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_5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课件新人教版

板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 我为家乡做贡献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7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8
你想怎样向他们表达你的感谢呢?
共
表
同
达
讨
谢
论
意
三、可敬的家乡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 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吗?你 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吗?
小结
这些可爱可敬的家乡 人在无私地为家乡贡 献着自己的力量,为 建设祖国出着自己的 一份力,他们的事迹 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们也来做一个小调查吧! 说说可敬的家乡人是谁,上榜理 由是什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现 的。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天津市和平区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周虹一、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3课。
本课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交流与细节中怀着积极学习家乡人身上宝贵的品格,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本单元前2课从家乡的环境、物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到家乡自然环境对自己的滋养。
本课在此基础上,侧重于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人文环境培育着人的品行。
从物与人两个综合的维度上认识家乡才是立体的、完整的。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家乡这一概念已经有所了解,有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每次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家乡人受到赞美或者赢得胜利时,心里都会很高兴,而且从学生自身也希望家乡能出现越来越多的名人。
但学生对身边默默付出的家乡人关注的比较少,在课上需要老师加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2.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3.感受家乡人的可爱,知道家乡的名人,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优良品质;4.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感激与热爱之情;5.学会与他们友好交往。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五、教学难点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感受家乡人的可爱,知道家乡的名人,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优良品质。
六、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可敬的家乡人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从观察家人开始,不断扩大视野,引出课题,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师:同学们,我们一天天在长大,你的家人一定为你做了很多事情吧,快一起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分享。
师:全家人每个都在关心你、爱护你,为你的成长而操劳着,他们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父母带给我们的爱,还有许多身边的人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身边熟悉的人吧。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赛课获奖教案_0

谢谢你,熟悉的陌生人——《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从小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美德都是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一直在呼吁的。
对于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美德也同样如此,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使热爱家乡成为孩子自身的一种情感体现。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则会大大增强这种个人归属感,归属感对一个人形成稳定的性格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培养孩子热爱家乡,也是在培养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具有感恩情怀的人长大后会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对于家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这种统一的情感体验会促使人们更加团结,更加和谐,以至于社会更加安定。
本课将围绕爱家乡为主题,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人,体会家乡人互相帮助和彼此牵挂的情感,并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
【教学目标】1.从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体会家乡人相互关心、帮助和彼此牵挂的感情。
2.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并理解、认同、尊重。
3.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从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体会家乡人相互关心、帮助和彼此牵挂的感情。
2.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并理解、认同、尊重。
【教学难点】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方言导课,感受乡情师:同学们,你们好,我姓周,你们可以叫我周老师,第一次见面咱们得好好打个招呼,来!这位同学,你好,请问你是哪里人啊?出生在哪里啊?(南昌)师:哦,我出生在丰城,我是丰城人。
那么,我们用自己的家乡话聊聊天好吗?南昌人问,你中午吃了什么会怎么说?谁来说说?哦,是这样的啊!我们丰城人会这样说——师:和南昌话一样吗?是的,不一样。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教学课件

。她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她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二: 家乡人 谢谢您
活动二:家乡人 谢谢您
活动二:家乡人 谢谢您
活动三: 家乡人 可真棒
模范 代表
古今 名人
校园 榜样
活动三:家乡人 可真棒
活动三:家乡人 可真棒
可敬的家乡人:
邓艾民
上榜理由:
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
活动三:家乡人 可真棒
活动步骤: 1、个人填写点赞卡; 2、小组内依次交流; 3、推荐到全班交流。
活动三:家乡人 可真棒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生活在我身边的人》,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起与家乡人共存的生态关系。
《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七条明确指出:“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家乡人的认同感,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家乡人的了解及对他们劳动的认同;二是对家乡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的认同。
学情分析“家乡人”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抽象的和有距离的。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帮助学生不断扩大视野,了解家乡人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真切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家乡人,明白他们的可亲。
2.借助视频和情境,感恩家乡人的付出。
3.依托体验、活动,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感谢。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从而产生理解、尊重、认同。
难点:培养理解、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情境、体验感受。
使用教材的构想通过教材图片的呈现与小主持人的话,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与工作情况,知道各种工作的辛苦与贡献,为家乡人感到自豪,并与家乡人建立积极的共存观。
教学流程一、观看家乡美景,引入家乡人话题1、同学们,现在老师要播放一段视频,请你们仔细观察,用心发现视频中所展现的是哪里的美景。
2、播放家乡视频泰山挑山工视频环卫工3、交流:这是哪儿的美景?对,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泰山风景名胜区,请同学们想一想,是谁创造了这么美好的生活环境,是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如此美丽呢?像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是我们的家乡人(板贴:家乡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齐读课题)二、走进身边的家乡人,感受他们的服务(一)走进校园l走近保安1.大家看,这位生活在你们身边的家乡人,你们认识吗?(保安)你们有没有用你们的小眼睛仔细的观察过,保安叔叔每天都在为我们做些什么?他的工作仅仅是这些吗?今天很荣幸,老师把我们的保安叔叔请到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一天是怎么工作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_13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家乡人,从而协助学生建立与家乡人共存的生态关系。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很少会主动观察生活在周围的身边人,很难意识到自己与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人开始说起,逐渐扩大到生活各行各业的人,从而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7条明确指出:“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
了解家乡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知道各种工作的辛苦与奉献,为家乡人感到自豪,并与家乡人建立积极的共存观。
基于此,本课以“了解身边人”;“走进身边人”;“点赞身边人”;“感恩身边人”为四个模块。
通过课前调查,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在身边的熟悉的身边人带给我们什么样温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寻找生活中“看不见的身边人”;通过辨析导行,引导学生树立对各行各业服务人员应心怀尊重与感恩之心,从而达成本课的德育目标。
【教学目标】1.从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了解身边人的生活。
2.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人的工作,从而产生理解、尊重、认同。
3. 培养理解、尊重身边人和热爱身边人的情感。
【重点】从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了解身边人的生活。
【难点】培养理解、尊重身边人和热爱身边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PPT,课前调查单,保密袋。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父母给我们的关爱。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但有父母带给我们的爱,还有很多身边的人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出示情境:学校周边早餐铺店员、文具店营业员、商场服务员、司机、工人......)师:你都看到了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村夫》第一课时课题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知识与水平目标】认识家村夫,认识身旁的人。
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采集信息,提高与人交往的水平。
目标【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认识中,激发学生对家村夫的感谢之情。
要点认识各行各业家村夫难点对家村夫的感谢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诗歌《回乡偶书》问:从这首诗歌中,你感觉到了什么?浓浓的乡情把家村夫牢牢地连在了一同。
讲解新课生活在我身旁的人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身旁好多人常常带分享自己和身给我们浅笑和暖和。
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边人的故事【我和剪发员的故事】小时候,惧怕剪发,每次剪发店的王阿姨都会耐心哄我,给我讲故事,吃糖果,我慢慢地就喜爱上剪发了听闻王阿姨患病了,真希望她快点好起来【我和邮递员的故事】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可是他内心想着家人,常常寄东西回来。
我最盼看见到张大伯,他老是给我捎来爸爸的包裹【我和同乡们的故事】年级设计企图经过对这首诗歌的思虑,感觉乡情和同乡。
让故事带给大家暖和村民们很勤奋,家家户户住了好多的农作物。
农忙的时候,多亏同乡们来帮忙说一说你和家村夫的暖人故事吧。
【事例剖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孩子】庄仕华,小时候家境贫困,依赖家村夫救援,是一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贫苦孩子。
在大家的关爱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
此刻他倾慕为家村夫服务,为中国服务。
是你从他的事迹中学到了什么?你长大后会如何回报家乡?这些理解的人里,你最熟习的身旁人。
生活在他们身旁,你感觉。
除了那些我们理解的或许见过面的人,生活中还有些我们没见过面的人,有哪些呢?停电了,好黑啊,该找谁来修呢?——电工一大早就可以喝到新鲜的牛奶,送牛奶的人该起得多早啊!——送奶工快递员:此刻的网络生活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世界的物件。
在我们享受便利的背后是大量的快递员辛苦的工作。
双十一双十二来的时候,大家疯狂购物,在这后边就是快递员没日没夜地把快递赶快送到我们身旁。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地方15.可亲可敬家乡人》教学设计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元学科道德与法治【知与水平目】了解家人,了解身的人。
学【程与方法目】通收集信息,提升与人交往的水平。
目【情感度价目】在理解和了解中,激学生家人的感谢之情。
重点了解各行各家人点家人的感谢教学程教学教活学生活入新播放歌?回偶?:从首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的情把家人地在了一起。
授新生活在我身的人你注意到了?生活中,身很多人常常分享自己和身我微笑和温暖。
分享一下你之的故事吧!人的故事【我和理的故事】小候,害怕理,每次理店的王阿姨都会耐心哄我,我故事,吃糖果,我慢慢地就喜上理了⋯⋯听王阿姨生病了,真希望她快点好起来⋯⋯【我和的故事】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不他心里想着家人,常寄西回来。
我最盼望到大伯,他是我捎来爸爸的包裹⋯⋯【我和的故事】年意通首歌的思考,感受情和。
故事大家温暖村民很勤,家家住了很多的作物。
忙的候,多来帮助⋯⋯一你和家人的暖人故事吧。
【案例分析:吃百家穿百家衣的孩子】庄仕,小候家境,依靠家人救,是一个吃百家、穿百家衣的苦孩子。
在大家的关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一名共和国的将。
在他心家人服,中国服。
是你从他的事迹中学到了什么?你大后会怎回家?些理解的人里,你最熟悉的身人。
生活在他身,你得。
除了那些我理解的或者面的人,生活中有些我没面的人,有哪些呢?停了,好黑啊,找来修呢?——工一大早就能喝到新的牛奶,送牛奶的人起得多早啊!——送奶工快:在的网生活我足不出就能享用世界的物品。
在我享用便利的背后是大量的快辛苦的工作。
双十一双十二来的候,大家狂物,在后面就是快没日没夜地把快尽快送到我身。
【例子分析】有一天,明明起得很早去帮早点,他看小区的保阿姨在打地面。
于是,他礼貌地跟阿姨声早上好。
你遇到哪些人哪些事?你会怎和他相?我写条放在奶箱里,候送奶的叔叔阿姨⋯⋯;有一次我看⋯⋯;爸爸告我⋯:看来同学都有很多想,不管你看不看得,他一直就在我的身,起早黑,兢兢,我的美好生活添加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2)提升搜集信息的水平。
2.情感与态度
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培养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感知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4.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活动,明白这些可爱的家乡人值得敬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培养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2.难点
培养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评比表。
学生准备:走访不同阶层的家乡人,了解他们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
2.讨论:你感受到什么?
3.学生回答:浓浓的乡情把家乡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二)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1.师: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
你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2.生思考,分成小组共同分享。
3.师:刚才我们所说这些人都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但是还有一些人素未谋面,不过却在为我们做着贡献。
(课件出示:停电了,电工排查后为我们送上电;我们订奶后在家门口就能够喝到新鲜的牛奶;送外卖的叔叔不顾严寒酷暑为我们送来外卖……)
4.师:你想怎样向他们表达你的感谢呢?
5.大家共同讨论,找到很好的方法向这些陌生人表达自己的感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知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都在互相温暖着对方,都在为他人默默付出,从而懂得感恩。
】
(三)可敬的家乡人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吗?你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吗?
2.课件出示家乡名人及其事迹。
3.学生观看家乡名人事迹。
4.小结:这些可爱可敬的家乡人在无私地为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祖国出着自己的一份力,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5.师:下面,我们也来做一个小调查吧!说说可敬的家乡人是谁,上榜理由是什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现的。
6.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知道为家乡做贡献的重要性,并通过寻找这些名人来深入地了解家乡人。
】
(四)我为家乡做贡献
1.课件出示课本第61页上方两幅图片。
2.师:我们如何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为家乡做贡献?
3.学生互评、自评,找到为家乡出一份力的方法。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可爱的家乡人都在为自己的家乡出力,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要为各个时期可敬的家乡人点赞,并且立志以后长大也要为家乡建设增砖添瓦。
板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
我为家乡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