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划分的原则及分类
2.1.32.1.3井田内划分方式

图1 井田划分为盘区
二、井田划分为采区、分段或带区
1. 阶段
根据煤层的赋存状况,当煤层有一定倾角时, 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井 田划分成若干长条单元,称之为阶段。如图2所示 井田划分为I、Ⅱ、III 3个阶段。
阶段大小用阶段走向长度和阶段斜长度来表 示。阶段走向长度与该阶段所在位置的井田走向 长度一致。阶段斜长度由阶段垂高和该阶段处煤 层倾角决定。阶段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高度又 称阶段高度,等于阶段上、下边界面标高之差。
图7 分段式划分 Ⅰ、Ⅱ——阶段 一、二、三——分段
1——阶段运输大巷 2——阶段运输机上山 3——阶段轨道上山
4——分段运输行 5——分段回风巷
二、井田划分为采区、分段或带区
4. 带区式划分
当阶段内煤层倾角不大(一般<12°) 时,可以将整个阶段沿走向方向划分成若 干倾斜长条,每个倾斜长条称之为分带。
二、井田划分为采区、分段或带区
拆入视频1
二、井田划分为采区、分段或带区
2. 采区式划分
阶段的走向长度一般仍然较大,多达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将阶段沿煤层 走向划分成若干块段,每个块段叫一个采区,如图5所示。采区斜长与对应的 阶段斜长一致。采区走向长度应根据开采技术条件和采煤方法确定。不同采区 的走向长度不一定相等。
一个开采水平可只为一个阶段服务,也可以为该 水平上下两个阶段服务,因此,一个矿井的开采水平 数目和阶段数目不一定相等。
一个井田可以用一个开采水平采完,也可以用2 个或更多开采水平才能采完,这要视井田内煤层赋存 条件和井田尺寸大小而定。前者叫单水平开拓,如图 3所示;后者叫多水平开拓,如图4所示。
图3 单水平开拓 图4 多水平开拓
合理的阶段垂高范围是:缓倾斜、倾斜煤层, 150~350m;急倾斜煤层,100~150m。
第二节井田内的划分

多水平开拓: 在井田范围里 只有二个或二 个以上的开采 水平。
一般适于开采煤层倾角较大的,倾斜长度较长的井田。
以立井开拓为例介绍单水平开拓与多水平开拓。
立井开拓方式 (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 (c)立井多水平上山式;(d)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式混合式 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石门; 5—开采水平运输大巷
二、阶段内的划分 (一)、采区式划分 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块段。每一个 块段称为采区。
C1
Q1 C2 Q2 Q3
C3 J1 J2
采区的面积 D1 单、双面开采 D2 J1 区段: D3 区段内的巷道 J2
J3
J3
分段式划分 采区式划分 分区式布置的特点是:采区布置较灵活,对地质条件适应性较高, 在一个水平内,一个大型矿井可以布置3-4个生产采区,如果每 个采区平均有3个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则全矿可以安排9-12个 采煤工作面,易于提高矿井生产能力;生产集中,便于管理实行 分区式通风,对开采具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和自燃煤 层较为安全。
能力受带限制。
J1
D1 D2 D3
Q1 2
C3 J2
J1 J2
3
分段式划分
J3
(三)分带式划分 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成若干个倾斜条带,每个条带布置1- 2个采煤工作面,称为分带。在分带内,采煤工作面沿煤层倾 斜方向(仰斜或俯斜)连续推进。即由阶段的下部边界向上部 边界或者由阶段的上边界向下部边界连续推进
第二节
井田再划分
一、井田划分阶段 1.阶段划分 (1)阶段概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 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 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之为一个阶段。
煤矿专业基础知识第1章 井田划分

8
图4.1.4 井田边界划分方法 1—垂直划分;2—水平划分;3—以断层为界
9
图4.1.5 近水平煤层井田边界划分方法
10
图4.1.6 矿界划分及分 组与集中建井 1、2—浅部分组建斜井;3—深部集中建立井
11
1.2 井田内的再划分
1.2.1 近水平煤层井田划分 开采近水平煤层,井田沿倾斜方向高差很小。通常 沿煤层延展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两侧划分成为具有独 立生产系统的块段,这样的块段称为盘区或带区,如图 4.1.7所示。盘区内巷道布置方式及生产系统与采区布置 基本相同,带区则与阶段内的带区式布置基本相同。采 区、盘区、带区的开采顺序一般采用前进式,先开采井 田中央井筒附近的采区或盘区、带区,以有利于减少初 期工程量及初期投资,使矿井尽快投产。
2
(2)矿区 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称为矿区。大的煤田往 往被划分为几个矿区去开发,如陕西的渭北煤田,走向 长达170 km,横跨7个县市,面积达1 980 km2,由铜川、 蒲白、澄合、韩城4个矿区分别开发。储量较小的煤田 也可由一个矿区来开发。 (3)井田 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称为井田。如陕西省铜川矿区划分成东坡、鸭口、徐家 沟、金华山、王石凹、李家塔、三里洞、桃园、史家河 等井田,如图4.1.2所示。确定井田范围大小、矿井生产 能力和服务年限,是矿区总体设计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1.3.1 井下生产系统 以采区布置、走向长壁采煤法为例,介绍运煤、通 风、运料排矸、排水、供电、压风等主要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 2)通风系统 3)运料排矸系统 4)排水系统 5)动力供应系统
22
第4篇 煤炭开采
根据煤层赋存状况和地质构造条件,合理划定矿区 和井田范围,确定矿井井型大小、阶段高度、采(盘)区 走(倾)向长度和开采顺序,布置井底车场与主要运输、 通风巷道,选择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是本篇的主要内容。
讲述划分井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讲述划分井⽥的⽅法主要有三种
讲述划分井⽥的⽅法主要有三种
井⽥境界的划分⽅法有垂直划分、⽔平划分、按煤组划分等。
1.垂直划分
相邻矿井以某⼀垂直⾯为界,沿境界线两侧各留井⽥边界煤柱,称为垂直划分。
井⽥沿⾛向两端,细碎机⽣产⼚家⼀般采⽤沿倾斜线、勘探线或平⾏勘探线的垂直⾯划分。
⼀、⼆矿之间及三矿左翼边界即是。
近⽔平煤层井⽥⽆论是沿⾛向还是沿倾向,都采⽤垂直划分法。
2.⽔平划分
以⼀定标⾼的煤层底板等⾼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等⾼线留置边界煤柱,这种⽅法称为⽔平划分。
在困2-2中,三矿井⽥上部及下部边界就⾜分别以- 300m和- 600m等⾼线为界的。
这种⽅法多⽤于划分倾斜和急斜煤层及倾⾓较⼤的缓斜煤层井⽥的.上下部边界。
3.按煤组划分
即按煤层(组)间距的⼤⼩来划分,即把煤层间距较⼩的相邻煤层划归⼀个矿井开采,把煤层间距较⼤的煤层(组)划归另⼀个矿井开采。
这种⽅法⼀般⽤于煤层或煤组间距较⼤,煤层赋存浅的矿区。
⼀矿与⼆矿即为按煤组划分矿界,并且同时建井。
另外,井⽥境界还可以按地质构造条件来划分,例如,以断层为矿界,各矿沿断层线留置矿界煤柱。
图2-4中三矿与⼀矿、⼆矿的矿界,图2-2中⼆、j三矿右翼边界即是。
应当指出,选矿设备⼚家⽆论⽤何种⽅法划分井⽥境界,都应⼒求做到井⽥境界整齐,避免⽝⽛交错,造成开采上的困难。
采矿学-第十四 章井田开拓的 基本概念

四、矿井服务年限(T)
1、矿井服务年限: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整个服务期 限。 2、A、T、Zk三者关系 T Z k AK
式中:
T -矿井总的生产时间; K - 储量备用系数,地方小煤矿K=1.3, 一 般矿井设计 K=1.4,地质复杂的矿井及矿区 总体设计K=1.5
考虑K的原因: 1)矿井增产
5)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勘查 工作程度己达到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可 行牲研究表明,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但接近 盈亏边界,估算的基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 的可信度高。
6)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 : 同(2M11)的差别在于本类型只进行了预可行性 研究,估算的基础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 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勘查 工作程度己达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 求。预可行牲研究表明,当时开釆是不 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估算的基础 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 信度一般。
4)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勘查工作 程度己达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预可行 牲研究表明,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需大幅度 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 成经济的。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 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5)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勘查工作程度 己达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未做可行性 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 意义介于经济的至次边界经济的范围内,估算 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8、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是指矿井设计资源 /储量减去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的煤量 后乘以釆区采出率。
Zk =(Zs-P2)C 式中:Zk-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P2-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损失量 之和;
井田及其划分原则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井田及其划分原则
(一)井田矿田和矿区的概念实际在采矿企业中,在矿务局下面或在公司下面设一个或几个矿山;而在矿山下面设一个或几个坑口,而每一个坑口都是一个独立的开采系统,独立的生产单位。
按照这种所属关系来划分井田,矿田和矿区,则:
(1)划归一个坑口开采的矿体,叫井田;
(2)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者是一部分叫矿田;(如金岭铁矿、招远金矿等)
(3)划归一个公司或矿务局开采的矿体,叫矿区。
(西北区,中央区,东南区)(如杨杖子矿务局,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等)(长岭矿分为三个井田开采)一个矿田可以包括若干个井田,有时一个矿田就等于一个井田。
(弓长岭矿分两层矿体,6 条矿层三、三为下含铁带现未采。
上含铁带二矿区又分为三个井田开采。
固上下含铁带之间相距80200 多米。
西北采区为平洞淄井开拓,中央区为平洞竖井开拓,东南区未开采。
一矿区用露天开采又分老空、独木、高山三个矿区)。
(二)井田的大小范围
井田的大小是矿床开采中的重要参数。
(1)对于倾斜和急倾斜矿床,井田尺寸一般用沿走向长度和沿倾斜长度或垂直深度H 来表示。
(2)对于水平和微倾斜矿床中,则用长度L 和宽度B 来表示。
(3)当矿床范围不大,矿体又比较集中时,为了生产管理方便,可以用一个井田开采。
(4)当矿体范围很大,或矿体比较分散,如果仍然用一个井田开采全部矿。
井田划分原则及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l 4 4・
2 0 1 4 年 第8 期
钰源与 锃
2 0 1 4 年8 月
单侧运行 ,此时汽机将达到额定负荷7 5 %。 本 工程 汽 轮 发 电机 配 置 空 气冷 却 器 分 成6 组 。正 常工作条件下 ,冷却空气的温度不 高于4 0 c 【 = 。发 电 机 空 冷 器 的进 出 水 管 的 管 径 为 1 8 2 mm。按 常 规 设 计 :凝汽器水侧阻力根据厂家资料为4 0 k P a 一 5 0 k P a ( 0 . 0 4 k P a 一 0 . 0 5 M P a )以下 ;空气冷却器应按工作水 压 不低 于 1 . 7×1 0 P a 进 行设 计 ,空冷 器 的 主要 技术 参 数 见表2 。
图如 图2 。
项目
冷 却 面 积
单位
m2
数值
7 0
2
3
冷 却 水 量
水 侧 阻 力
t / h
MP a
3 3 1
0 . 0 1 8 2
4
最 大工 作 压 力
MP a
0 . 1 9 6
1 . 1 存在 的 问题
循环冷却水系统一般按厂家提供 的热力系统图进 行设计 ,空冷器的进水取 自于凝汽器循环冷却水进 口 管道 ( 凝汽器进 口蝶 阀前) ,回水 回至凝汽器循环冷 却水 出口管道 ( 凝汽器 出口蝶阀后) ,但是在实际运 行 过 程 中发 现 空 冷器 的 回水 进 不 了凝 汽 器 出 口管 道 , 这 样造 成 的后 果 是空 冷器 不 能正 常 工作 ,从 而 导致 发 电机的进 口风温过高 。现场调试将空冷器冷却水系统 阀 门全 开也 不能使 空 冷器 的回水 回至凝 汽 器循 环 出水 管 。图 1 是 改造 前空 冷器 冷却 水 系统 图 。
井田划分的原则及分类

井田划分的原则及分类当矿区地质工作进行到勘探阶段后,即可对矿区进行开采的井田划分。
根据条件可将矿区划分成一个或几个井田。
这些井田可同时进行建设,亦可按建设条件的好坏,投资的多少,选优开发。
井田划分的原则是按照自然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寻求合理的井田境界。
(1)按勘探程度划分井田。
矿区走向很长或矿体不连续但矿区范围很大,可分区进行勘探,亦可同时进行勘探。
分区进行勘探的可根据提交报告的范围,结合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划分井田,同时提交报告的,可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划分井田。
(2)按矿床地质特征划分井田。
当矿区走向很长,储量很大时,可根据矿床的断层、背斜、向斜、无矿带等特征划分井田;有时根据矿床的赋存标高和厚度大小,一部分划为露天开采,另一部分划为地下开采;在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可按水层的位置划分井田。
(3)按地形、地物划分井田。
在遇有沟谷、山峰、河流、铁路、城镇、文物古迹和风景区时,为了保护或避开不利开采条件,可依此来划分井田。
(4)按矿石技术加工要求划分井田。
如贫矿段、富矿段、赤铁矿段、磁铁矿段;氧化矿段、硫化矿段等,这些矿段共技术加工各不相同。
若走向很长储量较大,可各自形成独立的井田。
如弓长岭铁矿、牟定铜矿等。
除沿走向划分井田外,有些矿床是按埋藏深度划分矿段的,勘探也是先后进行的,矿段的储量多少和走向长短悬殊,此时可按不同的开采深度划分井田,狮子山铜矿区就是一例。
有的矿区沿走向划分井田后,其深部储量和走向长度可能变大,可能缩小,当进行二期建设时,必须根据深部条件重新划分井田。
划分井田时,必须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包括地下矿与露天矿;生产矿与新建矿;浅部矿与深部矿等。
对于改扩建的矿山,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现有井田的生产能力。
当前我国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的井田划分,主要用方案法进行。
由于受地形和矿床赋存条件的限制,分析法很少使用。
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的井田划分,可归纳成以下几种:(1)矿区走向很长,储量很大,且矿体连续,可将矿区划分成几个井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井田划分的原则及分类
当矿区地质工作进行到勘探阶段后,即可对矿区进行开采的井田划分。
根据条件可将矿区划分成一个或几个井田。
这些井田可同时进行建设,亦可按建设条件的好坏,投资的多少,选优开发。
井田划分的原则是按照自然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寻求合理的井田境界。
(1)按勘探程度划分井田。
矿区走向很长或矿体不连续但矿区范围很大,可分区进行勘探,亦可同时进行勘探。
分区进行勘探的可根据提交报告的范围,结合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划分井田,同时提交报告的,可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划分井田。
(2)按矿床地质特征划分井田。
当矿区走向很长,储量很大时,可根据矿床的断层、背斜、向斜、无矿带等特征划分井田;有时根据矿床的赋存标高和厚度大小,一部分划为露天开采,另一部分划为地下开采;在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可按水层的位置划分井田。
(3)按地形、地物划分井田。
在遇有沟谷、山峰、河流、铁路、城镇、文物古迹和风景区时,为了保护或避开不利开采条件,可依次来划分井田。
(4)按矿石技术加工要求划分井田。
如贫矿段、富矿段;赤铁矿段、磁铁矿段;氧化矿段、硫化矿段等,这些矿段其技术加工各不相同。
若走向很长,储量较大,可各自形成独立的井田。
如弓长岭铁矿、牟定铜矿等。
除沿走向划分井田外,有些矿床是按埋藏深度划分矿段的,勘探也是先后进行的,矿段的储量多少和走向长短悬殊,此时可按不同的开采深度划分井田,狮子山铜矿去就是一例。
有的矿区沿走向划分井田后,其深部储量和走向长度可能变大,可能缩小,当进行二期建设时,必须根据深部条件重新划分井田。
划分井田时,必须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包括地下矿与露天矿;生产矿与新建矿;浅部矿与深部矿等。
对于改扩建的矿山,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现有井田的生产能力。
当前我国金属和非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