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漫谈 PPT

合集下载

湖湘文化大家谈.1401

湖湘文化大家谈.1401
湖湘文化大家谈
制作人:C1401班团支部

1 什么是湖湘文化?

CONTENTS
2 湖湘别样的衣着 3 湖湘别具一格的美食(花椒)
4 湖湘严谨的房屋布局
5 湖湘文化行的特点―“犟”
什么是湖湘文化?

湖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 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 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 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 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 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 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 理学鼻祖周子,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王夫之, 以及“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 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
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
湖湘别具一格的美食―花椒

花椒有所准备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 《诗经》中就有“椒聊之实,繁衍盈升”的 描述。在《齐民要术》中,也有花椒栽培的 记载。历代文人墨客赞颂“椒浆”、“椒 酒”、“椒房”的诗句和文章也不少。全国 均有分布,但以西北、华北、西南地区较多。 重点产于河北、河南、山东、甘肃,尤其甘 肃的花椒名列前茅、遐尔闻名。甘肃最有名 的主要指武都花椒,“花椒金三角”指洛塘 片、三河片、文县的临江片。据历史资料记 载,我县花椒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 历代就被列为贡品进贡。其特点是:粒大、 皮厚(花椒的主要食用部分为外果皮和内果 皮)、色泽丹红、芳香浓郁、麻味纯正,是 花椒中的调味、药用之正品,居全国之冠。
湖湘文化行的特点―“犟”

湖南人倔强,按湖南话说是“犟”,人们常常以“石头”、“骡子”、 “辣椒”的习性来比喻湖南人的性格。大凡湖南人只要认准了一个目 标,有了一种思想主张,就不会轻易改变;认死理,一条路走到底, 遇到困难勇往直前,“虽九死其犹未悔”;势之顺逆,人之毁誉,全 不顾及;断头流血,粉身碎骨,在所不惜。湖南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曾经引起过世人的关注,也有过一些评价。著 名学者林语堂写过一篇题为《北方与南方》的文章,评价过“粗犷豪 放的北方,温柔和婉的南方”各省之人在性格、体魄、习俗上的区别。 “湖南人则以勇武和坚韧闻名 ,是古代楚国武士后裔中较为使人喜欢的 一些人。” 近代著名文化学者钱基博在《湖南近代百年学风》一书中 说过:“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 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 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 不为中原文明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人杰 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古,

湖湘文化饮食PPT

湖湘文化饮食PPT


湖南第二小吃——糖油粑粑,遍布于大街小巷,也 是一个物美价廉的品种。一块钱就可以买上3-4个。 甜而不腻、松软爽滑。黄兴北路新大新斜对面的李 公庙,有长沙目前人气最旺的糖油粑粑小店之称。
3、葱油粑粑
相传许多年前,靖港一位摊贩经熟人介绍到
长沙南门口,架起行头炸葱油粑粑,飘散的 香气吊人口味,立刻把长沙城里人吸引来尝 新鲜,爽!由此一传十十传百,靖港葱油粑 粑摊前的食客更是从早到晚络绎不绝,靖港 葱油粑粑由此在长沙城里扎下了根,仿制者 满城皆是。后来,小吃名店火宫殿把那位靖 港师傅找了去传经送宝,从那以后,火宫殿 除臭豆腐之外又多了一样招牌小吃。

春卷的馅是用500克肥 瘦猪肉丝煸炒,加酒、 酱油、盐、味精,加汤, 勾薄芡后成馅。将荠菜 (又名地白菜)或大白 菜、韭黄,去掉根及老 叶,洗净切碎,与肉丝 拌匀。
14、馓子

汉族油炸面食。古称 “寒具”,是寒食节食 品。历代又有“粔籹”、 “细环饼”、“捻头” 等名称。用水和面,搓 成细条,扭结为环钏形 状,油炸而成。酥脆香 甜,口感好。现为日常 点心。安徽地区,每逢 节日,则以此祭祖并互 相馈赠。回族、东乡族
焦 黄 香 脆 〄 回 味 悠 长 。
16、姊妹团子

20世纪20年代初,长沙火宫殿的圩场,年轻漂亮的 姜氏姐妹摆了一个卖团子的摊担,她们制作的团子 既好看又好吃,被人交口称赞。姊妹团子因此而得 名。其颜色瓷白,晶莹透亮,小巧玲珑。糖陷团子 甜香不腻,肉陷团子鲜嫩上口。其味糍糯柔软,别 具风味。
7、蔡锷北路:长青汤圆店

一家有百年历史的小店, 主营小磨汤圆。肉馅汤 圆目前在长沙可能是独 一无二的。除了这,还 有荷兰粉、烫粉、白粒 丸、麻油猪血等十数甚 至是数十个品种。小店 的南面有华南小吃店, 开了数家连锁。绿豆沙 和凉面最有名。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第三位是浏阳人谭嗣同。他在其代表作《仁学》中,吸取西方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创 造了一个“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哲学体系。
现代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普及的时期。
零陵(现在永州)人李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初始阶段以及后来的普及工作 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和刘少奇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建立了卓 越的功勋,创立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宋代至鸦片战争以前
这是湖湘哲学产生和形成的时期,外省籍的哲学家和本省籍的哲学家共同推动和促进了 湖湘哲学的发展。湖湘学派,以宋代胡安国为开创者。
周敦颐,他是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他的《太极图》和《通书》为在宋代形成的“理学” 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思想和范畴体系。而他在江西和湖南当官时培养的学生程颢和程颐, 则利用他的思想资源,创立了宋代理学。所以后人将周敦颐尊称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 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 子后的又一人。
在明代,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盛行,其两个著名弟子,即常德人蒋信和冀元亨,他们在明代理学发 展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到了明末清初,出了一位著名哲学家王夫之(湖南衡阳人),他批判地总结了宋明理学和中国古 代传统哲学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把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推向最高峰。
近代
这个时期湖南人才辈出,哲学家也是辈出,他的特点是开始将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 相结合。 邵阳人魏源,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近代中国哲学的开创者。他以 哲学家的眼光强调“去伪,去饰,去畏难”,主张“以实事程实功”,鲜明地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醴陵人李石岑、长沙人杨荣国、零陵人石峻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则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 东哲学思想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方面,作出了自己的不同贡献。

湖湘文化讲义

湖湘文化讲义

湖湘文化是一种经世济时的文化:
1.毛泽东:“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2.“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3. “不耻生事之艰,而耻无术以济天下”。
第一讲 湖湘文化本质论
湖南人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 杨度《湖南少年歌》: “中国如今
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 志,湖南将做普鲁士。诸君慎如此,莫言 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
第一讲 湖湘文化本质论
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湖湘文化的这些特点,这些精神气质是如何形 成的? 一般来说,地域文化会受到地理环境、生产力 、习俗、宗教、移民、交通等诸多因素影响。 (见下图)
第一讲 湖湘文化本质论
关于湖湘文化的总体特点: 一)湖湘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文化 二)湖湘文化是一种有思想深度的文化 三)湖湘文化是一种崇尚道义的文化 四)湖湘文化是一种经世济时的文化 五)湖湘文化是一种求变趋新的文化 六)湖湘文化是坚忍刚健的文化 七)湖湘文化是一种崇学践履的文化 八)湖湘文化是一种影响深远、功业卓著的文化
第一讲 湖湘文化本质论

人类社会的矛盾和斗争, 从纵的方面看,呈现为阶段性 ,而从横切面这个角度的分析 中,又集中反映为阶级性。这 一点表现于文化上,也就使文 化具有了阶级性。
问题:任何社会都有不同阶层 ,所以文化也是分阶层的,那 么右边这位老兄的举动可以从 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吗?(很严 肃的问题哦)
第一讲 湖湘文化本质论
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
社会结构
地域文化
历史、经济、交 通等
民族宗教
移民迁徙
第一讲 湖湘文化本质论
以上介绍的是文化、地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下 面我们来谈第二个、第三个问题: 2.湖湘文化是什么? 3.湖湘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湖湘文化PPT

湖湘文化PPT

• 第一部分
设计与文化
软装饰 与传统文化
文 文化的 文化的意义

最早且影响最大的定义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 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文 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和习惯。”
文化的意识形态
智能文化 和物质文 化
的“硬”装修结束之后,利用可以移动位置,易 更换的装饰物
• 软装饰与传统文化: 软装饰与传统文化: • 文化内涵是软装饰设计的强大支撑。传统文化
更是软装饰设计的源头,是设计艺术的根本。将 软装饰设计作为文化的载体,寻找与之对应的形 态原型对其进行模仿设计,将地域性融入到产品 形态中,以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 湘绣: • 湘绣有2000多年历史, 她是在湖南民间刺绣 的基础上吸取了各地 刺绣的优点而发展起 来的,具有浓厚的湘 楚文化特色,其精湛 的技艺享誉国内外。
• 漆器: • 漆器的装饰手法以彩 绘为主,所用颜料有 的调油,有的调漆, 所以经久不衰,色泽 鲜明。当时除了以红 色和黑色彩绘外,还 发展到了多彩,如彩 绘两用漆几,用红、 赭、绿、金等绘纹, 使之更加华美。
造型语言
纹样语言
色彩语言
湖湘文化 艺术语言符号 在软装饰中的 继承
材质语言
综合运用
造型语言:
纹样语言:(图)
色彩语言:(图)
材质语言:(图)
综合运用:(图)
湖湘文化影响下软装饰的设计趋势
本土文化 回归
延续性 传承
绿色 设计发展
本土文化回归
• 中国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吸收融合中, 异彩纷呈,形成了世界独特的中国传统文 化。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批判继承,在继 承中发展湖湘文化。一般寓于特殊,只有 创造出有中国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才 是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才能成为世界的,

湖湘文化概要课件之二:湖湘土地

湖湘文化概要课件之二:湖湘土地

(二)区划沿革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经过了先秦萌芽时期,秦、汉郡县制 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州制时期,唐、宋道(路)制时期和元、明、清 行省制时期五个时期,湖南同样经历了这样五个时期。 1、行政区划制度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即从建立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 止。夏、商两代和西周尚无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尚书》、《吕氏 春秋》、《周礼》、《尔雅》中都有“九州”之说,所指不一但都有 荆州。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县是我国 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最早设县的是秦国。《史记· 秦本纪》 载,武公十年(前688)“伐邽、冀戎,初县之”。不久楚、晋等国亦 置县。 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纳 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观”。这样,马岭山名渐渐被人遗忘了,而苏仙岭的名字倒越传越
远,历代文人墨客也在这里留下诗文与故事。
3、湖南东部,与江西接壤、逶迤起伏的罗霄山脉
在罗霄山脉与南岭山脉相接处有一南向分支,叫八面山。八面山 连绵80千米,雄踞湖南东南端桂东县与资兴市境内。因其高大,“登
之,可见郴、衡、吉、赣诸郡”(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故
二、山水神韵
(一)湘山之奇
湖南东、西、南三面峰峦起伏,西部为武陵—雪峰山脉, 南部为五岭(统称为“南岭”)山脉,东部为幕阜—罗霄山脉,
山岭相连,地势高峻,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起伏和缓,只有
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总体上看,湖南地貌以山地、 丘陵为主,它占了全省总面积的80﹪。
1、 “天下第一奇山”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 “武陵源”一词最初见于盛唐诗人王维《桃源行》中诗句“居人共住 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武陵源自然风景区包括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 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杨家界自然保护区。 武陵山脉北向支脉有一座称为“东半球物种的诺亚方舟”的壶瓶山。 壶瓶山位于湖南西北部,主峰在石门县与湖北省鹤峰县、五峰县交界的地 带,海拔2098. 7米,为湖南省第二高峰。壶瓶山最显著的特点是有着众多 的古老的孑遗物种。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江豆杉、南方红豆杉、 钟警木、琪桐、光叶琪桐,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1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 物华南虎、金钱豹、百豹、林察、金雕5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8种, 无愧于“天然动物园”和“植物土国”。 在武陵山脉北向支脉还有一座五雷山,位于慈利县东部。它是道教名 胜,其道教“始于唐,盛于明”。现存道观建筑群始建于元代,竣工于明 代,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这里共建有大小寺庙100多座,计36殿、72 宫、28寨,全部依山势而建,聚集在一条山脊之上,长达两里多路远。

常德与近代湖湘文化课件二:湖湘文化总论

常德与近代湖湘文化课件二:湖湘文化总论

七、近代湖湘文化与江浙文化比较
属于两支有鲜明特色的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是内陆文化的 典型; 典型;江浙文化是沿海 文化的代表; 文化的代表;湖湘文化 兴盛较晚, 兴盛较晚,江浙文化发 达较早; 达较早;湖湘文化相对 豪放而粗犷, 豪放而粗犷,江浙文化 相对温婉而细腻; 相对温婉而细腻;湖湘 文化更多的长于军事与 政治而江浙文化则闻名 于经济与学术
(2) 源于宋代讲究义理之学的湖湘学派。 ) 源于宋代讲究义理之学的湖湘学派。 (3)广义上的湖湘文化源于楚文化既包括传统也 ) 包括现代
关于湖湘文化的发展 南宋时期形成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兴 盛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创 先 新文化运动到新民主主义胜利 时期的巨大功效
三、湖湘文化的特征
第二讲
湖湘文化总论
一、湖湘文化的内涵 学术界的不同见解: 学术界的不同见解:地域 文化、俗文化、 文化、俗文化、特色文化
二、湖湘文化的源流与发展
关于湖湘文化的源流 (1)源于楚文化中的祝融文化和蛮夷文化 )
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 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 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据山海经记载, 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 南方的尽头,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 南方的尽头,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另一说祝融为 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黄帝赐他姓“祝融氏” 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黄帝赐他姓“祝融氏”。在日常 用语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词;一些报纸的新闻标题经常把「 ,「祝融 用语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词;一些报纸的新闻标题经常把「祝 作为火灾的代称,尽管这是一种误解( 融」作为火灾的代称,尽管这是一种误解(祝融所司的是有利于原 始初民生产活动的火, 始初民生产活动的火,而古神话中火灾往往被归结为特定的怪鸟和 怪兽,如毕方)。 怪兽,如毕方)。 传说黄帝南巡,分不清方向,于是请“祝融辨乎南方” 传说黄帝南巡,分不清方向,于是请“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应 该说,衡阳的南岳,最先是由祝融辨出来的,他因此担任了司徒 司徒的 该说,衡阳的南岳,最先是由祝融辨出来的,他因此担任了司徒的 职务。后来,祝融被封楚地,成为楚国人的始祖。 楚国人的始祖 职务。后来,祝融被封楚地,成为楚国人的始祖。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课件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课件
欧阳询(欧体) 长沙人 楷书四大家之一
艺术
怀素
• 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 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 合称“颠张狂素”,形成 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 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 峰。
齐白石
•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 齐白石的绘画是中国画笔墨情
趣的绝对体现,更是中国文人 绘画近现代的高峰。他的绘画 更是当今中国艺术市场的晴雨 表、风向标。
7 岳阳楼
•坐落于湖南省洞庭湖畔、岳阳市西门的城墙 上。
•岳阳楼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腾王阁齐名, 并称为中国长江流域的“三大名楼”.
•登楼俯瞰洞庭湖,水面烟波浩淼,苍苍茫茫, 水天一色,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的美誉。
•岳阳楼传说是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鲁肃训练 水师的阅兵台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 阳楼著称于世
湖湘文化
一、历史渊源
• 泛指湖南 • 地处洞庭湖之南,故名“湖
南” • 湖南简称湘,因湘江贯通南
北 • 楚文化是源头
二、湖湘文化艺术—建筑
1、城头山遗址
迄今中国唯一发现时代 最早、文物最丰富、保 护最完整的古城遗பைடு நூலகம், 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 市”。
2、南岳衡山
• 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 • 中国五岳之寿山,历来为祈福、求寿
•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位于湖南省的张家界大 峡谷景区栗树垭和吴王坡区域内,为一座景 观桥梁,兼具景区行人通行、游览、蹦极、 溜索、T台等功能。主跨430米,一跨过峡 谷,桥面长375米,宽6米,桥面距谷底相 对高度约300米。这座全透明玻璃桥长度、 高度位居世界第一。
6 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
•悬于山顶西线,长60米,最高处海拔1430米, 是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继悬于峭壁之上的鬼谷栈 道、凭空伸出的玻璃眺望台、从玻璃台可以看 见下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省检讨
道光二十年四月,曾国藩以第一等第十九名留在翰林院。之后, “本要用功”,但每天都是送往迎来,吃酒、读书、闲侃。所以 他每天都在“检讨”,但每天都会故伎重演。显然这种品性,若 不能自察自改,是无益于自己的目标,不能成就大事的。
1834年 24岁,入岳麓书院。秋,参加乡 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1835年 25岁,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 馆读书。 1838年 28岁,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 试后改名国藩。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 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列第一等 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授翰林 院庶吉士。散馆考试倒数第十名却留 观。
湖湘文化漫谈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 导言》

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 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 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 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 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 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 人物以独立。人杰地灵,大德迭起,前不 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 古,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 之志节。
曾国藩是湖湘文化的定型者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 -1872年3月12日) :初名子 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 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 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 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 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 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 等毅勇侯。
曾国藩的家世、资质很一般。

祖父曾玉屏务农为主,勤俭持家,善 于副业,家境较宽裕。父曾麒书为私塾 秀才,前后考了17次,到43岁才中秀 才。
(童子试),连续八年失败,直到23 岁才中秀才。
曾国藩14岁开始跟随父亲应长沙府试
据说曾国藩入私塾后,有一天他带着作 业回家,吃过晚饭,他依然在自己的房 间里背书。他反复地背, 就是记不下来 ,这时候他不知道,有一个梁上君子已 经潜伏在他的房间里。见到他的家人都 睡了,唯独这个孩子还在背书,小偷只 能继续等,想孩子背书一会儿就累了。 没想到曾国藩一遍一遍地背,时过午夜 了还在那儿背。后来那个梁上君子实在 按捺不住了,就从藏身的地方跳了出来, 当着曾国藩的面把他反复背诵的课文说 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一篇课文连小 偷都会背了,曾国藩还没背会,可见曾 国藩其实并不是一个智商过人的孩子, 但他勤奋好学。

湘军之后,团队观念在湖南广大人群中得 到认可,大家能自觉地集合结队,抱团打 伙。近世湖南最有名的团队华兴会、新民 学会,不仅是中国团队的典范,也是世界 政坛上成功团队的典范。在《新青年》上 最早向全国人民喊出“民众大联合”口号 的,不是别人,而是湖南人毛泽东,由此 看来便不是偶然。大革命时期,湖南的农 民协会是全国组织得最好的团队,由此看 来也便不是偶然。就连湖南的出家人也知 道团队的重要。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 八指头陀,便是湖南人。
毅力超凡、严于自律
曾国藩时时处处严于律己,为下属、亲属做出表率。
在办事方面,他力行“五到”: • 身到:事必躬亲 • 心到:凡事苦心剖析 • 眼到:仔细观察 • 手到:随手记笔记 • 口到:苦口叮咛 在工作中,倡导“五勤”: • 身勤:亲事体验 • 眼勤:遇人详察(江忠源)、公文详阅 • 手勤:随笔收拾、随手笔记 • 口勤:对平辈规劝,对下属劝导 • 心勤:苦思竭虑
一种认为湖湘文化发祥于楚文化中的祝融 文化和蛮夷文化; 一种认为 狭义上的湖湘文化形成于宋代, 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南宋时期初步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两 大书院); 第二,洋务运动时期,近代湘军的崛起,堪称 湖湘文化重要的发展阶段,湘军深远的影响成 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曾国藩对湖湘文化的 传承起了重大作用。 第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风气大开; 第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是湖湘文化发挥巨大 社会功能的时期。
勇于牺牲、顽强果决、定力坚执
杨度《湖南少年歌》: “水师喷起长江波,陆军踏过阴山雪。东西 南北十余省,何方不睹湘军帜。一自前人血 战归,后人不叹无家别。城中一下招兵令, 乡间共道从军乐。万幕连屯数日齐,一村传 唤千夫诺。农夫释耒只操戈,独子辞亲去流 血。父死无尸儿更往,弟魂未返兄逾烈。” “只今海内水陆军,无营无队无湘人。独从中 国四民外,结此军人社会群。”
严于自律(2)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书“清、慎、勤”三字,悬于督署。 又书 三箴。 清字箴: 淡泊名利不得,反求诸己。 勤字箴: 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日以继夜。
不断自我反省
曾国藩修身养性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不断自我反省与检讨。 《荀子•劝学》说:“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 矣。”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具体。他时时进行自我反省, 不断纠正自己的过失,培养君子之德。 曾国藩当初也和平常人一样,有着自己的不良的毛病,但他与 别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一旦当他意识到其危害之后,为了 能 他日有所作为,就通过不断自律,严格限制自己的行为,改 掉 不良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与区别。)
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
的“救命恩人”; 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 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 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 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 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 儒家宗师,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最 高理想。
敢为人先: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 开拓者——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 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座兵工 厂与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 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 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 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 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 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 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 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 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