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接龙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知识拓展:古诗接龙

三年级语文知识拓展:古诗接龙

三年级语文知识拓展:古诗接龙1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2 夏日绝句或乌江【宋】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3 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xīn]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春色充盈於天地之间,独是家境贫穷的人,没有什么春天不春天,仿佛是被什么排挤出春天的怀抱里。

整天去斩柴负薪,以换得零钱,那有(富裕人家的)闲情欣赏春光。

就连在树上花间呢喃的燕子,都好像是在讥笑这些不懂珍惜春光的人!4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jiàn]中。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

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

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不时地传响。

5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鸟儿们高高地飞得没有踪迹,天上的白云也独自慢慢,悠闲地飘去。

我和敬亭山互相不满足地看着,只有高大的敬亭山能理解我此时的寂寞。

6、《新嫁娘词三首》【唐】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gēng]汤。

未谙[ān]姑食性,先遣[qiǎn]小姑尝。

新婚三天就下厨房,洗净双手开始做羹汤。

不熟悉婆婆的饮食口味,先送给小姑品尝品尝。

(小姑丈夫的妹妹)7、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yǎo]钟声晚。

荷[hè]笠[lì]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苍翠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晚钟的声音。

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独自向青山归去。

①杳杳:深远处。

②荷笠:斗笠挂在背上。

荷:负。

此写行僧形象。

古诗接龙200首

古诗接龙200首

1、春ch ūn 晓 xi ǎo唐t án ɡ孟m èn ɡ浩h ào 然r án春ch ūn 眠 mi án 不b ù觉ju é晓xi ǎo, 处ch ù处 ch ù闻w én 啼t í鸟ni ǎo。

夜y è来 l ái 风f ēn ɡ雨y ǔ声sh ēn ɡ, 花hu ā落 lu ò知zh ī多du ō少sh ǎo 。

2劝学 宋 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3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4商歌 宋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 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 燕语似讥人。

5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6、山间客访 五代 李映 来客踏清溪, 放歌伴玉笛。

袖舞晚霞辉, 声敲青山碧。

7、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 刘驾 刀剑作锄犁, 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多, 无地放羊马。

9、途中早发 唐 刘禹锡马踏尘上霜,月明江头路。

行人朝气锐,宿鸟相辞去。

流水隔远村,缦山多红树。

悠悠关塞内,往来无闲步。

10 蜂 唐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夏日联句宋苏轼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14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 夜下征虏亭唐李白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古诗接龙100首

古诗接龙100首

古诗接龙100首1. 一曲高山流水韵万籁,又闻松风吹过江。

——《高山流水》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登鹳雀楼》3. 美人如玉剑如虹,春水绿波蓝天色。

——《金缕衣》4.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清平乐》5.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登高》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静夜思》7. 江上往来人,但愿人长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8.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夜泊牛渚怀古》9.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何时见我。

——《汉宫秋》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青玉案·元夕》1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齐物论》12. 芳草碧连天,晴烟雾澹然。

荷花羞玉颜,杨柳映青肩。

——《离思五首·其四》13. 寂寞寒江雨,荒烟古渡桥。

欲香春未至,朝雾夜归鸟。

——《渔家傲·秋思》1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江雪》15.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将进酒》16.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于谦诗四首》17.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情谊绵绵,海角天涯。

——《赠别》18. 江上往来人,但愿人长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9. 壮志凌云气如虹,水落石出日新钟。

——《寒食帖》20.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21. 云深不知处,雨足独怜时。

——《寄扬州韩绰判官》22.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2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2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乡村四月》25.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赠别》26. 幽居静谧独然,花有清香鸟有语。

——《山行》27.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夏日绝句》28. 面露敬慎色,心怀感化家。

——《贺新郎·别后题》29. 落叶堆积水中央,寒江独钓寂寥香。

古诗接龙100首

古诗接龙100首

第一单元1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 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 新嫁娘唐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 送灵澈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8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 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 一去二三里佚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1书窗即事宋朱淑真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12 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 风鸢图明徐文长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的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14 咏石牛明侯尧封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终。

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15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 忆住一师唐李商隐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17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 自题墨竹宋刘延世热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

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20 赠窦家小儿唐张祜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

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第二单元21 长歌行汉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2 北山宋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23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古诗接龙

古诗接龙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唱顶呱呱,你背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新嫁娘》唐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画》唐高鼎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一去二三里》佚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之花。

《书窗即事》宋朱淑真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风鸢图》明徐文长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咏石牛》明侯尧封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终。

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忆住一师》唐李商隐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题墨竹》宋刘延世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

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赠窦家小儿》唐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

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你真棒来我也棒,朗读诗歌像歌唱,跟着哥哥姐姐背,诗歌伴我来成长。

)。

古诗接龙200首

古诗接龙200首

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劝学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3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山间客访五代李映来客踏清溪,放歌伴玉笛。

袖舞晚霞辉,声敲青山碧。

7、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唐刘驾刀剑作锄犁,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多,无地放羊马。

9、途中早发唐刘禹锡马踏尘上霜,月明江头路。

行人朝气锐,宿鸟相辞去。

流水隔远村,缦山多红树。

悠悠关塞内,往来无闲步。

10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夏日联句宋苏轼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14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 夜下征虏亭唐李白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16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7和三乡诗唐韦冰来时欢笑去时哀,家国迢迢向越台。

待写百年幽思尽,故宫流水莫相催。

18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9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0北山宋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古诗接龙

古诗接龙

《古诗接龙》1春晓(唐) 孟浩然(689--740)春眠不觉晓,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处处闻啼鸟。

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夜来风雨声, 回想夜的阵阵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不知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2劝学(宋) 朱熹(1130---1200)少年易老学难成, 青春的日子很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一寸光阴不可轻。

所以每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未觉池塘春草梦,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阶前梧叶已秋声。

台阶前的梧桐树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3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1084-1155?)生当作人杰,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亦为鬼雄。

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至今思项羽, 人们到现在还怀念项羽,不肯过江东,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4商歌(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东风满天地,春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独是家境贫穷的人,没有什么春天。

负薪花下过,整天去斩柴负薪,以换得零钱,燕语似讥人。

树上花间呢喃的燕子好像在讥笑这不懂珍惜春光的人!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772---846)人间四月芳菲尽,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不知转入此中来。

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6山间客访(五代) 李映(生卒年不详)来客踏清溪, 来访的客人踏着清清的溪水,放歌伴玉笛。

玉笛伴着歌产,令人陶醉袖舞晚霞辉, 衣袖挥舞搅动天上晚霞声敲青山碧。

歌声敲击着青山的碧翠7咏柳(唐) 贺知章(约659---約744)碧玉妆成一树高, 柳树碧绿像碧玉装扮,亭亭妖娆万条垂下绿丝绦, 干万条柳枝垂下丝带,婀娜曼妙不知细叶谁裁出, 不知细细的柳是叶是谁巧手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原来是二月春风如神奇剪刀。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唐) 刘驾(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刀剑作锄犁, 把刀剑当做锄头和犁,耕田古城下, 在古城下耕田。

高秋禾黍(shu)多, 秋天遍地是粮食,无地放羊马。

古诗接龙200首

古诗接龙200首

古诗接龙200首1、春晓XXX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劝学XXX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3夏日绝句XXX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XXX。

至今思XXX。

不肯过江东。

4商歌XXX与之东风满天地。

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

XXX似讥人。

5大林寺桃花XXX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XXX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6、山间客访五代XXX来客踏清溪。

放歌伴玉笛。

袖舞晚霞辉。

声敲XXX。

7、XXXXXX:XXX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XXX。

不知XXX谁裁出。

仲春东风似铰剪。

8、XXX十首、田西边XXX刀剑作锄犁。

种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多。

无地放羊马。

9、途中早发XXXXXX上霜,月明江头路。

行人暮气锐,宿鸟相辞去。

流水隔远村,XXX多红树。

悠悠关塞内,往来无闲步。

10蜂XXX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1早春呈水部XXX员外XXX天街小雨润如酥。

XXX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XXX:XXX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XXX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3夏季联句XXX人皆苦炎热。

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14绝句XXX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5夜下征虏亭XXX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

XXX似流萤。

16游园不值XXX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XXX不开。

秋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7和三乡诗XXX来时欢笑去时哀。

家国迢迢向越台。

待写百年幽思尽。

故宫流水莫相催。

18蝉XXX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大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19登高XXXXXXXXX,XXX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

XXX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失意新停XXX。

20北山XXX北山输绿涨横陂。

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山间客访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7咏柳 (唐)贺知章(约659— 约744)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
9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772—842)
10蜂 (唐) 罗隐 (833—909)
1春晓 (唐)孟浩然(689—740) 2劝学 (宋)朱熹(1130—1200) 3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1084—1155?) 4商歌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772~846) 6山间客访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7咏柳 (唐)贺知章(约659— 约744)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 9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772—842) 10蜂 (唐) 罗隐 (833—909)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袖舞晚霞辉,声敲青山碧。
高秋禾黍多,无地放羊马。
流水隔远村,缦山多红树。
1春晓 (唐)孟浩然(689—740) 2劝学 (宋)朱熹(1130—1200) 3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1084—1155?) 4商歌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772~846) 6山间客访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7咏柳 (唐)贺知章(约659— 约744)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 9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772—842) 10蜂 (唐) 罗隐 (833—909)
不知转入此中来。
山间客访
6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来客踏清溪, 放歌伴玉笛。 袖舞晚霞辉, 声敲青山碧。
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商歌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东风满天地, 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 燕语似讥人。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772~846)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山间客访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来客踏清溪, 放歌伴玉笛。 袖舞晚霞辉, 声敲青山碧。
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1春晓 (唐)孟浩然(689—740) 2劝学 (宋)朱熹(1130—1200) 3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1084—1155?) 4商歌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772~846) 6山间客访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7咏柳 (唐)贺知章(约659— 约744)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 9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772—842) 10蜂 (唐) 罗隐 (833—909)
1春晓 (唐)孟浩然(689—740) 2劝学 (宋)朱熹(1130—1200) 3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1084—1155?) 4商歌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772~846) 6山间客访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7咏柳 (唐)贺知章(约659— 约744)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 9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772—842) 10蜂 (唐) 罗隐 (833—909)
无限风光

采得

为谁


感谢 聆听
至今思项羽, 南宋:1127—1279
不肯过江东。
商歌
4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东风满天地, 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 燕语似讥人。
大林寺桃花
5
(唐)白居易(772~846)
人间四月芳菲尽,初唐618——712年,大约100年。
盛唐712年——762,大约50年。
山长寺恨桃春花归始无盛觅开处。,中晚唐唐786325————893057,,大大约约7700年年。。
咏柳
7
(唐)贺知章(约659— 约744)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初唐618——712年,大约100年。 盛唐712年——762,大约50年。 中唐762——835,大约70年。 晚唐835——907,大约70年。
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8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约867年在世)

10
(唐) 罗隐 (833—909)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春晓 (唐)孟浩然(689—740) 2劝学 (宋)朱熹(1130—1200) 3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1084—1155?) 4商歌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772~846) 6山间客访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7咏柳 (唐)贺知章(约659— 约744)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 9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772—842) 10蜂 (唐) 罗隐 (833—909)
刀剑作锄犁, 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shǔ)多, 无地放羊马。
初唐618——712年,大约100年。 盛唐712年——762,大约50年。 中唐762——835,大约70年。 晚唐835——907,大约70年。
途中早发
9
(唐)刘禹锡 (772—842)
马踏尘上霜,月明江头路。 行人朝气锐,宿鸟相辞去。 流水隔远村,缦(màn)山多红树。 悠悠关塞内,往来无闲步。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
9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772—842)
10蜂 (唐) 罗隐 (833—909)
1春晓 (唐)孟浩然(689—740) 2劝学 (宋)朱熹(1130—1200) 3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1084—1155?) 4商歌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772~846) 6山间客访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7咏柳 (唐)贺知章(约659— 约744)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 9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772—842) 10蜂 (唐) 罗隐 (833—909)
《古诗接龙》
张永英
1春晓 (唐)孟浩然(689—740) 2劝学 (宋)朱熹(1130—1200) 3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1084—1155?) 4商歌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772~846) 6山间客访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7咏柳 (唐)贺知章(约659— 约744) 8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 9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772—842) 10蜂 (唐) 罗隐 (833—909)
盛唐712年——762,大约50年。
1春晓 (唐)孟浩然(689—740)
中唐762——835,大约70年。
23劝 夏学日绝(句宋)(朱宋熹)(李11清30照—(1210008)4—1155?)晚唐835——907,大约70年。
4商歌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772~846)
中国诗歌请在发此展处脉添络加歌标题谣
道中唐,新乐府,合为事,鼓与呼。 白居易,与元稹,为代表,担重任。 用新题,写现实,寻诗材,出新意。 尚古拙,求奇险,韩孟诗,最奇幻。 刘禹锡,柳宗元,诗清新,又自然。
初唐618——712年,大约100年。
盛唐712年——762,大约50年。
1春晓 (唐)孟浩然(689—740)
(唐)刘驾(生卒年不详)
刀剑作锄犁, 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shǔ)多, 无地放羊马。
途中早发
(唐)刘禹锡 (772—842)
马踏尘上霜, 月明江头路。 行人朝气锐, 宿鸟相辞去。 流水隔远村, 缦(màn)山多红树。 悠悠关塞内, 往来无闲步。

(唐) 罗隐 (833—909)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春晓
1
(唐)孟浩然(689—740)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初唐618——712年,大约100年。 盛唐712年——762,大约50年。 中唐762——835,大约70年 。 晚唐835——907,大约70年。
劝学
2
(宋)朱熹(1130—1200)
宋朝:960—1127—1279年
少年易老学难成,1之1后27为靖南康宋之。耻前为北宋,
一寸光阴不可轻。北 南宋 宋: :916102—7—11122779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夏日绝句
3
(宋)李清照(1084—1155?)
宋朝:960—1127—1279年
生当作人杰,
1127靖康之耻前为北宋, 之后为南宋。
死亦为鬼雄。 北宋:960—1127
中唐762——835,大约70年。
23劝 夏学日绝(句宋)(朱宋熹)(李11清30照—(1210008)4—1155?)晚唐835——907,大约70年。
4商歌 (宋)罗与之(生卒年不详)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772~846)
6山间客访 (五代)李映 (生卒年不详)
7咏柳 (唐)贺知章(约659— 约744)

, 少年易

鸟。 一寸光阴

, 未觉 春草梦,
少。 阶前 已秋声。
生当 死亦 至今 不肯
, 东风

。 贫家

, 负薪

。 燕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