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真空系统

第6章 真空系统
第6章 真空系统

第6章真空系统

6.1 概述

6.1.1 真空系统设有三台50%容量的水环式机械真空泵,为启动时汽缸和凝汽器建立一定的真空和正常运行时连续不断的排出汽轮机真空系统中的不凝结气体,维持凝汽器的真空。

6.1.2 真空泵的运行方式:启动时三台泵同时运行,正常运行时两台运行,一台备用,冬季在凝汽器平均背压小于4 KPa时,应保持一台真空泵运行。

6.1.3 两台真空泵运行,在泵入口压力为0.0034Mpa,冷却水温为15℃时的抽干空气能力应大于按美国HEI标准查得的凝汽器干空气泄漏量为:83Kg/h(40SCFM)。

6.1.4 启动时,三台真空泵运行,应在下述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凝汽器压力。

6.2 真空系统设备规范

6.3 真空系统联锁保护

6.4 真空系统启动前检查

6.4.1 真空系统投入允许条件:6.4.1.1 凝结水系统投入;

6.4.1.2 开式冷却水系统投入;

6.4.1.3 真空泵分离器水位在就地水位计的1/2~2/3mm左右

6.4.1.4 真空泵工作液温度小于40℃

6.4.1.5 无真空泵跳闸信号。

6.4.1.6 机组轴封系统投入

6.4.2 真空泵的启动准备:

6.4.2.1 按系统检查真空系统各阀门处于正常位置。

6.4.2.2 所有压力表、流量表、液位表一次门开启,联系热工将所有表计投入。

6.4.2.3 所有电动门、气动门电源、气源已送且操作开关均正常。

6.4.2.4 所有联锁保护试验已做且全部合格。

6.4.2.5 凝结水泵启动且运行正常。

6.4.2.6 开冷水泵启动且运行正常。

6.4.2.7 机组轴封系统投入且运行正常。

6.4.2.8 关闭凝汽器真空破坏门,开启真空破坏门密封水供水总门。注水至溢流管出水后,调整供水门开度,保持有微量溢流。

6.4.2.9 开启真空泵分离水箱补水门,将分离水箱补水至就地水位计的1/2~2/3mm左右。

6.4.2.10 检查真空泵盘根冷却水投入,保持泵轴端微量漏水每分钟3~5滴。

6.4.2.11 联系电气测量真空泵电机绝缘合格后,送上动力电源。

6.5 真空系统启动

6.5.1 确认真空泵启动许可条件均满足,汽轮机轴封汽已投运。

6.5.2 启动一台真空泵,检查并确认凝汽器抽真空母管电动门自开。

6.5.3 真空泵入口压力值<12kpa时,检查真空泵的入口门应自动开启。

6.5.4 真空泵启动后,检查其启动电流和返回时间正常,电流不超过267A。

6.5.5 依次启动真空泵三台。

6.5.6 当真空泵入口阀前压力<5KPa,根据情况停用一台真空泵作备用。

6.5.7 当真空泵停用作备用或检修,应检查其进口电磁阀关严并关闭入口手门。

6.5.8 启动真空系统可以用真空泵启动功能组投入。

6.6 真空系统停用

6.6.1 若备用真空泵切换,应先手动启动备用泵正常后,方可停用原运行泵。

6.6.2 停止真空系统只有在机组停机后根据需要或事故情况下接值长令,方可以停止真空系统运行。

6.6.3 解除真空泵备用联锁,依次停用真空泵。检查关闭真空泵入口(快关)阀、凝汽器抽真空母管电动门、真空泵分离水箱补水门、冷却水门。

6.6.4 若真空泵因故障需4周以上不运行,应在真空泵停止运行电机停电后,开启真空泵泵体放水及分离器放水门,放尽工作液防腐。

6.7 真空系统运行监视调整

6.7.1 泵组在运行中轴承双向振动值≤0.05mm,若振动明显增大或明显的不正常异声,应立即启动备用真空泵,停用原运行泵。

6.7.2 真空泵电流不超267A。

6.7.3 真空泵及电动机轴承温度<85℃,真空泵工作液温度<33℃,电机三相定子绕组温度<135℃。若温度超过限额,立即手动启动备用真空泵,停用原运行泵并查找原因。

6.7.4 真空泵分离器正常水位应在就地水位计的1/2~2/3mm左右,即检查其溢流管不溢流,水位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真空泵的出力、水位过高还会增大真空泵的功率损耗。6.7.5 当真空泵分离器水位低时,应检查补水电磁阀能自动开启补水,当真空泵分离器水位恢复到正常值时,应检查补水电磁阀能自动关闭。

第7章循环水系统

7.1 概述

沁北电厂#3、#4机组循环水系统采用带冷却水塔的单元制二次循环水供水系统。循环水泵位于主厂房外冷却塔附近,循环水取自17KM济源市污水处理中水,备用水源取自五龙口地下水源地,主要向凝汽器、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提供冷却水。且凝汽器循环水管路设有胶球清洗系统。

每台600MW机组配置二台并联运行的循环水泵,出口门采用二阶段关闭液控止回蝶阀,出口门后合用一根3.02米外径的循环水母管,至汽机房前分为两根2.2米外径的循环水管,先进入低背压凝汽器,再经高背压凝汽器后合为3.02米外径的管道经测流井排至冷却塔。二期工程两台机组共设四台循环水泵。

7.1.1 水泵性能参数:

每台600MW机组配二台水泵并联运行时,为水泵铭牌工况点,每台泵设计运行工况保证点为:

Q=9.25m3/s,H=27.35m,n=370r.p.m,η≥87% ,NPSHR(必需汽蚀余量)≤ 8.2m。

每两台600MW机组配三台水泵并联运行时,为循环水泵经济运行工况点,每台泵设计运行工况保证点为:Q=10.47m3/S,H=24.65m,n=370r.p.m,η≥88% ,NPSHR≤9.6m。

每台600MW机组运行一台水泵时,其设计运行工况保证点为:Q=11.1m3/S,H=21.20m,n=370r.p.m,η≥87% ,NPSHR≤11.0m;在单泵运行条件下,水泵喇叭口的淹没深度为4.0m。

7.1.2 出口蝶阀性能基本要求:

7.1.2.1 开启蝶阀:

前15o快开,时间为5~12秒(现场可调);后75o慢开,时间为20~40秒(现场可调)。此外,蝶阀也可匀速开启,开启时间为30~45秒(现场可调)。

7.1.2.2 关闭蝶阀:

前75o快关,时间为2~12秒(现场可调);后15o慢关,时间为20~40秒(现场可调)。

上述阀门要求的最终准确的启、闭时间和关阀角度根据调试后结果确定,现场可调,现场整定后的时间误差不超过±1.0秒。

7.1.3 循环水系统基本要求:

循环水系统可在一台循环水泵或半侧凝汽器运行的情况下低负荷运行,但应避免泵在≤85%设计流量下持续运行。

事故时循环水泵的允许反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20%,反转时间不能超过5min;循环水泵允许在反转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5~20%条件下启动。

7.2 循环水系统设备规范

7.3 循环水系统联锁保护

7.4 循环水系统启动前检查

7.4.1 检查所有工作票终结,现场清理干净。

7.4.2 循环泵启动前须确认有关联锁、保护校验,阀门校验工作均已完成。

7.4.3 按系统检查卡检查完毕,确认有关设备及阀门均在准备启动状态。

7.4.4 检查电机轴承油位在2/3处,高、低油箱油位在上油位计的1/2处。

7.4.5 检查循环水泵出口门液控油系统正常。

7.4.6 水塔水位补水至1.7-1.9米,前池水位>7米。

7.4.7 确认循环水泵电动机及轴承的冷却水已投入、循环水系统已导通上塔。

7.4.8 将循环水泵入口清污机控制至自动位。

7.4.9 启动第一台循环水泵前应确认凝汽器至少有一侧具备通水条件。

7.4.10 开启循环水系统各放空气门,开启工业水注水门系统注水,各空气门将连续水流后关闭。循环水凝汽器进口压力达60kpa以上注水结束。

7.5 循环水系统启动

7.5.1 确认循环水泵启动许可条件满足。

7.5.2 启动循环水泵,检查循环泵转子转动,并监视启动电流及返回时间,正常电流不超386.4A。

7.5.3 循环水泵启动后应检查出口门联动开启正常,检查系统放空气门有连续水流出后关闭空气门。

7.5.4 第一台循环水泵启动后,关闭工业水注水门。联系化学投入加药系统。

7.5.5 检查系统应无泄露,泵及电机运行正常,停止电机防潮加热器。

7.5.6 循环水母管压力大于0.2 Mpa时,将备用泵投入备用或根据需要启动第二台循环水泵。

7.6 循环水系统停用

7.6.1 若进行备用泵切换,应先启动备用循环水泵运行正常后,循环水母管压力达0.23MPa方可停用原运行泵。注意循环水压力波动对凝汽器运行的影响。

7.6.2 若需停用循环水系统,应先确认无循环水用户后,方可停用循环水泵。

7.6.3 停用循泵前先关小需停用循环水泵的出口蝶阀,待出口蝶阀接近75°时,再停用循环水泵,不允许在一台泵运行时另一台泵在出口门全开的情况下停泵,以防止循环水倒流影响循环水压力。

7.6.4 循环水泵停用后检查循环水泵无倒转,投入电动机防潮加热器。

7.7 循环水系统运行监视

7.7.1泵组若有明显不正常异声或撞击声,泵组振动明显增大,应立即启动备用循环水泵,停用原运行泵。

7.7.2 循环水母管压力在0.17~0.23Mpa,凝汽器循环水进出口压差不大于55kpa。

7.7.3 循环水泵电动机电流不超过386.4A。

7.7.4 循环水泵电动机线圈温度达130℃,推力轴承温度达95℃,经确认为真实值,应立即启动备用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泵。

7.7.5 循环水泵电动机上部轴承冷却水量应畅通,流量充足。

7.7.6 循环水泵及电动机振动<50um、最大≯100um 。

7.7.7 循环水泵电动机冷却水及泵机械密封水压力0.15~0.2 MPa 。

7.7.8 循环水泵入口清污机正常前后水位差小于50mm,当其前后水位差大于100mm 时应自动启动;水位差大于300mm时报警,此时应就地检查清污机工作状态;水位差大于1000mm时报警同时清污机跳闸并禁止启动,应联系机务与热控共同检查处理。

7.8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

7.8.1凝汽器胶球清洗投用条件:

7.8.1.1确认有关联锁及电动门均校验正常。

7.8.1.2凝汽器循环水A/B侧均在正常运行位置。

7.8.1.3循环泵运行正常,循环水母管压力在0.15MPa左右。

7.8.1.4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电源送上。

7.8.2凝汽器胶球自动清洗

7.8.2.1胶球清洗就地自动投运

a 按凝汽器胶球清洗操作卡完成装球室的加球操作, 加球数为1000只(每个集球器加球500球),胶球尺寸为Ф25mm 。

b选择进入系统一(或二)工作状态画面。

c 将凝汽器胶球清洗《手动/自动》选择开关置自动。

d检查系统一(或二)报警画面无报警。

e按下【运行】按钮,检查【运行】状态红灯亮

f 检查收球网自动切到关闭位置,【收球关】状态绿灯亮。

g胶球泵自动运行,检查【胶球泵开启】绿灯亮,胶球清洗泵运行。

h检查装球网自动开启,检查【装球开】绿灯亮

i检查分配器内胶球运行正常。

j检查控制室CRT画面上凝汽器胶球清洗ON反馈信号正常。

a 在凝汽器胶球清洗就地控制盘上按停止按钮,指示绿灯亮。

b 检查集球器自动切到收球位置,指示红灯亮,集球器开始收球。

c 2小时后收球结束,检查收球网自动切到反洗位置,指示红灯亮。

d 待收球网反洗30分钟后,检查胶球清洗泵自动停止。

e 检查控制室CRT画面上凝汽器胶球清洗OFF反馈信号正常。

f 胶球清洗停用后按胶球清洗操作卡要求进行收球、数球及计算收球率做好记录。注:自动遥控操作程序与就地自动相同,但投入与停止必须在CRT上操作。

7.8.3凝汽器胶球手动清洗

7.8.3.1按凝汽器胶球清洗检查卡完成系统检查工作,进入系统一工作状态画面(系统二操作方法相同)。

7.8.3.2将胶球清洗《手动/自动》选择开关置手动。

7.8.3.3加球操作

a按下【#1阀门关】和【#2阀门关】按钮,检查【#1阀门关】和【#2阀门关】红灯亮,#1阀门和#2阀门关闭。

b按下【装球关】按钮,检查【装球关】状态红灯亮,装球网关闭。

c开启装球室放空气门和放水门,放尽存水。

d开启装球室上盖,加入Ф25mm胶球500只。

e关闭装球室上盖和装球室放水门。

f按下【#1阀门开】按钮,检查【#1阀门开】绿灯亮,#1阀门开启。

g 关闭装球室放空气门,注意空气放尽。

h按下【#2阀门开】按钮,检查【#2阀门开】绿灯亮,#2阀门开启。

7.8.3.4胶球清洗投用操作

a 检查系统一(或二)报警画面无报警,进入系统一(或二)工作状态画面,将胶球清洗装置《手动/自动》选择开关置手动。

b按下【收球关】按钮,检查【收球关】状态绿灯亮,收球网关闭。

c按动【胶球泵开启】按钮,检查【胶球泵开启】绿灯亮,胶球清洗泵运行。

d按下【装球开】按钮,检查【装球开】绿灯亮,装球网打开。

d 检查分配器内胶球运行正常。

a按下【装球关】按钮,检查【装球关】红灯亮,装球网关闭。

b2-3小时后收球结束,按下【胶球泵停止】按钮,检查【胶球泵停止】红灯亮,胶球清洗泵停止。

c按下【收球开】按钮,检查【收球开】红灯亮,收球网开启。

7.8.3.6收球操作

a按下【#1阀门关】和【#2阀门关】按钮,检查【#1阀门关】和【#2阀门关】红灯亮,#1阀门和#2阀门关闭。

b 开启装球室放空气门和放水门,放尽存水。

c 开启装球室上盖,将胶球取出放入容器内。

d 关闭装球室上盖。

e进行数球、计算收球率并做好记录。

7.8.3.7凝汽器胶球清洗暂定为定期运行方式,规定每天前夜班投入凝汽器胶球清洗,运行8消失后停运并收球,收球后将收球网切到反洗位置,每周日后夜胶球清洗系统停运后进行数球,计算收球率并做好记录,同时将破损或直径变小的球更换为相同数量的新球,记录球的数量,重新投入装球室备于下次投用。

7.8.3.8当胶球数量小于80%时,说明胶球数已不够,应重新加球至1000只(每个集球器加球至500球)。

7.8.4凝汽器胶球清洗注意事项

7.8.4.1胶球清洗投用时,应经常检查收球网A/B前后差压,正常为40~60mbar。

7.8.4.2当差压大于80mbar集球器自动或手动切到收球位置,收球2小时后,收球网自动或手动切反洗位置,收球网反洗约30分钟,当差压小于80mbar后,收球网再自动或手动切运行位置,集球器切运行位置,胶球清洗重新投入运行。

7.8.4.3当差压大于88mbar无论《手动/自动》选择开关在任一位置,收球网立即自动切至反洗位置。同时集球器自动切到收球位置;注意发生此情况后,胶球将大部分跑掉需重新加球。

7.8.4.4凝汽器胶球投自动清洗时,当收球网反洗后投运累计24小时,集球器会自动切到收球位置,收球2小时后,收球网自动切到反洗位置反洗30分钟后,胶球清洗又自动投入运行。

7.8.4.5在手动运行模式下,系统仍能自行启动“网板紧急反洗”程序。但由于手动运行模式下没有启动“网板反洗程序”,集球器的网篮不会转到CATCH集球位,因此会造成失球。

7.8.4.6当循环水泵停运前应先进行胶球系统收球,然后停止胶球清洗装置,将收球网至反洗位置。

7.8.4.7目前阶段凝汽器胶球清洗暂采用手动方法,其《手动/自动》选择开关要求放手动运行模式。

7.9 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规定

7.9.1允许凝汽器循环水侧半面隔绝运行:此时凝汽器运行侧循进、循出门应开足,循泵保持一台运行;凝汽器循环水半侧运行,允许机组最大负荷不超过额定负荷的70%。7.9.2夏季运行时,一机配两台循环水泵,单元制运行,全塔配水。

7.9.3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25~18℃时,允许一台机组在负荷≤360MW情况下一台循环水泵运行(一台循泵运行与两台循泵运行比较):

7.9.3.1 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25℃时,机组上网电量增加580KW/h,每天增加24×580=13920 KW;

7.9.3.2 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23℃时,机组上网电量增加868KW/h,每天增加24×868=20832 KW;

7.9.3.3 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20℃时,机组上网电量增加1026KW/h,每天增加24×1026=24624 KW;

7.9.3.4 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18℃时,机组上网电量增加1338KW/h,每天增加24×1338=34122 KW。

7.9.4春、秋、冬季运行时,符合下列条件允许一台机组配一台循环水泵运行:

7.9.4.1双机运行全天计划负荷在22000MWh以上、单机运行全天计划负荷在11000MWh 以上:

A 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下塔水温)在11~13℃、每台机组保持一台循环水泵运行,全塔配水。

B 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下塔水温)在8~11℃、每台机组保持一台循环水泵运行,关闭一侧内区配水。

C 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下塔水温)在8℃以下、每台机组保持一台循环水泵运行,外围配水,要求所有内区配水关闭严密。

7.9.4.2 双机运行全天计划负荷在22000MWh以下、单机运行全天计划负荷在11000MWh 及以下:

A 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下塔水温)在11~16℃、每台机组保持一台循环水泵运行,全塔配水。

B 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下塔水温)在8~11℃、每台机组保持一台循环水泵运行,关闭一侧内区配水。

C 凝汽器循环水入口温度(下塔水温)在8℃以下、每台机组保持一台循环水泵运行,外围配水,要求所有内区配水关闭严密。

7.9.5 冬季启动第一台循环水泵时,因未带热负荷的冷却水上塔,所以如果在30分钟内不能启动第二台循环水泵,必须打开冷却塔旁路阀,以防造成冷却塔严重结冰。

7.9.6 冬季停机后保留一台循环水泵运行时,应立即打开冷却塔旁路阀,以防造成冷却塔严重结冰。开冷却塔旁路阀的标准为:水塔不再淋水即可。

7.9.7 不允许水泵在大于20%的正常转速的反转情况下启动水泵。

7.9.8 要求在凝汽器平均背压小于4 KPa时应保持一台真空泵运行。

7.9.9 由两台循泵至一台循泵运行应在低于450MW负荷以下稳定时操作。

7.9.10 单台循环水泵运行的注意事项:

7.9.10.1 加强对循泵房的巡回检查:保证循泵出口门液压油箱油位在2/3以上,否则联系检修加油,每班检查循泵出口门控制电源正常。

7.9.10.2加强对循泵房高低位油箱油位监视,高位油箱油位保持在上油位计的1/3、低位油箱保持在上油位计的1/2、油位不足联系检修加油。

7.9.10.3 保证循泵电机、轴承冷却水畅通,每班就地测振、测温正常。

7.9.10.4 当运行循环水泵上下轴承及推力轴承温度大于70℃时应立即启动备用循泵、停止原运行循泵,通知机务共同进行检查。

7.9.10.5 做好备用循泵电机的定期测绝缘工作。

7.9.10.6 做好单台循环水泵跳闸的事故预想,运行循泵跳闸、应立即检查备用循泵联动启动,否则手动启动,同时应立即降低机组负荷至300MW。

7.9.10.7 各值巡检应知道循泵出口门手动泄油手门实际位置,在循泵事故停运时如出口

门没有关闭应立即手动泄油使其关闭。

第8章开式冷却水系统

8.1 概述

开式冷却水取自循环水在进入主厂房之前的管道,经一旋转滤网进入系统。为了满足设备对冷却水压力的要求,该系统设置了两台100%容量的开式冷却水泵。

该系统向主机润滑油冷油器、定子水冷却器、真空泵冷却器、发电机氢冷器、闭式冷却水热交换器提供冷却水。

8.2 开冷水系统设备规范

8.3 开式冷却水系统联锁保护

8.4 开式冷却水系统起动前检查

8.4.1 确认循环水泵至少已有一台启动,凝汽器循环水侧通水正常。

8.4.2 按系统检查卡操作完毕,确认系统各阀门状态正确,各表门、变送器一次门开启;联锁保护传动完毕。

8.4.3 确认开式冷却水泵入口门开启,泵体内已注满水。同时开启开式冷却水泵出口门进行系统注水。

8.5 开式冷却水系统启动

8.5.1 确认开式冷却水泵启动条件满足。

8.5.2 启动开式冷却水泵,检查其出口门联动开足,运行稳定,声音、振动、温度、电流、进出口压力等正常,投入另一台开式冷却水泵备用。

8.5.3 根据需要投入各开冷水用户,检查开冷水母管压力不低于0.25 Mpa。

8.5.4 在循环水温度较高的季节,开式冷却水泵应保持一台运行,另一台开式冷却水泵备自投投入,保证各冷却器的冷却水需要。

8.5.5 停止开式冷却水泵电机防潮加热器。

8.6 开式冷却水系统停运

8.6.1 若进行备用泵切换,应先启动备用开式冷却水泵,运行正常后,再停原运行泵检查其出口门联动关闭,泵无倒转。

8.6.2 在循环水温度较低时,两台开式冷却水泵可停止备用,开启开式冷却水泵出口门运行。

8.6.3 就地投入开式冷却水泵电机防潮加热器。

8.7 开式冷却水系统运行监视调整

8.7.1 监视泵进出口压力等正常。各冷却器温度调节正常。

8.7.2 泵组在运行时有异声振动大于100um或电流超限应立即停泵

8.7.3 轴承温度升高到95℃应立即停泵

8.7.4 盘根温度升高到冒热汽应立即停泵。

8.7.5 正常运行时,保持开式冷却水母管压力大于0.4Mpa,如压力降低应检查开式冷却水各用户是否正常,并及时调节水量分配。

8.7.6 定期检查开冷水泵入口电动滤网自动排污良好,前后压差正常。

第9章闭式冷却水系统

9.1 概述

该系统采用凝结水或者凝补水作为水源,向冷却水质要求高的设备提供冷却水,主要是前置泵机械密封冷却水,给水泵汽轮机组润滑油冷油器,空预器润滑油冷却器,磨煤机润滑油站冷却器及磨煤机轴承,EH油冷却器,暖风器疏水泵轴承,凝结水泵轴承及电机,火检探头,发电机空氢侧密封油冷却器,汽水取样装置冷却器(仅#3机组有),机务空压机,除灰空压机,机组排水槽排水泵轴承等提供冷却水。

系统内设二台100%容量的闭式循环冷却水泵,一台容积10立方米的闭式稳压水箱和二台100%容量的闭式冷却水热交换器(由开式冷却水来冷却)。

9.2 闭式冷水系统设备规范

9.3 闭式冷水系统联锁保护

9.4 闭式冷却水系统启动前检查

9.4.1 闭冷泵启动前须确认有关联锁保护及电动门、气动门均校验正常。

9.4.2 按系统检查卡检查操作完毕,闭冷水系统气动阀门传动正常,各用户闭冷水侧导通,闭冷泵及电动机轴承润滑油脂加足。

9.4.3 保持闭冷器一组运行,另一组备用。

9.4.4确认开式循环水系统、凝补水系统和化学除盐水供给泵等均已投运正常。

9.4.5 闭冷水箱补水至正常水位,维持1500mm左右。

9.4.6 开足闭冷水泵出口门,缓慢开启闭冷水泵进口门向泵体及系统注水,待泵体及系统空气放尽后,关闭所有放空气门,开足闭冷泵进水门,关闭闭冷泵出口门。

9.5 闭式冷却水系统启动

9.5.1 确认闭冷泵启动许可条件满足。

9.5.2 启动闭冷泵,检查闭冷泵出口门自动开启。检查闭冷泵转子转动,并监视启动电流及返回时间正常,电流不超289A。

9.5.3 当闭冷水母管压力>0.6MPa后,将另一台闭冷泵投备用。

9.5.4 停用电动机电加热器。

9.5.5 联系化学投入加药系统。

9.5.6 当仪用气系统建立后,投入闭冷水箱水位自动,控制水箱水位1500mm。

9.5.7 闭冷水系统带上全部用户后,注意闭冷水压力在0.6-0.8MPa。

9.6 闭式冷却水系统停运

9.6.1 若备用泵切换,应先启动备用闭冷泵正常后,检查闭冷水母管压力增大,原运行泵电流有所降低,方可停用原运行泵,注意检查闭冷水压力正常,停运闭冷泵出口门联关,停运闭冷泵不倒转。

9.6.2 若需停用闭冷水系统,应先确认无闭冷水用户后,方可停用闭冷水泵。

9.6.3 闭冷泵停用后,检查闭冷泵出口门联关。

9.6.4 确认泵无倒转,投入电动机防潮电加热器。

9.7 闭式冷却水系统运行监视调整

9.7.1 闭冷泵进口压力在0.3MPa左右,出口压力在0.8MPa左右,闭冷水母管压力在0.7MPa左右。若闭冷水母管压力下降至0.5MPa以下,检查备用闭冷泵自启动,否则立即手动启动。

9.7.2 单台闭冷泵运行时,若闭冷水母管压力不能维持正常,应保持两台闭冷泵运行,并检查各负荷分配情况是否正常,及时调整。

9.7.3 泵组振动正常应小于0.08mm,泵组若有明显异声或撞击声,泵组振动明显增大,应立即启动备用闭冷水泵,停用原运行泵。

9.7.4 闭冷泵电流不超289A。

9.7.5 闭冷泵轴承温度>90℃,经确认温度超过限额,立即启动备用闭冷泵,停用原运行泵

9.7.6 闭冷水箱水位自动控制正常,水位维持在1500mm。若水位高于1700mm报警,及时分析、处理,以防溢流;水位下降至1000mm以下,且无法维持应,应及时停用闭冷水用户;若水位继续下降至500mm以下,闭冷泵应自停,自动未停,立即手动停用。

O时,应启动备用闭冷水泵、9.7.7 若闭冷水箱水位正常,而闭冷泵入口压力低于28mH

2

停用原运行的闭冷水泵,联系检修清洗闭冷水泵入口滤网。

真空系统控制逻辑

真空系统控制逻辑 1.1#真空泵(2CVIN01-ST) 程序启动:1)启动真空泵和水环水循环泵;2)打开1#真空泵进口阀。程序停运:1)关闭1#真空泵进口阀;2)停真空泵和水环水循环泵。不允许启泵条件(任一):1)1#真空泵故障(即指令与反馈不符);2)1#真空泵的水环水循环泵处于停运状态。 不允许停泵条件:无。 自动启泵条件(同时满足):1)允许启泵条件满足;2)程序启泵指令;或者,联锁投入条件下,2#真空泵或2#水环水循环泵故障(指令与反馈不符);或者,联锁投入条件下,2#真空泵与2#水环水循环泵运行时,真空泵进口压力低(2CVIPS01动作,整定值:)。 自动停泵条件(任一):1)程序停泵指令;2)1#真空水环水循环泵停运。 2.1#真空水环水循环泵(2CVIN02-ST) 不允许启泵条件(任一):1)1#真空泵故障(指令与反馈不符);2)分离箱A的水位低(2CVIL02示值小于180mm)。 不允许停泵条件:无。 自动启泵条件:同73. 自动停泵条件(任一):1)程序停泵指令;2)1#真空泵已停运;3)分离箱A水位低低(2CVIL02示值小于150 mm)。 3.2#真空泵(2CVIN11-ST) 仿1. 4.2#真空水环水循环泵(2CVIN12-ST) 仿2. 5.1#真空泵进口阀(2CVIH02-ST) 允许开阀条件:1#真空泵进口压力低(2CVIPS14动作,整定值:)。不允许关阀条件:无。 自动开阀条件(同时满足):1)允许开阀条件满足;2)程序开阀指令;或者,真空泵联锁投入条件下,1#真空泵进口压力低。 自动关阀条件:程序关阀指令。 6.1#真空泵补水电磁阀(2CVIH03-ST) 不允许开阀条件:无。

医科达直线加速器真空系统维保探讨

医科达直线加速器真空系统维保探讨 摘要直线加速器是目前主流的放疗设备,它们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真空技术,真空技术在直线加速器中的作用主要有:①避免加速管内放电击穿;②防止电子枪阴极中毒、钨丝材料的热子或灯丝氧化,③减少电子与加速管内气体的碰撞损失。既然真空系统如此重要,在我们日常的维保中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保证真空系统正常有效运行呢?本文根据多年的维保经验做一个总结,希望可以为医院同行加速器真空维保时做一个参考。 关键词真空系统;加速器;钛泵 1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核心部件真空系统分类 (1)全密封驻波加速管。这种加速管真空度超高,真空度在10-7Torr以上,配一台小离子泵(3-5L/S)维持超高真空度,主要在一些低能的加速器中应用。 (2)具有可拆卸密封的驻波加速管。一些高能的驻波加速管,考虑到某些寿命件的可更换性,如电子枪阴极的更换,配置一台大的离子泵(20L/S),同时在电子枪部位增加一台较小的离子泵(8L/S),真空度在10-6-10-7Torr之间,Varian 高能加速器采取这种模式。 (3)具有可拆卸密封的行波加速管。将加速管设计成可拆卸式金属密封,一旦如电子枪、偏转靶室、离子泵等发生问题,可在医院现场更换,因行波加速管体积较大,一般配置一台大的离子泵(20-30L/S),分别装在两个耦合器的波导三通上,真空度在10-6Torr以上,Elekta加速器采取这种模式,本文重点讨论这种真空系统的维保[1]。 2 Elekta加速器真空系统构成 ①分子泵②钛泵及电源③真空监测单元④管路阀门组件等。 真空建立过程: (1)摘掉枪灯丝供电端子,用分子泵抽12小时左右建立10-4Torr左右的真空度。 (2)关闭截止阀,启动钛泵电源,让钛泵进一步提升真空度,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钛泵的温度。 (3)待真空达到10-5Torr以上,控制台真空度参数达到5.5左右时,加枪灯丝电源,此时真空有一个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过程。 (4)待控制台真空度参数稳定在5.7左右时,采用100MU的剂量率开始出

汽轮机排汽及抽真空系统培训教材

汽轮机排汽及抽真空系统培训教材 11.1概述 排汽装置抽真空系统在机组启动初期将空冷凝汽器、主排汽装置以及附属管道和设备中的空气抽出以达到汽机启动要求;机组在正常运行中除去空冷岛积聚的非凝结气体及排汽装置中的因凝结水除氧而产生的部分不凝结气体。 空冷凝汽器抽真空设备的选择应按最大空气泄漏量和空气容积来选择。二期每台主机空冷凝汽器抽真空系统中设置三台100%容量的水环式真空泵,在排汽装置和空冷凝汽器安装检修质量良好,漏气正常时,一台水环式真空泵运行即可维持凝汽器所要求的真空度,另外两台作为备用。在机组启动时,可投入三台运行,这样可以更快地建立起所需要的真空度,从而缩短机组启动时间。 每个排汽装置上还设置一台带有滤网的真空破坏阀,在机组出现紧急事故危及机组安全时,以达到破坏真空的需要。 真空泵选择条件:①启动时40分钟内将空冷岛及排汽装置内真空达到35KPa;②正常运行时一台或两台运行,从空冷岛及排汽装置内抽出不凝结气体,保持真空度。 每台机组设一套排汽装置,分为排汽装置A和排汽装置

B。本体设有低压旁路三级减温减压装置,与排汽装置作为一体。 凝结水箱放置于低压缸排汽装置下部,其有效容积不小于200m3,并能够满足机组启动和所有运行条件的要求。排汽装置下部凝结水箱内设有凝结水回热系统,以减少凝结水的过冷度。凝结水箱水位正常控制在1.4±0.3米,最高不超过2米,最低控制在0.7米。 汽机本体疏水扩容器在机组启动和甩负荷时,能承受全部疏水的压力和容量。疏水扩容器的形式为内置于排汽装置上,疏水扩容器的数量为2套,每套24m3。 为了防止蒸汽冲击管子和低加壳体,在每个低压缸与排汽装置喉部位置设有水幕保护,用凝水对可能向上至低压缸的返汽进行喷水,降温。水源取自凝水杂用水母管。当旁路系统投入或疏水量大造成排汽温度高时,投入水幕喷水,在排汽装置喉部形成一层水膜,用以阻挡向上的热蒸汽,改善低压缸尾部的工作条件,降低排汽温度,防止低压缸过热引起膨胀不均,引发振动。 两套#7低加分别置于排汽装置A、B颈部。在排汽装置颈内,所有抽汽管道均采用不锈钢膨胀节。 在每个排汽装置上设有真空破坏阀,真空破坏阀上设有滤网及注水门。在抽真空母管与凝结水回水管上设有联络管,

水箱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图及程序

课程:创新与综合课程设计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实践教学环节说明书 题目名称水箱水位自动控制装置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起止日期13周周一~14周周五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是典型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工业应用上可以模拟水塔液位、炉内成分等多种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次课程设计思路是以单片机为控制中心,对水位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按键及显示进行控制。通过按键设置水位传感器的位置,在水龙头及阀门的各种开度下,通过控制水泵工作或不工作来维持水箱二的液面高度基本维持不变。 一、设计题及即要求 1、设计并制作一个水箱水位自动控制装置,原理示意图如下: 2、基本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水箱水位自动控制装置。 (1)水箱1 的长×宽×高为50 ×40 ×40 cm;水箱2 的长

×宽×高为40×30 × 40 cm(相同容积亦可);水箱1 的放在地面,水箱2 放置高度距地0.8-1.2m。 (2)在出水龙头各种开度状态下装置能够自动控制水箱 2 中水位的高度不变, 误差≤1cm。 (3)水箱 2 中要求的水位高度及上下限可以通过键盘任意设置; (4)实时显示水箱2 中水位的实际高度和水泵、阀门的工作状态。 3、发挥部分: (1)在出水龙头各种开度状态下装置能够自动控制水箱 2 中水位的高度不变, 误差≤0.3 cm。 (2)由无线远程控制器实现基本要求,无线通讯距离不小于10 米。远程控 制器上能够同步实现超限报警显示。 (3)其他创新。 二、设计思路: 以单片机为控制中心,对水位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按键及显示进行控制。通过按键设置水位传感器的位置,在水龙头及阀门的各种开度下,通过控制水泵工作或不工作来维持水箱二的液面高度基本

真空技术及真空技术在电子材料与器件方面的应用

真空技术及在电子材料与器件方面的应 用 真空的含义及特点 在真空科学中,真空的含义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人们通常把这种稀薄的气体状态称为真空状况。这种特定的真空状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在状态相比较,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 1 )真空状态下的气体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因此,处于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真空容器中,必将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其压强差的大小由容器内外的压差值而定。由于作用在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大气压约为 10135N/m2,因此当容器内压力很小时,则容器所承受的大气压力可达到一个大气压。不同压强下单位面积上的作 用力,如表 1 所示。 ( 2 )真空状态下由于气体稀薄,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即气体的分子密度小于大气压力的气体分子密度。因此,分子之间、分子与其他质点(如电子、离子等)之间以及分子与各种表面(如器壁)之间相互碰撞次数相对减少,使气 体的分子自由程增大。 (3) 真空状态下由于分子密度的减小,因此做为组成大气组分的氧、氢等气体含 量 ( 也包括水分的含量 ) 也将相对减少。 真空的这些特点、已被人们在丰富的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加以利用 不同真空状态下的真空工艺技术 随着气态空间中气体分子密度的减小,气体的物理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就是基于气体性质的这一变化,在不同的真空状态下、应用各种不同的真空工艺、达到为生产及科学研究服务的目的。目前,可以说,从每平方厘米表面上有上百个电子元件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到几公里长的大型加速器的运转,从民用装饰品的生产到受控核聚变、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的问世,都与真空工艺技术密切相关。不同真空状态下所引发出来的各种真空工艺技术的 应用概况如下所示。 不同真空状态下各种真空工艺技术的应用概况 真空状态 气体性质 应用原理 应用概况 粗真空

汽轮机凝汽器系统真空查漏

汽轮机凝汽器系统真空查漏 机组真空是火力发电厂重要的监视参数之一,真空变化对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都有影响,运行经验表明,凝汽器真空降低直接影响循环效率,每降低1KPa真空会使汽轮机热耗增加0.94%,机组煤耗增加 3.2g/kwh。真空下降使循环效率下同时会造成汽轮机排汽温度的升高,引起汽轮机转子上移,轴承中心偏离,严重时会引起汽轮机的振动。此外,凝汽器真空降低时为保证机组出力不变,必须增加蒸汽流量,导致轴向推力增大,变化严重时会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另一方面,空气漏入凝结水中会使凝结水溶氧超标,腐蚀汽轮机、锅炉设备,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因此在汽轮机运行中必须严格控制机组真空下降。机组运行中真空主要与循环水量水温及系统严密性有关。如果出现真空下降,排除比较常见的故障外,真空系统的泄漏是造成下降的主要原因。其现象主要表现为真空数值下降、排汽温度升高、主汽流量增加及凝汽器端差增大等,直接影响到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性。 我厂凝汽器是由东方汽轮机厂生产制造N17660型表面式换热器,水室采用对分制,便于运行中对凝汽器进行半面清洗,凝汽器、凝结水泵、射水抽汽器、循环水泵及这些部件之间所连接的管道称为凝汽设备,凝汽器真空的高低对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求真空系统(包括凝汽器本体)要有高度的严密性。一般是通过定期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来检验真空系统的严密程度。通过试

验,可掌握真空系统严密性的变化情况,鉴定凝汽器工作的好坏,以便采取对策查找及消除漏点,防止空气漏入影响传热效果及真空,不同机组对真空严密性有不同的要求,真空严密性用每分钟真空下降值表示。 凝汽器真空系统的密封点很多,包括与凝汽器连接的负压管道的焊口、膨胀节、疏水扩容器、减温水管道、多级水封、水位计等涉及汽机、热控等多个专业,检修工艺要求严格,检修工艺要求严格,涉及范围广,要求责任心强。真空系统严密性应在机组检修期间得以保证,如果由于密封不严、检修工艺不合理及查漏不全面等在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泄漏,仍应该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进行真空严密泄漏查找工作。为保证汽轮机真空系统查漏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组织措施 1、本工作的开展需要运行、点检、检修及热力试验组协调完成。 2、准备好查漏工作所需要的氦质谱检漏仪、氦气瓶、便携式气袋、喷射用铜管及连接用胶管、对讲机等工器具,保证合格足量的氦气。 3 、査漏工作要确定一个工作负责人,负责査漏工作中各部门的协调联系工作以及査漏工作的分工安排。 4、查漏工作由设备部组织进行,发电部专工、热试组人员、汽机车间检修班组人员配合,运行当值人员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并配合进行各阶段严密性试验。

自控原理

自控原理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时自动控制原理也是现在高校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也是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课。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二战期间为了设计和制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统以及其他基于反馈原理的军用设备,进一步促进并完善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到战后,以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这就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它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形定常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现代应用数学新成果的推出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适应宇航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跨入了一个新阶段--现代控制理论。他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的最优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目前,自动控制理论还在继续发展,正向以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理论深入。

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总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航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同时自动控制原理也是现在高校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也是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课。 该课不仅是自动控制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目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本课程的专业有计算机、电子信息、检测技术。 该课程不仅跟踪国际一流大学有关课程内容与体系,而且根据科研与学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从而提高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整体学术水平。

国内外加速器极高真空技术进展

Chinese Physics C(HEP&NP)Vol.32, ,Mar.,2008 1) ( 730000) ; ; ; . 1 . , (P 10?10Pa). , . 2 2.1LHC , , (CERN) (LHC) .LHC 7TeV , 26.7km, 75%, , .LHC [1] : ; . 10?4Pa , 100h , . , 1.9K , , , ( H2 , 100h H2 1013~15H2m?3)[1]. ( 1000 [2]). , . , LHe , 5—20K. , 4%. 1.9K , , . 2.2F AIR (GSI) (FAIR) 2 ,4 [3]. SIS100 SIS300 1084m, , 5×10?10Pa. LHC ,SIS100 SIS300 80% , LHe (4—15K) .20% 300℃ ;4 (CR,211m) (RESR,245m) (NESR,222m) (HESR,574m). , , + , P 5×10?10Pa; 2.5km, P=1×10?7Pa, P 5×10?10Pa.

47

48Chinese Physics C(HEP&NP)Vol.32 (References) 1LHC Design Report,CERN,Geneva,2003 2CAS,CERN,Geneva,1999 3Kramer A.GSI Vacuum Group,Darmstadt,Germany 4Kurisu H.IVC-17,VST09-IS1,2007,Stockholm,Sweden 5Chiggiato P,Pinto P C.CERN-TS-2006-001 6Baglin V.Vacuum,2007,81:803—807 7LI De-Tian,LI Zhen-Hai,GUO Mei-Ru et al.Vacuum Sci-ence&Technology,2007,26(2):92—96 Progress of XHV Technology at Particle Accelerators YANG Xiao-Tian1)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 Recent vacuum system development with an XHV condition for the particle accelerators is brie?y described. The progress of selecting and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used in XHV systems is introduced,and the choice of the main pump for an XHV system and some new pumping method are presented.Some leak detection experiences both for the superconducting and warm vacuum systems are recommended and the status of XHV measurement and the gauge calibration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particle accelerator,extreme high vacuum(XHV),gasload

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最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分析及防 范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最 新版) 摘要:本文对EHNKS50/80/16冷凝式汽轮机开车以来真空高的几个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便操作人员了解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对其进行防范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真空分析防范措施 EHNKS50/80/16冷凝式汽轮机T7612,用于神华宁煤45000Nm3/h 空分装置压缩机组驱动用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 其中,凝汽器真空度对凝汽式汽轮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热经济性有很大影响。在运行中,凝汽器工作状态恶化将直接引起汽轮机热耗、汽耗增大和出力降低。另外,真空下降使汽轮机排汽缸温度升高,引起汽机轴承中心偏移,严重时还引起汽轮机组振动。为保证机组出力不变,真空降低时会增加蒸汽流量,这样导致了轴向推力增大,使

推力轴承过负荷,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因此,对造成汽轮机组真空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为保持凝汽系统中蒸汽凝结时建立的真空和良好的换热效果,由抽气器将漏入空气冷却器系统的空气(包括未凝蒸汽)不断抽出,汽轮机配置有起动抽气器和双联两级抽气器,在起动抽气器的排空管路上装有消音器以降低噪声。抽气器均是射汽抽气式,以辅助蒸汽作汽源。 为防止汽缸前汽封处高温蒸汽漏入轴承箱造成轴承温度升高及润滑油中带水;防止后汽封处空气漏入排缸而使真空恶化,汽轮机采用了封闭式汽封系统,主要由气动汽封压力调节器以及管道、阀门等组成,正常运行时封汽压力0.108Mpa。 2011年大修后汽轮机真空降低,严重影响机组的带负荷能力,影响机组的经济运行及全厂的安全生产。针对以上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对上述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得出真空高的原因并进行了处理。 1.真空高原因分析 1.1机组真空系统空气渗漏

真空泄污系统自控系统说明书

真空泄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简要说明 北京克莱克森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真空泄污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真空系统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真空泄污系统控制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真空泄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控制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仪表及传感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控制系统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机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画面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画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数设置画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时数据画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报警画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动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关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故障处理及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PLC故障处理及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体化工业计算机故障处理及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仪表及变送器故障处理及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泵故障处理及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控制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联系厂家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个完整的真空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真空系统的组成 真空应用设备种类繁多,但无论何种真空应用设备都有一套排除被抽容器内气体的抽气系统,以便在真空容器内获得所需要的真空条件。举例来说:一个真空处理用的容器,用管道和阀门将它与真空泵连接起来,当真空泵对容器进行抽空时,容器上要有真空测量装置,这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真空抽气系统(如图1)。 图1所示的最简单的真空系统只能在被抽容器内获得低真空范围内的真空度,当需要获得高真空范围内的真空度时,通常在图1所示的真空系统中串联一个高真空泵。当串联一个高真空泵之后,通常要在高真空泵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加上阀门,以便高真空泵能单独保持真空。如果所串联的高真空泵是一个油扩散泵,为了防止大量的油蒸气返流进入被抽容器,通常在油扩散泵的入口加一个捕集器——水冷障板(如图2所示)。根据要求,还可以在管路中加上除尘器、真空继电器规头、真空软连接管道、真空泵入口放气阀等等,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较完善的高真空系统。 凡是由两个以上真空泵串联组成的真空系统,通常都把抽低真空的泵叫做它上一级高真空泵的前级泵(或称前置泵),而最高一级的真空泵叫做该真空系统的主泵,即它是最主要的泵,被抽容器中的极限真空度和工作真空度就由主泵确定。被抽容器出口到主泵入口之间的管路称为高真空管路,主泵入口处的阀门称为主阀。 通常前级泵又兼作予真空抽气泵。被抽容器到予抽泵之间的管路称为予真空管路,该管路上的阀门称为予真空管道阀。主泵出口到前级泵入口之间的管路称为前级管道,该管路上的阀门称为前级管道阀,而软连接管道是为了隔离前级泵的振动而设置的。 总起来说,一个较完善的真空系统由下列元件组成: 1.抽气设备:例如各种真空泵; 2.真空阀门; 3.连接管道; 4.真空测量装置:例如真空压力表、各种规管; 5.其它元件:例如捕集器、除尘器、真空继电器规头、储气罐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空系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来获得有特定要求的真空度的抽气系统。 真空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是根据被抽容器对真空度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真空系统设计方案,进行选、配泵计算;确定导管、阀门、捕集器、真空测量元件等,进行合理配置,最后划出真空系统装配图和零部件

暖通自控系统控制原理

一、系统概述 HV AC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控制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控制锅炉、冷冻机、水泵、风机、空调机组等等来维护环境的舒适。 二、系统架构图 三、系统功能 3.1 空调新风机组系统控制 空调系统作为环境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台机组可由 独立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使楼内的房间及公共区域的 温度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同时达到管理方便、节省能 源、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2.2 送排风系统节能控制 1)监测送排风机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 2)定时(或预制时间表)控制 3)累计风机运行时间,提醒管理人员及时维护 4)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探测器(如:CO、CO2、VOC) 联锁起停送排风机 2.3 给排水系统节能控制 1)监视水箱(集水池、污水坑)高低水位,超限报警 2)对水泵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视,并作运行记录 3)累计水泵运行时间,提醒管理人员及时维护 4)根据液位开关的动作,自动开启/停止水泵 5)根据水泵运行时间,自动切换主备泵,平衡各设备 运行时间 2.4 电梯监测

1)监视客梯、货梯、自动扶梯、消防电梯的运行状态2)电梯运行故障报警 2.5 照明系统 对照明实行监控不仅简化操作,还可以进行时间表控制,使被控灯具按时打开和熄灭,利于节约电能,便于管理。通过现场照明控制器opc网关接口完成对照明系统集成。 2.6 变配电系统 1)实时监测,集中显示变配电系统内各高压柜,低 压柜、变压器,备用电源等各种运行参数。具备配电系统运行分析报表,配电系统故障分析报表及报警提示,配电系统远程监控等功能。做到供电运行稳定安全,优化电源配置。 2)系统实时动态分析,在配电系统中监测参数有三 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度量等。通过对电计量参数采样比较分析,使大楼内配电情况一目了然。 3)系统实时故障报警提示记录,监测各个回路运行 状态,达到系统实时跟踪,大大提高系统的安源运行系数及快速反应能力。 2.7冷热源系统 冷热源制冷监控系统是整个空调系统的核心。 系统监控对象: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水塔、补水泵、膨胀水箱等及相关温度、压力、流量参数。

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443 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 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摘要:本文对EHNKS50/80/16冷凝式汽轮机开车以来真空高的几个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便操作人员了解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对其进行防范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真空分析防范措施 EHNKS50/80/16冷凝式汽轮机T7612,用于神华宁煤45000Nm3/h空分装置压缩机组驱动用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 其中,凝汽器真空度对凝汽式汽轮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热经济性有很大影响。在运行中,凝汽器工作状态恶化将直接引起汽轮机热耗、汽耗增大和出力降低。另外,真空下降使汽轮机排汽缸温度升高,引起汽机轴承中心偏移,严重时还引起汽轮机组振动。为保证机组出力不变,真空降低时会增加蒸汽流量,这样导致了轴向推力增大,使推力轴承过负荷,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因此,对造成汽轮机组真空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汽轮机真空系统常见问题解析

汽轮机真空系统常见问题解析 摘要:凝汽式汽轮机的真空值是衡量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而凝汽 器是形成汽轮机真空的主要辅机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汽轮机的排汽压力,即 形成高度真空,以增大蒸汽在汽轮机内的理想焓降,保持凝汽器的较高真空,对 促进汽轮机组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汽轮机真空系统常见问题解析 引言 凝汽器真空是火力发电厂监视的重要参数,真空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厂 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以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真空下降1kPa影响煤耗约2.35g/kW·h,影响热耗率约0.25%,在当前节能降耗的严峻形势下,足见真空 这一指标对电厂热经济性及电厂效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真空下降也会引起汽 轮机轴向位移增大,推力瓦过负荷,排气温度升高,气缸中心线变化引起机组振动,蒸汽流量增大,机组叶片过负荷等异常,对机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1 汽轮机凝汽器真空的原理及作用 汽轮机凝汽器将汽轮机的循环冷凝水循环利用,将汽轮机排汽冷凝成水,在 排汽处制造并维护真空,是一种换热器。汽轮机排汽端真空在大气压中的比例, 是凝汽器的真空度。汽轮机的排汽被冷凝成水,迅速缩小比容,是形成真空环境 的基础。由于排汽凝结成水,出现急剧减少体积,内部高度真空。通常判断凝汽 器真空的好坏,依据汽轮机组参数的高低。提高凝汽器真空,对发电厂的经济性、汽轮机热效率、凝汽器真空进行有效分析,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性,提升汽轮机热 效率。真空与排汽的温度呈反向关系,与汽轮机热循环效率呈正向关系。 2汽轮发电机组真空异常分析 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中,在做功超负荷、在机体状况呈负载仍继续运行一定 时间时,真空运行系统工作量超负荷,无法维持正常真空度,此时凝汽器中的真 空度开始成比例下降,此时系统为维持真空度,通过保持凝汽器中冷却水的温度,进行调节,通过改变冷却水量时冷却水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进而增加凝汽器 中的转换热量,达到提高真空度的目的。但在进行此番运行工作后,再将冷却水 量增值最高值时,仍无法维持,凝汽器中的真空度仍在继续下降,此时则表明凝 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真空度出现异常。 3汽轮发电机组凝汽器真空异常因素分析 3.1循环水中断 循环水是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的冷却介质,循环水的流量、温度影响低压缸排 汽温度以及凝汽器真空。风力越小、环境温度越高,冷水塔淋水盘下落时,循环 水换热效果越差,被风带走的热量越少,循环水温降越小,循环水温度越高。相 同的凝汽器冷却效果下,增加循环水出水温度,也会增加对应的低压缸排汽温度,导致凝汽器真空下降。冷水塔的配水方式影响循环水温度。为维持凝汽器较高的 真空,通常在全塔配水的方式下运行。如果循环水泵跳闸,循环水通过直接回到 凉水塔,凝汽器失去冷却水,凝汽器真空下降。必须开启备用循环水泵,降低机 组负荷。循环水泵电机跳闸、用电中断等,都会出现循环水中断,导致凝汽器真 空迅速下降。如果运行泵发生故障,必须保证可以随时启动备用泵,防止发生断 水事故。 3.2汽轮机射汽抽气器发生问题 汽轮机中的射汽抽气发生异常时,无法及时将凝汽器中的气体抽出,进而直

加速器参数

12 技术的数据 章节——标题——页数 12.1——放射机头——12-2 12.2——机动楔形——12-6 12.3——总楔形——12-10 12.4——剂量魔力化——12-14 12.5——多叶准直器(MLC)——12-16 12.6——影像托架——12-20 12.7——电子限光筒——12-25 12.8——刻度和范围——12-28 12.9——几何学数据——12-29 12.10——放射数据——12-35 12.1 放射机头 介绍 有两种类型的放射机头: 2标准。 2多叶准直器(MLC)。 注意:图12.1在下所示MLC机头在X线模式(控光装置依照IEC601标记)。一个标准机头的MLC叶片和Y倒退的控光装置取代一个单个设置的标准Y控光装置(完全衰减)。

12.1.1 操作模式 有两种操作模式,X线模式和电子模式。 每个模式电子束修正通过以下方法来修正治疗机头:

12.1.2 照亮的照射野 照明系统定义照射野 系统准备一束灯光范围,为了显示靶面移动。灯光设计通过次准直器和穿过聚脂薄膜十字线片。 聚脂薄膜十字线片 聚脂薄膜片有线印在上面,指出等中心和楔形方向。 12.1.3治疗机头的尺寸 标准机头的尺寸 图12.3所示标准机头的尺寸(依照IEC601来标记控光装置)。MLC机头的尺寸 图12.4所示MLC机头的尺寸(依照IEC601来标记)。

12.2 机动楔形 介绍 机动楔形可用照射野有成角的等剂量来区分1°和60°。由一个全楔形照射野和一个打开的照射野合并提出。 机动楔形是准确数字式加速器系统功能和结构的部分。 注意:所有加速器用准确桌面网络应该有同样类型大的自动楔形。 12.2.1 楔形的材料和尺寸 楔形是由铅/锑浇铸制成的(96%铅和4%锑)。 12.2.2 合成楔形角的推导 楔形角 楔形角是在一个水模中深度10cm处,在楔形照射野等剂量和常规中心轴束的角度。 在测量条件描写下,全楔形角为60°。 推导方法 合成楔形角用用图12.6中例子推导。 测量条件 图12.6所示等剂量来设置: 28MV束。 2100cmSSD。

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编号:SM-ZD-97936 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分析 及防范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 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摘要:本文对EHNKS50/80/16冷凝式汽轮机开车以来真空高的几个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便操作人员了解汽轮机真空高的原因,对其进行防范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真空分析防范措施 EHNKS50/80/16冷凝式汽轮机T7612,用于神华宁煤45000Nm3/h空分装置压缩机组驱动用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 其中,凝汽器真空度对凝汽式汽轮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热经济性有很大影响。在运行中,凝汽器工作状态恶化将直接引起汽轮机热耗、汽耗增大和出力降低。另外,真空下降使汽轮机排汽缸温度升高,引起汽机轴承中心偏移,严重时还引起汽轮机组振动。为保证机组出力不变,真空降低时会增加蒸

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

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说明 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对大厦内的各种机电设施,包括中央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监控管理。其中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以上,是楼宇自动化系统节能的重点[1]。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十分庞大,反应速度较慢、滞后现象较为严重,现阶段中央空调监控系统几乎都采用传统的控制技术,对于工况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控制惯性较大,节能效果不理想。传 统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难以解决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空调系统温湿度影响及控制品质不够理想。而智能控制特别适用于对那些具有复杂性、不完全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不存在已知算法和变动性大的系统的控制。绿色建筑”主要强调的是:环保、节能、资源和材料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通风以及洁净度的要求,因此,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调控制系统涉及面广,而要实现的任务比较复杂,需要有冷、热源的支持。空调机组内有大功率的风机,但它的能耗很大。在满足用户对空气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只有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才能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以下将从控制策略角度对与监控系统相关的问题作简要讨论。 2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空调系统结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2] [3]: (1)新风部分 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采集部分室外的新鲜空气(即新风),这部分新风必须满足室内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最小新鲜空气量,因此空调系统的新风

取入量决定于空调系统的服务用途和卫生要求。新风的导入口一般设在周围不受污染影响的地方。这些新风的导入口和空调系统的新风管道以及新风的滤尘装置 (新风空气过滤器)新风预热器(又称为空调系统的一次加热器)共同组成了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 (2)空气的净化部分 空调系统根据其用途不同,对空气的净化处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在空调净化系统中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的简单净化系统,也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的一般净化系统,另外还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三级过滤装置的高净化系统。 (3)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 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和降温、去湿,将有关的处理过程组合在一起,称为空调系统的热、湿处理部分。在对空气进行热、湿 处理过程中,采用表面式空气换热器(在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热水或水蒸气的称为表面式空气加热器,简称为空气的汽水加热器)。设置在系统的新风入口,一次回风之前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一次加热器;设置在降温去湿之后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二次加热器;设置在空调房间送风口之前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三次加热器。三次空气加热器主要起调节空调房间内温度的作用,常用的热媒为热水或电加热。在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低温冷水或制冷剂的称为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或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

真空系统组成及各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真空系统的组成及各种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在真空实用技术中,真空的获得和测量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在一个真空系统中,真空获得的设备和测量仪器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常用的真空获得设备主要有旋片式机械真空泵、油扩散泵、涡轮分子泵、离子溅射泵、升华泵等。真空测量仪器主要有U型真空计、热传导真空计、电离真空计等。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真空获得设备向高抽速、高极限真空、无污染方向发展。各种真空测量设备与微型计算机相结合,具有数字显示、数据打印、自动监控和自动切换量程等功能。 究竟什么是真空系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来获得有特定要求的真空度的抽气系统。真空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是根据被抽容器对真空度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真空系统设计方案,进行选、配泵计算;确定导管、阀门、捕集器、真空测量元件等,进行合理配置,最后划出真空系统装配图和零部件图。 真空应用设备种类繁多,但无论何种真空应用设备都有一套排除被抽容器内气体的抽气系统,以便在真空容器内获得所需要的真空条件。举例来说:一个真空处理用的容器,用管道和阀门将它与真空泵连接起来,当真空泵对容器进行抽空时,容器上要有真空测量装置,这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真空抽气系统(如图1)。 图1所示的最简单的真空系统只能在被抽容器内获得低真空范围内的真空度,当需要获得高真空范围内的真空度时,通常在图1所示的真空系统中串联一个高真空泵。当串联一个高真空泵之后,通常要在高真空泵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加上阀门,以便高真空泵能单独保持真空。如果所串联的高真空泵是一个油扩散泵,为了防止大量的油蒸气返流进入被抽容器,通常在油扩散泵的入口加一个捕集器——水冷障板。 凡是由两个以上真空泵串联组成的真空系统,通常都把抽低真空的泵叫做它上一级高真空泵的前级泵(或称前置泵),而最高一级的真空泵叫做该真空系统的主泵,即它是最主要的泵,被抽容器中的极限真空度和工作真空度就由主泵确定。被抽容器出口到主泵入口之间的管路称为高真空管路,主泵入口处的阀门称为主阀。 通常前级泵又兼作予真空抽气泵。被抽容器到予抽泵之间的管路称为予真空管路,该管路上的阀门称为予真空管道阀。主泵出口到前级泵入口之间的管路称为前级管道,该管路上的阀门称为前级管道阀,而软连接管道是为了隔离前级泵的振动而设置的。 总起来说,一个较完善的真空系统由下列元件组成: 1.抽气设备:例如各种真空泵; 2.真空阀门; 3.连接管道; 4.真空测量装置:例如真空压力表、各种规管; 5.其它元件:例如捕集器、除尘器、真空继电器规头、储气罐等。 获得真空用真空泵。真空泵按工作条件的不同分为两类: 能够在大气压下工作的真空泵称为初级泵(如机械泵),用来产生预备真空。需要在预备条件下才能工作的真空泵称为次级泵(扩散泵),次级泵用来进一步提高真空度,获得高真空。 真空分段: ①粗真空760 ~10 Pa;②低真空10 ~10- 2Pa; ③中真空10- 2~10- 4 Pa; ④高真空10-4~10-7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