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上)课时分层作业3 杜甫诗五首《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3杜甫诗五首课时作业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3 杜甫诗五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遥怜.小儿女怜:可怜,可叹B.昭阳殿里第一人...第一人:最得宠的人C.两朝开济..老臣心开济:开创大业D.吴楚东南坼.坼:分裂,裂开【答案】A【解析】怜:怜惜,怜爱。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把闲置房屋出租给食品黑加工点,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等严重后果的,出租者将被重罚,这是打击食品黑作坊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②一名网友来到曾经很有名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游玩,其现状令人大失所望,产业园万.人空巷...,极其冷清,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③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管委会高度重视,按照“突出重点,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部署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城区面貌改头换面....。
④1949年1月14日,随着天津解放的隆隆炮声,郭小川从胜芳来到海河之滨,与黄松龄、范瑾等同志常常焚膏继晷....、通宵达旦地工作。
⑤“应急车道”是专为交通救援或发生故障的车辆备用的。
若被随意占用,一旦发生事敌,施救人员就会陷入望尘莫及....、爱莫能助的境地。
⑥对于这场比赛,主帅表示:“我认为是场旗鼓相当....的比赛,对手一开场取得进球,之后我们也创造了一些进球的机会。
”A.①③⑤ B.②④⑤C.①④⑥ D.②③⑥【答案】C【解析】①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②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望文生义。
③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
感情色彩不当。
④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⑤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
近义混用,应改为“鞭长莫及”。
⑥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木桶存在“短板”,怎么办?对木匠而言,问题很简单,__①__换一块,__②__把短的那一块加长补齐。
相对而言,“换”意味着前功尽弃,__③__成本高,__④__“补”工序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
2020高中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上)3 杜甫诗五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3 杜甫诗五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鄜.州( ) (2)云鬟.( )(3)虚幌.( ) (4)嚼啮.( )(5)明眸.皓齿( ) (6)柏.森森( )(7)戎.马( ) (8)天寒地坼.( )【答案】(1)fū(2)huán(3)huǎnɡ(4)niè(5)móu(6)bǎi(7)rónɡ(8)chè2.词语释义(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怜惜(2)月光(3)代指战争(4)分裂(5)拜访3.名句背诵(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__________,__________?(3)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__________,__________。
(4)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2)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作者名片]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 杜甫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月绿
夜》)
(3) 少 陵 野 老 吞 声 哭 出,师未捷春身先日死 潜 长行使英雄曲泪满江襟
曲。
,
?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哀戎江马头泪》盈)巾
(4) 三 顾 频 繁 天 下 计 , 两 朝 开 济 老 臣
心。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字词。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虚幌(huǎnɡ ) (2)嚼啮(jiáo niè) (3)明眸皓齿(móu )
(4)柏森森(bǎi ) (5)戎马(rónɡ ) (6)天寒地坼( chè)
2.填空。
(1)杜甫,字 子美 。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 ”。鬟”湿。 清辉玉臂寒
诗意解读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 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本诗由两个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 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 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 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 明丽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 句中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中两个动词是“含”、 “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 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 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 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 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2020高中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上)课时分层作业2 李白诗四首《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分层作业2 李白诗四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00362006】A.渌.水(lù)绿.林好汉(lǜ)鸭绿.江(lù) 氯.气(lǜ)B.殷.红(yān) 殷.切(yǐn)殷.岩泉(yǐn) 殷.勤(yīn)C.澹.澹(dàn) 赡.养(shàn)瞻.仰(zhān) 膳.食(shàn)D.磐.石(pán) 磬.器(qìn)馨.香(xīn) 罄.竹难书(qìng)C[A项,“绿.林好汉(lǜ)”应读lù。
B项,“殷.切(yǐn)”应读yīn。
D项,“磬.器(qìn)”应读qìng。
] 2.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B.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篷壶C.水浊不可饮,壶桨半成土D.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D[A项,“需”应为“须”,B项,“篷”应为“蓬”,C项,“桨”;应为“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00362007】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副词,实在B.脚著.谢公屐著:穿C.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D.熊咆龙吟殷.岩泉殷:盛大D[D项“殷”,在句中作动词用,“震响”。
]4.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B.白云愁色满苍梧:这里以比喻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令人回味无穷。
C.吴牛喘月时:这里以吴牛的典故表现气候的炎热,连吴地的水牛看见了月亮都误以为是太阳而喘息,写得极形象极生动。
D.佯羞不出来:写越中采莲少女活泼可爱的神情动态,欲出不出,假装害羞,天真活泼之态,历历在目。
B[应该是运用拟人手法。
]5.将下列词语置于语境中,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00362008】李白成功地在其诗歌中________自我,强烈地________自我,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文库精品】高中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上)3 杜甫诗五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3 杜甫诗五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识记(1)鄜.州( ) (2)云鬟.( )(3)虚幌.( ) (4)嚼啮.( )(5)明眸.皓齿( ) (6)柏.森森( )(7)戎.马( ) (8)天寒地坼.( )【答案】(1)fū(2)huán(3)huǎnɡ(4)niè(5)móu(6)bǎi(7)rónɡ(8)chè2.词语释义(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怜惜(2)月光(3)代指战争(4)分裂(5)拜访3.名句背诵(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__________,__________?(3)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__________,__________。
(4)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2)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作者名片]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高中高中语文第1单元唐诗之旅(上)课时作业5山水田园诗四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202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第1单元唐诗之旅(上)课时分层作业5 山水田园诗四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第1单元唐诗之旅(上)课时分层作业5 山水田园诗四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第1单元唐诗之旅(上)课时分层作业5 山水田园诗四首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全部内容。
课时分层作业5 山水田园诗四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诗句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00362022】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C.所愿在悠游,州县莫相呼D.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C[“悠”应该写作为“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林表.明霁色(树梢)B.相与尚膏.腴(肥沃,此泛指富贵)C.高峰夜留景..(残留着日光)D.山泽时晦暝..(隐晦曲折)D[“晦暝"应该解释为“昏暗”。
]3.下列对《宿建德江》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在短短的20个字中却包含了大量信息:日暮江畔夜景,游子旅客愁情.B.前两句是景物描写,为游子创设了一种凄凉哀怨的意境,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看似写景,却是写情,达到情景交融、水乳一体的统一。
D.诗人善于用字:一个“低”字,一个“近”字,十分传神,堪称“诗眼"。
B[“凄凉哀怨”分析不当,这里流露出的是“愁”。
]4.下列对《终南望余雪》一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是祖咏的一首应试诗.从体裁上看,当是五言绝句。
【推荐】精选_高中高中语文第1单元唐诗之旅上3杜甫诗五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名句鉴赏]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鉴赏】 上一联写怀念妻子,这一联写思念儿女,抒发无言的思念之苦。 诗人在远方怜爱着小儿幼女们,想着他们还不懂得想念远在长安的父亲,还不 理解母亲望月怀人,思念长安!儿女幼小,不懂世事,诗人自是无限怜爱。同 时,也进一步显出妻子之“独”。她携儿带女,独处荒村,自是苦不堪言。“遥 怜”一词,道出诗人无限的忧思和怜爱,同时也反衬出妻子的遥念和伤悲。
【答案】 诗人在曲江看到“锁千门”,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 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又是一个春天到来了,只见细柳袅袅,茵茵蒲芽, 生机盎然。“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诗人肝肠寸断的悲 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
3.诗中的“忆”字领起了后文哪几句?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八句: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
[文本深读] 1.诗的首句中杜甫为什么“吞声哭”?“曲”重复运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第3课杜甫诗五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1.鄜.州( fū ) 3.虚幌.( huǎng ) 5.辇.( niǎn ) 7.明眸.皓.齿( móu hào ) 9.涕.泗.流( tìsì )
2.云鬟.( huán ) 4.细柳新蒲.( pú ) 6.嚼啮.( niè ) 8.坼.( chè )
1.闺.中.只独看。 2.遥怜.小 Nhomakorabea女。 3.未解.忆长安。 4.何时倚虚.幌.。 5.苑中万物生.颜.色.。 6.白马嚼.啮.黄金勒。 7.锦官城外柏森.森.。 8.三顾.频繁天下计。 9.两朝开.济.老臣心。
?登岳阳楼? 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诗人已五十 七岁。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 陵、公安等地。这年的冬天,杜甫从公安到了岳州,这首诗就 是诗人登岳阳楼时所写。此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 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 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诗人并没有停留在个人的不幸遭遇 上,而是关心国家的命运,并为国家的多难而叹息。
对开边的情绪。
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这种雄浑壮阔的境界往往是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物 和表现内心情感的细微波动来到达的。杜甫的诗就像是“润物 细无声〞的轻风细雨,不知不觉地渗透了读者的心灵,让人容 易亲近。比方“三吏〞“三别〞,杜甫具体细致地写出这场战 乱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具体反映了这场战 乱带给国家和人民深重的灾难。 杜甫不只是细致入微,他还能够通过入微的刻画到达雄浑 壮阔的境界,这才是杜甫超出一般现实主义诗人的地方。
三、杜甫诗歌的语言艺术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喜欢佳句,所 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千锤百炼到那种惊人的程度,如果达不到这 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语言精工凝练又丰富多 彩。 四、杜甫诗歌众体兼长 杜甫是众体兼长的一个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 绝句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在七律方面奉献特别卓著。杜甫不 仅用七律来描绘自然的风景、赠答酬唱,而且用七律这种形式 感慨时事,批评政治,抒发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3 杜甫诗五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玉臂.(bì)胳臂..(gē bei)虚幌.(huǎng) 恍.然大悟(huāng)B.嚼.啮(jiáo) 咀嚼.(jué)黄金勒.(lēi) 勒.紧(lè)C.柏.树(bǎi) 柏.林(bó)空好.音(hào) 宁.可(nìng)D.涕泗..(tì sì) 天寒地坼.(chè)金柝.(tuò) 戎.马(róng)D[A项,“恍然大悟”读huǎng。
B项,“黄金勒”读lè,“勒紧”读lēi。
C项,“空好音”读hǎo。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00362011】A.鄜州坠地堕落黄鹂B.戎马戒严戊守戍戌C.凭轩云鬟蒲公英泪满襟D.频繁篱笆泪盈巾明眸皓齿B[戊守—戍守,戍戌—戊戌。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遥怜.小儿女怜:可怜B.苑中万物生颜色..颜色:光辉C.出师未捷.身先死捷:胜利D.吴楚东南坼.坼:分裂A[应该解释为“怜惜”。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哀江头》这朵诗苑奇葩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杰作,________千余年来,凡读此诗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2)当此之时,严武病逝成都,杜甫痛失挚友,孤苦无依,被迫于衰朽之年,抱病弱之躯,漂泊江湖,________异乡,兼以政治上屡遭排挤,心境自然凄苦异常。
(3)李白擅长夸张,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________时间上的故意缩短,形象地表现出迟暮之年的到来,不知不觉竟在早晚之间。
A.面世作客经过B.问世作客通过C.面世做客通过D.问世做客经过B[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运用能力。
“面世”指精神或物质产品与世人见面,强调它的投产上市;“问世”专指作品著作等出版物跟读者见面,强调事物的诞生,一般物质产品不可使用“问世”。
“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经过”指过程、经历;“通过”指以人或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种目的。
] 5.下列对诗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00362012】A.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不能为她分忧。
这个“怜”字,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B.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这两句用行为动作描写来体现他感慨的深沉和思绪的迷惘烦乱。
他想回到长安城南的住处,却反而走向了城北,充分而形象地揭示诗人内心的巨大哀恸。
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
诗人自比为诸葛亮,想像诸葛亮一样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诗人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
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
C[“自比为诸葛亮”错误。
]6.下列对杜甫的《蜀相》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00362013】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描写了丞相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
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C.颈联赞美了诸葛亮的匡世雄略、报国苦衷,感情沉挚而悲壮。
D.尾联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慨叹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情。
B[“柏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阴森岑寂;“自春色”、“空好音”是写没有人欣赏,表现了冷落、凄清的特点。
作者写锦官城外高大茂盛古柏掩映中的武侯祠,尽管有“映阶碧草”、“好音黄鹂”,但也是枉添春色,着重渲染了今日祠堂冷落、荒凉、无人视听,表达了对诸葛亮身后寂寞的慨叹。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也自然包含当世缺少济世英才的感慨。
①也包含着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②它是借凭吊诸葛亮③抒发了古今英雄也包括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共同悲愤④一个“泪”字⑤正是惺惺相惜⑥凝聚着诗人对诸葛亮北伐精神的赞叹A.④⑥①⑤②③B.④⑥⑤①②③C.③④⑥①⑤②D.③⑤②④⑥①A[题干“‘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句中”,当接④,然后⑥①“凝聚着诗人对诸葛亮北伐精神的赞叹,也包含着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这样形成语段中第一个小语链,然后接⑤“正是惺惺相惜”对上文作一个小结,进而引出下文②③。
]8.根据语境填上恰当的诗句。
随便翻阅杜诗,都可以读出大把大把的泪水来:杜甫为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而哭,“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为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而哭,①“____________”;为国家烽烟四起、兵戈不断而哭,②“______________”;为英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哭,③“______________”;为壮士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而哭,“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他的泪水是滔滔雄波滚滚岩浆,一滴滴都是沥血大爱,一声声都是冲霄大恨,不哭则已,一哭,往往成为虎吼龙吟,感天动地的绝唱!杜甫哭父老乡亲艰难苦恨,哭山河破碎,国家分裂,哭英雄志士抱负成空……唯独不哭自己,他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他忘记了个人的生死安危,杜甫是一个大英雄,巨笔写信史,铁肩担道义,壮哉杜诗!【答案】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②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导学号:00362014】秋兴八首(其四)①杜甫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③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
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
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
②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③平居:这里指家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
C.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D.“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A[A项,“闻道”表明诗人不愿明说的态度,而不是强调事情并无依据。
]10.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里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此题注意结合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诗后的注释进行分析。
【答案】①局势动荡引起诗人对国家之思。
“长安似弈棋”,吐蕃、回纥不断入侵,诗人忧思国运今非昔比。
②飘零夔州,暮年潦倒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
③虽有报国之志,无奈宦官当道,无力报国,引起诗人对家园之思。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导学号:00362015】野人送朱樱杜甫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霑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②赐霑:即霑赐,“受到赏赐”之意。
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B.“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D.以时间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今日”;第三联——“昨日”;第四联——“今日”。
B[B项,“愁”乃为樱桃碰破而担心,表现西蜀樱桃的鲜嫩,“弱点”一说无从谈起;而且,对此诗人内心是喜悦的,而非“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12.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
②“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
③“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
堂成①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②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③。
【注】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
此诗便是那时所作。
②桤林:桤木是一种落叶乔木。
③扬雄宅、《解嘲》: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
扬雄宅又名草玄堂。
扬雄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但没有任何禄位。
扬雄写《解嘲》剖白心迹。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草堂环境背景:背向城郭,邻近江水,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
B.三、四两句写草堂自身景色,桤林茂密,风吹树叶,露水滴树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