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知识小卡片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合集下载

电子式表示过氧化氢的形成过程

电子式表示过氧化氢的形成过程

电子式表示过氧化氢的形成过程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气体,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应用。

电子式可以清楚地描述它的产生过程。

过氧化氢可以被表示为H2O2:
构成这种和其他其他氧化物不同的元素的化学反应的原理是催化剂的作用。

催化剂(触媒)可以改变反应的速度,但不影响反应的最终物质的性质。

电子式表示为:
2H2 + O2 = 2H2O2
这个反应中,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在反应过程中消耗的热量同时使氢原子离子化,使其氧
化。

最终,这2个不同的原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氧气分子。

在反应的过程中,这种反应受到催化剂的影响,这种影响被表示为:
2H2 + O2 + Catalyst → 2H2O2
催化剂可以在反应的中间驱动反应,加快反应的速度。

这可以让更多的氢气原子和氧原子同时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多的氧化物。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清楚地展示了它的形成过程,同时显示了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重要作用。

最终,快速反应可以将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单个氧气分子,形成过氧化氢。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本文首先介绍了化学键的概念,即相邻原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并指出其分类括离子键和共价键。随后,通过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详细说明了如何用电子式来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钠离子,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氯离子,二者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氯化钠。而氯化氢的形成则是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此外,本文还对比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特性,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化学键和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理解。最后,通过列举不同类型的离子化合物及其电子式表示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实践指导。

高三化学知识小卡片

高三化学知识小卡片

高三化学知识小卡片(01) 03班号姓名知识点:Cl2的实验室制法:⑪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氯化合物⑫制取方程式:离方:⑬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酒精灯;⑭检验: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化方:⑮除杂质:先通入(除HCl),再通入(除水蒸气)⑯收集:排法或向排空气法;⑰尾气回收:Cl2 + 2NaOH =⑱练习: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就可以反应制取Cl2,写出其化方:高三化学知识小卡片(03) 03班号姓名知识点:氯水的成分:新制氯水中的微粒有:七种。

将新制氯水分成三份:⑪向第一份中滴入AgNO3溶液,参加反应的微粒是:现象是:离方:⑫向第二份中滴入Na2CO3溶液,参加反应的微粒是:现象是:离方:⑬向第三份中滴入KI淀粉溶液,参加反应的微粒是:现象是:离方:⑭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用简要的文字说明)①是由于:②是由于: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高三化学知识小卡片(03) 03班号姓名知识点:卤离子的检验:要鉴别NaCl、NaBr、NaI三种无色溶液,通常有三种方法:⑪各取少量,分别滴入AgNO3溶液:产生____色沉淀的是NaCl溶液,离方:产生___ 色沉淀的是NaBr溶液,离方:产生____色沉淀的是NaI溶液。

离方:这些沉淀都不溶解在稀HNO3中。

⑫各取少量,分别加入氯水:离方:无明显现象的是溶液。

在余下的两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使淀粉变蓝的是__ __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溶液。

⑬各取少量,分别加入氯水和CCl4,充分振荡,溶液分层,CCl4层应在层。

CCl4层呈色的原溶液是NaBr溶液,CCl4层呈色的原溶液是NaI溶液。

高三化学知识小卡片(04) 03班号姓名知识点:卤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特性:1、F原子半径小,获电子能力强;无正价,无含氧酸,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氧化钙的电子式形成过程

氧化钙的电子式形成过程

氧化钙的电子式形成过程
(1)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的镁离子,卤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2个氯原子从镁原子分别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

2、在镁离子与氯离子的静电作用下结合形成氯化镁;(2)甲烷为共价化合物,左边用电子式不是原子,右边为甲烷的电子式。

3、据此用电子式表示出甲烷的形成过程;(3)氧化钙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需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电荷;(4)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根据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表示方法用电子式表示出CO2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单质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单质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物质中存在的作用力比较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概念
作用力范围
作用力强弱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存在的微弱的相互作用
某些强极性键的氢化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
分子内或晶体内
分子间
分子间(HF、H2O、NH3)
较强
很弱
较化学键弱,较分子间作用力强
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①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②组成的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溶沸点逐渐升高
O
H
O
C
O

同种元素原子之间 (元素符号相同)
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 (元素符号不相同)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概念
粒子间的作用力
熔沸点
硬度
溶解性
导电性
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
实例
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肯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分子内只存在共价键
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1
Cl
+17
8
7
2
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离子键与共价键对比
离子键
共价键
举例
2Na+Cl2=2NaCl
H2+Cl2=2HCl
概念
实质
成键粒子
存在范围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阴、阳离子(种类)
原子间
静电作用
共用电子对
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盐、强碱、铵盐
非金属原子间(化合物、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除外)、某些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

(超全)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超全)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1、元素周期表: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5、化学反应方程式:(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点燃点燃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2R + 2 H 2O = 2 ROH + H 2 ↑Na 、K 需保存于煤油中,但 Li 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 Li 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油中或密封于石蜡二、卤族元素:1、氟氯溴碘砹(F 、Cl 、Br 、I 、At )2、物理递变:①颜色:逐渐加深;②状态:g →l →s ;③密度:不断增大;④熔沸点逐渐升高。

3、化学特性:①非金属性(氧气性):F 2>Cl 2>Br 2>I 2;②阳离子的还原性:F -<Cl -<Br -<I-;③与 H2 反应的难易:易→难;④氢化物的稳定性:HF >HCl >HBr >HI ;⑤氢化物的还原性:HF ﹤HCl <HBr <HI ;⑥氢化物溶于水形成酸的酸性:HF<HCl<HBr<HI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 >HBrO >HIO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解:4、特殊性质⑴F 无正价,无含氧酸;4 4 4⑵F 2 与水反应放出氧气 2F 2+2H 2O=4HF+O 2 ,HF 在 HX 中沸点最高,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⑶卤素间的置换反应:氧化性强的可以置换出氧化性弱的。

⑸HF 为弱酸能腐蚀玻璃;⑹AgF 易溶于水,无感光性;⑺Cl2 易液化,Br2 是唯一常温下为液态的非金属单质, 易挥发;I 2 易升华,遇淀粉变蓝。

三、核素:1、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2、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指原子)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4、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性质不同的单质。

用电子式表示单质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ppt课件

用电子式表示单质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ppt课件

H +1 1
7 2 +17 Cl
4
离子键与共价键对比
离子键
共价键
举例
概念 实质 成键粒子
2Na+Cl2=2NaCl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 作用
静电作用
阴、阳离子(种类)
存在范围
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 盐、强碱、铵盐
分类
对物质性 质的影响
离子键越强,熔沸 点越高
H2+Cl2=2HCl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8
物质中存在的作用力比较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概念
相邻的原子间强 烈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存在的微 弱的相互作用
某些强极性键的氢 化物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静电作用)
作用力 范围 作用力 强弱
对物质 性质的 影响
分子内或晶体内
分子间
分子间(HF、H2O、 NH3)
较强
很弱
较化学键弱,较分 子间作用力强
①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19
常见错误表达: ①电荷写错: K-
②电子数错: F ③该括不括: Br ④不该乱括:
⑤随便合并:
⑥离共判错:
2-
Br
-
OCO
Mg2+


HF
⑦错误连接: Na + Cl
⑧位置标错: S Cl
⑨忘记弧箭: Na + Cl
20
= Na+ Cl Na+ Cl
不显电性
相对带部分正电或负电
均为0价 同种元素原子之间
出现正价或负价 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
(元素符号相同)
(元素符号不相同)
HOH O CO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PPT课件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PPT课件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11cl17cl17离子键共价键举例2nacl2hcl概念实质成键粒子存在范围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阴阳离子种类原子间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盐强碱铵盐非金属原子间化合物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除外某些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分类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极性键非极性键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共价键越强单质或化合物的稳定性越好非极性键极性键价键类型原子种类吸引能力共用电子对原子电性元素化合价判断方法常见示例相同不相同相当不相当均为0价出现正价或负价不偏移居于中央偏移倾向一侧不显电性相对带局部正电或负电共价键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元素符号相同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元素符号不相同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概念粒子间的作用力熔沸点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实例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肯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分子内只存在共价键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酸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的氢化物较高一般较低个别很大较大一般较小个别很大一般易溶于水局部溶于水熔融或水溶液导电熔融时不导电水溶液局部导电一般破坏离子键可能破坏共价键一般不破坏共价键物质中存在的作用力比较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概念作用力范围作用力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分子间存在的微弱的相互作用某些强极性键的氢化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分子内或晶体内分子间分子间hfh2onh3较强很弱较化学键弱较分子间作用力强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组成的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溶沸点逐渐升高分子间氢键的存点升高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10沸点熔点相对分子质量501001502002505010015020025050100150200250温度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11一些氢化物的沸点12131415ab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