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残疾人教案

合集下载

关爱残疾人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0篇)

关爱残疾人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0篇)

关爱残疾人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0篇)关爱残疾人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0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整场活动的战略,可以为活动指明方向。

我们该怎么去写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爱残疾人活动策划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爱残疾人活动策划方案篇1为深入贯彻落实“关爱残疾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会议精神,切实推动“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长期坚持并不断深入,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了更好的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结合本社区残疾人的特点,组织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行动。

二、活动主题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三、活动时间20xx年1月至12月,春节、聋儿节、盲人节、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集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四、活动内容1、了解社区残疾人家庭情况,为其排忧解难。

勉励他们要自强自立,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2、开展上门服务。

开展上门走访残疾人活动,了解需求,关爱残疾人,做到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

3、结合本社区部实际,开展主题活动。

以“倡导助残风尚,构建和谐社会”、“我身边的残疾人故事”等为主题,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残疾人、关心残疾人。

使学生自发、自愿地关心、帮助身边的残疾人。

4、社会公益服务。

为各类残疾人的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为残联组织的各种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开展慰问、义务劳动、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五、具体实施3月1日至12月31日为活动实施阶段,关爱残疾人学雷锋志愿服务领导小组,依托各级残联组织要结合社区实际情况,适时召开活动启动仪式,结合“全国助残日”等重大节日统一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其他时间自行安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关爱残疾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成员每月一次入户或电话走访残疾人。

随时根据残疾人实际需求,为残疾人提供多方面和个性化的志愿服务,提供有特色的志愿服务。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关爱残疾人》教案标题:关爱残疾人教案类型:社会课授课对象:小学大班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困难;2. 培养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尊重;3. 学习如何与残疾人友好相处。

教学内容:1. 残疾人的种类和困难;2. 如何关爱和尊重残疾人;3. 与残疾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2. 培养学生的关爱心和尊重意识。

教学方法:1. 调查讨论法:通过讨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困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了解残疾人的需求;2. 视频观看法:观看一些与残疾人相关的视频,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困难,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增强他们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关爱。

教学准备:1. 播放器、视频材料;2. 图片、海报、手工制作的小道具等;3. 角色扮演的小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幅插图,让他们猜猜这幅图想表达的是什么内容;2. 引导学生谈论残疾人,他们了解残疾人有哪些困难和需要。

二、探究(15分钟)1. 通过视频观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残疾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2. 导入讨论,引导学生对视频中残疾人的困难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讲解(1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海报等辅助教具,向学生介绍如何关爱和尊重残疾人;2. 讲解如何与残疾人友好相处,如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帮助他们。

四、合作学习(2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关爱残疾人的具体行动;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共同制定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口号或标语。

五、角色扮演(20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2. 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扮演情景,例如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在公园相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表演;3. 观察和评价各小组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提升(10分钟)1. 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2. 向学生介绍一些可以关爱残疾人的组织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幼儿园残疾人关爱教案-“我们都一样”

幼儿园残疾人关爱教案-“我们都一样”

幼儿园残疾人关爱教案-“我们都一样”幼儿园残疾人关爱教案-“我们都一样”1. 引言1.1 介绍主题:幼儿园残疾人关爱教案1.2 阐明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关爱能力,促进团结和共融1.3 概述教案主旨:通过“我们都一样”主题,帮助幼儿理解并关爱残疾人2. 简要介绍残疾人群体和困境2.1 阐述残疾人种类和常见困境2.2 强调停止歧视和尊重残疾人权益的重要性3. 目标与目标评估3.1 提出教案目标:培养幼儿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意识3.2 说明目标评估方法: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关爱行为4. 教学活动4.1 活动一:认识和理解残疾人4.1.1 导入活动:与幼儿分享关于残疾人的故事或照片,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4.1.2 活动过程:4.1.2.1 制作残疾人模型:使用废纸板、色彩纸等材料,让幼儿制作简单的残疾人模型,如盲人或坐轮椅的人4.1.2.2 观察和讨论:指导幼儿观察模型和残疾人照片,讨论他们的外貌特征、需要和困难4.1.2.3 模拟体验:设计一些简单的活动,让幼儿模拟残疾人的生活场景,如通过蒙眼走迷宫或使用轮椅穿越障碍物4.1.3 结束活动:回顾讨论,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4.2 活动二:培养关爱和友善4.2.1 导入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孩子与残疾人友善互动的视频,引发幼儿对友善行为的思考4.2.2 活动过程:4.2.2.1 探讨友善行为:与幼儿一起讨论友善的行为,如帮助残疾人过马路或帮助他们拿东西等4.2.2.2 角色扮演:制作一些角色扮演的道具,让幼儿分别扮演残疾人和帮助者的角色,模拟友善行为的场景4.2.2.3 观察和讨论:观察幼儿的角色扮演,引导他们讨论友善行为对残疾人的意义和影响4.2.3 结束活动:总结友善行为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残疾人5. 教学评估5.1 观察幼儿的行为变化:在幼儿日常活动中,观察他们是否表现出对残疾人的关怀和友善行为5.2 讨论:定期与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分享他们关爱残疾人的经历和体验6. 总结回顾6.1 总结幼儿对残疾人的认识和理解:回顾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所学到的关于残疾人的知识和态度6.2 强调共同点和价值观:强调我们都是一样的重要价值观,鼓励幼儿在将来的生活中继续关心和关爱残疾人7. 个人观点和理解7.1 引言:分享自己对这个教案和主题的看法7.2 讨论和分析:从个人经验出发,讨论为什么培养幼儿对残疾人的关爱意识很重要,以及如何通过教案实现这一目标7.3 总结:再次强调残疾人关爱教案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在教育中倡导关爱和共融的理念通过这个教案,“我们都一样”,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残疾人群体,培养他们的关爱能力,促进团结和共融。

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教案精选

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教案精选

社会领域大班关爱残疾人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关爱他人》,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残疾人群的基本情况,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学习尊重和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态度与行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概念,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 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3. 培养幼儿尊重和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提高他们的社会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体会到残疾人的生活困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尊重和平等对待残疾人的态度与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故事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个关于残疾人的感人视频,引发幼儿的思考。

2. 讲解:讲解残疾人的概念,介绍残疾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幼儿设想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关爱残疾人,如:在公共场所遇到残疾人时,主动提供帮助;与残疾人交流时,尊重他们的隐私等。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关爱残疾人。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关爱残疾人》2. 内容:残疾人的概念残疾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关爱残疾人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关爱残疾人的小故事。

答案示例:某天,我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坐轮椅的小哥哥。

他正在努力地推动轮椅,但坡道很陡,他显得很吃力。

我主动跑过去帮他推轮椅,小哥哥对我表示感谢。

我感受到了关爱残疾人的快乐。

2. 作业要求:故事内容真实、生动,能够体现关爱残疾人的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残疾人康复中心,与残疾人亲密互动,增进了解,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残疾人,体验他们在生活中的不便。

幼儿园残疾人日关爱活动教案 幼儿园关爱教育

幼儿园残疾人日关爱活动教案 幼儿园关爱教育

主题:幼儿园残疾人日关爱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残疾人日是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旨在增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关爱。

而在幼儿园中,开展关爱残疾人日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关怀意识,还能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困难。

2. 培养幼儿尊重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4. 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

三、活动内容1. 观看宣传片利用音像室的多媒体设备,向幼儿播放残疾人的生活故事或者相关纪录片,让幼儿们对残疾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专题讲座请当地的残疾人关爱机构的工作人员来园开展专题讲座,向幼儿解释残疾人的生活和困难,让幼儿明白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关爱。

3. 亲子互动邀请患有轻度残疾的父母和孩子到园参与亲子互动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增进互相的理解和关爱。

4. 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们亲自动手制作残疾人友好用具,如手工绘制发声卡片、做简单的拼图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关爱心。

5. 游戏体验布置一些适合残疾人的游戏和活动,如轮椅赛跑、盲人触摸认物等,让幼儿们亲自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而促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和接纳。

6. 互动交流安排幼儿与残疾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让他们相互分享生活经验和感受,增进感情,加深对残疾人的关爱和理解。

7. 才艺表演邀请残疾人才艺团体或个人来幼儿园表演,让幼儿们欣赏残疾人的文艺表演,同时也感受到残疾人的魅力和才华,促进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理解。

四、活动策划1. 时间安排:活动时间可选择在残疾人日前后进行,一般持续1-2天。

2. 场地准备:根据活动内容,准备好多媒体设备、手工制作材料和游戏道具等。

3. 活动人员:安排专业的讲师和工作人员,同时邀请家长和残疾人参与。

4. 活动宣传:提前宣传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动员师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五、活动效果评估1. 观察幼儿对残疾人活动的参与和表现。

关爱残疾人教案

关爱残疾人教案

关爱残疾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残疾人的基本信息,理解残疾人的生活,增强关爱残疾人的意识。

2.掌握如何向残疾人传递信息。

3.培养包容与关爱的态度,尊重残疾人的权益并掌握一些简单的照顾技巧。

二、教学重点1.知道如何向残疾人表达体贴与爱心。

2.掌握一些基本的照顾方法,如协助残疾人行动、就餐、穿衣等。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深入理解残疾人需要特殊的照顾。

2.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愿意为残疾人付出自己的爱心和关怀。

四、教学方法1.以案例为主,通过教师讲述、学生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和知识。

2.实践与模拟法,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学习照顾残疾人的技能。

3.游戏与互动法,增加教学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内容1. 认知残疾人1.讲述残疾人之间的差异和特点,如视力障碍、听力受损和肢体残疾等。

2.介绍残疾人的生活,如外出活动、就餐、上厕所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的帮助等。

3.强化学生的关爱残疾人的意识,让他们了解到残疾人的需要和心理状态。

2. 掌握向残疾人传递信息的方法1.学习如何使用手语、口语和符号、写字板等给残疾人传达信息的方法。

2.强调传递信息时的语言和表情应该体现关爱和尊重。

3. 学习照顾残疾人的技巧1.协助残疾人行动,如领着盲人走路、推着轮椅等。

2.帮助残疾人就餐,如喂饭、擦嘴巾等。

3.协助残疾人穿衣、洗漱、上厕所等日常生活照顾技巧。

4. 培养包容与关爱的态度1.强调尊重残疾人和平等对待。

2.引导学生去关注残疾人的内心世界,理解残疾人心理需求,传达关爱和理解。

六、教学过程1.通过讲解、表演等方式介绍残疾人的生活,如何与残疾人交流和照顾残疾人等知识点。

2.采用模拟操作和实践经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照顾残疾人的技巧。

3.鼓励学生和残疾人交流,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对残疾人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通过教师观察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评价。

2.通过情感沟通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态度和对残疾人的了解程度。

大班社会领域关爱残疾人教案

大班社会领域关爱残疾人教案

大班社会领域关爱残疾人教案大班社会领域关爱残疾人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大班社会领域关爱残疾人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社会领域关爱残疾人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残疾人,了解并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2、培养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重点:培养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帮助他们。

活动难点: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活动准备:1、课件2、蒙眼睛的布条、玩具熊、玉米糖等。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跳《幸福拍手歌》师: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快乐。

他们有的看不见鲜花和美景,有的听不到歌声与欢笑,有的无法开口说话,有的行走不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二、观看课件,了解什么是残疾人。

提问: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小结: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得人,我们叫他残疾人。

三、观看课件,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提问: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小结:这些残疾人,有的靠卖艺为生,有的生活需要别人照顾,还有的外出、过马路、坐公交车都需要别人帮助。

四、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1、请一位幼儿扮盲人上来拿玩具。

请小朋友说说盲孩子走路和拿玩具的样子。

小结:是啊!拿玩具这么容易的事,盲人做起来却那么难,那么的不容易。

2、单手剥糖。

师:失去光明的盲人生活这么不容易,如果失去了手会怎么样呢?现在我们大家都来当一回断了手臂的残疾人,请将一只手背到身后,用另一只手来剥糖。

师:今天有些小朋友为什麽剥不下糖纸呢(原来一只手不好剪)小结:拿玩具、剥糖这么简单的事,对于盲人、和失去手的残疾人来说却是非常的困难,非常的不容易。

五、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

提问:残疾人这么可怜,他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点什么呢?师: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助他们,现在全社会的都在关心帮助残疾人,设计师也为他们设计了许多方便他们生活的用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

大班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

大班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

大班关爱残疾人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七章“关爱他人”,具体内容为“关爱残疾人”。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及分类,理解残疾人的生活困境,学习关爱残疾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定义、分类及其生活困境,掌握关爱残疾人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同理心,提高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关爱他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关爱残疾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难点:如何让幼儿深入理解残疾人的生活困境,激发幼儿关爱残疾人的自觉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讲述故事等方式,引起幼儿对残疾人的关注,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详细过程:展示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残疾人的生活。

2. 讲解:讲解残疾人的定义、分类及生活困境,让幼儿了解残疾人的不易。

详细过程:通过PPT展示,讲解残疾人的定义、分类,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残疾人的生活困境。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模拟体验,让幼儿感受残疾人的生活。

详细过程:设置不同场景,让幼儿模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帮助残疾人。

4. 例题讲解:分享关爱残疾人的典型事例,引导幼儿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

详细过程:讲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让幼儿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关爱残疾人。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关爱残疾人的实践活动。

详细过程: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小行动,如制作爱心贺卡、写信等,然后付诸实践。

六、板书设计1. 关爱残疾人2. 内容:(1)残疾人的定义、分类(2)关爱残疾人的方法(3)关爱残疾人的实践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身边的残疾人设计一个关爱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关爱
石牛江完全小学卢欢
活动目的:
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体验聋哑人生活不便,感受到健康的珍贵,使学生
对视障、听障等弱势群体内心充满关爱
2、在以后生活中能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
这些弱势群体带去心的温暖。

活动设想:
针对当今社会残疾人士越来越多,以及随班就读学生普遍化的情况,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们感同身受,自身提高意识,学会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

活动准备:
1、制定活动方案
2、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残疾人生活照片,引出课题。

二、情景活动,主题体验
1、通过活动体验盲人生活不便。

2、通过活动体验聋哑人生活不便。

三、分享感悟
1、分享感悟,从刚才系列活动中有什么感受?
2、在以后生活中如何关爱残疾人?
3、立志小故事
4、教师小结
残疾人虽然在身体和生活等方面与我们与众不同,但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具有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为社会作贡献,赢得了骄傲,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四、总结
伴随音乐,欣赏扶残助残图片,引起共鸣。

师: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是社会的进步,是社会文明的表现,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让残疾人的世界再没有了悲伤、再没有了痛苦、再没有了黑暗,也再没有了冷漠与无助,让我们整个世界处处充满爱,让我们用心去传递爱吧!
板书:
关爱残疾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