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货车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载货汽车用轴荷自动测量系统研发建设方案(一)

载货汽车用轴荷自动测量系统研发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载货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车辆安全性能和行驶效率的要求也日益提升。
载货汽车的轴荷分布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和效率,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自动测量轴荷的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此方案从产业结构改革的角度出发,对载货汽车用轴荷自动测量系统的研发建设进行详细规划。
二、工作原理载货汽车用轴荷自动测量系统基于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通过在车辆底盘上安装多个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轮胎的压力,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通过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轴荷分布情况,并将结果显示在驾驶室的仪表盘上。
同时,系统还可以将数据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制定研发计划。
2.硬件设计:设计并制造适合于载货汽车的轴荷测量硬件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中央控制器等。
3.软件设计:开发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编写软件控制程序,实现轴荷自动测量的功能。
4.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现场安装:在载货汽车上安装轴荷自动测量系统,并进行现场测试和验证。
6.用户培训:对用户进行系统操作和维护培训,确保用户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系统。
7.后续改进: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使用情况,对系统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四、适用范围该系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载货汽车,包括公路载货汽车、物流运输车辆、工程车辆等。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车辆的轴荷分布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车辆的行驶效率和安全性。
五、创新要点1.基于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实现了轴荷的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2.通过算法处理和分析数据,提高了测量准确性和效率。
3.将系统与驾驶室仪表盘相连,方便驾驶员随时了解车辆的轴荷分布情况。
4.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公路超载车辆预检系统的设计

公路超载车辆预检系统的设计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外研究现状动态超限监控技术在欧洲已有20多年的历史,拥有较多的生产制造商,可是一些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技术问题,迫切需要稳定性好精度高的WIM系统。
于是欧洲高速公路系统研究实验室联盟(FEH]RI)根据欧盟运输委员(ECTD)会提供的程序架构,进行了高速公路上动态车辆载荷监控相关问题的研究,且13COST323计划,经过30个月的实际测试,所选入的WIM系统通过稳定性、相关性能等的比较,最后德国PAT公司的车辆动态预检系统脱颖而出。
1994年,欧盟进行WAVE(Weighing in motion of Axle and Vegucles for Europe)计划,其中著名的CET(Cold Environment Test)测试,第一名仍然是德国PAT公司的产品。
德国PAT公司的产品具有较高声望,产品占领世界大部分市场,于1999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学习PAT公司的SAW.15C II型便携式称重系统,通过实际标定检测,测量结果稳定且精度高,成为我国自主研发车辆动态称重预检系统的样本。
1.2 国内研究现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发展,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情况也十分严重,早期我国只有少数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致力于车辆动态称重预检系统的研究。
我国最早自主研发的动态车辆称重预检系统等相关产品,是由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生产的,它实现了公路车辆轴载检测的全自动化,以及限重执法和交通调查等功能。
相对于发达国家,虽然我国目前的研究尚不完善,但根据我国国情今后将以开发低成本、高精度、高车速的动态称重预检系统为主要研究开发方向。
1.3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有关规范车辆动态称重的目的有:1)贸易结算,多是整车重量的测量,要求精度低;2)法律规定的强制测量,交通执法部门确认是否超载,主要是车重、轮荷、轴荷和轴组荷的测量,在测量不同位置时需要相应的检测仪,测量精度要求降低;3)采集相关的交通数据,对高速公路设计、建造和维护等提供相关数据等。
超重车辆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设计方案

超重车辆高速动态称重系统设计方案目录一工程概述 (3)二超限超载治理手段现状分析 (4)三系统应用介绍 (4)3.1.系统应用对象和环境介绍 (4)3.2.系统在超限超载治理和管理中的作用 (4)四系统设计方案 (5)五项目环境介绍 (7)5.1安装地点选择标准 (7)六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7)6.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7)6.2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8)6.3系统设计拓扑图 (9)16.4系统数据流程图 (10)6.5可扩展的系统网络图 (11)七称重和抓拍系统介绍 (12)7.1称重系统 (12)7.1.1称重数据采集器的选型特点 (12)7.1.2称重采集器主要技术参数 (13)7.1.3称重采集器自带软件简单介绍 (15)7.1.4称重传感器的选型特点 (21)7.1.5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 (24)7.2车辆监控及车牌照自动识别系统 (25)7.2.1抓拍系统构成 (25)7.2.2车牌识别视频监控拓扑图 (27)7.2.3车牌识别技术指标 (27)7.2.4车牌照相机技术指标 (28)7.2.5全景摄像机技术参数 (31)7.2.6车牌抓拍打包工控机主要参数 (34)7.2.7摄像机架技术参数 (35)7.2.8户外机柜及基础图纸 (36)八称重采集器软件功能介绍 (37)8.1超重管理客户端软件主要功能 (37)2一工程概述近年来由超重车辆导致的桥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对公路的破坏日益严重,如钱塘江三桥引桥坍塌事故以及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倾覆事故。
超重车辆除直接导致桥梁垮塌外还加剧了桥面和路面等设施破损,增加了养护维修量,对桥梁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超限车对大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且这些年车超限装载,在行驶工程中,制动性等都会受到影响,对过完小车的行驶安全也不利;超限车装的石子、渣土往往有抛洒滴漏现场,威胁过完车辆行车安全,同时也污染环境。
为全面掌握各路和桥梁的超重车辆通行状况,为行政执法查处提供依据,超重车辆高速动态称重管理系统基于压电电缆传感式动态称重系统和视频监测技术的非现场超限超载执法系统。
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前端感知设计方案

超限超载不停车检测系统前端感知设计方案一、感知布局设计1.超限检测区选点原则不停车超限检测区选址不宜设在平、纵曲线半径较小、视距不良和长下坡等路段。
通俗来讲即路面应平直,无纵向坡道,无横向倾斜。
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选点:(1)重点布设在省市界入口,加强对运输通道以及超限超载严重路段的监控;同时考虑对重大桥梁、多条国省道交汇点等重点路段和节点的控制;(2)考虑土地、资金、环境等制约因素,尽量节约资源,集约建设,综合利用。
要充分考虑与收费站、养护工区、服务区等现有公路养护管理设施及公安卡口相结合,提高设施、设备等的共享利用水平,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方便工作协同。
(3)选点布局与治超执法需求相匹配、与周边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相协调,通过科学分析、优化选点、合理布局,尽可能以最少的数量规模控制最大的区域。
(4)既要着眼于当前辖区公路网络格局和交通流运行特征,又要考虑未来路网形态变化和交通流分布变化的影响。
(5)称重区应该远离需要加速、减速或驾驶员变道的区域以保证车辆匀速行驶(比如信号灯交叉口,收费站等),此外,还要远离可能造成司机换挡的区域,比如匝道等。
同时,为了保证建设点位的线形指标,应遵守ASTM E1318《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Weigh-In-Motion(WIM)Systems with User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的相关规定要求,技术要求如下:(1)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60m引导路段和后30m引导路段的路面中心线的转弯半径应≥1.7km。
(2)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60m引导路段和后30m引导路段的路面纵向坡度应≤2%。
(3)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60m引导路段和后30m引导路段的路面横向坡度值i应满足1%≤i≤2%。
(4)不停车称重检测区前150m引导路段范围内应无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5)不停车称重检测区设置位置与同一路段上公路隧道进出口距离不宜小于2km,不得小于1km。
动态车辆超载预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动态车辆超载预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海宁,魏立锋(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2)为了降低车辆超载检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车辆超载检测的效率,保障高速公路的畅通,本文设计出了一种动态车辆超载预检测系统。
本系统硬件平台以工控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为核心处理单元,以LED大屏幕为显示单元,用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卡PCL-1716完成数据采集。
软件设计以C++作为编程语言,以Visual C++6.0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在硬件结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高效、稳定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对硬件设备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数据通信以及数据存储等功能。
实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准确检测出超限车辆,实现了对超载车辆的实时检测。
关键词:预检测系统;工控机;LED大屏幕;数据采集卡PCI-1716中图号:TN919.5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日益提高,运输行业也随之兴起并且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特别是高速交通运输更是运输行业的命脉。
随着高速公路发展的同时超限超载车辆也纷纷涌入,导致高速公路不堪负重,损坏严重。
车辆超限超载超重现象不但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地损坏了公路的基础设施;不仅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造成国家财产的严重流失,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尽管现有的相关法律都规定严禁车辆在运输时超限、超重,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这种现象屡禁不止、已经成为扰乱我国道路交通运输的难题。
因此,依法治理、根治超限超载超重运输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头等大事。
为了及时制止超限车辆继续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目前我国对高速公路的不同路段,分别设置了超限检测站以阻止超限、超载车辆继续对高速公路造成危害。
但是现有的超限检测站都是对车辆进行静态称重,即在车辆静止的状态下对车辆进行称重。
治超检测站系统设计方案

行业应用与交流
n d u s t d a l Ap p l i c a t i on s an d CO mmun i c a t i On s
治超检测站系统设计方案
邢 娜 - 一 。 赵寒 涛 L , 徐秋茹 L
X I NG Na , 一 . ZHAO Ha n . t a o , 一 . XU Qi u . r u ,
( 1 .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u t o ma t i o n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c a d e my o f S c i e n c e s , Ha r b i n 1 5 0 0 9 0 C h i n a ; 2 . I n s t i t u t e o f Ad v a n c e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c a d e my o f S c i e n c e s , H a r b i n 1 5 0 0 2 0 C h i n a )
及其管 理系统软件 自动化 ; 检 测结果 自动人 库 , 信息 显
示 、光 电、声 音提示 ; 手持终端实 现现场检查 信息远 程
传递 ; 中心站集 中管理 。
2 . 1 远 程 监控 平 台
路上 出现超 高超重行 驶的车辆 越来越 多 , 对 生产安 全和
经济发展造成 了严 重的影响 , 超 限超载治理 已刻不容 缓。
( I . 黑龙江省科学 院 自动化研究 所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9 0 ;
2 . 黑龙江省科学 院高技术研究 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2 0 )
非现场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最新版】

非现场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一、设计原则1.先进性本设计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理念、经验和技术,严格遵守《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2号)和JJG 907《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技术要求,同时参考各省的非现场执法设计指南及相关指导文件,满足非现场执法的需要,选择最先进、最成熟、最稳定的设备及系统,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先进性。
2.可靠性调研市场上现有称重系统,充分评估和论证主流产品的功能、成本及技术参数发展状况,结合动态称重检测系统拟建地点的现状条件,进行综合性的权衡考虑,推荐最合理、最优秀的设备技术参数,以确保建成的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运行。
3.安全性动态称重检测系统每天自动采集到大量的车辆信息,原始数据以及执法处罚数据的安全性也至关重要。
软件上可通过密码控制、权限控制、和选取更安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等方式实现,网络安全上根据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4.开放性严格遵循国家、各省市的治超相关法规制度,统一超限超载证据采集标准,同时满足公安、交管部门执法需要,保障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共用和业务的协同。
与其他动态称重检测点位统一动态称重检测系统精度标准、统一取证标准、与交管部门联合,为非现场联合执法提供技术与设备支撑,最终实现货车超限超载运输全面的非现场联合执法。
二、设计思路1.非现场检测利用不停车超限检测设备获取车货总重、车辆轴数、速度、轴重数据;利用高清智能车辆号牌识别系统(即抓拍设施)获取车辆特征信息并识别车牌号;并将车牌和超限信息迅速传到LED屏上显示,及时告知车辆驾驶人员;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多维图像数据校验,能够在不停车、不减速、不以特定速度及特定车道行驶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测得车辆轴数、轴重、车货总重、牌照、速度等信息,通过算法优化检测逃避动态称重系统的若干异常驾驶行为(如超低速过衡、高速冲岗等行为作弊),达到非现场处罚标准。
动态机动车超载自动识别检测系统及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实观上述目的的方案包括:计算机、微波读写子系统、触电传动感 应子系统、地感子系 统、抓拍子系统、超载识别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传输 子系统以及自动识别检测方法。
自电子卡的反向散射波信号;快速检索辅助单元主要由单片机MCU
组成,它与读写检测单元相连,对读写检测单元读入的数据进行分 析处理;微波电路模块是可变频的。
5、在对电子卡进行初始化及个人化时,还将下述四种信息进行
押码加密处理,然后将加密后的信息一并写入电子卡中,车辆国际 终身编码、车主名称、车牌号、核定载重量。电子卡的形成包括以
感应子系统统、传输子系统以及自动识别检测方法。地感子系统和触电传 动感应子系统通过外来施加的压力,激活微波读写子系统工作,读 取电子卡中的信息;触电传动感应子系统将压力产生的电荷转化为 模拟信号,测出通过车辆的总重量信息;两组信息通过计算机的运 算、超载识别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的分析、比对,将通过车辆的 通过时间、车牌号、车型、车主名称、核定载重量、自重、实际载 重量、超载重量、处罚内容等信息快速显示出来;对超载车辆进行
声光报警,并将有关信息传输到前方检查站,对本地车(有电子卡)
可进行数据记录,传输到当地车管部门,为防止道路堵塞可进行每 月或每季集中处罚;对无电子卡的车辆,抓拍子系统将车牌、车头 拍摄下来,从数据库的车辆载重分类表中查找核定载重量、自重等 信息,并与实际载重量分析、比对,做出是否超载的判断,如属超 载,将有关信息传输到前方检查站,伴有声光报警,前方检查站可 将有关信息打印并拦截车辆进行处罚。如属无超载车辆则放行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求精电子有限公司工程师训练中心----课题卡专用
----------------------------------------------------------------------------------------------------------------------------------------------------------------------------- 课题名称: 《超载货车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要求:下文仅提供提示性参考,需要自己根据自己调研情况和理解加以补充和完善
课题名称
《超载货车检测系统设计》
背景说明
本系统是一个车辆超载检测系统。
项目详细要求1、当货车经过检查站时,工作人员输入车型后,当被检车辆超载后,监控控室内,警报器响
2、同时大数码管显示,超载数量,
3、通过485总线连接监控室与地磅
方案描述
应用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软件单项技能训练点1 2 3 4 5 6 7 8 9 10
需要整理专题资料1 2
2 3 4 5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