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台湾的书籍

合集下载

台湾怪谈

台湾怪谈

《台湾怪谈》赏析环土学院环境工程1101 叶晨莹学号:1003110125本学期公选课有幸选到了高老师的“戏剧艺术赏析”一课,在短短的几次课上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看了《暗恋桃花源》、《恋爱的犀牛》以及《台湾怪谈》等多部精彩的戏剧,每一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深有感触,今天就对《台湾怪谈》这一作品浅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戏剧艺术《台湾怪谈》又名: Strange Tales from Taiwan,这是一出由赖声川导演,李立群独角演出的大胆尝试的戏剧作品。

在台上,一个经常散神、岔题的说书人正在说一个关于一个人格分裂的人的故事。

在融合单口相声、说书、对口相声、KTV、舞台剧表演的风格中,李立群一晚的单人演出,描绘出当代台湾怪象与乱象。

除了独角演出中滔滔不绝的艰度外,演员必须精确配合由杜可风拍摄的影像表演,在戏长两个小时的过程中,毫无冷场。

此剧演出后,亦发行实况录像带,也和《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和《这一夜,谁来说相声?》一样,迅速成为白金唱片。

本片的导演赖声川先生,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博士,现任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

赖声川29岁开始剧场创作,被誉为“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

他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使濒于灭绝的台湾相声起死回生,《暗恋桃花源》成为经典舞台剧,二十多年来为喜爱戏剧的人们所称颂。

赖声川至今编导舞台剧20多部,例如轰动亚洲的七个半小时史诗《如梦之梦》、电影2部,包括享誉国际的《暗恋桃花源》、电视作品300集,其中就有家喻户晓的《我们一家都是人》,另有剧场导演作品22部,如莫扎特歌剧3部等。

出版书籍《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是国内第一本将创意规则化、步骤化的实用工具书。

而本片的唯一演员李立群,1952年5月2日生于台湾新竹县,表演能力范围很广,口白精彩,是广告界的最爱,也是台湾难得的全才演员。

是著名剧团表演工作坊的核心团员,曾在西餐厅做表演秀达2000余场,横跨电影、电视、剧场三栖。

台湾人文旅游方面的书籍

台湾人文旅游方面的书籍

台湾人文旅游方面的书籍
1.《台湾漫游》作者:林绍伟
这本书以轻松的方式介绍了台湾各个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美食,是一本适合人文旅游爱好者的指南。

2.《台湾历史漫谈》作者:黄兴和
探讨了台湾的历史,包括荷兰、西班牙、明朝、清朝和日本时期,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台湾多元文化的视角。

3.《台湾三百》作者:廖若云
以台湾三百个小故事为线索,深入挖掘了台湾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

4.《台湾人文地理》作者:刘庆钧
介绍了台湾的地理环境与文化渊源,以及人文景观和地理景观的关联,是一本融合地理学和人文学科的专著。

5.《台湾散步》作者:余光中
余光中以散文的形式,通过漫步台湾的各个角落,展现了岛上独特的人文风情。

6.《台湾文化之旅》作者:刘克襄
从文学、音乐、艺术等多个层面,带领读者领略台湾独特的文化风貌。

关于台湾的英文书

关于台湾的英文书

关于台湾的英文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台湾的英文书籍推荐:
1.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by Denny Roy
- 该书详细介绍了台湾的政治历史,涵盖了从荷兰殖民到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过程。

2. "Formosa Betrayed" by George H. Kerr
- 作者是一名美国外交官,他的书揭示了二战后台湾的政治动荡和国共内战后的事件。

3. "Taiwan: A New History" by Murray A. Rubinstein
- 该书提供了对台湾历史的全面概述,包括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4. "Taipei People" by Pai Hsien-yung
- 这是一部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创作的小说集,描述了台湾人民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

5. "Taiwan: Nation-State or Province?" by John F. Copper
- 这本书提供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台湾的政治地位和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复杂性。

6.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by Emma Jinhua Teng
- 该书探讨了中国殖民时期台湾的旅行文学和插图,在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下重新审视了台湾的身份认同。

这些书籍提供了关于台湾历史、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台湾。

台湾台湾读后感10篇

台湾台湾读后感10篇

《台湾台湾》是一本由赵国明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327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2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台湾台湾》读后感(一):加幾句歪詩就是新史學?買了又上當了啦~殘念~顆顆~靠網路百科拼湊加幾句歪詩打屁就是新史學壓XD~錯誤太多鳥~歷史研究生不應該是這水平壓~台灣通俗史至今沒見水平高的,也就騙騙讀者的錢,還是再讀一遍連雅堂先生的《台灣通史》好了~《台湾台湾》读后感(二):诗意斐然中了解走近台湾《台湾台湾》读后感(三):政治正确台湾台湾第一次对自己期待的书大失所望。

那是高考前的一个月买了此书,发现其内容与文风与历史课本基本没什么差别。

那感觉就像“大陆就是天朝上国,宝岛你回不回也得回“的鱼塘总裁般的姿态。

且该书对于日占时期的历史,未免政治太过正确,令我读起来不免有看人民日报台湾版的感觉。

说实话,我只能对此大失所望,以及封底那些”漂亮“的好评感到无奈。

《台湾台湾》读后感(四):让历史的乡愁留住你的回眸台湾,对于我来说,既有点熟悉,也有点陌生。

因为1949年的国共分治,长期以来台湾成了人们眼中对海峡对岸的遥望,当然还有一点点神秘。

这些由于历史和政治造成的隔阂,随着近年来两岸互通的实现也有了更多的通途。

近来越来越多的台湾自由行旅游给大陆的民众带来了更多对当今宝岛风貌最直接的感知。

我想,读一读《台湾台湾》这本书,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认识。

本书讲的是台湾的历史,远的一直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的没有纪年时代的远古,近的一直叙述到两岸实现的“三通”政策。

每一段历史都配有一首小诗,充分概括了那段时期的悠悠往事和留存的重要内容。

也按照年代的次序,一路延续,顺理成章地讲述地理、风貌、习俗、文化、军事、政治及与大陆密切相关的渊源和史实,其中当然也包括大家历史书中熟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包含了台湾是中国领土历来已久的依据,包含了宝岛民俗风情份丰富资源自然风光的详细描述。

记录两岸民间交流的书籍

记录两岸民间交流的书籍

记录两岸民间交流的书籍两岸之间的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尽管两岸官方关系一直紧张,但是民间交流一直持续不断。

许多书籍记录了两岸民间交流的历史、实践和影响。

以下是几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1.《两岸的信仰:大陆与台湾的宗教交流》(作者:李培德)这本书详细描述了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宗教交流情况。

从佛教、道教到基督教,作者介绍了台湾寺庙、教堂等地方与大陆之间的宗教交流情况,展示了这些交流对两岸人民信仰的影响。

2.《两岸游击战: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寻根纪实》(作者:陈文玉)这本书以台湾民众赴大陆寻根的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大陆的亲人家庭,太武山、双峰山等地的感人故事。

通过这些个人经历,书中展示了两岸民众之间情感的联系和纽带。

3.《台商大陆五十年》(作者:赵震)这本书描述了台湾商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赴大陆投资的历程和经验。

通过许多个案例,书中展示了台商对大陆发展的贡献和台商与大陆民众之间的深厚情感。

4.《两岸文化交流与发展:儿童文学与电视节目的观点研究》(作者:张泰铢)这本书研究了两岸在儿童文学和电视节目领域的交流情况。

通过对两岸儿童文学和电视节目的内容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作者揭示出了这种交流现状对两岸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影响。

5.《两岸交往四十年:历程、影响与前瞻》(作者:黄启铭)这本书对两岸交往的历史、实践和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作者通过深入研究两岸交往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观点和建议。

以上这些书籍只是众多记录两岸民间交流的书籍中的一小部分。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岸民间交流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两岸人民之间情感联系的认识,促进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

关于台湾的书籍

关于台湾的书籍

关于台湾的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台湾的书籍推荐:
1.《台湾简史》:作者是陈垣,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台湾历史的入门读物,介绍了台湾的发展历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台湾的故事》:作者是林清玄,这本书是一本文学作品,通过讲述台湾人的生活、情感和思考,展示了台湾的多元文化。

3.《台湾的未来在哪里?》:作者是李敖,这本书是一本政论作品,探讨了台湾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4.《台湾的民主转型》:作者是张五常,这本书是一本社会学研究作品,分析了台湾从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的历程和成果。

5.《台湾文化概论》:作者是陈世民,这本书是一本介绍台湾文化的读物,包括台湾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流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6.《台湾文学史》:作者是林清玄,这本书是一本介绍台湾文学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的读物,包括台湾本土文学和海外华人文学等方面。

7.《台湾经济史》:作者是陈崇正,这本书是一本介绍台湾经济发展历程和经验的读物,包括台湾的工业化、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解决台湾问题的书籍

解决台湾问题的书籍

解决台湾问题的书籍台湾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解决台湾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荣光。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写了许多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书籍,以下列举几种经典的书籍。

第一本书籍是《解决台湾问题六种方案探析》,该书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蒋定之主编,集合了多位学者对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六种主要方案的探讨和评析。

这个书籍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解决台湾问题方案的内涵和优缺点,并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多种思路和建议。

第二本书籍是《台湾问题史》,这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详细介绍台湾问题历史的书籍,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台湾问题史纲要、清代、日治时期、国共内战时期和新时期,逐步梳理了台湾问题的源头和历史走向。

这本书籍适合那些想要了解台湾问题历史背景和演化过程的读者。

第三本书籍是《如何理解和处理两岸关系》,该书由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毅撰写,是一本解析两岸关系的重要著作。

该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强调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阅读这本书籍,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对台政策的根本精神和建构。

第四本书籍是《一个中国的台海和平发展模式》,该书由成都出版集团出版,是一部全方位阐述如何实现两岸和平的著作。

通过对台湾问题的本质和特点进行解析,提出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为主导的共赢发展的思路。

本书对于探索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和提高两岸民间交流及合作具有参考价值。

以上四本书籍是解决台湾问题领域的优秀著作,分别由不同背景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撰写。

在了解和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这些著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认识台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更合理、更有效的化解方式。

解决台湾问题不仅仅需要政府和决策者的努力,更需要广大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台湾的武侠小说与武侠研究(1)

台湾的武侠小说与武侠研究(1)

台湾的武侠小说与武侠研究(1)武侠小说是台湾通俗小说的主流,拥有完整而丰富的发展历史与过程,不仅作家、作品的数量庞大,作质量素也相当优秀,足以跻身于文学之列而不愧。

本文首先介绍了台湾武侠小说的几个重要发展时期及相应作家、作品。

台湾武侠小说的蓬勃发展,实际上得力于诸多通俗媒体的推波助澜,其中尤其以武侠电影、武侠广播、武侠连续剧及漫画的影响最大。

这些媒体与武侠小说的发展密切相关,共同缔建了特殊的武侠文化。

不过,相应的武侠研究,在台湾目前才正在展开中。

武侠研究的开展,金庸小说的解禁是一大关键,因此,1979年就成为台湾武侠研究的新起点,无论是在侠客观念或专家专著的研究上,都有相当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现,更可贵的是已经引起学术单位的重视。

尽管在整个文类的探讨和武侠小说历史发展的研究上,尚有待加强,但也已经算是踏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目前,淡江大学中文系已成立全世界第一个武侠小说研究室,预计积极展开各种相关的研究。

在整个世界趋于国际化的现状中,武侠小说所代表的独特的「中国特色」,相信是能引起全球汉学界重视的。

台湾通俗小说的主流——武侠小说在台湾众多的通俗小说类型中[1],武侠小说无论就流传历史、投入作家、作品数量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影响而言,重要性都是首屈一指的。

大抵从民国38年(公元1949年,以下年代均以公历标明)以后,武侠小说随着台湾光复后逐步兴复的报纸,崭露了它一贯而独特的魅力,更在漫画、广播、电影、电视等声光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快速崛起成长为台湾最重要的通俗小说。

台湾的武侠小说,承继着大陆30年代的武侠风,但却拥有完整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过程,其成就不仅超越前贤,即使相较盛誉一时的「新派金梁」[2],也不遑多让。

就其发展而言,约可分为五个时期:(1)先驱期:约当1946年至1956年,以衍传民初诸大家余烈为主,历史性较浓,不乏浅近文言的短篇作品,代表作家有取清宫历史,敷衍「英雄儿女的悲欢离合」情节的郎红浣(1952,《古瑟哀弦》)、取材于历史传奇,铺陈民间侠慨的成铁吾(1956,《吕四娘别传》);(2)发展期:约当1957年至1961年,此期台湾重要的武侠名家陆续崭露头角,卧龙生(1957,《风尘侠影》)以宏伟的结构、精巧的布局崛起;司马翎(1958,《关洛风云录》)以缜密的思致、严谨的推理见长;诸葛青云(1958,《墨剑双英》)以斯文的雅致、缠绵的情致取胜,鼎足而三;其它如伴霞楼主(1958,《凤舞鸾翔》)之精警生动、上官鼎(1959,《芦野侠踪》)之新颖出奇、古龙(1960,《苍穹神剑》)之初试啼声、萧逸(1960,《铁雁霜翎》)之新艺侠情、东方玉(1961,《纵鹤擒龙》)之变化莫测、柳残阳(1961,《玉面修罗》)之铁血江湖,亦皆缤纷可观,于传衍民初诸家外,复能渐开新局,属发展时期;(3)鼎盛期:约当1962年至1976年,上述诸家,锐意兴革,迭有佳作,陆鱼于1961年作《少年行》、司马翎于1962年作《圣剑飞霜》、古龙于1964年作《浣花洗剑录》,开启了「新派」武侠小说的纪元,并且为后来为期十年以上的「古龙世纪」铺奠了深厚的根基;(4)衰微期:约当1977年至1990年,此时虽有温瑞安之《四大名捕会京师》(1977)广获瞩目,古龙亦仍不时有新作诞生,然多数作家皆渐告引退,武侠小说寖渐步入衰微;1979年,金庸小说解禁,以「旧作变新说」,造成至今仍影响深远的「金庸旋风」,更使名家却步;1980年,李凉以《奇神杨小邪》始作俑,引领出一批批标榜着「香艳刺激」的「伪武侠」充斥坊间,武侠小说几乎到达不堪闻问的地步,是为衰微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海风云:介绍台湾的书籍
NO.1 岁月台湾:1900-2000(“温故影像”系列)
台湾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不容忽视的足迹,本书力求以客观平和的态度,记录过去一个世纪宝岛的土地、人民、岁月、情感。

相信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并有助于两岸人民共同携手创造中华民族和解、富强与民主的未来。

20世纪的台湾,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

由于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台湾被分割出去;由于中国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台湾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又由于国共内战,使得台湾与中国大陆长年处于对峙与分隔的状态。

可以说,台湾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是中国大历史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不容忽视的足迹。

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之后,实行了一种比在大陆时期更为严厉的专制体制,不过同时也实施了在大陆时期所未能做到的诸如土地改革等一些举措,并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中发展了经济。

文化上,台湾则清除了日本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全面恢复了传统的中国文化。

又经过四十多年的中西文化的融汇,台湾最终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型。

目前,海峡两岸暂时的分离状态固然令人痛心,不过对于已发生的不幸,我们宁愿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去面对。

笔者力求以客观平和的态度记录过去一个世纪宝岛的土地、人民、岁月与情感,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个层面。

相信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并有助于两岸人民共同携手创造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NO.2 从蒋经国到陈水扁(1987-2005台湾政坛风云录)
在台湾“政坛”过去的十八年时间里,是台湾政治一个剧烈的转型期。

这个时期的风云人物伴随着台湾政治的起起伏伏而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大戏。

围绕着台湾岛内的权利斗争,一场场的“大选”成为了政治人物们的大“秀场”。

本书向您讲述了1987年到2005年台湾“政坛”风云事件。

NO.3 黑金(台湾政治与经济实况揭秘)ok
本书是台湾有史以来第一本完整访问帮派、黑道背景人物的政治揭密。

作者陈国霖教授细说台湾各帮派的兴起源头、发展过程,乃至于最后介入政治、商业的现状。

包括罗福助、吴桐潭、天道盟、竹联帮、四海帮、陈启礼、张安乐等等,台湾所有赫赫有名的组织犯罪首领都曾经接受过作者专访。

本书“详尽且直接”披露黑道人物介入政治的过程,同时评述台湾商界人物与政治挂钩的手腕与状况,内容直言无隐,非常惊爆。

为何有人说李登辉是台湾黑金教父?黑道,角头,流氓,帮派怎么在台湾兴衰壮大?台湾黑道如伺输出海外?如伺幸制政局?一清、治平……台湾为何越扫越黑?本书已在台湾出版发行,是台湾第一本完整访问帮派、黑道背景人物的政治揭密,包括罗福助、吴桐潭、天道盟、竹联帮、四海帮等台湾赫赫有名的组织犯罪首领都曾接受过作者的专访,本书详细披露台湾各帮派的兴起源头、发展过程乃至最后介入政治、商业的现状。

NO.4 家族与社会
/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家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家族史研究是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这些课题所涉极为广泛,大体言,可以从结构、功能、发展三个角度来理解。

从结构的研究来看,家族史涵盖了家庭、家族、宗族三个层次,家族的规模、大小、形态、亲属关系与伦理、内部的凝聚力、外部的依付势力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皆属之。

从功能的研究言,家族史的研究的重点是由家族所形成的社会群体在不同阶段历史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包含家族与政权的关系、社会活动以及其经济功能等问题。

从发展的研究看,家族的支分叶佈、断续昇沉、兴衰因缘、发展策略、世丛家风、不同家族间的互动等都是家族史研究的主题。

NO.5 中国台湾问题外事人员读本出版社:九州
·页码:400 pages
·ISBN:7801955110
·条码:9787801955111
NO.6 台湾政治概论
作为中国政治体系下一个政治次体系,当代台湾政治体系是近代以来东亚国际政治、中国总体政治和台湾地区政治三重不同背景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本书的研究结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方法,借鉴现代政治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从“政治文化”、“政治结构”、“政权体制”、“政党政治”、“政治参与”、“大陆政策”、“对外政策”七个不同视角进行系统的研究,力图寻找出这七个层面的问题之间密不可分的政治逻辑关系。

NO.7 泛蓝/泛绿-台湾政坛(上下)
2003年3月,随着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结束,岛内政治生态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以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和民进党、台联党为主要代表的岛内政治势力经重新排列组合而形成的泛蓝、泛绿两大政治阵营,主导了台湾地区政治生活的主线。

本书从这两大政治阵营的历史发展、组织结构、基本政策、政治实力等多方位、多角度切入,透视了岛内政坛特有的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分析和探讨了岛内政坛的现状及走向。

本书从这两大政治阵营的历史发展、组织结构、基本政策、政治实力等多方位、多角度切入,透视了岛内政坛特有的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分析和探讨了岛内政坛的现状及走向,展示了大陆学者的研究成果。

本书为关心台湾问题的读者、学者提供学术参考。

NO.8 从蒋氏你子到连战马英九(上.下册)
本书试图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揭示国民党在台湾近60年的兴衰沉浮,并对国民党能否东山再起略作分析。

本书从蒋介石父子一直写到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国民党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马英九和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以人物和史实相结合的手法,再现国民党在台湾从执政到在野的历史风云。

全书分上、下册,共六篇。

第一篇蒋介石——偏安一隅;第二篇蒋经国——“革新保台”;
第三篇李登辉——迈向“独台”;第四篇连战——艰难求索;第五篇马英九——苦撑时艰;第六篇吴伯雄——东山再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