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020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2020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一、风沙地貌

1.判断正误。

(1)风沙地貌都分布在干旱地区。(×)

(2)风蚀蘑菇下部受到风的侵蚀力可能大于上部。(√)

2.我国西北地区风力地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蚀柱属于风力侵蚀地貌

B.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

C.雅丹地貌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D.沙丘陡坡是风来的方向

答案 D

3.风蚀地貌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地表多沙漠和戈壁;风大而且频繁。

二、海岸地貌

1.判断正误。

(1)海岸地貌都是海浪作用形成的。(×)

(2)海岸沙丘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2.海岸酷似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海浪侵蚀B.海浪堆积

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

答案 A

3.你知道我国著名的沙滩风景区有哪些?

提示山东乳山银滩风景区、海南三亚沙滩风景区等。(建议学生自己查阅)

任务探究风沙地貌

材料一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没有魔鬼的魔鬼城。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也被人称作敦煌雅丹魔鬼城,千奇百怪的土堆,飞沙走石的狂风,在自然科学知识缺乏的古代,这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貌,确实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魔鬼生活的地方。2015年9月,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中国境内的33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材料二悲凉壮观大漠古诗词。

我国有很多描写沙漠的著名诗句。漫漫黄沙悠悠古道。驼铃声声夕阳残照,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优美的诗句描述了大漠的荒凉和壮观。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意境。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雅丹地貌属于哪种地貌类型?

(2)雅丹地貌有何特征?

(3)如何在沙漠中根据沙丘判断风向?

(4)流动沙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会带来哪些危害?

[成果展示](1)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

(2)雅丹地貌沟槽与垄脊相间分布。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3)沙丘的缓坡朝向即风来的方向。

(4)流动沙丘可能掩埋道路和村庄,侵吞农田和牧场。

1.风力侵蚀

2.常见沙丘地貌

读两种地貌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一所示地貌为()

A.喀斯特地貌B.河流地貌

C.海岸地貌D.风蚀地貌

(2)图二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D.流水沉积

科学思维

风沙地貌形成的分析思路

第(1)题,图一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第(2)题,图二为沙丘地貌,主要发育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风的沉积作用而形成。

[答案](1)D(2)C

提升运用能力

下图中等高线(单位:m)示意一种堆积地貌。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貌为()

A.三角洲B.风蚀蘑菇

C.江心洲D.沙丘

答案 D

解析根据等高线形态,图示地貌为沙丘地貌。

2.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答案 B

解析图示地貌为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形成,在迎风坡一侧,坡度缓。结合指向标,图示区域盛行风向是西北风。

任务探究海岸地貌

材料一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位于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万年历史了。因为它们的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人们就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使徒为之命名。

材料二沙滩是我国旅游的圣地,如我国三亚沙滩,乳山白沙滩等。古代描写沙滩的诗句也很多。如下列两首: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性野趣无端,春晴路又干。逢泉破石弄,放鹤向云看。好僻谁相似,从狂我自安。芳洲亦有意,步上白沙滩。临水兴不尽,虚舟可同嬉。还云与归鸟,若共山僧期。世事吾不预,此心谁得知。西峰有禅老,应见独游时。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十二使徒岩酷似地貌的形成受到哪种力的作用?

(2)十二使徒岩石会不会一直存在?

(3)沙滩是哪种作用形成的?

(4)沙滩乱堆乱挖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成果展示](1)海浪侵蚀作用。

(2)不会一直存在。十二使徒岩石受海浪侵蚀作用,会不断缩小,崩坍。但会继续形成新的酷似岩石。

(3)海水沉积作用。

(4)提示:破坏沙滩旅游环境等。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陡崖的成因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形成B.断块下陷形成

C.外力侵蚀形成D.板块碰撞形成

(2)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B.海水侵蚀

C.风力侵蚀D.海水堆积

科学思维

海岸地貌形成的分析思路

第(1)题,图中陡崖处位于海岸地带,受海浪击打,久经侵蚀而成,因此该地貌为外力侵蚀地貌。第(2)题,读图可知,甲处地貌为海滩,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水堆积。

[答案](1)C(2)D

提升运用能力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1~2题。

1.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D.冰川侵蚀

答案 B

解析根据图示判断河流入海口地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故可判断为河流入海

口地区泥沙淤积而导致了海岸线向海洋一侧推移。

2.图中海岸地带一般不易形成的地貌是()

A.三角洲B.海滩

C.沙丘D.沙洲

答案 C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应位于河口三角洲附近,故可能形成三角洲、海滩和沙洲等地貌,而沙丘地貌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而非河口地区。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73页思考]

思路点拨 1.分析沙丘形成的外力作用。区分图中的陡坡和缓坡。思考我国西北地区的盛行风及沙丘运动方向。

2.判断沙丘链延伸方向与沙丘移动方向的关系。

成果展示 1.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标注略)

2.沙丘链延伸方向与沙丘的移动方向垂直。沙丘链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教材第73页活动]

思路点拨 1.河谷特征从河床的深度、宽度、坡度等方面描述。

2.丹娘沙丘位于河谷地带,沙源与河流泥沙有关。

3.判断丹娘沙丘在河谷中的位置特点。

成果展示 1.沙丘所在河谷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但沙丘附近河床较宽广,北侧坡度较缓。

2.主要来源于附近沙洲和河漫滩。枯水季节沙洲和河漫滩裸露,被风吹起,遇到山坡阻挡沉积成沙丘。

3.该地区主要风向为东南风。

地理实践深探索

方向与建议

1.归纳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主要常见地貌的表现形式。

2.找出古诗词中反映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实例,并说明其反映的地貌形态。

3.“天涯海角”景区有我国最为著名的海岸地貌,请上网查找相关图片和地貌名称。

4.查阅资料说明北海银滩、潮音洞的地貌类型及成因。

展示与评价

略。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探究点题号

风沙地貌1、2、3、4、5、6、7、8、13

海岸地貌9、10、11、12、1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地貌景观图,完成1~3题。

1.属于风积地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地貌;②是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③属于海岸侵蚀地貌;④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2.图①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微风吹过,蘑菇拔地而起B.潺潺流水,缓慢沉积而成

C.风力上小下大D.风力上大下小

答案 C

解析图①地貌是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力上小下大,下部

不断变细。

3.②图所示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景观图的是()

答案 A

解析图中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沙丘的迎风坡缓,等高线稀疏,因此西北坡等高线稀疏,A项正确。

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答案 D

解析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西北地区。

5.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

C.全年降水稀少D.气温年较差小

答案 C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各个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全年降水较少;受大陆影响显著,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

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据此完成6~8题。

6.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

C.冰川堆积D.海浪堆积

答案 B

解析丹娘沙丘位于大峡谷中,不可能是海浪堆积、冰川堆积,故C、D两项错误;流水沉积往往形成平原,故A项错误;该地的沙丘主要是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故B项正确。

7.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A.印度洋海滩B.沿岸疏松的土壤

C.塔克拉玛干沙漠D.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答案 D

解析该地沙丘的外力作用为风力沉积作用,其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沙洲和河漫滩,故D项正确;附近土壤不会形成沙丘,故B项错误;距离印度洋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较远,故A、C两项错误。

8.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 B

解析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冬春季节时,河流进入枯水期,沙洲、河漫滩裸露,风力较大,有利于沙丘的增长;夏季风力较小,降水较多,沙丘增长速度最小,故B项正确。

台湾北部海岸有一种外形奇特的烛台石,该石柱酷似烛台,顶端保留较为坚硬的“烛焰”。据此完成9~10题。

9.烛台石属于()

A.河流地貌B.喀斯特地貌

C.风沙地貌D.海岸地貌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可知,烛台石位于台湾北部海岸,故烛台石属于海岸地貌,D 项正确。

10.烛台石奇特外形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A.海浪侵蚀B.海浪堆积

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答案 A

解析烛台石位于沿海地区,常年受海浪侵蚀作用的影响,其形态不断变化,故A项正确。

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杭州湾南北岸区域陆地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南岸陆地变化时间晚于北岸

B.两岸陆地面积变大

C.两岸沉积作用发生时间较早

D.北岸陆地向南扩展

答案 A

解析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南岸陆地变化时间晚于北岸,A项正确;南岸陆地面积越来越大,B项错误;南岸以沉积为主,北岸以侵蚀为主,C项错误;南岸陆地向北增加,北岸陆地向北退缩,D项错误。

12.北岸区域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海水沉积D.海水侵蚀

答案 D

解析受杭州湾潮水的影响,南岸以沉积为主,北岸以侵蚀为主。南岸陆地向北扩展,北岸海岸线向陆地退缩。故北岸区域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侵蚀,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下图为一组风沙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广西北海银滩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被称为“天下第一滩”,素有“南方北戴河”之称。下图为银滩景观图。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冬春季节河谷地带盛行强劲的西风。在中游宽阔的河谷中水流分叉成辫状,出现心滩、沙洲广布以及沙丘连绵起伏等奇特的景象。

(1)判断材料一中地貌的名称。(8分)

甲是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

丙是________________,丁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北海银滩的地貌特点。(6分)

(3)完成材料三中沙洲的形成过程。(6分)

流域内的山地由于冰川侵蚀、风化作用覆盖有一层厚厚的风化壳;雨季通过流水________、搬运作用把泥沙带到雅鲁藏布江,在中游宽阔的河谷中,河流流速________,泥沙________形成沙洲。

(4)完成材料三中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

在冬半年少雨季节,宽谷中泥沙沉积物出露水面,强劲的西风影响下泥沙被________;随着风力________,泥沙在河流沿岸和山坡上________,形成奇特的沙丘景观。

答案(1)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风蚀城堡

(2)地表平坦,沙质细腻、洁白、柔软。

(3)侵蚀减缓淤积

(4)搬移减弱沉积

解析第(1)题,根据地貌景观图即可判断风沙地貌名称。第(2)题,根据景观图和地貌名称即可判断景观特点。第(3)题,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中沉积形成沙洲。第(4)题,沙洲在枯水季节裸露,在风力吹拂下,在两岸山麓沉积,形成沙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下图为一组海岸侵蚀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一位到澳大利亚游客在日记中写到: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彷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门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1)判断材料一中海蚀地貌的名称。(8分)

甲是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

丙是________________,丁是________________。

(2)使用下面关键词的序号,完成对“十二使徒岩”的形成过程的阐述(每项限填一次)。(8分)

①石灰岩②岩体③拱门④洞穴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 000到2 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的巨浪,不断地侵蚀于相对松软的________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________,其面积不断变大,以致发展成________,并最终倒塌。结果就是今天所看到的这些形状各异、最高达45米的岩石从海岸________分离出去。

(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景区未来将会发生的变化。(10分)

答案(1)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穴

(2)①④③②

(3)由于“十二使徒岩”继续受海风海水的侵蚀,导致“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解析第(1)题,根据景观图即可判断海蚀地貌名称。第(2)题,这一地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悬崖,然后经过海浪侵蚀形成洞穴,洞穴不断加深形成拱门,拱门最终倒塌与海岸岩体分离。第(3)题,海水还会继续侵蚀海岸,“十二使徒岩”仍

会倒塌。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解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2年秋季,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始使用修订后新课标下的人教版新教材。2014年秋季小学数学的所有年级将全部使用修订后的教材,这套教材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儿童认知水平。 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 (一)修订后的教材,还将具有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 即1.各部分教学内容编排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如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对统计意义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设计内容丰富又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提供机会。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6.设置“数学广角”,安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7. 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通过本次修订将使教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主要有: 1.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根据实验教材使用中获得的对教材编排的意见和建议,新教材对每一部分内容的出现顺序、例题设置、呈现方式和习题设计等都进行认真分析,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的出现顺序和教学节奏,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例如,对一年级上下册的教学内容出现顺序进行了调整,将“位置”调到一年级上册,将“分类”调到一年级下册作为“统计”的教学内容。又如,对一些知识的具体教学也做了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数学全册教案

学期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十套)答案

中学地理教学教法 一、填充题 1、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是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学科,从教材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具有(教育学)的内容,因此,他的学科层次是介于(地理学)和(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初中地理教材以(地理科学)知识为主,学习的内容是三大部分,即(人文地理)、(社会实践)、(德育)。 3、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素养,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4、地名具有空间性,反映在地图上往往有(点)、(线)、(面)三种表现形式。 5、中学地理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方面的基本任务。 6、地理教育可归纳为三大类,它们是(基础地理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地理教育)。 7、智育的侧重点应从(传授现成知识)为主,转移到以(开发智力和发展智力)为主上来,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8、由于(地理事物及其认识方法的多样性)是地理知识的根本特性,能以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就成为地理教学的突出特点。 9、地理教材包括(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三个有机系统。 10、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具有“二重性”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又有(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性很强的学科 11、地理教学中有(直观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两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系列。 12、发现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一种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 13、地理教学法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学过程实质),具体一点说,就是要解决地理这个学科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 14、地理基本技能主要是培养(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和(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其中以(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最为重要。 15、地理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引导方法也叫(启发)方法,主要有(问答式引导)法(研讨式引导)法,(辅导式引导)法,(读讲练式引导法),(例证式引导法)。 16、地理逻辑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 17、逻辑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比较法)法是最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石。 18、地理智能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 19、地理比较法的类型有7种它们是(同类同型事物的比较),(同类异型事物的比较),(异类共性事物的比较),(横比法),(纵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综合比较法)。

部编教材人教版新教材古诗(打印版)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12潼关/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3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6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7晚春\韩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期教学计划 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制定人:李彬 2013年2月22日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 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要求(如下表): 单课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元时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垂线、垂线段的概念 和相关性质,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相交第 15 垂线的概念与2.理解平行线、平行公理及其推理、三线八角。线与推理能力的培五课平行线的评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评定。平行养。章时与性质。 3.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会进行平移作图。线 4.了解命题的概念与结构,能根据具体内容进 行简单的推理。 1.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第算术平方根和的平方根与立方根( 实数 12 平方根和实数六平方根的概念2.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课的概念. 章和求法对应的关系,有序实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能估计无理数的大小, 能进行实数的计算( 平面直角坐标平面1.认识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能根据点第 8 系中点与坐标直角用坐标表示物写坐标和根据坐标描点。七课的关系,用坐标坐标体的位置。 2.能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物体的位置,能用章时表示物体的位系坐标表示平移( 置和平移 第二元15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用它表示实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附答案)

三、教材教法题(10分)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完成23~24小题: 课文:“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与作用于水平运动的大气或水体的其他作用力相比较,地转偏向力很小,但是,其作用不可低估。” 23. 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三维”目标,简要设计上述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了解水平地转偏向力在自然界的表现;理解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及其偏转规律;了解水平地转偏向力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根据地转偏向力的规律正确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举例法,列举学生所熟悉的河流(如湘江、长江等),通过流向偏转来说明水平地转偏向力现象;再运用试验法,用地球仪、红墨水等演示南、北半球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并总结偏转规律。然后运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正确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举例、试验、总结、判断等一系列过程,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科学体验,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4.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试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根据这一基本理念,请简要设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这一知识的教学过程。(4分) 讲授该知识时,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举例法、试验法、归纳法等。 先展示自然界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问题;(如:湘江自南向北流,深水河道一般在东岸,沙洲在西岸;长江自西向东流,河口三角洲在北岸连成一片,南岸为深水航道。并请学生列举相关事例。) 再去探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即地转偏向力的存在;然后运用试验法归纳出偏转规律;(用地球仪、红墨水即可演示:一个同学手持地球仪,并使其自西向东旋转,另一同学将红墨水滴在北半球上,观察红墨水的运动轨迹,可知红墨水向右偏转了。同理,可演示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不偏转。)由此归纳出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偏转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最后运用偏转规律去判断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解决实际问题。(可举出各种实例,进行判断。如,炮弹落点的偏转,河流流向的偏转,气流运动方向的偏转等等)必须充分体现紧密联系学生的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地理,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1.一个学生向教师提问:“老师,您告诉我们‘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您又告诉我们‘外力作用的方向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向平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面对这个学生的提问,作为一个教师你应该如何应对?(10分) 首先应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分)。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外力作用的方向的确是削高填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也的确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这其实并不矛盾(3分)。因为正是外力作用把黄土高原上的物质搬运到了华北平原和渤海,这本身就是一个削高填低的过程;至于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的形态是这一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为黄土高原上不同的地表形态下抵抗侵蚀的能力是不同的,地表结构的差异在外力作用下就表现为千沟万壑的形态,但这种形态是不稳定的,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最终将全部被搬运到低地去(4分)。 2.对例题和经典试题的评析、讲解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知识底蕴。下面为一组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请对这组试题作出简要的评析(提示:可从命题意图、解题思路、对试题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评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课《诗词五首》赏析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1分) (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1)、心远地自偏(1分) (2)、“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2分) (3)、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3分) 阅读《饮酒》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 4.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蕴含的哲理。 5.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七八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三、四句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答案: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3.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见到了悠远的南山。 4.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我,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正因为如此才能过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的“无我之境”。 5. 作者表面写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实则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应该返回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 春望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19.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18.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19.忧国思家的情怀。5.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6.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答:(一)(4分)5.“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6.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分) 【答案】(1)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1分) (2)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2分)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人教版新老教材的分析对比

人教版新老教材的分析对比 各位老师: 上午好! 2010级的四川高考,是新教材的第一年考试。对这级的补习班应该怎么样来上课,我相信老师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试试方案和方法。下面就我把我的一些想法说说,请在座各位老师和陈老师刘老师,指导一下。 我觉得我们上补习班的老师们,在上课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新教材到底与老教材有什么地方不同。它们的教学要求有什么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在我们复习的时候我们才能掌握好度,什么地方应该要补充新内容,什么地方的难度应该降下来。不能想当然的说,这个点在老教材他都是重点,现在也肯定是。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对新老教材的一些分析比较。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老师们多指教。 高中化学新课标新人教版完成的教学任务有必修1、2和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共5本书的教学。和老教材的比较总结如下: 在必修1中,第一章实验学化学与元来的老教材相比变化不是很大。涉及的知识点包括1化学实验安全2物质分离与提纯(1)过滤和蒸发(2)物质的检验(3)蒸馏(4)萃取。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与老教材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里面增加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应用,虽然是新的知识,都是老教材里也涉及,对补习生来说难度不大,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略讲。分散系和原来相比,胶体的性质要求比老教材要简单。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和老教材基本不变。但是氧化还原反应对配平要求降低了。我们在复习这部分的时候可以降低难度。一些比较复杂的配平就没有必要再讲。基本的化合价升降法的配平让学生掌握即可。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Na Fe Mg Al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与老教材也是基本相同。第四章本章主要介绍Si Cl S N 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减少,比如水泥玻璃陶瓷P的性质硫酸工业等相关知识相比老教材就减少了,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再进行补充。因为考试基本不作要求。必修2和选修3选修4以及选修5可以整合后加以复习。如果按书分章节进行会的话,时间上来不及,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比较零散,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也会比较差。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与老教材的要求差不多,不过在选修3里面新增加了元素周期表的区的划分,电离能和电负性等知识。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在这个地方把新增加的知识加进来,一起讲解。没有必要单独几堂新课来讲解。第二节的化学键知识点要求与原来差异不大。主要是在选修3里,多了共价键电子云重叠方式不同的分类,δ键和π键。 选修3内容与老教材变化较大,基本为全新知识。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新增能层、能级、轨道等概念,构造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式、轨道式,等。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新增周期表分区,对角线规则,电离能、电负性等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新增共价键的方向性、饱和性,σ键π键,键参数,等电子原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学期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计划 (1) 第1课时:认识图形(1) (2) 第2课时:认识图形(2) (4) 第3课时:认识图形(3) (5)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 (7) 第1课时十几减9 (8) 第2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 (10) 第3课时十几减8 (12) 第4课时十几减7、6 (14) 第5课时十几减8、7、6练习课 (16) 第6课时十几减5、4、3、2 (17) 第7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 (18) 第8课时解决问题(一) (19) 第9课时解决问题(二) (21) 第10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23)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24) 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26)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计划 (27) 第1课时单一标准 (28) 第2课时不同标准 (29)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计划 (31)

第1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32) 第2课时读数、写数 (35) 第3课时练习课 (38) 第4课时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39) 第5课时多些,少些 (42) 第6课时解决问题 (44) 第7课时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45) 第8课时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练习课 (47) 第9课时摆一摆、想一想 (48)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计划 (50) 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51) 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二)..................................... 53第3课时简单的计算(一). (54) 第4课时简单的计算(二) (56)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计划 (58) 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59) 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61) 第3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63) 第4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一) (65) 第5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二) (66) 第6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67) 第7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69) 第8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一) (71) 第9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二) (72)

初中地理教材教法

初中地理教材教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中地理教材教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教材教法:填充题 1、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是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学科,从教材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具有(教育学)的内容,因此,他的学科层次是介于(地理学)和(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初中地理教材以(地理科学)知识为主,学习的内容是三大部分,即(人文地理)、(社会实践)、(德育)。 3、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素养,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4、地名具有空间性,反映在地图上往往有(点)、(线)、(面)三种表现形式。 5、中学地理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方面的基本任务。 6、地理教育可归纳为三大类,它们是(基础地理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地理教育)。

7、智育的侧重点应从(传授现成知识)为主,转移到以(开发智力和发展智力)为主上来,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8、由于(地理事物及其认识方法的多样性)是地理知识的根本特性,能以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就成为地理教学的突出特点。 9、地理教材包括(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三个有机系统。 10、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具有二重性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又有(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性很强的学科 11、地理教学中有(直观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两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系列。 12、发现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一种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 13、地理教学法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学过程实质),具体一点说,就是要解决地理这个学科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 14、地理基本技能主要是培养(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和(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其中以(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最为重要。 15、地理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精品课件

24诗词五首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1课时《饮酒》(其五)《春望》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边塞诗”“咏志诗”等都大放光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类体裁的杰出作品。 二、教学新课 饮酒(其五)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2.明确诗歌节奏,自由朗读诗歌。 3.请一个学生朗读。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意,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释自译全诗。 提示: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请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是因为)心灵避离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们一起结伴回巢。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目标导学三:深入赏析,把握情感 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真意,获得恬静心境的思想感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见”

浅谈新课标下人教版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

浅谈新课标下人教版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 中譬t奚季2011年第1O期 10.3969/i.issn.1003—6822(j).2011.10.013 浅谈新课标下人教版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 魏宗仁.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075000) 摘要:本文进行了新旧教材的对比,说明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新课标下的新教材能从多方面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没有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想使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师素质是至关重要 的.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迅速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依照课标,真正地用好新教材,上好新教材,使学 生喜欢新教材,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关键词:新教材特点建议使用 2009年新学期开始河北省高中开始实施新课 改,使用新教材,这对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来说无疑是 一 次教学上的挑战和变革.笔者进行了两年的新教 材教学,对这套教材的特点有一些见解,与大家共 勉.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共有1O个模块,每模块 5个单元.其中模块一至模块五是必修模块;模块六 至模块1O为选修模块.纵观这10个模块,这套新 教材有以下特点: 1.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学 生喜欢这些话题 从warmingup到learningtip,各个环节循序渐 进,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环境 保护,道德法制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热点话题都 包含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各地文化背景与文化差异 的介绍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和英美文化的能力.这 些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接受. 2.与以前教材比较.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 安排上更加合理.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框架是:Warmi~up; 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about Language(Discoveringusefulwordsandexpressions, 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UsingLanguage(1isten- ing,speaking,readingandwriting);SummingUp; LearningTip.而前面一套教材的框架是:Goals; Warming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 Post-reading;Languagestudy(Wordstudy;Grammar);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2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

2019年人教版新教材-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人教版新教材 篇一:201X人教版新教材总介绍 创新进取,严谨求实,体现科学发展需求的新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 201X/5 201X年是一个令教育工作者记忆深刻的年份。因为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11年 的发展之后,在这一年翻开了新的篇章。201X年秋季,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开 始执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修订后推出的义务 教育新教材。作为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者和研制者,我们率先参与了这一庞大 而艰巨的教材修订工程。根据教育部的部署,经过近两年的艰苦研制,我们完 成了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修订送审工作。在201X年秋季推出起始年级的新教材后,201X年3月修订后的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的各年 级教材,又都通过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查。这样, 在今后的若干年中,修订后形成的人教版新教材将成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最重 要并可靠的课程资源。(教育部要求:201X年秋季各个年级将全部换用新教材。我社已于5月13-14日在杭州进行了3-6年级的新教材培训。) 自201X年9月全国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后,新教材已经获得了广泛好评。北京市朝阳区教研员孙家芳说:初拿新教材,立刻被它清晰、素雅、时尚的外观和 整体感吸引。…… 当细细品读,一页一页地与实验教材进行对比后,渐渐发现细微的变化俯拾皆是;感受到这些细微变化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基本思想的理解,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所作的努力,以及为学生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作的铺垫。这套教材就像春天的细雨,慢慢浸 入我的心田,润物细无声。 教材的版本发生了变化,从大32开本改为16开本。这是60余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的最大开本,这一点反映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富裕 的程度。 总之,从表面上看,教材内容变化不大,但细节发生了变化,需要一一对比才 能发现并体会其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反映了我们对教学的研究,希望能更符 合教与学的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优秀教案

24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第1课时《饮酒〈其五〉》《春望》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重点)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边塞诗”“咏志诗”等都大放光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类体裁的杰出作品。 二、教学新课 饮酒(其五)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

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此为第五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2.明确诗歌节奏,自由朗读诗歌。 3.请一个学生朗读。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意,解说内容 提问1:请结合文中注释自译全诗。 提示: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请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呢?(是因为)心灵避离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偏静了。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们一起结伴回巢。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目标导学三:深入赏析,把握情感 提问2:本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真意,获得恬静心境的思想感情。 提问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见”字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明确:“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而“望”字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提问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明确: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提问5:本诗是如何将记叙、描写、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请简要评析。 明确:“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描写,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悠然”的心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三、板书设计 饮酒(其五)而无车马喧——生活宁静 心远地自偏——内心恬淡

人教版教材的变化

强化概念教学提高教材适用性 ───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2012年版)简析 2011年底,教育部颁发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根据新课标修订的生物学教材将于今年秋季开始使用。现将该套教材修订的总体思路、内容的主要变化和修订后的特色简要分析如下。 一、修订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遵循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反映学科特点,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面向大多数地区,面向大多数学校,使教材便利教学。 新课标是教材修订最重要的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实验稿”)得到了广大生物学教师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此次修订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框架上未做大的变动。实验本教材是依据实验稿编写的,全面体现了实验稿的要求,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因此,此次修订教材在总体编写思路、内容编排体系上也未做大幅度变动。 新课标有以下几点明显变化:一是在课程性质部分更加明确生物学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二是更加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在十个一级主题下分别列出了各主题应当掌握的重要概念,在“教学建议”中又特别增加一条“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三是关于动物的类群,增加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和爬行类等类群,内容更加全面。此次教材修订遵循新课标,更好地体现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生物学课程作为自然科学课程的特点,强化概念的教学,充实动物类群的内容,在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学习内容的选取上与新课标规定的课程具体内容保持一致。 此次,教材编写团队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广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是此次教材修订的重要依据。例如:许多教师反映七年级上册和下次内容偏多,课时紧张,而八年级内容偏少,课时偏松;部分内容偏难,部分探究活动可行性差;等等。此次教材修订吸纳广大教师普遍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教材的适用性。 二、内容的主要变化 与实验本相比,新版教材在内容上的主要变化如下。 (一)知识内容 根据广大教师意见,对七年级上册和下册内容适当精简,包括删除、整合或移至八年级。 1.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原来包括五节:“生物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修订后整合为三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删除教师反映比较难的“物质在生物圈中的流动”内容。这样修改使内容更为简明,三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为紧密,从标题明显看出逐级递进的关系。 2.实验本中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的生活”中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