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人教版)优秀PPT课件

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人教版)优秀PPT课件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 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 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 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 转而为强烈的抒情。抚今追昔,感慨 万千,家国之恨澎湃而生。
种豆/南山/下,草盛/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
豆苗/稀。
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
早晨 治理
扛着锄头
晨兴/理/荒秽,带月/ 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
荷锄/归。 顶着月亮 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
杂草丛生
道狭/草木/长,夕露/ 沾/我衣。
归途中,道路狭窄而草木丛 生,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 裳。
只要让
衣沾/不/足惜,但使/ 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 愿/无违。 不违反自己的 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意愿
《归园田居》问题研讨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 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 指什么?
(1)主题思想 这首诗是《归园田居》五首诗中的第三首。 诗中把对田园的新鲜感受和月夜山野的幽静景色 融合成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保持节操、 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愿望。
《登岳阳楼》写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 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 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 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 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 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 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 授文林郎。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 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 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 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 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 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 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 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 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 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现代诗四首

现代诗四首

现代诗四首
1.《错误》
现代·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2.《断章》
现代·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3.《乡愁》
现代·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4.《偶然》
现代·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课外诗四首

课外诗四首

课外诗四首以下是四首课外诗
1. **《枫桥夜泊》**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 **《凉州词二首·其一》** -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3. **《出塞二首·其一》** -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4. **《己亥杂诗·其五》** -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四首诗分别来自不同的诗人,题材各异,包括夜景、边塞、离别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

田园诗人。 他的诗写得好,看
他的诗,就像看画;他 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 的画,就像读诗。苏轼 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精选ppt
11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 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 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
精选ppt
20
•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 (公元725年,诗人24岁)出蜀至 荆门时所作。
•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 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 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 地游览。
精选ppt
21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 第三,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 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 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青白色 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描 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精选ppt
16
使至塞上
译文:轻车简从查 看边疆,途中经过 属国居延。我像征 蓬飘出边塞,又像 归雁飞入了胡天。 大沙漠里孤烟直上, 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逢候骑, 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huì hè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zhǎng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精选ppt
4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晨兴理荒秽,带月 荷锄归”所展现的画面。
• 清晨我下地松 土除草,星月 下我扛着锄头 回家歇息。
精选ppt

八年级上《诗四首》(含答案)

八年级上《诗四首》(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八年级上《诗四首》一、《归园田居》(其三)1 诗中表明诗人身为文人而不会种田,又缺乏经验的诗句是,2 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辛苦劳作的诗句是,3 诗中表现诗人回归大自然,美好愿望实现后的愉悦心情的诗句是,4 诗中描写种豆地点和长势的诗句是,5 诗中诗人描写诗人早出晚归,愉快劳作的诗句是,6 诗中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热爱的诗句是,7 诗中表明作者的劳动态度认真而勤恳的诗句是,8 诗中表明作者因不愿在污浊的世界中失去自我而与黑暗的官场生活决裂的诗句是,9 本诗作者是我国东晋著名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请写出你所喜爱的陶渊明的诗句,并谈一谈你的理解(除本诗外)10 景中凹显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二《使至塞上》1 诗中形容漫漫征程,孤寂艰苦的诗句是,2 诗中描写大漠独特的风光之美的诗句是,3 诗中表现诗人行程遥远、艰难的诗句是,,5 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抒发作者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6 诗中被清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诗句是,7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塞外壮美景观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8 诗中交待出使地点及目的地的诗句是,9 诗中暗示诗人政治生涯漂浮不定的诗句是,10 诗中最能表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11 苏轼评价王维诗说“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请你写出能表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名句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三《渡荆门送别》1 诗中表现诗人对蜀中山水无限眷恋的诗句是,2 诗中描写山水景象的诗句是,。

,3 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游子留恋故乡的诗句是,4 诗中交代作者漫游行踪的诗句是,5 诗中描绘作者离开荆门山后,眼前呈现壮丽景象的诗句是,6 诗中与“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描写手法相似的诗句是,7 请写出我国古代诗句中表现送别之情的连续的两句8 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9 诗中描绘了舟过荆门所见景色的诗句是,四《登岳阳楼》1 诗中交代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的一句是2 诗中以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的一句是3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江、湖系之,交代岳阳楼的所在的一句是4 全诗中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的一句是5 本诗写景中,远景、近景合而为一的一句是6 描绘了湖面风平浪静,落日缓缓下沉,衬托出傍晚的安宁的一句是7 诗中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的诗句是,8 诗中交代了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的一句是9 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思索,在徘徊,融入了些许惆怅的一句是10 诗中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的诗句是,11 诗中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的诗句是,12 诗中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了叙述其事的诗句是,13 表现诗人顾影自怜和无限悲凉的身世的诗句是14 诗中语意双关,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及诗人的无限悲恨的诗句是,参考答案一《归园田居》(其三)1 诗中表明诗人身为文人而不会种田,又缺乏经验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诗四首》课文原文

《诗四首》课文原文

《诗》课文原文
《诗四首》课文原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四首》课文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渠县第三中学向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目标2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一、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问: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讲:诗的前四句只记给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

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i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

五言诗四首硬笔书法作品

五言诗四首硬笔书法作品

五言诗四首硬笔书法作品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五个字。

硬笔书法是指使用硬笔(如钢笔)进行的书法创作。

以下是四首五言诗的硬笔书法作品:
1. 春风吹又生,花开满园明。

柳绿莺声乐,人间好时光。

2. 山高水长路漫漫,行人脚步不停歇。

星河灿烂夜空明,心中有梦向前迈。

3. 朝阳初升照大地,鸟儿啁啾唤清晨。

田野间间绿浪涌,丰收在望心舒展。

4. 风吹草低见牛羊,田园风光美如画。

劳作农民收获多,家乡风景诉衷肠。

以上是四首五言诗的硬笔书法作品,希望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 在前线。 在前线。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思想内容:《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 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 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 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归园田居(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荒秽(huì):杂草丛生。带月:顶着 :杂草丛生。带月 顶着 荒秽 月亮。 月亮。 荷(hè)锄:扛着锄头。 锄 扛着锄头。 道狭( ) 道窄。 道狭(xiá):道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草木长:草木丛生。 沾(zhān):沾湿。 ) 沾湿。 但使:只要让。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 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愿无违(wéi):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 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作 者: 陶 渊 明
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 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 少时颇有壮志 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他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 他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 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 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 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 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 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 陶渊明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 的诗文 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 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 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 生活、 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 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 消极遁世的因素。 消极遁世的因素。
莫笑农家腊酒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拄杖无时夜叩门。
作者: 作者:陆游
李白(701-762),字太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字太白 居士。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 居士。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 别具一格。像著名的组诗《古风》 批判朝政弊端, 别具一格。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 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 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 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 甫吟》 将进酒》 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望庐山瀑布》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 天姥吟留别》等诗篇, 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 祖国的壮丽山河。 祖国的壮丽山河。尽管李白有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 如梦、纵酒狂欢的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 如梦、纵酒狂欢的颓丧情绪, 的黑暗, 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 他诗篇的主旋律。 他诗篇的主旋律。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 杜甫并称“李杜” 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 的影响 。
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 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忘言。
作 者 王 维 : :
王维(701—761),字摩诘,他的 ,字摩诘, 王维 诗写得好,看他的诗,就像看画; 诗写得好,看他的诗,就像看画;他 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的画, 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的画,就像读 所以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 诗。所以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画中有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渡远荆门外, 山随平野尽, 山随平野尽, 月下飞天镜, 月下飞天镜, 仍怜故乡水, 仍怜故乡水, 来从楚国游. 来从楚国游. 江入大荒流. 江入大荒流. 云生结海楼. 云生结海楼. 万里送行舟. 万里送行舟.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 把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 把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所以他有不少 诗篇反映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诗篇反映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这一次从三峡出蜀, 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 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 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 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 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 诵的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 诵的五言律诗。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自比, “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 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 蓬草一样出临“汉塞” 像振翮北飞的“ 一样进入“胡天” 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 喻漂流在外的游子, 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 朝廷使命的大臣, 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 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 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自比暗写内心郁愤) (以“蓬” “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 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 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 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 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 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 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 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 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 伤的印象,这里用一“ 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 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 一个“ 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 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 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 深切的感受。 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 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归园田居》表现了作 归园田居》 者弃官回家后垦荒耕种 的生活, 的生活,充满了对田园 生活细致传神的体味和 对隐居生活的恬然自适 .
诗歌的末句“ 诗歌的末句“但使愿无 违”的“愿”具体指什 么?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 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 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名句)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 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 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 “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景 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 落日” “落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直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 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 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 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 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 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 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 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 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 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 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 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 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 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 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 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 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 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 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 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 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 如在目前。 如在目前。
陆游 (1125一1210), 一 , 字务观,号放翁,南 字务观,号放翁, 宋爱国诗人, 宋爱国诗人,平生作 诗近万首, 诗近万首,是古代诗 人中创作作品最多的, 人中创作作品最多的, 其作品多强烈抒发自 己的政治抱负和炽热 的爱国热情, 的爱国热情,同时鞭 挞投降派, 挞投降派,同情人民 疾苦,思想性很游山西村》,八句却无 、题目为《游山西村》 一个“ 而处处切“ 一个“游”字,而处处切“游”, 游兴十足,游意不尽,请结合诗句 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作一番分析。 作一番分析。 2、诗歌三四句,有人认为是回忆来 、诗歌三四句, 村的经历, 村的经历,有人认为是入村后所见 到的景致, 到的景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切合 语境? 语境? 3、诗人为什么结尾写道:“从今若 、诗人为什么结尾写道: 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是 什么使诗人如此留恋? 什么使诗人如此留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