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设计

合集下载

动物园实践教学设计(3篇)

动物园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动物园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观赏动物、了解动物知识的机会,而且成为了进行动物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物、热爱动物,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本实践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动物园这一平台,让学生在参观、观察、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动物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园的起源、发展、功能及其在动物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动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动物分类、生理结构、生活习性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5.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 动物园概述介绍动物园的起源、发展、功能及其在动物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2. 动物分类及基本知识讲解动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各类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

3. 动物生理结构介绍动物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生理结构,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生理功能。

4. 动物生活习性观察动物在动物园内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策略。

5. 动物保护与繁殖讲解动物保护的基本知识,介绍动物园在动物保护、繁殖方面的措施。

6. 动物园科普教育了解动物园在科普教育方面的作用,参观动物园内的科普设施,体验科普活动。

四、实践教学设计1. 实践教学环节(1)动物园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了解动物园的布局、功能分区等。

(2)动物观察:在动物园内观察各类动物,记录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等。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动物饲养、清洁、科普讲解等。

(4)讨论与总结:各小组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收获,进行讨论与总结。

2. 实践教学步骤(1)准备阶段:提前与动物园联系,确定参观时间、人数,安排实践活动内容。

(2)参观阶段:组织学生有序参观动物园,讲解动物园的基本情况。

动物园主题墙设计方案

动物园主题墙设计方案

动物园主题墙设计方案
1. 自然林地: 设计一个以自然林地为主题的动物园墙面,墙面
上可以描绘大片茂密的森林,树木繁茂、绿草如茵,微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

动物们藏匿在森林里,各自展示着它们的特点和优雅。

2. 大洋深处: 以深海生物为主题的设计,在墙面上展现神秘的
海底世界。

深蓝色海洋中,鱼类、海龟、海马、珊瑚等各种生物在绚丽多彩的珊瑚礁上自由舞动。

利用墙面图案和立体装饰,打造出楚楚动人的深海生物乐园。

3. 非洲草原: 以非洲草原为主题的设计,墙面上展现辽阔的大
草原和奔跑的狮群、斑马、长颈鹿等。

利用立体雕塑和墙面绘画,营造出逼真的非洲草原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4. 热带雨林: 以热带雨林为主题的墙面设计,展示茂密的绿色
植被、树木和瀑布等元素。

在墙面上,可以描绘各种树种的活力和丰富的动植物,例如鹦鹉、百年龟、猴子等,再结合逼真的立体雕塑,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宁静。

5. 北极冰雪: 以北极冰雪为主题的设计,墙面上展现冰雪覆盖
的世界和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动物们。

可以描绘北极熊、企鹅和海豹等,再加上立体雕塑和冰雪装饰,增强北极的真实感和寒冷氛围,让人们感受到北极的神秘和冰雪的美丽。

6. 丛林探险: 以丛林探险为主题的设计,墙面上展现着茂密的
丛林、流动的溪流和隐藏其中的各种野生动物。

利用墙面绘画
和装饰,再配合灯光和音效的营造,使人们仿佛进入一段刺激又神秘的丛林冒险之旅,体验不同寻常的动物园游览。

动物园园长的展馆设计与建设规划

动物园园长的展馆设计与建设规划

动物园园长的展馆设计与建设规划展馆名称:自然奇趣动物乐园第一部分:背景介绍及目标定位自然奇趣动物乐园是一家位于城市中心的现代化动物园,旨在为游客提供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动物观赏体验。

作为园长,我们要设计和建设展馆,以确保动物的福利与观众的安全并重,同时提供各类活动和教育机会,为游客带来难忘的一天。

第二部分:展馆设计1. 展馆布局:- 主入口:设置宽敞明亮的大门和接待处,方便游客进出和获取信息。

- 动物馆区:将动物按照它们的生态环境进行分区,如丛林区、水域区、沙漠区等,为每个动物提供具有良好仿真度的栖息环境。

- 游客区:在合适的位置设置观众席和观景平台,以便观看动物表演和互动。

- 交通便捷:合理规划馆内道路和行人通道,方便游客流动,同时设置多个洗手间和休息区。

- 景观美化:植被绿化和花坛布置以及艺术装饰物的设置,使游客在观赏动物的同时,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2. 动物展示:- 规模适宜:根据各个动物物种的生活需求和行动范围,合理控制动物数量,并确保它们能够活动自如,保证动物福利。

- 丰富多样:展示各类动物,包括陆地动物、水生动物、飞禽走兽等,尽量涵盖全球范围内的优势物种,提供多样的观赏体验。

- 安全引导:通过合理的栏杆、护栏和玻璃容器,确保观众和动物的安全,并避免游客干扰到动物的日常活动和休息。

3. 互动体验:- 动物喂食:设置喂食互动环节,让游客参与动物喂养活动,在指导下与动物互动,增加亲近感和参与感。

- 动物表演:布置专门表演区域,定期安排动物表演,展示动物的智慧和训练成果,让游客享受精彩的视听盛宴。

4. 教育机会:- 专题讲座:定期开展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讲座,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教育,提高动物保护的意识。

- 学校合作:和学校合作,开展有关动物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实地观察和学习机会,培养他们对动物和自然的喜爱。

第三部分:建设规划1. 建设阶段:- 建设时间:规划建设时间为两年,其中第一年进行动物乐园总体规划和设计,第二年进行施工和装修。

动物园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动物园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动物园规划方案背景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娱乐等方面需求的不断增加,动物园作为一个集展览、娱乐、科普、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休闲娱乐场所。

因此,动物园规划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就动物园规划方案这一话题,结合动物园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设计建议。

设计建议布局规划动物园的布局规划应该考虑多因素,包括动物展馆、环境美观、游客流线、更好地展示动物和减少动物的生育率和疾病传播。

因此,本规划方案是基于平面布局、流线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建议进行拟定。

动物展馆动物展馆通常是动物园的核心部分,因此应该根据动物种类、数量、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来规划展馆面积和建筑类型。

要充分考虑动物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为动物提供适当的生活条件,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观赏效果。

建议每个展馆都应该有生态环境控制、消防安全、医疗设施和饮水系统等设备。

游客流线动物展示区应该被设计成一个圆环形或一个网状结构。

在圆环形结构中,两边为游人流动区域,而中间为景体展示区域。

网状结构中呈现的是游人在园区按照一定数量的路线自由流动,合理的展示了各种动物的栖息气候、生态和族群分布等情况。

因此,本规划方案建议分成A、B、C、D等展区,游客可根据游玩时间和兴趣选择。

同时,建议将热门的动物分散在不同展区内,避免因大面积播放相同动物导致的堵塞情况。

在展馆之间也需要有路径或通道,以便游客在切换展馆时能够更为轻松有效的流动移动。

建筑设计动物园建筑设计应该在基本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进行。

设计应能迎合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并兼顾动物的生态条件。

此外,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注重压缩创意与现实的空间,以保证游客的良好观感体验。

建议在室内设计中添加游乐设施,以丰富观众的体验效果。

而在室外场所,则建议以环境美观为先,增加景观互动项目。

同时,设施的风格应该与动物环境、历史和文化相呼应。

生态环境习惯区生态环境不同于单一的植被环境,而是包括了气候、水文、土壤、微生物种群、植被结构、动物的种类、数量与组成,以及承载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统称。

动物园设计规范

动物园设计规范

动物园设计规范动物园设计规范动物园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为动物提供一个适合生活和展示的环境。

一个良好的动物园设计可以提供给动物充足的生活空间和适宜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观赏体验。

以下是动物园设计的一些规范:1. 动物保护规范:动物园应遵循国家和地区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保障动物的福利。

包括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保持动物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动物的体检和疫苗接种等。

2. 动物展览规范:动物展览应根据动物的习性和需求,提供合适的生活空间和环境。

例如,对于大型动物应提供足够的空间以满足其运动和探索的需求;对于飞禽应提供适宜的飞行空间;对于水生动物应提供宽敞的水域等。

3. 植被和景观规范:动物园的景观设计应以模拟动物栖息地为出发点,努力还原动物原生环境。

应选择适宜的植被和景观元素,并确保植物的安全性,以防止动物误食有毒植物。

4. 游客服务规范:动物园应提供清晰明确的引导标识,方便游客自行导览。

同时,需要提供足够的座位,供游客休息和观赏动物。

为了保护动物的健康和安全,游客应该被禁止喂食动物,并且不得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

5. 畜禽饲养规范:动物园的畜禽饲养应符合卫生、营养和保健标准,以确保动物健康和食物安全。

动物园需要雇佣经验丰富的饲养员,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和营养方案,定期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对症治疗。

6. 安全规范:为了保障游客和动物的安全,动物园需要安装合适的围栏和护栏,保证动物不会逃跑或被外界干扰。

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定期进行紧急演练。

7. 环境保护规范:动物园应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例如,动物园可以采用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等。

8. 教育科普规范:动物园应设立科普教育中心,开展相关活动,提供有关动物生态和保护的知识。

通过体验式教育,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动物,增强动物保护意识,从而促进动物保护的发展。

动物园专业设计案例

动物园专业设计案例

动物园专业设计案例1.简介虚拟现实动物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与真实动物相交互的全新体验。

通过使用虚拟现实头盔和手柄,游客可以进入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在其中观察、互动和学习各种动物。

2.设计理念-创造真实感:利用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制作高质量、逼真的动物模型和环境,确保游客能够获得最真实的观赏动物的体验。

-多元化体验:提供多种动物和环境选择,包括大草原、深海、热带雨林等不同的生态系统,让游客能够体验到不同环境下的动物生活。

-互动体验:引入互动元素,例如触碰、喂食、抚摸等,游客能够与虚拟动物进行互动,并获得即时反馈。

-教育性体验: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与生动的解说、教育信息,提供关于动物分类、习性、生态等方面的知识,让游客在娱乐中学习。

3.设计要素-虚拟现实设备:为每个游客提供一个虚拟现实头盔和手柄,确保游客能够沉浸式地体验虚拟动物园。

-动物模型制作:利用3D建模软件制作真实感十足的动物模型,包括外貌、行为、声音等方面的表现。

-虚拟环境设计:通过绘制逼真的虚拟环境,包括地形、植物、水体等,创造出与现实世界相似的动物栖息地。

-互动元素开发:开发互动模块,让游客能够通过手柄进行触碰、喂食、抚摸等动作,并观察到虚拟动物的反应。

-教育信息嵌入:结合适度的解说和教育信息,通过文字、图像和语音等方式,提供与虚拟动物相关的知识。

4.应用场景-学校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让学生通过虚拟现实动物园了解和学习动物的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家庭娱乐:家庭可以购买虚拟现实设备,一起体验虚拟现实动物园,增强家庭互动,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

-旅游体验:将虚拟现实动物园设置在旅游景点内,游客可以在游览实体动物园之余,通过虚拟现实动物园进一步了解动物。

这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体验,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

5.目标与效益-提供与真实动物密切接触的全新体验,激发对动物保护的意识与兴趣。

-提供全天候、随时可用的动物观赏体验,不受季节、天气等因素限制。

动物园设计规范

动物园设计规范

动物园设计规范动物园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动物的生态环境和游客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下面是一份定制的动物园设计规范的草案,包括动物园的规模、布局、设施、管理等方面。

一、动物园规模:1. 动物园的规模应根据动物的数量、种类和空间需求来确定,确保每种动物都能获得适宜的生活空间。

2. 动物园的占地面积应满足各种动物的需求,并保留足够的空间供游客休闲和观赏。

二、动物园布局:1. 动物展示区应按照动物种类和生活环境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和分区。

2. 动物展示区应设置合理的观赏路径,确保游客能够全面观赏到各种动物。

3. 动物展示区和游客休息区之间应有合理的隔离措施,以确保安全。

三、动物园设施:1. 动物栖息区应模拟自然环境,提供适宜的食物、水源和饲养空间,并设置合理的避暑和保护装置。

2. 动物园应设置合理的观赏设施,如观赏屋、观景台等,方便游客观赏动物并保证游客安全。

3. 动物园应有合理的管理设施,如兽医站、动物饲养场等,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四、动物园管理:1. 动物园应有专业的饲养员和兽医团队,负责动物的饮食、饲养和健康管理。

2. 动物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动物饲养计划,并定期开展动物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3. 动物园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 动物园应定期开展动物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五、动物园环境:1. 动物园应确保空气、水质和噪音等环境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2. 动物园应采用可持续的能源和环保设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动物园应开展环境评估,定期检测和监测动物园环境的质量。

六、动物园游客服务:1. 动物园应提供舒适便捷的游客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休息区、餐饮等。

2. 动物园应提供专业翻译服务和导游服务,方便游客了解动物的信息。

3. 动物园应制定游客行为规范,禁止投喂、打扰动物,并加强游客教育,提高公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综上所述,动物园设计规范是为了保护动物和游客的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动物园建筑的布局和设施设计

动物园建筑的布局和设施设计

动物园建筑的布局和设施设计动物园是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的地方,也是许多孩子和家庭的热门旅行目的地。

在建设动物园时,布局和设施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好的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并确保动物得到最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探讨动物园建筑的布局和设施设计的重要性及影响。

1.布局设计动物园的布局设计应该旨在提供最佳的观赏体验。

一般来说,人们希望能看到不同种类的动物,因此应该将不同类型的动物放在相邻和易于访问的地方。

这样,游客可以更方便地浏览和了解各种野生动物。

例如,濒危动物和亚洲草原动物可以在同一区域展示。

这样可以提供观赛体验的同时,还可以加强保护意识。

重要的是要确保动物的生活条件,例如动物的饮食和栖息地。

有些动物需要更大的空间来自由活动,因此它们的展区应该足够大。

相反的,有些动物因活动性较小,它们的展区可以比较小。

例如,乌龟或爬行动物不需要活动范围很大的区域,而一些掠食动物需要一个较大的空间来捕猎和自由活动。

2.展品设计展品设计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可以提高观赏体验。

动物园展品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游览者的需求,这将让游客更能热情参加。

展品也应该有目的性地嵌入到设计中。

例如可以设置一些交互式展品,供游客们近距离接触动物,如观察墙内的海豚或企鹅。

这将让游客们笑声和欢呼声充满整个区域,为许多游客带来难忘的回忆和体验。

除了增强观赏体验外,好的展品设计也可以维持和平衡动物园内各种动物的生态平衡。

例如,能够提供自然习性和生活习惯相同的动物生活在同一展区,将使各种生物在园区中形成一个生态环境。

3.家庭、儿童和教育区域优秀的动物园不仅要关注观赏体验,还要围绕教育和娱乐来考虑整个家庭的需求,保证在游览过程中,家庭成员都可以获得娱乐和启发。

例如,可以设置儿童乐园、儿童科学教育中心和家庭天空步道等子项目,使得园区游客包括成人和儿童都能享受到各自的活动和展览。

这些区域可以让年轻的游客感受到动物们在其更准确的生态环境里怎样生活、为何选择某些动作并创建异想天开的方式来理解各种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杭州动物园之于杭州城市的方位
处于下风下水处,有非常好的植被隔离。
2.3 动物园选址中地形的影响 坡度平缓的丘陵地形往往是建设动物园的最佳选择—既方便游客 的参观,又能实现丰富、自然的展示效果,从国内外动物园情况来 看,动物园选择平坦地域或在平坦地域中有一些高度差(3-5m。最 高不超过10m)的小山岗的地域是最为理想的地形选择。这类地形 可以满足动物园建设和游人的各类综合的需求。
3.1 科普馆区 3.2 动物展区 3.3 服务休息区
3.4 办公生产区
3.5 其他功能区
3.1科普馆区
该区是全园科普科研活动的中心,主要由动物科普馆。科学研究所等
组成,一般布置于交通方便的地段,有足够的游人活动场地。馆内可设标
本室、解剖室、化验室、宣传室、阅览室、录像放映厅等"如南京红山 森林动物园两栖爬行馆以普及科普知识为主,展厅内既有仿实景展示的
2.1 事实混养
展区设计过程中为那些在同一自然栖息地生活的不同野生动物创 造共同生活和展示条件,当然要考虑不同种野生动物的生态关系。
2 展区设计模拟动物原栖息地生境
☆ 介绍一种较好的展示形式:混养(事实混养+视觉混养)
2.2 视觉混养
对于那些虽然可以生活在同一生境,但有可能对同一生境下的其 他物种造成伤害的动物,应该采用“视觉混养”的展示方式,即从游 客的参观角度来看不同种动物是生活在一起的,实际生活空间是相互 隔离的。
广州动物园河马池
3.3 自然式笼舍设计 墙内工作道路 2)隔离沟式
可分为干沟式和水沟式,对狮子和老虎等跳跃能力强的大型食肉 兽,除了要有足够的隔离距离,还可在沟上注满水,这样的水沟 才能足以防止动物逃脱,如广州动物园的狮山、虎山就是采用 这种形式的,对大多数的食草类动物,则可用干沟式隔离,如广 州动物园大象、斑马及其他一些食草类笼舍建筑的布局。
集中和疏散空间与连贯参观路线之间的捷径
二 动物园的选址设计
动物园作为特殊 的专类公园,所展示的 内容具有其特殊性。选 址设计中需要考虑四个 方面。
2.1 动物园与城市建筑密集区的距离 以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位置为原则,考虑近远期的实际情况,设置在 近郊,并与市区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同时应与城区外的大国土绿化区衔接, 并向城区内伸展,共同构成城市绿化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布局不 仅可以有效的发挥动物园的环境效益,也可以方便市民,最大限度的发 挥动物园的各项社会功能和作用。
3.5 3.3 其他功能区域——游览道路规划 墙内工作道路 游览道路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以一条或几条主干道贯穿全园,将势必形成沿主路两侧建造展区, 游客随主干道活动,并往返于干道两侧的单一,呆板的游览方式。
避免一条主干道贯穿,游客往返道路两边参观
四 动物园展区设计的原则 四 动物园展区设计的原则
3.2 动物展区 3)第三代展馆(模拟自然生境的展馆)
20世纪70年代,两位风景园林师乔恩 柯和格兰特 琼斯,以及当时的两 位园长丹尼斯 鲍尔森和大卫翰考柯斯在设计西雅图的“Woodland Park Zoo”的大猩猩馆时提出了“沉浸式景观(Immersion Landscape)展区的 新概念,远远超越了哈根贝克的理念,这种展览把动物放到一个到处是植 物、山石,有时还有其他动物的完全自然化的环境中,许多动物园如亚利 桑那的沙漠博物馆等都采用了这种新观念建设动物场馆。
3 单向参观 3.1 单向路线
单向参观路线的设计师对游客负责的体现,组织和引导游客通过最 经济的路线和有效的时间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欣赏到更多动物展示。
连贯的展示线索保证单行线的顺畅运行
3 单向参观 3.2 集中和疏散空间与连通参观路线之间的捷径
在单向浏览路线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结合综合服务,安全疏散 灯方面要求设计集中和疏散区域。
好方式,建立自然生境展馆是首选的办法,但没有条件的展馆也可以尽量
扩大动物活动面积、增加行为丰富化设施、增设植物景观元素或辅以生 境图片和讲解,以更好地进行动物和生境保护教育。
3.2 动物展区 1)第一代展馆(深池式展馆和笼舍)
传统动物园采用的展览方式。例如,北京、广州动物园的棕熊和称猴 馆就是这种。
动物园选址时应特别考 虑利用自然地表水系,并 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在 规划建设范围内,使地表 水系占有一定园区比例, 在建设中,引入自然河流 的水源进入动物园,应注 意的是引入动物园水系应 有出路,以实现水体循环 或定期更换。
杭州动物园水景(自己拍摄)
三 三 动物园总体规划中功能区域的划分 动物园功能区域划分
动物园展示设计的底线—五项自由 • 动物免于饥饿和干渴的自由 • 动物免于不适的自由 • 动物免于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 动物表达自然行为的自由 • 动物免于恐惧和窘迫的自由 自然笼舍 视线设计
3.3 自然式笼舍设计 墙内工作道路 1)下沉式展示
不同的动物应用不同的高差来分隔,对于弹跳力好的动物则可 把参观道提得较高,使动物不足以跳出逃脱,如广州动物园的猴 山,而对那些无跳跃能力的食草兽如河马等,参观道应提高一米 左右,就不能逃脱或伤人,如广州动物园的河马池。
2.2 动物园所处城市的方位 1.动物园应设置在城市的下游及下风方向的 地段,从卫生角度,动物园园地要与居民区 有适当的距离,为了不影响动物的生长,该 地带内不应有污染工厂、垃圾场、屠宰场、 畜牧场等,周围要有卫生防护地带。 2.新建设的大型野生动物园可以考虑与原有 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 相结合,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围墙为实体,高度达到3m,围墙外绿化隔离带应按由内向外的顺序种 植高大的乔木,灌木,草地,宽度不少于10m。绿化隔离带外侧道路按 人行路,车行路的顺序建设。
动物园的围墙,墙外 环形绿化带隔离带和围 墙内侧环形路
3.5 其他功能区域——入口设计 入口设计包括:主门、副门、工作大门
公园的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与城市交通的有人走向,流量相适应, 根据规划和交通的需要设置游人集散广场。工作门不应设置在繁华路段, 应与游人游览大门分离。
1)城市动物园:多位于大城市近郊区,面积大于20hm2。动物展出 集中,品种丰富,以人工兽舍结合动物室外运动场地为主。例:北 京、上海动物园。 2)人工自然动物园:多位于远郊区,面积多上百公顷。动物展出 品种不多,以群养和散养为主,区域自然情趣和真实感。例:深圳 野生动物园。 3)专类动物园:多位于城市近郊,面积较小,多5-20hm2。品种较 少,多为富有地方特色的种类。例:泰国鳄鱼公园。 4)自然动物园:多位于自然环境优美、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森林、 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面积大,动物以自然状态生存,游人通过确 定的路线、方式,在自然状态下观赏野生动物,富有野趣。例:四 川省都江堰国家森林公园。 ·此外,还有如夜间野生动物园等新型动物园类型。在综合公园中 设置动物角也是常有的一种布置手法。
·标志:动物园的出现以1892年伦敦动物园的建设为标志 ·概念:动物园是以野生动物展出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宣传普及有 关野生动物的科学知识,对游人进行科普教育,对野生动物习性、 珍惜物种的繁殖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为游人提供休息、活动的专 类公园。 ·分类:根据动物园位置、规模、展出方式等不同,可将我国动物 园划分为4个类型。
3.5 3.3 其他功能区域——游览道路 墙内工作道路
动物园的道路一般有主要导游路(主要园路)、次要导游路(次要 同路)、便道(小径)、专用道路(供园务管理之用)4种。主要道路或 专用道路要能通行消防车及便于运送动物、饲料和尸体等。大型动 物园要根据动物参观内容,考虑地面交通,车行区与步行区的设置, 有条件的动物园还可以设置空中轨道车。
3.2 动物展区 2)第二代展馆(壕沟式展馆)
1907年,一个名叫卡尔哈根贝克的德国人成立了一所自己的动物园,他 主张“不是把动物限制在狭小的笼子里,透过栏杆去看它们,而是让它们 在尽可能大的空间里漫步,没有栏杆、没有其他视觉障碍,让人们忘记这 里是动物园"。他引进了在动物展区边缘建立壕沟的新概念,即利用地形 或植物把壕沟隐蔽起来,让游人看不见壕沟,但同时能确保动物不能跑出 来。
2.3 动物园选址中地形的影响
但所有的原则也并不是一定 的,例如杭州动物园利用原 有地形构筑整个动物园的地 形,最低处与最高山体处高 差达近50米。园路多台阶和 缓坡,却很好的营造了动物 展区之间相互毗邻但有相互 隔离的效果。人们在其内观 看了动物之外,也很好的享 受了自然。
2.4 动物园选址中考虑的水体因素
3.5 3.3 其他功能区域——游览道路 墙内工作道路 布局形式
动物园的导游线由于带有建议性,因而,其主干道和支路的布局 可有多种布局形式,规划设计可根据不同的分区和笼舍布局采用合适 的形式。 1.串联式:建筑出入口与道路一一连接,无选择参观动物的灵活 性,适于小型动物园。 2.并联式:建筑在道路的两侧,需次级道路联系,便于车行、步 行分工和选择参观,但如规划导游线不妥,则参观时易遗漏或难以找 到少数笼舍,适于大中型动物园。 3.放射式:从入口或接待室起可直接到达园内务区主要笼舍,适 于目的性强,时间短暂的对象,如国内外宾客,科研人员等参观。 4.混合式:是以上几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的结合,而这种方式 却是通常所采用的。它既便于很快地到达主要笼舍建筑,又具有完整 的布局联系。
动物,又有大型的解说式展板。
3.2 动物展区
由各种动物展馆(包括其内、外环境规划)、配套设施等组成,主要供
游人参观游赏,该部分是动物园的主要组成部分,用地面积也最大。从动
物园的发展来看,自然生境展馆更加能体现动物的特性,展馆中生境因素 的加入对我国动物园的展出非常必要,也是从根本上提高观赏效果的最
3.3 服务休息区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动物园的服务休息区也是动物园的重
要组成部分,包括科普宣传廊、小卖部、茶室、餐厅、摄影部等各种景
观设施,可以分数或集中布置。上海动物园将此区置于园内中部地段,并 配置大片草地、树林和水面,不仅方便了游人,也为游人提供了大面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