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验收规章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规章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规章制度一、中药饮片验收的基本原则1. 信任原则:对已经验收合格的中药饮片,不得重复验收,要相信供货单位的质量管理能力。

2. 严肃原则:严格执行中药饮片验收规章制度,认真审核验收记录,保证验收工作的严谨性。

3. 客观原则:中药饮片验收要客观、公正,不得受其他因素影响判断,保证验收结果的准确性。

4. 独立原则:中药饮片验收应由专业人员独立完成,严禁与供货单位有利益关系的人员参与验收工作。

5. 全面原则:中药饮片验收要对外观、气味、含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

二、中药饮片验收的具体步骤1. 验收前准备工作(1)制定验收计划:验收人员应提前了解要验收的中药饮片品种和数量,制定合理的验收计划。

(2)准备验收工具:准备好验收所需的工具和器具,包括放大镜、称量器等。

(3)验收环境准备:保证验收环境整洁、明亮,避免影响验收工作的进行。

2. 中药饮片外观检查(1)包装完整性:检查中药饮片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破损或渗漏现象。

(2)色泽气味:观察中药饮片的色泽是否正常,气味是否清香,有无明显异味。

3. 中药饮片含量检查(1)称重检查:用精密的称量器对中药饮片的含量进行精确称重,比对合格标准。

(2)含量测定:根据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含量标准,进行含量测定,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4. 中药饮片质量评价(1)对比验收:将验收的中药饮片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记录结果:将验收结果及时记录在验收记录表中,形成验收报告。

三、中药饮片验收的结果处理1. 合格处理:符合验收标准的中药饮片,可按计划投入使用或存放。

2. 不合格处理:对于不合格的中药饮片,应及时通知供货单位,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退换货处理。

3. 异常处理:对于发现的中药饮片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质量管理部门,做好记录并进行调查处理。

四、中药饮片验收规章制度的执行1. 执行主体:中药饮片验收规章制度的执行主体为质量管理部门,具体执行人员为中药饮片验收员。

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精选)

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精选)

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精选)第一篇: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精选)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中药材饮片验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

三、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

一级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国家法规标准;2.2 二级标准: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2.3 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

3、验收条件 3.1 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

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 4.1 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① ② 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

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

③ 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

④ 所进的中药饮片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⑤ 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

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

4.2 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① 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明原因。

② 数量验收包括清点数量验收和称重量验收两种,清点数量验收,如对甘草、陈皮等。

称重量验收,中药材要过称除皮重,以确定净重。

③ 贵细药材常有增重加工情况,应观察同重量的包装,其装量是否比较少。

贵细药材应使用天平或电子称称量,做到计算准确无误。

4.3 中药材饮片质量验收:一般采用感管验收,主要通过手摸、眼观、嘴尝、鼻闻等方式进行外观性状鉴定,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出特征,断无特征及气味。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岗位操作规程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岗位操作规程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培训资料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一、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二、适用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

三、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版)。

四、责任者:仓储部保管员、中药验收专员。

五、容:1、准备工作1.1 检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

1.2 清洁收货平台、货位。

1.3 仓库待验货位应按清洁规程清理干净。

1.4 检查、校正计量器具须符合规定,计量合格证应在有效期。

2、验收依据验收依据三级标准:2.1 一级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等国家法规标准;2.2 二级标准:公司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2.3 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

3、验收条件3.1 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

3.2 设备:水分测定仪、天平、白瓷盘、药匙、漏斗、刀子、剪刀、放大镜、紫外分析仪、研钵、以及必备的一些化学试剂、仪器设备。

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4.1 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①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

②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

③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

④所进的中药饮片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⑤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

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

4.2 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①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的原因。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药店等单位对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

三、验收人员1. 医院药房的中药饮片验收由药剂科专业人员进行;2. 药店的中药饮片验收由具备相应药品专业知识的药师进行。

四、中药饮片的验收标准1. 外观特征:中药饮片无杂质、表面无霉斑、整齐完整、粒形饱满、无明显破损;2. 气味特征:无异味,符合药材应有的特有气味;3. 不合格中药饮片的验收标准:如发现有霉斑、异味等异常情况,即为不合格。

五、验收程序1. 接受供应商的中药饮片交货时,验收员应检查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成分等情况,并核对发货数量和实收数量是否一致;2. 验收员应对外观特征和气味特征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供货商提出异议,并标注不合格品;3. 如发现不合格品,验收员需立即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4. 不合格品应当及时向供应商反馈,并要求供应商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和退换货,同时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以备追溯使用;5. 合格品应当立即清点入库,并填写入库登记表;6.验收员应按规定对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记录资料。

六、验收记录和文件资料的保存1. 验收员应将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至少3年;2. 验收记录、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入库登记表等所有文件资料,要进行分类整理,保证清晰、完整。

七、验收管理的监督和考核1. 验收管理属于医院或药店的质控工作范畴,应由质控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2. 质控部门应该将验收管理情况纳入质控考核内容,对验收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并对不合格情况进行整改督导。

八、不合格品处理1. 不合格品应立即隔离存放,以便后续处理;2. 验收员应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并向供应商反馈;3. 不合格品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督促供应商进行处理或退货;4. 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1.接收凭证接受送货单位送货凭证,随货同行联或发票;
2.接收药品清点送货件数,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破损,如有破损应拒绝接受,拆零拼箱药品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将包装合格药品移至待验区;
3.验收药品根据药品采购单和送货单位随货同行联验收药品;
3.1.检查到货药品是否与原始凭证的供货单位、品名、数量及重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查明原因;
3.2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应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生产日期,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注明批准文号;
3.3.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是否合乎规定;发现有问题,不得入库,做拒收处理;
3.4怀疑有不合格药品要及时送检,对不合格药品要及时退货;
3.4对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实行双人验收,并验收到最小包装;剧毒药不能与其他药材混放,必须有专人保管,进销要二人复核,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
3.5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每次进货要核对检验书;
3.7进口药材应有进口药材批件的复印件,加盖红章以示负责;
4.摆放上架将合格药品按贮藏条件分别储存于常温库<30℃,阴凉库<20℃或冷藏库2~10℃保管,危险品应存放在危险品专柜,毒性药品放于毒性药品专柜;
5.验收记录
5.1验收时应将验收情况如实填写"药品入库质量验收登记表"
5.2记录应按规定及时、完整、逐项填写清楚,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
5.3药品质量验收记录保存5年;
6.保管员将随货同行联或发票交会计做入库凭证;
7.验收时限
7.1一般药品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7.2特殊管理药品应在当日完成验收;。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一、目的:
保证中药材入库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品库。

二、适用范围:
储运部、质量管理部、业务部。

三、责任人:
1.
2.
3.
4.
5. 检查药品纯度,若中药材所含水量、灰分及杂质等不符合规定,不得入库,做
拒收处理,并报质量管理部。

6.验收员检查包括包装、标签的完整性、清洁度、有无水迹、霉变及其他污染情况。

若有异样包装应单独存放,查明原因。

7.对于贵细中药材须双人逐包逐件进行验收。

8.应加强对销后退回中药材的质量管理,应加大验收抽样的比例,对外包装有疑问
的,应逐件开箱检查。

9.有质量问题的中药材,经质管部确认后,开具验收单,入不合格库。

10. 非质量问题需要退货的中药材,根据采购部门的通知退回供货单位。

11.验收员据验收过程和结果如实填写中药材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详细记录药品品名、产地、供货单位、质量状况;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材还应记录其批准文号。


录保存年限为5年。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中药饮片验收制度是指在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验收的制度。

通过建立科学的中药饮片验收制度,可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有效性和稳定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中药饮片验收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原材料验收(一)进货验收1.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如颜色、形状、气味、纯度等;2.配合员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进行质量指标和微生物检验;3.与供货商签订合格供货协议,协议中明确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

(二)进厂验收1.检查原材料标识是否清晰完整;2.检查原材料是否有霉变、变质、虫蛀、外部有异物等;3.检查原材料的数量、批次和生产日期等信息是否与相关文件一致;4.对随机抽样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指标和微生物检验。

二、生产工艺验收(一)工艺参数验证1.依据工艺流程及勾稽单,验证每一个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配料比例等)是否符合标准;2.对验证结果进行记录和审查,确保每一个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生产设备验收1.检查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2.检查设备清洁情况,防止污染原材料和产品;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质量控制验收(一)质量控制点检查1.制订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点,并对各个点位进行检查;2.质控人员定期在生产现场进行质量控制点的检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二)追溯体系验收1.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每批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可追溯;2.对追溯体系进行抽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3.定期对追溯体系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检验报告和文件验收(一)检验报告1.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2.检验报告应包含检测结果、检测依据、检测方法等。

(二)文件验收1.制定各项操作规程、质量文件和标准,确保验收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2.对各项文件进行验收,并确保所有文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验收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制度一、验收依据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二、验收流程1.供应商将中药饮片送至公司指定的验收地点。

2.验收人员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合格证明等进行检查,并核对采购合同、发票等相关资料。

3.对中药饮片进行数量、外观、性状等检查,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4.对中药饮片的内在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如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

5.填写验收记录,包括中药饮片的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企业等信息。

6.对验收合格的中药饮片进行入库处理,对不合格的进行退货处理。

三、验收标准1.中药饮片应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符合公司制定的质量要求。

2.中药饮片的包装应符合要求,标签清晰、规范,合格证明齐全。

3.中药饮片的数量、外观、性状应符合采购合同和公司规定的要求。

4.中药饮片的内在质量应符合相关检测指标的要求。

四、验收记录1.验收人员应如实填写验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中药饮片的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企业等信息。

2.验收记录应保存完好,以备查询和追溯。

五、验收异常处理1.验收过程中发现中药饮片不符合质量标准或不合格证明不全等情况时,验收人员应拒绝接收,并进行退货处理。

2.对于内在质量不合格的中药饮片,验收人员应进行抽样检测,确认不合格后进行退货处理。

3.对于其他异常情况,验收人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

六、验收人员职责1.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判断中药饮片的质量状况。

2.验收人员应遵守公司制定的验收流程和标准,确保验收工作的规范和准确。

3.验收人员应对验收结果负责,确保验收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验收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七、验收环境要求1.验收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符合卫生要求。

2.验收环境应具备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利于中药饮片的储存和质量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一、二、三、四、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六、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

七、八、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九、责任者:仓储部保管员、中药验收专员。

五、内容: 1、准备工作 1.1 检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

1.2 清洁收货平台、货位。

1.3 仓库内待验货位应按清洁规程清理干净。

1.4 检查、校正计量器具须符合规定,计量合格证应在有效期内。

2、验收依据验收依据三级标准: 2.1 一级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国家法规标准; 2.2 二级标准: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 2.3 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

3、验收条件 3.1 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

3.2 设备:水分测定仪、天平、白瓷盘、药匙、漏斗、刀子、剪刀、放大镜、紫外分析仪、研钵、以及必备的一些化学试剂、仪器设备。

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 4.1 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①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

②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

③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

④所进的中药饮片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⑤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

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

4.2 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①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的原因。

②数量验收包括清点数量验收和称重量验收两种,清点数量验收,如对甘草、陈皮等。

称重量验收,中药材要过称除皮重,以确定净重。

③贵细药材常有增重加工情况,应观察同重量的包装,其装量是否比较少。

贵细药材应使用天平或电子称称量,做到计算准确无误。

4.3 中药材饮片质量验收:一般采用感管验收,主要通过手摸、眼观、嘴尝、鼻闻等方式进行外观性状鉴定,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出特征,断无特征及气味。

外观鉴别发现有异样,应及时抽样送质检中心室,进行显微和理化鉴别。

通过对显微、理化等方面的检查。

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内部结构、成分、含量进行检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具体验收的内容如下. 4.3.1 外观杂质的验收:①检变质:虫蛀、发霉、走油、变色、分解、挥发、风化潮解、腐烂等现象。

②检药用部位:检查药用部位是否正确,是否除了非药用部位。

③中药材的杂质应控制在4-6%之间;④中药饮片的药屑、杂质: a. 根、根茎、藤木类、花、叶及动物、矿物类、菌类、药屑、杂质不超过2%; b. 果实、种子类、树脂类、全草类、药屑、杂质不超过3%。

4.3.2、干湿度的验收:①中药材安全含水量应在10—15%之间。

②中药饮片安全含水量:菌藻类应在5—10%之间,其余应在7—13%之间。

4.3.3、中药饮片片型的验收:中药饮片的各种片型应符合规定、厚薄均匀、整齐。

表面光洁,无整体、无连刀片、斧头片,异型片不得超过15%。

4.3.4、中药材饮片真伪的鉴别:除了上述的验收外,还要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真伪进行定,这是整个验收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中药材饮片标本的样本作用,通常运用下列方法。

(1)看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圆柱形、鸡爪形、拳形、团块状等。

如防风的根茎部分;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马头,蛇尾、瓦楞身、蕲蛇,为翘鼻头、连珠斑,佛指甲等,在验收时对有些很皱缩的花叶类、全草类药材先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开观察。

可以药材标本做对照。

(2)看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在看的大小与规律有差异时,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a、选择有代表性和大多数、常见的药材进行观察,特大特小可不概括。

b、大小一般用厘米表示,细小的用毫米表示。

c、观察时,习惯将根茎、果实称作长、直径,鳞茎称作高、直径,皮称作长厚宽,种子称作长、宽或直径。

(3)看色泽:色泽是指药材表面的颜色和光亮程度。

药材的色泽一般是较固定的。

色泽的变化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关系很大。

药材品种不同,加工不当,贮藏时间长短,也会改变药材原有的色泽,也表示药材质量的下降。

在观察颜色时,药材应干燥,不应在有色光下进行,最好自然光线下或日光下进行。

对颜色描述时,如果是两种以上色调复合描述,应以后一种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如阿胶呈棕黑或乌黑色。

对光泽的描述,一般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如石膏绢丝光泽,自然铜,金属光泽。

元胡蜡样光泽。

(4)看表面:看药材的表面或表面的具体特征,如光滑、粗糙、皮孔、皱纹等,表面特征有的有无和程度,常是识别药材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枇杷叶的毛,苍耳子的刺,黄连的鳞叶,天麻的鹦哥嘴、肚脐眼、点状环等。

(5)看质地:看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粗糙或粉性等特征。

松泡:质轻而松,如南沙参; 粉性:表示含有一定量的淀粉,如山药、葛根、甘草; 粘性:表示具粘液质,如鲜石斛; 油润:表示柔软而润泽,如玉竹、当归、独活; 角质:表示含多量淀粉因加工已糊化呈半透明状,如郁金等;坚韧:表示质坚韧不易折断,如丝瓜络、桑白皮; 质量:表示单位体积内重量较大,如矿物质。

(6)闻气:有的中药材含有挥发性物质而具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这些气可作为识别药材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檀香,麝香、阿魏、薤白、白藓皮等。

(7)水试:利用药材在水中的比重和特殊变化来识别,如西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黄色,花不褪色,秦皮用水浸泡后,出现蓝色荧光,蟾酥与水后呈乳白色。

(8)火试:有些藤木,树脂和动物类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气味,颜色,烟雾,响声等现象,而用于识别药材,如降香微有气味,点燃则香气深烈,燃时有油流出,烧完留有白灰;血竭放在锡纸上,下面用火烤熔化后,色鲜红,如血而透明,无残渣,海金砂易点燃,而发爆呜声及闪光。

4.3.5 显微鉴别方法:显微鉴别法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及其内含物的特征。

显微鉴别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采用。

注意与药材标本的比较。

a、药材的性状不明显或外形相似而组织特殊或有明特征。

b、药材破碎不易辨别。

c、药材粉末。

d、用显微方法确定药材中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特征。

4.3.6 理化鉴别方法:每种中药材都含有一定的化学成份,这些成分特别是活性成分能代表药材的质量。

利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性质,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优劣。

4.3.7 一些中药饮片的具体鉴别要求:如购进是饮片、半成品,应对重点对炮制质量验收。

炮制是否合格,关系到中药制剂的安全和疗效以及毒副作用,必须引起重视。

(1)中药材炮制品色泽均匀,虽经切制或炮制但应具有原有的气味,不应带异味或气味消失。

(2)炒制中药饮片其生片、糊片等不得超标,炒炭存性;(3)蜜炙、醋炙、盐炙、姜汁炙等中药饮片应具有辅料香气;(4)蒸制过的中药饮片内无生心,色泽黑润;(5)锻制中药饮片内外色泽一致,酥脆易碎,不得碳化等;(6)验硫熏:适度硫熏可杀虫害,有利于仓储保管。

但硫磺为有毒物质,检测是否过度硫熏:一看色泽(过度增白)、二嗅气味(酸味增重); (7) 验老嫩:检老嫩的目的在于确定采收季节是否适宜;(8)对有浸出物含量或其他成分含量测定的药材即使性状项目符合标准要求,也要送质检中心进行浸出物和含量测定,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入库。

(9)其他特征验收。

5、入库办理经过上述检查后,如一切完好,供货厂家完全按照合同执行。

保管员则在送货凭单的回执上签收,并填写物料到库接收记录,写明物料名称、物料代码及进厂编码、接收日期、供应商和生产商名称、批号、件数、重量和有关说明(如外包装状况、验收情况)等。

6、物料编码 6.1 依据物料产品编码管理规程对进厂中药材、饮片进行编号。

6.2 将中药材品名、编码、入库日期等信息填写在货卡上。

6.3 依中药材进厂顺序填写原材料台账。

及时请验。

7、请检取样7.1 质量部质检员接到请检单后,对中药材进行取样。

7.2 取样执行《原辅料一般取样规则》。

7.3 取样后的中药材复原包装后,填写取样证,贴在取样的药材外包装上。

8、入库待检取样后的中药材进入仓库已清洁货位,挂上黄色状态标记,表示待检。

9、中药材接受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处理9.1 异常情况及处理9.1.1 在中药材接收过程中,如设备、设施或中药材质量发生异常均属异常情况。

9.1.2 在中药材接收过程中发现或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果断的措施,以避免异常情况的扩大。

9.2 异常情况的报告程序9.2.1 异常情况发生或发现后,立即向仓储部负责人报告,并填写异常情况记录。

9.2.2 仓储部负责人接到异常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向质量部报告或根据异常情况原因与有关部门联系。

9.3 质量部接到异常情况报告后,立即派质检员到现场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填写异常情况记录,写明异常情况原因及处理意见,请质量负责人审核签字后,由仓库执行。

9.4 如只属设备、设施异常,对中药材质量并无影响,则报告设备部。

设备部派人到现场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修复,并填写检查修复记录,若异常尚未影响中药材质量,则中药材接收操作可继续进行,并填写检查记录,签署处理意见。

10、中药材饮片拒收10.1 物料与收货凭单及订货合同项目不符的应拒收。

10.2 物料的外包装无明显标记,难于区分的10.5 凡物料的外包装有破损、水渍、受潮、虫蛀、霉变、鼠咬等,但内包装、物料未受到污染及破损的应请质量部验收检查员决定是否拒收。

10.6 经验收或检验不合格者,根据验收、检验所发检验报告书通过业务部门办理退货手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