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

合集下载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鉴定DNA和RNA分子的实验技术。

它基于DNA和RNA分子在电场中对琼脂糖凝胶的移动速率的差异来进行分离。

以下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的详细过程与步骤分析:1.准备琼脂糖凝胶:-准备琼脂糖溶液:按照规定比例在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琼脂糖并混匀。

-加热琼脂糖溶液:将琼脂糖溶液加热至完全溶解,通常在微波炉或水浴中进行。

-倒入模具:在凝胶电泳槽中设置模具,倒入热琼脂糖溶液并待其凝固。

2.准备样品:-提取DNA或RNA: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从待测样品中提取所需的DNA 或RNA。

-混合DNA或RNA与加载缓冲液:将提取的DNA或RNA与适量的加载缓冲液混合,以增加样品密度并提供电泳所需的离子浓度。

3.加载样品:-打开模具和样品孔:在琼脂糖凝胶上方打开模具,使用注射器或微量吸管在样品孔中加入适量的样品。

-加载DNA或RNA标记物:如果需要对DNA或RNA进行标记,则需要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荧光标记物,并在加载完样品后用紫外灯进行可视化检测。

4.进行电泳:-连接电极:将电泳槽连接到电源,将阳极和阴极电极分别插入缓冲液中的两端。

-调节电流:将所需电流值设置在电源上,并进行预运行电流以使电流通过样品和凝胶。

-进行电泳:打开电源,开始电泳过程,直到样品达到适当的分离位置。

5.可视化与分析结果:-停止电泳:当DNA或RNA样品达到预期位置时,关闭电源并断开电极。

-可视化:用染料(如乙溴橙)染色凝胶电泳的凝胶,或使用紫外灯照射凝胶以可视化DNA或RNA标记物的荧光。

-分析结果:使用图像捕捉设备(如凝胶图像系统)记录凝胶的图像,并根据DNA或RNA标记物的迁移距离和大小进行结果分析。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条带一长条白色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条带一长条白色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条带一长条白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DNA分子的技术。

在实验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即在电泳过程中出现一条长条白色的DNA条带。

那么,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

DNA琼脂糖凝胶是一种特殊的凝胶,可以通过电泳的方式将DNA分子按照大小进行分离。

电泳过程中,负电荷的DNA分子会向电场的正极移动,目标是将目标DNA分子分离并形成一个清晰的条带图案。

然而,当我们在实验中出现一条长条白色的DNA条带时,往往是发生了凝胶超载现象。

凝胶超载是指在凝胶孔中加载的DNA样品过多,超过了凝胶所能承载的最大数量。

这种情况下,DNA分子在电泳中无法充分分离并显示成条带,而是形成一条模糊的白色带状。

出现凝胶超载现象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可能。

首先,可能是我们在实验中加载了过多的DNA样品。

如果我们在凝胶中加载了过多的DNA,凝胶内的孔道空间就会被充分占据,导致DNA分子之间的分离受阻。

因此,我们在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时,需要合理控制DNA样品的浓度和加载量,避免过多的DNA引起凝胶超载现象。

此外,凝胶超载现象还可能是由于DNA样品含有过高的盐离子浓度所引起。

高盐浓度会影响DNA的电泳性质,在电场中DNA分子的移动速度将会减慢。

这样一来,DNADNA分子在电泳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分离,最终形成一条白色的带状。

因此,在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前,我们需要合理处理DNA样品,确保其盐离子浓度适宜。

此外,凝胶超载现象还可能是由于DNA分子的长度过长所引起。

较长长度的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移动速度较慢,难以在电泳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条带。

因此,在实验前,我们需要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DNA片段长度,以确保在实验中得到清晰的结果。

综上所述,当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中出现一条长条白色的DNA条带时,往往是由凝胶超载现象引起的。

琼脂糖电泳电压和电流设置

琼脂糖电泳电压和电流设置

琼脂糖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核酸和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方法。

通过利用琼脂糖的凝胶特性,将待测样品分子按照大小和电荷进行分离。

在琼脂糖电泳实验中,电压和电流的设置对实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琼脂糖电泳电压和电流的设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电压的设置1. 琼脂糖电泳实验中,电压的设置应根据待测分子的大小来确定。

较小的DNA片段通常需要较高的电压,而较大的DNA片段则需要较低的电压。

2. 选择合适的电压可以提高分离速度和分辨率。

但是过高的电压会导致琼脂糖凝胶发热、溶胶蒸发和样品失去活性等问题,因此需要谨慎设置。

3. 一般情况下,琼脂糖电泳实验的电压范围为50-150V。

如果待测分子较小,可以选择较高的电压,最大不超过150V。

大片段DNA则应选择较低的电压,最小不低于50V。

二、电流的设置1. 电流是根据电压和电阻来计算得到的,它与琼脂糖凝胶中的离子浓度和凝胶孔隙大小有关。

凝胶浓度越高,孔隙越小,电流就越小。

2. 电流的设置应根据实验室所使用的琼脂糖凝胶和电泳槽的尺寸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电流范围为10-30mA。

3. 在设置电流时,需要根据具体实验条件进行调整。

如果电流过高,可能会导致凝胶加热、样品失活等问题;而电流过低,则可能导致分离速度缓慢、分辨率下降等。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琼脂糖电泳实验前,要仔细检查电泳槽、电极和电源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在设置电压和电流之前,需要根据待测样品的大小、琼脂糖凝胶的浓度和孔隙大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初步的试验和优化。

3. 在实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电泳槽内的温度和电压情况,确保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对于不同的琼脂糖电泳实验,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不同的电压和电流设置,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总结起来,琼脂糖电泳电压和电流的设置应根据待测分子的大小、琼脂糖凝胶的浓度和孔隙大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合理的电压和电流设置可以提高实验的分离速度和分辨率,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电泳槽发热、溶胶蒸发和样品失活等问题。

Sebia全自动凝胶电泳仪的临床应用

Sebia全自动凝胶电泳仪的临床应用

Sebia全自动凝胶电泳仪的临床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全自动凝胶电泳仪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Sebia全自动凝胶电泳仪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Sebia全自动凝胶电泳仪是一种高效、自动化的分子生物学分析仪器,主要应用于DNA、RNA和蛋白质的分析。

该仪器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重复性的特点,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疾病诊断:全自动凝胶电泳仪能够通过对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例如,通过对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诊断。

药物筛选:全自动凝胶电泳仪可以用于药物筛选过程中,通过对药物作用靶点的检测和分析,筛选出具有潜在疗效的药物。

这有助于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遗传病诊断:全自动凝胶电泳仪能够对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帮助医生对遗传病进行诊断。

例如,通过对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测,有助于医生对地中海贫血进行诊断。

微生物鉴定:全自动凝胶电泳仪可以用于鉴定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通过对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分析,有助于医生确定感染源,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液分析:全自动凝胶电泳仪可以用于血液分析,帮助医生对血液疾病进行诊断。

例如,通过对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成分的分析,有助于医生对贫血、白血病和血小板减少等疾病进行诊断。

优势:全自动凝胶电泳仪具有自动化、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优势,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该仪器操作简便,能够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局限性:全自动凝胶电泳仪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该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受限于检测样本的质量和数量,需要严格控制样本采集和处理的各个环节。

Sebia全自动凝胶电泳仪作为一种高效的分子生物学分析仪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deae琼脂糖凝胶 电泳

deae琼脂糖凝胶 电泳

deae琼脂糖凝胶电泳
DEAE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用于分离和纯化带有不同电荷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

下面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 DEAE琼脂糖:DEAE(二乙氨乙基)琼脂糖是一种具有阳离子交换性质的树脂。

它可以与带有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发生静电相互作用。

2. 样品加载:首先将待分离的样品加载到经过预处理的DEAE琼脂糖凝胶柱中。

样品中带有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会被DEAE树脂吸附。

3. 洗脱:通过以逐渐增加浓度或pH值的缓冲溶液,洗脱在DEAE琼脂糖上吸附的目标生物大分子。

这样,不同带电性质的生物大分子就可以被分离开来。

4. 收集分馏:根据样品中目标生物大分子的特点和需求,收集分离出的纯化目标物。

DEAE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离子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

它可以实
现对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凝胶电泳步骤

凝胶电泳步骤

凝胶电泳步骤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技术。

它通过利用凝胶的孔隙结构,根据生物大分子的大小和电荷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来。

凝胶电泳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基因工程、医学诊断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凝胶电泳的步骤,并探讨其在科研中的应用。

一、样品制备在进行凝胶电泳之前,首先需要制备样品。

样品制备是决定凝胶电泳结果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DNA提取、RNA提取、蛋白质提取等。

1. DNA提取DNA提取是从细胞或组织中获得DNA样本的过程。

常见方法包括酚-氯仿法、盐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DNA从细胞中纯化出来,并得到高质量和高浓度的DNA样本。

2. RNA提取RNA提取是从细胞或组织中获得RNA样本的过程。

常见方法包括酚-氯仿法、硅基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RNA从细胞中纯化出来,并得到高质量和高浓度的RNA样本。

3. 蛋白质提取蛋白质提取是从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蛋白质样本的过程。

常见方法包括裂解法、超声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蛋白质从细胞中纯化出来,并得到高纯度和高浓度的蛋白质样本。

二、凝胶制备凝胶制备是凝胶电泳的关键步骤之一。

凝胶电泳常用的凝胶有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和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

1. 聚丙烯酰胺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常用于DNA和蛋白质分离的基质。

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需要聚合物化合物、交联剂、缓冲液等。

首先将聚合物化合物和交联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缓冲液后,通过加入过氧化氢等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最终得到凝胶。

2. 琼脂糖凝胶琼脂糖凝胶是一种常用于DNA分离的基质。

制备琼脂糖凝胶需要琼脂糖、缓冲液等。

首先将琼脂糖加入缓冲液中,加热溶解后,将溶液倒入制备好的凝胶模具中,待其冷却固化后即可得到琼脂糖凝胶。

三、样品加载样品加载是将待分离的样品加载到凝胶中的过程。

加载样品需要使用特定的管道或孔隙,以确保样品均匀地进入到凝胶中。

pcr及电泳实验报告

pcr及电泳实验报告

PCR及电泳实验报告背景介绍PCR(聚合酶链反应)及电泳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

PCR用于扩增DNA片段,而电泳则用于分离并分析扩增后的DNA片段。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PCR及电泳实验的步骤与原理。

实验材料与设备•PCR反应物:DNA样本、引物、聚合酶、dNTPs、缓冲液等。

•电泳材料:琼脂糖凝胶、DNA标记物、电泳缓冲液等。

•实验设备:PCR仪、电泳仪、电源、紫外线透射仪等。

实验步骤步骤一:PCR反应1.准备PCR反应液:根据反应体系设计,将引物、聚合酶、dNTPs、缓冲液等混合。

2.加入DNA样本:将待扩增的DNA样本加入PCR反应液中。

3.设置PCR程序:根据引物设计和扩增要求设置PCR程序,包括温度变化、时间等。

4.放入PCR仪:将PCR反应管放入PCR仪中,开始PCR反应。

步骤二:电泳准备1.准备琼脂糖凝胶:根据所需分离DNA片段大小选择琼脂糖浓度,加热溶解后冷却至适宜温度。

2.准备电泳缓冲液:根据琼脂糖凝胶的要求制备适当的电泳缓冲液。

3.准备DNA标记物:将已知大小的DNA片段作为标记物,加入适量的电泳样本缓冲液中。

步骤三:电泳分离1.填充电泳槽:将琼脂糖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并将电泳缓冲液注入槽中,确保琼脂糖凝胶完全浸泡在缓冲液中。

2.加载样本:取适量PCR反应产物,加入电泳样本孔中。

3.设置电泳参数:根据DNA片段大小和琼脂糖凝胶浓度设置合适的电流和电压。

4.开始电泳:打开电源,开始电泳过程,根据所需分离效果调整电流和电压。

步骤四:染色与观察1.染色:电泳结束后,将琼脂糖凝胶浸泡在DNA染料中,待片段染色后取出。

2.照射紫外线:使用紫外线透射仪照射染色后的琼脂糖凝胶,观察DNA片段的可见信号。

3.分析结果:根据DNA片段的迁移距离和标记物的位置,判断PCR反应是否成功,并分析DNA片段的大小等信息。

实验原理PCR反应原理PCR反应基于DNA的复制过程,通过不断重复三步骤的循环反应,扩增DNA 片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实验报告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实验报告引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扩增目标DNA序列。

在PCR步骤完成后,需要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的大小和纯度。

本实验旨在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PCR产物。

材料与方法材料•PCR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引物,dNTPs,聚合酶等•1×TAE缓冲液:含有0.04 M醋酸,0.001 M EDTA,pH 8.0•琼脂糖:用于制备琼脂糖凝胶•DNA分子量标记物:用于确定PCR产物的大小•Agarose:用于制备琼脂糖凝胶•紫外透射仪:用于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方法1.准备琼脂糖凝胶:–在适当容器中加入适量的1×TAE缓冲液。

–加入适量的琼脂糖粉末,充分搅拌溶解。

–将溶液加热至高温,直到琼脂糖完全溶解。

–待溶液温度降至50°C左右时,将其倒入凝胶模具中。

–待凝胶完全凝固后,将模具固定在琼脂糖凝胶槽中。

2.准备PCR产物样品:–将PCR反应管中的产物转移到无菌离心管中。

–根据需要,将样品进行浓缩或稀释,以保证电泳结果的准确性。

3.加载样品和DNA分子量标记物:–在琼脂糖凝胶上刻槽,使其能够容纳样品和DNA分子量标记物。

–将PCR产物样品与适量的DNA分子量标记物混合,加入刻槽中。

–加入适量的1×TAE缓冲液,以保证样品完全浸泡在缓冲液中。

4.进行电泳:–将琼脂糖凝胶槽连接至电源,并设置合适的电压和时间。

–经过适当时间后,关闭电源,取出琼脂糖凝胶。

5.检测结果:–将琼脂糖凝胶置于紫外透射仪下,观察DNA条带的迁移情况。

–根据DNA分子量标记物的迁移情况,估计PCR产物的大小。

结果与讨论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我们成功地获得了PCR产物的电泳图。

根据DNA分子量标记物的迁移情况,我们可以初步估计PCR产物的大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PCR反应的特定引物和模板DNA的选择对于产物大小的确定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 1. 机械强度差,易破碎,浓度不能太低。 2. 易被细菌污染,不易保存,临用前配制。 3. 琼脂糖支持层上的区带易于扩散,电泳后必须立即固定
染色。 4. 与PAGE相比,分子筛作用小,区带少。
一、实验目的
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琼脂糖是一种天然聚合长链状分子,可以形成 具有刚性的滤孔,凝胶孔径的大小决定。
熔化温度/ ℃ 90~95
85~90
85~95 63~65
65 40~45
70
不同厂家生 产的不同商 品其凝结温 度和熔化温 度有一定差 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5
75
不同类型琼脂糖分离DNA片段的范围
浓度 (%)
0.3 0.5 0.8 1.0 1.2 1.5 2.0 3.0
4.0 6.0
标准 (kb) 1~50 0.7~25 0.5~15 0.25~12 0.15~6 0.08~4
四、实验步骤 ⑴ 1g 琼脂糖加入100ml 1×TAE电泳缓冲液中,摇匀。
在微波炉中加热至琼脂糖完全溶解。(冷却到60℃,加入
100μ l的0.5mg/ml EB,并摇匀。)
⑵ 用胶带将制胶板两端封好,插入适当梳子,将溶解的 琼脂糖(约50℃)倒入,室温冷却凝固。
⑶ 充分凝固后撕掉两端的胶布,将凝胶置入电泳槽中, 加1×TAE电泳缓冲液至液面覆盖凝胶1-2mm,小心垂 直向上拔出梳子。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 细过程与步骤
• 天 然 琼 脂 ( agar ) : 又 名 琼 胶 、 菜 燕 、 冻 粉 是从石花菜及其它红藻类植物提取出来的一种线 状高聚物。
琼脂糖(agarose) 半乳糖及其衍生物构成的中性物质,不带电荷
D-半乳糖
核酸凝胶电泳是分子克隆核心技术之一,用于分离、鉴 定和纯化DNA或RNA片段
⑷ 用移液器吸取总DNA或质粒样品4μ l于封口膜上,再加 入2μ l 的6X载样缓冲液,混匀后,小心加入点样孔。
⑸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至3-5V/cm,可见到溴酚蓝 条带由负极向正极移动,电泳约30min-60min。
⑹ 将凝胶放入EB染液中染色5-10min,用清水稍微 漂洗。
⑺ 将染色后的凝胶置于紫外透射检测仪上,盖上 防护观察罩,打开紫外灯,可见到发出荧光的 DNA条带。
DNA分子在碱性缓冲液中带负电荷,在外加电 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与 分子筛效应。不同DNA的分子量大小及构型不同, 电泳时的泳动率就不同,从而分出不同的区带。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DNA,主要是利用分子 筛效应,迁移速度与分子量的对数值成反比 关系。因而就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使其分离。 该过程可以通过把分子量标准参照物和样品 一起进行电泳而得到检测。
5、所用的电压 低电压时DNA片段迁移率与所用的电压成正比。
6、琼脂糖种类 常见的有两种:标准琼脂糖和低熔点琼脂糖;
不同类型琼脂糖的性质
琼脂糖类型
标准琼脂糖
高强度琼脂糖 修饰的低熔点/ 凝 点琼脂糖 超低熔点
低黏性低熔点琼脂 糖
凝结温度/℃ 35~38 40~42 34~43 25~35 35 8~15 25~30 38 30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优点
1. 因不含硫酸根和羧基,几乎消除了琼脂的电渗 2. 对蛋白质吸附极微,故无拖尾现象。 3. 凝胶结构均匀,孔径较大,可用来分离酶的复合物、
核酸、病毒 等大分子物质。 4. 透明度较好,可直接或干燥成薄膜后进行染色。 5.不吸收紫外光,可直接利用紫外光吸收法作定量测定 6. 样品易回收,常用于制备。
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B)为扁平状 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射荧光。EB可与DNA 分子形成EB-DNA复合物,其荧光强度与DNA的 含量成正比。据此可粗略估计样品DNA浓度。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药品 质粒DNA样品。 电泳仪,电泳槽,电子天平,移液器,枪头,微波炉,紫 外透射检测仪等。 琼脂糖,1XTBE电泳缓冲液,溴化乙锭(EB),6X载样缓 冲液
贮存温度 4℃ 室温 4℃ 4℃
琼脂糖凝胶中DNA的检测
通过染色, 紫外灯下检测。
主要采用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B) 染色法。
使用EB染色注意事项
(1)EB被认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2)EB可用来检测单链或双链核酸 (3)EB使用时的配制、贮存及使用
12 3 M
DNA的迁移速率决定因素
1、DNA分子的大小 双链DNA分子迁移的速率与其碱基对数的常用对 数近似成反比; 2、琼脂糖浓度 浓度越低,相同核酸分子迁移越快; 3、DNA的构象 同一分子:超螺旋环状>线状>切口环状
4、凝胶和电泳缓冲液中的溴化乙锭 溴化乙锭(EB)插入双链DNA造成其负电荷减少、 刚性和长度增加。
都是常用电泳缓冲液,二者相比: 1)TAE的缓冲容量较低,如长时间电泳会被消耗,此时凝胶的
阳极一侧将发生酸性化; 2)TBE比TAE花费稍贵,但有高得多的缓冲容量; 3)双链线状DNA片段在TAE中比在TBE中迁移快10%; 4)对于高分子质量的DNA,TAE的分辨率略高于TBE,对于低分
子质量的DNA,TAE要差些。超螺旋DNA在TAE中的电泳分辨率 要好于TBE。
高强度(kb) 低熔点(kb) 低黏度低溶 点(kb)
0.8~10 0.4~8 0.3~7 0.2~4 0.1~3
0.8~10 0.4~8 0.3~7 0.2~4 0.1~3 0.05~1
0.5~1 0.1~0.5 0.01~0.1
7、电泳缓冲液
常用的电泳缓冲液
4℃ 保存备用.
TAE和TBE电泳缓冲液比较
凝胶载样缓冲液
载样缓冲液:临上样到凝胶加样孔之前与待电泳的样 品相混合的一种缓冲液。
载样缓冲液有三个作用: 1)增加样品密度保证DNA沉入加样孔内; 2)使样品带有颜色便于简化上样过程; 3)其中的染料在电场中以可以预测的泳动速率向阳
极迁移。
6×凝胶载样缓冲液
类型 I II
III IV
6 ×缓冲液 0.25%溴酚蓝 0.25%二甲苯氰 40% (m/V)蔗糖水溶液 0.25%溴酚蓝 0.25%二甲苯氰 15% 聚蔗糖(Type400)水溶液 0.25%溴酚蓝 0.25%二甲苯氰 30%甘油水溶液 0.25%溴酚蓝 40% (m/V)蔗糖水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