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80句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80句清明节手抄报文字1、清明雨密降愁云,风卷梨花孝染襟;母爱铭心长记取,慈容笑貌梦中寻。
2、亲爱的,不管如何,当你累了,当你孤单时,我都会陪在你的身边。
3、父亲,您放心,您的思想已融入了我的血液,女儿就是您的骄傲,乐观坚强,无私奉献,都是源于您的遗传,父亲,我想您与您的父母,也已在天国团聚了吧?请等待着女儿,我们天堂再续父女情。
4、如果天有神明,如果真有来生,能否可怜我这一世的思念之苦,让我和我的父亲再相逢,哪怕一生清贫,尝遍苦楚,我也要和父亲重新来过,他伴着我看着我,直到乌发变白头。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今母亲走了,我们的心无所依,情无所系,我们也不幸沦为了年过半百游子孤儿。
6、父亲走了,以后整个家的担子,都在我的身上了,以前什么事,总觉得没事,有父亲在,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要更加努力的去奋斗去生活,只有看到家里越来越好,父亲九泉之下,才会安息。
7、老爸呀!您的仁慈,贯穿您生命的始终,临走还要体恤儿女,为我们留下厚德和祥瑞。
8、妈妈,您在的时候,我的人生尚有来处,您去了,我的人生只剩下了归途。
您走了,我的世界变了,世界变了,我的内心也变了,我变成了没妈的孩子了。
母爱如天,我的天塌下来了,母爱如海,我的海枯竭了。
慈母万滴血,生我一条命,现送千行泪,陪您一路行。
9、回想父亲走的那一天,后悔、痛哭、撕心裂肺……那个最爱我的男人,替我遮风挡雨的男人,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还没等我孝顺时,却,永远的离开了!10、敬爱的父亲,您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但是,您慈祥的容颜和笑貌,永远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心中涌现对您的无限怀念,父亲您知道吗?每每想起您,我都会非常的难过,泪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充满了双眼。
11、清明时节雨纷纷,孩儿思父泪淋淋,疫情清明无祭扫,但对您的思念与感恩之情永不少。
父亲音容今犹在,今夕只憾梦中逢。
12、泪如雨帘,黑发间白发增添,跪在您的坟前,心也是千疮百孔的痛,幸福的日子在哪里,童年的记忆在哪里。
清明节小报内容资料整洁又好看合集3篇

清明节小报内容资料整洁又好看合集3篇清明节小报内容资料整洁又好看 11、春雨连连,路途迢迢,阻隔重重,行人匆匆,祭奠年年,情意绵绵,祝福浅浅,牵挂深深。
亲爱的朋友,清明时节,愿你万事顺顺,未来亮锃锃!2、清明节到了,让春风拂去你晶莹的泪水,让快乐飘然而至;让短信帮你抚平受伤的心扉,让开心的笑容绽放。
清明节,祝烦恼少少、亲情围绕、福到运到。
3、清明时节,杨柳依依,你在何处寄哀思?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古有折柳赠别,今有短信相送!4、寒食禁火吃冷餐,多多运动体康健,清明时节好春光,风筝放飞美心愿,秋千荡起满心欢,插柳聊且为思念,踏青游玩神清爽,吃块青团好运粘!清明节快乐!5、走进清明的怀抱,领略春光的美好。
笑看桃花的妖娆,静听溪水的欢笑。
远望青山绵远,沐浴阳光的灿烂。
品味季节的变换,歌唱生活的'圆满。
6、清明,扫墓,伤感累累,思念亲人天公落泪雨纷纷;幸福,紧追,好运连连,把握快乐__健康福旺旺。
清明节祝你幸福快乐每一天。
清明节快乐!7、清明时节烟雨轻,潮湿天气多保重,户外踏青讲卫生,花草过敏要避行,风光如旧莫太累,身体健康是保证,缅怀亲人莫太悲,时光不会再倒退,放宽心情幸福随,快乐无忧满天飞!8、一年一度清明节,出游踏青好时节,忙碌生活全抛掉,心情舒畅体健康,烦恼忧愁通通消,幸福生活来围绕,清明问候关怀送,愿你健康幸福永远。
9、一年一度清明节,温馨祝福短信传。
暖暖问候添喜气,高高兴兴踏青去。
甜甜祝愿添福气,团团圆圆合家欢。
幸福生活常相伴,健康快乐永相随。
10、祖祖辈辈托的是梦,儿孙们不要牵挂,你们安康就好;爷爷奶奶留的是话,儿女们不要担心,你们顺利就好;清明时节牵的是心,远方朋友不要忧虑,快乐就好,祝清明安康!清明节小报内容资料整洁又好看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__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手抄报文案简短35条

清明节手抄报文案简短35条1、挺巧的,对我来说还是清明节好,因为清明节在中国文化中意义重大,而且清明节放假,复活节不放假。
2、尽胜草堂穷处士,有花有酒作清明。
——仇远《喜晴·一帘迟日忽开晴》3、今朝天气清明好,江上乱花无数开。
——杨维桢《漫兴七首》4、恨逐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
——吴文英《三姝媚·夷则商》5、只知道清明节,毕竟清明节起码能放一天假,要是复活节也能的话,倒是能去了解一下这个洋节。
6、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
——朱淑真《月华清·梨花》7、清明春色三分,湖上行舟,陌上游人。
——徐再思《双调·蟾宫曲·西湖》8、我是真的没想到,忽然有一天发现那么多人跟自己同一天生日,原因竟然是这个。
9、明天就是清明节了,让我们放下紧张忙碌的工作,远离城市的喧嚣,带上一束雏菊,捎上满腔思念,斟上一盅热酒,点上一根香烟,为我们的故人送上祝福20xx清明节搞笑短信祝福__抛弃,逝去的东西;珍惜,现存的美好20xx 清明节搞笑短信祝福__抛弃,逝去的东西;珍惜,现存的美好。
10、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柳公权《阊门即事》11、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
——游九言《暮春》12、清明时节雨纷纷,出门别忘带把伞。
关于清明节祝福短信大全13、梅子成阴,海棠初谢,小园才过清明。
——宋无名氏《满庭芳·梅子成阴》14、清明见底不留尘,日射澄沙动玑贝。
——张耒《洛水》15、杏花风急清明近,已觉新寒似麦秋。
——仇远《湖上》16、已过清明违帝里,不妨红白遍江园。
——范梈《靖海县》17、两岸人家插杨柳,不知今日是清明。
——全室宗泐《吴松江逢清明》1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19、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罗邺《东归》20、死去活来节:人是早上走的,团圆饭是晚上吃的!21、卧对一枝愁病酒,清明今日雨兼风。
——高启《对梨花》22、冷澹清明节,萧疎斑白翁。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5篇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资料5篇清明节的来源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清明是我国农历24个节气的第5个节气。
为什么又是节日呢?这要追溯到古代的“寒食节”。
寒食节是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恰在清明的前一天,旧时民间每逢寒食节,家家户户不举火煮饭,只吃冷食。
第二天是清明,人们上坟烧纸,修墓添土,以表示对亡者的怀念。
这些风俗是春秋时流传下来的。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躲避后母骊姬的迫害,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逃亡国外,他们逃到卫国时吃不上饭,又贫病交加,在绝望之时,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谎说是野兔肉煮给重耳吃。
后来有人告诉了实情,重耳才知道。
19年后,重耳重又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
他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却惟独忘了对他忠贞不二的介子推。
待人提醒,重耳想起旧事,派人去请时,介子推避而不见。
晋文公亲自登门去请,方知介子推已背了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于是派人上山搜寻也未找到。
晋文公知道介子推很孝顺,要是纵火烧山,他准会背着老母亲跑下山来。
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俩也没出来,后来在一株枯柳旁发现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烧死了,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襟,上面用鲜血写着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亡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致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看后十分感动,放声痛哭,将他母子二人安葬在绵山,改绵山为介山,并建庙纪念。
为了铭记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只吃冷食。
第三年寒食节,晋文公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发现那株枯柳死而复活,便给那株柳树赐名“清明柳”,规定从寒食到清明,人们都要祭奠介子推。
以后渐将寒食节与清明相混淆,将寒食扫墓混为清明扫墓,清明逐渐代替了寒食节。
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
荡,就是拉皮绳,动。
它的历史非常悠久。
它最初被称为钱球,后来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
清明祭英烈手抄报内容

清明祭英烈手抄报内容清明祭英烈手抄报内容1.我们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南山寺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
2.我不得不承认生命之脆弱禁不起我们再三的考验,生或死,也许早已命中注定。
逝者如斯,生者为此沉寂。
沉默,是对死者最大的敬意。
3.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你我的相逢是种缘。
缘起缘灭,梦中变幻,我的世界有你而精彩。
曾经的回忆,美好的记忆,保存在脑海。
愿你在天堂一样快乐!4.是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中国繁荣的今天,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遍地的桃花。
我们怎能忘记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我们怎能忘记那一张张曾经鲜活的面容?让我们静静的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鲜花中,让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
5.生命,其实很脆弱,如陶瓷般易碎。
逝去的终究已成过去,不必沉寂在过去。
无需感慨生命之无常,无常才是真。
好好活着,才是最好。
6.打死我我也想不到我想打死在多的人也想不到。
7.画得是谁的生死之恋?最后却只能守着那不变的容颜,红尘画卷。
一守就是一千年。
8.坚固的城村里出有柔嫩的。
恋爱,糊心,不是林黛玉,不会由于哀伤而风情万种。
9.泪还是落满了全部冬季,望着眼前你含笑的容颜。
转身后,再也找不到丢失的诺言。
10.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11.所以从今年起,国家顺从民意把我们古老悠久的清明节法定为休息日,就好象我们过春节和过国庆节一样,大家得以聚会欢乐,这实在是我们文明社会的一大进步。
12.清明里总有一些花开,这些意象世界里清醇而多愁的花儿,一睁开眼睛和关闭视野都要流泪;也许这雨正是我无尽的伤悲的一场宣泄,宣泄后,一切都好。
13.民族的魂,感人的情,清明寄思感恩心,牢记先烈辉煌史,用心用情思先烈,民族文化要发扬,优秀传统永记心,龙的子孙激情涌,感恩先辈,追思真情天地证。
14.清明时节语纷纷,郊外游客笑嘻嘻,欲问酒家何处停,路边农妇欢迎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催,商隐弹泪谁人,信香烛鞭炮金钱知。
清明节祭奠先烈手抄报10张

清明节祭奠先烈手抄报10张清明节手抄报清明节纪念英烈文案1、缅怀先烈,继承初心,争当家乡好儿郎。
2、大气豪壮,国威远扬!不忘先烈,奋发图强。
3、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4、青山绿水留生前浩气,苍松绿柏堪慰逝后英灵!5、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
革命先烈浩气长存、永垂不朽!6、致敬英雄,他们是守护山河的`先烈,我们的民族脊梁!7、致敬我们伟大的“逆行者”,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8、你们是伟大的,向英雄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9、缅怀英烈,追忆逝者,为的是更好奋进前行。
10、想我先烈,不惧峥嵘。
11、英雄曾壮行,全民不能忘。
献上一杯情,共赴好时光。
12、柳新绿如洗,千条荡烟波。
舍身卫华夏,化剑斩疫魔。
13、愿生者奋发,往后的每一个四季流转,不忘使命,奋勇向前。
14、清明节之际,祭奠英烈,永记历史。
15、清明时节,哀思无限。
16、传承英烈精神,奉献青春余辉,这才是生者对逝者最高的致敬。
17、捧一抔黄土,缅怀英雄!18、雨过清明,哀悼英雄;缅怀先辈,用心遥祭。
19、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
20、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21、向英雄致敬,一路走好。
逝者安息,精神长存。
22、没有生而英畏,只是选择无畏。
23、安息吧,你们的浩气必然长存!24、逆风输出,绝境翻盘;幸得有你,山河无恙!25、洒一杯烈酒,告慰英雄!26、献一束鲜花,致敬英雄!27、清明追思,致敬英雄,缅怀同胞,此祝春安!28、清明雨洗烈士墓,挥笔祭出英雄魂。
清明节祭英烈作文4月4日是24节气中的清明,清明时节人们祭奠先人,缅怀先烈,通过各种形式,寄托哀思。
在这一天,我想到了一位英雄。
大家还记得邱少云吗?他就是我们的英雄。
那是在1952年10月的一天,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五百多名志愿军战士隐蔽到一片蒿草地里。
有两名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乱扫了一梭子弹朝山顶逃跑。
半个钟头后,从南方飞来的敌机投下了燃烧弹。
清明节五年级手抄报简单内容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

清明节五年级手抄报简单内容清明节手抄报文字清明节五年级手抄报简单内容【篇一】1.清明时节雨纷纷,扫墓祭祖思故人!英容笑貌永铭记,叮嘱教诲难忘怀!先人栽树后人荫,忆古思今励后人;如今美好新生活,共享欢乐共惜珍。
2.清酒一杯,盛满了对亲人的思念;菊花一朵,包裹着对逝者的牵挂;泪水千行,寄托着对往昔的回忆;青烟缕缕,飘荡着对祖先的怀念。
清明节到了,愿逝者安息。
3.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俗话又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天上不会掉馅饼,简单做人、踏实做事,一定会成功的。
加油!4.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山花烂漫香盈袖,徐徐清风吹哀愁,踏青出游亲自然,深深祝福心中留,清明节到来之际,祝幸福安康!5.添一捧土,让思念跟着;烧几张纸,让心愿随着;放一束花,让思绪飞着;送一句祝福,让情谊传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愿你心在悸动着,人生依旧快乐着!6.又是一个清明节,悲伤笼罩着亲人的坟墓。
时间匆匆,人又少。
生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珍惜一切,不要错过烦恼,祝你生活幸福。
7.清明年年来,如今清明无故人。
天地相隔,相思相牵。
春风和春雨寄思念,来世还会继续。
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是。
8.清明时节雨纷纷,祭祖的人很多。
我热泪盈眶地思念着我的亲人,我深感悲痛。
烟雾缭绕,香纸飘飘。
浓烟上下翻腾,祈求逝者上天堂。
9.清明陷入黑暗,在每年这个时候的梦里,散落在远处广场的碎玻璃瓶里。
在无处容身的恐怖中,等待下一个清明,等待跪拜的虔诚哀思和惆怅。
10.我想念我的父亲,我们真诚地祈祷你在天堂幸福平安。
11.送你清风,表我相思;送你明月,表我祝福;送你星光,表我惦念;送你月光,表我情谊。
清明来临,送你短信,表我心意,忘却烦恼,快乐自在满天飞。
12.如果你心里藏着一个愿望,就说出来。
如果你心中藏着一个梦想,说出来,它们都会实现。
至于什么时候,天知道。
哈哈,清明节快乐。
13.清明节,踏青节,每年四月的四日至六日间,春光明媚,草木吐青,春游的好时节,亲朋好友出去走走,到处转转,抖擞抖擞精神,开始新的一天,新的一年!14.清明气,气清景明。
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六篇

【导语】清明节,⼜称踏青节、⾏清节、三⽉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然与⼈⽂两⼤内涵,既是⾃然节⽓点,也是传统节⽇。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清明节的⼿抄报内容,欢迎阅读!1.清明节的⼿抄报内容 今年的4⽉4⽇是我们祖国传统的节⽇—清明节,清明不仅是⼀个节⽓,更是⼀个纪念先⼈的⽇⼦。
我家也不例外,趁着放假,我和爸爸、姑姑、奶奶回去⽼家扫墓。
我们从家⾥拿了锄头、铁铲、⼑、⾹、纸钱、供奉品,就出发了。
我们家的祖坟在茂密的橡胶林⾥。
所以我们必须得⼩⼼⾍⼦与蚊⼦的叮咬。
还有那些橡胶树的胶⽔。
⾸先拿⼑坟墓周围的草,砍完草之后,就⽤铁铲挖⼟放在坟上,之后奶奶叫我去挖草⽪,⽽且我还要搬回来呢! 我看见奶奶拿着⼏柱⾹插在坟旁,把供奉品放在⾹旁,然后烧纸钱,我⽴马跑过去,叫奶奶拿⼀捆给我烧,纸钱烧光了,爸爸就放鞭炮了,⼀阵声响过去后,鞭炮放完了,奶奶和姑姑拿了红油漆来描红墓碑,描完了,我特意看看⾹灭了没,等⾹烧完了,我们这才收拾东西回家。
2.清明节的⼿抄报内容 清明节放假的第⼀天,⼀⼤早我匆匆忙忙地赶去⾼铁站,去⽼家德清扫墓。
⾼铁像⼀条⽩⾊的巨龙载着我飞奔向前冲!窗户像⼀台照相机把美景⼀张张地拍了出来。
在春天的陪伴下,⼀会⼉就到我的故乡德清。
下午,爷爷领着我们组成⼀个⼤队伍,拿着纪念品和铁耙之类的⼯具,去上坟,⼀⽚⽚绿⾊的麦⽥像⼀块块绿⾊⽑毯铺在春天的⽥野上。
春风轻抚着麦浪,麦浪波向远⽅。
黄黄的油菜花和⽩⽩的萝⼘花还有淡紫⾊的⼤⾖花给⽥野添加了⼏抹颜⾊。
⾛过长满⼩草的⽥埂,我⼩⼼翼翼地⾛到⽥埂对岸,因为两边都是养虾的池塘。
⽔像⼀⾯⼤镜⼦倒映着蓝天、⽩云和⼀棵棵⼤树。
拜祭祖先的时候要点⾹、烧黄纸,最后还要添加新的⼟。
我这都是跟着爷爷做的,我和姐姐跟爸爸们,仔细做好了每件事。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每当这⼀天,⼈们赶到祖先坟墓前拜祭祖先,怀念先辈。
3.清明节的⼿抄报内容 ⼜是⼀年清明节,⼜叫扫坟节,也就是我们祭奠死去的亲⼈,去给他们上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一、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清明节的简介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清明节的来历1、介之推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2、节气清明与清明节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
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三、关于清明节的内容: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1、扫墓祭祖的习俗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踏青的习俗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
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
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3、插柳的习俗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
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
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
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4、清明游乐的习俗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促谷)。
5、牵钩的习俗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
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
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吶喊,热闹非常。
6、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
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
《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
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7、荡秋千的习俗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
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
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今日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儿童玩耍。
8、射柳的习俗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9、蹴鞠的习俗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活动,像踏青、郊游、荡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伤之余,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
在这些活动中,蹴鞠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
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在讲求中庸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蹴鞠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
近年来,在蹴鞠的发源地山东淄博又兴起蹴鞠热,许多市民参与其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民俗。
10、斗鸡的习俗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
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
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
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11、蚕花会的习俗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
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
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12、拔河的习俗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
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
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
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