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汽车制造企业的应用-JAC江淮汽车
安徽江淮汽车ERP应用案例

安徽江淮汽车ERP应用案例公司简介:安徽江淮客车有限公司是安徽江淮汽车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也是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在中国唯一指定的9-12米系列现代客车生产基地。
公司由原合肥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扬州江淮宏运客车有限公司、合肥新马客车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整合成立。
公司注册资本9600万元,占地4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现已形成年产7000辆客车的生产能力。
公司主要从事中高档轻型客车、大中型客车的生产、开发和销售,借助江淮集团底盘的优势,公司面向市场,不断开发新产品。
现有产品涵盖5.6-12米长,15-55座的各类车型,有六大系列近100个品种。
其中,"江淮.现代客车"品牌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之一。
公司在立足自主开发产品的同时,注重引进国际先进的客车生产和管理技术,与现代汽车公司保持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公司最初引进韩国现代公司AEROTOWN客车技术生产的HK6900系列客车,该车型具有国际水平之产品性能和合理的性价比;目前,滚动引进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客车技术生产的HK6112和HK6124型豪华客车,现已大批量投放市场。
公司拥有现代化的集焊装、涂装、总装三大工艺于一体、贯通式的联合客车生产作业线。
新的客车生产线按照现代化生产的技术要求采用了高压静电喷涂、水旋净化排污、液压冷涨拉蒙皮、自动大顶组焊、可调式液压组合焊接胎等多项新技术,关键性设备均引自现代汽车公司和日本、美国汽车企业,使产品工艺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在江汽集团整体战略指导下,公司开始了新的腾飞。
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客车生产基地。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自2005年9月份正式启动ERP项目,至今已近12个月的时间,取得了不少成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公司实施ERP的整个过程。
一、项目的实施过程公司在决定上ERP项目时,就涉及选型问题。
选型实际上体现了公司对ERP的理解。
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1. 引言1.1 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汽车的智能化和互联性,使车辆更加智能便捷。
信息技术可以增强车辆的安全性能,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安全隐患。
信息技术还可以优化车辆的性能表现,提高燃油效率,减少排放,提升驾驶体验。
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也可以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为驾驶者带来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重要性将继续凸显,并促使汽车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1.2 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一直备受关注和讨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地迎来新的变革和挑战。
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车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将汽车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车辆之间的实时通信和数据共享,为驾驶员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驾驶体验。
其次是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也将逐渐显现,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道路交通的智能管理和优化,提高交通效率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对汽车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信息技术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推动汽车行业迎接更加智能化、互联网化的未来。
2. 正文2.1 车联网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车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它将汽车、道路和交通管理系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车辆之间的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
通过车联网技术,驾驶者可以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导航指引、车辆健康状态等数据,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信息化技术在汽车总装工厂中的作用

信息化技术在汽车总装工厂中的作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汽车行业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
对于汽车总装工作来说,汽车总装的工作非常复杂、且涉及到的技术与项目也非常多,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使得汽车总装工作变得简单、便捷,更能保证总装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越来越被汽车总装工程广泛运用。
本文就当前汽车总装工厂运用信息技术,就其作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汽车总装;装配系统;应用分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中。
就汽车行业来讲,在汽车总装工厂中,已经开始逐渐使用信息技术完成装配系统的防错功能,拧紧系统以及整车电器检测等工作中。
信息技术的引入已经完全代替了流水线人工操作的现象,更加使得汽车装配更能满足工艺要求,且还能起到全面收集信息、快速反馈信息以及信息分析等作用。
1.信息技术运用在汽车总装工厂中的作用1.1防错功能分析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汽车整车制造的发展逐渐步入高潮,发展处越来越多的汽车总装工厂,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多车型、多配置的生产其柔性度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装、漏装等现象。
分拣防错功能就死用过在物料货架上安装挡板、电机以及指示灯和拔管开关、网管等,并实现与上层系统的及时通信。
通过VIN系统的通讯,以扫描的方式读取车身的VIN号,然后在物料货架上读取出相应的VIN号的物料,经确认后,才能被取出物料架用于装配汽车。
视觉防错则是指在汽车总装中,用于挡风玻璃涂胶检测、装配缝隙的面差检测以及轮胎型号的检测等工作。
信息技术的引入,通过在旋转胶枪上安装摄像头、LED灯,在检测胶型的款宽度、高度以及连续性,并保证在任意角度都能检测到胶枪上的胶型状态以此来实现视觉犯错。
1.2拧紧系统分析拧紧工艺是汽车总装厂竞争力和实力的关键因素,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各个汽车总装工厂的拧紧水平参差不齐。
事实上,对于拧紧系统而言,硬件上基本还是以定扭工具为主,包括拧紧轴、伺服电枪以及充电离合器扳手等电动工具。
信息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作者:车定新来源:《时代汽车》2021年第21期摘要:当今社会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以来,各项信息技术也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汽车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项重要产业,汽车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广大群众代步的交通工具,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智能化、自动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汽车行业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制造和设计过程中大量采用了信息化技术,使得汽车技术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从而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
本文通过分析雷达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各项信息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来论证汽车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汽车制造应用1 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使得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代步工具向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紧随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汽车行业在设计和制造中,开始广泛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也加速提高了汽车在智能化、自动化方向的发展。
将信息化产品加载于汽车这个载体中,让汽车更加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必须趋势和方向。
雷达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在汽车安全、导航、辅助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让汽车行业看到了信息化技术在汽车制造应用中的前景。
2 信息技术在汽车制造应用中的构成信息技术,也称为电子信息技术,是用于处理和管理各种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总称。
它主要是通过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来开发、设计、安装及实施信息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通常也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其中主要包括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传感技术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原理,在汽车制造及交通领域中,实现汽车定位、移动通讯、自动报警以及驾驶者轻松获取公共资源及实用信息的技术功能。
协同供应链案例

亮剑汽车制造打造随需而动的采购供应链明基逐鹿江淮汽车采购供应链管理项目案例透析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30日,成功在国内上市,是国内较为少数使用自己品牌在市场销售的汽车企业,其中瑞风商务车在国内商务车市场销售占有率第一。
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中、轻型客车专用底盘、轻型载货汽车、瑞风商务车以及汽车变速箱等产品,年汽车生产能力12万辆。
瑞风商务车项目2001年开工,2002年即批量投产,拥有焊接机器人等大量高精度设备,生产过程全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设计单班年产量可达4万辆,该项目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工艺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商务车生产厂中都首屈一指。
项目起缘:e化采购紧密集成企业与供应商国内汽车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要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江淮汽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走的比较早,从1994年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先后实施过CAD、MRPII、ERP等信息化项目,全面实现从产品开发到经营管理的信息化。
2001年底,商务车公司启动了ERP项目,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但是随的发展,逐渐发现在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是目前企业信息化的薄弱环节。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采购部门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如何将采购、质量、生产、财务等跟供应商有关的信息快速传递,减少供应链上的信息延迟,获得更快的反应速度,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仅仅依靠原有的ERP系统已经无法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开始将目光转向供应链管理,希望以e化采购的方式实现供应商与企业的紧密集成,实现从采购协同,到供应体系的优化,打造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项目实施:四足鼎立,构筑集成采购平台项目从7月14日启动,在双方项目成员地共同努力,花费四个半月的时间,实施了包括交流平台、协同采购,电子询报价,供应商绩效评估在内的四个子系统。
项目实施采用了整体规划,先易后难的方式,分步实施。
图:项目总体范围第一阶段的交流平台相对比较简单,目的让供应商养成了通过系统交互信息的习惯。
汽车企业信息一体化整合的应用--江铃汽车SAP、DMS和MES的集成

汽车企业信息一体化整合的应用--江铃汽车SAP、DMS和MES的集成秦长坤;张晓勇;马超;邓君【摘要】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s growing faster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But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Island is becoming the hot topic about enterprise IT informatization.Base on the constr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of JMC,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esent and weakness of the stand-alone system application,researches the data sharing and interactions of system integration,proposes the system integration solution in JMC.%随着汽车行业规模的迅猛发展,企业信息化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信息孤岛问题也成为企业IT信息化的热门课题。
本文以江铃汽车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为背景,剖析了独立系统应用的现状和不足,研究了集成系统间数据共享和交互方式,提出了符合江铃汽车的系统集成的解决方案。
【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4(000)019【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SAP;MES;DMS;系统集成;Web Service;敏捷制造;ERP【作者】秦长坤;张晓勇;马超;邓君【作者单位】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330030;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330030;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330030;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330030【正文语种】中文SAP(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是SAP公司一款强大的企业管理ERP软件,功能模块涵盖财务会计、成本控制、销售和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质量管理、人力资源、资产管理、项目系统等诸多业务,以一种有效率的方式集成了公司的核心商业功能并反映了最佳商业实践的策略性解决方案。
信息系统在汽车制造中的作用

信息系统在汽车制造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在汽车制造业中,信息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整个汽车制造过程的效率和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信息系统在汽车制造中的具体作用。
一、生产计划与调度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生产计划与调度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任务。
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产能、资源分配、原材料供应链的全面掌握,辅助企业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和调度的安排。
通过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线的运作情况、生产进度、库存量等信息,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按时交付产品。
二、供应链管理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流动,从而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和资源优化。
通过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实时掌握原材料供应状态、库存量、交货时间等重要信息,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及时和稳定,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质量控制与检验汽车制造对产品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
信息系统可以全面监控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实时收集和分析产品质量数据。
通过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实施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中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四、售后服务汽车制造企业除了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还应关注产品的售后服务。
信息系统可以帮助汽车制造企业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及时、准确的售后服务。
通过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实时掌握用户的反馈和投诉,并对售后服务进行分析和改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五、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这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通过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对市场需求、销售情况、生产成本等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从而制定有效的决策和战略。
信息系统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竞争对手的数据和市场情报,帮助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市场策略。
六、虚拟仿真与数字化设计信息系统在汽车制造中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虚拟仿真与数字化设计。
汽车制造业MES应用案例

各车间按照不同的标识管 理在制品
生产数据不能实时反应到 系统中
实施MES之后:
数据采集点管理
焊装车间白车身生产数 据采集
涂装车间空车身数据采 集
总装车间物料及整车 VIN码采集
数据采集点管理
总装车间VIN码采集
焊装、涂装车间RFID数据采集
JacMES系统开发及应用
焊装上线 发动机舱焊装线 左侧围焊装线
右车门焊装线
焊装下线
焊 装
上线 烘干 中涂
脱脂 涂胶 烘干
磷化 刮灰 喷漆
电泳 烘干 检验
下线
发动机分装线
座椅分装线
总装上线
内饰线
底盘线
后桥分装线
轮胎分装线
合装线
总装下线 调试入库
涂 装
总 装
现状与需求分析
该汽车厂在产品设计(CAD/CAPP/CAM/CAE)和企业信息 管理(OA/MIS/ERP/CRM)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
汽车制造业MES应用案例
谢谢大家!
解决方案:采用单道信息发布模式——电子看板, 以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和流通时间。
现状与需求分析
——信息系统的集成问题
现状:目前运行两个信息系统—中控系统和ERP系 统。中控系统主要采集现场的生产数据,ERP系统 管理整个生产信息流。目前采用数据人工导入的方 式来对这两个系统进行集成。此外,总装车间需求 的装配清单没有得到ERP系统的支持。
二、实现了生产现场的信息发布和车型配置清 单以指导生产
实施MES之前:
生产指令基本靠手工发布
电子大屏看板完全依靠手 工输入
关键件装配信息仅凭操作 工人经验
车型配置清单靠手工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Ø 惟有通过信息化,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行精准的计算,实现企业信息 流、物料流、价值流的三流合一和闭环管理,才能做到真正的精细化管 理和科学管理。
Ø 导入国内外同行业和本企业的最佳业务实践、管理思想和方法,并固 化到信息系统中,是企业快速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ü 洛.马公司集成数字化环境,支持联合攻 击机F-35项目的设计、制造与维修服务
新一代集成与协同技术支持大型集团企业在全球开展业务协作
10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þ 制造服务技术:基于以云计算、制造系统集成、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大修 维修(MRO)、远程诊断与服务等关键技术,为云制造、系统成套与工 程总包、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模式提供支持。
7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Ø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将信息化提 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Ø 科技部 “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规划提出: 大力推动包括
新一代集成协同技术、制造服务技术、制造物联技术等信息化新技术深 化应用,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向高端制造业发展,壮大地方 支柱与特色产业,提升其支撑作用与服务能力。
Ø 决策:基于数据的决策,并将决定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Ø 研发:图形设计、仿真分析、工艺设计、BOM等; Ø 营销:市场分析、客户信息、订单、配件及售后服务等; Ø 生产过程:生产计划、采购、仓储、设备、物流等; Ø 质量:质量标准、计量、实物质量检测和统计分析等; Ø 财务:成本、资金、预算、凭证及报表等; Ø 办公:文件、会议、邮件、计划、人力资源、培训。。。。
Ø 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体系和企业文化有效的融合,形成标准解决方案, 并以标准化解决方案为载体,形成管理理念、业务标准的快速复制和输 出能力。通过在企业及其价值链的达标部署和达标应用,实现企业管理 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6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提升管控能力的需要
Ø MCU、成本核算及财务决算报表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Ø 经营绩效与业绩评价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Ø 决策支持:各层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决策信息 。 Ø 内部风险控制:2008年6月国家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及审计署等
信息化在汽车制造企业 的应用
dzh@,0
1
提纲
1
制造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制造业发展趋势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
江淮汽车公司简介
公司概况
主要产品
3
江淮汽车信息化建设案例
信息化总体情况 信息化应用案例
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2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与信息化
u 据统计,企业日常活动中70%以上的工作时间是在做与 信息处理和传递相关的工作; u 应用信息化手段,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将正确的 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
ü 通用电气利用服务战略,实现从传统制 ü Salesforce通过云计算平台向分布于全
造向专业服务转变
球企业提供的CRM在线服务
制造服务技术支撑企业向服务化、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转型
11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þ 制造物联技术:利用嵌入式系统、RFID和传感网等构建现代制造物联 网络,基于物联网络开发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实现对产品开发、生 产制造与服务过程的感知与控制,催生全新的制造模式。
3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 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改造提升制造业的全局性、 持续性、服务性和基础性系统工程。
推进企业信息化,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信息化和 工业化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4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精于计算”
Ø 产品设计:好产品是计算出来的!
Ø CAD:3D图形设计、公差配合、尺寸链计算。。。 Ø CAE:运动干涉、动力学分析、碰撞、流体、温度、电磁。。。
Ø 管理:精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理是计算出来的!
Ø 市场分析。。。 Ø 生产计划、排程;数控加工技术。。。 Ø 供应链管理。。。 Ø 财务、成本管理;等等。。。
ü 北车集团418km/h动车组广泛应用传感网 技术和RFID技术,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 和列车运营的控制、监测与诊断
ü 宝马汽车利用RFID技术实现车辆喷涂、 装配过程的定制化和准时化,创建了新 的制造模式
制造物联技术支持对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感知与控制
12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带动制造业信息化不断 迈上新台阶,推动我国 制造业持续发展。
8
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化支撑下,制造业正在向全球化、精益化、协同化、 服务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全球化的配置资源,全球化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网络
从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控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和精细化管理
制造 业
实现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优化和重组产业价值链 从产品制造向研发设计和服务发展,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
五部委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是一部中国版的“萨班斯法 案”(简称‘C-SOX法案’)。 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等五部委正式发布《企业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文件,要求自2012年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 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实行。 Ø 通过信息化建设,将集团管控的流程、规范、绩效评价指标与信息系统融合, 提升集团管控能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既是实现集团战略 目标、做大做强的需要,也是上市企业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要求。
从绿色设计与制造源头开始,支撑产品生命周期的低碳和节能降耗 实现研发、制造和经营管理过程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化
9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þ 新一代集成协同技术:基于广域网,以SOA等技术为支撑,形成全新的集 成标准和集成架构,提升信息系统集成运行的广度和深度。
ü 波音787的全球化生产网络,实现了跨 135个地区、180个供应商的协同工作
跨越发展
制造业 信息化
开端布局
CAD技术
快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