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三化”管理战略

合集下载

2024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____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问题。

为了保护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我国决定在____年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该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有效减量、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建设美丽乡村。

二、总体方案1.制定全面的垃圾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2.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工作,推行“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的理念,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的能力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4.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设施的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5.推动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加强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和有机肥料生产等项目建设;6.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违规处理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具体措施1.制定全面的垃圾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1)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指导意见,明确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和处理方式;(2)通过宣传、培训等手段,推广农民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农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习惯。

2.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工作(1)开展农民减量行动,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农民减少固态废物的产生;(2)推动农村农村生活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的能力建设(1)建立健全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体系,确保垃圾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管理;(2)增加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设施和车辆配置,提高收运的效率和质量。

4.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1)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2)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提高设施的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

5.推动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1)建设更多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沼气发电站,通过能源利用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2)推广有机肥生产技术,建设有机肥料生产基地,将生活垃圾转化为资源。

垃圾分类100道问答题

垃圾分类100道问答题

垃圾分类100道问答题1.《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哪一年出台?答:2018 年。

2.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哪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和源头减量及其相关活动?答:生活垃圾。

3.生活垃圾分为哪四类?答: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4.生活垃圾处理的四大步骤是什么?答: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

5.生活垃圾处理应当遵循哪四大原则?答: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系统推进。

6.生活垃圾处理应当实行“三化”管理,具体是哪“三化”?答: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7.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工作,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是哪级政府的责任?答:市、区人民政府。

8.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什么原则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答: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的原则。

9.哪一级政府的什么部门应当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指南,明确分类的标准、标识、投放规则等内容,并向社会公布?答: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

10.餐饮垃圾产生者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管理的什么规定,对餐饮垃圾进行处理?答:渣水分离;油水分离。

餐饮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应当单独分类并密闭存放。

11.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行什么制度来落实管理责任?答:管理责任人制度。

12.除可回收物可以直接交售外,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当移交给什么单位?答:有经营权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单位。

1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设置和配置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定?答: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设置和使用指南。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根据本责任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种类等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合理配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

餐饮垃圾产生者应当配置相应数量、符合标准的专用收集容器。

14.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企业可以采取什么回收方式收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答:预约回收或在指定收集点进行定点回收。

15.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在居住区设立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指导、督促居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答:招募志愿者或者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等方式。

试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试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试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然而目前城市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分析了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并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上相对单一,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仍以填埋为主。

若要真正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三化”目标,提高处理技术和多种技术相结合将成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处理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引言城市生活垃圾的科学处理及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要合理选择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如自然堆存、堆肥、焚烧、填埋、热解等,同时加强环保宣传、环境管理、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和产业化引导,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办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非生产活动产生的垃圾。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其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目前,垃圾填埋方式依然占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最大比例,该方式占用大量土地,导致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都存在垃圾围城现象。

在环保控制日益严格、城市土地寸土寸金、耕地林地绝不允许轻易占用的情况下,垃圾填埋场选址难之又难。

垃圾填埋在地下,长达数十年才能逐步降解,一旦发生渗漏,将会对地下水、土壤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危及周围地区人民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并且此类污染造成的危害很难快速消除。

另外,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垃圾发酵后会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会对大气造成污染,阻碍植被生长,破坏臭氧层。

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点解读

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点解读

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点解读固体废物不仅具有跨部门、跨区域、跨介质的综合性特征,而且随人均收入增加而增长,因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方面需要科学规制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和全过程管理成为关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固废法)充分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二次会议提出的加强立法统筹、立改废释并举的要求,明确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立法“三化”统筹原则,强化了政府统筹管理并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建立了区域统筹和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了企业和个人的法律责任,理顺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科学逻辑、行为准则和法律结构。

这对加快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推进固体废物管理领域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固废法对加强统筹管理、严格法律责任有哪些新的规定和进展?第一,明确固废污染防治“三化”统筹原则,强化法律衔接。

新固废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并在后面各分章充实了相关内容。

例如,在第二章新增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最大限度降低固体废物填埋量”。

在第四章生活垃圾管理部分,增加对减少燃料废渣、产品包装废物等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源头减量化规定。

在第五章新增第60、61、62条,要求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工作;第68条新增对包装物的减量化、回收利用的规定,要求“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应当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优化物品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并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同时,还完善了农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相关规定。

这些修改既明确了“三化”统筹原则,又突出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结合的基本思路,增强了固废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的衔接。

山东省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山东省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山东省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推动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有关要求,坚持“党政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制度保障、长效管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全过程系统治理水平,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贡献力量。

到2025年年底,各市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制度体系,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居民普遍形成垃圾分类习惯。

各县(市、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98%,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7%,全省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公共机构300个,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市、区)30个、示范街道(乡镇)100个、示范社区(村庄)IoOo个。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源头减量。

倡导“绿色办公”,加快推动无纸化办公,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办公场所使用再生纸制品。

强化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开展快递包装绿色治理行动。

积极推行大型商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净菜上市工作,广泛开展“光盘行动”,有效减少厨余垃圾产生量。

督促指导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等领域经营者落实国家有关规定,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

到2025年年底,全省宾馆、酒店、民宿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机关事务局、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规范前端投放。

1.科学合理设置投放点。

加强源头分类管控,在居民区等各类场所设置与收集范围内各类生活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的投放点和收集容器,并喷涂统一、规范、清晰的标志。

有条件的居民区可设置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的集中投放点,鼓励相邻区域共建共享,或采用电话预约、移动回收等方式上门收集。

低碳经济下的城市垃圾处理

低碳经济下的城市垃圾处理

或厌 氧消 化 处理 ,有机 垃 圾 的循 环 利用 属 于 回收 利 用范 畴 再
次尽 可 能对 可 燃物 进 行焚 烧 处理 ;最后 是 对 不能 进 行其 他 处理 的垃 圾 进 行 填埋 。在 这 5 环 节 中 ,经 济 是 至 关重 要 的 考 虑 因 个
素 ,但 是不 能 只强 调 其 中任何 一 个 ,也 不 能缺 少任 何 一个 。
理 .制定 明晰 的垃 圾管 理 策略 和适 合实 际情 况 的垃圾 处理 技 术
垃 圾处理 技 术本 身 的发展 .均具 有十 分 重要 的意 义 。低碳 化 处 理将 成 为生活 垃圾 处理 “ 无害 化 、减 量化 和 资源化 ”原则 之后
的重 要发展 趋势 。
低 碳 经 济 下 的城 市 生 活 垃 圾 管 理 策 略
圾 的收集 、运输 、回收和 处 理 、处置 并 包括 对 这一 系列运 菅
活动 及垃 圾填 埋 场善 后工 作 的监 管 .应 确 切将 其称 为 城市 生 活 垃 圾 管 理 。提 高 生 活垃 圾 的处 理 水 平 必 须要 选 择 成 熟 可 靠 的 技术 和建 设 高水 平的 垃圾 处理 设施 但更重 要 的是 加强 管
我 国的城 市 生活 垃圾 处理 经 历 了从 无害 化单 一 目标 到减 量
化 无害 化 和资 源化 多 目标 的发 展过 程 。随 着全 球气 候 变暖 的 是 人 类除 农业 和工 业文 明 外 的又 一 的重大 进步 。 随着 科 学技 术 的发展 .对产 生量 不 断增 大 的生活 垃圾 的处
C v- n ie r gT c n lge iIE gn e i h o o i s n e
低碳经济下的城市垃圾处理

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具体工作计划

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具体工作计划

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具体工作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已成为当前和未来我国垃圾处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一、深入调研,确定垃圾来源和组成在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之前,必须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垃圾的来源和组成。

只有清晰地掌握垃圾的产生源头和成分构成,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并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针对这一工作,可以组织专门的调研团队,前往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

调研过程中,需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确保对垃圾来源和组成有全面的了解。

二、制定具体目标和措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应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措施。

针对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目标的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1. 垃圾减量化目标:设定减少垃圾总量的具体数字目标,如减量百分比、减少垃圾总量的绝对数目等。

2. 垃圾资源化目标:制定可行的垃圾资源化利用目标,包括废物分类回收、有害废物处理等。

3. 垃圾无害化目标:确定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具体措施和目标,确保垃圾处理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确定具体目标的基础上,应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和工作计划。

这些措施和计划需要综合考虑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多方面的力量,包括政策引导、技术推广、社会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三、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为了确保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稳步推进,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只有通过监督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确保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监督和评估机制应包括定期的垃圾处理效果评估、目标完成情况检查、工作计划的调整等内容。

还需要建立垃圾处理数据监测和共享评台,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性,以便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垃圾处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在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评价研究

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评价研究

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评价研究*王伟1吴世新1孙盛杰2(1.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28;2.牡丹江市市容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结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实践,阐述了对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概念的认知,分析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简称“三化”)的评价思路。

提出了以回收减量和处理减量形成的减量化评价指标;以回收资源利用和处理资源利用形成的资源化评价指标;以填埋、焚烧和堆肥3种主要处理方式形成的无害化评价指标;并以3组指标构成评价体系。

此外,还提出了评价“三化”综合水平指数的概念。

关键词垃圾管理评价指标综合水平指数Evaluation on the reduction,recycling and decontamination of municipal domestic garbage Wang Wei1,Wu Shixin1,Sun Shengjie2.(1.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Beijing 100028;2.Mudanjian Research Institue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00)Abstract:The reduction, recycling and decontamination of municipal domestic garbage was introduced base on the practice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Beijing. This paper gave the ideas for evaluation the municipal domestic garbage reduction, recycling and decontamina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by three groups of indicators. Base on which, the concept of synthetic index for evaluating the treatment level was proposed.Keywords:w aste management;evaluation index;synthetic inde x二十多年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这“三化”一直是生活垃圾管理的原则与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垃圾“三化”管理战略1108020107王懿群2014.4.13生活垃圾“三化”管理战略1.摘要结合生活垃圾管理实践,阐述了对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概念的认知,分析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简称“三化”)的评价思路。

提出了以回收减量和处理减量形成的减量化评价指标;以回收资源利用和处理资源利用形成的资源化评价指标;以填埋、焚烧和堆肥3种主要处理方式形成的无害化评价指标;并以3组指标构成评价体系。

此外,还提出了评价“三化”综合水平指数的概念。

2.前言“生活垃圾处理的战略就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而实现“三化”的具体手段就是三个“尽可能”:首先,尽可能减少产生;其次,尽可能进行回收利用垃圾——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或厌氧消化处理,有机垃圾的循环利用属于回收利用范畴;再次,尽可能对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最后,对不能进行其他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应当指出,这些‘尽可能’的重要前提就是经济因素。

”3.关键字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战略、垃圾分类4.正文垃圾分类为垃圾清洁利用创造条件,但无法替代填埋和焚烧。

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处理发展历程表明,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垃圾分类收集,不仅可直接回收大量废旧原料,实现垃圾减量化,而且可以减少垃圾运输费用,大大简化垃圾处理工艺,降低垃圾处理成本。

例如,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如厨馀垃圾)单独收集进行堆肥处理,既可简化堆肥处理的分选工序,降低堆肥处理成本,又可提高堆肥质量,促进堆肥销售。

但现代生活垃圾的构成是复杂而多样的,分类收集的目的是将其中清洁的可回收的部分进行单独收集,以便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和处理。

由于垃圾分类收集涉及每一个居民,而且当物品变成垃圾时所处的状态千差万别,因此,分类收集特别是用于直接回收的分类收集只能是相对的和有限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分类,“剩余垃圾”这一类都是不可缺少的。

垃圾分类给垃圾的清洁利用创造了条件,但无法替代垃圾填埋和焚烧。

“可回收”与“能够回收”是两码事,燃烧也是循环。

可回收与能够回收是两码事,而人们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可“回收”对应的是“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而“能够回收”对应的是现实的回收品消费市场,是实现回收利用全部过程的产业链。

“我们在西瓜地吃完西瓜将西瓜皮留在农田里,西瓜皮就会自然腐烂,完成生物发酵过程,西瓜皮也实现了回收利用,是生态和环保的,但如果你在北京的长安街上吃完西瓜剩余的西瓜皮,如何处理,单从生态和环保的角度,似乎也应该单独收集,通过生物处理返回到自然的土地中,但试想一下,其运输费用及排放是多少,经济方面和环境方面‘值不值’,谁来支付这笔费用?我国废纸回收状况可以说明垃圾回收水平是不低的,甚至可以说还是比较高的。

大部分居民在家庭中对旧报纸、易拉罐等还是基本做到单独收集,然后卖给‘回收工’(俗称‘捡破烂’,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在城市居民区流动地或半固定地收集废旧物,然后再卖给废旧物资回收站)。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垃圾的一种分类收集”,笔者认为,在中国推广垃圾分类处理不需要“形式主义”。

对此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建立家庭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体系,具体包括颜料、油漆类、溶剂类,如松节油、胶水、粘合剂、清洁剂、厕所清洁剂、去污剂、水银温度计、荧光灯管等。

第二,对家庭厨馀类有机垃圾的管理需要变换思路,把控制生活垃圾水分作为管理目标。

水分控制要从源头努力。

从单质和化合物角度分析,当前生活垃圾中最多的是水(平均50%左右或更多)。

而不同处理路径(走下水道到污水处理厂与环卫部门收运到垃圾处理厂),处理1吨水的成本相差100倍以上。

北美的做法是推广家庭粉碎机;日本的做法是家庭主妇挤干水作为可燃物焚烧;德国的做法是挤干水单独收集进行堆肥或厌氧发酵。

第三,未来城市减少垃圾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包装类垃圾资源回收率。

欧洲的经验就是建立包装垃圾收费体系。

减量化是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关键。

减量主要包括垃圾生产量的减少及垃圾自身的减少。

对于垃圾生产量的减少,必须从源头做起。

通过改变城市燃料结构,提高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率,减少煤灰垃圾产生量;鼓励净菜进城上市,减少厨房残余垃圾生产量;提倡使用菜篮子、布袋子,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尽量少用包装物,限制过度包装等等,直接减少垃圾的生产量。

对于垃圾自身的减量,需要推广垃圾回收利用。

垃圾中的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废纸、金属、木材等可回收再利用。

垃圾中的有机物可制作有机肥料。

余下的无机物如炉渣、细土以及很小的有机物颗粒等,可以用来制成铺设马路的路砖。

所以,只要分选详细,垃圾可以全部回收利用。

无害化是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必不可少的环节。

城市中的垃圾若不妥善及时处理,将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垃圾中的电池、废萤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及过期药品等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铜、镉、汞等,不进行处理,将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水源。

有机物的腐烂变质,散发出的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等等。

所以,对有害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很有必要。

资源化是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

垃圾混置是废物,回收是资源。

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如塑料、纸张、玻璃、木材、金属等等。

在发达国家,如日本及西欧各国,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60%,在我国,以北京市为例,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到2000年底预计能达到80%,而回收利用的仅占10%。

所以,必须加快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步伐。

垃圾中的塑料可用来提炼燃油或作为沥青的改性剂用来铺路。

目前,利用塑料提炼燃油的技术已相当成熟,1吨废旧塑料可提炼燃油600~700公斤,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在上海市,一项综合利用废旧塑料的技术已得到应用,利用生活垃圾分拣出的塑料废弃物,将其加工成塑料颗粒,以8%~2%的比例加入沥青中,用这种沥青铺设的路面可解决夏季高温产生“鼓包”和冬季路面收缩产生“龟裂”的问题,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

上海市的外环路部分路面、逸仙路高架路面以及机场跑道都采用了添加塑料改性剂的沥青。

加拿大的VEC公司利用一种新发明的玻璃粉碎机,将回收的旧玻璃瓶破碎成细粉状,制成用途广泛的玻璃砂。

纸张更是可以利用,北京市一造纸厂推出一项措施,实行以旧换新法,即1吨办公用废纸换取0.5吨的再生纸张。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城市陷入垃圾围城之困,促使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不断提速。

有人认为,大规模上马垃圾焚烧项目,必定会带来二噁英排放的大量增加,进而带来环境危害,这种认为大型焚烧厂建设提速必将导致二噁英增加的观点是片面的。

我国在2000年颁布了垃圾焚烧二噁英排放控制标准,近年来兴建的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般都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即每立方米烟气二噁英的浓度低于0.1纳克(100亿分之一克)毒性当量。

对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噁英排放的监测表明,我国大型垃圾焚烧厂已掌握二噁英控制的技术,烟气排放达标率较好。

据估算,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向大气排放的二噁英仅占全国各类污染源向大气排放二噁英总量的1.5%。

尽管垃圾焚烧是二噁英的重要排放源,但总体看来,在我国还没有造成环境污染,这与我们具有及时、可量化的监管标准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密不可分。

今后在建设大型焚烧厂的同时,国家会淘汰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小型垃圾焚烧厂。

整体来讲,我国垃圾焚烧所占比重较低。

截至2009年12月,焚烧垃圾量占被处理垃圾量(填埋+焚烧+堆肥+其它)的18%,不到实际产生垃圾量的8%。

据我了解,截至2009年12月,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垃圾焚烧厂有93个,总的处理能力为71253吨/日。

5.结束语“三化”既是三个相对独立的并在逐步深化的概念,同时又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

无害化是对垃圾物流之“三化”全过程而言;减量化既是减重量更是减有毒有害的污染量,与无害化存在质的关联;资源化的经济效益可为无害化和减量化提供支持,并且是无害化和减量化的理想“出路”,例如填埋气的资源利用,也是对恶臭的治理和温室气体的减排。

另外,资源化也可能以牺牲无害化来实现,例如焚烧发电效益很高,但不严格治理,污染也会严重。

这些认知都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涵。

因此,不宜形而上学的割裂式研究和评价,不要争论“谁优先”等极端问题,重要的是应该在“三化”管理中加强统筹协调。

减量化的关键是“减”的水平而非“零”的极端,因此,国家的方针是节能“减”排而非“零”排。

按照热力学之不可逆原理,资源循环利用是有极限的,例如废塑料每次材料性重复利用都将降低其品质而增加利用成本,当资源利用成本高于利用价值时就不得不废弃。

因此“零”只是理想化的宣传口号,而不宜作为现阶段制定政策目标的依据。

同样,对于“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等口号也必须理性认知,不宜盲目片面宣传。

实现“三化”的前提条件是垃圾分类,其目的是使无序垃圾有序化。

按照热力学之熵的解释,无序度越强熵越大且越稳定,相反有序度越强则熵越小且越不稳定。

宇宙万物都有自发的从有序的不稳定向无序的稳定的变化趋势,自发的垃圾物流过程(转运次数越多无序度越强)也符合这种趋势,因此垃圾分类需要人们做这种“逆势”的努力。

垃圾分类后才可能进行分流,实现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其间也实现了减量化。

所以“三化”是分类的目的,分类是“三化”的手段,对“三化”评价也就是对分类效果的评价。

“三化”评价的目的是评价现状和指导未来,是垃圾管理的手段之一。

垃圾“三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还是要依靠对规划、设施建设运行和日常作业等各环节的有效管理。

6.参考文献[1] 王震,邵立明.生活垃圾“三化”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及实践[J].再生利用,2008(8):29-31.[2] 陈海滨,黎晓茜.城镇生活垃圾多级减量化及分类收集研究[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7(6):32-36.[3] 建设部综合财务司.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0.[4] 乔治·乔巴诺格劳斯,弗朗克·克赖特.固体废物管理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 李美叶,郑振涛.浅析“限塑令”对环卫行业的影响[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5):41-42.[6] 李丽洁,张乐天.“限塑令”的社会学思考[J].环境保护,2008(20):24-26.[7] 王伟,吴世新.北京市的垃圾量与减量处理方式探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3):56-58.[8] 华锴.朝阳区政府就垃圾场臭味扰民向居民道歉并承诺——20天内明显减轻高安屯臭味[N].北京日报,2008-09-05(6).[9] 满羿,宋旸.村民堵门垃圾场怀柔部分垃圾停运[N].北京青年报,2008-11-12(A9).[10] 赵由才,宋玉.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1] 龙吉生,臧文超.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396-4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