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测试题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测试卷 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卷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选择题1. 夜间在室内不宜放置盆栽花卉,这主要是因为()A. 增加了卧室内的温度B. 增加了卧室内的二氧化碳C. 提高了卧室内的湿度D. 消耗了卧室内的二氧化碳2. 叶片上面的绿色比下面的绿色要深,是由于()A. 上表皮比下表皮的细胞里含的叶绿体多B. 叶片下面的温度高C.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多D.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少3.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A. 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B. 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C.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D.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4. 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的部位是()A. 呼吸道B. 肺泡C. 血液D. 组织细胞5.“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显示的颜色分别是()A. 蓝色蓝色B. 蓝色黄白色C. 黄白色黄白色D. 黄白色蓝色6. 如图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C.①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②提供叶绿体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7. 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8.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9.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其中A、B、①、②、③依次为()A.叶绿体、线粒体、氧气、二氧化碳、水B.线粒体、叶绿体、氧气、二氧化碳、水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氧气、水D.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水10. 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B. 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 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D. 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11.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 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 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1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X 有机物+氧气.式子中“X”表示的物质是()A. 淀粉B. 水C. 葡萄糖D. 蛋白质13. 小明为探究植物的呼吸,做了以下实验:将新鲜的两朵康乃馨和微波炉烤干的两朵康乃馨分别用线吊在甲、乙两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放在黑色塑料袋里密封放置一昼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第2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及答案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能力提升1.春末,窗台附近的金鱼缸内养了许多金鱼,并放有金鱼藻,在一昼夜中金鱼最缺氧的时候大约在()A.早晨B.中午C.黄昏D.天亮前2.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质量明显减轻。
其主要原因是()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3.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保鲜薄膜包裹可以()A.不让水分散失B.阻挡细菌进入C.减少水果皮损伤D.抑制呼吸作用4.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
”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5.下列能正确表示夜间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的是()6.在右图所示的实验中,把新鲜的植物和被开水煮过的植物分别放入锥形瓶内,塞紧瓶口,一夜后,把燃烧的小木棒分别放入锥形瓶内,现象是()A.伸入甲、乙瓶内的小木棒都继续燃烧B.伸入甲、乙瓶内的小木棒都熄灭C.伸入甲瓶内的小木棒继续燃烧,伸入乙瓶内的小木棒熄灭D.伸入甲瓶内的小木棒熄灭,伸入乙瓶内的小木棒继续燃烧7.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物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B.主要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C.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无关8.右图为检测植物呼吸作用的密闭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a为红墨水珠,b烧杯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当a稳定后,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广口瓶。
一段时间后,a的移动方向是()A.向左移动B.先向左再向右移动C.向右移动D.先向右再向左移动9.张新同学是个实验小能手,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后,他在同一棵树上,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各摘取了大小相同的叶片a、b、c,将叶片脱水后,称其干重,他的结果应该是()A.a>b>cB.b>c>aC.c>b>aD.a>c>b10.在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过许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间常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
考点10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课堂训练题)

考点10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判断题1.为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采取有效的措施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形成高温环境。
【答案】错【解析】为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采取有效的措施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环境温度、延长光照时或增加光照强度,这样可以使光合作用加强,减弱呼吸作用,能提高产量。
2.在农业生产上,贮藏粮食的适宜条件是低温、干燥。
【答案】对【解析】在农业生产上,贮藏粮食的适宜条件是低温、干燥;因为低温、干燥可使呼吸作用减弱,这样种子不易萌发,保住种子内的有机物。
3.农民急于给农作物排涝、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答案】错【解析】农民急于给农作物排涝、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根的呼吸作用。
4.北方农村冬季将蔬菜放入地窖中不保存,每当进入地窖之前会用绳子吊着一盏煤油灯测试地中氧气。
【答案】对【解析】北方农村冬季将蔬菜放入地窖中不保存,每当进入地窖之前会用绳子吊着一盏煤油灯测试地中氧气。
人要下地窖必然要不保证地窖中氧气充足,这样才能保证人的生命,因为地窖中蔬菜在黑暗地窖里呼吸作用没有停止,地窖的空间里充满了二氧化碳,如果人冒然进入会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甚至窒息死亡。
二、单选题5.下列在农业生产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移栽植物幼苗,根部带土B.增大蔬菜大棚内的昼夜温差C.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D.降低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答案】D【解析】A.正确;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了保证植物的根部的根尖上的唱的成熟区根毛在根部带上土壤,可以很好的保护,这样当栽种下去很快根尖上的根毛发挥作用。
B.正确;大棚种植蔬菜保持昼夜温差这样可以很好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保存先来,呼吸作用少分解有机物,从而提高大棚的产量。
C.正确;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这样使每棵植物能最大限度的到阳光,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形成更多的有机物。
D.错误;二氧化碳浓度又称为“气肥法”空中的肥料,因此在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提高更多光合作用的的原料。
北师大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2节 呼吸作用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叶表皮上的结构(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为气孔,只在叶的下表皮有分布B.b为保卫细胞,作用是保护植物体C.b的形状和大小改变控制a的开闭D.a的开闭不会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2. 将某株绿色植物移置黑暗中24小时,随后把植株上一片绿叶主叶脉剪断,另一片绿叶叶两面贴上一块不透明的锡纸(如图),再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A区、C区不变色,B区变蓝色。
该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B.叶绿体和阳光C.水和阳光D.水和叶绿体3. 下列对光合作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把简单的有机物变成复杂的无机物B.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C.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D.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4. 下列不属于变态叶的是()A.猪笼草的捕虫叶B.仙人掌的叶刺C.豌豆的叶卷须D.红薯的叶5.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得已广泛应用,下列不属于此应用的是()A.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B.延长光照时间C.对农作物的土壤中肥料进行筛选D.对农作物进行立体种植6. 下图是探究金鱼藻某种生理过程的实验,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A.呼吸作用产生氧气B.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7.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将盛有等量的同种水生植物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在同一光源不同距离的地方(光源产生的热量对本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计数植物产生的气泡数,可用于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该影响因素是试管编号 1 2 3 4 5光源的距离(cm)10 30 50 70 100每分钟气泡数45 30 19 6 1A.二氧化碳浓度B.氧气浓度C.温度高低D.光照强度8.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大棚种植农作物产量的是A.合理密植B.适当加大昼夜温差C.过量施肥D.增施二氧化碳9. 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释放的气体,发现该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起来,从而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什么气体()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氢气10. 地球上所有动物和植物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最终都源于:A.吸收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呼吸作用二、填空题11.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转运和消耗掉叶片中原来贮存的____________;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让叶片中含有的__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
七年级生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步测试(含解析)济南版

2.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单选题1.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B. 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C. 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D. 焚烧农作物秸秆,使其成为草木灰肥料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A. ④③②⑤①⑥B. ④②③①⑤⑥C. ②③④⑤①⑥D. ②④③⑤⑥①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A. 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B. 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C.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D. 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畜量4.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A. 在田间焚烧秸杆B. 绿化美化环境C. 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D. 淘汰高耗能企业5.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以下行为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B.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C. 少用一次性筷子D. 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6.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比较稳定,这主要是()A. 光合作用的结果B. 呼吸作用的结果C. 大气中含氧量多的结果D. 大气中二氧化碳少的结果7.下列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8.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A. 水分B. 光C. 无机盐D. 空气9.高姐的烤地瓜软香甜、口感好、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很受市民的欢迎,可你知道地瓜中的淀粉来自()A. 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B. 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C. 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根部的D. 根细胞合成后并进一步转化而成10.“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正确步骤是如下:①酒精脱色②清水冲冼③选叶遮光④暗处理⑤碘酒显影⑥观察变化.其中正确排序是()A. ④③①②⑤⑥B. ③④①⑤②⑥C. ④③⑤①②⑥D. ③④①⑤⑥②二、填空题11.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呼吸作用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呼吸 光合 呼吸 呼吸
氧 气 浓 度
呼吸
光合 呼吸
呼吸
P44
P38 P44
拓6
例2 拓7
有 机 物 量
长出叶子 时间 P44 拓9
呼吸作用
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 的钟罩内,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的地方,那么 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 A. 不移动 二氧化碳 氧气 B. 向左移 C. 向右移 D. 先向右移,后向左移
P44
P44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 浑浊 变浑浊
拓5
拓3
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产生_____
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
a和b变量是 光.
验证光合作用 产生氧气.
实验三: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有氧气 本来有氧气,现在没有氧气 无氧气
P43
能燃烧
基7
不能燃烧
无氧气
有氧气 煮熟的种子
能呼吸
不能呼吸
考点4: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有机物
二氧化碳
P37
直10 直7
呼吸作用
光合=呼吸 开始进行光合
呼吸作用的重要题目呼吸光合呼吸呼吸呼吸光合呼吸呼吸同一棵植物一天内两种物质的测定p44时间长出叶子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的钟罩内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的地方那么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右移后向左移呼吸作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机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呼吸作用p37直10开始进行光合光合呼吸
考点1: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细胞利用 氧 ,将 有机物 分解成 二氧化碳 和 水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 能量 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原料 产物
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下列措施中,与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温室大棚内蔬菜产量无关的是()A.调控二氧化碳浓度B.适当补充水分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D.适当降低夜间温度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主要通过叶表皮上的气孔向外散失水分B.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将要熄灭的火柴复燃C.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经过一夜呼吸作用的植物所在的密闭容器中会继续燃烧D.农业生产中,可通过合理密植、立体种植等措施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3.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A.氧气和二氧化碳B.有机物和水C.能量D.氧气和有机物4. 如下图所示,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
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
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并且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乙瓶中的蜡烛燃烧。
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下列哪项结论? ()A.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了水B.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C.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D.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 植物的生理活动与气孔无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6. 如图所示,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改变,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C.在B点,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相等D.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7. 绿色植物叶片进行生理活动正确的是()A.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B.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C.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D.晚上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8. 某同学利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设计实验装置并依次按照图中甲、乙、丙、丁的顺序进行探究,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步骤甲放置一昼夜,使植物叶片内原有淀粉耗尽B.步骤乙中的植物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C.步骤丙中,小烧杯内是水D.步骤丁中,叶片会变蓝9.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片,呼吸作用则可发生在任何活细胞B.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光合作用白天发生,呼吸作用夜间发生D.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10. 从超市买来的新鲜蔬菜用保鲜袋装起来,放入冰箱,可以延长储存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是()A.减少损失B.降低了蒸腾作用C.抑制了呼吸作用D.保持了温度二、填空题11.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了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七年级上册生物试题(附答案)

A.骨和骨连结 B.骨和关节‘ C.骨和骨骼肌 D.骨、骨连结和骨骼
7.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株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用酒精脱去叶绿素后滴
加碘液,叶片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D.三个叶片的蓝色深浅相同
B.叶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C.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靠近叶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靠近叶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少
23.一只小羊在休闲地吃草。羊比草多了下列哪种结构层次( )
A.细胞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4.下列生物无细胞结构的是( ) A.结核杆菌 B.噬菌体C.霉菌 D.肺炎双球菌
C.大气圈下层、水圈上层、整个岩石圈 D.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
18.下列组织,不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19.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B.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C.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28.(9分)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
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所示,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光下照射3-4小时后,取出①号试管并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带火星木条会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 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 ____(2分)。
A.关节面和关节腔 B.关节囊和关节窝 C.关节软骨和滑液 D.关节囊和韧带
11.松树区别于桃树的主要特点是( )
A.有种子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C.种子外有果皮包被D.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 11公斤,
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 _______________ 和土壤中的 _________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
有遮光的部分变成
1. (08济南)
验装置,请分 图20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 析回答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的作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中酒精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个实验说明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6. ( 08东营)(7分)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 (])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 _____________ ,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树和桂花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松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染成蓝色的叶片做叶的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蓝的部 位是纟田胞中的 __________ 。
行了如下实验:
① 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 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 C 处;用装有
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
袋将部分枝叶密封。
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 下叶片M 、N ,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 、N 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 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5.今有一实验,步骤如下:(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7分)
(1) 滴加碘液后, 发现只有 B 处变成蓝色,A 、C 、D 处均未变蓝色。
则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 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 ,
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 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 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
比较
比较 比较
(2)
B 两处,
C 两处,
D 两处, 可以说明 可以说明 可以说明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反应式可以表示为
7.把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以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
列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该过程的
(2)在实验中使用石灰水的目
(3)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把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
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本实验的对照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
(5)如果利用本植株来验证植物的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主要部分,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8右图为一测定叶片少量光合作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
请据图分析回
答
珂
[] ________________ 的效率。
(3) 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
[] ____________ 所释放的能
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 ________________ 中。
(4) 过程B 的强弱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
如下图所示,请你据图分析回答:
(1 [①、⑤[] ___ 属于保护组织,[]是 ________________ 组织,由 ________ 组成,其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据图分析,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的主 要原因是叶正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运输到叶肉细胞是通过
[] __________ 实现的。
9•某同学设计了如上图实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
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 别插入一棵大小
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枝条保留全部叶,丙装置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支试管 中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
35°C 环境中,乙装置放到 15°C
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 该实验可分为两组 ________ 实验:一组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 ,其变量是 _______ ,实验结果是
叶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另一组是 和 , 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是 液面下降较大,
可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装置中塑料袋内壁上也出现少量水珠,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9分)(09潍坊)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
(4)气体出入叶片的门户是[] ____________ ,控制此门户开闭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 ,控制水分散
失的结构是[] __________ 。
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第 12小题〜第15小题
乙 內 丁
12.甲装置可以用米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A.氧气
B.水
C.二氧化碳
D.阳光
13•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台作用是否有 ________ 的产生,此装置必须放在 ________ 环境中。
A.二氧化碳,有光条件 B •二氧化碳,无光条件 C •氧气,有光条件 D.氧气,无光条件
14. 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A.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B.光台作用能产生氧气
C.呼吸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D.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15. 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
但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修改为
ST
构示意图,请回答:
(1) 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
的结构是(数字表示)
(2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1)夏季上午将此装置放到阳光下,气体分析仪能测到含量逐渐减少的气体是 ______ ,该气体
A.植物叶片太多,应摘掉些
B.应扎紧袋口
C.应给叶片涂上几士林
D.袋口应扎在最下面一片叶以下,土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