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及答案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版)

201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总分:130分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元( xiāo)②(yú)越③习以为(cháng)④明眸善(lài)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一侧枕河石栏把时光留转诉说给你,两眼沿路古井将几多风雨深蕴其中。
俯身探视苔痕青绿的井口,你会平添感概:两千年了,历尽苍桑,它依然清澈无比!抬首凝望墙影斑驳的老宅,你会顿生暇想:喇叭声响,爆竹连天,一顶花轿抬进巷来……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②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孟子》)③,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④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⑦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无题》)⑧,月有阴晴阳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4.名著阅读。
(5分)①《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急切希望有人来救他们,但后来汤姆见到了人,却吓得动弹不得,这是为什么?②《水浒传》中,林冲是被谁陷害刺配沧州的?这人又派谁收买了押送林冲的公差?当公差在野猪林想要打死林冲的时候,又是谁救下了林冲?5.下面是某位主持人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3分)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从事肠道疾病研究多年,在国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王健教授,他将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正,才能获得健康。
①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一词。
②文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将””改为“”。
③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改为“”。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三(含答案)

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模拟测试(三)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请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
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5、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共4分)古人① 情于山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世间鲜.有何物能匹敌山之高② 伟岸、海之茫无际涯。
登山③ 海,常让人顿悟天地之阔大、人生之渺小,于是心胸为之豁.然,眼界为之高远。
①依次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xiǎn huōB.xiǎn huòC.xiān huòD.xiān huō②在上面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钟②竣③邻B.①衷②峻③临C.①衷②竣③邻D.①钟②峻③临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即上下句或上下段的字数、结构基本相同,具有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令堂”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严”“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C.消息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客观、时效性强,它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D.剧本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3、下列关于名著的人物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
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描绘的这个人,就是国民党悬赏8万元要通缉的毛泽东。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九年级语文中考综合模拟卷及答案 (3)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一、积累运用(21分)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 分)情义扰如一位美丽的仙女,把真情(sǎ)_____向大地,让人间飘荡着幸福和甜蜜;情义好像初晨的第一终阳光,(qū)_____散了人们心中的阴玻,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惬意;情义仿佛一阵和(xù)_____的春风,给大地带来春的气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情义宛如一场纤纤的细雨,滋润了你我干(hé)____的心田,让人们经受沐浴和洗礼。
2.下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1分)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呖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遐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改为改为3.下面语段中有语病或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试分别提出修改意见。
(3分)俗话说:“百菜当属白菜好”,因此古人常以白菜当做养生佳蔬。
白菜不但是菜中佳品,还具有很好的医疗价值。
如治伤风感冒可用大白菜根须煎汤服;用白菜、辣椒熬水洗手足,可防治冻疮;用白菜、大葱熬汤温服,不但可以治感冒,对气管炎也有好的治疗效果。
①②③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分)①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②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③“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④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⑤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上段文字的顺序被打乱了,可调整为(只写序号):5.根据要求默写。
( 6分)(l)_______ ____ ,君子好述。
(《诗经。
关雌))(2)_______ 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4) ,阴阳割分晓。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wèi)▲蓝②(tián)▲淡③金(bì)▲辉煌④赏心(yuè)▲目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穿过狭窄幽深的小巷,进入保圣寺,豁然开朗……前面是“清风亭”,我常为这样雅至的文字叫好,我仿佛因此触摸到那个座落在水乡泽国的江南古镇的灵魂。
眼前那颗千年银杏,枝叶窸窣,像是在细说往夕岁月的芬芳……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 ,自缘身在最高层。
(▲ 《登飞来峰》)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⑦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⑧芳草鲜美,▲ 。
(陶渊明《▲ 》)4.名著阅读。
(5分)(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A.《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年苏州市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doc

2015年苏州市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2015年苏州市语文中考试卷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w i)▲蓝②(ti n)▲淡③金(b )▲辉煌④赏心(yu )▲目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穿过狭窄幽深的小巷,进入保圣寺,豁然开朗前面是清风亭,我常为这样雅至的文字叫好,我仿佛因此触摸到那个座落在水乡泽国的江南古镇的灵魂。
眼前那颗千年银杏,枝叶窸窣,像是在细说往夕岁月的芬芳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自缘身在最高层。
( ▲《登飞来峰》)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⑦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⑧芳草鲜美,▲。
(陶渊明《▲》)4.名著阅读。
(5分)(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A.《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的故事。
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先前那么高兴了。
D.《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姨妈让汤姆刷墙。
汤姆一心想着玩,就变着法子让其他孩子替他来刷墙。
孩子们为得到刷墙的机会,送给他苹果或其他各种小玩意。
(2)下面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①斗战胜佛A.石猴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②齐天大圣B.唐僧收石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③行者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④弼马温D.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⑤千岁大王E.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所称5.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2015年苏州市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5年初三调研卷语文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yìn) ▲ 证②(xiáng) ▲ 和③一(chóu) ▲ 莫展④惟妙惟(xiào)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至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江南小镇大多很有一些年代了,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苍桑之慨。
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幽长,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想来想去,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甜淡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 ,一览众山小。
(杜甫《▲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
(李煜《相见欢》)⑥▲ ,西北望,射天狼。
( ▲ 《江城子》)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⑧潭中鱼可百许头,▲ 。
(柳宗元《小石潭记》) 4.名著阅读。
(5分)(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第31章“洞中历险”,读后回答问题。
走完二十步,这条通道就止在一个“断崖边”。
汤姆跪下来往下摸,然后用手就便尽量往角落四周远处摸过去;他特别使劲往右边摸得远一点:就在这时候,在不到二十码远的地方,一只举着根蜡烛的人手,从一块岩石后头出现啦!汤姆欢喜得大叫了一声,那手后面的身子立刻出现了。
那是—(人名)的身子!汤姆吓傻啦:他动弹不了啦。
①选文中那个让汤姆又欢喜又吓傻的人是谁?②后来汤姆又是怎样备受饥饿的煎熬,独自去找出洞之路的?(3分)(2)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朝花夕拾》,读后回答问题。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 2015 年中考试卷语文答案分析第一部分1.【答案】( 1)蔚(2)恬(3)碧(4)悦【分析】达成时,注意书写的规范。
【考点】拼读和汉字书写2.【答案】至—致座—坐颗—棵夕—昔【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形近字,特别是一些常用词语的累积和辨析。
在详细达成时,能够先阅读整段话,而后看语段中出现的词语或短语有无错误,最后再看整段话中单个的字有无错误。
3.【答案】( 1)草色遥看近却无(2)病树前头万木春(3)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4)山重水复疑无路(5)断肠人在天涯(6)化作春泥更护花(7)不耻下问(8)落英绚丽(桃花源记)【分析】因为都是一般性默写填空,比较简单,只要注意书写即可。
注意:(4)不要把“重” 误写成“穷”;(5)不要把“涯”误写成“崖” ;( 6)不要把“作”误写成“做”。
【考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4.【答案】( 1) B(2)称号②③④⑤得名原由E B A D【分析】( 1)波及的名著是《朝花夕拾》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朝花夕拾》波及的内容是《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五猖会》。
B《范爱农》写的是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归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不只是是在日本留学时的故事。
(2)《西游记》中孙悟空不一样时间段称号、来历。
需要对名著情节比较熟习。
5.【答案】( 1)⑤(2)④②【分析】达成时,注意对偶需字数同样,构造同样(词性同样)。
比方“松间鸣好鸟” ,“松”在句中是修饰“间”的,作形容词,“间”是名同,“鸣”是动词,“好”是形容词,“鸟”是名词。
弄清楚这些以后,再去剖析备选项,剖析后可知选⑤。
其余两句据此剖析。
第二部分6.【答案】歌或白雪歌【分析】达成时注意是“体裁”而不是“题材”。
7.【答案】示例:不适合。
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整个句子就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梨花、杏花、桃花所有绽放” 像“好多树开满了梨花” ,不合比喻要求;“春季来了” 已经是事实,后边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 ,前后矛盾(违反逻辑)。
江苏省苏州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②描(huì)▲③(màn)▲长④经天(wěi)▲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为▲②▲改为▲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丰_______(yú)②_______ (qí) ③忍_______(jùn)不禁④飞禽走_______ (shòu)2.下面一段话中有4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伫立犷野,苍穹弥曼着难言的静幕;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
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蕴含的灵气默默不语。
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
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10分)(1)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 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_______》)(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
(毛泽东《七律长征》)(4) 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6)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7) 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石灰吟》)(8)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4.名著阅读。
(5分)(1)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请简述本段中的“他”留给鲁迅印象深刻的两件事。
(3分)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
请任选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2分)①美猴王②弼马温③齐天大圣④孙行者⑤斗战胜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州某中学对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44分)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6~7题。
(4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8~12题。
(15分)【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8.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
(4分)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②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③彼竭我盈.()④夫大国,难测.也()9.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臣之妻私.臣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甲】、【乙】两段都采用了什么描写来展示两人的性格的。
结合文本说说唐雎、曹刿两人的共性?并结合选文举例用自己的话说明。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战争中“人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能以弱胜强。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中根据唐雎、曹刿表现,分析在劣势中转化为优势应具备哪些条件?(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10分)比,是一门学问佟晨绪①“比”是一个会意字,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另一类物进行比较。
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
在学校,同学们之间比成绩,比品德;在社会上,人们之间比地位,比权势;在超市里,人们比质量,比价格……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从比的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
善于用比这把剑的人会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善于用的人则可能伤害到自己。
因此,如何比,是一门学问。
③客观理性地比,带给我们的是启迪和成功。
只有理智地比,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
④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迅速被大家熟知的莫言,就值得我们学习:在其写作生涯中,他的内心就有“两个要点”,其一是分析一些知名作家,研究其大红大紫的成功因素;其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农家生活中找灵感,让文风愈加独成一派:现今很多作家将赚钱和功利放在首位,成为所谓的“市场作家”,什么畅销,就写什么;还有的作家为了搏关注,沉迷于风花雪月、野史风韵。
莫言就是善“比"的典型,知道自己应该比什么。
是销量、关注度、名利、掌声,还是文学著作本身的意义?相信莫言内心总有一把标尺。
⑤缺乏理性地“比”,带给我们的是人生的空白和遗憾。
和别人进行比较后,自己仍没受到任何启迪和进步,这样的“比”就是盲目的,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事例,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诉人们,秦朝实力雄厚,阿房宫的建造更是雄伟壮丽,秦始皇满以为这样就会稳坐江山千余载,不曾想,一个陈涉起义就让一切土崩瓦解了。
“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后代统治者比而不鉴,所以悲剧才会不可避免地重复上演,令人扼腕叹息。
⑥不顾实际地“比”,带给我们的是诱惑和伤害。
现在有些学生圈就存在着一种不良风气——攀比,且愈演愈烈。
媒体也偶有报道过一些学生举办豪华聚会,开着名车,穿着名贵礼服,排场浩大。
这些学生比的不是成绩和素质,而是吃喝穿戴、时尚享乐、排场,无不让人惋惜。
校园里应该是最纯洁的圣地,可攀比之风,丧失了本来的纯真、质朴和善良。
⑦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摒弃不恰当的比,选择理性的比。
对待生活,我们应努力将比变成自我奋进的动力,使比成为我们顺利到达成功彼岸的助推器。
⑧该“比”的时候,我们绝不怯懦;不该比的时候,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
善比者,比是一种促进,一种提升;不善比者,比是一种累赘,一种牵绊。
⑨总之,“比”是一门学问。
只有善“比”者才能知足常乐,才能体会心远地自偏之境界的美妙。
“比”出思想,比出境界,“比”出风采,才是我们应该达到的人生高度!(选自《思维与智慧》) 13.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试从第④段与第⑤段的关系上说明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⑤⑥段在写法上有何不同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本文,说说应怎样选择理性的“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
(16分)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汪微微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
平日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和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