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1 项目概况1.1任务来源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继续向周边扩张,原琼山地区由于管理、资金等各种原因,基础测绘相当簿弱,除府城建城区内有1:500地籍图外,其余地区仍是一片空白。
为满足国土管理的需要,我队自筹资金,由我队工程部于2007年2月前完成海口市府城镇南侧1:10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任务。
1.2 测区范围及隶属和北纬19°58′测区隶属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位于东经110°20′~110°25′ 之间,总面积9.0平方公里。
~19°59′1.3 任务情况1.3.1 测区内E级GPS控制和图根控制测量;1.3.2 1:1000地形图测绘;1.4 测区概况2.1测区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属城市近效,村庄较多,建筑物密度大,无规则,通视条件差;中西部属于羊山地区,灌木密集通视条件较差,观测条件差;2.2测区内琼州大道通过,各村之间都有道路相通,路况一般多为田间道和乡村路;2.3该测区11月平均气温25℃,属多雨天气。
2 测区已有资料3.1测区周边D级GPS控制点成果及三等水准点;3.2测区1:10000核心要素地形图;3.3测区1:5000正射影像图。
3 作业依据3.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3.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 73-97);3.3《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3.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3.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3.6《CASS5.1测绘软件用户手册》;3.7《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国家标准(GB/14912—94)。
4 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4.1平面坐标系统:海南海口独立坐标系;4.2 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4.3 基本等高距:1.0米。
航测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图技术总结

107国道以西、黄河大堤以南区域的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总结福建省海陆勘测有限公司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日- 1 -107国道以西、黄河大堤以南区域的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总结项目负责人:项目审核:总结编写:批准:目录一、概述 (1)1、测区概况 (1)2、任务来源 (1)3、任务内容 (1)4、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2)5、已有资料 (2)6、投影、坐标和高程系统 (2)二、资源配置 (3)1、本项目主要人员一览表 (3)2、拟投入仪器设备一览表 (9)三、技术要求 (10)1、技术依据 (10)2、数学基础和图幅规格 (12)四、E级GPS及I级导线控制网测量 (13)1、E级GPS网 (13)2、I级导线测量 (13)3、GPS观测 (13)五、四等水准测量 (17)六、像控点测量 (17)1、像控点的选刺 (17)2、像控点整饰 (18)3、像控点联测 (18)七、航测内业总结 (18)1.空三部分 (18)2.航测数字化内业测图 (20)3.地形图编辑 (20)八、成图质量 (21)九、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21)十、提供资料成果 (24)1、基本文档 (24)2、首级控制成果 (24)3、像控测量成果 (24)4、航测法数字地形图成果 (24)5、正射影像图成果 (24)107国道以西、黄河大堤以南区域的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总结一、概述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平原新区南部,东临G107国道,南临黄河,与郑州市郊区隔河相望,西与武陟县为邻,北至黄河大堤,与祝楼乡相望。
东西长约9.5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区域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
是郑、新、焦三区的中心位置,107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测区地处黄河滩区。
地势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
地下水位低,一般在5米左右。
测区耕地越50平方公里,大部分属沙壤土,全境气候冬春少雨雪,多风,雨水多集中在夏末秋初。
本次1:1000地形图生产涉及范围为107国道以西、黄河大堤以南区域(以下简称本项目区域)。
1: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

1:2000地形图测绘工程技术总结3。
测绘成果质量3.1,成果描述根据未来工程建设的需要,本次提交的测绘成果为1980年Xi安坐标系:118° 30 ‘ 00 “中央子午线四等GPS控制点的高程均采用四等水准测量,高程基准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2、质量检验3.2.1手工检验对各种观测和计算手册进行了100%的检验,并认真复核。
各种结果表检查两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人工记录完整,格式符合规定,计算方法正确,控制点精度良好。
3.2.2埋石点埋石点现场条件100%项目部现场检查,埋石点密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标志清晰易找。
埋石点符合规范,稳定,石面标志清晰,位置合理,可供将来使用。
3.2.3地形图地形图应在小组完成工作并进行100%自检和互检后提交给项目部。
项目部应对每张地图进行100%的内部检查和不少于70%的现场检查,总结各小组的常见问题,并及时召开技术会议。
图13页的差异、错误和遗漏在操作过程中消除。
项目部将仔细审查运营商的修改,然后提交给公司审查。
公司将对图纸进行100%的室内检查和不少于10%的现场检查。
检测整个调查区域的野外精度,统计如下:在64个点检测到整个调查区域的地物精度,中值误差为0.181米;在高程点共检测到76个点,中值误差为0.041米256±199项的中误差在设计文件要求的中误差的一半以内,地形图精度良好。
符合《公路测量标准》JTG C10-XXXX 12月中兴街北延伸测量1:12月25日XXXX审核意见:审核人:日期...................................................................................................................... . (1)1.1,调查区域调查 (1)1.2, (3)1.2.1基准和技术指标的使用........................................................................................3 1.2.2现有数据的利用 (4)1.3,生产组织, (4)1.3.1生产组织投资的设备 (4)1.3.2...中使用的软件.. (5)1.3.3..........................................................................................6 1.3.4工期的完成.. (6)1.3.5完成的工作量 (6)2,技术设计实现 (7)2.1,工程技术基础.......................................................................................................7 2.2,控制测量.. (7)2.2.1平面控制网 (8)2.2.2高程控制网 (8)2.2.3图根控制测量.............................................................................................9 2.3,1: XXXX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XXXX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大多集中在夏季,占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邯郸市位于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是黄河冲积平原。
测绘类个人工作总结6篇

测绘类个人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测绘是指利用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地球表面和地下空间进行精确测量、分析和绘制的专业领域。
作为测绘类从业者,个人工作总结是对自己一段时间内工作成果和经验的总结和回顾,通过总结能够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在这段时间里,我主要从事地形测量、地形勘测、地图绘制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能,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首先是在地形测量方面,我熟练掌握了使用全站仪、GPS等测量设备进行地面坐标、高程等数据的测量和记录。
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测量设备的选择、设置和校正对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熟练掌握。
其次是在地形勘测方面,我参与了一些地形勘测项目,包括山地、河流、湖泊等地形的测量和勘测。
在这些项目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测量方法和技术,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也了解到地形勘测需要团队合作和沟通,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最后是在地图绘制方面,我掌握了一些绘图软件和技术,包括CAD、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通过绘制地形图、地类图等,我提高了自己的绘图能力和审美水平。
但我也发现在绘图过程中需要细心、耐心和专注,以保证绘图质量和准确性。
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测绘类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意识到自身在技术和团队合作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不断完善自己,为测绘类工作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一个关于测绘类个人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2篇示例:测绘类个人工作总结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主要参与了几个土地测绘项目和城市规划项目。
在土地测绘项目中,我负责测量现场地形、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最终完成了项目的验收和交付。
在城市规划项目中,我参与了规划设计、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工作,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1:1000带状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

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二〇一四年七月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项目负责:张伟拟编:李蕴飞审核:程上宾总工程师:代志国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二〇一四年七月目录一概述二作业的技术依据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四控制测量五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六成果资料的检查七结论与建议八成果资料提交一、概述为满足金寨南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受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的测绘任务,以下为本次测绘的技术总结。
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合肥市肥西县,交通较为便利。
测量区域为上三路至新建206国道段,测区内道路地势起伏比较平缓,通视条件较好,测绘内容主要为道路、房屋、沟渠等,地形测量困难类别为建筑与工业区Ⅰ类。
2、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1)本工程投入人员共7人,其中测图组4人,控制组3人;其中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5人。
(2)NTS-362RL全站仪2台套(2″)。
(3)SOUTH-DL200电子水准仪1台套(1mm/KM)。
(4)南方S86-T GPS接收机3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5)计算机3台,打印机1台。
3、完成的任务情况(1)E级GPS测量共施测一级GPS网一个,共计4点。
(2)导线控制测量测区共施测量导线8256米,导线控制点12个。
(3)图根控制测量测区利用南方S86-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
(4)1:1000地形图测量,施测带状地形图约为5.3KM。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技术规定、协议及合同。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附近有控制GPS点两个(详见下表)。
1:1000带状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

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二〇一四年七月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项目负责:张伟拟编:李蕴飞审核:程上宾总工程师:代志国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二〇一四年七月目录一概述二作业的技术依据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四控制测量五 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六成果资料的检查七结论与建议八成果资料提交一、概述为满足金寨南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受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的测绘任务,以下为本次测绘的技术总结。
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合肥市肥西县,交通较为便利。
测量区域为上三路至新建206国道段,测区内道路地势起伏比较平缓,通视条件较好,测绘内容主要为道路、房屋、沟渠等,地形测量困难类别为建筑与工业区Ⅰ类。
2、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1)本工程投入人员共7人,其中测图组4人,控制组3人;其中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5人。
(2)NTS-362RL全站仪2台套(2″)。
(3)SOUTH-DL200电子水准仪1台套(1mm/KM)。
(4)南方S86-T GPS接收机3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5)计算机3台,打印机1台。
3、完成的任务情况(1)E级GPS测量共施测一级GPS网一个,共计4点。
(2)导线控制测量测区共施测量导线8256米,导线控制点12个。
(3)图根控制测量测区利用南方S86-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
(4)1:1000地形图测量,施测带状地形图约为5.3KM。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技术规定、协议及合同。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附近有控制GPS点两个(详见下表)。
测绘科技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年测绘科技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测绘科技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工作回顾1. 项目概况过去一年,我单位共承担了10个测绘科技项目,涉及地形测绘、地质勘探、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项目总经费为100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500万元,政府资金500万元。
2. 项目进展(1)地形测绘项目:完成了5个地区的地形测绘任务,总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
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规划等领域。
(2)地质勘探项目:完成了3个地区的地质勘探任务,共发现矿产资源10余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土地管理项目:完成了2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当地政府土地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4)城市规划项目:完成了2个地区的城市规划设计,为当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3. 技术创新(1)研发了新型无人机测绘技术,提高了地形测绘的效率和精度。
(2)引入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了对地质勘探数据的快速获取。
(3)创新了土地管理信息化平台,提高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
(4)采用BIM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实现了城市规划的数字化、可视化。
三、工作成果1. 项目成果(1)地形测绘项目:完成了5个地区的地形测绘任务,总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
(2)地质勘探项目:完成了3个地区的地质勘探任务,共发现矿产资源10余种。
(3)土地管理项目:完成了2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4)城市规划项目:完成了2个地区的城市规划设计。
2. 科技成果(1)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
(2)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3篇。
(3)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四、存在问题1. 项目经费不足,影响了部分项目的顺利实施。
2. 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是XX最新发布的《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篇一:.....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密级:编号:....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年07月2013....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目录1概述................................................................. . (1)任务来源及目的................................................................. . (1)工作量................................................................. ..................................................................... ...........1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 ....................................................1任务的安排................................................................. . (1)任务完成情况................................................................. (2)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测区概况...................................................................2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 (2)2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 (3)技术依据................................................................. ..................................................................... .......3技术执行情况................................................................. .................................................................... 3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3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 ...........................................3时间系统................................................................. ..................................................................... ..4主要精度指 (4)图根控制测量................................................................. .................................................................... 41:500地形图的测绘................................................................. . (5)基本要求................................................................. ..................................................................... ..5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5地形图的编辑................................................................. (7)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8经验教训及建议.................................................................经验教训................................................................. ..................................................................... ..9建议................................................................. ..................................................................... . (9)3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 ...............9 4上交测绘成果及资料清单................................................................. .. (10)....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概述任务来源及目的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城区的规划、税收及土地整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受??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以下简称“我?.”)承担....1:500地形测绘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目录1 概述 (1)任务来源及目的 (1)工作量 (1)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 (1)任务的安排 (1)任务完成情况 (2)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测区概况 (2)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3)2 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3)技术依据 (3)技术执行情况 (3)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3)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 (4)时间系统 (4)主要精度指标 (4)图根控制测量 (4)1:500地形图的测绘 (5)基本要求 (5)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5)地形图的编辑 (7)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8)经验教训及建议 (9)经验教训 (9)建议 (9)3 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 (10)4 上交测绘成果及资料清单 (11)....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概述任务来源及目的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城区的规划、税收及土地整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受……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特作如下总结。
工作量1、布设了GNSS一级控制网点4点;2、施测了GNSS-RTK图根点119点;3、完成1:500全野外数字化测图㎞2。
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任务的安排1、项目参与人员情况(见表1-1)表1-12、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见表1-2)表1-23、应用软件情况(见表1-3)表1-3任务完成情况按合同要求,本项目于2013年6月10日进场,30天内完成了所有内外业及检查工作,并向业主提交了合格的测绘成果。
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测区概况本测区地理位置为东经…°30′44″~107°31′46″,北纬…°09′20″~31°11′38″,直线距离从北到南约4公里,从东到西约公里。
测区交通通讯便利,但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植被茂密,通视困难。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1 、已知点成果资料本次平面首级控制的起算数据源于……2012年为….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所施测的三等GNSS网点3个,经踏勘保存完好,该成果属….年北京坐标系。
作业时平面采用了GNSS-RTK加密图根控制点,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
高程:采用了GNSS拟合高程。
2 、地形图资料测区有甲方提供的1:5000纸质地形图,在本次测量设计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2 技术设计执行情况技术依据1、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2、CJJ 8-2010《城市测量规范》;3、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4、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5、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6、GB/T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7、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8、本技术设计书;9、其他相关规范及作业过程中的补充规定。
技术执行情况坐标系和高程基准1、坐标系:….年北京坐标系,3度带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东经…..°。
2、高程基准:由于已知水准点成果属….国家高程基准,使用时将其改算为…年黄海高程系成果。
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本次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地形图图幅按高斯-克吕格坐标格网线划分,规格为50cm×50cm正方形分幅,1:500地形图每平方公里划分16幅,地形图的图号以该图幅西南角图廓点坐标的公里数编码,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取到小数点后两位。
时间系统GNSS测量采用GNSS时间系统,GNSS观测和记录采用协调世界时(UTC)。
主要精度指标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高程中误差≤。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高程中误差: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满足: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点位中误差≤,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点位中误差≤,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
取2倍中误差为测量限差。
图根控制测量本测区主要采用了GNSS-RTK测量方式进行图根点的加密工作,平面和高程同步进行。
位于水泥、沥青地面的图根点采用刻十字或嵌入水泥钉、铆钉作为标志,并在周边用红漆绘出了方框及点号;土质地面使用木桩,中部钉以射钉。
图根点的编号为T001~T120(“T”为图根点)。
GNSS-RTK图根测量基本精度符合CJJ/T 73-2010要求。
GNSS-RTK图根测量(平面)主要技术要求皆符合表2-1的规定。
GNSS-RTK图根测量(平面)主要技术要求表2-1GNSS-RTK图根测量(高程)平地、丘陵主要技术要求皆符合表2-2之规定,山地为其相应指标的倍。
GNSS-RTK图根测量(高程)主要技术要求(平地、丘陵)表2-2GNSS-RTK图根点的平面和高程成果均在限差之内取各次观测成果的平均值作为该图根点的观测成果。
1:500地形图的测绘基本要求本次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1m,使用全站仪实地对地物点及各种地形要素进行了测量。
最大测距地物点≤160米,地形点≤300米。
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测绘时都遵守了“看不清不测”、“没有依据不绘”的原则,具体施测方法如下:1、居民地及建筑物居民地是地形图的重要地物要素,各类建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如围墙、栅栏、篱笆、铁丝网等)均按实地外围轮廊进行了准确测绘,房屋皆以墙基为准,阳台均已表示(落地阳台归入房体)。
房屋和建筑物轮廓凹凸<、简单房屋<的用直线相连,内部天井也进行了表示。
房屋材料结构按:砼、混、砖、木、石、破、简单房屋及棚房分类,房屋材料结构及层次不同时进行了分割表示,并注明了结构材质及层数。
2、独立设施塔、亭、碑、像、楼、露天设备等独立地物均已表示,图上占地面积大于符号尺寸时则绘出了用地范围线,内配置了相应符号或注记。
3、交通及其附属设施公路、铁路、乡间大车路和小路及其附属物,如桥梁、涵洞、路堤、路堑、排水沟、水渠等,均已按要求测绘,省道注明了路线编号。
公路、街道则注明了铺面材料(水泥、沥、砾、石、砖、碎石、土等),如一条道路铺面材料不同时用地类界进行了分开,并分别注明。
路堤、路堑按实际绘出了其边界,并在其坡顶、坡脚标注了高程,城区街道将车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入口、分隔带、环岛、街心花园、人行道及绿化带等绘出。
跨河或沟谷的桥梁,实测了桥头、桥身、桥墩的位置,并加注了结构。
4、水系的测绘测区内河流、水池、塘、及溪沟有加固堤坎的,测至了加固堤坎边沿,无加固堤坎的测至了河岸线,并注明了河流名称。
当河流和沟渠实际宽度小于0.5m时,均以单线表示。
5、管线测区内各种电杆、铁塔位置均进行了实测,当多种线路在同一杆架上时,只表示了主要的;测区内电力线、通信线均实连线;地面上的输排水、输气等各种管道均表示并注明了传送物质名称;地面下的各种管线未表示。
6、地貌及土质自然形态的地貌均用等高线表示;陡崖、斜坡、陡坎、梯田等地貌特征均用相应符号表示;梯田全部测出了田坎和高程;陡崖则测注了上棱线及崖脚高程,并以相应图式符号进行了表示。
斜坡分为加固和未加固两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度小于70°且图上投影宽度大于2mm,当坡面较宽且有明显坡脚线时,坡脚位置都进行了准确测绘,斜坡长线绘至了坡脚,坡顶及坡脚均注记了高程。
陡坎亦分加固和未加固两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且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的以陡坎进行了表示,田坎全部完整。
7、植被地形图上正确反映出了植被的类别特征和用地范围分布。
同一地段生长多种植物时,按经济价值和数量进行了适当取舍,但不超过二种。
图上面积大于25cm2以上的林木注明了树种及平均高度。
8、高程注记及等高线绘制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均匀分布,一般注记间距为15m,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做了适当放宽处理,地貌变化较大的丘陵、山地与高山地等地形特征点则适当进行了加密。
高程注记精确到分米。
山顶、鞍部、山脊、山脚、沟谷、台地、凹地及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均测注了高程点;道牙、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相应的地面、桥面、广场等地已注记了高程。
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充分反映了测区地貌特征,山顶、鞍部、凹地等处的等高线加绘了示坡线。
等高线如遇到建筑物、双线道路、双线河流等地方进行了中断。
9、文字注记地形图上标注了各单位名称(有二级名称就标注二级名称)、地理名称。
施工工地统一注记为“施工区”。
地形图的编辑内业将控制点和野外实测的地形、地物点等坐标数据转入南方,再结合野外勘丈数据编绘成图。
1、按GB/T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要求,编辑了各种注记。
2、根据碎部高程数据编辑高程注记点,绘制了地貌。
点状地物的中心点是符号的定位点,编辑时均采用了捕捉方式。
3、各类要素的关系处理编辑时均处理好了各要素的关系,各图层要素叠加后其关系仍保持了协调一致。
在符号密集、相距较近时,次要符号采用移位0.2mm表示,线状符号相距较近时,也是将次要线状符号移位0.2mm表示的。
土质或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作了放大描绘;水涯线上高程注记进行了接边处理,且保证不出现上下游高程值矛盾。
各类注记没有压盖水系边线、道路口交叉、建筑物的拐角、各类独立符号等现象,当注记压盖时,做了“裁线”处理,但未对基线、构面线进行裁线,同图层及不同图层的注记没有交叉压盖。
4、图廓整饰图廓整饰时,图幅接图表注记完整。
施测单位注记:…..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左下角注记:….年北京坐标系/..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1m/GB/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南面中间注记:1:500。
5、接边图幅接边时,不但进行了数据接边,而且确保了接边要素的属性正确,接边精度在限差范围内按各移一半的原则进行了处理,超限时到实地检查纠正。
接边限差平面满足表2-3要求:表2-3高程注记点的中误差按等高线的插求点中误差来衡量(见表2-4)。
表2-4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1、组织管理措施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现场成立了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兼技术负责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同时设有控制测量组2个,碎部测图组5个。
项目经理兼技术负责由…..同志担任,质检员由测绘工程师…..同志担任,安全员由测绘助理工程师……同志担任。
项目经理主持项目的全面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主要负责项目设计书的审核及技术问题的解决;项目安全员主要负责日常安全及与本项目相关单位的协调联系;项目质检员主要负责项目过程检查及最终检查的实施。
2、资源保证措施(1)、人力资源:本项目现场共计投入17人,均是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