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的智能化变压器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化变压器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化变压器

2021年电力变压器运行的安全与继电保护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年电力变压器运行的安全 与继电保护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1年电力变压器运行的安全与继电保护 1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故障。内部故障指变压器油箱里面发生的各种故障,主要靠瓦斯和差动保护动作切除变压器;外部故障指油箱外部绝缘套管及其引出线上发生的各种故障,一般情况下由差动保护动作切除变压器。速动保护(瓦斯和差动)无延时动作切除故障变压器,设备是否损坏主要取决于变压器的动稳定性。而在变压器各侧母线及其相连间隔的引出设备故障时,若故障设备未配保护(如低压侧母线保护)或保护拒动时,则只能靠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跳开相应开关使变压器脱离故障。因后备保护带延时动作,所以变压器必然要承受一定时间段内的区外故障造成的过电流,在此时间段内变压器是否损坏主要取决于变压器的热稳定性。因此,变压器后备保护的定值整定与变压器自身的热稳定要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2变压器设计热稳定指标 文献[1]中要求“对称短路电流I的持续时间:当使用部门未提出其它要求时,用于计算承受短路耐热能力的电流I的持续时间为2s。注:对于自耦变压器和短路电流超过25倍额定电流的变压器,经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商后,采用的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可以小于2s。” 按以上设计考虑,一台220kV/120MVA普通三卷变压器,取变压器典型参数(高低压阻抗比为22.4)计算可知:低压侧能够承受的热稳定电流标幺值约为0.51。当两台这样的变压器并列运行,低压侧母线故障本侧分段开关跳开时,变压器低压绕组中可能的短路电流可达到0.75倍标幺值,比设计值增大了近50%。若三台这样的变压器并列运行,变耦变压器,按技术规程[2]要求,装设瓦斯保护、过激磁保护、双重差动保护,同时在其高、中压侧均装设了阻抗保护及零序方向电流保护,低压侧装设过流保护。这些保护均作用于跳闸。高、中压侧的阻抗保护和低压侧过流保护属变压器的相间后备保护。由于500kV变压器多为单相式变压器,所以变压器本体不会

谈谈对智能电网的认识

谈谈对智能电网的认识 引言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1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其发展 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 在电力系统各业务环节, 实现新型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 促进智能水平的提高, 其覆盖范围包括从需求侧设施到广泛分散的分布式发电再到电力市场的整个电力系统和所有相关环节。 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了“智能电网”解决方案。IBM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提高数字化程度;二是数据的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三是进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绘了一个蓝图。是IBM一个市场推广策略。 而后,中国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了“互动电网。互动电网,英文为Interactive Smart Grid,它将智能电网的含义涵盖其中。互动电网定义为: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它将再造电网的信息回路,构建用户新型的反馈方式,推动电网整体转型为节能基础设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客户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电网价值的最大化。 2发展智能电网的必要性及智能电网的性能要求 1.1概述 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现代化的电网必须从根本上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体现电网企业社会责任、提高电网企业资产利用率和投资效益、适应能源结构变化和体制改革要求。因此,在电网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提高科技投入,早日实现电网的智能化。 智能电网的性能特征体现了它与传统电网的区别,可以总结为以下6个方面:自治和自愈能力、防御能力、电网兼容性、高效运营和管理、优质和友好性、电力交易的方便性。 1.2自治和自愈能力 自治和自愈能力是指电网维持自身稳定运行、评估薄弱环节和应对紧急状态的能力[25-27]。目前电网的安全稳定计算和紧急预案制定仍以离线分析为主,其分析结果往往偏于保守,且无法在任何时刻都符合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在智能电网中,电网将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恢复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电网能够自动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协调国家、大区、省级、地县各级电网,根据潮流、负荷、气象条件等情况确定运行参数;2)电网具有在线安全稳定分析能力,能快速对自身状态进行评估,明确电网安全稳定的薄弱环节并自动提出解决方案;3)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力保电力系统三道防线;4)能针对实际情况修改或制定黑启动方案。

电网的智能化

电网的智能化=====电网2.0 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智能是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根据各国对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总结,智能电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自愈能力。可以在故障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及时发现并自动隔离故障,防止电网大规模崩溃,这是智能电网最重要的特征。通过对电网设备 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异常信号进行纠正和控 制,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供电中断的现象。 (2)高可靠性。这是电网建设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提高电网内关键设备的制造水平和工艺,提高设备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有效加强对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评估,提升灾害预警能力,提 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3)资产优化管理。电网运行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智能电网采用先进处理手段实现对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延长设备正常运行时间, 提高设备资源利用效率。 (4)经济高效。智能电网可以提高电力设备利用效率,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5)与用户友好互动。目前用户获得用电消费信息的手段单一,信息量有限。借助于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实时了解电价状况和停电计划 信息,合理安排电器使用。电力公司可以获取用户的详细用电信息, 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供用户选择。 (6)兼容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太阳能电池板等小型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将广泛分布于用户与小型发电设备一起,在 用电搞非法时段向电网输送电能,达到削峰填谷、减少发电机容量的 效果。这要求电网必须具备双向测量和能量管理的能力,以便于电能 计量计费及分布式电源的可靠接入。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必要性: 一、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供应 二、提升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三、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 四、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提升和丰富电网的服务质量及内涵 五、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六、实现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七、提升电工行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技术进步和装备升级 八、有利推动智能城市的发展 围绕发展目标,我国智能电网的重点发展方向为: (1)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确保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打造坚强可靠的电网。 (2)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打造经济高效的电网。 (3)促进可再生资源发展与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合理配置我国电源结构,打造清洁环保的绿色电网。 (4)促进电源、电网、用户协调互动运行,打造灵活互动的电网。 (5)实现电网、电源和用户的信息透明共享,打造友好开放的电网。 (6)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 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 用,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 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 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 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7)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3个里程碑: (8)第一个就是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IBM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

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

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 (2015-2017年)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落实《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14〕2423号),加快高效配电变压器开发和推广应用,全面提升配电变压器能效水平,促进配电变压器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和发展改革委决定组织实施全国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 一、实施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的必要性 配电变压器是指运行电压等级为6-35千伏、容量在6300千伏安及以下,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电力变压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城市社区等终端用能领域。截止2013年底,我国在网运行的配电变压器总台数约1530万台,总容量约48亿千伏安。其中,电网公司运行管理的配电变压器台数约860万台,其他企业运行管理的约670万台。 据统计,我国输配电损耗占全国发电量的6.6%左右,其中配电变压器损耗占到40-50%。以2013年全国发电量5.32万亿千瓦时计算,全国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约17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站2013年全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的1.7倍,电能损耗十分严重。 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出台了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政策。美国早在1998年就发起“能效之星变压器计划”,欧盟在2005年实行了“配电变压器推广合作伙伴计划”,日本于2006年开始实施“变压器能效领跑者计划”。 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高效配电变压器应用和产业发展。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降低电力变压器损耗,其中空载损耗降低10-13%,负载损耗降低17-19%。2013年,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了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2013),对配电变压器能效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些政策推动下,我国配电变压器产业得到一定发展,高效配电变压器(GB 20052-2013中规定的2级能效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产量有所增加,但整体能效水平仍然偏低。截止目前,全国在网运行配电变压器中高效配电变压器比例不足8.5%,新增量中高效配电变压器占比仅为12%,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节能潜力巨大。 通过制定实施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加快高效配电变压器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我国配电变压器运行能效水平,对降低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推动配电变压器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企业为主体,以提升能效为目标,围绕配电变压器开发、生产、使用和回收等环节,加快推广、促进淘汰,逐步提升高效配电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标准规范,完善认证体系,严控市场准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实施机制,全面提高配电变压器能效水平,推动配电变压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节能降耗。 (二)基本原则

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的优缺点

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的优缺点 令狐采学 价格上干变比油变贵。容量上,大容量的油变比干变多。在综合建筑内(地下室、楼层中、楼顶等)和人员密集场所需使用干变。油变采用在独立的变电场所。箱变内变压器一般采用箱变。户外临时用电一般采用油变。在建设时根据空间来选择干变和油变,空间较大时可以选择油变,空间较为拥挤时选择干变。区域气候比较潮湿闷热地区,易使用油变。如果使用干变的情况下,必须配有强制风冷设备。 1、外观 封装形式不同,干式变压器能直接看到铁芯和线圈,而油式变压器只能看到变压器的外壳; 2、引线形式不同干式变压器大多使用硅橡胶套管,而油式变压器大部分使用瓷套管; 3、容量及电压不同干式变压器一般适用于配电用,容量大都在1600KVA以下,电压在10KV以下,也有个别做到35KV电压等级的;而油式变压器却可以从小到大做到全部容量,电压等级也做到了所有电压;我国正在建设的特高压1000KV试验线路,采用的一定是油式变压器。 4、绝缘和散热不一样干式变压器一般用树脂绝缘,靠自然风冷,大容量靠风机冷却,而油式变压器靠绝缘油进行绝缘,靠绝缘油在变压器内部的循环将线圈产生的热带到变压器的散热器

(片)上进行散热。 5、适用场所干式变压器大多应用在需要“防火、防爆”的场所,一般大型建筑、高层建筑上易采用;而油式变压器由于“出事”后可能有油喷出或泄漏,造成火灾,大多应用在室外,且有场地挖设“事故油池”的场所。 6、对负荷的承受能力不同一般干式变压器应在额定容量下运行,而油式变压器过载能力比较好。 7、造价不一样对同容量变压器来说,干式变压器的采购价格比油式变压器价格要高许多。 干式变压器型号一般开头为SC(环氧树脂浇注包封式)、SCR (非环氧树脂浇注固体绝缘包封式)、SG(敞开式) 干式变压器与变压器有什么区别? “当然相同的是都是电力变压器,都会有作磁路的铁芯,作电路的绕组。而最大的区别是在“油式”与“干式”。也就是说两者的冷却介质不同,前者是以变压器油(当然还有其它油如β油)作为冷却及绝缘介质,后者是以空气或其它气体如SF6等作为冷却介质。油变是把由铁芯及绕组组成的器身置于一个盛满变压器油的油箱中。干变常把铁芯和绕组用环氧树脂浇注包封起来,也有一种现在用得多的是非包封式的,绕组用特殊的绝缘纸再浸渍专用绝缘漆等,起到防止绕组或铁芯受潮。(又因为两者因工艺、用途、结构方面的分类方法不同派生出不同的类别,所以我们从狭义的角度来说) 就产量和用量来说,目前干变电压等级只作到35kV,容量相对油

浅谈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运行(2021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2021版)

浅谈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运行(2021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用电量迅速增长,为了安全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对于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更显得意义重要。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下: 1、合理选址变压器安全运行,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其安装选址要避免低洼、潮湿、高温、灰尘和腐蚀性气体的影响,尽量选择自然通风良好的地方,以提高散热条件和避免易燃易爆气体的影响。 2、合理选择变压器的保护方式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应具有可靠性、快速性、灵敏性和选择性。变压器是电网中主要元件之一,应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和变压器自身价值等方面,综合选择所需的继电保护方式。变压器保护有变压器自身故障保护和外部电路故障保护。而变压器自身故障分为油箱内和油箱外故障两种。 以下介绍几种保护方式: (1)瓦斯保护。瓦斯保护有轻瓦斯保护和重瓦斯保护,轻瓦斯动作

未来电网发展的四大趋势 智能化是终极目标

未来电网发展的四大趋势智能化是终极目标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电网的规模和结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最初的局域小规模电网发展到区域中等规模电网,进而发展到今天的跨区互联大电网。如今,电网已经为人类供应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终端能源,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未来电网将呈现以下重要发展趋势:第一,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网中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第二,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第三,新材料技术将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第四,物理电网将与信息系统高度融合。 肖立业 广义的电网是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采用一定的结构和运行模式构建起来的统一整体。因此,自从有了发电机及其相应的供电系统,便有了电网。1882年,爱迪生公司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的直流电站和相应的供电系统,可以认为是人类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电网。然而,由于当时不能为直流电升压,输电距离和输电容量受到极大的限

制,于是,特斯拉于1887年发明了交流发电机和多相交流输电技术。1897年,美国西屋公司在尼亚加拉水电站的首台交流发电机投入运行并为35公里外的水牛城供电,从此确立了现代电网的基础。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电网的基本形态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即电网以铜、铝等为基本导电材料、以传统电力设备为基础、以可调度能源(如化石能源、水力和核能等)作为电力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以交流为运行模式的基本形态。然而,电网的规模和结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最初的局域小规模电网发展到区域中等规模电网,进而发展到今天的跨区互联大电网。例如,2012年,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经接近12亿千瓦,年总发电量接近5万亿度,我国电网已经基本形成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总体格局,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电网之一。如今,电网已经为人类供应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终端能源,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未来电网将呈现以下重要发展趋势: 第一,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网中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人类

配电变压器能效标准及技术经济评价导则(20121122)

Q/CSG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配电变压器能效标准及技术经济评价导则 (报批稿)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与定义 (3) 4 总则 (4) 5 基本要求 (4) 6 配电变压器能效参数 (4) 7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12) 附录A 用词说明 (15) )取值 (16) 附录B年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 附录C 现值系数取值 (17) 附录D配电变压器空载电流 (18) I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政策,使电网向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绿色方向转变,进一步加大电网降损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完善配电变压器能效评价,特制定本标准。 本导则以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为基础,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变压器设备选型。 本次修订与Q/CSG 11624—2008相比,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变化: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更新; ——将总拥有费用更名综合能效费用; ——对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和领跑能效值进行了更新; ——修改了综合能效费计算公式; ——简化了单位空载损耗等效初始费用、单位负载损耗等效初始费用的计算; ----删除了回收年限的计算; 本导则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导则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导则起草单位: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 本导则主要审查人: 本导则实施后代替Q/CSG 11624—2008。 本导则首次发布时间:2008年4月11日,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导则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穗路6号,510623)。 II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大修技术规范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大修技术规范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大修技术规范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目录 一技术条件 (2) 1适用范围 (2) 2采用标准 (2) 3主要技术参数 (3) 4主要修理范围 (3) 5 结构要求 (3) 6 变压器修理后的技术参数要求6 7变压器修理后的试验要求 7 8 工艺要求 (8) 9 材料8

二项目管理及责任 (8) 1项目管理 (8) 2修理方责任范围 (10) 三质量保证 (10) 1质量程序文件 (10) 2质量体系 (10) 3控制检查程序 (10) 4 文件控制 (10) 5采购 (10) 6 内部质量审核 (11) 7 质量证书 (11) 8 质量保证期 (11)

一技术条件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10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重大修理; 2 采用标准 10kV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修理应基于以下标准 GB 1094.1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 1094.2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 GB 1094.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T 1094.4 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 1094.5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 1094.7 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 1094.10 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 GB 2536 变压器油 GB 5273 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 JB/T 10319 变压器用波纹油箱 JB/T 8637 无励磁分接开关 GB/T 4109 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GB/T 5582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3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与高电压试验技术 GB/T 13499 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 DL/T 586 电力设备用户监造导则 GB/T 6451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 20052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10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72-201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变压器(下称变压器)运行的基本要求、运行条件、运行维护、不正常运行和处理,以及安装、检修、试验、验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压为35kV~750kV的电力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电抗器、发电厂厂用变压器等同类设备科参照执行。进口电力变压器,一般按本规程执行,必要时可参照制造厂的有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94.5—2008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IEC 60076—5:2006,MOD) GB/T 1094.7 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 1094.7—2008,IEC 60076—7:2005,MOD) GB/T 1094.11 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GB 1094.11—2007,IEC 60076—11:2004,MOD) GB/T 6451—2008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 10228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 17211 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 17211—1998,IEC 60905:1987,EQV) GBJ 14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573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DL/T 574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 基本要求 3.1 保护、测量、冷却装置 3.1.1 变压器应按GB 6451等有关标准的规定装设保护和测量装置。

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研究

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研究 摘要:当前,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日益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实现低碳电力的基础与前提,智能电网已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努力实现我国电网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积极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公司智能电网部组织国网能源研究院和各网省公司,在公司有关业务部门的协作配合下,从2009年7月开始,组织开展了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的编制以《坚强智能电网综合研究报告》、《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等研究成果为指导,以《国家电网总体规划设计》、《坚强智能电网第一阶段重点项目实施方案综合报告》、《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制规划》和“十二五”电网规划设计、“十二五”配电网规划等研究成果为基础,按照《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编制工作大纲》等有关文件要求,开展规划分报告和专项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研究形成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 规划总报告在分析智能电网发展基础和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重点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等七个方面提出电网智能化的规划目标和发展路线、技术标准、关键技术和重点项目,估算投资,分析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对公司管理模式的影响,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网;规划;关键技术;技术标准;经济效益 课题负责人:葛旭波 课题组成员:张义斌靳晓凌孙强李立理张义尹明金艳鸣顾宇桂郝振宇仲福森吴鹏Smart Grid Planning fo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ocus on developing clean energy and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s and to protect energy security. As the basis of low-carbon power, smart grid has been the new trend of the future grid development. Facing to the new situations and challenges, State Grid Corporation propose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trong and smart grid. The ultra-high voltage grid is the backbone of strong and smart grid and the growth of all levels of the grid is coordinated. Our grid needs to be upgraded from conventional grid to efficient, economical, clean, and interactive modern grid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unified arrangement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the Department of Smart Grid organized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and regional and provincial power grid companies, and coordinated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begin drawing up Smart Grid Planning for State Grid in July 2009. The Smart Grid Planning for State Grid is guided by “Comprehensive Study Report on Strong and Smart Grid”, “Strong and Smart Grid Development Essentials” and other

10KV三相油浸式配电变压器

电网设备招投标技术条件 河南省电力公司 10KV三相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书 二0 0 六年八月 郑州

目录 一、总则 二、正常使用条件 三、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四、基本技术参数 五、差异性选择的参数和要求 六、其它要求 七、供方需提供的资料 八. 包装和运输 九、供货范围 十、附表

一、总则 1、投标须知 1.1 、要求投标人仔细阅读本技术标准,投标人提供的设备技术规范应与本技术标准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也可推荐满足本技术标准中要求的类似定型产品,但是必须提出详细的规范偏差。 1.2 、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提供有关资格文件,否则视为非应答投标文件。 1.3、投标方必须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标准的条文做出应答,否则视为废标。如有异议,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标书的意见和同标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本技术标准所提出的技术指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技术指标执行。 1.5、本技术标准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部分,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6、供方提供的产品若出现以下情况,需方有权取消其河南省电力公司投标资格、终止相关订货合同或拒绝接收其产品: (1).供货产品未通过型式试验及省级及以上鉴定,或提供虚假鉴定报告。 (2).供货产品出厂试验项目不全、数据不真实或误差超过技术协议的有关规定。 (3).未按合同要求供货。 (4).供方拒绝接受河南省电力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组对设备质量的监督检查或抽查。

1.7、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 、投标方在投标时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2.1、产品资质文件: a.两行业鉴定证书或省、部级鉴定证书; b.并联电容器及串联电抗器等为《全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所需主要设备产品及生产企业推荐目录》中公布的产品。 2.2 、有资质的质检单位出具的有效的产品型式试验报告 2.3 、质量保证模式 2.4、差异表(附件A) 2.5、产品技术参数及主要部件情况表(附件B) 2.6、设备需求表(见附录C) 2.7、投标方建议提供的备品备件表、专用工、器具、仪表表(附件D) 二、正常使用条件 1、海拔高度:<1000米 2、最大风速:35米/秒 3、环境温度:最高+45℃,最低-30℃ 4、最大覆冰厚度:10毫米 5、年平均气温:+20℃ 6、相对湿度:95% 7、泄漏比距:(按设备最高电压计算) ≥27mm/kV (Ⅲ级污秽区) ≥31mm/kV (IV级污秽区) 三、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GB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3152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措施 Measures for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transformer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用电量迅速增长,为了安全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对于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更显得意义重要。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下: 1、合理选址变压器安全运行,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其安装选址要避免低洼、潮湿、高温、灰尘和腐蚀性气体的影响,尽量选择自然通风良好的地方,以提高散热条件和避免易燃易爆气体的影响。 2、合理选择变压器的保护方式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应具有可靠性、快速性、灵敏性和选择性。变压器是电网中主要元件之一,应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和变压器自身价值等方面,综合选择所需的继电保护方式。变压器保护有变压器自身故障保护和外部电路故障保护。而变压器自身故障分为油

箱内和油箱外故障两种。 以下介绍几种保护方式: (1)瓦斯保护。瓦斯保护有轻瓦斯保护和重瓦斯保护,轻瓦斯动作于信号,重瓦斯动作于电源侧断路器跳闸。在变压器开始带负荷运行的一星期内,应把重瓦斯保护从跳闸切换为信号。要把重瓦斯保护从跳闸功换为信号,要选择一只电阻代替中间继电器的电压线圈,而该电阻的阻值,应能使信号继电器的灵敏度大于1.4,并要检验长期流过电流信号继电器的电流是否小于电流信号继电器的额定电流。故此,代替中间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1阻值应满足:1.4Idz (2)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适用于10MVA以下,没有差动保护,且过流保护时限大于0.5秒的故障保护,其保护动作时限取零秒,继电器动作电流IDZ.J:IDZJ=(KJXKk/K)×ID.DZ其中:KJX是电流互感器接线系数;KK是可靠系数,取1.2--1.3;ID.DZ是被保护变压器副边出口三相最大短路电流;K是电流互感器额定变比。 (3)差动保护。差动保护的原理,是当变压器发生内部或外部故障时,流入变压器的电流与流出变压器的电流出现异

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发展三阶段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Strong Smart Grid)”。 在奥巴马欲以能源革命将美国重推全球经济顶端之际,智能电网概念也在中国风生水起。定义之争、标准之辩、什么路径、如何选择等问题,一时难以厘清。 6月10日2009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6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电网研讨会,5月21日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近日有关智能电网的会议密集举行。 早报记者近日获悉,我国目前正在规划2030年电网路线图,智能电网将在未来唱主角。 概念之争 智能电网,即Smart Grid,原意为智能网格或智能网。 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名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明确表示,政府未来将加大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特高压技术发展步伐,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 “我们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也在当天的会议上公开宣布。国家电网公司已确立有关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这是智能电网概念在中国引爆的近半年来,决策层在此问题上首次公开作出表态。 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近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对智能电网做出的定义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在中国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化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智能电网具有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优化等特征。” 事实上,在此前有关智能电网的讨论中,有的专家则倾向于采用“互动电网”这一概念。 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武建东就认为,“互动电网已经不是狭义‘智能电网’的概念,狭义的电网信息化升级概念,是对传统电网部分或特定系统的提升和改造。目前流行的智能电网的概念无法界定下一代全球电网的基本模式,也难以概括中国电网现代化的核心体系。”因此,他提出,“从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把互动电网称为互动电力网络,简称为互动电网(Interactive Smart Grid),智能电网的含义已涵盖其中。”

油浸式变压器知识大全

导读 配电变压器为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将10(6)kV或35kV 网络电压降至用户使用的230/400V 母线电压。此类产品适用于交流50(60)Hz,三相最大额定容量2500kVA(单相最大额定容量833kVA,一般不推荐使用单相变压器),可在户内(外)使用,容量在315kVA 及以下时可安装在杆上,环境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25℃,最高日平均温度30℃,最高年平均温度20℃,相对湿度不超过90%(环境温度25℃),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若与上述使用条件不符时,应按GB6450-86的有关规定,作适当的定额调整。一分类 相数区分 可以分为三相变压器和单相变压器。在三相电力系统中,一般应用三相变压器,当容量过大且受运输条件限制时,在三相电力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三台单相式变压器组成变压器组。 绕组区分 可分为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通常的变压器都为双绕组变压器,即在铁芯上有两个绕组,一个为原绕组,一个为副绕组。三绕组变压器为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在5600千伏安以上),用以连接三种不同的电压输电线。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有应用更多绕组的Satons 变压器。 结构分类 则可分为铁芯式变压器和铁壳式变压器。如绕组包在铁芯外围则为铁芯式变压器;如铁芯包在绕组外围则为铁壳式变压器。二者不过在结构上稍有不同,在原理上没有本质的区别。电力变压器都系铁芯式。 变压器主要由铁芯、绕组、油箱、油枕、绝缘套管、分接开关和气体继电器等组成。 1.铁芯 铁芯是变压器的磁路部分。运行时要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而发热。为降低发热损耗和减小体积和重量,铁芯采用小于0.35mm导磁系数高的冷轧晶粒取向硅钢片构成。依照绕组在铁芯中的布置方式,有铁芯式和铁壳式之分。在大容量的变压器中,为使铁芯损耗发出的热量能够被绝缘油在循环时充分带走,以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常在铁芯中设有冷却油道。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区别

1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差异 传统电网是一个刚性系统,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都缺乏弹性,致使电网没有动态柔性及可组性;垂直的多级控制机制反应迟缓,无法构建实时、可配置、可重组的系统;系统自愈、自恢复能力完全依赖于实体冗余;对客户的服务简单、信息单向;系统内部存在多个信息孤岛,缺乏信息共享。虽然局部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信息的不 完善和共享能力的薄弱,使得系统中多个自动化系统是割裂的、局部的、孤立的,不能构成一个实时的有机统一整体,所以整个电网的智能化程度较低[9210]。 与传统电网相比,人们设想中的智能电网将进一步拓展对电网全景信息(指完整的、正确的、具有精确时间断面的、标准化的电力流信息和业务流信息等)的获取能力,以坚强、可靠、通畅的实体电网架构和信息交互平台为基础,以服务生产全过程为需求,整合系统各种实时生产和运营信息,通过加强对电网业务流实时动态的分析、诊断和优化,为电网运 行和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并给出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以及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最大程度地实现更为精细、准确、及时、绩优的电网运行和管理[9210]。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将进一步优化各级电网控制,构建结构扁平化、功能模块化、系统组态化的柔性体系架构,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灵活变换网络结构、智能重组系统架构、最佳配置系统效能、优化电网服务质量,实现与传统电网截然不同的电网构成理念和体系。 由于智能电网可及时获取完整的电网信息,因此可极大地优化电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技术体系,承载电网企业社会责任,确保电网实现最优技术经济比、最佳可持续发展、最大经济效益、最优环境保护,从而优化社会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综合投资及利用效益。 2国内外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不同 电力行业作为社会基础产业,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产业之一。电网建设与国家能源资源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本国的能源资源条件、能源资源输入可能性以及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等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中国电力工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电网建设规模日趋扩大,电网负荷变动剧烈,区域负荷不平衡;另一方面,电网架构依然薄弱,亟待坚固补强。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必须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发展远距离、大跨距、大容量输电,加强统一协调和规划建设,形成统一调度运行的统 一或联合电网。 而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力工业已步入成熟期,输电网架构变化很小,电网发展趋于平稳,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电力供应及冗余储备趋向平衡。出于体制和利益需求,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停电时间最小化和市场效益最大化。因此,从国外对智能电网的研究现状来看,其侧重于建立一个高效、安全、环保、灵活应变的智能电力系统,更多地从市场、安全、电能质量、环境等方面出发,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智能电网,更多地强调信息与电网的结合及基于信息的业务重整。另外,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所倡导的智能电网,更关注于分布式电源及客户端的接入、信息的获

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

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30T10:15:17.093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08期作者:彭镱 [导读]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寻乌县供电分公司江西寻乌 3422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电力工程来说,其施工技术水平关系到建设的质量,当前我国能源紧张,电力行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提升工程建设水平,确保生产安全性,工程技术问题也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一个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电力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损害,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电网建设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网;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分析 引言 电力工程的智能化发展速度日益提速,建设智能电网是我国电力工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举措,将智能管理理念和智能技术加速与传统的电网建设工作进行融合,有助于开展多方面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并有助于迅速将技术研究成果应用在具体的电网建设工作之中,不断提升智能电网的管理水平以及智能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电网信息和数据处理和应对能力的不断强化,提高智能化运维管控水平,确保电力网络持续正常运转。 1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电网建设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大量工程技术的科学运用,一方面要解决安全问题和隐患,维护工程建设安全和持续运转;另一方面也会加速技术研发和进步的进度和速度,为应对各种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需求而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创新技术应用方法。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工程技术的应用就更显得密集和频繁,比如针对线路输送电流时出现的谐波现象,工作人员利用相应的控制技术对其加以遏制;再如为了维持电源设备工作的稳定状态,采用无功补偿的相关技术方法来提高电源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这类具体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也是电网工程技术应用的具体体现,可以说目前的工程技术实际应用,已经细化到具体的线路和设备运行期间各类问题的诊断、检修和防治的具体工作环节之中。 对于电网建设尤其智能电网来说,它对于工程技术应用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智能电网能够依靠自身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和运行程序来管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监管线路设备运行状态以及诊断故障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智能电网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和故障隐患有一套高度智能化和科学性的处置程序,这就关系到诊断技术与维护技术与智能电网的有机结合,让电网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依据诊断技术原则和维护检修程序进行处置。 对智能电网来说,它对电力工程技术是极具依赖性的,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压不稳定甚至电力传输中断的情况,就会对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等造成很大的影响,若想使得问题得以解决,则要将电力设备予以更换。研究表明,运用两套电力设备能够有效的避免电力传输中断的情况发生,很大程度的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 2电网工程智能化的主要特点 2.1智能化电网拥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 智能化电网对比传统电网拥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自动回避在运行过程中其他电波产生的大小不一的干扰形式。因为它的自动抗干扰能力高,从而确保了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了因为干扰造成停电的现象。 2.2智能化电网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在电网的运行中,如果存在用电安全隐患或者运行中的问题,由于只能电网的自动化控制,遇到这种情况,智能化电网会启动系统自带的预防及控制系统。同时,系统还会对电网内部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并对所产生的隐患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自动修复。 2.3智能化电网拥有很好的兼容性 传统的电网运行中,不能够接受其他能源的切入,否则就会造成整个电网的瘫痪。智能化电网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智能电网的运行中,可以随意切入其他能源,并且能够自动转换为适合的运行系统和模式,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节省能源的基础上还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4智能化电网节省成本性 传统的电网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成本的亏损,耗费了过多的金钱。与传统电网相比较,智能电网能够节省人力物力,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优化措施分析 3.1智能化系统 在电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要想提升施工技术的智能化管理水平,需要对电网信息进行合理的收集、处理及传输等。在应用智能化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充分设计和构架施工组织,合理调整施工人员和智能化技术的分配情况。在管理施工信息的过程中,应确保信息具有较高的精确化特点,运用信息化手段来对施工中的测量、基础施工、防线、开挖、起吊、运输及放杆等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对于现场所用到的施工工具、规范、流程等环节也要做好管理和统筹的工作。在应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可以将施工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系统化,不仅提高了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同时实现对施工成本进行精确管理和控制。此外,在变电施工中合理调整施工信息,也能够增强施工设计和安排的合理性,缩短工程的施工时间,对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3.2质量优化技术 电力工程技术拥有独特的电能质量优化特点,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特有的方法将电能进行归类、分等级,最终形成一个能够运行的、完整的体系。整个电网运行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特有电能质量优化技术主要被运用于经济型发展,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并且对供电、用电做出最优选择。随着电力工程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和完善,整个电网的使用也越来越智能化、快捷化、经济化。 3.3高压状况下的直流输电技术 当下对新技术的运用不完全到位,部分电网中依旧运用传统交流电进行电力输送。但是,大多智能电网都有所进步,使用了直流输电技术。在供电过程中,如果必须使用直流电能,应该运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从而发挥出控制换流器的功能。换流器能够有稳定运输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