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合集下载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分析DNA 的大小和纯度,以及进行DNA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凝胶电泳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DNA样本的大小和获得纯化的DNA片段供进一步研究使用。

下面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原理】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是根据DNA分子在电场中的不同迁移速率来分离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琼脂糖凝胶是一种凝胶状物质,其孔隙大小能够将DNA分子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较大的DNA分子迁移速率较慢,而较小的DNA分子迁移速率较快。

琼脂糖凝胶通常是在平均浓度为1%至2%之间的范围内制备,以便在不同大小的DNA分子之间提供适当的分辨率。

实验中,DNA样品通过切割酶或PCR等方法获得,样品经过核酸电泳缓冲液稀释,并在琼脂糖凝胶板上进行电泳。

凝胶板两侧连接电源,DNA 的带电粒子将在电场的作用下从负极迁移到正极,迁移过程中形成DNA的“条带”,条带的位置和长度反映了DNA的大小。

通常,DNA条带由荧光染料或核酸染料标记,以便在电泳结束后进行可视化。

【操作步骤】以下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的一般操作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板:a.准备琼脂糖粉末和核酸电泳缓冲液(通常为TAE或TBE缓冲液)。

b.按照说明书将琼脂糖粉末溶解于核酸电泳缓冲液中。

c.将溶液加热至沸腾并搅拌,使琼脂糖完全溶解。

d.将溶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电泳仓中,插入梳子或制备好的孔板,使其凝固。

2.样品制备:a.提取DNA样品并测定其浓度。

b. 将DNA样品稀释到适当浓度,通常为10-50 ng/μL。

c. 添加适当的加载缓冲液,通常是一些染料和甘胺酸(glycine)或其他添加剂。

3.DNA加载和电泳:a.打开琼脂糖凝胶仓盖,将DNA样品负载于凝胶孔内。

b.将DNA负载区域和样品标注在电泳仓中,以便在电泳结束后可以准确识别DNA带。

c.关闭盖子,将电泳仓放入电泳设备中。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鉴定DNA和RNA分子的实验技术。

它基于DNA和RNA分子在电场中对琼脂糖凝胶的移动速率的差异来进行分离。

以下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的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1.准备琼脂糖凝胶:-准备琼脂糖溶液:按照规定比例在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琼脂糖并混匀。

-加热琼脂糖溶液:将琼脂糖溶液加热至完全溶解,通常在微波炉或水浴中进行。

-倒入模具:在凝胶电泳槽中设置模具,倒入热琼脂糖溶液并待其凝固。

2.准备样品:-提取DNA或RNA: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从待测样品中提取所需的DNA 或RNA。

-混合DNA或RNA与加载缓冲液:将提取的DNA或RNA与适量的加载缓冲液混合,以增加样品密度并提供电泳所需的离子浓度。

3.加载样品:-打开模具和样品孔:在琼脂糖凝胶上方打开模具,使用注射器或微量吸管在样品孔中加入适量的样品。

-加载DNA或RNA标记物:如果需要对DNA或RNA进行标记,则需要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荧光标记物,并在加载完样品后用紫外灯进行可视化检测。

4.进行电泳:-连接电极:将电泳槽连接到电源,将阳极和阴极电极分别插入缓冲液中的两端。

-调节电流:将所需电流值设置在电源上,并进行预运行电流以使电流通过样品和凝胶。

-进行电泳:打开电源,开始电泳过程,直到样品达到适当的分离位置。

5.可视化与分析结果:-停止电泳:当DNA或RNA样品达到预期位置时,关闭电源并断开电极。

-可视化:用染料(如乙溴橙)染色凝胶电泳的凝胶,或使用紫外灯照射凝胶以可视化DNA或RNA标记物的荧光。

-分析结果:使用图像捕捉设备(如凝胶图像系统)记录凝胶的图像,并根据DNA或RNA标记物的迁移距离和大小进行结果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及步骤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三琼脂糖凝胶电泳一、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和纯化DNA 片段的常用技术。

把DNA样品加入到一块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支持介质(琼脂糖凝胶)的样品孔中,并置于静电场上。

由于DNA分子的双螺旋骨架两侧带有含负电荷的磷酸根残基,因此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

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DNA片段泳动速度不一样,因而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来使其分离。

凝胶电泳不仅可分离不同分子质量的DNA,也可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构型不同的DNA分子。

在电泳过程中可以通过示踪染料或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参照物和样品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

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参照物相对可以提供一个用于确定DNA片段大小的标准。

在凝胶中加入少量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B),其分子可插入DNA的碱基之间,形成一种络合物,在254~365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呈桔红色荧光,因此也可对分离的DNA 进行检测。

一般琼脂糖凝胶电泳适用于大小在0.2kb~50kb范围内的DNA片段。

本实验介绍琼脂糖凝胶的制备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在DNA片段分离中的应用方法。

二、仪器及试剂1.仪器及耗材:水平电泳槽、电泳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微波炉、微量移液器、透明胶带、点样板或parafilm、100 ml或250 ml锥形瓶、量筒、吸头等。

2.试剂及配制:50×TAE缓冲液的配制:2 mol/L Tris-乙酸,0.05 mol/L EDTA(pH8.0)配制1000 mlTris 242 g冰乙酸 57.1 ml0.5 mol/L EDTA 100 ml加入600 ml去离子水后搅拌溶解,将溶液定容至1 L后。

高温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1×TAE缓冲液的配制:称量20 ml的50×TAE缓冲液,再加入980 ml的去离子水。

溴化乙啶贮存液:10 mg/ml 溴化乙啶配制:100 ml称取1 g溴化乙啶,置于100 ml烧杯中,加入80 ml去离子水后搅拌溶解。

琼脂糖凝胶电泳-完整整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完整整理

基因组分析
分子诊断
用于分离和鉴定基因组DNA片段,如限制 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
用于检测和鉴定基因突变、病原微生物DNA 等,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电泳、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等。
基因克隆
测序
用于分离和纯化目的基模板,如末端测 序、全基因组测序等。
达差异。
04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问题 与解决
常见问题
条带弥散
由于点样量过多或电压过高,导致条带弥散。
条带过宽
由于凝胶浓度不合适或样品浓度过高,导致 条带过宽。
条带拖尾
样品中蛋白质降解或核酸酶污染,导致条带 拖尾。
条带不亮
由于染料浓度过低或曝光时间过短,导致条 带不亮。
问题分析
条带弥散
可能是由于点样量过多或电压过高, 导致DNA在凝胶中扩散。
琼脂糖凝胶电泳-完 整整理
目录
CONTENTS
• 琼脂糖凝胶电泳介绍 •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操作 •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析 •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问题与解决 •凝胶电泳的定义
01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指在琼脂糖凝 胶中进行的电泳技术,主要用于 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
浓度比较
通过条带亮度,比较不同 样品中目标DNA片段的浓 度。
纯度评估
根据条带的亮度与背景噪 音的比例,评估DNA片段 的纯度。
结果应用
基因克隆
01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被正确克隆到载体中。
突变分析
02
利用电泳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或点突变。
基因表达分析
03
通过比较不同组织或细胞系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
01
条带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原理]电泳是现在用于分离和纯化DNA片段的最常用技术。

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支持介质----“胶”并把它置于静电场中。

则DNA分子将向阳极移动,这是因为DNA分子沿其双螺旋骨架两侧带有含负电荷的磷酸根残基。

当DNA长度增加时,来自电场的驱动力和来自凝胶的阻力之间的比率就会降低,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

因而就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来使其分离。

该过程通过把示踪染料(Purple Loading Dye)或分子量标准参照物(Ladder)和样品(DNA&RNA)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

分子量标准参照物也可以提供一个用于确定DNA片段大小的标准。

琼脂糖凝胶适用于分离大小在0.2-50Kb范围内的DNA片段。

[实验用品]1.琼脂糖 1.0%1.0g琼脂糖+100ml电泳缓冲液(TAE),微波炉中火30秒至沸腾,熔化的琼脂物冷却至60℃时可加入10mg/ml溴化乙锭10μl,充分混匀,将温热的凝胶倒入已置好梳子(鉴定胶用细密点的梳子;回收胶用粗稀的梳子)的胶膜中在室温下放置30-45min后现进行电泳。

1.5%:琼脂糖1.5g。

2.电泳缓冲液50×TAE Tris 乙酸 Tris 242g 终2 mol/L乙酸57.1ml 终1mol/L0.5M EDTA200ml pH8.0 终100mmol/LdH2O 补足至1000ml使用时稀释1×TAE。

5×TBE Tris 硼酸 Tris 54g 终445mmol/L硼酸27.5g 终445mmol/L0.5M EDTA20ml pH8.0 终10mmol/LdH2O 补足至1000ml使用时稀释10倍成0.5倍如50ml贮存液+450ml水→500ml工作液。

[实验内容与方法]1.移取适量的琼脂糖(如制备1%的琼脂糖胶液就移1g的琼脂糖溶于100ml TAE缓冲液中)微波炉加热使其溶于TAE缓冲液中。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和操作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和操作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和操作【原理】DNA的电泳原理与蛋白质电泳基本相同。

在pH高于其pI时,DNA分子带负电荷。

在直流电场中DNA向正极泳动。

不同的DNA分子因电荷数、构象和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在同一电泳系统中的泳动速度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电泳后的凝胶浸泡于溴化乙锭染料中,溴化乙锭分子与DNA分子结合,在紫外线照射下显出荧光,可对DNA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操作】1.凝胶板的制备取有机玻璃内槽,洗净、晾干。

用橡皮膏(宽约1cm)将有机玻璃内槽的两端边缘封好(注意,将橡皮膏紧贴在有机玻璃内槽两端边缘,不要留空隙)防止漏胶。

将有机玻璃内槽置于一水平位置,放好样品槽模板(梳子)(图7-1),注意为防止胶漏,梳子不要插到底。

2.灌胶:将溶化的琼脂糖凝胶冷却至约65℃时,小心地将凝胶倒入有机玻璃内槽上,控制灌胶速度,使缓慢地展开,直到整个有机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的凝胶层(图7-2),凝胶厚度一般为0.3~0.5cm。

3.室温下放置约1小时,待胶凝固完全后,小心剥去两端的橡皮膏,将铺胶的有机玻璃内槽放在电泳槽中,加入0.5*TBE电泳缓冲液,液面高于凝胶面约0.5cm ,轻轻拔出样品槽模板(梳子),在胶板上即形成相互隔开的样品槽。

4.加样:将样品和上样缓冲液1: 6混匀,用微量加样器将样品分别加入胶板的样品小槽内,(注意:加样时应防止加样器头碰坏凝胶孔壁)。

5.电泳:加样完毕后在靠近样品槽一端连接负极,另一端连接正极,接通电源,开始电泳,为防止样品扩散在样品进胶前可用略高电压,当样品进胶后,应控制电压不高于5V/cm(电压值V/电泳槽两极之间距离cm)。

当染料条带移动到距离凝胶前沿1cm时,停止电泳。

6.染色:将电泳后的胶板小心推进含溴化乙锭(0.5μg/ml)的染色液中,室温下浸泡约30分钟。

7.观测:小心地取出凝胶并用水轻轻冲洗胶表面的溴化乙锭溶液,将凝胶放在紫外灯观察台上,在波长254nm紫外灯下进行观察。

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用的分离DNA和RNA分子的技术。

它基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利用琼脂糖凝胶的孔隙大小和电泳电场的力对DNA和RNA分子进行分离。

琼脂糖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当加热溶解后冷却凝固时,形成一个多孔的凝胶网络。

这个凝胶网络中的孔隙大小是可以调控的,通过改变琼脂糖的浓度可以得到不同孔隙大小的凝胶。

1.制备琼脂糖凝胶:按照实验需要,称取适量琼脂糖加入缓冲液中,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热至溶解。

等溶液冷却至约50℃时,在一个电泳板间夹两块玻璃片或塑料片,将琼脂糖凝胶溶液倒入电泳板中,并将梳子插入凝胶中,让凝胶固化。

2.样品制备:将要检测的DNA或RNA分子提取和纯化,并用缓冲液稀释合适浓度。

添加适量的DNA荧光染料或核酸染色剂,使其在紫外光下可见。

3.样品加载:将样品加入琼脂糖凝胶的凝胶孔口中,注意不要将样品推到凝胶中。

4.电泳分离:将凝胶板放入电泳槽中,加入适量缓冲液,注意保证电泳液中缓冲液位置高于凝胶。

然后将负极电极和正极电极分别连接到电泳槽的两端,开启电源,施加适当电压使DNA或RNA分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行电泳分离。

5.染色和可视化: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板,并用染色剂对DNA或RNA分子进行染色。

染色剂与DNA或RNA结合后,用紫外光照射凝胶,通过相应设备观察凝胶上的条带形成。

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是基于DNA和RNA分子在电场下按照大小进行分离的特性。

在电场作用下,DNA或RNA分子荷负性被引向正极(阴极)方向移动。

琼脂糖凝胶的孔隙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控,大分子难以通过,小分子易于通过。

因此,DNA或RNA分子根据其大小不同,通过孔隙大小的限制,从而形成条带,完成了对DNA或RNA的分离。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实验技术方法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实验技术方法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实验技术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DNA分子的技术方法。

本文将对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技术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基于DNA分子大小的分离方法。

DNA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由于带负电荷,会向阳极移动。

由于琼脂糖凝胶的孔径不同,不同大小的DNA分子会被琼脂糖凝胶所阻碍,大分子相对较慢,小分子相对较快地通过凝胶孔隙。

通过电泳,可以将不同大小的DNA分子分离开来,形成一条条带状。

2.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将适量的琼脂糖加入1×TAE缓冲液中,加热溶解,冷却至约60℃时加入适量的乙溴酸溶液,振荡均匀后倒入电泳槽中,插入梳子形成孔洞。

(2)样品制备:将待测DNA溶解在缓冲液中(常用缓冲液为1×TBE或1×TAE),加入适量的显色剂(如溴化乙锭),混合均匀。

(3)装料和电泳:将样品倒入琼脂糖凝胶的样品槽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将电泳槽连接电源,接通电源,设定适当的电压(通常为100-150V)进行电泳。

(4)分析结果:电泳结束后,关闭电源,取出凝胶,放入紫外光透射仪中观察凝胶上的DNA带状条带,并进行照相或记录。

3.实验注意事项(1)凝胶制备:凝胶溶液要充分均匀,避免不均匀分布造成的电泳结果不准确。

(2)样品制备:样品在加入缓冲液中时要充分混匀,避免DNA在样品中的不均匀性造成的电泳结果不准确。

(3)电泳条件:电泳条件包括电压、时间、缓冲液等。

较高的电压可以加快电泳速度,但会产生较多的带展平现象。

合适的电压应根据实验需要调整。

(4)结果分析:在紫外光透射仪下观察DNA带状条带时,要小心操作,避免DNA样品受到过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

4.应用领域琼脂糖凝胶电泳广泛应用于分离和分析DNA分子。

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DNA片段的分子量测定、PCR产物分析、DNA测序结果的验证、突变检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常用的检测核酸的方法,学习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使用技术,掌握有关的技术和识读电泳图谱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常用的用于分离、鉴定DNA、RNA分子混合物的方法,这种电泳方法以琼脂凝胶作为支持物,利用DNA分子在泳动时的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DNA分子在高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带负电,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即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与其相对分子量成反比。

不同构型的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不同。

如环形DNA分子样品,其中有三种构型的分子: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分子(cccDNA)、开环分子(ocDNA)、和线形DNA分子(IDNA)。

这三种不同构型分子进行电泳时的迁移速度大小顺序为:cccDNA>IDNA>ocDNA
核酸分子是两性解离分子,pH3.5是碱基上的氨基解离,而三个磷酸基团中只有一个磷酸解离,所以分子带正电,在电场中向负极泳动;而pH8.0-8.3时,碱基几乎不解离,而磷酸基团解离,所以核酸分子带负电,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

不同的核酸分子的电荷密度大致相同,因此对泳动速度影响不大。

在中性或碱性时,单链DNA与等长的双链DNA的泳动率大致相同。

影响核酸分子泳动率的因素主要是:
1、样品的物理性状
即分子的大小、电荷数、颗粒形状和空间构型。

一般而言,电荷密度愈大,泳动率越大。

但是不同核酸分子的电荷密度大致相同,所以对泳动率的影响不明显。

对线形分子来说,分子量的常用对数与泳动率成反比,用此标准样品电泳并测定其泳动率,然后进行DNA分子长度(bp)的负对数——泳动距离作标准曲线图,可以用于测定未知分子的长度大小。

DNA分子的空间构型对泳动率的影响很大,比如质粒分子,泳动率的大小顺序为:cDNA >IDNA>ocDNA但是由于琼脂糖浓度、电场强度、离子强度和溴化乙锭等的影响,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2、支持物介质
核酸电泳通常使用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两种介质,琼脂糖是一种聚合链线性分子。

含有不同浓度的琼脂糖的凝胶构成的分子筛的网孔大小不同,是于分离不同浓度范围的核酸分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由丙烯酰胺(Acr)在N,N,N′-四甲基乙四胺(TEMED)和过硫酸铵
(AP)的催化下聚合形成长链,并通过交联剂N,N′-亚甲双丙烯酰胺(Bis)交叉连接而成,其网孔的大小由Acr与Bis的相对比例决定。

琼脂糖凝胶适合分离长度100至60的分子,而聚丙烯酰胺凝胶对于小片段(5bp-500bp)的分离效果最好。

选择不同浓度的凝胶,可以分离不同大小范围的DNA分子。

3、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愈大,带点颗粒的泳动越快。

但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随着电压增大而减小,所以电泳时一般采用低电压,不超过4V/cm。

而对于大片段电泳,甚至用0.5-1.0V/cm电泳过夜。

进行高压电泳时,只能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

4、缓冲液离子强度
核酸电泳常采用TAE、TBE、TPE三种缓冲系统,但它们各有利弊。

TAE价格低廉,但缓冲能力低,必须进行两极缓冲液的循环。

TPE在进行DNA回收时,会使DNA污染磷酸盐,影响后续反应。

所以多采用TBE缓冲液。

在缓冲液中加入EDTA,可以鳌合二价离子,抑制DNase,保护DNA。

缓冲液pH常偏碱性或中性,此时核酸分子带负电,向正极移动。

核酸电泳中常用的染色剂是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B)。

溴化乙锭是一种扁平分子,可以嵌入核酸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

在紫外线照射BE-DNA复合物时,出现不同的效应。

2 54nm的紫外线照射时,灵敏度最高,但对DNA损伤严重;360nm紫外线照射时,虽然灵敏度较低,但对DNA损伤小,所以适合对DNA样品的观察和回收等操作。

300nm紫外线照射的灵敏度较高,且对DNA损伤不是很大,所以也比较适用。

使用溴化乙锭对DNA 样品进行染色,可以在凝胶中加入终浓度为0.5μg/ml的EB。

EB掺入DNA分子中,可以在电泳过程中随时观察核酸的迁移情况,但是如果要测定核酸分子大小时,不宜使用以上方法,而是应该在电泳结束后,把凝胶浸泡在含0.5μg/mlEB的溶液中10~30min进行染色。

BE见光分解,应在避光条件下4℃保存。

三、材料、试剂及器具
1、材料
ΛDNA/HindⅢMarker(分子量标准);实验37的质粒提取物;实验39的酶切产物;实验40的连接产物。

2、试剂
加样缓冲液(6x):0.25% 溴酚兰,40%蔗糖;琼脂糖;溴化乙锭(EB);酶液(10mg/ ml)。

3、器具
(1)电泳系统:电泳仪、水平电泳槽、制胶板等。

(2)紫外透射仪。

四、操作步骤
1、按所分离的DNA分子的大小范围,称取适量的琼脂糖粉末,放到一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0.5×TBE电泳缓冲液。

然后置微波炉加热至完全溶化,溶液透明。

稍摇匀,得胶液。

冷却至60℃左右,在胶液内加入适量的溴化乙锭至浓度为0.5μg/ml。

2、取有机玻璃制胶板槽,有透明胶带沿胶槽四周封严,并滴加少量的胶液封好胶带与胶槽之间的缝隙。

3、水平放置胶槽,在一端插好梳子,在槽内缓慢倒入已冷至60℃左右的胶液,使之形成均匀水平的胶面。

4、.待胶凝固后,小心拔起梳子,撕下透明胶带,使加样孔端置阴极段放进电泳槽内。

5、在槽内加入0.5×TBE 电泳缓冲液,至液面覆盖过胶面
6、把待检测的样品,按以下量在洁净载玻片上小心混匀,用移液枪加至凝胶的加样孔中。

1μl加样缓冲液(6×)+5μl待测DNA样品
〔+0.5μlEB 液(10mg/ml)(注:若胶内未加EB,可选用此法)。


7、接通电泳仪和电泳槽,并接通电源,调节稳压输出,电压最高不超过5V/cm,开始电泳。

点样端放阴极端。

根据经验调节电压使分带清晰。

8、观察溴酚兰的带(蓝色)的移动。

当其移动至距胶板前沿约1cm处,可停止电泳。

9、染色:把胶槽取出,小心滑出胶块,水平放置于一张保鲜膜或其他支持物上,放进EB 溶液中进行染色,完全浸泡约30min。

10、在紫外透视仪的样品台上重新铺上一张保鲜膜,赶去气泡平铺,然后把已染色的凝胶放在上面。

关上样品室外门,打开紫外灯(360nm或254nm),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

五、注意事项
1、电泳中使用的溴化乙锭(EB)为中度毒性、强致癌性物质,务必小心,勿沾染于衣物、皮肤、眼睛、口鼻等。

所有操作均只能在专门的电泳区域操作,戴一次性手套,并及时更换。

2、预先加入EB时可能使DNA的泳动速度下降15%左右,而且对不同构型的DNA的影响程度不同。

所以为取得较真实的电泳结果可以在电泳结束后再用0.5μg/ml的EB溶液浸泡染色。

若胶内或样品内已加EB,染色步骤可省略;若凝胶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即使原来胶内或样品已加EB,也建议增加此步。

3、加样进胶时不要形成气泡,需在凝胶液未凝固之前及时清除,否则,需重新制胶。

4、以0.5×TBE作为电泳缓冲液时,溴酚兰在0.5%~1.4%的琼脂糖凝胶中的泳动速度大约相当于300bp的线性DNA的泳动速度,而二甲苯青FF的泳动速度相当于4Kb的双链线形DNA的泳动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