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合集下载

2015-2016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市北】

2015-2016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市北】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3道小题。

其中,第1—7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8—22小题为“阅读”;第23小题为“写作”。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其中,选择题要求用2B铅笔正确涂写在“客观题答题区”。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7分】(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1.根据提示默写。

(10分)①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苏轼)②因思杜陵梦,。

(《商山早行》温庭筠)③,野渡无人在舟自横。

(《滁州西涧》韦应物)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⑤,风多杂鼓声。

(《从军行》杨炯)⑥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三峡》郦道元)⑦,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⑨,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⑩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爱这土地》艾青)2.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西北边塞,秋风萧瑟,长烟落日,词人范仲淹面对此景写下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诗句,既有怀念家乡亲人的愁思,又有深沉的忧国爱国之情。

B.《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感慨: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

表达了诗人坚持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C.《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写诗人兵败被俘,面对强敌,他舍生取义。

同时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壮志未酬的感叹。

D.唐朝诗人白居易看到西湖早春的生机勃勃景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钱塘湖春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4分】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

2015年中考语文解析及训练: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

2015年中考语文解析及训练: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
广告语:他忘记了一切,但从未忘记爱你。
短片三:儿子要出差,老父亲跟着颤颤巍巍地下楼。儿子因为赶车,走得急,见父亲也急急地跟着便停下问他,你有事么?父亲说,我到门口看看。儿子到小区门口等出租车,父亲在门卫处望着他。儿子回头看了一眼,父亲马上别过头。等儿子打上车,再回头时,见父亲还在原地怔怔地望着车,晨风中愈发苍老……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柳司马被贬永州游石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广告
8.“伞”“拐杖”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你任选其一,为它拟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不得超过20个字。
9.(2015·预测)小勇和小强来到一广告牌前,看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地球是我家,请你爱护它!”小勇认为这则广告语有问题,他的理由是:既然是“我家”,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请你(别人)”来爱护它呢?小强觉得有道理。后来,小勇灵机一动,只改动了其中的一个字。小强连连点头称妙。请你说说小勇是怎样改的?理由是什么?
“明谢”两字意味深长,请你请说出其妙处和含义。
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三(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三(含答案)

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模拟测试(三)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请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

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5、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共4分)古人① 情于山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世间鲜.有何物能匹敌山之高② 伟岸、海之茫无际涯。

登山③ 海,常让人顿悟天地之阔大、人生之渺小,于是心胸为之豁.然,眼界为之高远。

①依次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xiǎn huōB.xiǎn huòC.xiān huòD.xiān huō②在上面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钟②竣③邻B.①衷②峻③临C.①衷②竣③邻D.①钟②峻③临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即上下句或上下段的字数、结构基本相同,具有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令堂”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严”“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C.消息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客观、时效性强,它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D.剧本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3、下列关于名著的人物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

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描绘的这个人,就是国民党悬赏8万元要通缉的毛泽东。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2015年中考语文解析及训练:图表、图片、漫画的研析

2015年中考语文解析及训练:图表、图片、漫画的研析

图表、图片、漫画的研析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

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时会看到图表、图片、漫画类题目。

图表所选材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尤其以调查表居多,如台州卷的“废旧电池回收”的问卷调查,苏州卷的“中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泸州卷的“近三年市民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株洲卷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状况调查等。

读图材料涉及图徽、新闻、历史画面、漫画、招贴画等,材料鲜活,时事性强。

从近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图表的类型主要有图片(人、物、景)、图标(徽记、标志)、漫画、表格等;从命题解题角度可分为:常识类、概括说明类、信息筛选类、写作类、活动类等。

1.图表题答题技巧(1)观察分析,捕捉信息。

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所有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

读图表时应特别注意两点:①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

可能是材料的重要之处,也可能是观点的源头。

②图表细节。

图表中的一些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

(2)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3)文字表达,扣住要领。

①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②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③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等,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安徽省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⑥庭下如积水空明,。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⑧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 分),。

,。

2. 阅读汪国真的诗歌《热爱生命》,完成(1)~(4)题。

(9 分)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jiān 程。

我不去想,能否yíng 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①,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3 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风雨j iān()程yíng()得玫瑰()4(2)“热爱生命”的“热”字书写笔顺的第5 笔是()。

(2 分)A. 撇B. 横折弯钩C. 点(2 分)(3)根据句子的意思,横线①处应填的词语是。

(4)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

(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2分)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 分)(1)《红岩》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里,在狱中受尽折磨的她却表现出如钢铁铸成的共产党员的意志。

最新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最新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B. 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C.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

D. 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传诵。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答案】(1)C(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也要归乡;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一“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也就是景中含情,以景衬情;又情由景生,情由心生,情景交融。

【解析】【分析】(1)ABD赏析正确。

C此题错在对“萋萋”的理解,“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因此这句话的赏析是: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芳草长势茂盛。

(2)结合尾联内容分析:尾联所写的时间是:傍晚;地点是:江上;景物有:落日,烟波浩渺的江面。

感情有:愁,思乡的愁绪。

落日时分,乡愁更加浓烈,而烟波浩渺的江面又加深了诗人的这种愁绪。

据此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 C;⑵“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也要归乡;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一“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也就是景中含情,以景衬情;又情由景生,情由心生,情景交融。

2015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4分。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准考证号区域用2B铅笔填涂考号,在左侧划线处完整填写自己的信息。

2.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中性笔或黑色墨迹钢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积累(36分)1.默写。

(16分)①求之不得,。

(《关雎》)②,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⑦,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⑧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⑩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11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2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13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14 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15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花自喻,表达对理想和信念执著追求的诗句是“,”。

2.依据所给信息填空。

(2分)他从眉山走向中原,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豪放一派。

一生“历经八州”,在被贬黄州时,自称“闲人”。

“他”是,“其词”特点是。

3.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

(4分)( )然一体出类拔( ) 有条不( ) 痛心疾( )4.下面字谜是哪些字?请选取其中的两个作答。

(2分)①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②木偶③金木水火④半耕半读。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

B.在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共走访贫困户近500多户。

C.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D.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作祟帷幕云宵沧海一栗B.隧道赃款外甥自顾不暇C.姊妹酝酿奢靡崭露头脚D.誉写绚烂眷念绿草如阴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阳光中学在2012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B.菲律宾外长说黄岩岛是菲律宾的固有领土,他的言论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歪曲黄岩岛历来是中同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C.那烟雨迷蒙的恩施大峡谷,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八则》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B.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人才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走向衰弱。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近期,人脸识别技术不断进入大众视野。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技术进入视野”。

D.精准扶贫中国速度移民火星移动支付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三)语文本试卷共8页。

满分14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节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虔.诚(qián) 酝酿.(liàng) 狡黠.(jié) 坦荡如砥.(dǐ)B、晕.圈(yùn) 怯懦.(rú) 停滞.(zhì) 恹.恹欲睡(yǎn)C、眩.目(xuàn) 蹂躏.(lìn) 虬.枝(qiú) 拈.轻怕重(niān)D、休憩.(qì) 猗.郁(yī)蕈.菌(tán) 锲.而不舍(qì)2、下面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指高气扬怨天忧人消声匿迹头晕目炫B、怒不可遏相题并论花团景簇一泄千里C、眼花缭乱按部就班弄巧成拙矛塞顿开D、未雨绸廖毛骨耸然笑容可鞠痛心疾首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愉悦的微笑总让我们开心,它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B、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看到南海的广阔海疆,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C、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李威在平均8秒的时间内记住120张脸谱,超强瞬间记忆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D、全国人大、政协的5000多位代表委员们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许为国家改革发展谋大计、出良策,为圆“中国梦”扬正气、传民声。

4.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视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

我们走入民间,到处都有关云长的绘像:,,,。

如果我们把关公的五绺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的历史写下‚忠义‛二字。

①紫红色的面孔②浓正的长眉③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④丹凤的亮眼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5、下列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陋室铭》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秋水》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⑤《桃花源记》A、③⑤①②④B、⑤③①②④C、③①②④⑤D、⑤①②④③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6—9题。

(9分,每小题3分。

)【甲】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乡邻之生日.蹙日:一天天,名词作状语B、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犯:犯罪C、殚其地之出.出:动词作名词,种的粮食等D、又安敢毒.耶毒:结束、终止。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为之.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B、而.吾以捕蛇独存夫子式而.听之C、然.得腊之以为耳而曰: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

D、苛政猛于.虎也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第Ⅱ卷(共119分)三、(28分)8.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①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②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9.两段文字有什么共同的东西?(请从主旨角度进行说明)。

(4分)10.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节选自《木兰诗》)(1)根据诗意,揣摩画线的句子。

(3分)(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叙述,让你感受到了什么?(3分)11.综合性学习及名著阅读。

(10分)(1)为积极推进“三进”校园(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

学校准备围绕“书法进课堂”这一活动,开展专题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①请你拟一条宣传规范汉字书写重要性的标语。

(不超过15个字)(2分)②如果你是活动的策划人之一,请写出你策划的一项活动名称及其目的。

(2分)活动名称:目的:③在活动中,有的同学认为,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书写好不好无所谓。

假如你在场听到了这样的话,不同意他的看法,那你该怎么说呢?(3分,简明、连贯、得体)④名著阅读(3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他们个个性格鲜明:“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写的是A;“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天蓬恶煞下云梯。

”这写的是B,他们两人一样的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但甲还有“粗中有细”的一面,但乙的性格则更为C。

(3分)A、B、C、四.古诗词默写(10分)12.古诗词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②,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④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如梦令》)⑥,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⑦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⑧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既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五、(3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20题。

(一)(18分)一个人的阅兵式曹春雷那年,我还在黑龙江一家报社工作。

国庆节期间,我和几位同事去中俄边境的一个哨所采访。

这是只有一个人的哨所。

一位姓张的老兵是这里的哨长,也是唯一的兵,已经在这里驻守了3年。

因为要拍摄老兵的升旗仪式,我们很早就赶到了那里。

哨所建在半山腰里,几间瓦房,一个操场,一杆红旗。

当时,天才朦朦亮。

门口的录音机播放着国歌,老兵昂着头,庄重肃穆,缓缓地升着国旗。

晨光洒在老兵的脸上,刻出坚毅的侧影。

猎猎红旗下,我们看到一幅用鹅卵石拼成的祖国地图,还有‚祖国你好‛几个大字,很醒目。

老兵说,这是他从山沟里捡来鹅卵石,一块块组成的。

哨所里有台电视,我们和老兵一起看那一年的国庆阅兵式。

老兵看得很认真,也很激动。

他说他有幸第一年入伍就参加了当年的阅兵式,和战友们一起列成方队,走过天安门。

那一刻的心情特骄傲,特自豪。

他走到屋外的红旗下,随着电视机里传出来的音乐,演示当年阅兵时走正步的样子。

抬头、收腹、挺胸、踢腿、甩膀。

雄赳赳,气昂昂。

他笑说他有时会进行一个人的‚阅兵式‛,陪他阅兵的,是山上层层叠叠的树。

那时在他眼里,每一棵树都是士兵。

他喊一声‚祖国万岁‛,整条山谷都会回应他。

老兵的任务是维护深山里80多公里的架空通讯电线,每次巡线查线都要徒步穿山越岭,一年走下来,相当于从海南岛走到了西藏。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这样的巡护他从未间断过。

问起他在巡线路上有没有遇到危险时,他说了一件事。

那年冬天巡完线后,他在风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返回时,一不小心陷入一个近3米的深坑中,怎么爬都爬不上来,而陪伴他的,只有风的呼啸。

在努力了两个多小时后,他终于用腰带拴住攀杆用的脚扣,勾住了旁边一棵小树,这才爬了上来。

采访结束后,老兵目送我们离开。

回头望去,红旗下的老兵,绿色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和山林融为一体。

飘扬的红旗,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老兵如今一定早已退伍了吧。

国庆节又到了,我想不论他现在身在何地,一定会怀念当年哨所里一个人的国庆节吧,还有,那一个人的阅兵式。

13.本文讲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故事的主要内容是:。

(4分)14.“一个人的阅兵式”在文中具体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有怎样的描写?(4分)15.联系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3分)哨所建在半山腰里,几间瓦房,一个操场,一杆红旗。

16.老兵能独自一人在哨所驻守3年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4分)17.本文结尾有什么作用?(3分)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杜浩①据媒体报道,新学期开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古诗名句就从上海的小学一年级新教材中消失了,同时被删的还有《登鹳雀楼》、《夜宿山寺》、《江雪》等这样的7首经典诗作。

经梳理发现,近年来至少有43篇经典课文在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消失,其中22篇为经典古文、古诗词。

取代这些经典课文的,则是周杰伦的《蜗牛》、《飞向太空的航程》等这类时新文章。

②语文课本中该不该删除传统经典古诗文,当今语文教育中能不能缺失这些中国文化的经典,经典作品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教育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这引发了教育界、文化界一些人士的广泛争议,并由此给人们带来共识。

据‚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对语文课本中删除古诗文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对于经典课文一一被删,青少年研究方面的人员认为,把这类经典古诗词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会让青少年与民族文化的历史越来越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