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报_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_清明手抄报

合集下载

6年级简单清明手抄报

6年级简单清明手抄报

6年级简单清明手抄报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祖先及先烈们扫墓的日子,扫墓就是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行孝活动。

以下是6年级简单清明,和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

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

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

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去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这只是清明节习俗的一局部,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索更多关于清明节习俗的资料!清明节随着四月的来临而到了,这个祭奠祖先、先辈的节日到了,今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许多人拿着行李,一副急匆匆的样子,我想,他们应该是回故土扫墓去了吧?但我因为太过年幼,所以不曾去扫过墓,可父亲有去。

清明,总让我想起老一辈对我们,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像革命中的林觉民舍弃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万古长青等。

这些人都值得我们敬仰,敬仰并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爱人民胜过爱自己、无私伟大的精神与舍己为人、大无畏的精神,本着一颗为祖国、为人民的心。

2021年清明纪念英雄手抄报简单8张

2021年清明纪念英雄手抄报简单8张

2021年清明纪念英雄⼿抄报简单8张关于清明祭英烈的⼿抄报都有哪些?⾰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命,我们应该记住他们!下⾯是⼩编为⼤家带来的2021年清明纪念英雄⼿抄报简单8张,欢迎⼤家查阅!2021清明祭英烈主题⼿抄报2021清明祭英烈作⽂素材历史已成为过去,战⽕已不再燃烧。

⾰命先辈⽤⽣命换来了今天的安宁。

今天,风停了,⾬歇了。

我们⽤⼼去体会英烈的精神,我们⽤⾔语述说过往的历史,我们⽤诗歌赞咏祖国的未来。

烈⼠虽已牺牲,但他们的精神,在我们的⼼中架起了⼀座牢不可破的桥梁!在我国的⽂学长廊⾥,许多作家和烈⼠⼀样为昨⽇贫弱的祖国愤愤不平,为受苦受难的⼈民悲痛欲绝。

战⼠拿起抢,⽂⼈拿起笔,与敌⼈展开了⼀次⼜⼀次殊死的搏杀。

战争,有失败,也⼜胜利。

有⼈被害了,有⼈被抓了。

但他们的意志从未改变。

清明节,是⼀个缅怀战⼠的节⽇,是⼀个忆苦思甜的节⽇。

昨⽇的战争,今⽇的辉煌。

鲜花依旧开在青青的草地上,花⽆⾔,草⽆语。

微风徐来,拂过鲜嫩的花瓣,拂过柔软的⼩草,拂过潺潺的河流。

这是⼀⽚祥和的⼤地啊!可是,有谁曾想过在这⽚宁静的热⼟上,有多少⼈在这⼉洒下热⾎?有多少⼈在此抛下头颅?⾰命先辈黄继光,他带领着队伍,经过⼀个⾼地时。

遇到了敌⼈的狙击。

他带领着队伍向敌⼈的碉堡冲锋前进,狡猾的敌⼈为了防⽌被突击,就⽤机关枪向周围的⼭坡密⽹似的展开了攻击,不停地射下⼦弹,黄继光的战友⼀个个离他⽽去,他也不幸中弹可是他顾不上战友的伤痛,⿎起勇⽓,艰难地向碉堡前进,。

当他快爬到时,向敌⼈的碉堡扔出了⼿榴弹。

⼀声巨响后,敌⼈的碉堡炸掉了⼀半,黄继光也牺牲壮烈牺牲了!黄继光,⼀个响亮⽽光辉的名字,他的⽣命会在热⾎与烈⽕中得到永⽣!永远铭记在我们⼼中的,何⽌黄继光⼀个?宣侠⽗、张秋⼈、俞秀松等,他们虽然没有被编进教科书,我们同样不会忘记他们!⼈民英雄纪念牌上,碑⽂历历在⽬:“三年以来,在⼈民解放战争和⼈民⾰命中牺牲的⼈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年以来,在⼈民解放战争和⼈民⾰命中牺牲的⼈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千⼋百四⼗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争取民族独⽴和⼈民⾃由幸福,在历次⽃争中牺牲的⼈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是的,在历次⽃争中牺牲的英烈们,为了民族独⽴和⼈民⾃由幸福的英烈们,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你们前进的⽅向,永往直前。

清明节祭先烈手抄报图片(10张)

清明节祭先烈手抄报图片(10张)

清明节祭先烈手抄报图片(10张)清明节纪念先烈手抄报清明节缅怀烈士文案1、为了祖国的安定、强盛,为了世界的和平,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好好学习,好好锻炼,长大以后也要像你们那样报效我们的祖国!2、一杯酒,一束花,代表着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无尽哀思;你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你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献出了生命;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美好的生活;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在今天,当我回顾我们中国的同胞们,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最终获得胜利时,我的心是多么为祖国而自豪。

因为你们——先烈们,不惜一切代价,为祖国而付出。

我们的民族,我的祖国是多么伟大。

中国在各位领导以及在党的带领下,真正成为了东方的一条龙。

4、向先烈学习,向先烈致敬!您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勿忘国耻,爱我中华!5、英烈忠义传万代,后辈敬仰永记心,革命精神不敢忘,振国兴邦抒豪情。

6、勿忘历史、勿忘英烈,奋发图强,扬我中华!向所有英烈致敬。

7、我感谢您们,我尊敬您们为我们的幸福做出的努力!8、不忘国耻!我们应踩着英烈们的足迹抵御外辱,奋勇前行!9、你们的英名永垂不朽,你们的精神万古长青!向你们致敬!10、又是一年清明节,在这个日子中,总有些人让我们难以忘怀。

曾经为我们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我们向你致敬。

11、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

怀想我们的英烈,抛去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

我们永远怀念你们!12、没有你们的牺牲与付出,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快乐,我深深地怀念你们!13、勿忘历史、勿忘英烈,奋发图强,爱我中华!14、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15、立足根本,稳步发展,以强大的实力祭奠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先烈们。

16、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莫忘先烈功勋17、文明从我做起----网上祭英烈,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18、立德立志,快乐成长,缅怀先烈,做美德少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19、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是你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崇拜你,我尊重你,请你们放心,我们会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一步一步向前进,努力的学习,完成你们未了的心愿。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最新漂亮5张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最新漂亮5张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最新漂亮5张鹃声凄切、蛙声凄厉,清明时节,雨纷纷、泪也纷纷。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当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的这首诗的时候,就想到清明节快要到了,只剩下了一步之遥。

清明节的那一天,爸爸一大早就对我说:“清明节到了,该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传统风俗。

”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就你一个人知道,那还不赶紧去祭祖啊。

”妈妈也说:“你不说,我们也知道啊,今天是清明节啊。

”我跟妈妈这样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什么也不敢说了。

经过十几分的步行,我们终于到了老爷爷的墓前。

我拿出水果和糕点放好,点燃香,拿在手上,深深的向老爷爷鞠了一躬,拜了几拜,接着我就拿出纸钱,在老爷爷的墓前点了起来。

爸爸在对老爷爷行完了中国礼仪之后,就拿出鞭炮点了起来,一会儿天空中就传来了“劈劈啪啪”的响声,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

后来我又在老爷爷的墓前默默许愿:“希望老爷爷保佑我学习更上一层楼,全家快乐幸福,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啊,我觉得那么的有意义。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2天是清明节,让我想起了这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引起了我内心的愁怅,我仿佛看到了这凄凄惨惨、令人断肠的情景。

清明这一天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日子,一个让人思念的时刻。

今年的清明节,我跟爸爸妈妈早早的就开车出发,在经过南山路的时候车就排起了长龙,交通也堵塞了,这样停停开开,过了好久我们才到了中村的山角下。

爷爷奶奶已经在等我们了。

来到坟头,只见周围到处长满杂草,爸爸和爷爷就一人拿一把镰到,铲去杂草。

奶奶便拿出祭品,摆在墓前。

我一看都是阿太最喜欢吃的菜,有红烧带鱼,油闷虾,豆腐干,春笋,草莓还有酒。

爷爷往杯子里倒了满满的三杯酒说:“妈妈今天大家都在,高兴你就多喝点,喝醉也没关系!”我正看的入神妈妈将一束白菊塞到我手上,说这是送给阿太的,你去放好。

致敬2021清明祭英烈手抄报一等奖8张

致敬2021清明祭英烈手抄报一等奖8张

致敬2021清明祭英烈⼿抄报⼀等奖8张为了永远铭记为民族独⽴,⼈民解放,国家富强做出巨⼤贡献的英雄烈⼠。

清明节期间,各地都会组织清明祭英烈活动。

以下是⼩编为⼤家准备了致敬2021清明祭英烈⼿抄报⼀等奖8张,欢迎参阅。

致敬2021清明祭英烈⼿抄报清明祭英烈作⽂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在奋⽃中远去,不知不觉⼜是⼀年清明时。

⼜到了凭吊烈⼠的英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的时刻。

清明⾬纷纷,⽩花祭亲⼈,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

是啊,让我们捧着⼀颗真诚的⼼缅怀英烈,祭奠忠魂。

曾⼏何时,在漫长的⾰命⽃争岁⽉中,有多少个像黄继光、董存瑞、江⽵筠、刘胡兰这样的英雄⼉⼥,为着民族的解放,⼈民的幸福,把鲜⾎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地上。

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

但他们都是为了⼀个共同的⽬标⾛到⼀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终⾝。

为了⾰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前仆后继,在敌⼈⾯前宁死不屈,⼀⾝傲⾻,表现了⼤⽆畏的英雄⽓概,为我们后⼈树⽴了光辉的榜样。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

时⾄今⽇,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

正是因为他们的伟⼤,中国巨龙飞腾于九霄之外,华夏巨⼈屹⽴于民族之林。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个古⽼民族书写下⼀篇新的乐章,⼀个泱泱⼤国崛起于世界的东⽅!长眠于此的先烈们,你们为了旧中国的解放,枪林弹⾬中,洒下了最后⼀滴鲜⾎,带着最后⼀丝微笑,献出了你们宝贵的⽣命!可是,我们知道:你们绝对不是漠视⽣命,⽽是你们⼼中装着伟⼤的共产主义理想,你们⼼⾥装着千千万万的受灾受难的劳苦⼤众!“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是你们最宽⼴的胸怀:“全⼼全意为⼈民服务”是你们最崇⾼、最伟⼤的神圣职责!虽然,你们倒下了,但有⽆数的后来者站了起来!你们的精神会为我们⼀代⼈,⼜⼀代⼈来传承,并成为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国家不断繁荣、富强最有凝聚⼒、战⽃⼒的⼼理⽀撑!不论,现在国际环境如何的复杂,不论前进的道路还有多少坎坷,有你们这些榜样所赋予的⼒量,我们坚信:我们有勇⽓,也有信⼼⾯对和战胜⼀切我们⾯对的困难!⼩时候,⽼师常说,我们的红领⼱是⾰命先烈的鲜⾎染红的。

清明节祭奠先烈手抄报10张

清明节祭奠先烈手抄报10张

清明节祭奠先烈手抄报10张清明节手抄报清明节纪念英烈文案1、缅怀先烈,继承初心,争当家乡好儿郎。

2、大气豪壮,国威远扬!不忘先烈,奋发图强。

3、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4、青山绿水留生前浩气,苍松绿柏堪慰逝后英灵!5、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

革命先烈浩气长存、永垂不朽!6、致敬英雄,他们是守护山河的`先烈,我们的民族脊梁!7、致敬我们伟大的“逆行者”,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8、你们是伟大的,向英雄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9、缅怀英烈,追忆逝者,为的是更好奋进前行。

10、想我先烈,不惧峥嵘。

11、英雄曾壮行,全民不能忘。

献上一杯情,共赴好时光。

12、柳新绿如洗,千条荡烟波。

舍身卫华夏,化剑斩疫魔。

13、愿生者奋发,往后的每一个四季流转,不忘使命,奋勇向前。

14、清明节之际,祭奠英烈,永记历史。

15、清明时节,哀思无限。

16、传承英烈精神,奉献青春余辉,这才是生者对逝者最高的致敬。

17、捧一抔黄土,缅怀英雄!18、雨过清明,哀悼英雄;缅怀先辈,用心遥祭。

19、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

20、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21、向英雄致敬,一路走好。

逝者安息,精神长存。

22、没有生而英畏,只是选择无畏。

23、安息吧,你们的浩气必然长存!24、逆风输出,绝境翻盘;幸得有你,山河无恙!25、洒一杯烈酒,告慰英雄!26、献一束鲜花,致敬英雄!27、清明追思,致敬英雄,缅怀同胞,此祝春安!28、清明雨洗烈士墓,挥笔祭出英雄魂。

清明节祭英烈作文4月4日是24节气中的清明,清明时节人们祭奠先人,缅怀先烈,通过各种形式,寄托哀思。

在这一天,我想到了一位英雄。

大家还记得邱少云吗?他就是我们的英雄。

那是在1952年10月的一天,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五百多名志愿军战士隐蔽到一片蒿草地里。

有两名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乱扫了一梭子弹朝山顶逃跑。

半个钟头后,从南方飞来的敌机投下了燃烧弹。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漂亮简单5张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漂亮简单5张

关于清明节的⼿抄报漂亮简单5张天上⽉圆,⼈间⽉半,你我的相逢是种缘。

缘起缘灭,梦中变幻,我的世界有你⽽精彩。

曾经的回忆,美好的记忆,保存在脑海。

愿你在天堂⼀样快乐!这⾥给⼤家分享⼀些关于清明节的⼿抄报,供⼤家参考。

关于清明节的⼿抄报1岁⽉如流⽔,转眼⼜是⼀年清明,太太,您在天上还好吗?⼀盆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供桌,摆好果品,倒上贡酒,奶奶神情专注地在燃烧的蜡烛上点燃三⽀⾹,直直的插进⾹炉⾥,然后招呼我们过去磕头。

“请⽼祖宗保佑我们全家⾝体健康,平平安安……”奶奶喃喃的说着每年清明必说的话,“太太,我⾝体很好,今年上初中了,请保佑我学业有成”,我边跪拜边在⼼⾥暗想。

⼩时候,对我来说清明只是⼀个可以逛公园吃美⾷的美好节⽇。

那时,主持祭祖的是太太,祭祖时,她总是把贪玩的我叫到供桌前,⽤粗糙布满皱纹的⼤⼿温和的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昊昊,快来给⽼祖宗磕头,让⽼祖宗保佑我们昊昊以后读书成绩好”,那时的我,不知“⽼祖宗”为何物,但很顺从的跪下去磕三个响头……太太去世后,我才明⽩清明是个缅怀已逝亲⼈的节⽇。

虽然我不是个情感丰富的⼈,但渐渐地,对我来说“清明”这个模糊的概念,变得具体清晰起来。

我的太太是个不服⽼的⼈,我出⽣时她已近⼋旬,虽然这么⼤年纪了,但她还坚持⾃⼰洗⾐,⾃⼰到井边打⽔,甚⾄主动承担起照看我的责任。

太太很宠我,爸妈给她买的零⾷,她常常不舍得吃,却偷偷的塞给我,看我开⼼地⼤⼝吃着她给的零⾷,她的脸乐开了花,满眼含着慈爱的光,都快溢出来了。

太太还在时,离清明还有好些天,她便搬个凳⼦坐在门前,将⼀张张⾦纸银纸叠成元宝状,放进⾝旁的⽵筐⾥。

太太告诉我,这些元宝就是烧给祖宗的“钱”。

等到祭祖时,爷爷将这些纸钱倒⼊⽕盆⾥,⽤打⽕机点燃,见⽕苗跳跃,我那时却有⼀种莫名的兴奋,总想靠近点再靠近点,太太总是提醒我⼩⼼别被烫着了……如今,太太已离开我们5年了,⼜是⼀年清明,太太,愿您在天上幸福!关于清明节的⼿抄报2清明节是我国⽐较重要的⼀个节⽇,每到清明这天,⼈们都会去扫墓、去祭祖。

清明祭哀思手抄报

清明祭哀思手抄报

清明祭哀思手抄报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

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

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

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

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

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

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

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

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

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

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树抬到岸上搭桥用。

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

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

1950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

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

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

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

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

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

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

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清明节手抄报资料清明节手抄报资料清明节:清明节,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岁时百问》有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另外,清明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如今发展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主要表现形式为祭祖和扫墓。

清明节的传说和由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用“清明”二字庆祝水患已除,天清地明,天下太平。

然而这个时候又是春暖花开、春光美景、春色迷人、春意阑珊、阳光灿烂、万物复苏的季节,正适合春游和踏青,于是唐朝的那个时代开始便有了清明时节踏青这个习惯。

由于春回大地、春暖雨多,特别适合农耕,古代农耕时就有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到后来,清明由最开始的只是一个节气,发展成踏青和耕种的大好时节。

不过,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人们祭祀祖先的日子,后人便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成一个节日,故清明时节禁烟火,祭祖和扫墓,只吃凉的食物。

给清明节增添了许多重要意义和生活情趣。

清明的节目:清明节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已逝的亲人和革命先烈的活动。

按照旧的清明习俗,人们扫墓时,携带烟酒、糖果、食物(多为主食)、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将纸钱焚化,还为坟墓除去杂草,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踏青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

在古时,春游还叫踏青、探春、寻春等。

这个时节适合参加体育活动来防止冬季残留的寒气伤身,除了踏青,还有古时候的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

清明节放风筝许多人喜爱在清明节的时候放风筝。

因为人们也会在夜里放风筝,还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一盏盏小灯,被称为“神灯”,特别好看。

传说有这样的习俗,把风筝放上天空后剪断牵线,任凭春风把他们吹向各地,可以除病消灾,祈求带来好运。

关于清明的诗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的谚语: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篇二:清明节手抄报资料清明节手抄报资料清明节:清明节,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岁时百问》有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另外,清明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如今发展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主要表现形式为祭祖和扫墓。

清明节的传说和由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用“清明”二字庆祝水患已除,天清地明,天下太平。

然而这个时候又是春暖花开、春光美景、春色迷人、春意阑珊、阳光灿烂、万物复苏的季节,正适合春游和踏青,于是唐朝的那个时代开始便有了清明时节踏青这个习惯。

由于春回大地、春暖雨多,特别适合农耕,古代农耕时就有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到后来,清明由最开始的只是一个节气,发展成踏青和耕种的大好时节。

不过,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人们祭祀祖先的日子,后人便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成一个节日,故清明时节禁烟火,祭祖和扫墓,只吃凉的食物。

给清明节增添了许多重要意义和生活情趣。

清明的节目:清明节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已逝的亲人和革命先烈的活动。

按照旧的清明习俗,人们扫墓时,携带烟酒、糖果、食物(多为主食)、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将纸钱焚化,还为坟墓除去杂草,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踏青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

在古时,春游还叫踏青、探春、寻春等。

这个时节适合参加体育活动来防止冬季残留的寒气伤身,除了踏青,还有古时候的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

清明节放风筝许多人喜爱在清明节的时候放风筝。

因为人们也会在夜里放风筝,还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一盏盏小灯,被称为“神灯”,特别好看。

传说有这样的习俗,把风筝放上天空后剪断牵线,任凭春风把他们吹向各地,可以除病消灾,祈求带来好运。

关于清明的诗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的谚语: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篇三:清明节手抄报资料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及内容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

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

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起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期间扫墓。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

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节日习俗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寻春。

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

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

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清明游乐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

牵钩“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

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

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常。

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

各携纸鸢线轴,1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

《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

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荡秋千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相关禁忌1、清明祭祀为何说“清明拜山”此处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

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

含义都是一样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

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