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
第8课《咏雪》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文讲解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 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处于补语的位置。 3、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古汉语语法中“……,……也”是常见的判断句式,还有如“……者,……也” “……,……者也”“……者,……”等形式。 4、省略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课外拓展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历代名人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韩愈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金圣叹:六出飞花处处飘,漫山遍野尽琼瑶。
(11)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 奕,指谢奕,字无奕。
(12)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 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课文翻译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 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不一会,雪 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 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哥哥的 女儿道韫说:“不如比做柳絮被风吹得漫 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 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了)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原文阅读
原文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 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 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 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 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军王凝之妻也。
课文导入
《世 说 新 语》
刘义庆,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 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 学士。《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的,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记载了从 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趣 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 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第8课《咏雪》课件(共23页)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风声鹤唳
❖ 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的样子
❖ 前秦军队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 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 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 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 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 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这就 是“风声鹤唳”的典故。
15
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撒盐空中差可拟。 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未落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而起。
16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 谢安更喜欢哪一个?
从公“大笑乐”的反应看谢安更喜欢谢道韫的说法, 并且最后专门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更加表示了对 她的赞赏。
14
翻译方法:
译:文中主要字词全要翻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字组 词或以近义词替换:如寒雪日——寒冷的下雪天、讲 论——讲解谈论。
留:专有名词或人名不用翻译,如谢太傅、胡儿、无奕、 左将军王凝之。
调:为语句通畅要在翻译时调换语句,如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在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增:补充词中省略的成分,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她是 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20
谢道韫:未若
展现了谢道韫的才华和她自信。
在古代,奉行“女子无才就是德”,谢 道韫敢于与兄弟相争,展示自己的才华, 表现出了谢家什么样的家族氛围?文中 的哪个词能体现出来这种氛围?
从文中“内集”、“讲论文义”、“欣然”、“大 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融洽、欢乐、轻松、温馨、民 主、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
下棋,大家追问他战况时他才说了句“小儿辈大破
第8课《咏雪》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补充交代谢道韫身份,其实也是有力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才气。
宴会后
“君以为胡儿与道韫之句,何者为佳?"作为一个高情商的客人,你该如何回答谢安的问题?胡儿撒盐空中,写实,形似;道韫柳絮因风起,写意,神似,咏絮之才!各有千秋,不愧是人才辈出的谢家。
(即兴发挥填比喻或自己积累的诗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赴宴
“公大笑乐”是为何?(1)对两个答案都满意,不简单地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笑着对子侄辈鼓励和赞许,民主自由氛围; (2)“笑”,是慈爱地笑胡儿的回答;乐是对谢道韫的回答感到满意,为“柳絮”一喻而“乐”,欣慰、赞赏。
①“撒盐空中”组讨论分析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为何?
①“柳絮因风起”更好;②“柳絮”轻盈,如雪飞扬;“盐”是沉重颗粒,缺乏美感。③“柳絮”给人春天将到之感,意蕴丰富。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小组讨论分析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为何?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明句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窗外大雪纷纷,家人围坐,灯火可亲,通过“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 等词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为何咏雪?——诗礼传家 富有生活雅趣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部编版

8.《世说新语》两则第一课时《咏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划分语句的停顿。
②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准确熟练翻译全文。
③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④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欣赏咏雪名句,明确比喻之精妙在于神似而非形似。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少年儿童的聪明才智,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生活雅趣。
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①以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达到当堂成诵的效果;②积累文言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教学难点:欣赏咏雪名句,探究比喻修辞之精髓在于神似而非形似,通过联想获得体验。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诵读法;品读法;点拨引导赏析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同桌合作交流法;小组合作研学法;质疑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雪花是仁慈的上帝在严寒的冬天送给我们的特殊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吸引着多少人追逐、倾倒、吟诵、歌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和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雪吧。
播放PPT(图片及咏雪的古诗句),请同学们齐读诗句。
今天,我们学习《咏雪》一文,看文中才子才女是如何咏雪的,我们和他们比试比试如何?二、PPT出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三、处理“预习找疑自学”中存在的问题:1.文学常识识记:谁来填出答案?①一生读填答案;②其他同学参考自己的《导学案》评价或纠正。
③PPT出示明确。
《咏雪》一文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朝代、人物)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其中也有许多(古代早慧儿童)的故事。
《世说新语》是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所记多为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言辞隽永为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影响颇大。
2.字音字形:PPT出示生字词,谁能够读准字音?①一生独立读,同学评价或纠正;②全班同学齐读二遍;③二生在读中演板默写,同学评价或纠正;PPT出示明确正确读音。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咏雪》【原文】咏雪(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一)重点注释[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学常识1.《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阅读探究】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答案]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2.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答案]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解析]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儿女”一词古义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3.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答案]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第8课 《咏雪》(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谢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博 才多学,风度优雅,为东晋名士之首。他精 通儒家经典,能诗善文,性好音乐,工书善 画,待人接物很讲究风度,言谈举止更注重 修养。他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当时的社会风 气。人称“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耳”。
如此有影响力的谢安,不仅在历史上诗 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言行逸事被收录在《世 说新语》一书中。
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儿女
事件
讲论文义
4.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来?
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欢快、轻松、温馨的家 庭氛围。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 语可以看出来。
1.赏雪之韵 (1)赏析两个比喻。“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
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 “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正因为谢家有“诗书传家、重视教育”的门风,所以,“讲论文义 ”应该是他们家常有的事儿。俗话说“将门出虎子”。一个孩子的品质 特点常常带有家庭的教育和风气,即所谓“家风”。家风指的是家庭或 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是一代代相传下来的家族成员的精神 风貌和整体气质。“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往往能在家庭中看出成因 。
七年级语文上册
2.识人之神
谢安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
“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 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 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1.那编者又更喜欢谁的比喻呢?齐读最后一句,思考:这句话的用意 何在?
这一句是用来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她不仅是谢家的女儿,更是嫁 给了另外一个世家大族,王家。补充身份,说明作者更赞同谢道韫的 回答。
你从课文中还读到了什么信息?对你有什么启示? 示例:“公大笑乐”,暗示谢太傅更喜欢谢道韫的比喻;最后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举例:《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未若”是对比的手法,“柳絮因风起”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形成意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理解:对于初中生而言,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一大难点,生字词、特殊句式等都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咏雪》的阅读与理解;《咏雪》中的生字词学习;分析《咏雪》的文学特点及修辞手法;了解作者刘义庆及其作品《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本节课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解析课文,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咏雪》是东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它以简洁精炼的文字描绘了雪的美丽。文言文是古代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咏雪》这篇课文。通过分析课文中对雪的描绘,学习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将雪的飘逸和纯净表达得淋漓尽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文言文描绘自然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第8课《世说新语——咏雪》课件(4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精选全文

高雅的情趣,聪慧的少年
歌咏,赞美 “咏”的对象
咏雪
歌咏白雪
YONG XUE
YONG XUE
YONG XUE
YONG XUE
编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 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 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 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 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 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军/王凝之/妻也。
考点 给文言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也”表判断
省略介词,即“谢太傅 (于)寒雪日内集”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即“白雪纷纷所似何”
研读赏析
赏析“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比喻句的妙处。
将飘飞的雪花比作随风 飞舞的柳絮,既写出雪的轻 盈、柔美,也给人以春天即 将到来的感觉,极具美感。
3.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例: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整体感知
4.调:调整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 例:白雪纷纷何所似? 所似何(像什么)
5.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6.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符合现代汉语
的意思。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即谢安(320—385),字
安石,陈郡阳夏(jiǎ)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 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艺术成就较高,语言 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书中不少故 事,如“周处除三害”“曹植七步成诗”“望梅止渴”等, 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谢女咏雪”等, 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感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 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失礼:客人既已认错,就应原谅他, 对长辈应以礼相待。 不失礼:这样的态度,维护了自己和 父亲的尊严,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 他们是什么关系?
“君”“尊君”“家君”这三个 称谓各表示什么意思?
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这一则重在表现元方什么特点?
1.
2.
懂得为人道理(诚实守信); 聪敏过人。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 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 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5.谢太傅对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
只是“大笑乐”而已;作者也没有表态。那 么作者赞赏哪个呢?
作者虽没表态,却在后面补充交代了
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暗示他赞赏道韫 的才气。
后来作诗的才气被称为“咏絮才” ,《红楼梦》 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就是这样。其中 “咏絮才”指林黛玉。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 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 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 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 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 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 了。”元方说:“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儿子骂他的父 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 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家门。
— 《咏雪》—
寒冷的,下雪的
咏
雪
家中的子侄辈
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文 章的义理, 急
不久,一会儿
高兴的样子
什么
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呢?”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 用意?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 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4.“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两个比喻,你更喜欢哪一个?
“撒盐空中”:写出了雪的形态,“盐” 与雪的颜色洁白、“撒”与雪下落相似。 “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的轻盈、 漫天飞舞,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的 情态接近。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古今异义:
因
{ 今义:因为
:
古义:趁、乘
儿女
{
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 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女儿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
人物 时间 地点
儿女讲论文义”交代了哪些内 人物 事件 容?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谢安哥哥的长子, 即谢朗
大体,差不多
比作
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 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 凭借 飘起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 舞。”
高兴
就是
谢道韫,东晋有名的 才女,聪明有才
公大笑乐。
谢安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弈的女儿, 字叔平,大书法家 王羲之是第二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