冲液中并使之混匀EB的终浓度是1μg/ml。

EB也可加到胶中即将琼脂糖在微波炉加热然后冷却至60℃再加入EB。

6.加DNA样品及进行电泳使吸管与加样孔垂直使吸管尖端刚好在加样孔开口之下缓慢将DNA样品加入加样孔中.
7.加样完毕后正确连接电泳槽和电源黑的连阴极红的连阳极在打开电源之前设定好电压和时间电压150V, 时间10min.
8.通过检查加样孔附近的铂线来检测接线柱是否连接良好。

若连接良好负极附近的铂丝会有气泡产生。

9.电泳过程要进行一个合适的霎时间。

电泳时间的选择取决于胶的长度和电压的大小。

胶越长,电压越低,所需时间越长.然而使用高电压时,大的DNA片段的分辨率很低。

10.凝胶摄影
[注意事项]
1.TAE和TBE都是常用的缓冲液TBE相对于TAE而言有较高的缓冲量。

2.电泳中溴酚蓝和0.5Kb大小的DNA一起移动这可给泳动最快的DNA片段提供一个指征。

3.DNA的迁移依赖如下因素
DNA分子越小迁移越快。

琼脂糖其浓度越低迁移越快。

DNA的构象环状切口DNA比线状DNA 迁移快。

两电极间每厘米的电压。

电压越高迁移越快。

所需加水的μl数.一般PCR反应中的引物终浓度为0.2~1.0μmol.L
3.根据胶的大小让胶凝固20-60min.
4.当胶正凝固时准备DNA样品并取适量的DNA如5μl加1μl加样缓冲液混合加样液中包含染料如溴酚蓝BPB。

5.胶凝之后轻轻移去梳子。

将胶床放在电泳槽内加样孔一侧靠近阴极黑末端注入适量的TAE缓冲液通常缓冲液高于胶面1cm。

或加溴化乙锭EB至TAE缓冲液中并使之混匀EB的终浓度是1μg/ml。

EB也可加到胶中即将琼脂糖在微波炉加热然后冷却至50℃再加入EB。

6.加DNA样品及进行电泳
使吸管与加样孔垂直使吸管尖端刚好在加样孔开口之下缓慢将DNA样品加入加样孔中7.加样完毕后正确连接电泳槽和电源黑的连阴极红的连阳极在打开电源之前设定好电压和时间电压150V, 时间10min.
8.通过检查加样孔附近的铂线来检测接线柱是否连接良好。

若连接良好负极附近的铂丝会有气泡产生。

9.电泳过程要进行一个合适的霎时间。

电泳时间的选择取决于胶的长度和电压的大小。

胶越长电压越低所需时间越长.然而使用高电压时大的DNA片段的分辨率很低。

10.凝胶摄影
[注意事项]
1.TAE和TBE都是常用的缓冲液TBE相对于TAE而言有较高的缓冲量。

2.电泳中溴酚蓝和0.5Kb大小的DNA一起移动这可给泳动最快的DNA片段提供一个指征。

3.DNA的迁移依赖如下因素
DNA分子越小迁移越快。

琼脂糖其浓度越低迁移越快。

DNA的构象环状切口DNA比线状DNA迁移快。

两电极间每厘米的电压。

电压越高迁移越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