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合集下载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分析DNA 的大小和纯度,以及进行DNA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凝胶电泳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DNA样本的大小和获得纯化的DNA片段供进一步研究使用。

下面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原理】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是根据DNA分子在电场中的不同迁移速率来分离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琼脂糖凝胶是一种凝胶状物质,其孔隙大小能够将DNA分子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较大的DNA分子迁移速率较慢,而较小的DNA分子迁移速率较快。

琼脂糖凝胶通常是在平均浓度为1%至2%之间的范围内制备,以便在不同大小的DNA分子之间提供适当的分辨率。

实验中,DNA样品通过切割酶或PCR等方法获得,样品经过核酸电泳缓冲液稀释,并在琼脂糖凝胶板上进行电泳。

凝胶板两侧连接电源,DNA 的带电粒子将在电场的作用下从负极迁移到正极,迁移过程中形成DNA的“条带”,条带的位置和长度反映了DNA的大小。

通常,DNA条带由荧光染料或核酸染料标记,以便在电泳结束后进行可视化。

【操作步骤】以下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的一般操作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板:a.准备琼脂糖粉末和核酸电泳缓冲液(通常为TAE或TBE缓冲液)。

b.按照说明书将琼脂糖粉末溶解于核酸电泳缓冲液中。

c.将溶液加热至沸腾并搅拌,使琼脂糖完全溶解。

d.将溶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电泳仓中,插入梳子或制备好的孔板,使其凝固。

2.样品制备:a.提取DNA样品并测定其浓度。

b. 将DNA样品稀释到适当浓度,通常为10-50 ng/μL。

c. 添加适当的加载缓冲液,通常是一些染料和甘胺酸(glycine)或其他添加剂。

3.DNA加载和电泳:a.打开琼脂糖凝胶仓盖,将DNA样品负载于凝胶孔内。

b.将DNA负载区域和样品标注在电泳仓中,以便在电泳结束后可以准确识别DNA带。

c.关闭盖子,将电泳仓放入电泳设备中。

琼脂糖凝胶电泳-完整整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完整整理

基因组分析
分子诊断
用于分离和鉴定基因组DNA片段,如限制 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
用于检测和鉴定基因突变、病原微生物DNA 等,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电泳、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等。
基因克隆
测序
用于分离和纯化目的基模板,如末端测 序、全基因组测序等。
达差异。
04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问题 与解决
常见问题
条带弥散
由于点样量过多或电压过高,导致条带弥散。
条带过宽
由于凝胶浓度不合适或样品浓度过高,导致 条带过宽。
条带拖尾
样品中蛋白质降解或核酸酶污染,导致条带 拖尾。
条带不亮
由于染料浓度过低或曝光时间过短,导致条 带不亮。
问题分析
条带弥散
可能是由于点样量过多或电压过高, 导致DNA在凝胶中扩散。
琼脂糖凝胶电泳-完 整整理
目录
CONTENTS
• 琼脂糖凝胶电泳介绍 •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操作 •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析 •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问题与解决 •凝胶电泳的定义
01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指在琼脂糖凝 胶中进行的电泳技术,主要用于 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
浓度比较
通过条带亮度,比较不同 样品中目标DNA片段的浓 度。
纯度评估
根据条带的亮度与背景噪 音的比例,评估DNA片段 的纯度。
结果应用
基因克隆
01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被正确克隆到载体中。
突变分析
02
利用电泳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或点突变。
基因表达分析
03
通过比较不同组织或细胞系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
01
条带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引言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并探讨其在蛋白质分离与分析中的应用。

正文一、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基于电荷与尺寸的分离技术。

琼脂糖是一种天然多糖,在适当条件下能形成渗透性较小的凝胶状。

当电场施加在凝胶上时,电荷带负的样品分子会被推向正电极,电荷带正的样品分子则被推向负电极,从而实现了分离。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分离的蛋白质样品加入一定体积的载体溶液中,混合均匀。

2. 制备琼脂糖凝胶:根据需要分离的蛋白质的大小范围选择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制备凝胶。

3. 装置电泳槽:将琼脂糖凝胶放置在电泳槽中,注入足够的电泳缓冲液,以确保电泳过程中的稳定性。

4. 分析样品:将样品加入琼脂糖凝胶槽中的孔上,并施加适当电压,使样品分子在凝胶中迁移。

5. 染色与可视化:电泳结束后,可以使用染料对凝胶进行染色,以可视化待分析的蛋白质条带。

6. 结果分析:根据蛋白质条带的迁移距离和形态,进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样品。

结果显示,随着样品分子量的增大,迁移距离逐渐增加,形成了不同大小的蛋白质条带。

通过与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品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确定待分析样品的分子量范围。

四、讨论与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蛋白质分离与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

同时,琼脂糖凝胶电泳还可以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纯度,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寻找新药靶点、分析疾病标志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琼脂糖凝胶电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无法分离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分辨率相对较低等。

因此,研究人员在分离与分析蛋白质时还需综合考虑实验目的和样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

总结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与分析蛋白质的技术。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报告引言: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分析DNA 分子。

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DNA分子进行分离和鉴定,以便更好地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琼脂糖凝胶、DNA标准品、DNA样品、缓冲液和电泳仪等。

首先,我们制备了琼脂糖凝胶,然后将DNA标准品和待测DNA样品与DNA加载缓冲液混合。

接下来,将混合液注入琼脂糖凝胶槽中,并进行电泳。

实验结果:经过电泳后,我们观察到琼脂糖凝胶上出现了一系列DNA条带。

根据标准品的条带迁移距离,我们可以推断出待测DNA样品的分子大小。

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标准品的条带迁移距离,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待测样品中的DNA分子的大小。

讨论: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基于DNA分子大小的分离技术。

在琼脂糖凝胶中,DNA 分子会受到凝胶孔隙的阻碍,较大的DNA分子迁移速度较慢,而较小的DNA分子则迁移速度较快。

通过测量DNA分子的迁移距离,我们可以推断出其分子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DNA标准品作为参照物,通过标准品的迁移距离,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标准曲线,从而对待测样品中的DNA分子大小进行估计。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DNA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琼脂糖凝胶浓度、电场强度和电泳时间等。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和鉴定了DNA分子。

这项实验为我们进一步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

同时,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法医学和遗传学等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总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DNA分离和鉴定技术。

通过电泳实验,我们可以分离不同大小的DNA分子,并通过测量其迁移距离来推断其分子大小。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原理]电泳是现在用于分离和纯化DNA片段的最常用技术。

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支持介质----“胶”并把它置于静电场中。

则DNA分子将向阳极移动,这是因为DNA分子沿其双螺旋骨架两侧带有含负电荷的磷酸根残基。

当DNA长度增加时,来自电场的驱动力和来自凝胶的阻力之间的比率就会降低,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

因而就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来使其分离。

该过程通过把示踪染料(Purple Loading Dye)或分子量标准参照物(Ladder)和样品(DNA&RNA)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

分子量标准参照物也可以提供一个用于确定DNA片段大小的标准。

琼脂糖凝胶适用于分离大小在0.2-50Kb范围内的DNA片段。

[实验用品]1.琼脂糖 1.0%1.0g琼脂糖+100ml电泳缓冲液(TAE),微波炉中火30秒至沸腾,熔化的琼脂物冷却至60℃时可加入10mg/ml溴化乙锭10μl,充分混匀,将温热的凝胶倒入已置好梳子(鉴定胶用细密点的梳子;回收胶用粗稀的梳子)的胶膜中在室温下放置30-45min后现进行电泳。

1.5%:琼脂糖1.5g。

2.电泳缓冲液50×TAE Tris 乙酸 Tris 242g 终2 mol/L乙酸57.1ml 终1mol/L0.5M EDTA200ml pH8.0 终100mmol/LdH2O 补足至1000ml使用时稀释1×TAE。

5×TBE Tris 硼酸 Tris 54g 终445mmol/L硼酸27.5g 终445mmol/L0.5M EDTA20ml pH8.0 终10mmol/LdH2O 补足至1000ml使用时稀释10倍成0.5倍如50ml贮存液+450ml水→500ml工作液。

[实验内容与方法]1.移取适量的琼脂糖(如制备1%的琼脂糖胶液就移1g的琼脂糖溶于100ml TAE缓冲液中)微波炉加热使其溶于TAE缓冲液中。

琼脂凝胶实验报告

琼脂凝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5日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通过电泳分离不同分子量的DNA片段,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3. 了解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规律,并探讨影响迁移速度的因素。

实验原理: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DNA片段。

DNA分子在电场中带有负电荷,在琼脂糖凝胶的筛分作用下,根据分子大小和构型不同,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溴化乙锭(EB)作为一种荧光染料,可以嵌入DNA分子中,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橙红色荧光,便于观察DNA片段的位置和大小。

实验材料与仪器:- 仪器:电泳仪、紫外检测仪、水平电泳槽、移液器、一次性手套等。

- 试剂:琼脂糖、EB溶液、Tris-硼酸-EDTA缓冲液、加样缓冲液等。

- 材料:分子量不同的DNA片段。

实验步骤:1.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 称取1g琼脂糖,加入10ml电泳缓冲液,再加入90ml蒸馏水,在电炉上加热溶解,配制成1%琼脂糖凝胶。

- 待凝胶冷却至60-70℃时,加入数滴EB溶液,混匀。

2. DNA样品的制备:- 将DNA片段用Tris-硼酸-EDTA缓冲液稀释至适当浓度。

3. 加样:- 将制备好的琼脂糖凝胶倒入电泳槽中,插入电泳梳子。

- 使用移液器将DNA样品加至凝胶孔中。

4. 电泳:- 将电泳槽放入电泳仪中,设定合适的电压和时间进行电泳。

5. 观察与分析:- 电泳完成后,取出凝胶,用紫外检测仪观察DNA片段的迁移情况。

- 比较不同分子量DNA片段的迁移速度,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通过电泳观察到,不同分子量的DNA片段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速度不同,分子量越小,迁移速度越快。

- EB染料嵌入DNA分子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呈现橙红色荧光,便于观察DNA片段的位置和大小。

讨论:1. 影响DNA分子迁移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分子大小、构型、电场强度、凝胶浓度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和纯化DNA ⽚段的常⽤技术。

把DNA样品加⼊到⼀块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持介质(琼脂糖凝胶)的样品孔中,并置于静电场上。

由于DNA分⼦的双螺旋⾻架两侧带有含负电荷的磷酸根残基,因此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在⼀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筛效应。

具有不同的相对分⼦质量的DNA⽚段泳动速度不⼀样,因⽽可依据DNA分⼦的⼤⼩来使其分离。

凝胶电泳不仅可分离不同分⼦质量的DNA,也可以分离相对分⼦质量相同,⽽构型不同的DNA分⼦。

在电泳过程中可以通过⽰踪染料或相对分⼦质量标准参照物和样品⼀起进⾏电泳⽽得到检测。

相对分⼦质量标准参照物相对可以提供⼀个⽤于确定DNA⽚段⼤⼩的标准。

在凝胶中加⼊少量溴化⼄锭(ethidium bromide, EB)或者EB类似物,其分⼦可插⼊DNA的碱基之间,形成⼀种络合物,在254~365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呈桔红⾊荧光,因此也可对分离的DNA进⾏检测。

⼀般琼脂糖凝胶电泳适⽤于⼤⼩在0.2kb~50kb范围内的DNA⽚段。

三种不同构型分⼦进⾏电泳时的迁移速度⼤⼩顺序为:超螺旋DNA>线性DNA>开环DNA正确选择凝胶浓度对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浓度通常在0.5~2%之间,低浓度的⽤来进⾏⼤⽚段核酸的电泳,⾼浓度的⽤来进⾏⼩⽚段分析。

低浓度胶易碎,⼩⼼操作和使⽤质量好的琼脂糖是解决办法。

注意⾼浓度的胶可能使分⼦⼤⼩相近的DNA带不易分辨,造成条带缺失现象。

适合的电泳缓冲液常⽤的缓冲液有TAE和TBE,⽽TBE⽐TAE有着更好的缓冲能⼒。

电泳时使⽤新制的缓冲液可以明显提⾼电泳效果。

注意电泳缓冲液多次使⽤后,离⼦强度降低,PH 值上升,缓冲性能下降,可能使DNA电泳产⽣条带模糊和不规则的DNA带迁移的现象。

Marker的选择DNA电泳⼀定要使⽤DNA Marker或已知⼤⼩的正对照DNA来估计DNA⽚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DNA分子进行分离和检测,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并了解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DNA分子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力将DNA分子从样品中移动到凝胶中,并根据DNA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胶中形成不同迁移距离的带状图案。

根据带状图案可以得到DNA片段大小及其相对含量。

三、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糖凝胶:将1g琼脂糖加入100ml TAE缓冲液中,加热搅拌至溶解,冷却至60℃左右时倒入模具中,待冷却成固体后取出。

2.制备DNA样品:将待检测DNA样品加入适量TAE缓冲液中,使其浓度为50ng/ul。

3.装载样品:取出制备好的琼脂糖凝胶,将其置于电泳槽中,加入适量TAE缓冲液,然后将DNA样品注入琼脂糖凝胶孔中。

4.进行电泳:将电泳槽盖好,接通电源,设定电压和时间,进行电泳。

5.染色和成像:取出琼脂糖凝胶,进行染色处理,然后用成像仪拍摄带状图案。

四、实验结果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成功分离出待检测DNA样品中的DNA分子,并形成了带状图案。

根据带状图案可以看出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在凝胶中形成了不同迁移距离的带状图案。

五、实验分析1.影响DNA迁移距离的因素:DNA片段大小、琼脂糖浓度、电场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DNA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距离。

一般来说,较小的DNA片段在相同条件下迁移距离较大。

2.应用领域: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中对DNA分子的检测和分析。

例如,可以用于分析DNA序列、检测基因突变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并了解了其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常用的DNA分子检测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2011-11-03 09:43:56 来源:生物秀评论:0 我要评论实验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2)掌握使用水平式电泳仪的方法;(3)学习在含有甲醛的凝胶上进行RNA电泳的方法。

【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基因工程实验室中分离鉴定核酸的常规方法。

核酸是两性电解质,其等电点为pH2-2.5,在常规的…实验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2)掌握使用水平式电泳仪的方法;(3)学习在含有甲醛的凝胶上进行RNA电泳的方法。

【实验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基因工程实验室中分离鉴定核酸的常规方法。

核酸是两性电解质,其等电点为pH2-2.5,在常规的电泳缓冲液中(pH约8.5),核酸分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核酸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具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但主要为分子筛效应。

因此,核酸分子的迁移率由下列几种因素决定:(1)DNA的分子大小。

线状双链DNA分子在一定浓度琼脂糖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与DNA分子量对数成反比,分子越大则所受阻力越大,也越难于在凝胶孔隙中移动,因而迁移得越慢。

(2)DNA分子的构象。

当DNA分子处于不同构象时,它在电场中移动距离不仅和分子量有关,还和它本身构象有关。

相同分子量的线状、开环和超螺旋质粒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移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超螺旋DNA移动得最快,而开环状DNA移动最慢。

如在电泳鉴定质粒纯度时发现凝胶上有数条DNA带难以确定是质粒DNA不同构象引起还是因为含有其他DNA引起时,可从琼脂糖凝胶上将DNA带逐个回收,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水解,然后电泳,如在凝胶上出现相同的DNA图谱,则为同一种DNA。

(3)电源电压。

在低电压时,线状DNA片段的迁移速率与所加电压成正比。

但是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不同分子量的DNA片段的迁移率将以不同的幅度增长,片段越大,因场强升高引起的迁移率升高幅度也越大,因此电压增加,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将缩小。

要使大于2kb的DNA片段的分辨率达到最大,所加电压不得超过5v/cm。

(4)离子强度影响。

电泳缓冲液的组成及其离子强度影响DNA的电泳迁移率。

在没有离子存在时(如误用蒸馏水配制凝胶),电导率最小,DNA几乎不移动;在高离子强度的缓冲液中(如误加10 X 电泳缓冲液),则电导很高并明显产热,严重时会引起凝胶熔化或DNA变性。

溴化乙啶(Ethidium bromide, EB) (1) 能插入DNA分子中形成复合物,在波长为254nm紫外光照射下EB能发射荧光,而且荧光的强度正比于核酸的含量,如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作电泳对照,就可估算出待测样品的浓度。

由于溴化乙啶有致癌的嫌疑,所以现在也开发出了安全的染料,女口Sybergreen。

常规的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适合于DNA和RNA的分离鉴定;但经甲醛进行变性处理的琼脂糖电泳更适用于RNA的分离鉴定和Northern杂交,因为变性后的RNA是单链,其泳动速度与相同大小的DNA分子量一样,因而可以进行RNA分子大小的测定,而且染色后条带更为锐利,也更牢固结合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与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的探针发生高效杂交。

【试剂与器材】 (一) 材料电泳仪、水平电泳槽、样品梳子、琼脂糖等 (二) 试剂1、 50?TAE (1000mL ) : 242g Tris, 57.1mL 冰醋酸, 18.6g EDTA 。

2、 EB 溶液:100mL 水中加入1g 溴化乙啶,磁力搅拌数小时以确保其完全溶解,分装,室温 避光保存。

3、 DNA 加样缓冲液:0.25%溴酚蓝,0.25%二甲苯青,50%甘油(w/v )。

4、 RNA 甲醛变性胶上样缓冲液:0.25%溴酚蓝,0.25%二甲苯青,1mM EDTA (PH8.0),50% 甘油(w/v ),用DEPC 水配制,高压灭菌备用。

5、 5?甲醛变性胶电泳缓冲液: 0.1m MOPS (PH7.0),40mM 醋酸钠,5mM EDTA (PH8.0),用 DEPC 水配制,过滤除菌,室温避光保存。

淡黄色缓冲液可正常使用,深黄色应弃用。

【操作方法】(一)常规的水平式琼脂糖电泳 制备琼脂糖凝胶:按照被分离 DNA 分子的大小,决定凝胶中琼脂糖的百分含量;一般情况下,可参考下表:琼脂糖的含量(%)分离线状DNA 分子的有效范围(Kb ) 0.3 60-5 0.6 20-1 0.7 10-0.8 0.9 7-0.51.2 6-0.4 1.5 4-0.22.0 3-0.11 •制备琼脂糖凝胶:称取琼脂糖,加入 糖融化均匀。

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摇动 口膜,以减少水份蒸发。

2 •胶板的制备:将胶槽置于制胶板上 1mm 左右的间隙,待胶溶液冷却至 EB 加入凝胶中,而是电泳后再用0.5 胶板上,除掉气泡;待凝胶冷却凝固后,垂直轻拔梳子;将凝胶放入电泳槽内,加入 冲液,使电泳缓冲液液面刚高出琼脂糖凝胶面;3 •加样:点样板或薄膜上混合 DNA 样品和上样缓冲液,上样缓冲液的最终稀释倍数应不小于 1X 。

用10 pL 微量移液器分别将样品加入胶板的样品小槽内,每加完一个样品,应更换一个加 样头,以防污染,加样时勿碰坏样品孔周围的凝胶面。

(注意:加样前要先记下加样的顺序和点1x 电泳缓冲液,待水合数分钟后,置微波炉中将琼脂 ,使附于瓶壁上的琼脂糖颗粒进入溶液;加热时应盖上封,插上样品梳子,注意观察梳子齿下缘应与胶槽底面保持 50 C 左右时,加入最终浓度为 0.5微克/毫升的EB (也可不把⑷/ml 的EB 溶液浸泡染色15分钟),摇匀,轻轻倒入电泳制1x 电泳缓样量)。

4 .电泳:加样后的凝胶板立即通电进行电泳,DNA的迁移速度与电压成正比,最高电压不超过5V/cm。

当琼脂糖浓度低于0.5%,电泳温度不能太高。

样品由负极(黑色)向正极(红色)方向移动。

电压升高,琼脂糖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降低。

当溴酚蓝移动到距离胶板下沿约1cm 处时,停止电泳。

(2)5 •观察和拍照:电泳完毕,取出凝胶。

在波长为254nm的紫外灯下观察染色后的或已加有EB的电泳胶板。

DNA存在处显示出肉眼可辨的桔红色荧光条带。

于凝胶成像系统中拍照并保存之。

(二)在含有甲醛的凝胶上进行的RNA电泳(选做)配制23 mL甲醛电泳胶:0.336g琼脂糖溶于20mL DEPC水中,冷却至60?C,加入5mL的5x甲醛变性胶电泳缓冲液和 5.5mL的甲醛,在通风橱内倒胶,冷却30分钟后使用。

甲醛变性胶RNA样品的制备:1山RNA,5?甲醛变性胶电泳缓冲液0.5丄,甲醛0.7山,甲酰胺2此,65O C加热15min,迅速冰浴,加1此上样缓冲液和0.2山的EB。

步骤:1 •用3%过氧化氢浸泡电泳槽、胶板、梳子30分钟以上。

2 •胶板的制备:按常规琼脂糖电泳法。

3• 预电泳:1X甲醛变性胶电泳缓冲液,预电泳10 min。

电压为5V/cm。

4 •小心地进行点样,记录样品次序与点样量;然后开始电泳,电压为3-4V/cm。

5 •观察和拍照:在波长为254nm的紫外灯下观察电泳胶板并拍照保存图片。

【注意事项与提示】(1)EB是强诱变剂并有中等毒性,易挥发,配制和使用时都应戴手套,并且不要把EB洒到桌面或地面上。

凡是沾污了EB的容器或物品必须经专门处理后才能清洗或丢弃。

简单处理方法为:加入大量的水进行稀释(达到0.5mg/mL以下),然后加入0.2倍体积新鲜配制的5%次磷酸(由50%次磷酸配制而成)和0.12倍体积新鲜配制的0.5mol/L的亚硝酸钠,混匀,放置1天后,加入过量的1mol/L碳酸氢钠。

如此处理后的EB的诱变活性可降至原来的1/200左右。

(2)由于EB会嵌入到堆积的碱基对之间并拉长线状和带缺口的环状DNA,使DNA迁移率降低。

因此,如果要准确地测定DNA的分子量,应该采用跑完电泳后再用0.5用/ml的EB溶液浸泡染色的方法。

(3)总RNA的分析:哺乳动物的RNA由28S rRNA、18S rRNA和mRNA以及其它小分子RNA组成,28S和18S rRNA处为明显的亮带(相当于 4.5kb和1.9kb ), 28S/18S应为1.5-2.5/1 ;植物、昆虫、酵母和两栖动物的RNA带分布较小,约为0.5-3.0kb左右;假如28S/18S小于1/1 ,或者出现拖带,说明RNA已经有部分降解,如果28S和18S rRNA大部分已降解,则需重新制备。

【实验安排】只需一天:上午配试剂倒胶,下午跑电泳并观察拍照。

【实验报告要求与思考题】1、附上电泳结果的图片并进行正确的标注(如下图)M : 1Kb DNA ladder ; 1 :质粒DNA2、琼脂糖凝胶电泳中DNA分子迁移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如果样品电泳后很久都没有跑出点样孔,你认为有哪几方面的原因? 电泳流程图:凝胶加样缓冲液使用以上凝胶加样缓冲液的目的有三:增大样品密度;以确保DNA均匀进入样品孔内;使样品呈现颜色,从而使加样操作更为便利,含有在电块中能以可预知速率向阳极泳动的染料。

溴酚蓝在琼脂糖中移动的速率约为二甲苯青FF的2.2倍,而与琼脂糖浓度无关。

以0.5采BF作电泳液时,溴酚蓝在琼脂糖中的泳动速率约与长300bp的双链线状DNA相同,而二甲苯青FF的泳动则与长4kb的双链线状DNA相同。

在琼脂糖浓度为0.5%〜1.4%的范围内,这些对应关系受凝胶浓度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

选用哪一种加样染料纯属个人喜恶。

但是,对于碱性凝胶应当使用溴甲酚绿作为示踪染料,因为在碱性pH条件下其显色较溴酚更蓝为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